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世界历史有一套之德意志是铁打的

世界历史有一套之德意志是铁打的

发布时间:2021-02-07 21:26:01

A. 世界历史人物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生平事迹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本想在波恩大学讲授哲学,但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于是他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同年5月,他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10月担任了该报的主编。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1843年4月1日《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

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他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从此,她成了马克思的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还结识了流亡在法国的各国革命家。巴黎的斗争生活促进了他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在巴黎期间,马克思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埋头钻研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圣西门、博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思想。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着重阐明了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书中科学地论证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是恩格斯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们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它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马克思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指导德国人民同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揭露自由资产阶级的妥协和叛卖行为,还通过报纸同各国民主派建立广泛联系,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他还积极参加科隆工人联合会的工作,同工人组织内部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在这里长期定居。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继续战斗。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国博物馆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从事经济学研究,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使自己的战友能完成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酌伟业,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他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他所讨厌的经商活动。马克思在埋头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设法利用资产阶级进步报刊发表各种政论文章。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评述当时的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写了不少论述中国的文章,揭露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伟大的功绩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1857年到1858年5月期间,他写了第一个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即通常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是《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个手稿中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原理,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1859年马克思利用这个手稿的有关章节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后来他又写了一个新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这个手稿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也谈到了属于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内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这部分后来被编为《剩余价值理论》。1863年8月到1865年底他又写了第三个手稿,即《资本论》的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他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它成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马克思又投入了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他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领袖、国际的灵魂。正像恩格斯说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虽然在起义之前并不赞同这一行动,但起义一经爆发,他就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援和帮助。他注意收集有关公社的材料,认真研究公社的各项措施,通过各种渠道与公社保持联系,为公社出谋献策,并且亲自写了几百封信宣传公社的意义,号召支持公社的事业。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又从物质生活、政治思想上帮助逃离法国的公社流亡者。

七十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和策略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时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论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并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这部著作对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斗,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卡尔·马克思 1818年诞生在德国的特里尔镇,父亲是律师。卡尔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功读法律,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马克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科伦为《莱茵报》当过一个时期的编辑。但是他那激进的政治观点,不久就给自己惹出了是非,于是便迁居到巴黎。在那儿他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观点使两人结下了真切的友谊,甘苦与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不久,马克思被驱逐出国,迁居到布鲁塞尔。1847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他发表了第一部重要的著作《哲学的贫困》。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其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在同年晚些时候,马克思返回科伦,数月后又遭驱逐。之后他迁居伦敦,在那里度过余生。

虽然马克思当记者时赚些钱,但是他大量的时间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关政治学和经济学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来维持生计)。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于 1867年问世。1883年马克思去世,另两卷还没有写完,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整理出版。

马克思著作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从共产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发展来看,马克思显然应在本册居于高位,问题是他应高挂第几位呢?

做这样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人们对在渊古流长的世界史上的共产主义重要性的认识如何。虽然人们不能肯定共产主义究竟会发展到什么范围,将会维持多久,但是现在显而易见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已经牢牢地扎下了根,至少在未来的几百年内会对世界有重大的影响。

在马克思逝世后大约一个世纪的今天,至少在名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已接近13亿。这个数字在人类史上比任何皈依其他思想体系的信徒还要多,从占世界整个人口数字的比例来看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就使许多共产主义者和一些非共产主义者相信将来也许总有一天马克思主义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但是很难有把握地预料到将来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向。有很多似乎很重要的思想体系都有过其全盛时期,但是最终都销声匿迹了(摩尼创建的宗教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早在1900年宪政民主似乎显然是未来的潮流,虽然它在将来最终有希望得以实现,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再说这样的结论是靠得住的。

即使人们承认共产主义对今日世界和未来有巨大的影响,也可能会对卡尔·马克思本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质疑。苏联政府的实际政策似乎并未受到马克思著作的约束,他写了有关黑格尔辩证法和劳动剩余价值等著作,这样的学说似乎对苏联现今的国际国内政策并没有多大影响。

当今共产主义强调四个主要原则;①只有少数有钱人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大多数劳动者则在比较贫困中度日;②革除这种不合理的方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生产资料归政府而不是私人所有的制度;③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立这种制度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暴力革命;④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长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前三项原则早在马克思以前就被明确地陈述过。第四项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而来的。苏联长期实行的现行专政,与其说是马克思著作带来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列宁和斯大林的实践所带来的结果。因此或许可以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影响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而对他著作的注重也只不过是装点门面而已,企图标榜那种无论如何都要推行的思想和政策是有“科学”根据的。

