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600字
通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渴望了解过去的产物。在近代以前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编写了蔚为大观的史书,但是不可能有对全球历史进行叙述的史书。实际上,连研究欧亚大陆甚至于东亚圈的通史都不可能产生。唐代是中国古代一个空前绝后繁荣的时代,疆界远至近日的中亚,但是仍然不会产生哪怕范围稍微扩大的史书,最多只有一些游记而已。从现代的角度理解,编写通史远不止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根本的,它涉及到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和再理解。这样看来,在人类发展历史的纵轴上,在某个时间点之前,通史的产生是不具备条件的。它不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导致工具和技术的进步那样自然而然。或者作作的说,影响通史产生的变量更为多样、复杂。
如此,通史观点或者通史性的历史著作在西方产生也是必然的。个中的原因现在人所共知: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从15、16世纪开始西方文明首先开始全球扩张并领先于其他的地域文明,且时至今日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
本书是《全球通史》的第七版。在序言中,Stavrianos教授说明了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简而言之,我的理解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已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追求何在?也许,Stavrianos教授是在给我们一个暗示或者说一个警告:前进的时候不要停下来回想走过的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序中两次提到了中国。看得出来,Stavrianos教授也担心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会严重的增加全球的负担(而不是所谓的威胁)。实际上,如我们所觉察到的那样,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对局部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惊人的影响,并且势必也将会极大的影响全球环境,这远比蝴蝶效应要严重得多的多。甚至于,一些激进的西方人可能会认为,没有中国人,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值得称赞的一点是,每段历史都能够给现在的我们以教训和启迪,比如为什么现在的中国社会会有这么多问题,会显得这么浮躁和焦虑,大概可以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解释:
”问题的关键是在从技术变革的产生到允许其大规模发挥效用所必需的社会变革的出现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造成这种时间差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因为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就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会遭到抵制。这就解释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悖论,即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所处的环境变得更适合于居住。简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平衡问题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反复出现,并在今天由于我们运用知识的智慧无法赶上人类日益增长的知识而显得更为频繁和迫切。“
目前的社会如此,个人也同样如此,我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心灵生活却有些赶不上。读一读历史,能够更懂一些。
最后,斯塔夫里阿诺斯本人在“致读者”中有这样的表述:“每个时代都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节奏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这样的一本历史著作,大概也是时代的最好注脚。
② 我要求一篇关于二战以前世界史的读书笔记,很急!!
看了加分啊!!谢谢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然而,司马谈和司马迁明显不满足于“拾遗补蓺”。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身为太史令,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限到汉武帝末年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探秋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他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
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内容、史事、材料、作者编撰水平上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可以说,《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也很高。
司马迁去世之后,《史记》并没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视。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经过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注释方面,南朝宋的裴著有《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旧注本,唐朝司马贞撰写《史记索隐》,有很多新见地,唐朝的张守节用毕生精力写成《史记正义》,成就较高。
该书现存早期的版本之一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被公认为善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明朝的《二十一史》本、清朝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参考价值都很高。清朝同治年间有金陵书局的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所出标点校勘本利于现今的读者学习参。... ...
