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及世界历史题目

中国及世界历史题目

发布时间:2021-02-09 14:44:33

A. 改革开放来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哪些努力历史题目

1、积极推进朝核六方会谈的进行,对东北亚的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地区稳定)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派驻维和部队(国际和平)
3、在指导思想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性指导方针,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指导思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铺平了道路,是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负责任的,不侵略的和平崛起的大国
4、对内上,邓小平同志裁军200万(好像是这个数字),开创了大国裁军的最高数目,充分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
5、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入WTO,做出积极的减碳承诺
6、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在外交上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不结盟政策);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改善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行全方位开放政策,强调开展经济外交……中国外交的根本性调整令世界注目。
1978年12月16日,尼克松“横跨世界最广阔大洋”与中国领导人握手后6年,中国和美国发表了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正式建交。

1978年8月,中国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989年5月,中国和苏联高级会晤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双方结束了30多年对抗,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与所有东盟国家建立或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并共同为柬埔寨和平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中国与欧洲关系也取得了迅速发展。
中国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条约。中国参加了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内的几乎所有军控和防扩散国际条约。中国还参加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在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权利,消除种族歧视,禁止酷刑等方面的主要人权条约,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还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国际条约。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以负责任和建设性态度参与安理会审议重大国际或地区热点问题,为推动有关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中国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亚欧会议等地区和区域间合作组织。

中国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参与解决全球性和地区热点问题,并始终倡导以和平对话方式政治解决分歧。中国倡导六方会谈机制,使朝鲜半岛核问题一直在和平对话的轨道上。中国还积极参与伊朗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参加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领域各项工作。迄今已向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两万人次。
楼主自己删减把,我尽可能多的给楼主相关的资料

B. 中国历史题目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最发达,最开放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至中亚的里海与咸海;北越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东起库页岛,朝鲜半岛;南到越南。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历史:

李渊开国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失道离德和出征高句丽失败,农民起义在各地兴起(参看隋末农民战争)。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同年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由于第三子李玄霸早死,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自动退位,让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

贞观开元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

唐太宗死后,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于白江口大败日本水师援军。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由于武后死后的谥号中“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统治时期,武后为了制衡甚至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后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力迅速上升,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面积84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首都 长安为首都,洛阳为东都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20位
李渊
李祝
成立 (隋末农民战争)
(618年)
灭亡 (白马驿之祸)
(90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C. 高中历史请问下题关于世界历史的题目怎么做

选b答案,12铜表法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有了12铜表法,罗马的权利才有了规范,贵族专权的格局才逐渐改变。

D. 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一、世界历史上有哪些重大改革
1.古希腊雅典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法兰克王国采邑改革
3、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4、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5、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利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
6、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7、苏俄新经济政策改革
8、罗斯福新政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哪些重要条约和协议
重要的国际条约
⑴德奥同盟条约、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分别签订于1879、1882年,共同对付俄国,三国同盟形成。

⑵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分别签订于1892、1904、1907年,共同对付德奥,三国协约形成。

(3)《凡尔赛和约》:
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

(4)华盛顿会议上:《四国条约》、《九国公约》

(5) 《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年德日意签订,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扩大侵略战争。

(6) 《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订,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7)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签订,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为德国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赢得备战时间,但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8) 《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9) 《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订;盟国坚持对日作战到日本投降;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10)《波茨坦公告》:1945年苏、美、英三国签订,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11)《联合国宪章》:1945年中、美、苏、英等50国在华盛顿签署。

中国重要条约和协议
(1)清朝晚期:《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中英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犁条约》、《中法新约》(李鸿章)、《中英烟台条约》(李鸿章)、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辛丑条约》(李鸿章)
(2)北洋政府时期:《二十一条》(1915年)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

中国历史有哪些重大的改革、革命和战争
改革

春秋时期管仲改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北宋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朝张居正改革、洋务运动——地方阶级改革、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革命
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第三国内革命