虽然这种标榜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的确太过分了。例如,列宁不仅仅宣称要遵循马克思的教导,而且实际读过并完全接受了他的教导,自信是在按照他的教导办事。毛泽东和许多其他共产党领袖也都是如此。是的,马克思的思想可能会引起误解和异议,但是基督、佛陀或穆罕默德也是如此。假如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一切主要政策都是直接来源于马克思著作的话,那么他在本册中的名次甚至还会高些。

也许可以认为,使共产主义在世界如此广阔的天地里成为基本政治思想体系的主要功劳,应归于真正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的实用政治家列宁,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列宁当然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但是马克思甚至比列宁更重要,因为他的著作不仅仅强烈地影响了列宁的思想,而且也强烈地影响了许多其他共产主义领袖。

还有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就是是否应该把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功劳在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之间划分开来。他们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对《资本论》的最后定稿肯定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两个人各自都以自己的名义写了几部书,但是他俩在智慧上合作得如此密切以致理应把两人共同创造的产品当作一项不可分割的共同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书中确实也是两人合占一章,只不过标题是马克思一个人的名字,这是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他是两个伙伴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个,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常常有人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有严重的错误。当然马克思具体的预言中有许多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例如,他曾预言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变得越来越贫困,显而易见这种情况并未发生。马克思还曾预言中产阶级将会被消灭,其中大多数成员将跌入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只有少数升入资产阶级中去,显然这一情形也没有出现。他似乎还相信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会使资本家的利润减少,这一预言不仅错误而且荒唐。然而不管他的经济学说正确与否,对马克思的影响都没有多大关系。一个哲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而在于他的思想驱使人们付诸行动。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无疑是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C2%ED%BF%CB%CB%BC&sr=&z=&cl=3&f=8&wd=%C2%ED%BF%CB%CB%BC%C9%FA%C6%BD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843年), 论犹太民族问题 (1843),1844年经济和哲学手稿 (1844年),论费尔巴哈 (1845年),哲学的贫困 (1845年),雇佣劳动与资本 (1847年),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52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859年),剩余价值理论共三卷(1862年), 工资、价格和利润 (1865年),资本论第一卷 (1867年),法兰西内战 (1871年),哥达纲领批判 (1875年)

两人合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 神圣家族 (1845年), 共产党宣言(1848年),关于美国内战 (1861年), 资本论第二卷 (1893年), 资本论第三卷 (1894年)

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 (1850年),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 (1852年),反杜林论 (1878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80年),自然辩证法 (1883年),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884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886年)

马克思的哲学

哲学——解放的头脑

‘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德意志意识形态》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的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的解放的头脑,也就是说,它是解放者(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证明它的合规律性,哲学作为人的解放的头脑就应当承担这样的一个任务。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他能生产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数据和生产数据,而动物不能。 人一旦进入生产劳动,他就同其它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了。 因为要劳动,所以必须事先结成生产关系以及其它社会关系。人们的劳动生产力制约着他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生产方式,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构成的社会存在又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便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的了。

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物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的活动产物,但他们一旦形成,便反过来成为制约着人的活动的客观的力量。 因此,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像是杂乱无章,其实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内在客观趋势的。

马克思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说明人时,他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

人通过自己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自身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得到改造,获得自己的新的质量和素质。

人改造世界,世界也改变人。

因此人只有在实践基础上,在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才能得科学的唯物的说明。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明人的问题的根本特征。

阶级斗争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剩余生产物增多,使得人类有可能在自身中实行脑体分工。这种分工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野蛮阶段走了出来,进入文明时期。另一方面,脑体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阶级划分的基础。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垄断精神生产的剥削阶级分子与承担全部体力劳动的劳动阶级处在根本利益相互对抗的关系之中,人类自此进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不过是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剥削的程度以及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依附的具体方式的变化。

马克思认为,只有联系生产力发展以及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才能理解:

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中,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阶级斗争本身就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

马克思在关于阶级的理论中,特别强调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的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但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 ——《资本论》

现代阶级关系的产生源于劳动者同自己的生产数据的分离。 但阶级一旦产生,又会把阶级利益对立的烙印打上文化、宗教等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阶级有时是一个社会范畴。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从早期的简单走向复杂,然后又走向现代社会的简单化。

