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新闻的历史沿革
1992年10月1日,CCTV-4正式开播,当日20点30分《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国新闻》前身)播出第1期,共10分钟。首播之后,又分别在22点、24点和次日8点30分安排重播。
1992年10月3日起,《中国新闻》又在CCTV-2(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0点30分安排重播,后调整至20点重播。 《中国新闻》在CCTV-2的重播一直延续到2003年5月新闻频道开播前。
1992年12月18日,《中国新闻》播发《李光耀说:英国在香港搞民主是阴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就香港问题答记者问》,次日时任广电部部长艾知生表扬了这一编排,说利用外国政治家的观点为外交斗争服务很有力,要继续坚持下去。有关领导说: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一是《东方时空》的创建,二是《中国新闻》的崛起。
1993年5月17日,《中国新闻》第1次改版,《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改名为《新闻》,节目由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除通过CCTV-2和CCTV-4播出之外,还通过卫星向北美地区传送。
1993年12月1日,《中国新闻》第2次改版,节目由1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同时在CCTV-4的播出时间调整为20点30分(首播)、23点10分和0点(重播)。在增加信息量的基础上,注重服务性,增加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1994年5月1日,《中国新闻》第3次改版,节目由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正式启用现栏目名。台领导提出了“汇天下之精华”的编辑方针,把栏目办成海内外要闻荟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1994年10月7日,《中国新闻》粤语版——《粤语新闻》创办,每天21点30分播出,每次20分钟。
1995年5月,《中国新闻》开始采用现场直播方式,实行每天8次滚动播出。
1995年9月4-15日,《中国新闻》参与联合国第4次世界妇女大会报道 ,并首次增加午间和傍晚新闻时段。
1995年9月27日,《中国新闻》通过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在其新闻中直播5分钟新闻。
1996年5月1日中午12点,《中国新闻午间报道》创办,时长20分钟,15点重播。北京时间中午12点是北美(西部)晚间黄金收视时间,开办此新闻的目的主要是为方便北美地区观众收看。
1996年8月5日,另外一档《粤语新闻》创办,每天18点30分-18点50分直播20分钟,香港亚洲电视本港台曾一度转播该档新闻。
1997年1月1日,《中国新闻》再次改换片头。
1997年7月28日,《中国新闻早间报道》开办,北京时间8点-8点15分直播,使国际重要事件的报道比午间提前了4个小时。北京时间早8点是北美(东部)晚间黄金收视时间。
1998年1月26日,《中国新闻15’》开播,北京时间10点-10点15分直播。同日,每天12点45分的重播《粤语新闻》改为首播。
1998年6月1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改换新片头。还增加了《中国新闻财经报道》和《中国新闻文化报道》。
1999年9月23日,《中国新闻》开设台湾“9·21”大地震特别报道《北京—台北两岸寻亲热线》,当晚有近千名观众打进寻亲电话。
1999年,《中国新闻》获中国新闻奖电视节目编排一等奖。
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启用新片头,并在片头中加上英文名称“China news”。
2000年2月7日,CCTV-4改版,原《中国新闻早间报道》扩容升级为《新闻60分》,北京时间8至9点直播,以北美地区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和亚太地区早间收看电视的华语观众为受众主体,是央视首个1小时新闻栏目。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次日凌晨的4个整点,《中国新闻申奥特别节目》对各界人士的反应进行现场报道。
2002年9月2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更换片头。实现“整点有新闻,次次有更新”,实现了24小时整点新闻的准新闻频道架构,同时建立了突发新闻快速反应机制。《中国新闻》还增设了《地方连线》《国际观察》等特色板块,栏目获2002年中国“彩虹奖”一等奖。
2003年2月24日,《中国新闻》18点档推出《评论员时间》。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当天10时41分40秒《中国新闻》第一时间播发了战争爆发的消息,从此开始全程同步直播报道整个伊拉克战争。3月20日至4月10日,共直播328小时,首播1450条新闻,滚动字幕发布13400条新闻。伊拉克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又陆续赶制并播出30集系列专题片《伊拉克战事全纪录》。
2003年5月8日,CCTV-4改版,每次5分钟的整点新闻全部改为10-15分钟,全天还有4个1小时重点新闻,使频道的新闻节目时间增加到每天465分钟,真正成为“以新闻立台”的国际频道。
