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世界历史墨洛

世界历史墨洛

发布时间:2021-02-09 00:11:43

① 求公元7世纪年间的世界历史!

法国墨洛温家族/王朝
墨洛温家族在5—7世纪间统治着当今法国和德国的大部。这段时间,不但与圣杯传奇,而且与圣杯传奇的中心人物——亚瑟王的时代重合。毫无疑问,墨洛温家族是法兰克人当之无愧的统治者。他们不是“拥举推立”的国王。合法继位的王储们,在他们12岁生日的那天将自行成为国王。他们的职责不是管理国家——那些事情留给了“宫廷宰相”。他们仅仅被认为是作为代表的角色而存在,手中的权力和地位好似21世纪立宪国体中的君主。他们还被允许一夫多妻,有时也利用这种特权。

墨洛温家族的名头来自他们的祖父墨洛维(也被叫成“墨洛维奇”或“墨洛维尤”)。这个名字令人想到法语的“母亲”,以及法语和拉丁语中的“海洋”〔1〕法语中母亲为Mere,海洋为Mer,墨洛文家族的姓氏为Merovingien。〔1〕。传奇中说,墨洛维有两个生身之父。这无疑是故事编造,但也是用他的出生喻指两个王朝的联盟。根据传奇,他的母亲到海里游泳后怀了孕。海中的生物诱她生情并使她再次受孕。因此,墨洛温降生时身上流淌着两种血液:一种来自他的法兰克父亲,一个统治者;一种来自“海里的生灵”。

从那时开始,墨洛温家族便以通玄和迷信闻名于世。他们被看作是祭司国王,大致相当于埃及的法老。对信者而言,他们疗伤治病的法力甚至延展到衣袍的流苏之上——民众们认为这些饰穗具有各种特殊的治疗功效。第四章里我们将会看到,在贝朗热·索尼埃离世后,有一排悼别的人们经过他长袍覆盖的遗体时,每人都摘下了一朵流苏。据说,墨洛温族的国王身上都有胎记,形如圣殿骑士佩用的红十字,位置在心脏上方或肩胛中间。

国王希尔德里克一世是墨洛维的儿子,又是墨洛温王朝开国之主克洛维的父亲。当17世纪在比利时的阿登地区找到他的陵墓时,其中藏有的行功施法神器包括一具斩下的马头、一具金质的牛头和一个水晶球。

墨洛温家族长久使用的符形之一是蜜蜂。希尔德里克的墓内存有数以百计的金制蜜蜂。这一习俗延续了许多世纪。拿破仑在1804年接受皇位加冕时,曾明令将金蜂缀饰在他的皇袍之上。他对墨洛温家族心醉神往,派人采编他们的家谱,以便弄清王朝倒台后是否还留下后裔。郇山隐修会文卷中发现的家族谱系,就基于当时搜集到的材料。

墨洛温家族宣称,他们出自两个本源:诺亚和特洛伊。后一个源头可以解释法国为何有特鲁瓦和巴黎〔1〕巴黎的名字来自特洛伊小王子帕里斯(Paris)。荷马史诗中,他勾引美女海伦而引发特洛伊战争。〔1〕这些地名。此外,根据荷马史诗,特洛伊当时住有一定数量的阿卡迪亚人。熊在阿卡迪亚被尊为圣物,而墨洛温家族的远祖——西坎波利亚的法兰克人,也对熊倍加敬奉。另一个可能的联系是:威尔士语把熊叫做“亚斯”(arth),这可以说明亚瑟王名字的出处。

当躲避匈奴侵扰的西坎波利亚人迁移到当今的法国境内时,他们已经建立了高度复杂的社会,它在罗马人手中得到发展。因此,继承他们文化的墨洛温人,也可被视为罗马帝国形式的仿效者。以墨洛温王朝为起点,法兰克文化开始繁衍昌盛。在此期间,墨洛温王朝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所铸钱币上那四支等长的十字,与为建立耶路撒冷法兰克王国的远征军所用徽标完全相同。