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本纪”托始黄帝,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师。将项羽列入“本纪”,一是秦汉间几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③ 求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读书笔记2000字左右,高一作业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版的笔记权。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④ 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志,世界通史的读后感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年暑假我刚刚阅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专。它让我收益非浅属。 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盘古开天地的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的进入,到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到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的成立。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名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全书用严谨、简洁的文字描写时代背景,介绍历史常识,不仅如此,书中的小插图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插图和文物图片,全面而直观地展现社会风俗和历史面貌,让我们又进一步地了解了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史了! 这本书从中激发我们少年儿童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热情。我决得老师推荐这套书太好了,谢谢老师!还要谢谢此书作者、著名的教育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林汉达先生。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将来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⑤ 世界当代史内容有关的 读书笔记一篇 或读后感 字数2000多左右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由来已久,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达到惊人的程度。这种肮脏的鸦片贸易不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政府及鸦片贩子获得暴利,而且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1839年1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禁烟,并于6月3日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岛。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4日,英军进逼南京,索要赎城费300万元。军事失利的清朝以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署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为代表,与英方交涉。中英和约谈判开始。
1842年8月11日至29日的条约谈判,清朝代表在英方的军事压力下毫无反抗能力。英方不允许清方对其提出的条件做任何修改,屡屡以进攻南京相要挟。南京条约的中英文本完全是英方一手制定的。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于南京江面上的英国“汗华丽”战舰上签署了和约。南京当时称江宁,南京条约又被称为《江宁条约》,今人惯称为《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5.另订关税则例。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日本政府表示对中国出兵“决无他意”。但当清军入朝时,日本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名大军入朝,于7月25日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战争打响后,两国海军进行了黄海大战。陆上战斗军从朝鲜打到奉天(今辽宁),占领大片领土。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初又侵占山东威海。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最后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
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主要内容有: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是1860年中英、中法等《北京条约》以来外国侵略者加给中国的一个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愿望。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银三千万两。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北京与英、美、德、法、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上签字,共12款,19个附件,主要内容:一、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年息4厘,39年还清。二、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允许列强驻兵,界内不许华人居住。三、将大沽炮台和大沽至北京的沿线炮台一律拆毁;天津20里内不允清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黄村、廊坊、杨村、军粮城、塘沽、 台、唐山、滦州、昌黎、山海关、秦皇岛、天津等12个沿线要地准许各国军队驻扎;禁止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输入中国2年,并可延长。四、惩办主战凶犯;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皆斩;在发生排外纠纷的城镇停止各等文武考试5年;清廷官吏所属境内如发生伤害洋人或违约之事,对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五、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办理对外事宜;变通各国使臣觐见礼节。六、清政府派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在克林德被害处树立碑坊,对“杉山杉”用优荣之典;在各国被“污渎”及挖掘的坟茔建立“涤垢雪侮之碑”。七、订立新的通商航海条约。
简单的讲,这三个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和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三个标志
⑥ 世界历史常识读书笔记
(1)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埃及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国王胡夫的金字塔最大,其中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国王哈佛拉的陵墓。
(2)四大文明古国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古巴比伦王国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称。公元前3500年出现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国的杰作)
(4)居鲁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居鲁士: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今天,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国父”。
大流士:波斯帝国国王(前522~前486),不仅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雅利安人: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间,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
阿育王:(约前304~前232)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宾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5)印度“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迈锡尼文明
①古代印度发祥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河,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②阿拉伯数字,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
③迈锡尼文明(前1600年~前1100年)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这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6)《伊利亚特》、《奥德赛》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7)议事会、人民大会
