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论民族大势,岂无定论哉?
『贰』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虽然曲折复杂,但主要概括为
中 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虽然曲折复杂,但主要可以概括为战争与和平两种形态。 历史充分证明,在我国历专史上的民族关系,各 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各民族之间 的关系虽然纷繁复杂,但无论是战争掠夺还是和平 交往,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互相需要和满 足。这种民族间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和依赖,又使得 各民族间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 密切,从而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求发展成为 中国属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叁』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总结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一.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阶段及特征1. 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原战乱,诸侯争霸,华夏族内部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形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间的共同斗争及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3.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此时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强盛,各少数民族为推进自身的发展,纷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使汉化进程加快。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此时期民族融合的特征是:民族政权对峙和少数民族汉化。
二. 民族融合的途径1. 生产斗争促进融合:如三国时,山越族同汉族共同开发江南。2. 阶级斗争促进融合:如西晋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共同反抗西晋的暴政。3. 社会改革促进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采取的汉化政策。4. 和亲及册封促进融合:如两汉时的和亲政策,唐代的册封政策等。5. 国家统一促进融合:如隋唐时,少数民族纷纷来中原学习,元代回族的形成等。 三. 中国古代历代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 对东北地区的管辖:唐朝设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明朝设奴尔干都司;清朝设立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2. 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长城;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后,重设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清代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3. 对西南地区的管辖:西汉武帝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设立郡县;唐玄宗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确立册封制度并设驻藏大臣。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明永乐年间开始改变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的制度,改由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统治,史称“改土归流”;清雍正时,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什么样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创造开发了中国的统一、辽阔的疆域与繁荣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民族与文化、疆域与统一,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关系——半封闭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各民族的内聚趋势
中国的地理环境,从边界的自然环境来看,除东部与南部临海,其他边界大多被山脉、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断了区域内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分裂后而统一的版图都基本相似也得益于该地理环境。
而从内部环境来看,内部地形变化多样,又造成了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相继有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东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辽阔的东北平原,主要以狩猎民族为主,相继有东胡、肃慎(满族祖先)、乌桓、鲜卑(锡伯族祖先)、室韦(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区是一系列的山脉和沙漠,其间有绿洲适合人类发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绿洲文化,相继有塞人、乌孙、月氏、匈奴、突厥、回纥和蒙古准葛尔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藏、羌等半农半牧的高原民族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门巴、羌、白、苗、傣等几十个民族。
这些周边地区的民族,与边界外的联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断,而中原地区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平原、丰富的资源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尽管周边民族之间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动与交往,如东北的鲜卑、室韦等民族向西进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扩张等,但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四边少数民族总是向着中原方向发展的,这是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内聚的影响。
二、政治中的民族关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统”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国是指国家领域的中心部分,而整个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内”等词来称呼的。中国历代皆认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统”的思想。尽管在国家之内有华夏和狄夷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执行或多或少的善待异民族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夷蛮狄戎,犹错处内地”,而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中国的国家概念。
几千年来,中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之下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皇帝是国家最高权力代表,独掌大权,首都设立三公九卿或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政府,其中也有专管少数民族事务的部门,地方上设立郡县制,包括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由中央统辖。这种集中的行政管理制度,便于中央对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统一管理,既巩固政权,又强化国家的统一。同时,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或半自治的封国(册封)制和羁縻州府(土司)制度,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管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使中华各民族既能够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与文化,又能方便地互相交流与学习,并逐渐走向团聚与统一。
羁縻制度是封建国家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制度,用以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自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了边郡制、羁縻州府与册封制、土司制三个阶段。