墨洛温各代君主中,克洛维一世大概最为著名,因为是他把罗马基督教引进了法兰西。他那信奉天主教的妻子〔2〕克罗蒂尔达,公元5世纪建国的勃艮第王齐尔佩里克之女,493年嫁给克洛维。511年丈夫死后,她进入图尔的修道院。逝世数年即封为圣徒。〔2〕,对他做此选择的激励不可轻估;但这一宗教赢得他的欢心,也可能别有缘故。

当时的基督教形式繁多。罗马教会与凯尔特教会之间,持续发生着冲突。公元496年,克洛维与圣徒雷米进行了多番秘密会见。按照达成的协议,克洛维将向罗马教会提供强力支持。作为回报,他的权力延伸到君士坦丁大帝的东罗马——其时已经毁于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手中。

这意味着一个墨洛温家族世俗控制下的新型罗马与基督教王朝,保证它的运转对罗马教会的意义难以估量。于是,克洛维在法兰西的兰斯接受了圣徒雷米的洗礼。由此而来,罗马教会不但与克洛维、也与他的子孙结盟。

克洛维满腔热忱地履行诺言。他开扩了帝国的疆土,面积相当于今日的法国和德国。他尤其想要击败西哥特人,并最终在沃耶战役中一举成功。西哥特人步步后撤,最后立足在拉泽地区的莱迪——就是日后的莱纳堡。

克洛维一世死后,他的王国按当时的传统分传给四个儿子。这样就削弱了原有的凝聚力,并给宫相们提供了获得更多权力的最佳机遇。不过,他们还必须对付后来的达戈贝特二世。

达戈贝特出生于公元651年,他的父亲也叫克洛维,卒于公元656年。此时,有人全力阻碍他继承克洛维王国的东北疆域——奥斯特拉西亚〔1〕Austrasia,现法国东北和德国东南交界区域,达戈贝特一世的领地。他于629年统治法兰克,10年间成为墨洛温家族最强盛的一代君王。死后奥斯特拉西亚分给儿子克洛维,即达戈贝特二世之父。〔1〕。当时的宫廷首相格里牟尔,趁其父离世劫走了达戈贝特。他设法使宫廷相信:首先达戈贝特已经身亡,再者克洛维曾要他格里牟尔之子继承王位。他花言巧语,连达戈贝特的母亲都信以为真。

然而,格里牟尔不能亲手杀掉达戈贝特,便把他送给了鲍迪埃主教。主教将达戈贝特流放到爱尔兰。他在那里长大成人,并在都柏林附近的斯莱恩修道院接受教育。他娶到一位凯尔特公主——玛缇尔蒂,移居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并结识了该郡的主教圣维尔弗莱德。此时,墨洛温家族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已不如克洛维时代那么紧密。

维尔弗莱德极力撮合凯尔特人与罗马教廷,致使双方于公元664年在惠特比商谈中达成共识。而维尔弗兰德似乎还意识到对达戈贝特而言的珍贵机遇——让这位奥斯特拉西亚的合法国君,作为教会的军事代表重返法兰西夺回王位。

达戈贝特的妻子卒于公元670年,维尔弗莱德抓紧动作以确保达戈贝特稳妥选择新配。她是拉泽伯爵的女儿姬赛拉,又是西哥特国王的侄女。墨洛温家族与西哥特王国的这次联姻,不但将法兰西置于同一统治之下,而且使罗马的权威居于西哥特之上。

他们在莱纳堡的圣抹大拉教堂结婚。经过两次婚姻已经有四个女儿的达戈贝特,在公元676年又添了一个儿子——斯希思伯尔四世。

在莱纳堡居住三年后,达戈贝特宣登奥斯特拉西亚的王位。他迅速着手在新王国内建立秩序,并在此过程中大量增加他的财富。

然而,他未能按照维尔弗莱德的期盼行事,而由于试图限制罗马教廷在他王国的影响而惹怒对方。通过与西哥特王朝的联姻,他又获得现在是法兰西南部的朗格多克地区。西哥特人从来无意与罗马联盟。他们偏爱持异端邪说的、认为耶稣与常人并无两样的“阿里乌派”,而达戈贝特似乎跟随他们。