①五百人议事会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产物,取代了原来的四百人议事会,主要是为了打击氏族贵族,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他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包括五百人议事会的很多机构的产生是抽签决定的。
②古希腊的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也就是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8)斯巴达国家、雅典国家、亚历山大帝国
①斯巴达国家:居民分为三个阶层,国家机构由国王(实行双王制)、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监察官会议组成;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商业极不发达;军事上实行严格的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全民皆兵,忽视文化建设;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核心和领袖。
②雅典国家:平民政体,小国寡民,实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公民意识强,经济上以工商业为主。雅典是提罗同盟的核心和领袖。
③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后来控制了希腊。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腓力二世最终征服希腊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联盟”。
(9)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阿那克萨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库、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维
苏格拉底研究的主题是认识人,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他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倡知德合一,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即知识,教育与美德同样重要。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学说。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他还创建了逻辑学。其名言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毕达哥拉斯(前572 ?~前497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定律即勾股定律。
阿那克萨哥拉,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阿里斯托芬( 约前446~前385)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恩格斯曾经称阿里斯托芬为“喜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厄拉托斯提尼,曾任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长,不仅精于数学、天文、地理,而且长于历史、语言、文学、哲学,是一位网络全书式的学者,他在《论大地测量》中首次相当准确的算出地球的周长,并大体测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和距离。
盖乌斯?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3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10)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前73~前71),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1)基督教
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传道者宣传说耶稣为“救世主”,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12月25日为“圣诞节”。他们的经典是《圣经》。11世纪,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12)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法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分裂),和中国的秦朝与西汉一样是强大的帝国。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13)阿庇亚大道
阿庇亚大道,古罗马道路,第一条从罗马通往坎帕尼亚和意大利南部的道路,同时也是最著名的罗马大道。
(14)克洛维、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英吉利王国
克洛维(465或466——511年)法兰克王国创立者。中世纪早期曾统治西欧大片领土。图尔内的法兰克国王希尔德里克一世之子。
查理曼大帝(742-814年),或称为查理,卡尔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
英吉利王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英国。5 世纪中叶,居住在易北河、威悉河和日德兰半岛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和裘特人,渡海进入不列颠,沿泰晤士河和汉伯尔河向内地推进,赶走当地居民,建立七个小王国,史称“七王国时代”。829 年,在反对丹麦人的斗争中统一七王国,建立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15)日本统一、“大化革新”
①亚洲东部的日本在公元前1世纪出现奴隶制国家,到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②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7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16)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古兰经》
①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
②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他们信奉唯一真神“真主安拉”,伊斯兰教的信徒为“穆斯林”,经典是《古兰经》,有开宰节和宰牲节。伊斯兰教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③《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
(17)拉齐斯、《医典》、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奥斯曼
拉齐斯(865~925)穆斯林哲学家,医学家,物理学家。
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网络全书式的著作。著名医学家伊本?西那(阿维森纳)(980~1037年)所著。
花剌子密(约780~850)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全名穆罕默德?本?穆萨?花刺子密。
奥斯曼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三代哈里发。麦加贵族和富商。曾以巨大财力支持穆罕默德传教,欧麦尔遇刺后,被推为哈里发,在位期间(644~656年),曾明令规定《古兰经》的标准本。征服亚美尼亚和北非,镇压波斯和罗珊等地的反抗,扩大了哈里发国家的版图,656年为反对派所杀。
(18)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持续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十字军东征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19)文艺复兴
①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前提,其在意大利最早兴起的先决条件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神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他们要求摆脱封建制度束缚,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从而掀起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含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场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的幸福。评价: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救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性质:不是古典文化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人物:意大利诗人但丁是先驱,创作的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意大利的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其艺术风格:把艺术的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15——16世纪,文艺复兴向西欧扩展时的英国文学巨匠是莎士比亚,代表作有《罗密欢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④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尤其认识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0)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光荣革命、《权力法案》、君主立宪制