马克思指出,同以往的阶级社会相比效,资本主义社会会使互相对立阶级日益简单化。

‘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虽然建立了阶级理论/学说,但是没有解释阶级转化相关的理论,尤其是无产阶级经过某种方式取得政权之后,转化为有产阶级的情况。

政党理论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宣言》

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紧密相关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须由无产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党代表着组织、领导和宣传作用。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些核心作用,就不会有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

国家理论

从阶级及阶级斗争的理论出发,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社会中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具有不可调和的特点,统治阶级需要用暴力来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以保持阶级之间的平衡,把阶级关系维持在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秩序和范围之内,那就是国家。 这样,作为统治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就应运而生。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自由的解放,就要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暴力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的专政,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或社会主义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和国家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到来为止。

“旧的国家是一种‘以其无处不在的复杂的军事、官僚、宗教和司法机构像蟒蛇似地把活生生的市民社会从四面八方缠绕起来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卡尔·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

革命导师马克思

1843年10月的一天,普鲁士西部科隆出版的《莱茵报》上登出一则启事,招聘一位学识丰富的人当主编。

招聘启事登出的当天,一个穿西装、满脸络腮胡子的人来到编辑部。他就是卡尔·马克思,看上去有四十来岁,显得很稳重。

可是,当报社老板问他年龄时,得知马克思只有25岁,吃惊的脸上不免露出不信任的神情,说:“马克思,虽然你给我们写过不少文章,质量也不错,可是你这么年轻,能担此重职吗?”

马克思微微一笑说:“先生,您的忧虑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学识的高低与年龄无必然关系。请您耐心些,花五分钟看完我的应聘材料再说,您还可以考考我!”

于是,报社老板看起了应聘材料,当他知道马克思拥有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学位时,态度马上变了,笑着说:“太抱歉了,请你原谅我刚才的失态。”接着,就拿出了聘书。聘请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

马克思应聘报社主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宣传革命道理,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唤醒人民的觉悟。他上任不久,普鲁士的莱茵省议会讨论“林木盗窃”问题,要立法处罚盗窃者。谁是盗贼呢?议会把矛头指向了广大农民。

马克思立刻深入调查,把事情搞清楚了。原来,普鲁士西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草原,一直都是当地农民、牧民生活的来源。后来,被几个贵族和地主强行霸占,还划分了势力范围。他们在森林里伐木,在附近开了许多木材加工厂,肆意剥削当地居民;又在草原上开辟了牧场和奶制品厂,以牟取暴利。这些森林和草原,本该是属于当地农民、牧民的,可是,贵族地主们“反客为主”,不允许农民去森林里捡枯树枝当柴烧,孩子们到草地上去采草莓、蘑菇,也被视为偷窃。议会要立法,就是要从法律上承认,贵族地主霸占的土地属于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真是黑白颠倒!马克思和同仁们都感到愤愤不平,就写了许多文章登在《莱茵报》上,抨击议会的无耻行径,并要求地主贵族把森林和草原还给当地农民。这些文章深得人心,《莱茵报》的发行量也一下子猛增。

专制的普鲁士政府是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他们立刻下令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从此觉悟到,单靠舆论是无法推翻专制统治的,无产者只有联合起来,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夺取胜利。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于普鲁士(现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1848年2月,他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4年创立了“第一国际”,从此,国际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组织和行动纲领。
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研究,作为他创立的经济学的主要关注对象和核心之一,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概念、内容,从经济学的层面上做了科学系统的界定和论述。可以说,马克思当之无愧地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学说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贡献者。

B. 德国从古至今的历史

意志(德语: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时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献中的Theodiscus一词,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开始仅指在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不同于罗曼语和凯尔特语的方言。卡尔大帝(查理曼)死后,帝国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界限大约相当于罗曼语族和日尔曼语族的界限。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
与中国这样的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对于历史上长期处于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过程中的德意志地区来说,民族、国土、国家常常是相互分离的。因而从德意志历史整体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Deutschland这个词才包含了同一的国土和国家政权的含义,因此,准确地说,只有这之后的历史才可以称为“德国史”,之前的历史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目录
早期历史
近代德国
现代德国
展开
早期历史
近代德国
现代德国
展开
编辑本段早期历史
日耳曼时期
考古证据表明,在现今德国国境内,约70万年前就有人类踏足。从此推测,约50万前开始,人类就陆续移居于此。
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罗马帝国最早开始记载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动,但这些日耳曼部落与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日耳曼部