于是随着财富和土地的增加,他不可避免地四处树敌。他还引发邻邦法兰克的统治者的不满,其中某些人跟达戈贝特的宫中臣僚相互勾结,对他形成危险。这些臣僚中包括了他的宫相——卖主僭位的胖子丕平。

达戈贝特的最大的那座宫殿,在阿登的斯特内城中。城郊就是我们在第二章提到的沃弗利森林,达戈贝特于公元679年12月23日前往林中打猎。当他在一棵树下酣睡时,据称他的教子奉胖子丕平之命,爬到他的身边用矛刺进他的眼窝,将他杀害。凶手回到斯特内城报信后,据说他们又将达戈贝特家族满门抄斩。罗马教廷毫无迟疑地嘉赏了这一行径。但或许出于内疚,他们又在公元872年册封达戈贝特为圣徒,将他的遗骨安葬在一处教堂的墓地之内,并将之改名为“圣达戈贝特教堂”。他们甚至给了他纪念日——12月23日,这天恰巧又是便雅悯部落的圣日。罗马教廷始终没有或是不愿说明对他封圣的理由。

自他在圣达戈贝特教堂的安葬日始,他的墓地就成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重要人物的朝圣之地,其中包括洛兰公爵——布雍的戈弗雷的祖父。这座教堂毁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圣达戈贝特遗物大多不知去向。传留至今的惟有一具号称属于他的头骨,存放在莫恩的一座女修道院中。令人奇怪的是,事发数年后出现了一首叫做《圣达戈贝特殉教之歌》的诗,说的是达戈贝特因某种缘故献身殉教,它是在斯特内的金谷修道院发现的。

达戈贝特暗杀事件,导致墨洛温时代的终结。达戈贝特王一死,墨洛温王朝江河日下,勉力维持了不足百年的残局。然而,多位君主年幼势微,在宫相们残忍无情的野心面前无力自保。希尔德里克三世754年去世,没有子嗣,这再也清楚不过地表明王朝就此终结。

下令暗杀达格贝尔的胖子丕平,将自己的儿子——查尔斯·马尔泰〔1〕马尔泰因身为私生子,丕平死后被宫相夫人关入监狱。后逃出并重获权位,统一分裂的法兰克诸邦。他四处征战,最为人称道的是在图尔战役中,击毙占领西班牙的穆斯林酋长国王阿布达拉曼。〔1〕安插到领导者的位子。尽管丕平军功显耀而机遇就在眼前,他似乎有意避受王位,这或许出于对墨洛温家族的余敬。查尔斯·马尔泰741年去世后,他那成为希尔德里克三世宫相儿子——丕平三世,带着代表团前去谒见教皇,问道,“何人应该成为国王,是那掌握实权的人,还是名为国王而手中已无权力的人?”教皇同意丕平应为国王,就此结束了与克洛维达成的协定。希尔德里克被送进一家修道院,四年后死在那里,而丕平稳固地占居了法兰克人的王位。

丕平三世的加冕典礼于公元754年在新的法规下举行,这些法规确保国王继位要经“创立”,而不是简单的认可。新法规依据的是欺骗性的文件——《君士坦丁的捐赠》,在本书第五章论“君士坦丁大帝”中将有详论。加洛林王朝就此诞生,朝名虽然来自查尔斯·马尔泰,却被更多地联系到他的后代查理曼身上。查理曼在公元800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若在往日惟当属墨洛温国王的头衔。

加冕典礼前夕,丕平三世与墨洛温家族的一位公主成婚。根据推断,他此举想要自视合乎礼法,将墨洛温血脉顺乎道义地传承下去。查理曼的婚礼与此相似。实际上,他的忧心疑虑竟似影响到他的加冕。他执意留给公众的印象,是他羞于担当神圣罗马皇帝。仪式的安排让人感觉,查理曼事前并不知道教皇会为他加冕。他皇冠佩顶时,脸上露出电影明星们接受奥斯卡奖后那矫作的惊愕状。为让这番表现增加可信性,他庄严宣告:倘若预知发生的情形,他绝对不会踏入罗马大教堂。