2004年4月26日,《中国新闻》午间节目改版,突出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强化焦点新闻理念、时效、现场、跨媒体传播理念、对外特点和“有闻才报”的原则,推出“港澳台专讯”板块。
2005年4月26日至5月13日,《中国新闻》全程跟踪报道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行,收视率迅速飙升。
2006年1月30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更换片头,新片头以红色作为主色调。
2007年1月1日,CCTV-4分为亚洲、欧洲、美洲三版,绝大部分《中国新闻》直播时段三个版本通用。
2008年1月1日,12点档《中国新闻》推出“直通港澳”,每天播出来自港澳地区的新闻资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新闻》参与特别报道,CCTV-4推出《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特别直播节目,持续22天,推出直播304场,总时长超过220小时,播出新闻近5100条(次)。
2009年8月1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更换全新片头,启用现行栏目口号——“全球(最初为世界)新闻,中国播报”。此次改版对字幕进行重新包装,增大字体,背景升级为动画背景;片尾直接以“中国新闻”取代“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新的版权标识,并启用新的片尾音乐。并注重加强新闻评论,传播中国观点 。从2009年起,《中国新闻》改由整合后的央视新闻中心国际频道新闻编辑部具体承制。
2009年9月15日,8点档和12点档《中国新闻》中的即时新闻评论工作由央视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承担。
2010年4月30日,为配合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中国新闻》主播台上增加上海世博会相关主题的装饰。
2010年12月1日,CCTV-4改版。12月6日1点档《中国新闻》在临时演播室播出,4点档《中国新闻》时,原演播室投影背景更改。
2012年7月28日到2012年8月13日伦敦奥运会期间,CCTV-1(香港版)首次与CCTV-4(亚洲版)并机直播《中国新闻》,主要在凌晨部分时段、早间时段并机。
2012年11月5日1点档,《中国新闻》的圆形演播台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前。4点档,全新演播台首次出镜。
2012年12月29日4点档,《中国新闻》的新演播台小改,完成首次出镜。
2013年4月,《中国新闻》参与芦山地震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2014年2月16日起,CCTV-4在北京时间每周日19:00-20:00推出《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
2014年12月26日1点档《中国新闻》起,《中国新闻》开始在央视新址以16:9制式直播。
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时段的《中国新闻》正式在央视新址播出。在此之后,8、12、21点档的《中国新闻》以及每周日的《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开始使用独立片头,节目片头为方形印章的《中国新闻》标志,包含内容提要,启用新的片头音乐;4点档和其它小时段使用《中国新闻》大文字片头(8、12、21点档的《中国新闻》以及每周日的《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中为片花),无内容提要,沿用2009版的片头音乐。
2016年1月起,《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取消,19点-20点改为《中国新闻+今日亚洲》(周一至周六)、《中国新闻+中国舆论场》(周日)。 21:00-21:30
21点档《中国新闻》以“权威盘点”为理念,梳理全天发生的最重要的国内国际新闻,“重点突出、大事不落”。该档新闻主要服务国内(含港澳台)观众和亚太其它地区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
12:00-13:00
12点档《中国新闻》因为60分钟篇幅,因此内容更为丰富,设“新闻头条”、“直通台湾”、“媒体焦点”、“天气预报”等板块,其中台湾新闻和全球媒体内容摘播两部分是最大特色。该档新闻同时服务北美洲(西部)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
8:00-9:00
8点档《中国新闻》由原《新闻60分》改版而成,该档新闻主要服务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也服务国内(含港澳台)和亚太其它地区早间收看新闻节目的华语电视观众。
4:00-5:00
4点档《中国新闻》主要服务欧洲、非洲观众,前半小时播出新闻,后半小时重播《今日关注》。如前一日无《今日关注》,则整1小时均为《中国新闻》。
② 历史新闻
一般的大型门户网站都有通过日历查新闻的
比如你打开网页 选取 新闻页面,然后点下面的日历,要哪天就哪天
我尽量复制了一点国内新闻给你 太多类别了
12号
北京300派出所所长受训 傅政华授课谈"躲猫猫" 研讨化解社会矛盾
江苏宿迁有偿招募"治安志愿者" 按积分付款 因当地警力不足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真实报道不应作为诽谤证据 将干预不适当处理
中国将免除部分非洲国家到期未还贷款债务 多项计划援助非洲国家
