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人有多少年历史了
从夏朝算起的话,从公元前21世纪到现在的21世纪是4200年左右,再加上之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应该差不多是4500年左右,不超过5000年.
❷ 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中国人
自称中国人起始于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
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中国人: 自称中国人起始于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古代,“国”是指一座城,或者一个邦。
现在的中国人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称呼。 恐怕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才能算中国人! 但是这里面有很多人或许又不说自己是中国人! 很多概念:中国人、华人、中华民族、汉族、香港人、澳门人、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
这个概念不好界定!查二十四史 中国人出现过很多次,但都不是现在的中国人的意思。最早出现在《史记》一共5次,《汉书》出现过六次。原文不录 但是大约在明朝的时候 中国人一词被广泛使用。意思与今天的中国人意思相近!
大概这个时候略微有一点世界的概念,尽管知道的世界还是很小很小! 原文如下 明·邱濬《大学衍义补》 卷三十三 臣按:武帝通西南夷、灭朝鲜、击匈奴而劳中国人,漕中国粟以争无用之地,是犹以璀璨之珠而弹啁啾之雀也,务虚名而受实害。
捐有用之财而易无用之地,岂帝王盛德事哉? 卷一百三十三 臣按:车战之法,中国与中国人战之法也,何也? 卷一百四十九 臣按:外国不用中国人,其为害不深,而其所以深为中国害者,用中国之人也。臣请立为条格,凡近边之人有一才一艺者皆许自陈,试之稍如所言。
不必深求全备,苟有可用,皆随其才而授以官,如此,则此辈心有所系、迹有所拘而不为彼用矣。 在帝国或者说王朝时代,通常正式的称呼应该是臣民! 比如清朝人虽说也可叫中国人,但正式称呼该说自己是大清子民! 真正意义的中国人应该是帝制灭亡后!即民国成立后!
汉代以后,“中国”一般指的是汉民族建立的国家王朝。但是在少数民族在统治中原之后,为了取得和汉族的心理认同,也将自己建立的国家称之为“中国”。
到后来的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经历几千年数个朝代的更替,除了用自己的国号外,都延用了“中国”为国名,并且在对外出使时也统一使用“中国”这个词。从中华民国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直接把“中国”同时作为国号和国名。
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以后,也把“中国”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中国人的历史扩展阅读:
稍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的大地上曾出现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国家。从夏、商、周、秦、汉、晋,到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在辛亥革命之前就没有一个国号叫中国的。
可奇怪的是,历史文献记载,至少是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开始,中国人就一直称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为“中国”,华夏先民就一直称自己是“中国民”。
而且,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无论是后来的大汉朝还是大唐乃至大清朝,历朝历代的政权不但不反对,而且是支持人们称呼自己的国家为“中国”,称自己是“中国人”。这是为什么?我曾随机地问过好多人,得到的回答是多样的。有的说是因为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
可历史文献表明,在孔子提出“中庸之道”之前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就已经有了“中国”的称谓;
有的说是因为大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之一是中州。可大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的说法是战国时代才出现的,《尚书》“禹贡”篇记载的最早的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而没有人们所说的“中州”。
❸ 中国人的历史
国历史悠久,常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历史分为几个阶段,中国大陆官方通常认为夏、商、周三朝是奴隶社会时期,秦朝正式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直到清朝灭亡,之后是民主时期的开始,而大陆之外的地区对“封建”的概念和秦至清的社会性质划分并不相同。从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制国家。秦朝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佛家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但达不到基督教对西方那样的影响,中国历朝政治方针受儒家影响最深。而汉字也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一种文字有不容易改变字体的特点,中国各个地方的语音虽然不同,但对这种文字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汉字也成为中国统一的一种有力的工具,而最先是秦始皇下令统一中国的文字。
元谋人是中国远古遗存中目前所见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这些都是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中国猿人时期——旧石器时代初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
河套时期——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20至10余万年前
山顶洞人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0至2万多年前
彩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300年
黑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
母系氏族社会在中国形成于四五万年前的彩陶文化时期,中心区域分布在陕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以原始农业为主。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到了黑陶文化时期,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形成,农业和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制陶、冶铜等手工业的工艺水平也逐渐提高。大汶口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此期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成为文明的中心地带。
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而且这时也开始利用蚕丝。
后人所绘的黄帝像在中国神话中,中国最早有三皇五帝,三皇有争议,有说伏曦,神农,燧人,五帝也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在上古时期,现中国区域有3个最大的部落,华夏部落,两昊部落和三苗部落,相传蚩尤是两昊部落最后一个首领,在涿鹿大战中被华夏部落的炎黄二帝打败,在尧舜时期,华夏部落数次大规模征伐远在南方的三苗,最终使苗民臣服,此是后话. 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了禅让制传位给了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然而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方式,自立为王(根据香港中学课本所述,启是被推举为领袖),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持续了400多年,在最后一个夏朝君主——桀末期,东方商族首领成汤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商朝。
[编辑]
先秦时期
[编辑]
三代
主条目:夏朝、商朝、周朝、西周
甲骨文最早的朝代夏朝约在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由于这段历史没有文字性文物印证,所以只能靠后世的记录和出土文物互相对照考证,部分学者认为河南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朝的遗存,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根据文字记载,夏朝有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不过之后的商朝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历史时期,存在于前16世纪到约前1046年。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由于荒淫无道而被汤推翻。而商代时文明已经十分发达,有了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时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组织,并且具有了奴隶主王朝的规模。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不过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也已经十分高超。并且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也称为殷朝。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传子或传弟,多按年龄的长幼继承。
与此同时,黄河上游的另一个部落周正在逐步兴起,到了大约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之后周朝的势力又慢慢渗透到黄河下游和淮河一带。周王朝依然是奴隶主以及贵族统治,有许多贵族的封国(诸侯)。到鼎盛时,周朝的影响力已经在南方跨过长江,东北到今天的辽宁,西至甘肃,东到山东。周朝时的宗法制度已经建立,政权机构也较完善。中国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国人暴动。
[编辑]
春秋战国
主条目:周朝、东周、春秋、战国 (中国)
❹ 中国人的辉煌历史有多少
那还用说复就是唐王朝,唐朝是中制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就像现在的美国.