德国
落,是对所有居住于北欧及中欧,使用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各个部落的统称。现代的民族学家对这个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约可信的是欧洲较早的居民克尔特人(Kelten)先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新移民。而凯撒(Julius Caesar)远征高卢时,用“日耳曼族”这个名称来称呼当时居住在莱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国境内)的各个部落。其后,“日耳曼族”这个概念才逐渐介绍到罗马人的世界里。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南部(包括丹麦)及其临近地区的一些民族,他们的文化及宗教相当接近,所以成为一个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为北欧地区气候转坏,该地区的居民开始向南迁移。到西元前450年时,他们分布于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以北,东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维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区之内。到了西元前2世纪,这些民族又开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动,而开始与罗马世界有较多的接触。
公元前后,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已定居着许多日耳曼部落,这些部落同企图征服此地的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冲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了当时强盛的罗马帝国。在这次战役中,日耳曼部落伏击并消灭了三个罗马军团。此后,罗马人再也没有真正尝试过把它们帝国的东部边界推进过莱茵河。
日耳曼部落虽是以语言、血统、生活习惯、文化及信仰为族群的指标,但因散居之故,个别差异可以相当大。所以西元4世纪起的大规模族群迁移时,并不是整个血缘民族集体行动,而是以较小的氏族组织为单位。历史学家将这些移动的日耳曼部落约略分成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个大类别。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纪时居住在西起莱茵河,东至卫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达北海的这些族群。
自407年开始的一段时期中,各莱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过莱茵河并在今天的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国。476年,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下层人民联合,推翻了显赫的罗马帝国。
民族大迁徙
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
法兰克人时期
从509年开始,法兰克人分为3个部族:萨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间,萨利安法兰克人占领了罗亚尔河以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卢东北部。萨利安人在他们的国王克洛维(Clovis)的统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维把他的统治权扩大到其他法兰克人身上,并征服了高卢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他的梅罗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罗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继任者们统治法兰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纪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时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与教宗(教皇)合作恢复了西罗马帝国,并把天主教传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国於9世纪中叶解体。
德意志立国
5世纪末,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辉煌时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统治下,王国几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按照凡尔登条约分成三部分,西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左岸的西法兰克王国就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而东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右岸操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日耳曼王国的基础,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间的部分成为了后来法德争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萨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就此开始。
编辑本段近代德国
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其帝国国祚,因自称奉天承运,日耳曼人认为追溯为承继罗马帝国而来,所以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曼死后,西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始终由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君主轮流拥有。然而,胖子查理于887年被废黜之后,加洛林帝国自此瓦解,再也没有统一。自胖子查理之后,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拥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意大利国王,意大利国王的实际统治范围极其有限,仅限于意大利东北部,而那些国王几乎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本土贵族,最后一位本土国王是贝伦加尔一世。
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国,它们是: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当加洛林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于911年去世后,东法兰克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作为路易的继任者,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捕鸟者亨利为继任者。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亨利去世后其子奥托继位为东法兰克国王。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到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1512年的科隆帝国会议后颁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军入侵法国的盟国巴伐利亚,另一只同盟军进攻拿破仑控制的意大利。拿破仑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在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法军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神圣罗马帝国的摩拉维亚,同时将同盟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国援军。12月16日,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原来的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加入邦联。同时,拿破仑 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等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其定义为“第一帝国”;与后来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史称为第二帝国)与希特勒执政时期(1933年-1945年,史称为第三帝国)加以串连论之。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为反对赎罪券买卖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后来在1517年他发起德国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即位。他不单要对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还要卷入了对法国及教宗的长期战争。他在帝国的地位被削弱,无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间,在帝国的某些城市和地区流传着路德的学说。宗教改革由君主执行。皇帝的弟弟费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对此支持新教的领主还一度游行示威。
14世纪农民就因为生活困苦而爆发起义。在宗教改革期间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发展为德国农民战争。1525年在闵采尔的领导下,法兰肯豪斯的地主被废除。
三十年战争
由于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间接令神圣罗马帝国变得名存实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为以后德法争战埋下隐患。
普鲁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
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再度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
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1809年在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普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
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灭亡后,德意志邦联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强大。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想由自己领导德国统一,后来普鲁士渐渐取得领导权。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
