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商周历史
夏商周,是即中国夏朝、商朝、周朝三个朝代的简称。首都为安邑、斟鄩、商丘、安阳、镐京、雒邑,主城为帝丘、阳城、西亳、朝歌、临淄、郢。
2. 夏商周历史问题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故事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大禹.由于他的德高望重,根据传统的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大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时的大禹还会是以前的那个大禹吗请同学们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插图,这是已经做了夏国王的大禹.观察一下他的装束,神态,你觉得这时的夏禹,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这时的大禹因为自己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他死了以后,并没有根据原始社会传统的禅让制传位给伯益,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就这样,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卿"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等),武官(师)和史官(如卜,册,史等)三类.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如周方国的首领文王就曾被商纣王册封为"西伯",并赐弓矢斧钺,赐予其征伐的权力.
二,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
周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商周时期统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也就是所谓的"国"其实很小,因此对于"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周王则因循前代,用分封诸侯的办法来加强对它们的统治.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3,分封制的结束
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周王分封命令诸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过去,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西周的宗法制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国历史朝代三皇五帝夏商周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包括前唐朝(尧建立)?、虞朝?(舜建立)】 历史上,三皇五帝总有一定的争议,这里只是本人支持的一种观点。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史书所认可的
夏朝 约前2070-1600年 阳城 山西夏县 禹(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商朝 约前1600-1046年 亳 河南安阳 汤 公元前1300年后盘庚迁到殷(商朝也称殷朝) 西周 约前1046-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 前770-476年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 西汉 前202-公元9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东汉 公元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分为魏蜀吴 ( 魏 220-26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武帝曹操 蜀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 三国也可以说是属于东汉的
晋 {西晋 266-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8-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
十六国304-439 :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另有西燕、冉魏等不入十六国的国家
南北朝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长安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907-960 后梁 907-923 开封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6 开封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开封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开封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 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北宋 960-1127 汴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6 临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元昊 金 1127-1234 会宁 黑龙江阿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定都南京,后迁北京)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注:1616年清太祖(哈赤努夫)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首都 北京
4. 求助中国古代史夏商周历史作业
夏朝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 ,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商朝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又称殷、殷商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
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
5. 为什么说中国夏商周的历史是断代的
真正有文献记载的确切年份的“信史”却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所以说中国夏商周的历史是断代的。之后的历史都是文字记载的可以考证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历史悠久、文字发达、文化面貌多采多姿。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流传,而且从未间断,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自豪。
古代文献中清楚地记录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其中,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商汤灭夏之后建立了商代;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又建立了周代。
历史学家将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简称为"三代"。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还清楚地记下了夏商周三代君王的世系。
其中商周两代的君王世系,已被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所证实,说明三代的存在是肯定的、不容怀疑的。
可是有关中国的历史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在西周时期,它已处于西周晚期。在此之前的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年代、更早的商代和夏代的年代就说不清楚了。
(5)中国夏商周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以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为首的高级学者们的带领全国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研究集合的成果。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将夏朝的开始年代推到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即:我们国家历史最早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
工程的这一阶段性成果,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
6. 说说你知道的夏商周的历史故事
夏商周都是奴隶制社会,朝代的更替或者说天下统治者的更替是在贵族之间竞争由旧贵族取代新贵族,由一个统治者灭亡另一个统治者,周而复始。
7. 请问中国历史口诀,夏商周秦汉相连后面是什么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回
这是一种版本的历史朝代答歌。
(7)中国夏商周历史扩展阅读: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梁唐晋汉周,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8.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是从夏商周开始的
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9. 中国的历史:夏商的来源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但还有某些文献说鲧是颛顼的五世孙。这些文献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一说夏族起源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处岷江上游的岷山山脉一带,而后逐渐沿随古汉水上游,经过渭水中下游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约公元前1600年,汤的军队打败了夏桀的军队,至此夏王朝灭亡,汤建立了商王朝。汤,又名成汤或成唐,甲骨文称他为大乙。商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力量逐渐壮大起来,至汤时,迁居于毫(今河南濮阳),进行灭夏的准备。成汤于前1600年左右联合各方国和部落征伐夏桀。出发前,汤发表誓师词,即今天保存在《尚书》里的《汤誓》。夏桀面对汤的进攻,毫无准备,不战而逃,在南巢被囚而死,夏灭。商汤在三千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天子之位。宣告商王朝的成立。商汤汲取了夏桀的教训,以身作则,勤政爱民,受到各地诸侯的欢迎。
10. 中国上古时代(夏商周之前的炎黄时期)的历史 存在吗
中国史学界认为是存在的,但外国好像并不认可,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些历史算不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