唐王朝非常的开明,唐朝女性的服装是底胸装啊,在封建社会保守的,唐朝却能如此开放.政治也非常开明,唐朝允许少数民族穿着自己的服装,保留自己的文化,这样做反到使的少数民族更加崇拜汉族的文化积极的需求同化.
唐朝文化更是繁荣,李白杜甫,唐诗三百首,这些文化传承上千年我们还在学习.还有著名的唐三彩都是那时期的.
唐朝军事就不用说了,当时波斯求助唐朝出兵到波斯帮助波斯收复了失去的领土然后归还波斯,小日本也在这时候和唐王朝,但它哪里算的上对手,最后派人学习唐朝文化,连日本京都的构造都和长安一模一样.
❺ 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❻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的什么历史
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
❼ 中国人的姓名历史
古代姓氏是怎样来的?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氏”,下面就来介绍 “氏”。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 在战国前,当然是氏重要了,比如秦始皇,赢姓赵氏。看看现在有几个姓赢的?姓赵的却差不多上亿。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一,现在的姓,在那时绝大数叫氏。古老的姓现在常用的只有姬姓和姜姓等特大姓。其余像妫姓(现主要分为陈,田,孙等姓)姒姓、子姓、嬴姓都几乎没有了。 姒姓主要分为以下氏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鲍氏、有扈氏、有男氏、 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越氏。 子姓主要分为以下氏 契为子姓,其后分封, 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孔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嬴姓主要分为以下氏 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 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资料来源《史记》 现在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姓都是姬姓(传说黄帝姓姬)和姜姓(传说炎帝姓姜)分出来的氏。 姬姓有周,文,王,韩,魏,鲁,武,吴,蒋等。 姜姓有齐,吕,申,谢,纪、许、向等。
满意请采纳
❽ 中国人最早的历史发源地在哪里
中原。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专区。狭义上指今天属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范围: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8)中国人的历史扩展阅读
五大文明发源地:
1、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发源地: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整个阿拉伯文明。
2、古印度
古印度——发源地: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3、古希腊
古希腊——受两河流域及古埃及文明影响,发源于南欧的爱琴海诸岛,孕育整个欧洲文明。
4、中国
中国——发源地:东亚的黄河流域,孕育整个东亚文明。
5、古印度
古印度——发源地: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❾ 历史上,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中国人
历史上,我们从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称自己是中国人了。在古代的时候,国字的含义也就是成中国,也就是中央之城,历史上从辛亥革命称自己是中国人,就是以上这种行业,现在中国人也是一个含义特别广泛的称呼了。我国古代没有把中国用作正式的国名,直到辛亥的时候才把中国运作简称,在5000多年,在中国大地上也有很多国家,像是一些经历过战争的地方,只有在辛亥革命才是叫中国的,历史上的记载从3000多年西周,中国人就成了这片土地是中国,他们的农民也叫做中国民,令人惊讶的是。不管是汉朝还是清朝,历史上的政权不反对,自己也称呼为中国人,其实当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开始,就已经有了中国的称呼,因为这是砸几百年或者是几千年以前的了,而且在人的脑子里,中午也不是也只是一个单单的称呼,但是到了现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称呼了。
❿ 中国人的悠久历史
那就要看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要的是汉族人的历史,还是汉族人的祖先所建立的国家中京城周边的人群的历史。
如果单撇下人这字,而求中国之意,那好解释,那就中间的国家,即是天子之国所在的位置,就是京城的周边地区。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人都将天子脚下的土地称为中国,以此为区别于这个天子所不直接统治的边疆地区。
而中国人,这三个字合起来,就得这样解释,居住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人,这样说来,只有天子周边的不管你是何种民族的居民才能被为中国人,而即便是在边远汉族人也不能称为中国人。
根据文明的发展,只要有文字出现了,就会出现中间与周边,大与小,上与下,这些方位区分的名词,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文明都可能称自己的政权的中心地带为中国。可是根据史料记载,只有我们国家在称自己的最高统治者的中心才有这种习惯,而且也被一直延用至今,而别的文明,比如欧洲的西亚各个文明,由于地理上我们国家是比较封闭的原因,他们各比我们更加能自己并不可能是世界中心。所以中国人的这称谓也就成了我们的专利,这个专利的来历我强调一下,是由于中国大陆这个封闭的地理条件,使得只是有了强权的政治,就可使周边的小国一个不少的统一在一个国家里。
所以说,中国这词的出现,应该是周边各族认同其共的首领是谁的时候,这个时间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录的帝王开始,那就是黄帝。
这样中国人这个词也就好解释了,而中国人的历史起点,也就是黄帝周边直接由黄帝支配的人就是中国人。
这个历史,就是大约五千年的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