边郡制:西汉对边疆地区新设的郡成为边郡或初郡,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以当地民族或部落原有的地域为郡的范围,保持当地原有的头人和风俗法纪。边郡有两套官吏系统,一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任免的官吏,属于流官系统;二是由原当地民族的首领世袭充任的官员,属于土官系统。当地少数民族原有的部落和人民由土官管理,不缴赋税,只是想政府交纳一些土贡,以此对中央政府表示政治上的臣服。
羁縻州府与册封制:到唐朝时,采取“偃武修文”的方针,以通使、和亲、册封和互市等政策和经济的手段为主,武力威慑为辅的策略,对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政权进行招抚。对较强大的民族政权,如吐蕃、回纥、南诏等采取通过册封、和亲和互市,建立甥舅、属国关系,维持双方友好往来,在其他民族地区则直接建立大量羁縻州府,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充任州府的都督和刺史,同时又在这些边疆地区设都护府和节度使来统领这些羁縻州府。总的来说,这些接受册封的地方民族政权和羁縻州府,都是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管理,地方首领和政权与中央政府保持联系,在军事上要“奉征调”,中央政府在这些地区不收赋税,仅接受以政治象征意义为主的土贡。
土司制度:元朝时,对边疆地区实行有别于内地的土司制度。土司既土官,除最高一级的宣慰使司官署内为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外,其他的官署都是土官,由地方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土司所管辖的境遇实行自治。
三、经济中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密切而又互相依存的经济联系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第一步通常是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开始的。由于各民族居住地自然环境的不同,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北方民族多为游牧业和狩猎业,南方民族多从事农业和渔业,边疆地区民族的经济往往比较单一,而中原地区物产丰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因此,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各边疆少数民族都有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中原进行物质交流的迫切愿望,中原地区也得到了自己所缺乏的畜牧业等产品的补充。这种交流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朝贡、赏赐、互市等各种形式。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几千年来四边少数民族都向中原发展的动力,也是各族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基础。
在各民族中,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手工业产品的依赖和向中原的积极发展表现最为突出。游牧经济产品比较单一,牧民日常生活的所需的粮食、布匹、金属工具和各种手工业品等都需要用畜产品从中原换回,所以游牧经济对商业有很强的依赖性。历代中原与北方民族之间经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互市、朝贡、赏赐、通使、和亲等。当交流比较顺利时,双方关系就比较友好,而当交流不顺利时,草原上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就会利用游牧民族武力上的优势对中原施加压力,要求互市,甚至发动大规模战争南下掠夺。如隋唐时期,北方突厥部落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大规模的贸易,双方互惠互利,关系友好,当时也有一部分突厥贵族,特别是后突厥汗国,与唐朝为敌,后唐朝对其实行经济封锁,后突厥遂逐渐衰亡;明代,明朝廷将与北方蒙古政权的经济交流视为维护边防和控制蒙古的羁縻之术,对互市诸多限制,不仅影响双方关系和各自的生产生活发展,蒙古更为此发动了多次对明战争,双方损失惨重。
四、文化中的民族关系——各具特点又互相学习、互相融合的各民族文化 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来源于各个民族的创造与发明。各民族不仅发展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历史上与其它民族的交往交流并不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也逐渐产生出来。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就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结果。随着民族之间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往,民族之间杂居、通婚、通商现场越来越明显,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融入汉族,而汉族也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与其互相融合甚至有些汉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之中。
『伍』 如何认识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在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始终是以团结为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民内族大融合时容期,想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元时期;谁然是战乱,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形成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虽然期间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团结一直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与祖国统一
统一是大势所趋,期间存在分裂,凡是对祖国统一大业有贡献的历史人物,无论其其他方面怎么。样,在对我国的发展都是有功劳的,
『柒』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尽管历史上有友好交往, 也有兵戎相见,历史上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间还是一直不断互相交往、互相吸收、互 相依存,并且越来越接近,从而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祖国,这乃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密切交 流的友好合作关系。自秦朝统一到1840年的两千多年里,国家统一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国家分裂的时间。统一时 间在千多年以上,而分裂时间只有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二是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时间不 过几百年。这种状况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发生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在国家分裂时期,各民族之间仍然没有隔断 联系,仍然存在着各方面的经济文化交流,例如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就是如此。在民族战争之后,也会出现 议和,例如“澶渊之盟”。议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战争对双方民族都不利。1993年高考历 史试题第22题中的第二问“举例说明榷场的作用”,考查的便是在民族政权并立时期各民族仍存在的经济文化 交流问题,同时告诉我们民族间维持和平关系、开展贸易往来,对双方民族都有利。从整个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史来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在长期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中互相学习和吸收,早已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 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历史上又存在过民族纷争和民族压迫,造成了很深的民族隔 阂。汉族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压迫过少数民族;有几个少数民族也建立过全国性政权(如元朝、清朝等)或范 围较大的地区性政权(如辽、金等),同样实行过民族压迫制度。由于统治阶级的驱使以及民族成见,不同民 族之间又经常兵戎相见,发生战争。
如今的中国依然需要民族主义,其中既需要延续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认同,也需要借鉴西方,加强自身利益的认同.民族主义在当今世界,是保护我们自身权益的重要力量.但是,用更广阔的眼光观察世界,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由西方酝酿产生、并推广到全世界的民族主义,也导致了为了维护小集团利益,而不顾他人、不顾人类整体利益的后果.因此,未来世界,不同民族的差异依然会存在,不同民族之间寻找并达成共同利益的趋势也将日益重要.对于前者,西方文化已经做到了,而且已经做过头了;对于后者,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中国人既需要引入西方的民族主义来保护和发展自己,还需要避免踏上西方民族主义只顾自己、危害他人的道路.在用民族主义保护自己的同时,借助中国文化中宽容、共存的传统,力争在各民族之间找到共同的利益点.我们应该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的民族意识.