1848年革命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动了德国城邦的三月革命的发生。在奥地利发生巷战。3月13日梅特涅下台并逃亡到英国。费迪南一世于1848年4月批准新宪法通过并且允许民间组建武装力量。在匈牙利,意大利和斯拉夫地区爆发了起义,但很快被镇压。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于民间压力,修改宪法并且承认人民有集会和言论自由。至于小城邦,如巴登就试图通过任命自由派分子组成政府这一策略来避免革命。但随着革命进一步升级,正是萨克森和巴登成为了激进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进行选举,推选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但只有六个城邦进行了直选。在国会里既有保守的保皇党也有自由党和共和党人。工人和农民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临时政府,由临时国家元首领导。诸侯也承认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没有自己的军队,警察和公务员,有名无实。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需要划定未来德国的国界。刚开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后来还是决定采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个不包括奥地利的德国。
1849年3月28日,经过长时间讨论,伯多禄教堂宪法终于通过,宪法规定,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立法部门是帝国议会,领导中央政府的则是世袭皇帝。该宪法是魏玛宪法和德国基本法的基础。选举权被进一步确定。
4月2日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逊位后,各城邦都从法兰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顿和巴登为了推行宪法发生了革命,但最后被镇压。少数代表拒绝被召回并且在斯图加特举行进一步会议。最后一场革命发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宪法永远失效了。很多人由于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德意志统一
1871年普鲁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
俾斯麦出任首相,这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开始。1864年普鲁士打败丹麦,收回北方近丹麦边境的多个领地。1866年普鲁士打败奥地利,迫使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并合并数个邦,组成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德国南部几个邦脱离法国控制,至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也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编辑本段现代德国
一战时期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俄国。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第十七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逼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9月5-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只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齐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
1918年8月至9月间,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元帅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哗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11月11日,德军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悉数推给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武装,德国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且不许拥有空军。但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其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造成德国货币疯狂贬值,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因而引发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德国人为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种种因素配合,以及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终于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国徽
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是在德国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权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玛政府自一开始就注定了困于经济问题和本身魏玛宪法固有的缺陷。开始的几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忙于处理左翼和右翼相继发动的叛乱和1923年的严重的通货膨胀。接下来,由于德国与战时敌人们的关系逐渐缓和和赔偿债务的放宽,情况有了些好转。盟国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秩序和繁荣,全靠总理兼外交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这种繁荣一直延续到1930年来临的大萧条之前。
此后,经济的衰退,加上对1923年超速通货膨胀的记忆和凡尔赛条约严酷的条款引发的民族主义反对声音,从内外两方面断送了魏玛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简称纳粹)利用了这一现实和不断增长的失业率。纳粹不断强调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并承诺让失业的人重新获得工作,他们把德国的许多问题都归罪于所谓的犹太人的阴谋,甚至宣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是由于内部的通敌造成的。
二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之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纳粹党则属极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诺减少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魏玛共和国的政局开始转向法西斯化。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希特勒执政后,对内开始实行白色恐怖,残酷镇压异己分子,通过冲锋队、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劳动营和集中营实行法西斯专政。希特勒是通过鼓吹强烈的民粹主义上台的,上台后的他开始了对犹太人疯狂的种族压迫。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希特勒声称是国会的第二大党共产党(也是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逮捕了共产党领袖,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并禁止了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了国家人民党后又通过胁迫或贿赂的手段,强行通过了《授权法》,只有社会民主党未赞同,是为德国踏入极权主义的第一步,最终利用《授权法》取缔了所有非纳粹政党。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指称他所统治下、“国祚千年”的德国。1933年12月1日通过《保证党和国家统一法》,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
1934年8月1日通过《德国元首法》等,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废除总统制,成为德国元首,并派出100,000 名间谍,监察国内的评论家及异见者。
希特勒将国家经济纳入战争轨道,加快重整军备的步伐。当时,德国总体经济因纳粹党的战争经济计划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许多政治对手、尤其是共产主义者和一些社会主义者,被送去集中营,据估计,在纳粹最初统治的时间里,就有成千上万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踪。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尔赛条约的封锁,宣布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起50万人的军队,次年宣布实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计划”,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西方各国。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将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7月武装参与西班牙内战。11月25日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公约》。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在慕尼黑会议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苏德台区以后,德国不再有领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绥靖政策的驱使下签订《慕尼黑协定》。10月,德国背约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于柏林订立钢铁同盟,至此,三国正式结盟,被称为轴心国。
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废弃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国”(Gross-deutsches Reich)取代。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随后迅速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1940年,击败英法联军,并占领了法国。随后占领了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国。
二战末期,根据希特勒遗嘱,北部战区司令邓尼茨海军元帅任总统,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但戈培尔在希特勒自杀身亡后随即自杀,很快邓尼茨向盟军投降。
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德意志第三帝国”终结。
冷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战时波茨坦会议中英、美、法、苏四国的秘约,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同盟管理议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英、法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着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