南京将投资1亿复建郑和船"八下西洋"(图) 复建大报恩寺琉璃塔
重庆组织千名干部当半天工人或巡警体验酷暑 领会一线工作艰苦
13号
朝鲜首次书面要求日本就殖民历史道歉 正值"日韩合并"100周年
原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受贿一审被判死缓 卷入滨海新区窝案
湖南张家界工商局长裸死异性家中 市领导送花圈 警方称排除他杀
罗彩霞被冒名上大学案今日开审 主要被告失踪 教育局领导将出庭
14号
发改委:灾害天气增强三季度CPI涨价因素 7月份物价涨幅创新高
重庆湖北等地遭高温袭击 最高温超40℃ 专题 天气查询
江苏新沂龙马湖因争议大改回原名骆马湖(图) 曾因谐音落马被改名
广东8栋楼倒入江中事故定性为江岸垮塌灾害 属自然因素引发
杭州一化工厂毒料挥发 5人中毒千余人疏散(图) 周边居民身体不适
山西30余煤老板50亿注资"中国白酒第一股" 千亿游资开发新疆能源
15号
"罗彩霞案"以调解结案 仍有多个疑点未公布真相 罗彩霞获赔4.5万
重庆警方举行涉案财物返还活动 460余万款物被领 市民送上锦旗
浙江农转非数量降幅达67%出现逆城市化 城市人口返迁农村
上海交大公布世界大学500强 内地22所高校入围 哈佛大学位居榜首
昆明市长:有些拆迁工作有愧于百姓 基层政府应让老百姓早日回迁
北京人口普查户口整顿今日正式开始 阻碍人口普查将会被处罚
16号
民政部:玉树捐款9亿元用于重建灾区住房 2000万元用于人文关怀
辽宁省委要求限时办结网友留言 逾期通报批评 多省规范回复工作
学者建议降低社保缴费 缺口由国企利润填补 化税为薪
全国哀悼日部分政府网站仍着"艳装"引争议 因恰逢周末未改颜色
《政府投资条例》将出台 对地方政府"收权" 政府投资腐败多发
广州将就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举行立法听证会 征集听证陈述人
17号
美刊发布2010世界城市排名 重点推介中国重庆 扬子江上的芝加哥
国家减灾委专家:地方防灾减灾能力太差 灾难监测不力致伤亡惨重
北京将调控拆迁补偿标准 抑制成本过快上升 成本高难度大
新北川中学举行竣工典礼 抗震烈度达八级(组图) 总投资2亿元
安徽泗县拆千年古寺庙建商品房(图) 曾被授予"文化先进县"
上海在市中心建经济适用房遭抵制 政府欲贫富混居缓矛盾
18号
美媒评全球"最好国家" 芬兰列第1中国排59位 称中国发展模式独特
深圳再现"天价"罚单 车辆套牌超载罚8.5万 变造车牌罚5万拘15天
中国流动人口预计达2.1亿成人口普查最大挑战 11月开始第6次普查
河北投资2.2亿元修复34处西柏坡革命旧址 助推"红色旅游"发展
武汉3名疑似性早熟女婴家长申请复检奶粉 个人送检仍无望
广州黄金地块珠江新城闲置十余年 升值6倍 广州地块最长闲置17年
19号
辽宁抚顺境内失事飞机或为朝鲜飞机 民房被毁 飞行员当场死亡
安监总局:国有大矿矿难比小煤矿多说法不实 "特大事故小煤矿多"
中国廉价药缺口超300种 医生吃回扣成主因 新医改将取消以药养医
故宫开放面积将由30%提至70% 门票不涨价 占故宫房屋单位将腾退
中宣部:中国电影票房世界第三 连续5年增30% 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
南勇案定性为公职人员受贿 交待问题多"立功" 获刑或超10年
另外下次遇到这类问题 教你简单方法
http://snapshot.news.163.com/wgethtml/http+!!news.163.com!/2010-08/13/12.html
这个网址 后面的 2010-08/13/12 代表年月日 和新闻更新的时间,所以你只要这个网址 改到你想查询的日期和时间就好。
历史方面团队,与你共享,有需要讨论的可以HI我们。
③ 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古代新闻传播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主要分为六部分,即唐代之前的传播媒介、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唐代之前的传播媒介。
①夏商周时期:木铎,用来宣达政令、进行采风的特殊媒介。
其他传播媒介:甲骨(主要用于占卜和祭祀)、金石(帝王诏书和国家常法)。
②汉代:邮驿制度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条件。
传播媒介:竹简和木简。(东汉时期“蔡侯纸”的出现)。
③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布告:主要内容是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
露布: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
其他传播媒介:烽燧(用于军事方面,主要是为了防备西北少数民族武装入侵)、谣言、木简、竹简、木牍等。
2、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在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中央:
① ”开元杂报”:开元年间流传在外的官报,多为政事信息的杂乱报道。
② ”进奏院状”:封建机构内部发行的官报,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的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敦煌进奏院状”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报纸)。
③其他:烽燧、露布、榜文、告示等。
地方:诗赋、语言等。
唐代报纸的特点:
①没有报头,开头和结尾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
②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长官。