『捌』 中国各朝代民族关系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一. 中国古代民族合的阶段及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原战乱,诸侯争霸,华夏族内部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形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间的共同斗争及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3.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此时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强盛,各少数民族为推进自身的发展,纷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使汉化进程加快。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此时期民族融合的特征是:民族政权对峙和少数民族汉化。
二. 民族融合的途径1. 生产斗争促进融合:如三国时,山越族同汉族共同开发江南。2. 阶级斗争促进融合:如西晋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共同反抗西晋的暴政。3. 社会改革促进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采取的汉化政策。4. 和亲及册封促进融合:如两汉时的和亲政策,唐代的册封政策等。5. 国家统一促进融合:如隋唐时,少数民族纷纷来中原学习,元代回族的形成等。 三. 中国古代历代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 对东北地区的管辖:唐朝设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明朝设奴尔干都司;清朝设立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2. 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长城;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后,重设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清代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3. 对西南地区的管辖:西汉武帝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设立郡县;唐玄宗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确立册封制度并设驻藏大臣。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明永乐年间开始改变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的制度,改由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统治,史称“改土归流”;清雍正时,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玖』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哪几种形态
1、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
此时中原战乱,诸侯争霸,华夏族内部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
2、秦汉时期-开发和融合加强
这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
此时由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形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间的共同斗争及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
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和少数民族汉化。
此时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强盛,各少数民族为推进自身的发展,纷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使汉化进程加快。
(9)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扩展阅读: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要发生的事;
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事,确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进行的,因而我们认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乃是无声的律令,它能够冲破一切障碍而力求满足。
『拾』 试述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和特点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只是一种笼统的、概括性的总结。从历史上看,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她的统一与疆域,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
首先,中国的统一是逐渐扩大和巩固的。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它的疆域约包括今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几省的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它已控制了北到黑龙江和贝加尔湖,西到巴尔喀什湖和中亚两河流域的广大领土。到了元朝,包括西藏在内的所有民族和地区就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下了。
第二,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统一始终是一个主要趋势。中国也曾多次分裂,分裂为很多地方和民族政权,但在这几千年中,统一的时间远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在各民族的交往中,曾经发生多次的战争,但和平交往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为什么几千年来,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呢?因为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希望统一,都争取统一。历史上作过这种努力的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匈奴、突厥、鲜卑(北魏王朝)、氐(前秦王朝)、契丹(辽朝)、蒙古(元朝)和女真(金朝与清朝)等。
这就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原因,这也证明了中国的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中特别是汉族、蒙古族和满族起了突出的作用。
