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米的发展历史有哪些
大米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
大米的历史
大米的历史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 7000年前, 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大米是怎么分类的?
大米分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根据籼米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两种。粳米由粳性非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根据粳米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两种。糯米由糯性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种:籼糯米由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粳米由粳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什么是糙米?为什么说糙米营养价值比精制大米高?
稻谷由谷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等各部分构成。糙米是指脱去谷壳,保留其它各部分的制品;精制大米( 即通常所说的大米)是指仅保留胚乳,而将其余部分全部脱去的制品。由于稻谷中除碳水化合物以外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大部分都集中在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即通常所说的糖层)中,因此糙米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精制大米。随着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糙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并被视为"文明病"的克星,一股食用糙米热潮正在逐步形成。
什么是勿淘米?为什么说勿淘米的营养价值比糙米高?
勿淘米是应用现代高科技专利精确碾制技术与仿生休眠保鲜包装技术获得的发明专利产品,全称为留存胚与糊粉层的勿淘米。其将没有食用价值或价值不大,却可能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的果皮、种皮、外胚乳三层保护组织全部去尽,而将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作用的胚芽与糊粉层部分最大限度的留存,在洁净状态下规范生产,并采用仿生技术进行休眠保鲜抗菌包装,食用时为保全营养不可以淘洗。其出成品率较免洗胚芽米提高约8%,生产成本每吨将降低达600多元,其单位重量较糙米更有营养,开封信用较稻谷现场磨米更鲜香。具备现代主食时尚---“鲜”、“绿”、“净”、“便”、“全”、“香”、“廉”七大特点,即新鲜、绿色无污染、纯净无杂质、食用方便、营养全面、口感新香、价格相对低廉。具有其他同类产品中极高的性价比。
什么是大米的食用品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米的食用品质是指大米在熟制过程中和食用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能,如色泽、滋味、软硬等。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的因素很多,诸如品种类型、加工工艺新陈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凝度等。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在18%-25%之间,煮熟后粘性低,吸水性强,出饭率高,米饭颗分明食用品质较差;粳米直链淀粉在19%-18%之间,煮熟后粘性较大,吸水性中等,出饭率低,口感好,食用品质较佳。
什么是方便米饭?
方便米饭是经热水浸泡或短时间加热后便可食用的米制品。
方便米饭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产生的,早在70年代初便出现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并以平均15%的年增长速度迅速发展,经久不衰,方便米饭品种繁多, 国市场上已相继推出五香牛肉饭、咖喱鸡肉饭、香菇鸡丝饭、鱼香肉丝饭及速冻米饭等。
方便米饭品种多,生产工艺也各异。目前市场上以软罐头米饭为主,它不仅能很好保留米饭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而且便于食用和保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其生产工艺为:大米、陶洗、浸泡、预煮、拌匀、包装密封、蒸煮杀菌、冷却、装箱、成品。
什么是米粉?
米粉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一般为:大米 — 淘洗 — 浸泡 — 磨浆 — 蒸粉 — 压片(挤丝)—复蒸 — 冷却 — 干燥 — 包装 — 成品。
什么是强化米?为什么强化大米越来越受到重视?
强化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营养素而制成的成品大米。目前,用于普通大米营养强化的营养素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
大米皮层和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碾米过程中, 随着皮层和胚芽的碾脱,所含的营养成分也随之流失。大米的加工精度越高,营养成分损失也越多。另外,大米在淘洗过程中,也会损失许多的营养成分。对普通大米进行营养强化,不仅可以补充其流失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增加大米本身缺乏的一些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赖氨酸、铁和钙等。
食用强化米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补充缺少的微量营养素,满足人体生理的正常需要,减少各种营养缺乏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这种米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受消费者欢迎。
什么是清洁米?清洁米有什么优点?
清洁米又叫免淘米,是一种清洁干净、晶莹整齐、符合卫生要求,不必淘洗就可以直接蒸煮食用的大米。普通大米在水中淘洗,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而且在淘洗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损失相当大。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普通大米经过淘洗,蛋白质成分损失达5.5%~6.1%、钙损失达18.2%~23.3%、铁损失达17.7%~46.0%。清洁米是应用特殊工艺生产的免淘大米,避免了做饭时因淘洗而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这种米方便适用,具有较好的贮藏性,风味明显好于常规贮藏条件下的普通大米,是当前大米的主要产品。
为什么大米会陈化?陈化米有什么害处?怎样防止大米陈化?
大米经过长时间的贮藏后,由于温度、水分等的影响,大米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会发生各种变化,使大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等)。
贮存时间、温度、水分和氧气是影响大米陈化主要因素,另外大米品种、加工精度、糠粉含量以及虫霉危害也与大米陈化有密切关系。大米陈化速度与贮存时间成正比,贮存时间愈长,陈化愈重。水分大,温度高,加工精度差,糠粉多,大米陈化速度就快。不同类型的大米中糯米陈化最快,粳米次之,籼米较慢,因此,为保持大米的新鲜品质与食用可口性,应注意减少贮存时间,保持阴凉干燥。
为什么说大米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大米蛋白质中,含赖氨酸高的碱溶性谷蛋白占80%,赖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物,氨基酸组成配比合理,比较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蛋白质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大米蛋白质的生物价(bv值)为77,蛋白质效用比率(per值)为2.2(小麦为1.5,玉米为1.1),蛋白质的可消化性超过90%,均高于其它谷物,因此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
国大米质量是怎样定等的?