东德国旗
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整合为一,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缩写: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政体。
西德于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约,相对的,由苏联扶植、共党主政的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则加入了华沙条约组织,使得东西德间的交界成为两大对垒阵营的最前线,冷战的焦点。
德意志再次统一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后,关于德国统一的条约达成于1990年2月13日,这个协议通过1990年2月14日的所谓“四加二协议”(英美苏法四个占领国和东西德国)得以实现。东德领土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并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覆盖德国全境,德国统一成一个国家。统一后的德国仍然是欧共体(后来成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
1991年3月15日,四个占领国正式放弃对其的占领权。因此除了视为是一个分裂状态下的独立国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视为是当代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段历史时期。
根据《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直到1999年联邦政府才统合完成;而波恩则获得了联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国防部、农业部等在内六个联邦行政部门位于波恩,是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
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C. 二战德国铁道炮的军史

铁道炮是指由铁道机车运输、在轨道上发射的火炮,亦称“列车炮”。据美国人说,在美国国内战争期间,尤其是在夺取彼得斯堡时,动用过铁道炮。但那时的铁道炮不是专门制造的,只不过是将普通的野战火炮装在铁道平板车上而已,谈不上是真正的铁道炮。
19世纪末,法国人最先提出了铁道炮的设想,而丹麦则将铁道炮作为机动的海岸炮使用。直到一战,铁道炮才盛行开来。在一战期间,火炮是主要的武器装备,有50%的战斗有火炮参与,作战双方往往又以阵地战和沟堑战为主。当时欧洲的铁路已很发达,各国将铁道铺到了前线,这样一来,军队就可以将重型火炮通过铁道运送至前线,甚至运到敌人的纵深地带。况且各国有不少现成的口径达406毫米的老式舰炮,可以较容易地改造成铁道炮。
此外,法国还有不少要塞炮,这些要塞炮没有反后坐装置,不能吸收后坐力,要将它们进行现代化改装需费很大功夫,于是将其直接装在简单的箱形钢结构上,然后一起安装在铁道车上。运抵发射阵地后,再将火炮从铁道车上卸下,靠在铁轨上。发射时,整个后坐力通过炮架并沿铁轨将火炮向后推动几英尺。发射几发后,再将火炮装在轮式车上,向前移到原来的发射位置上。以后的铁道炮则有了专用炮架,身管和炮架一起装载在火车上。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而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在研制火炮方面又居世界领先水平,所以德国的铁道炮型号多,使用多,还组建了多支铁道炮兵中队(连)。德国还给一些铁道炮起了名,如“凯撒·威廉”、“古斯塔夫”、“兹奥·安尼斯”、“布吕诺”和“西格弗里德”等。