E. 急!100道历史选择题

1.主张将来的理想社会实行“和谐制度”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莫尔 B.傅立叶 C.圣西门 D.欧文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制度弊端也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 D.巴黎公社革命
4.下列哪项不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B、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5.解决了俄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文献是: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论俄国革命》
6.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
C、建立了历史第一个的无产阶级政权 D、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7.中国共产党“二大”将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这个“现阶段”是指:
A.发动工人运动时期 B.国共两党合作时期
C.进行武装斗争时期 D.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9. 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
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10.中共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最早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遵义会议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后
11.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主要体现在:
A.统一领导了全国抗战 B.抗日战场的相互配合
C.两党军队间避免冲突 D.发动民众一致抗日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13.抗日民族统一战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 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
C. 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 D. 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1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盟军的参战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C、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制定 D、全民族抗战
15.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述最符合事实本质的是:
A 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不可待 B 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C 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 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1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 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腐朽
C. 战略战术正确 D. 拥有一支人民军队并开展武装斗争
17.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①标志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②标志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
A.讨论建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共同纲领》
C.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③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注意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30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人。这最能说明: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中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1.我国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多党合作、长期共存 B.多党执政、互相监督
C.中共为核心的多党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22.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各民族共同繁荣
23.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悲剧的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
24.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个法律,地方人大制定
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2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是:
A.基层民主选举 B.人民代表大会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26.“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哪一问题提出来的?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特别行政区
27.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
A.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28.“一国两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B.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C.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开明
D.国际和平的发展潮流
29.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是以哪一事件作为标志:
A、党的“十五大”的召开 B、全国“九大”的召开
C、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D、1999年通过《行政复议法》
30.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自治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监督 ⑥民主立法 ⑦民主审判
A、①②⑥⑦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⑥
31.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始于
A.关税协定权的确定 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
C.中日《马关条约》的设立 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定
3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3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这在当时最有利于
A.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B.法国金融资产阶级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广大消费者
34.西方殖民者得以贩卖华工的主要条件是
A.美国加利副尼亚发现金矿需要劳动力
B.美国修筑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需要劳动力
C.澳洲新西兰发现金矿需要劳动力
D.西方经济的入侵加剧中国农民的破产
35.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并能依此创立拜上帝教,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其根本原因是
A.劳动人民的愚昧无知 B.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
C.人民对现实深感失望 D.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
36.《天朝田亩制度》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B.突出地反映了农民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37.下列关于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态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太平军进军南京路途中曾出兵干涉
B.一度伪装“中立”
C.清政府“借师助剿”后才开始进攻太平军
D.充当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38.关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把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结合起来
B.后期斗争的目标是实现《资政新篇》的蓝图
C.土地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领导集团的分裂是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9.从对时代的发展来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C.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40.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历次农民运动均未遇到的新情况是
A.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B.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
C.宗教思想的严重弊端 D.领导集团发生分裂
41.《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合流,力量对比悬殊
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吸引力
42.近人《世载堂杂记》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4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的最紧迫的军事任务是
A.制订革命纲领 B.进行北伐 C.进行西征 D.进行东征
44.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重要标志是
A.攻占南京 B.东征和西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率军攻至上海附近 D.取得三河镇大捷
4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争夺 D.脱离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
46.太平军未曾占领的城市是
A.武汉 B.南京 C.天津 D.安庆
47.李大钊曾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天主教的传人 B.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产生
C.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D.农民阶级精神上对宗教的需要
48.“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49.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表现在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方式 D.革命任务
50.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所信仰的拜上帝教 B.与清政府的对峙政权
C.提出平分土地的改革方案 D.实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新举措
51.所谓“师夷长技”的“技”是指
A.科学技术 B.经济政策 C.政治制度 D.练兵方法
52.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标志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 B.奠定了维新运动的基础
C.推动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D.传播了依法治国的思
53.从适应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54.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为它的代表人物主张
A.关心时局 B.向西方学习 C.抵制外来侵略 D.自强求富
55.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 B.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
C.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D.树起了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
56.1904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A.中国、日本 B.中国、俄国
C.日本、俄国 D.中国同日本、俄国
57.《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表现是
①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②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③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矿山等特权 ④扩大投资设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8.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包括
A.抗捐抗税斗争 B.农民武装起义
C.收回利权运动 D.进行“新政”改革
59.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清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60.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点是
A.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B.宣传民主科学理论
C.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61.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创立民国”是指
A.用暴力革命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
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增加的地价归国家
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62.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63.对保路运动的历史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收回了大量的铁路建筑权
C.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为革命派武装推翻清政府的斗争开辟了道路
6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对袁世凯的独裁起了限制作用的是
A.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D.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65.表明清朝统治在中国完全结束的是
A.武昌起义的成功 B.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朝统治大权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66.袁世凯登上正式大总统宝座是在
A.孙中山辞职后 B.镇压二次革命后
C.修改总统选举法后 D.改民国为帝国后
67.1915年5月,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旨在
A.支持袁世凯称帝 B.灭亡中国
C.同德国争夺山东 D.争夺东北
68.历史上,曾明确规定广大蒙古地区是中国领土的条约是
A.《中俄布连斯奇界约》 B.《中俄爱珲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69.下列各项中,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的是
A.外蒙古独立 B.麦克马洪线
C.日本占领山东 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70.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高涨
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1.既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的是
A.《每周评论》 B.《民报》
C.《新青年》 D.《游学译编》

