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历史书籍推荐
一、如果希望了解的是正史,要求与历史真相不能有太大出入,建议阅读《二十四史》再加上《清史稿》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文言文不喜的话,可以寻找这些书的白话版本。
二、如果并不怎么要求正史,只是想对历史有个大概了解,野史传言故事也喜欢的话,那可看的书就很多了。
稍微接近正史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晋朝的那些事儿》等等;
小说+历史性质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之类;
历史架空小说的,以起点为首的网络小说网站,推荐读月关、贼道三痴、高月等作者的网文。
『贰』 中国历史书大全
关于中国历史的100本书
1.《诗经》——中国诗史的源头
2.《楚辞》——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诗集
3.《左传》——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4.《论语》——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5.《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学圣典”
6.《老子》——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
7.《墨子》——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8.《孟子》——气势浩然的语录体散文集
9.《庄子》——诙谐浪漫的寓言散文
10.《荀子》——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
11.《韩非子》——先秦法家学说的代表作
12.《战国策》——国别体历史散文集
13.《史记》——世界上最早的传记文学
14.《乐府诗集》——乐章和歌谣的总集
15.《搜神记》——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
16.《陶渊明集》——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17.《世说新语》——中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
18.《颜氏家训》——最早的家教名著
19.《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几乎家置一编
20.《韩昌黎文集》——盛世中唐的瑰丽诗文
21.《柳河东集》——寄意山水与寓言的诗文佳作
22.《唐宋传奇集》——中国短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Z3.《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4.《宋词选》——建国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宋词选集
25.《窦娥冤》——感天动地的人间悲剧
26.《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爱情喜剧
27.《琵琶记》——被明清传奇奉为圭臬
28.《水浒传》——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
29.《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
30.《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31.《封神演义》——一部充满科学幻想的神魔小说
32.《金瓶梅》——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
33.《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
34.《牡丹亭》——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35.《三言二拍》——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36.《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环文集》——明代小品文的集大成者
37.《闲情偶寄》——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38.《醒世姻缘传》——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世情书”
39.《长生殿》——帝王妃子的爱情悲剧
40.《桃花扇》——南明王朝兴亡曲
41.《聊斋志异》——一部“孤愤”之作
42.《儒林外史》——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
43.《随园诗话》——真情流露的性情诗话
44.《说岳全传》——彰扬忠烈的英雄传奇
45.《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网络全书
46.《阅微草堂笔记》——谈狐说鬼的文言小说集
47.《镜花缘》——熔幻想、讽刺和游记于一炉的巨著
48.《曾国藩家书》——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49.《海上花列传》——狭邪小说的代表作
5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揭露社会丑恶的谴责小说
51.《官场现形记》——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52.《老残游记》——一部补救残破国家的“哭泣”之作
53.《孽海花》——晚清的新闻小说
54.《人间词话》——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里程碑
55.《呐喊》——国民劣根性的揭露
56.《朝花夕拾》——回忆性的叙事散文集
57.《女神》——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58.《沉沦》——震世骇俗的新文学作品
59.《徐志摩诗全集》——浪漫经典的华章
60.《朱自清文集》——清雅隽永的诗意杰作
61.《死水》—一沉郁奇丽的现代诗坛经典
62.《缘缘堂随笔》——清幽玄妙的现代散文经典
63.《雅舍小品》——浓郁着生活气息的散文集
64.《子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社会分析小说
65.《林家铺子》——旧中国农村小镇的真切写照
66.《家》——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缩影
67.《雷雨》——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68.《骆驼祥子》——市民小说的代表作
69.《金粉世家》——20世纪的《红楼梦》
70.《边城》——“湘西世界”的灵魂
71.《死水微澜》——一部活生生的“华阳国志”
72.《吾国吾民》——对国民层层面面的阐释
73.《繁星》、《春水》——轻柔雅丽的心灵小诗
74.《传奇》——苍凉哀婉的女性传奇
75.《呼兰河传》——茅盾称它是“一串哀婉的歌谣”
76.《小二黑结婚》——一部歌颂婚姻自由的杰作
77.《围城》——人性的洞察与调侃
7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部反映土改斗争的优秀作品
79.《暴风骤雨》——饱含革命激情的土改篇章
80.《保卫延安》——革命战争的“英雄史诗”
81.《林海雪原》——一部革命英雄的传奇
82.《茶馆》——一幅旧北平社会的浮世绘
83.《红日》——军事文学上的一座丰碑
84.《李自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
85.《青春之歌》——革命知识青年的成长
86.《创业史》——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新篇章
87.《红岩》——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88.《傅雷家书》——盈满父爱的教子篇
89.《金庸作品集》——俗极而雅,、奇至而真的“金学”
90.《艾青诗选》一与时代一起跳动的滚滚诗情
91.《美的历程卜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
92.《高山下的花环》——自卫还击战最瑰丽的篇章
93.《钟鼓楼》——北京平民生活的当代画卷
94.《穆斯林的葬礼》——一个奇异而古老的民族哀歌
95.《平凡的世界》——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全景描写
96.《文化苦旅》——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大散文
97.《白鹿原》——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
98.《活动变人形》——中国当代“家族文学”的开山扛鼎之作
99.《活着》——一部浓缩的人类历史
100.《长恨歌》——一部悲情的风俗长卷
『叁』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要看什么书
可以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1、《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5、《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肆』 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大全)
《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专体史书,是中国历史属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上下五千年》作者:林汉达。其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
『伍』 推荐中国历史图书
1如果古文功底不错,可以读《史记》,《战国策》,《东周列国志》,这些对战国先回秦两汉描述比较答真实。现代文的话,孙浩辉写的《大秦帝国》也不错,非常详细。
2《资治通鉴》对唐代及其以前历史描述也很全面,读起来不是很费力。
3要读明代历史的话,《明朝那些事》比较有趣。
4如果想做深入一点的学习,黄仁宇评历史不错。那就不单单是描述,更有分析。
『陆』 中国古代有哪些经典书籍
1、《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2、《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
3、《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4、《周易》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5、《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柒』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著名的书
1、《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捌』 比较有名的中国历史书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左传》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2、《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5、《左传》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史书
『玖』 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书籍
《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左传》、《后汉书》等。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3、《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4、《左传》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5、《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史书
『拾』 中国历史书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左传》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2、《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5、《左传》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