在一战中,德国仿效法国,主要通过对舰炮改装来制造铁道炮。这期间,除巴黎大炮(原名“凯撒·威廉”)外,德国试制过170毫米“塞缪尔”铁道炮,制造了3种制式铁道炮210毫米“彼特·阿达尔伯特”、280毫米“布吕诺”和380毫米“玛斯”。其中“彼特·阿达尔伯特”用得最多。它是将210毫米舰炮的身管装在由箱形梁构成的架上,再装在2台6轮铁道车上构成。它虽设有液压反后坐装置,但发射若干发弹后,还需将炮向前推动几英尺以回到原来的发射位置。该炮不能改变射向,为了射击不同方向的目标,需用机车将火炮拉到弧形铁轨上。“布吕诺”是由“冯德坦”级战列舰舰炮备用身管制成的,1917~1918年部署在比利时海岸。“玛斯”是一战中口径最大的铁道炮,其炮管取自SMS“拜恩”舰炮,炮架是简单的箱形梁,发射时一般将它下降到预先备好的转台上,并卸掉轮子,有较大的方向射界。德国在夺取法国的敦克尔克和凡尔赛时使用过“玛斯”巨炮。
希特勒上台后,加紧扩军备战,发展铁道炮是其优先计划。为了简化部署,首要的要求是发展能运输的转台,这种转台要能迅速安装在火车能到达的铁道支线的终端,然后通过笨重的液压反后坐装置将炮架连接到转台上,以防止发射时炮架从转台上掉下来。
这个时期德国铁道炮有两类。一类是按长远规划制造的,基本上是超远程火炮;另一类是按1936年开始的应急规划制造的,旨在1939年夏天为陆军提供合适的火炮。
一战中的“巴黎大炮”是一种典型的超远程火炮,其射程超过120千米。二战前,德国发展超远程铁道炮也是为了进行极远距离的炮击。当时这类铁道炮的最小口径是150毫米,共制造了15门。它们虽然有一定威力,但对铁道炮而言,口径毕竟嫌小,故后来用170毫米口径取代。尽管如此,由于其身管采用1902年的“德意志帝国”级战舰上的老式舰炮炮管,难以对其改进,因而到1938年,陆军只同意造6门。
1938年3月德国装备了K12(E)式210毫米铁道炮。与“巴黎大炮”一样,它的身管很长,达33.53米,“挺胸”时颇为壮观。为了避免普通膛线和弹带承受不住发射时的巨大应力,去掉了炮管内的膛线,代之以8条深槽,弹上有8条筋,与身管内的深槽配合,赋予弹丸旋转。炮架是简单箱形梁,由两组铁道平板车运输,前面是两组10轮,后面是两组8轮。由于炮管自身很重,对其必须进行支持,而为了在炮身后坐时不致撞击铁轨,发射前需用千斤顶将炮架顶高1米。尽管该炮设计得很成功,但由于每次发射均需抬高炮架,因此以后又设计了巨大的液力平衡臂,使炮管的耳轴靠后,以免后坐时炮身撞击铁轨。210毫米超远程火炮只造了2门,1940年用于炮击英国的肯特,有1发弹从法国一个阵地发射,越过英吉利海峡,飞行了88.5千米,落到了查塔姆附近。
280毫米口径的铁道炮有K5(E)、“布吕诺”和两种。
K5(E)式是二战中德国设计最成功的铁道炮,深受德军炮兵的欢迎,被称为“苗条的的贝尔塔”。该炮身管长21.54米,全炮长41.23米,战斗重218吨。其炮管采用深膛线,炮管不需抬起,支撑在普通炮架上,用2台12轮铁道车运输。该炮于1937年装备,发射255.5千克普通弹时射程为61.2千米。1940~1942年发展了重为248千克的火箭增程弹,射程提高到86.9千米。这以后又将炮管的膛线去掉,改为滑膛,口径扩大到310毫米,发射尾翼稳定弹时射程可达151.3千米,已超过“巴黎大炮”的射程。但是由于“巴黎大炮”影响较大,这个纪录被很多人忽略。K5(E)共制造了25门,曾将同盟国部队封锁在意大利安齐奥滩头,使其吃尽苦头。同盟国部队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后方才解除德军对安齐奥的包围,并切断了K5(E)的退路,被缴获的2门后来被送到美国进行测试评估。
德军在二战中使用的“布吕诺”280毫米铁道炮最初是采用一战中的“布吕诺”的图纸制造的,有40倍与45倍口径两种身管,它们是按应急计划制造的铁道炮。1943年,随着空袭增多,铁道炮很难机动,于是德国制造了K5式,在炮架下增加一平台,若铁轨被炸,铁道炮可改由拖车牵引在公路上运输。
此外,克虏伯兵工厂还制造了8门200毫米、3门380毫米“齐格飞”、1门406毫米和1门800毫米“杜拉”铁道炮。德国还使用过不少缴获的法国铁道炮。