③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己采集的。
3、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央:
邸报:宋代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官方报纸。发布机构:都进奏院(主要传播朝廷政事)。
地方:
小报: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非官方报纸。主要刊载新闻和政治材料。
新闻制度:“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的各种信息经本院监官编好,送枢密院或宰相省察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
其他传播媒介:“榜”(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
【备注】:
1、宋代小报出现的意义:它的出现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封闭,打破了官报“邸报”一统天下的局面。
2、屡禁不止的原因:小报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为有一定的生命力。
3、宋代报纸的特点:在封建中枢部门的统一管理之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地方,完全从官文书里分离出来,成为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4、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是民间的新闻传播活动,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介是“小本”。
5、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央:
“邸报”:
①《万历邸钞》:将万历一朝的“邸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
② 《天变邸抄》:记录了明熹宗年间发生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
③ 《急选报》:内容主要是关于官员任命。
“邸报”的超传和发行工作流程:
通政司——刘客——提塘。
【通政司:汇集各类章奏和地方上报的消息;六科:手机和发布的有关诏旨和章奏;提塘:将招旨和章奏从六科抄出,经筛选和复制再传发。】
地方:民间报房和抄报行(民间报房多数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的)。
其他传播媒介:
塘报:由下到上,由地方向中央汇报军情的文报(类似于宋代的边报)。
告示:由上到下,由中央到地方,逐级向公众公布信息的官方新闻传播载体。
竹筹、揭帖和牌报,主要流行于人民起义队伍中。
6、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3)中国历史新闻扩展阅读:
唐朝初期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从贞观到开元(公元627—741年)这一百多年间,社会经济持续上升,终于使唐代成为汉族文化的发皇时期。不仅在艺苑上百花争艳,其它各个文化领域,包括新闻传播活动在内,也都显示出长足的进展和创新的活力。
"新闻"观念的产生,宫廷"条报"和藩镇"邸报"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官方新闻的发布,虽然并不起始于唐代,然而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传通渠道,也还是在这一阶段。可以这么说,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形成一种社会性的事业,似应从唐代算起。
在探讨古代新闻活动时,往往涉及到对"新闻"概念的理解。有些人把古代的"左史记行,右史记言"视为新闻记录,将烽火台点燃狼烟看作新闻传递,这样就必然使新闻的概念无限扩大,造成研究工作中的混乱。
④ 古代早期新闻形式有哪些
依据形式的演进,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大致经历了原始传播、口语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等几个发展阶段,其中印刷传播是现阶段最成熟的传播途径。
原始新闻传播。
人类在几万年前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之时,就是结群而居的。在这种结群而居的状态下,出于某种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就有种种简单的信息交流。这是一种蒙昧状态下十分原始的信息传播,是前语言时期的信息传播。传播的方式还没有完全脱离一般动物的水平,主要是依靠身体器官发出某种呼唤,做出某种体态和手势,以传递十分简单的思想意识。传播的内容有经常重复的信息,也有某些新发生新出现的信息,比如哪里发现了捕食的对象,哪里出现了凶恶的猛兽,哪里发生了雷电风暴等等。这些新鲜信息的传播,便是人类最早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在原始新闻传播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和西方的发展状况都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所以发展情况十分相似,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口语新闻传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大脑逐渐发达,发音器官逐渐完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人类大概在几十万年前产生了音节语言。