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中国人口增长历史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月30日,全国人口 601,912,371人。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国人口 694,580,000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国人口 1,008,180,000人。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国人口 1,133,680,000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国人口 1,242,600,000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人。
21世纪以来:
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估计在调查时的11月1日全国人口有1,306,280,000人。
2009年9月28日,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有1,333,220,000人。
2012年,中国人口为135,40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9,395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 ,农村人口64,222万人。
(1)中国人口历史数据扩展阅读: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构成分析: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❷ 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
人口资料多见于复正史中记录制的纳赋人口,但是由于因为暴政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流民等原因,有为数不少的人口并不见于正史的记录,而且有很多僧尼道士奴婢部曲等也并不归于此类,造成统计上的偏差。在战争期间,朝廷和官府对地方的控制不力,人民逃逸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
❸ 中国各个朝代的人口。
约公元前 2205一前2198年(夏禹时代)传说有1350万人
约公元前1115-前1079(西周成王时代)传说有1371万人
公元前684年(东周在三十三年)传说有1184万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估计2000万人
公元2年(西汉元始二年〕 5959万人
57年(东汉建武中元二年) 2100万人
75年(东汉永平十八年) 3412万人
88年(东汉章和二年) 4335万人
105年(东汉元兴元年) 5325万人
122年(东汉延光四年) 4869万人 140年(东汉永和五年) 4915万人
136-141年(东汉永和中) 5386万人
126-144年(东汉顺帝时) 4915万人
144年(东汉建康元年) 4973万人
145年(东汉永嘉元年) 4952万人
146年(东汉本初元年) 4756万人
156年(东汉永寿二年) 5006万人
157年(东汉永寿三年) 5648万人
220-265年(三国时期) 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
280年(晋太康元年) 1616万人
581--600年(隋开皇中)约4450万人
607年(隋大业三年) 4601万人
605--618年(隋大业中) 890万户,约合4450万人
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 4844万人
755年(唐天宝十四年) 5291万人
1080年(北宋元丰三年) 3330万人
1110年(北宋大观四年) 4673万人
1195-1223年(金章宗明昌六年---南宋嘉定十六年) 7681万人
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5883万人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6054万人
1403年(明永乐元年) 6659万人
1491年(明弘治四年) 5328万人
1578年(明万历六年) 6069万人
1651年(清顺治八年) 1063万人
1656年(顺治十三年) 1541万人
1659年(顺治十六年) 1900万人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 2034万人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 2041万人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 2041万人
1711年(康熙五十年) 2462万人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 2502万人
1724年(雍正二年) 2611万人
1726年(雍正四年) 2639万人
1734年(雍正十二年) 2735万人
1741年(乾隆六年) 14341万人
1742年(乾隆七年) 15980万人
1743年(乾隆八年) 16445万人
1746年(乾隆十一年) 17189万人
1751年(乾隆十六年) 18181万人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19034万人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20047万人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21083万人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 22102万人
1775年(乾隆四十年) 26456万人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 27086万人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28182万人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29110万人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 30148万人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31049万人
1805年(嘉庆十年) 33218万人
1808年(嘉庆十三年) 35029万人
1822年(道光二年) 37245万人
1826年(道光六年) 38028万人
1829年(道光九年) 39050万人
1834年(道光十四年) 40100万人
1839年(道光十九年) 41085万人(湖南、福建、台湾未计在内)
1840年(道光二十年) 41281万人(湖南、福建未计在内)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42134万人
1851年(咸丰元年) 43216万人(湖南、福建、台湾未计在内)
1910年(宣统二年)十八省人口,民政部统计是33118万人,邮局调查是43842万人
1911年(宣统三年〕 37767万人(清朝最后一年)
1912年(民国元年) 35572万人
1913年(民国二年) 43200万人
1919年(民国八年) 42767万人
1918-1919年(民国七至八年) 45265万人
1920年(民国九年) 44715万人
1921年(民国十年) 44338万人
1922年(民国十一年) 44715万人
1923年(民国十二年) 43609万人
1924年(民国十三年) 40000万人
1925年(民国十四年) 48550万人
1926年(民国十五年) 48550万人
1927年(民国十六年) 45778万人
1928年(民国十七年) 45184万人
1929年(民国十八年) 43893万人
1933年(民国十九年) 44400万人
1931年(民国二十年) 43893万人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48830万人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47353万人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43586万人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46215万人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46136万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43840万人
1944年(国国三十三年) 46492万人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46100万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54877万人
1950年 54682万入 1951年 55748万人
1952年 56891万人
1953年6月30日24时 601938035人
1954年 59484万人 1955年 60818万人
1956年 62123万人
1957年 65663万人
1977年 80000万人
1978年底 97523万人
1982年7月 1031882511人
据文献记载和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是下面两个关键时代。一个是清代乾隆至道光的100年间(1736-1834年),全国人口由不到1亿迅速超过4亿;一个是解放以来的30多年间,全国人口由4.7亿多迅速增长到10.3亿多。
清代以前,各个朝代全国人口的最高数字是:夏代1000万多;秦代2000万;隋、宋两代各4000万多;两汉、唐代、元代各有5000万多;明代6000万多。最多是金章明昌六年(1195年)至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南北合计7681万,古代的人口统计或估计是不精确的,而且少数民族人口一般都没有计入。
❹ 全国人口历代统计的结果公布!
