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是怎样的,有怎样的意义
第一次大规模融合:华夏四夷融合为汉族
夏商周时期的华夏大地,星罗棋布地者形态各异的民族。总的说来,有古羌、夷、苗蛮、巴蜀、百越、西南夷几大群体。
古羌又被称为戎狄,图腾为羊,炎黄族就是出自于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地区,直到春秋时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长于射箭,图腾为鸟,主要分布在东方的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被称为“东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蛮在上古称为“三苗”,商朝称为“荆蛮”,西周时期建立了楚国。
百越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区古巴国和古蜀国。他们创造了先进的青铜文明。
西周建立后,周人自认为是夏朝的继承者,于是称呼自己为“夏人”,“华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诸侯国统称为“诸夏”。实际上,周人也是来源于羌,是羌族中最先进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长期通婚产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后,就将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统称为“四夷”。华夷之辨的民族关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后,废除了明朝推行了“华夷之辨”,认为汉族和周边的各族都是中国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国为国名,奠定了中国的法理基础。清朝开疆拓土,基本统一了东亚大陆,为现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基础。清朝入关后,满族积极学习汉族文化,到了清朝后期,满族已经和汉族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乎,清末的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孙中山则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② 关于中国历史上南北文化融合的问题
南北宋朝,北宋灭亡时,当时很多北方的送人不愿呆在金占领区,从而大规模南下,逃到赵构建立的南宋境内。
③ 中国发展史上,有哪几次文化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过程
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东汉地方官吏纷纷招募军队,扩充势力,许多豪强地主武装也依附他们。这样,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
曹操和袁绍两个集团在北方势力最为强大。曹操注意招收和提拔人材,并募民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因而力量日益强大,200年在官渡击败袁绍后,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08年,江东的孙权和荆州的刘备在赤壁合力击败南下的曹军之后,孙权在长 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乘势占据了湖北和湖南的大部份地区,又进占四川;曹操的势力局限在黄河流域,这奠定了后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建立不久,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战乱使劳动人民纷纷破产,沦为流民。关中等地区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晋因此衰弱。301年,流民首领李特在绵竹发动起义,有力地打击了西晋的反动统治。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反晋,316年,匈奴兵攻占了长安,灭了西晋。
西晋灭亡后,晋初皇族司马睿在建康建立偏安南方的东晋王朝:在北方,几个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十几个国家,被称为“十六国”。东晋之后,南方历宋、齐、梁、陈四朝,统称为南朝。与此同时,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后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再分别演变为北齐与北周,统称为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进一步发展。自曹魏颁布九品中正制后,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势力强大的门阀士族集团。东晋政权是依靠士族的支持建立起来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尽量维护士族的利益。士族大地主封山占水,建立田庄,失掉土地的农民则沦为佃客。佃客实际上就是农奴。从东汉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大地主田庄,这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是士族大地主集团的经济基础。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沉重地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统治,使之逐渐走向没落。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虽然不断遭到战乱的破坏和影响,但仍然继续得到发展。三国时,魏、蜀、吴在各自的统治区域内都比较注意发展农业生产。
这一时期,迁居内地的各少数民族,在汉族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下,较快地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加速了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
④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民族大融合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第一次大规模融合:华夏四夷融合为汉族
夏商周时期的华夏大地,星罗棋布地者形态各异的民族。总的说来,有古羌、夷、苗蛮、巴蜀、百越、西南夷几大群体。
古羌又被称为戎狄,图腾为羊,炎黄族就是出自于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地区,直到春秋时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长于射箭,图腾为鸟,主要分布在东方的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被称为“东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蛮在上古称为“三苗”,商朝称为“荆蛮”,西周时期建立了楚国。