比如在中国,距今约70—23万年前的“北京人”,已经有清晰的语言;距今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中华民族主线的口语交流与信息传播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伴随着语言音节的出现,口头的语言传播逐渐就成为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为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在中国,早时期的口语传播主要是“纳言”,目的是为了“沟通上下”。如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有关传说。帝对一位名叫“龙”的人说:“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认为:“纳言,喉结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信也。”“纳言”主要是官方的,在民众之间几乎不予流传,所以“纳言”式的口语传播是少数人中的传播。而在西方,新闻最强的口与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故中。如公元前490年3月,波斯帝国派遣重兵大举侵犯西纳城邦,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西纳人奋起抗击,以弱对强赶走了敌人,取得了辉煌胜利。士兵菲迪皮茨从马拉松战场以最快的速度跑回40多公里外的雅典,他想聚集在中央广场的人群激动的喊道:“我们胜利了,雅典得救了。”喊完就倒地牺牲了。这可说是西方古代最著名的一次口头新闻传播。
在口头语言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同时,人类成员还保留种种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多种传播方式并存。例如在中国,以语言为媒介的,有诗歌、民谣、村人闲话、街头议论等;以实物为媒介的传播方式有烽火、旗帜、锣、鼓、符等。当然,人际传播在中国古代占据着重要作用,如游说讲学,传递情报等。而在西方,又接住一定的物品或符号来传递信息的标记传播;有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的声光传播;有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的图式传播。这种戏放在口头语言传播之外都有自己的其他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中也有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大多部分是不同的,这就是差异。
手写新闻传播。
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埃及、印度和西亚的两河流域,分别出现了早期的象形文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文字传播。在早期的古代手写新闻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官方政府内部之间的手写传播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如中国的手抄报,据考证,到唐代才有确证出现了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即今人所说的中国古代报纸。这些报纸是朝廷发布,将朝廷公文与有关情报通向地方当局(节度使、观察使)的则是“进奏院状”。中国古代报纸同称为“邸报”,它的性质就是中国古代官报,来自官方,有官方色彩。虽不是具有行政效力的文件下达,但它是为了满足人们(主要是官员)了解朝廷动向而存在的。在西方最初的手抄新闻同样是具有官方色彩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手抄新闻都具有官方色彩,仍有许多在民间流行,但大多时候都会被官府明令禁止。
手写新闻传播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今天他仍然是人类新闻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电脑全面普及之前,手写传播仍将是人际之间传递新闻的重要手段。
印刷新闻传播。
印刷术最早出现在中国,早在隋唐年间中国就有了图版印刷。于中世纪后期,中国的印刷技术逐渐传到中亚和欧洲。在中国,到底什么时候有的报纸印刷仍就是一个尚待研究的课题。从唐代到清代,大部分是手抄本,但并不保证没有印刷本。后来由于手抄本的工本费太高,发行速度太慢,报纸量少不能满足更多人的新闻需要,遂后来逐渐改为印刷本,以便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发行更多的数量,更好的满足当时人们多新闻的渴求。在西方,德国美因茨的工匠谷登堡研制出了适合西文特点的活字印刷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技术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15世纪末叶时,某些记事性的小册子已经通过印刷术面世了。