72.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校长是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73.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是
A.《敬告青年》 B.《庶民的胜利》
C.《狂人日记》 D.《呐喊》

7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思想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75.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中国外交失败
76.五四运动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运动
B.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学生、工人、市民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77.下列哪一斗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五四运动 B.就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卅运动 D.省港大罢工
78.中国共产党与其它政党不同,她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在当时表现为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79.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一次合作市由于
①当时两党的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 ②共产国际的支持
③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④中共三大的正确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0.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A.它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它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D.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制定的
81.北伐战争得以展开的历史背景是 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③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④直奉军阀的勾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
83.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是指
A.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工农革命运动走向低潮
D.中国共产党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84.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要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B.要联合全世界全切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C.要加强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密切联系
D.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85.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B.中国共产党缺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C.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86.英国成为近代第一个侵略中国的殖民国家,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政治日益腐败
B.英国确立了治本主义制度
C.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对华贸易一直入超
87.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大量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店小二身心健康
B.打开中国市场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88.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屈辱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社会制度落后
89.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了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90.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91.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92. 二战后,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
A.美元与黄金价值相等 B.美元的地位高于其他国家货币
C.实行固定汇率制 D.美元取得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93.《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94.1989年,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发展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95.《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① 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② 假冒伪劣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 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 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6. 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
97.戊戌变法时期,有人做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98.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加高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这条电报线位于今天的
A.广东 B.北京 C.台湾 D.江苏
99.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拍摄成功 B.《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C.《渔光曲》拍摄成功 D.《风云儿女》拍摄成功
100.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AADA CDDDC BACDC ABADA DACDA CCACB BAADC DBCDB CACBD CCBDA ACDBB CADAC BBCAC BBABB CACBA CAAAC BDBDC CDDBA BDCBB CBCAD

F. 有关中国的 历史文化题目还有答案

西部历史文化:西部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水乳交融,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民俗风情:豪放、热性、勤劳勇敢是西部人最突出的性格特征,
西部大开发建设:把西部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大后方和重要资源基地,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国策。
=========================================
新疆:楼兰古城、维族大小部落的演变、丝绸之路

西藏:农奴制度下的王权统治、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唐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宋代的吐蕃国、清朝的宗教分化、清廷对藏的管理。喇嘛教文化 )

云南:宋朝时的云南大理国(元代又并入统一的国家版图) 、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云南与缅甸、泰国的双边关系

贵州: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自治

四川:三星堆遗址、蜀巴文明、宜宾等地的酒文化、历史遗迹(都江堰)

甘肃:长城文化、敦煌、丝绸之路

宁夏:西夏文明、丝绸之路

陕西:十六朝古都(最著名的秦、汉、唐的国都)、先秦及封建社会早期的黄河流域文明
==========================================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意义的西部

从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时代,无论西北还是西南,都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交往。从西汉起,西部已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唐代,西部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云贵高原、北方草原、辽阔的西域,甚至沿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汉唐两朝众多的公主远嫁乌孙、吐谷浑、契丹、突厥、回纥、南诏等地和亲,使神奇的西部文化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

在漫长的历史中,西部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邦国性质的地方政权或酋长性质的土司政权,如西夏、吐谷浑、大理、“西域三十六国”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创造自己历史的同时,形成了众多的民族。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迁徙、分化、融合、发展,作为独立的族群,许多原生民族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我们从今天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这些民族大多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与其他民族融合,并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显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区。在西部,除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其余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区域,以青海省为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在云南省生活着25个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个民族是云南独有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西部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于西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西部文化。从地域和文化个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文化圈: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藏文化圈,长江三峡流域和四川盆地连为一体的巴蜀文化圈,云贵高原及向东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对明显的个性或风格。黄土高原文化悠远古朴,伊斯兰文化充满异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热情奔放,西域文化显出东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于人性化的欢乐。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与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观念、习俗、宗教、艺术以及悠久历史、生存环境紧密相联,是一种广义的文化集合体。

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征。

地域性。西部地理复杂多样,西北地区辽阔无垠,西南地区山水切割,青藏高原严寒高拔。西部文化在这里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内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则相去甚远。即便是同一民族因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族文化由此更显丰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历史上有三条重要通道贯穿西部,将西部向东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向西同更加广阔的地域沟通。一条是穿越大西北并一直延伸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古丝绸之路,一条是贯通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条是穿过西南云贵高原并经青藏高原通往尼泊尔、印度甚至更远方的茶马古道。这三大道路除了带来了贸易和人民之间的交往,更传播了文化。中原汉文化源源不断传入西部,古欧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亚文化等等也纷纷汇集这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西部的发展就是由此而来,其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