国大米质量是根据加工精度定等的。加工精度指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根据国家标准《大米gb1354-86》规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为特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标志着三等4个等级。
㈡ 中国的大米有多少年的历史
因该有7~8千年的历史了.
㈢ 中国最早什么年代有大米
最早应该是在半坡文化时代了,半坡文化遗迹中发现碳化的稻米,是世界内上最早发现稻米的文化容。
大米:
大米(Rice),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现代新型大米还应用色选、风选、去菌除尘、灭菌绝虫、抗菌、阻氧、抑酶、仿生包装等加工技术以使大米更卫生安全,鲜香营养,损耗更小。
㈣ 五常大米的历史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哈尔滨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了665万亩,总产已经达到了70亿斤。全国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尔滨大米。全国水稻大县五常,水稻面积达到170万亩,是建国初的17倍。
自五常于清乾隆年间开始有栽培水稻的历史记载以来,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五常大米名声鹊起,誉满天下,一直是皇室独享的御贡米。改革开放后来更是屡获殊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国名牌”、“美国食品营养协会认证产品”、“中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等桂冠独享华夏。“五常米,帝王粮”的民谚在白山黑水间广为传唱。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尽食”。
五常是从1835年开始种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76年的历史。
五常从1993年提出绿色战略口号,率先举起水稻这面“大旗”,树绿色食品的品牌。
1993年五常有130万亩稻田(2000年有160万亩),提出的口号是:百万无公害,10亿精加工,占领大市场,富裕老百姓。
1994年10月使用国家绿色食品的标志。
1995年成为中国仅有的7个大米名牌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中国名牌大米产品。
五常市于1999年成立了大米协会,同时组建了大型产业化龙头———绿风优质米开发集团。
2001年,五常市开始整合稻米资源及品牌,凡是在五常划定产区所产稻谷,集中打“五常大米”一个品牌,根据不同品种,分别注册“五常大米”、“五常香米”、“五常糯米”和“五常黑米”四个商品名称。
2003年,五常大米商品量达4亿多公斤,每公斤比其他大米售价高出0.12元,稻农增收5000多万元。
㈤ 大米起源于哪个国家
大米起源于中国,具体分析如下:
1、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
2、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包括水稻;
3、水稻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
4、云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综上所述可知:最早出现稻谷的地方位于云南,稻谷包括水稻,可以参出大米,而云南属于中国,所以大米起源于中国。
(5)中国大米历史扩展阅读:
大米的发展起源: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在约七千年以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杵臼发明被应用,人类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此后不久应该发现用水淘洗是一种更高效的去杂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层及尘埃,人们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
二十世纪后期制米技术快速发展,光电色选自动清理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北方寒地粳稻种植的不断扩大,1988年免淘米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粮食局第二制米厂规模生产。1989年50吨/天生产线上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云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稻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稻
㈥ 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追溯到什么时代
根据已有考古和研究结果来看,种植水稻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
三个万年以上的古稻遗址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其中玉蟾岩遗址经年代测定为距今一万二千多年,这时候的稻谷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含有籼、粳特征)之间,因此被认定为是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古栽培稻类型。
后两个遗址的时期要更早一些,属于旧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但没有发现稻谷的碳化颗粒,只是发现了稻谷的植物硅酸体。
以往我们教科书上告诉我们,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但根据严文明教授的《中国稻作文化起源》来看:“这里发现的稻谷遗存极为丰富,单是1973年冬至1974年春第一次发掘时,就在第4文化层发现约400平方米的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其厚度从10-20厘米到30-40厘米不等,最厚处达70-80厘米。。。颗粒大小接近于现在的栽培稻,比现在野生稻大得多,加以还有许多稻作农具共存,可以肯定这些稻谷堆积的遗存属于栽培稻的收获品”,说明处于新石器中期的河姆渡时期的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相当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在这之前肯定是有前例的,也就是说河姆渡的稻作农业是被传播过来,不是独立发展而来的。
但,中国那么大,随着考古的发现,可能会有更多新的成果被发现,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黄剑华
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㈦ 你了解大米的历史发展吗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稻谷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㈧ 大米起源于那里历史那年开始繁殖有大米
大米是水稻的种子,稻谷经脱壳、去糠等工艺加工后的最终产品。水稻在植物分类学中为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现在的稻种由野生稻种演变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经过数千年培育和优选,目前水稻的品种已达6 万个以上,广泛分布于从北纬45度至南纬35度的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在世界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中,水稻仅次于小麦居第二,并以其稳产、高产,适应性强,耐储藏和加工方便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半数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在我国,稻谷的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国有很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1 万多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曾经出土过水稻的植硅石。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曾出土栽培稻谷的果实。后来考古学家又在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栽培稻谷。这无疑很好地证明了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现今我国从东南的福建、台湾到西南的云南,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我国广泛分布的这种普通野生稻和我国栽培的普通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同具24条染色体,可杂交和产生可育后代。我国已故著名水稻育种专家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
1973年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稻壳、稻叶不失原形,有的稻叶色泽如新,有的稻壳上连稻毛也清晰可辨。经鉴定,这些稻谷已有6700~69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稻谷。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国水稻北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 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