百越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区古巴国和古蜀国。他们创造了先进的青铜文明。
西周建立后,周人自认为是夏朝的继承者,于是称呼自己为“夏人”,“华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诸侯国统称为“诸夏”。实际上,周人也是来源于羌,是羌族中最先进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长期通婚产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后,就将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统称为“四夷”。华夷之辨的民族关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后,废除了明朝推行了“华夷之辨”,认为汉族和周边的各族都是中国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国为国名,奠定了中国的法理基础。清朝开疆拓土,基本统一了东亚大陆,为现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基础。清朝入关后,满族积极学习汉族文化,到了清朝后期,满族已经和汉族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乎,清末的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孙中山则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⑤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
简单说一下原因的话大概就是战争和国力问题了
首先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作为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一直保持着强有力的军事优势,最强大的魏国自不用说,稍逊一点的吴国也是打到了海南,蜀国对战南蛮也是赢多输少,所以这一阶段的文化融化是以汉文化为主的初步融合起步;
然后是晋朝,西晋时期的虚弱腐败给了北方胡人一个侵略的机会,八王之乱后胡人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大量胡人侵入北方大地烧杀抢掠,汉族人民流离失所,逃往辽东、凉州和江南地区,使得这些地区渐渐繁盛起来。后来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但在南侵东晋时被打败,北方再次分裂,直到北魏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融合北方以胡文化为主,南方则是以汉文化为主;
接着是南北朝时期,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动胡人汉化为始,到北周皇帝让位隋文帝杨坚为止,北方汉胡文化可以说是真正的开始融合。而南朝基本是延续三国东晋时期的状态,汉蛮文化也处于一种互相融合的状态。这一时期由于南北朝互相攻伐的缘故,无论是汉、胡、蛮都处于无法占据上风的情况,所以文化融合在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最鼎盛的时期;
然后是隋朝,隋朝起自581年北周皇帝让位,至589年灭掉南陈,510年安抚南岭后完成南北统一。至618年隋朝灭亡共历37年,由于时间过短所以文化融合处于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值得一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完成,这一运河的完成使南北方的交流变得比以前容易了起来,汉、胡、蛮文化也因此开始了真正的融合;
接着是唐朝,唐朝时期中国国力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时期的顶峰,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而唐朝前期的丝绸之路,也使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文化开始交流融合;至唐朝中叶安史之乱为止,是汉、胡、蛮形成的融合中华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融合的鼎盛时期。然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从此一振不撅,国力衰弱,导致文化融合速度减慢;再至后面的宋明时期,中华文化基本再没有繁盛的融合时期了。
题外话,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之前和唐朝之后没有大规模的中华文化融合。
三国的前身汉朝国力比之盛唐有过之而无不及,对胡蛮也基本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再加上汉朝统治者自认正统,瞧不起胡蛮,所以这一时期的中华文化是沿袭着春秋战国大秦时期的文化,是真正的汉文化;
而唐朝后的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宋明,宋是文强武弱,边境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缺少一个相对长期的稳定时期,所以中华文化与外部交流变少,所以没有大规模的融合;至蒙元灭宋,北地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几乎被屠杀殆尽,而南方也在蒙古统治者的四等人划分政策下苟延残喘,根本就没有融合的机会;至元朝中期元仁宗和元英宗时期,因为奉行以儒治国的国策,中华文化和蒙元文化才有了一个短暂的融合时期,但是南坡之变后这个短暂的融合也再次被新任统治者压了下去;
而到了明朝,因为对蒙元的憎恨,所以明朝历任皇帝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保持着一个相对抵制的状态,同时加固修建的长城,也成了农耕区和游牧区,中华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边界线;因此,继承了大部分中华文化的明朝将目光看向了世界,将中华文化传播向了世界,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一个初步融合的时期;