暗杀达戈贝特二世以背叛克洛维,是郇山隐修会和墨洛温后裔们极其痛苦的主要根源。但也似曾有人用心致力,去减轻这种痛苦。由此而来,加洛林皇族(查理曼大帝的家族成员)娶墨洛温家族的多位公主为妻,以使自己合法化。达戈贝特之子斯希思贝尔的后裔中,有法兰西南部塞普提曼尼亚犹太国的统治者——吉延·盖隆和后来十字军远征中夺取耶路撒冷的布雍的戈弗雷。到那时候,基督血脉中大卫王的一支,才复归从《圣经·旧约》时代起就名正言顺地属于他们的王位。

② 欧洲各国女王的名字

一 。墨洛温王朝

1.克洛迪奥(在位时间, 以下同428-447 或449) : 传说中的撒利部落法兰克人的第一任首领.

2.墨洛维斯(约447- 458): 传说中的撒利部落法兰克人首领, 据说是克洛迪奥之子, 也可能是部落选举出的首领. 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即得名于墨洛维斯(Meroveus)

3.奇尔德里克一世 (458-481) : 撒利部落法兰克人首领, 墨洛维斯之子, 463年, 奇尔德里克一世和罗马帝国将军阿吉迪乌斯在奥尔良结盟,共同抵抗入侵西罗马帝国的西哥特人. 阿吉迪乌斯死后, 奇尔德里克一世率领高卢的罗马人和法兰克人打败了西哥特人, 把法兰克人的活动区域推进到了卢瓦尔河流域. 法兰克人正式进入了世界历史舞台.

4.克洛维一世(481-511): 撒利部落法兰克人的首领, 奇尔德里克一世之子,被认为是法兰克王国的创建者和第一任国王. 486年,克洛维打败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任总督西格里乌斯,独占整个北高卢,这一年被认为是法兰克王国的开国之日.占领北高卢后,克洛维皈依了罗马天主教.(他可能是日尔曼蛮族中放弃异教的第一人.) , 克洛维死后,按照日尔曼人的传统习俗, 将自己的领地分给了四个儿子. 形成了第一次分裂时期.

5.第一次分裂时期(511-558)

5.1 巴黎国
5.1.1奇尔德伯特一世 (511-558) , 法兰克国王, 克洛维一世三子, 534年征服了勃艮第王国。

5.2 斯瓦松国
5.2.1 罗泰尔一世 (511-561), 法兰克国王, 克洛维一世四子,524年他策划暗杀了奥尔良国国王奇洛多莫的儿子,并吞了奥尔良. 555年,朗斯(奥斯特拉西亚)国王西奥多巴德死后,合并了朗斯,558年,巴黎的奇尔德伯特一世死后,罗泰尔一世合并了巴黎和勃艮第,重新统一了法兰克王国.

5.3 奥尔良国
5.3.1 奇洛多莫(511-524), 法兰克国王, 克洛维一世次子. 524年5月1日,他的两个儿子被暗杀,此后他出征勃艮第,同年战死。

5.4 朗斯国
5.4.1 西奥多里克一世(511-534), 朗斯国王, 克洛维一世长子
5.4.2 西奥多伯特一世(534-548), 奥斯特拉西亚(原朗斯)国王, 西奥多里克一世之子.
5.4.3 西奥多巴德(548-555), 奥斯特拉西亚国王, 西奥多伯特一世之子.

6. 第二次分裂时期
558年-561年,斯瓦松的罗泰尔一世统一了法兰克王国, 罗泰尔死后,将王国重新分给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奥斯特拉西亚(原朗斯国,在东部), 纽斯特里亚(西部), 勃艮第(东南)。

6.1 奥斯特拉西亚国
6.1.1 西格伯特一世(561-575) , 奥斯特拉西亚国王,罗泰尔一世次子, 罗泰尔死后,继承了东部的奥斯特拉西亚. 568年,为了躲避阿瓦尔人(传说是被突厥击灭的柔然西迁的部落)的入侵, 将都城由朗斯迁到了梅斯 . 562年和568年,两度击败阿瓦尔人的入侵,是墨洛温王朝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建树的君主之一.

6.1.2 奇尔德伯特二世(575-595), 奥斯特拉西亚国王, 勃艮第国王。 西格伯特一世之子, 592年合并了勃艮第国.