正是因为人口太多、增长太快,中国才实行计划生育,那么中国人口到底有多少?很多人认为,由于农村大量超生隐瞒,中国实际人口早就超过15亿,甚至达到16亿了。其实笔者在《要是当年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会怎么样?》一文已经分析,即使1980年就彻底停止计划生育,最夸张估计,到2005年中国人口也不可能达到15亿[1]。
统计数据最权威的要算国家统计局了,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底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3.07亿人,比2000年底时增加了4050万人。这是经过2005年底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后,汇总出的最新数据。
但是,在2006年8月底出席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总结表彰暨技术业务总结研讨会时,国家统计局局长指出:“目前人口调查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全国人口数大于各地汇总数。多年来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2003年时统计局经过自己调查测算的全国总人口数为12.92亿人,而各地汇总数只有12.60亿人,两者差距3200多万人;2004年这一差距竟然进一步扩大到4600多万人[2]。就是说2005年底的13.07亿人口有超过4600万的水分,实际各地汇总人口只有12.6亿。与笔者在《从统计数字看调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的推测完全一致[3]。
4000多万中国人哪儿去了?国家统计局认为主要是流动人口问题,各地都从本地的角度考虑,不希望人口数高于户籍人口和规划指标,以致影响人均指标和政绩。但是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调查发现2005年底流动人口数只有1.47亿人,这1.47亿人口能够误差4600万?
其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水分开始于2000年之前。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只有12.426亿。这个数据比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告的1999年年底总人口少1648万,比1998年年底少549万。于是按照人口普查办公告的1.81%漏报率(却不考虑重报)进行校正,将这个数据修正为12.658亿。就是说2000年人口水分就已经有2322万。
对于1990年代以来的超低生育率,人口学界也认为是2000年人口普查漏报。将生育率修正成1.8,成为“坚持计划生育不动摇”的依据。
2000年人口普查的1.81%漏报率到底准确不准确呢?漏报是否严重?我们比较一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5]、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其中第三、四次人口普查由于当时流动人口不多,被人口学界公认是很准确的。
2000年、1990年、1982年人口普查历年出生人口数(万)
近年每年儿童死亡40-50万人,自杀29万人左右,事故死亡13万左右。根据1990年全国生命表(两性合计),每1000个出生婴儿大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7]。平均每年死亡0.22%。
从上表可见,1945年到1990年出生人口(2000年时候的10-55岁),2000年人口普查为91618万人,1990年普查为90759万人,2000年普查反而比1990年的人口普查多出859万(照道理说,2000年普查应该减少1997万才是,因为这10年共有2.2%左右的死亡人口),说明重报多于漏报2000多万。
1945年到1982年人口(2000年时候的18-55岁),2000年人口普查为73097万,1990年普查为73192万,1982年普查为73677万, 2000年人口普查只比1990年普查少94万,比1982年普查少580万。依照每年死亡0.22%的比例,1982年的73677万人口(0-37岁)到2000年的时候会减少到70750万;1990年的73192万人口(8-45岁)到2000年的时候会减少到71582万。但是2000年的时候1945年到1982年出生人口却还有73097万,说明重报多于漏报,18-55岁人群净重报2000万左右。
人们担心流动人口导致漏报增加,但其实流动人口越多就越容易重报。比如城市晚上大街上空旷旷的,人都静止在家里,挨家挨户计算人口,能够比较得到准确的数字(就像1982年、1990年的人口普查);白天人都离开家,这个时候计算人口,一个人在蔡锷路被数了,到中山路又被数一次,到黄兴路可能还被数一次,当然另外一些人可能没有数到,但是被重数到的概率毕竟比没有被数到的概率大。同样的人口,只要动起来,就会给人城市人满为患的感觉。
中国流动人口主要是18到40岁的青壮年,那么我们看看2000年18到40岁人口(1960年到1982年出生人口),这个年龄段2000年人口普查为50555万,1990年普查为50196万(到2000年应该减少2.2%),1982年普查为50324万(到2000年应该减少3.96%),2000年人口普查反而比1990年普查多359万(逻辑上应该少1104万),比1982年普查少231万(逻辑上应该少1993万),说明2000年普查重报明显多于漏报(净重报1000多万)。