D. 希特勒(他一个人)如何做到改变世界的命运,为什么当时那么多德国人支持他

烈推荐去看看当时德国的圣经,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这本书是他

在监狱口述专的,后来的副元首赫斯记录属的,这本书是一毛不拔的希特勒在

1933年当上总理后立刻

成为了百万富翁。

你要知道,当时的德国青年结婚的最崇高的礼物不是《圣经》,而是《我的奋斗》!!

没有这本书,新人会觉得未来不会幸福!有这本书才有安全感!

想去了解当时德国的精神面貌,强烈推荐去看看才解禁的纪录片,希特勒的御用摄影师拍摄的《意志的胜利》,以及1936年的德国奥运会《奥林匹亚》

那场面!!你不会震撼,我倒!!

E. 德国历史上除二战外,还有哪个时候发动过打别的国家的战争还是仅仅二战打过外国

一战也是它挑起的。

再久远一点,当初德国在1864年到1870年,为了完成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以版普鲁士王国为首权先后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
1864年,与奥地利联手击败丹麦
1866年,作掉奥地利
1870年,虐掉法国
全部取得胜利

F. 世界历史有一套(杨白劳)一共几本

目前三本 一本 罗马帝国睡着了 还有 老大的英帝国 最后 德意志是铁打的

G. 历史问题,关于中国历史跟世界历史。

很多,比如说中国的邓小平,带领我们中华民族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
袁隆平,发明了中国杂交水稻
林则徐,鸦片的诋毁者,反抗资本主义社会
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使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终於结束
毛泽东,新中国的领导者

林肯,美国第二任总统,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领带独立战争,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德国人,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现在的地位
但丁,著作神曲,是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度的标志,也是文艺复兴的标志
拿破仑,主要是民法典
丘吉尔,英国首相
希特勒,屠杀犹太人
牛顿,三个定律,总不会不知道把?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Bonaparte,1769.8.15~1821.5.5),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位前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阿道夫·希特勒,男(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时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伟大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
(很讨厌希特勒)

中国首都或首府:北京
日本首都或首府:东京
英国首都或首府:伦敦
英格兰首都或首府:伦敦
威尔士首都或首府:加的夫
苏格兰首都或首府:爱丁堡
法国首都或首府:巴黎
德国首都或首府:柏林
俄罗斯首都或首府:莫斯科
埃及首都或首府:开罗
加拿大(Canada)首都或首府:渥太华(Ottawa)
美国首都或首府:华盛顿

H. 可不可以把世界历史按照时间顺序全部一集一集排一下

http://shigr.blog.sohu.com/entry/7264100/
(这个是解说词)
世界历史一共一百集
CCTV-6的,可以找到视频。专

我也是扒属下来的

I. 求 世界历史有一套 四部的txt

我劝楼主不如买本吧 有很多像这样的政史地有益的书籍在网上大都下不到 就算有 等不了几个月就不能下了 反而那些无聊透顶的小说想怎么下就怎么下 唉 什么世道

J. 《世界历史有一套》,现出了有几部

《世界历史有一套》,现在已出了4部。
第1部:《世界历史有一套之罗马帝国睡着了》;
第2部:《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国》;
第3部:《世界历史有一套之德意志是铁打的》;
第4部:《世界历史有一套之闻香法兰西》;
《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作者杨白劳,该书由现代出版社出版。‍自从当年明月携一部《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草根说史大潮蔚然成风,且有长久不衰之象。“历史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样生猛!”百万网友跟帖疯推杨白劳版世界历史:历史原来不可恶!于是,作者杨白劳的粉丝便都很乐意成为“地主”。趣味的世界史在汉语写作世界一直处于空白,而《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就具备了让没读过历史、没好好读历史、不愿意读枯燥教科书的读者们“爱”上世界历史的魅力。马未都说过,知识是可以拿来炫耀的,读完此书便可因为熟知世界史的逗趣正史和八卦野史而自信爆棚,从而谈资阔绰,应对自如。《世界历史有一套》总能让读者欣喜地发现,该书好比是跨国旅游指南,各国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地标性胜迹,都能在书中找到逗趣的描写、“正史”不曾记载的故事。这样处处为读者着想的书,不红都难。杨白劳谈到《世界历史有一套》时表示自己的愿望是,十年后,希望还有“地主”记得:百年后,希望这些“地主”的儿孙们卖废纸时会留下《世界历史有一套》。“最大的希望是,即使村口厕所没有纸了,也不要打《世界历史有一套》的主意。”看来幽默化到了杨白劳骨子里了,处处都埋有“笑点”,句句都是包袱。

阅读全文

与世界历史有一套之德意志是铁打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