6.1.3 西奥多伯特二世(595-612), 奥斯特拉西亚国王, 奇尔德伯特二世长子.

6.1.4 西奥多里克二世(612-613), 奥斯特拉西亚国王,奥尔良国王和勃艮第国王, 奇尔德伯特二世次子,西奥多伯特二世之弟. 595年奇尔德伯特二世去世后, 继承了勃艮第王国和奥尔良王国,其兄西奥多伯特二世战死后, 获得了奥斯特拉西亚.

6.1.5 西格伯特二世(613), 勃艮第和奥斯特拉西亚国王, 图特里克二世的私生子。其宫相将年幼的西格伯特二世交给纽斯特里亚国王罗泰尔二世保护,但罗泰尔二世很快将西格伯特杀掉,并合并了奥斯特拉西亚。

6.2 纽斯特里亚国

6.2.1 查理伯特一世(561-567),纽斯特里亚国王,罗泰尔一世长子,罗泰尔死后,查理伯特分得了以巴黎为首都,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的领地。 是墨洛温王朝著名的放荡君主。其挥霍和乱伦行为很著名。
6.2.2 奇尔佩里克一世(567-584),纽斯特里亚国王,罗泰尔一世之子,罗泰尔死后,分得了斯瓦松的领地. 其兄查理伯特一世死后,他的纽斯特利亚领地被他的三个弟弟奥斯特拉西亚的西格伯特一世,斯瓦松的奇尔佩里克一世和勃艮第的甘特拉姆所瓜分,奇尔佩里克则得到了纽斯特里亚国王头衔。在位期间和其兄,奥斯特拉西亚的西格伯特一世长期混战。

6.3 勃艮第国

6.3.1 甘特拉姆(561-592),勃艮第和奥尔良国王,罗泰尔一世之子,在奇尔佩里克和西格伯特的混战中,充当调停人。 奇尔佩里克和西格伯特死后,他成为他们的儿子罗泰尔二世和奇尔德伯特二世的保护人。甘特拉姆死后无嗣,其领地被奥斯特拉西亚的奇尔德伯特二世合并。

7. 罗泰尔二世(584-629)。法兰克国王,纽斯特里亚国王奇尔佩里克一世的遗腹子,597年,其母去世后亲政,613年暗杀了奥斯特拉西亚国王西格伯特二世后,合并了奥斯特拉西亚和勃艮第,成为了自561年其祖父罗泰尔一世去世后第一个所有法兰克人的国王。

8. 达格伯特一世(629-639)。法拉克国王, 罗泰尔二世的儿子。 是当时西欧权势最大的人物。一生结过5次婚。他是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君主,此后的奥斯特拉西亚和纽斯特利亚的墨洛温王室国王,均是各自宫相的傀儡,权力全部归于宫相。639年,达格伯特一世死后,其王国分别被两个儿子继承。

③ 墨洛枫写了 哪些小说

【墨落枫的抄小说】
《暗帝追妻袭:杀手女皇在校园》
《帝少追爱:女王别想逃》
《蔷薇祭》
《正经文学社》
《神秘组织丐帮》
《此间驿站》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不详,笔名墨落枫。1986年出生,性别女,座右铭“我的世界,我才是王”。
不是特别高产的网络作家,但作品质量较高,备受年轻人追捧。
另因其姓名不详,网络也查询不到身份信息,增加了其作品的神秘性和读者的好奇心。

④ 法国政史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70-1871普法战争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9.1-6巴黎和会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3欧洲联盟建立