活态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活跃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并不是一座荒芜废弃的迹址,而是数万人生息的家园;流传千年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依旧在藏族民间传颂;古老的歌舞、服饰仍在质朴地表达着对生活的向往;现代文明的传播与扩张并没有使这种古老的文化远离人们的生活,而是代代传承,绽放异彩。西部文化所表现出的活形态,或者是原生态的特点,具有浓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个特征。地域性造成的相对封闭与分割,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文化发展状态。另外,西部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缺少文字记载的稳定性,不利于对外传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异彩纷呈的文化资源宝库,它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不仅为研究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生态文化学等学科提供了宝贵财富,也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推进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进程

如前所述,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浓郁,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态多姿多彩,独具魅力,开发潜力巨大。如何使西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深入的开发和挖掘中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形成产业,走出西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已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由于诸多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对文化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树立文化经济的新理念,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推进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必须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创新思路,着眼于市场需求,把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纳入全国、全世界的格局中去思考;把珍贵的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使丰富的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把西部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出去,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创新机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民族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必须在文化建设中引入产业机制,实现文化的自我积累和长期稳定发展。要注重抓好总体规划,按照不同文化类别制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地区间合作规划,要从不同的类型着眼,打破省际界限,根据各民族的特点,以“大文化圈”为前提,按照产业的要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理顺政府与产业的关系,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要鼓励、支持各类文化团体和个人拓展文化市场;要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结构调整步伐,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有紧迫感和前瞻性,力求在机制创新上有新思维、新办法、新措施。

三、规划项目。深入挖掘西部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就必须选准项目,确定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西部民族文化的特点、价值、优势及发展前景,以创新的精神,搞好项目规划,找准发展民族文化的切入点,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重复和类同,集中精力开发优势项目,创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四、打造品牌。要经过挖掘和加工,显示出文化品位和价值,只有把文化资源打造成品牌,将民族文化推向市场,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民族文化的“打造”和“加工”,不断创新品牌,不断提高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争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加大投入。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资金投入上需要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积极性。(社会资本包括个体、民营资本及外资)。西部地区必须改革投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运营水平,探索建立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投资体制。既要从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又要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应将政府的投入重点放在对民族文化产业前期发展的扶持上来,提供并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和环境。社会资本的利用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运作,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广泛地吸纳社会资本的进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投入文化产业。

六、优化环境。优化环境是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这种环境的优化既有硬环境的要求,也有软环境的要求。要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办文化向政府管文化(服务)的方向转移,不断强化服务手段,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要致力于依法管理文化,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地方性文化法规及政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传统观念,真正把文化作为产业来认识、来发展;要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保持稳定、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要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文化市场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

西部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目光不仅要投向国际市场,还应注重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在交流的内容上要力争体现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在交流的方法上既要运用传统的方法,如演出、展览、文化活动等,又要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网络、影像等现代手段。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采取灵活的方法,在国际和国内充分展示中国西部神奇的民族文化,树立“文化大西部”的形象。
==========================================

G. 历史题材电影,中国及世界历史

《阿育王》、《叶卡捷琳那女皇》、《疯女胡安娜》、《荆轲刺秦王》、《埃及艳后》

H. 几道历史题目

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在这伟大的实践中铸就了符合时代要求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几十年来西柏坡人民继承和发扬了西柏坡精神,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建设可爱的家乡。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内容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其本质是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勇敢的探索精神。
1948年9月8日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即“九月会议”还未结束,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就于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历时4个多月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敌173个师,达154万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歼敌182万人。这就使国民党的基本主力部队消灭殆尽。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决议明确提出:“北平解放后,必须召集七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这个会议的任务是:(1)分析目前形势和规定党的任务;(2)通过准备提交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的草案;(3)通过组成中央政府的主要成分的草案;(4)准备军事计划;(5)决定经济建设方针;(6)决定外交政策;(7)其他事项。”
2.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因此实施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 ...按照全国政协组织法的规定,政协全体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到1952年,一届政协也即将到期。

国民党反动政权既被推翻,筹建新中国的条件便已成熟。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任的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

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回顾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所要建立的新中国,只能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了指导,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会议代表分析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说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主张之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是联邦制。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参加这次政协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的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这次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展示了新中国的宏伟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临时宪法作用,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

这次政协会议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新中国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会议于9月30日胜利闭幕。当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一个新的中国即将诞生。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党从建立的时候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不单是中国从古未有的大胜利,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它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而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及世界历史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