第三,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族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不管是处于中央王朝统辖之下,还是建立独立政权时期,不管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都是中国的民族。例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契丹人建立的西辽(1125—1211年),回纥人建立的哈拉汗朝(840—1211年)等,他们生活和控制的区域,都是中国疆域的一部分;他们建立的政权,都是属于中国的不同民族的政权。虽然在分裂时期,不同的民族政权可以互相视为异域或外国,但从整个历史看,那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暂时分裂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国内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他们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如何看待各民族的历史贡献,也是民族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充满了世界史,也充满了中国史。但我们今天必须用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来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的统一与疆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疆域内各民族历史的总和。我们在观察和分析各民族的历史活动时,必须基于民族平等的原则。但我们所说的民族平等,主要是指各民族所应享有权利的平等。在历史问题上,应使用同样的标准和尺度,来评价和衡量各民族的历史活动。但这不等于说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作用也平等。
在我国历史上,当中原地区已处于比较发达的封建社会时,有些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还处于农奴制社会,个别地区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甚至氏族社会。由于各民族所处地域、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明显差异,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也是不同的。其中,汉民族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
汉族能够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不仅因为它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比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即便汉族被其他民族征服以后,仍是如此。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7〕在中国历史上,相继征服过汉族地区的有鲜卑(北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和满族 (清)。他们在进入中原以前,都处于比中原的汉族较低的发展阶段,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原以后,不仅未能改变汉族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反而逐渐被汉族文化所同化。·因此,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我以为即使在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统治半个中国的时期,在蒙古人、满洲人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汉人仍然在中国史上起着主导作用。”〔8〕
正确评价民族战争与民族英雄,是民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我国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战争固然是民族关系中一种重要的现象,但我们首先应明确,几千年来,各民族之间主导的关系是和平相处,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正常交往。旧时代的史学家,往往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过多强调了民族间的战争,而忽视了民族之间的正常交往,以及这种交往对于我国各民族逐渐团聚统一的重要意义。事实是,各民族之间和平相处的时间比战争的时间长得多,历史上,各民族和平相处是主要的方面,战争是第二位的。当民族矛盾发展到和平相处不能维持下去睁,才会爆发战争。
历史上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历次战争,虽然都是一种内战,但也有性质的区别。战争的双方也有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征服与反征服;统一与分裂的区别。如何评价和区别这些战争的性质,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复杂的问题。
我们在评价这些战争时,首先要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既不能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也不能站在某一个少数民族的立场,而要从我国是一个整体的多民族国家的立场出发来进行评价。
判断战争的性质,先要了解战争是由哪个阶级发动的,是为了什么而进行的,是什么政策的继续。民族战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因为这些战争或是由各民族的统治阶级发动的,或是由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剥削政策激起的。各民族的统治阶级,为了统治更多的地区和人民,掠夺更多的财富,往往会发动针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战争。
例如、,匈奴、鲜卑和突厥等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地区和西域城邦国的掠夺与征服战争,汉武帝征大宛(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战争,金朝对南宋的战争,蒙古帝国对中原、西亚和欧洲的征服战争等,都是侵略性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而遭受侵略的民族、地区或国家的反抗,则是保卫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民族生存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历史上有的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为了保护少数统治者剥削奴役本民族人民的特权,反对国家的统一,甚至勾结外国势力,发动分裂祖国的战争,这类战争都是反动的。对这种反动势力的打击则是正义的,符合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利益,也有益于国家的统一。
虽然各民族统治者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本民族统治阶级的权益,但历史上也有一些战争,它的结局和客观效果,是与发动战争的统治者的主观目的不完全一致的。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也就是说,它们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有助于破坏特别有害的和反动的制度(如专制制度或农奴制),破坏欧洲最野蛮的专制政体(土耳其的和俄国的)。”〔9〕我国历史上有些民族间的战争,也属于这类性质,它破坏了反动落后的制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在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中,涌现出了一些杰出的领袖人物,受到本民族人民的爱戴。他们中有的人是通过战争,将原来分散的部落合成了统一的民族,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如蒙古族的成吉思汗,满族的努尔哈赤。有的是在反侵略战争中英勇抵抗了异族的进攻,保护了本民族人民的家园和生命财产。如汉族的岳飞和于谦等。他们都是本民族的英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英雄人物,在反抗外来侵略者,保卫中华民族的战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如明代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他们是我们中华各民族的英雄,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以上所有的这些民族英雄们,他们为了民族的利益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英勇献身的精神和业绩,将永远铭记于中国的史册,激励各族人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