⑤ 关于世界文明史的一些题

1.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全力承担了挽救与传播古典文化的历史重任,并且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从中世纪早期欧洲文化形态来看,军事上强大的日尔曼人虽能破坏一个新世界,但因其文明进程上的落后无力创造一个新世界。而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基督教既能扬弃古希腊罗马文化,又能创立一种承前启后的新文化,于是新的统治者在征服西罗马的同时也迅速实现了对基督教的皈依。这在客观上为基督教保存和传播古典文化提供了方便。基督教在构建其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引入了古典学术,并使古典学术在基督教神学的光环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际幸免于难。
在那文化荒芜的时代,教士成为惟一有文化的人。为了宗教事务的需要,修道士们做了许多搜集、保存、抄写书籍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修道院逐步建立起藏书室或图书馆,主要是宗教典籍、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及其注疏本、圣者的传记、教堂礼拜用书、拉丁文教科书和文法书,以及为数不多的一些拉丁文古典著作和希腊文著作的译本。修道院设有专门的抄写室,将抄书作为修士的日常任务。修道院的修道士也从事一些编著活动。如中世纪前期的史学与历史文献学也是从修道院产生的。修道院还兴办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教师由修士担任。在中世纪初期,修道院是主要的文化中心,它通过保存希腊、罗马的部分高度文化,如毕达哥拉斯派在数学研究上的一些论著以及希波克拉提斯、尤多克索斯、欧几里德、门内马斯、阿基米德、厄拉托塞、阿波罗尼斯、海伦和丢番图等人的著作,以及罗马时代伽图、瓦鲁科琉麦拉和帕累狄阿斯等人的农业著作等等,使日耳曼人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新思想。对此道森在《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中指出:“只是通过教会,特别是通过修道僧,古典文化的传统和古典作家的著述即所谓‘拉丁古典作品’才得以保存下来。”可见,基督教会不仅保存了古典文明的种子,并且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其次,基督教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并使政治分散的西方以基督教为纽带融合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
早在罗马帝国凭借武力征服了古代众多民族之后,帝国统治者便意识到迫切需要一种世界宗教来调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为此,当权者曾修建万神庙来供奉本族及其帝国范围内其他民族的神祗,然而随着这些古代民族在罗马帝国中的衰落,其民族宗教也一同消亡,由此证明了世界宗教不可能靠皇帝的敕令创造出来。与此同时,基督教作为新的世界宗教却在融合东方与西方神学、哲学和宗教传统的过程中悄然兴起,马克思分析说:“基督教没有造成隔绝的仪式,甚至没有古代世界的祭祀和巡礼。它这样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仪式,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可行的世界宗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 334~335页)。在基督教历史的最初三百年里,教会有时受到了酷烈的迫害,但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镇压不够及时,而且时断时续,也未能覆盖所有的地区。大迫害造就了一大批殉教烈士,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也促使逆境之中的教徒们更努力地传教,结果反而增强了教会的地位。此外,基督教主张忍辱负重、与当权者合作,这些思想的政治意义和实际作用逐渐为罗马帝国统治者所认识和看重。随着基督教信徒的日益增多及其在帝国全境、尤其在王公贵族和罗马军队中影响的迅速扩大,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巨变。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著名的“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到4世纪末叶,基督教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其他宗教被宣布为非法的信仰。
君士坦丁在扶植基督教的同时,对教会严加控制,使它转而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教会的教义、宗教活动、人事、经济都必须听命于皇帝。同时,由于大批富人涌入教会,基督教发生蜕变,使得原始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不满情绪和反抗精神日渐淡漠,而那些固有的消极因素则得到了强调。基督教渐渐成为帝国统治者手中的工具,教阶制的建立实际上是罗马帝国世俗官僚体制在教会中的反映,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的诞生,足以说明基督教为罗马帝国辩护所作的努力。尽管基督教和罗马权贵最终未能挽救帝国的衰亡,但是它以一种新的世界宗教的形式取代或同化了古代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为中世纪社会提供了生活的模式和思维的方法。其中奥古斯丁作为古代地中海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述和理论体系虽然仍折射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余辉,但在整体上已顺利完成了西方古代文化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消融和扬弃,从而使基督教文化体系得以基本定型,后来并通过宗教改革家路德和加尔文影响到西方近代史的开端。