中西古代新闻传播大致经历了以上几个中国重要的阶段,那么中西古代新闻传播对新闻事业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尽管中西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形式在不断演进,但是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小,通常是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对象,而不是面向社会广大公众,没有已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业机构和队伍,因而还不成其为新闻事业。但中西古代新闻传播在新闻事业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是他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它对新闻事业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⑤ 中国古代新闻
古代新闻与现代其实是一样的传媒 只是那时科技不是很发达 也没有固定的统一文书 新闻往往会被神话或脱离本来的样子 事实上古代新闻只限于百姓们口耳相传 饭前先后的论点 供他们消遣时间的一个途径
⑥ 中国近代历史新闻
到面度里面,查一下历史有内容吧,就知了,查年份!
⑦ 中国古代的新闻是如何传播的
郭煌《进奏院状》
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回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答沙州的。由于《开元杂报》已无存,它们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邸报
随着我国印刷技术的出现,邸报这一名称在我国宋代出现。宋代文人辞文中多见邸报字眼。“邸报”内容,据《宋会要辑稿》中所记,主要有“朝廷政事设施、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差除、注拟”等,其他还包括军事情况、臣僚的章奏等等。
小报
始于北宋,盛于南宋,是一种以载新闻与时事政治素材为主的不定期的民办小报。
有的小报甚至没有固定的报头与名称。
⑧ 中国新闻发展史
中国网络媒体走到今天,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1999),技术媒介阶段。
准确的说,在这个阶段投身、鼓吹“第四媒体”的传媒人、学者专家仅仅看到了互联网作为一种可能的新的传播媒介,将会给传统媒体运作带来哪些挑战,而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何内容网站均没有在互联网这样一种新的“媒介”上,真正包装出“媒体产品”来。
当然,有些网站做了部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比较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台湾的“明日报”,完全按照一份互联网媒体运作,上百人的采编队伍,相对专业的出版流程和疯狂的烧钱;另一个例子是人民日报和默多克新闻集团在祖国大陆作的“ChinaByte”,虽然没有引进大量一线记者,但编辑大多以“网络原创”为主,内容主要来自自由撰稿人和国外翻译。
第二阶段(2000——2001),信息仓库阶段。
这个时期典型的代表是新浪网。以体育社区起家的四通利方转型为全面的“互联网内容供应商”。这个“供应”很有特色,其主要手法为大量转载、引进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其核心能力是快、全和网络再分类。
新浪是一面旗帜。它突破了第一阶段的“技术”色彩,在建设“信息仓库”的探索中积累了自己的品牌和迅速膨胀的“网络流量”。
“信息仓库”是互联网从单纯的“信息新媒介”向“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过渡的必经之路。别人,包括众多的巨头级纸媒体的网站,都没有认同这一模式,也不敢投巨资把品牌定位在这个方向。
第二阶段的“第四媒体”还不成其为“媒体”,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媒体产品”,但它已经摸索并建立了向“媒体”过渡的几个重要核心能力,包括信息如何在网上再分类,网上信息如何合理排版以及怎样建设网络读者的阅读粘度等等。
第三阶段(2002——?),准媒体阶段。
“准媒体”的概念是,已经具有初步的媒体生产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公众传播效能。笔者在上文提到的2002年诸多网络媒体新现象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这一点,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特征是:
·网络媒体的及时性、海量性和交互性正在为传统媒体服务,从产业链的角度看,2002年的互联网已经开始扮演“媒体的媒体”角色
·网络媒体的部分个案报道和某些运作手法开始显露“新媒体”的威力,这些强刺激反过来又成为了传统媒体加速自身改革的动因
·部分领域,如体育、IT、财经、汽车、房产和健康等,出现了相当规模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原创
互联网的“准媒体”阶段需要过渡多长时间,笔者不敢断言。可以肯定的是,网络媒体要跻身“主流媒体”的行列,拥有不可忽视的媒体权利,首先需要学会“为传统媒体服务”、“与传统媒体结合”。
⑨ 中国新闻发展史的特点