而至满清,已经说不上是融合,极端点说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毁灭。从来没有哪个朝代会像满清一样无耻,即使蒙元占据中华的时候也出现过短暂的文化融合,而满清则是彻彻底底的毁灭;满清毁灭中华文化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手段:一、屠杀。所有反抗者全部屠杀,所有私自传播中华文化者杀,仅历史上留有记载的就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沙镇之屠、南京之屠、盩厔之屠、无锡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同安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浑源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沁州之屠、泽州之屠、朔州之屠、广州之屠、四川大屠杀等等,而且不仅杀汉人,甚至对少数民族也进行了大屠杀,如回族,苗族等等;二、改史。所有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历史记载统统销毁,拼命抹黑明朝等等;三、禁书。所有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统统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里有个对比,明朝时期编写的永乐大典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而满清编写的四库全书仅有3500多册书,由此可见满清对中华文化的严防;靠着这几个手段,满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而中华文化则处于半毁灭状态,以至于流传到现在的基本都是被满清篡改过得东西,真正的中华文化已然不复存在。
(不知道回答能存在多久,毕竟网络是TG的走狗,且看且珍惜吧)
⑥ 文化融合的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同时,也是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时期 。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曾经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中国在清朝初期就开始衰退。然而,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却是每个中国儿女的最高愿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汇让中国重新走向希望,也让国人看到了希望。在融合与交汇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技术、科技、文化都得到了融合与交汇,一些先进的东西得到了很好的引进并在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从而让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发展。这些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让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是个快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⑦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有哪几个重要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隋唐时期
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虽然元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中国各民族
这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与以往的经济、文化等自然交流不同,明末清初的民族同化带有非常严重的强迫性甚至引发屠杀。应以史为鉴,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提倡自然交流与融合。 早在清军入关之前,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清军入关后,随之满族大批迁入关内,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但同时,满清贵族为了防止被人数占多数的汉人同化,严禁满汉通婚。虽然清政府实行民族隔离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还主动寻求与汉族地主阶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的联合。早年努尔哈赤攻占辽沈地区时,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满洲八旗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为扩大兵源,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后编为汉八旗,现今的满族就包括满洲后裔、当年的汉八旗人后裔和蒙八旗人的后裔。 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清初,今天我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们主要分别在边疆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状态。清朝定鼎北京后,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了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这在客观上,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又有利于边疆各民族间的融合。如清代在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迁入东北腹地。接着,又经过多年的征战,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区,推行“盟旗制度”,以统治归附的蒙古各部。同时,内地汉族人民因战乱、灾荒、饥馑等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边疆,与他族杂居。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北方广阔的地区,掀起了以汉、满、蒙古的融合为核心,维吾尔、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也纷纷卷入的民族融合高潮。