有人说低年龄组存在严重漏报。我们再看看低年龄组的漏报情况。1990年普查显示0-9岁人口(1981年到1990年出生)共有21578万,2000年普查显示这个年龄组人口为22743万,比1990年普查多出1165万,每年多出来116万,似乎1990年0-9岁人口漏报5.4%。但是2000年后历次年度1‰人口抽样调查却支持1990年普查结果,提示2000年对于1981年到1990年出生人口有重报。2003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1984年到1988年人口为10664万,比2000年普查的11379万少716万,每年少143万;2002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1983年到1987年人口为10252万,比2000年普查的10928万少676万,每年少135万;2001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1982年到1991年人口为22339万,比2000年普查的22839万少499万,每年少50万。结合三次1‰人口抽样调查和两次人口普查,发现1990年普查的低年龄组净漏报也不严重。
再拿1982年0-9岁年龄组(1973-1982年出生)为例,1982年普查显示该年龄组为20544万;1990年普查显示为20700万,比1982年只多出156万,每年多15.6万;2000年普查显示这个年龄组为20444万,比1982年普查少100万,每年少10万。就是说1982年普查的低年龄组也是准确的。
有人根据小学在校人数来推测生育率,说1990年以来的出生人口有漏报,将生育率修正成1.8。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毛入学率的分母。
小学毛入学率=小学在校学生总数÷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100%。
由于有留级等现象,毛入学率往往大于100%(发达国家也在103-110之间)。我国小学毛入学率:依照《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我们小学毛入学率在104-110%之间[8];但是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我们小学毛入学率在120%左右[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为中国小学毛入学率在115-120%[10]。广少奎等国内学者也认为2001年中国小学毛入学率是123% [11]。地区越发达,小学毛入学率就越接近100%,但是北京市朝阳区2000年都还是123.6% [12],那么全国小学毛入学率在120%是可信的。
地方政府(比如北京朝阳区)的局部抽样可以掌握准确的毛入学率,但是国家教育部只可能掌握毛入学率的分子(小学在校学生总数),不可能掌握分母(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教育部的分母来自计生委和国家统计局(经过“修正”了的)。因此要是依照小学在校人数来推测出生人口的话,必然导致15-20%的虚高。
等于是教育部从计生委借来分母,而人口学家又从教育部借来分子来推测分母,等于将计生委的分母拿回去了,其结果当然与计生委和统计局的一致。
有些学者用小学招生人数来推断中国的生育率,认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有漏报。我国小学入学年龄是满6岁,由于入学时间是9月,意味着最小的是6岁,最大的接近7岁,大多数人已经超过6.5岁。《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中国1990年以来小学平均新生年龄为6.9-7.0岁。因此小学新生相当于7年前的出生人口。我们比较一下小学招生人数与人口普查出生人口的差别。
1990年普查显示1990年出生只有2322万,2000年显示有2621万,如果说是1990年漏报的话,那么为什么单独那一年数字突然变化那么大,而1989、1988年却没有那么大?因此1990年的出生暂不考虑。从上表可见,199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生人数比小学招生人数比少8-20%,尤其是1994年以来普查出生比招生少15%-21%。看来漏报严重。但是需要考虑另外一些因素:
1、一年级也存在重读现象(虽然这个比例在降低)。
2、我国小学净入学率不断升高,现在已经在99%以上,缀学率不断下降。
3、农民工孩子的流动性:1990年代虽然有农民工,但是当时他们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农村,随着国家政策的放松和民工学校的建立,以及城市学校因为小学人数剧减而招生民工子女,使得农民工孩子在2000年之后大量进城。农民工的流动性也就导致他们孩子的流动性,在农村学校入学一次,几个月后在城市A小学入学一次,再过几个月又在城市B小学入学一次。
4、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城年轻农民工的数量增加,几年前进城的年轻民工结婚生子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进城的民工孩子的绝对数也不断增加。
因此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994年以来的出生人口漏报并没有想象的严重,有10%的漏报就不错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生育率只有1.22,那么加上10%的漏报,生育率也只有1.3,远没有人口学界和统计局所认为的1.8。即便真的有20%的漏报,生育率也不到1.5。