当日耳曼人的铁骑横扫西罗马帝国大地,大部分罗马知识分子或随帝国官僚机构一起被消灭,或因惧怕日耳曼征服者而隐匿乡村。然而新当权的日耳曼统治者文化素质十分低下,有的国王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甚至查理大帝宫廷中的显贵绝大多数都是文盲,这样,那些熟悉罗马语言、拉丁文化和地方法律并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基督教会僧侣便成为当时惟一有知识的阶层,成了“古代拉丁文化——语言、文学、科学和艺术——的主要继承者”。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西派教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很快承认了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国家,并开始向那些地方派遣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随着基督教在这些日耳曼王国中的传播,那些尚处于氏族社会形态的日耳曼人,一方面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继承并发展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在基督教中获得了拉丁文化的各项成果,其中包括语言、文学、科学、哲学、建筑、音乐、绘画、教会的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毛丽娅:《天堂地狱:基督教文明》,第278页)。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尽管是出于宗教目的,但他们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可以说西派教会在西方乃至北欧地区的传教过程,也是普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
随着日耳曼人王国纷纷皈依罗马基督教,不仅减少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敌对情绪,而且促进了民族间的彼此融合,表现为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相互渗透,以及两个民族人民之间的通婚,还有语言的融合。当时拉丁语是传教的官方语言,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法兰克人开始使用高卢式的拉丁语(以后演变为法语);在意大利,拉丁语在伦巴德人和哥特人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意大利方言;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拉丁语正在融合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透过这种“融合 ”,不难看出,这一地区的文化,在民族的相互交融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会在传教、讲道的活动中,还把《圣经》译为各国文字,采用方言说教,从而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来往和文化交流。
正是基督教在日耳曼人王国中的传播,基督教传教士们的教化,使众多落后的日耳曼部落由氏族社会直接转入了中世纪文明的轨道,这些原始图腾的崇拜者在短短的一两个世纪内便成了虔诚的基督徒,从而推动了西方历史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从这时起,西方通过一个共同的信仰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治组织真空的教会组织而连成了一体。只有当西方的不同民族被融合进基督教世界的精神团体中时,他们才获得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也正是这一点把西方的发展与世界其他的文明区别开来了。
第三,基督教在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复兴,并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世纪早期西方文化的复兴,与罗马教会的传教活动以及修道院制度在西方的发展分不开。西方中世纪早期文化首先在不列颠爱尔兰的修道院取得了繁荣,接着是盎格鲁·撒克逊的英格兰,诺森布里亚在7世纪末一度成为学术中心。在西方大陆,文化复兴找到了查理大帝这位保护人。深受基督教影响的查理大帝出于政治目的,在他执政期间,利用各地教士,把被墨洛朝君主们所舍弃的古代文化知识传统重新连接起来。教会搜集、抄写古代希腊、罗马作品,一些修道院和教堂还设立了手抄图书馆,他四处罗致学者,通过他们创办法兰克宫廷学院,收徒授课,翻译整理古希腊、罗马文献,从事哲学文学研究,并努力促进王朝宫殿及教堂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的发展,在查理大帝的赞助和奖掖下,很快兴起了中世纪学术研究的风气,形成了中世纪哲学与文化更新的趋势,史称“加洛林文化复兴”。这标志着古代地中海文化已通过基督教成功地移植到了西方大陆,并为日后新的复兴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道森在《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中评价说,加洛林王朝时期的成就,“是一次真正的文艺复兴,是作为有意识的整体的西方文化的起点”。至公元10世纪,热尔贝主教保存并巩固了查理曼时代的学术基础,同时引进了东方世界的科学和思想方法,有学者称这一事件为“鄂图文化复兴”。
随后的12世纪文化复兴是继9世纪加洛林文化复兴之后西欧文化发展的又一次高潮,它直接促成了13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鼎盛及其思想文化运动的全面展开。这一时期的文化复兴首先表现为文化教育的复兴与繁荣。12世纪前后在欧洲各地出现了众多的大学,这些由基督教修道院学校和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大学虽然形成了基督教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其相对独立的地位却也孕育了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其次,12世纪文化复兴的另一大特点是基督教哲学体系中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11世纪以来形成的经院哲学,由于未能从希腊哲学中直接吸收丰富的材料,其内容尚显单薄。随着12~13世纪翻译运动的兴起,亚里士多德主义经由阿拉伯世界传入西方,而同时期城市大学的兴起,恰好又为学术的研究提供了场所或条件,经院哲学终于获得了蓬勃发展。英国学者索尔兹伯里的约翰撰有《论政治家》和《论逻辑之重要性》,这两部书是12世纪文化复兴在哲学方面的代表作,它们体现出当时较为进步的社会政治思想与哲学伦理思想的有机结合。这位主教还在中世纪率先提出了社会生活中个人精神自由的问题。在此,人的本性与社会存在应如何达到统一和协调的问题,遂构成其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人生目标乃追求“至善”,个人精神自由应与此吻合;而社会法律亦服务于此,它维系着社会公义之存在,对人们偏离或违背其正确目标的行为加以警告和惩罚。这里,人性与法律都体现出理性的原则,所以他提出个人精神自由与社会法律及公义在理性基础上统一起来的主张,倡导现实生活中政治和哲学,个人意志与伦理规范的有机结合。这种思想追求对中世纪个人灵修实践和社会改革活动都有过直接影响,并作为一种精神遗产而被 14~15世纪更为普遍、更为深刻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继承和发扬。
第四,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教育、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绘画和雕塑等等)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