①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③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④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⑤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⑥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限制,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了。
(21)英国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瓦特、富尔敦、史蒂芬孙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政治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政权在英确立。经济条件为有雄厚的资本,充足劳动力,丰富资源、原料;海外市场需求。
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作动力制成了“旅行者号”蒸汽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
美国人富尔顿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克莱蒙号”。
(22)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来克星顿枪声、乔治?华盛顿、《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美国内战、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①爆发的原因: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北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了,美利坚民族日益形成。英国为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②时间和人物:1775 年——1783年,华盛顿(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
③过程:1775年4 月来克星顿枪声标志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1775年召开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的进步性,表现在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④结束: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⑤787年宪法: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史称1787宪法,根据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和司法权。第一任总统是华盛顿。
⑥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从双方的作战目的和战争的全过程来分析,它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从战争的表现形式来看,它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而且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扫清了障碍;所以美国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⑦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⑧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援。
⑨评价华盛顿:
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美国的开国元勋。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受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独立战争结束后,他主动交出军权。在他的主持下美国制订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在连任两届总统后主动放弃担任第三届总统的机会。由于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卓越功勋和开创的民主政治,使他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之一,被尊为美国国父。
美国南北战争
①背景(原因):南北经济制度(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非常尖锐,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美国南北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关税问题:北方要求提高关税,南方要求降低关税。劳动力问题:奴隶制的扩张问题,焦点是奴隶制的废除问题。
②时间:1861年4月~1865年。领导者:林肯。
③过程:
导火线:1861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内战爆发;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转折:战争初期,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1862年,林肯颁布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的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踊跃参军,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
④结果: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⑤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⑥意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⑦评价林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基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百多年来,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和怀念。但是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不是立即废除,而是希望逐步限制发展直到消除,他的犹豫不决的态度,是战争初北方失利的原因之一,这体现了他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软弱性。
(23)法国三个等级、三级会议、《人权宣言》、雾月政变、七月革命
①法国三个等级:封建等级森严,社会成员分为三个等级,教士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法国的第三等级,特别是其中的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②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召开原因为法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欲对第三等级增加税收。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④革命纲领: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背景:1789年法国在革命后,革命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内容:人们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评价: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体现了启蒙思想学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也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⑤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掌权,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世界意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为以后各国树立了榜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⑦在法国大革命后的动荡年代,拿破仑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登上法国历史舞台,成为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⑧1830年的七月革命是法国人民推翻波旁复辟王朝的革命。起因是法王查理十世大力加强天主教势力,1830年7月25日公布《七月敕令》。
(24)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在蒙古帝国、钦察汗国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偏安一隅,又得交通和商业之利,逐渐强盛起来,成为罗斯东北的中心和日后逐步侵吞钦察汗国各分支的主干。
⑦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全球通史》读后感。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一、两性间的不平等