中西古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情况分析新闻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他同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这种发生发展又总是和人类的物质生产状况密切相关,同人类的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互相适应。在新闻事业问世之前的古代社会,有与物质生产水平低下,社会经济政治尚欠发达,人类只有初级的新闻传播活动。这是一种通过一般人际交往进行的,没有专门传播机构的、小型分散的传播活动。在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的各个发展阶段中,我重点论述的是古代。论题为:中西古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情况分析。在文中,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论题进行分析论述:中西古代新闻传播的发展史;在发展史中,中西古代新闻传播有哪些地方相似以及不同;中西古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情况分析在发展史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以及对整个新闻事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人类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源远流长,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就出现的。依据形式的演进,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大致经历了原始传播、口语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等几个发展阶段,其中印刷传播是现阶段最成熟的传播途径。原始新闻传播。 人类在几万年前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之时,就是结群而居的。在这种结群而居的状态下,出于某种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就有种种简单的信息交流。这是一种蒙昧状态下十分原始的信息传播,是前语言时期的信息传播。传播的方式还没有完全脱离一般动物的水平,主要是依靠身体器官发出某种呼唤,做出某种体态和手势,以传递十分简单的思想意识。传播的内容有经常重复的信息,也有某些新发生新出现的信息,比如哪里发现了捕食的对象,哪里出现了凶恶的猛兽,哪里发生了雷电风暴等等。这些新鲜信息的传播,便是人类最早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在原始新闻传播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和西方的发展状况都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所以发展情况十分相似,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口语新闻传播。来源:( ) - 中西古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情况分析_朱熹_新浪博客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大脑逐渐发达,发音器官逐渐完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人类大概在几十万年前产生了音节语言。比如在中国,距今约70—23万年前的“北京人”,已经有清晰的语言;距今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中华民族主线的口语交流与信息传播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伴随着语言音节的出现,口头的语言传播逐渐就成为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为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在中国,早时期的口语传播主要是“纳言”,目的是为了“沟通上下”。如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有关传说。帝对一位名叫“龙”的人说:“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认为:“纳言,喉结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信也。”“纳言”主要是官方的,在民众之间几乎不予流传,所以“纳言”式的口语传播是少数人中的传播。而在西方,新闻最强的口与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故中。如公元前490年3月,波斯帝国派遣重兵大举侵犯西纳城邦,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西纳人奋起抗击,以弱对强赶走了敌人,取得了辉煌胜利。士兵菲迪皮茨从马拉松战场以最快的速度跑回40多公里外的雅典,他想聚集在中央广场的人群激动的喊道:“我们胜利了,雅典得救了。”喊完就倒地牺牲了。这可说是西方古代最著名的一次口头新闻传播。在口头语言成
⑩ 中国古代新闻业直接发展成中国近代新闻业吗
中国古代的新闻业没有直接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新闻业,这个中间它是短暂的,中国古代,它这种封建社会到了明清的时候又变成了高度集权制,所以他这个民间是没有新闻业的,新闻业的发展是从国外传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