2.欧洲文艺复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简述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和政治学方面的成就
文学
各地的作家都开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语进行文学创作,带动了大众文学,替各种语言注入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散文、民谣和戏剧等。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学三杰”。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然而,他们排斥民间诗歌,只为少数贵族服务。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西班牙,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最著名,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个剧本,留传至今的有600多个,有宗教剧、历史剧、神话剧、袍剑剧、牧歌剧等多种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音乐作品主要在西元1400年到1600年产生。这个时期的结束比开始有更为明确的定义,不像其他的艺术类别。在15世纪初的音乐表现上没有明显变革,因此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是逐渐变化的。
可以确定的是,早期文艺复兴音乐作品主要是对第三间隔的依靠作为和音。从12世纪开始的复调音乐在整个14世纪变得更为细致而不依靠声音的表述。15世纪初的音乐趋向简单,声音致力于平滑。
到15世纪末,复调宗教音乐又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和当时发展极致的绘画有所关连;接下来到16世纪早期,音乐又开始简单化了。
在16世纪晚期的音乐,尤其是小曲,趋向于更加复杂和半音音阶的趋奉。此时在佛罗伦斯,音乐家也开始转向古典流派,他们试图通过挽诗的形式恢复古希腊的梦幻化的音乐形式。
文艺复兴的作品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3.试述启蒙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对美国的独立战争给与了思想上的指导。由于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而且独立战争发生在18世纪后期,正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高峰时期,所以民主和人权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并且加以实践。美国独立后,更是按照孟德斯鸠所说的三权分立思想来将国家的实权分给3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政府机构。这是美国将启蒙运动加以实践的最好例子,而且他们所建立的分权制度被历史证明是一种有效防止专政的机制。
启蒙思想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是:
1)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拿破仑战争早期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经济上,法国在18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
3)思想上,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性质上: 法国大革命: 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 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场严重内乱。 目的: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

4.简单介绍汉莫拉比法典的基本情况并简述其基本内容
基本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全面的反应了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经济、政治、阶级的各种状况和关系,是研究巴比伦王国历史最为珍贵的史料。
基本内容:《法典》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前言和结语宣扬他的权力来自神授,赞颂他统一两河流域的文治武功,是当之无愧的"宇宙四方之王",制订法典是为了"在世界上发扬正义",同时对破坏法典的人进行了神的诅咒。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权力总和的抽象,它通过君主专制和神权政治相结合而变成实际的统治权力。这种权力的最大特点是"法有贵贱"、"刑有等差。"汉谟拉比法典虽是奴隶主阶级的法律,但在距今三千多年前能够有这样一部或多或少体现法制精神的法典应该算是人类的骄傲。

5.简单介绍《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其价值的认识
主要内容: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荷马史诗被称为欧洲文学的始祖,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三千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这两部史诗,单就研究结果印成的书,就可以自成一个小图书馆。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纪和7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3世纪和2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这两部史诗既是古希腊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伊利亚特》大约写于公元前9世纪,但是史诗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商朝)。当时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发动了持续10年的战争,《伊利亚特》主要叙述战争中传奇式的情节,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

6.简述罗马法的发展历史
①共和国早期,平民不断与贵族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②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颁布于前449年。属于公民法。)
③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专门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境内公民的法律。)
④万民法(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⑤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这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阅读全文

与世界历史墨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