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读后感《《全球通史》读后感》。
二、文化的力量
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随遇而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类“交流”为幌子,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放眼望去,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发展”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这是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找到的场景。
三、日益剧增的危机感
《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作者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例如现在的朝美两国,不停地研发新式的武器,日益剧增的矛盾,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如果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那么我们在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想一想,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必须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大河坝收费站征费四班
杨珍
〔《全球通史》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满意请采纳。
⑧ 求一篇关于世界历史读书笔记范文
我的读书笔记 随便写的 如果需要可以发个word给你
“绝对主义”分析与英国绝对主义
西方政治文化史上的变化, 经历了由古罗马时代的“暴君”和“独裁”与专制有联系,但前者是对统治方式的批判,而后者是应对危机的合法授权统治形式。教皇绝对主义是西方摆脱中世纪早期分散软弱的社会政治状态、集中权力的政治形式,为世俗的绝对主义提供了模本。世俗的绝对主义相比教皇绝对主义拥有常备军、税收和官僚系统,集中了更大的权力。18世纪的“开明专制”实质上是“开明绝对主义”,是绝对主义接受启蒙主义的改进形态。在对这个变化过程中“绝对主义”的研究上中西方学术界产生了概念上的分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或称“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佩里•安德森著的《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作者写作的宗旨是试图比较考察欧洲绝对主义国家(Absolutist state)的性质与发展。并深入的分析了“绝对主义”体现了西方学术研究在这一问题上的同时得到中国学者支持的观点和看法。
绝对主义原本特指欧洲近代历史上继等级君主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的“新君主国”。在西方学术界,这种政治体制的另一个名字是absolute monarchy,直译成中文就是“绝对君主制”即中文译著常常出现的“专制君主制”或“专制君主国”(英语中Absolut-ism与Despotism之间的巨大差别在汉语中消失了,引起了很多误解。)同时‘absolutism’的贬义色彩已经基本蜕去,这个词基本是作为一个特定的称谓,指代15-18世纪西欧君主制国家关于君权以及国家权力的学说。它的基本含义是主张君主用绝对权力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这种绝对权力不是君主个人恣意专断的权力;虽然没有具体的机构和成文法对这种绝对权力实行有效地约束,但是道德传统和宗教观念依然发挥效力;在国家利益需要时,君主可以采取非常手段,而这种手段不被认为是邪恶的。 虽均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但两者与封建主义的关系式完全不同的。封建主义的概念最初是对中世纪西欧军事分封制和等级所有制的概括,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时分裂的、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东方社会没有“封建主义”,只有“东方专制主义”,在西欧中世纪末期和近代早期发展起来的王权,因其权力集中形成绝对君主专制,也破坏了原有的“封建主义”。
同时“绝对主义”也是区别于“专制主义”。“专制”是主人对奴隶的统治,“绝对主义”则完全没有这种意思。“专制权力”的目的在于一己之私,“绝对权力”则受到某种超越权力之上的目的论约束(国家理由、国家利益、国家强大)。“专制”意味着统治者权力的恣意任性,“绝对权力”则受到道德传统、宗教观念的约束。“专制”属于亚洲蛮族,不属于西方人,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偏见,“绝对主义”就属于西方人自己。“专制”在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是贬义的,受到强烈的批判,“绝对”(Abso-lute)在历史上则是在褒义上使用的,甚至带有神圣的味道,只是在后世反专制的浪潮中被设定为批判目标的“绝对主义”(Absolutism)才在贬义上使用。况且启蒙时代的激进色彩已经逐渐淡去,当代西方政治学、历史学研究都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绝对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学术界从没有把“专制主义”与“绝对主义”混为一谈。而并非中国学术界出现的越“封建”就越“专制”的理解,并创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概念。并且亚里士多德认为“专制”特指东方国家君主一人对所有臣民实行的主人对奴隶式的政治统治形式,其根源在于东方人的奴性。“专制主义”一词是西方政治学的产物,是西方语境下产生的命题。中国传统中即便存在这样的字眼,存在类似的政治现象和理论反思,但其历史语境、基本思路和关注重心与一般意义上的“专制主义”存在较大差距。《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以书采取了分国别分析的写作方式,在书中涉及的国家中又尤以英国较为典型,拥有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特征。其“绝对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国会、司法、军事、外交等方面。
中世纪英国封建君主政体的实力比法国强大许多,使其得以在大陆上进行损害法国利益的领土冒险,百年战争期间,几任英王及其贵族跨越险阻重重的海上障碍,力图控制并占领法国大片地区。但是,当法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绝对主义国家的发祥地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英国都经历了一种特殊的,日渐收缩的绝对主义统治。
英国中世纪君主政体从来未面临法国、意大利、德意志统治者均遇到过的对一元化政府的反抗。其结果是王权与贵族代表权的同时集中化,表现在国会的产生和发展上,但中世纪等级会议永远不可能直接与君权相对立,反之,它们往往是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君主个人权力产生之后,就有了封建统治阶级早熟的,具有非常一元化性质的集体性结构——国会。自13世纪以后,议会必然并不是英国独有的。中世纪英国国会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是“独一份”又属“混合型”国会的存在独一无二,而其成员来自全国各地集权化的君主政府带来了一体化的国会。
英国早期封建政体确保了在绝对主义时代尤为重要的对王室立法权的否决权。由于英国王室在地理上与技术上的集权化进程的进步都早得多。在欧陆上,最为典型的是司法体制被分成王室裁判权和领主裁判权。而在英国,主持各郡法庭的行政司法权官由王室任命,而非世代相袭但他们是从当地乡绅中遴选出来的,而非来自中央官僚机构,法院本身则保有原始的村民司法议会的痕迹,在这种议会中农村公社的自由民保持着平等的关系,贵族高级裁判权的全面发展也受到遏制,取而代之的是在各郡县出现了义务性的贵族半自制行政机构,这机构在近代初期转化成治安官吏体系。
与欧洲各国一样中世纪的英国贵族是军国主义化的,掠夺成性的阶级。英国经历了众多远离故土的战争。在百年战争大部分过程中英国的优势并非来自海上霸主地位,因为在这样的一场造成无数损失的持久战争中占支配地位的应当是法国方面。最终国内爆发了玫瑰战争,以都铎王朝建立宣布结束,但期间亨利七世时代为英国“新君主政体”的产生铺平了道路。英国在欧洲的地位也因其军事结构的缺陷而发生变化、在16世纪上半叶,曾遭英国侵略的西班牙,法国均成为充满活力的王权国家,英国被它们抛弃在后面。而对于文艺复兴时代欧陆个君主政体来说,建立强大的军队是生存的先决田间,但对于英国却并不十分迫切,英国虽在财力,人力,资源上处于劣势,但海上入侵英国的威胁并不十分严重。使得在向“新君主政体”转变的关键时期,都铎王朝国家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与法国、西班牙绝对主义相匹敌的军事机器,而且亨利八世及其同时代的英国贵族从主观上尚不能跟上国际格局的变化,以至于在法国,西班牙等对意大利控制权的角逐中,英国已经坐了冷板凳。 由于它对罗马教廷毫无兴趣,因而在竞争中成为旁观者。这是亨利八世时在外交政策上的灾难性挫折。其时,英国君主政体失去了昔日在欧洲的军事地位,却还未意识到作为海上强国的前景正在向他挥手。在亨利八世统治的后期经伊丽莎白至17世纪内战爆发前夕,贵族与中世纪社会秩序所规定的基本军事职能相分离,转向商业化活动的时代大大早于欧陆地主阶段,同时王权被大大加强。绝对主义在英国有条不无奈的发展,但英国又不得不对本国绝对主义自身结构的缺陷付出代价。偏离了封建时代末期国家的通则以及宗教矛盾的升级等因素使得英国绝对主义在进入成熟期之前就被资产阶级革命扼杀了。
“绝对主义”是西方近代初期普遍的政治形式,对于英国封建主义时代及绝对主义时代的了解,在《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一书提供了一个框架,一个思路。体而言,绝对主义有其独特的历史涵义研究绝对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评价它在近代早期的历史作用。正是它从分散的封建社会中凝聚起民族国家,它是西方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