⑧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 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于中国腹心地区,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 据载,雁北一带上古属冀州,春秋时为北狄所居,聚居的少数民族有林胡、楼烦等部。战国时,赵国的势力扩展到这里,赵武灵王曾胡服骑射,向北开拓疆土,傍阴山筑长城,与匈奴、楼烦、林胡为界。当时雁北一带为少数游牧部落居住。 到秦统一时,一直处于北方的匈奴成为秦的强敌。秦始皇筑万里长城防匈奴。秦末汉初,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下,武力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强盛。它灭东胡,败浑庚,征楼兰,拥骑兵三十万。西汉初年,连年侵入边境,劫掠人口牲畜,“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成为边境的大患。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三十万北击匈奴,被冒顿骑兵四十万围于平城,用陈平秘计才算解围。至此以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西汉政权一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任其在边境地带肆虐。当时的雁北一带,居民是极其有限的。除平城外,大约只有马邑一座小城。到汉景帝时,由于经济上的逐渐繁荣,军事实力也逐渐增强,汉与匈奴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匈奴只能“小入盗边”。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汉兵三十万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遣马邑人聂翁壹诱匈奴主力,准备一鼓聚歼,不幸谋泄未成。从此就拉开了讨伐匈奴大战的序幕。之后的二十多年,汉派将军卫青、霍去病连续三次讨伐匈奴,大败之。匈奴内部分裂后,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远逃荒漠。不久首领郅支单于被汉击杀。从此匈奴亲汉,北方边境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匈奴降汉后,汉安置降众于朔方(内蒙)、云中(雁北)一带,称为属围。 此后,西晋时期的十六国大乱,雁门一带被一部新起的少数民族——鲜卑部占领。 【第二次】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东胡鲜卑族本来是居住在辽西的一个少数民族,东汉桓帝时,檀不愧建国。檀不愧死后,部众离散。魏晋时,鲜卑部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相继兴起,这些部落乘中原大乱之机,纷纷出兵侵占中原,建都立国,如慕容部建前燕,宇文部建北周,拓拔部建魏。当时的雁北一带较长时间都为鲜卑拓拔部占领。拓拔部正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阶段,完全是游牧部落,居并州塞外。此时黄河流域正经受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塞外高原在这些游牧部落的统治下的经济也不可能发达。 西晋初期(310)晋朝封鲜卑首领猗卢为代公,割刭领以北地(代县勾注山以北)给猗卢。314年进封代王,建都盛乐(呼市南)。之后鲜卑内部混乱,互相残杀。直到333年什翼犍即代王位,统一诸部,又开始强盛起来,但不久被前秦苻坚击败,逃漠北。386年什翼犍孙拓拔圭继代王位,改国号魏,他东攻西掠,南伐中原,在参合陂大破后燕军,占领了黄河以北,398年建都平城(大同)。次年称帝(魏道武帝),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从此,鲜卑部又在雁北定居。 北魏建都平城后,雁北一带出现了第二次经济繁荣时期,桑干河两岸又开始建立城邑。天兴中(398-404)置恒州(雁北一带)领八郡、十四县。 这一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据《魏书》载:跋谓毗曰:“垒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广为产甘,各相劝励”(《北史·和跋传》)。燕风出使前秦时对苻坚说,魏:“控弦之士数十万,见马一百万匹,”坚曰:“云中川自东川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犹未尽。”这些片段的记载说明,处于畿内地的雁北地区生产是大发展了,这一时期,鲜卑族又与汉族人民逐渐融合,这种状况大约维持了一百多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随着北魏的衰落,雁北一带由畿地再次变成了边疆,处于鲜卑北方的柔然逐渐强盛。魏在外长城设怀荒等六镇防柔然。孝昌中年(526)柔然陷恒州。魏只好把雁北各州、郡、县寄自肆州(忻州),从此,塞北经济再次遭到破坏。北齐时,虽然再次统一北方,但由于时间短促(仅20余年),经济未来得及恢复。恒州一带又被灭柔然而起的突厥部占领。公元563年,突厥与周通婚,出骑兵十万,自恒州分三路进关,合周兵攻齐晋阳,突厥沿路大掠,人畜不留。 【第三次】 宋、辽、金、元时期,进行于边疆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大量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中原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多年的战乱,到南北统一的社会繁荣时
⑨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开始的印度佛教思想的引入。
从永明求法一直到玄奘西域,历时八百年,终于把佛教这一异地文化移植到中国大地上,创造了中国的佛教宗派,形成了中国化的禅宗文化,中国化的佛教讲忠孝,修行简便。
中国化的佛教又以其新的思想面貌由鉴真东渡传到日本,然后传向东南亚各国,进而传到更广的世界各地,使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第二次是文艺复兴以后的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到中国设道布教。
利玛窦1582年来华,作为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对自然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正在酝酿的思想启蒙和学风巨变一拍即合,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第三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彻底批判。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以自己如火的热情,深沉的理念和勇敢的精神,为中国人接纳、吸收人类进步文化铺就了平坦的大道。
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西方思潮潮涌入中国,以致五四以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最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思考、辩驳、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9)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扩展阅读:
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凡是主动就会赢得机会,被动就失去发展的机会,唐朝主动地大量的吸收外来文化,融合中国国内各族文化,从而赢得了大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国家。
五四以后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赢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