就算2000年以来每年出生1283万左右有10%的漏报,那么也只有1411万,比统计局修正的1711万要少。
就是说,即便低年龄组有一些漏报,但总体来说,重报远远多于漏报,2000年人口普查的12.426亿人口本身就有水分,就不应该修正成12.658亿。
那么我们再来看2000年之后的人口水分为什么逐年上升。2001、2002、2003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0-4岁人口分别为6938、6581、6413万,平均每年分别出生1388、1316、1283万,这些数据是连续一致的,也与2000年人口普查是一致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但是人口学界认为是出生漏报,将生育率修成为1.8左右,经过修正后,2001、2002、2003年的0-4岁人口变成了9287、8896、8553万,每年出生人口比客观数据多出450万左右。2000年到2005年又虚报出2270万左右,加上2000年本身的2322万,总水分就达到4600万,这就是现在客观数据与公布数据的差值!
笔者在《从统计数字看调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采纳统计局总人口(2005年底13.0756亿)推测中国今后人口高峰在13.4亿[3];但是既然2005年底只有12.6亿人口(甚至可能不到12.6亿),那么要是不停止计划生育的话,中国人口高峰估计连13亿都难以达到。那么意味着中国人口结构严重畸形,未来养老金和劳动力的短缺远远比目前的认识要严重。
注释:
1.易富贤.要是当年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会怎么样?光明观察. show.aspx?id=351
2.何谦. 4000万中国人哪儿去了? 新华网(来源:经济观察报)2006年09月2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6-09/23/content_5125222.htm
3.易富贤.从统计数字看调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光明观察. show.aspx?id=138
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龄状况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v_tjzl/
5.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龄状况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v_tjzl/
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龄状况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v_tjzl/
7.穆光宗.构筑以人为本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学习时报.2004年10月18日第四版.
8.邱国华.义务教育完成率:“普九”新阶段的核心指标. http://202.121.15.145/document/zxcg/gj050401.htm
9.世界银行:各国小学入学率(2002年)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2/t20040130_402193501.htm
10.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http://portal.unesco.org/
ecation/en/ev.php-URL_ID=36027&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http://portal.unesco.org/ecation/en/ev.php-URL_ID=43366&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11.广少奎.试论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1期. http://218.17.222.243/was40/detail?record=78&channelid=27419
12.北京市朝阳区统计报告第14期.2001年6月7日. http://www.chystats.gov.cn/
❺ 求中国历代人口统计数据。越详细越好。谢谢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统计人口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历代政府调查人口都是为了征税、抽丁,因而不重视保存统计资料,直到1949年以后,我国才开展了现代含义的科学的人口普查。
历史上的户籍与人口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2世纪,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所谓“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当时统计的数字约1355万;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人口数字统计更加完整。汉朝有“算赋法”;隋朝有“输籍法”;唐代有“户籍法”;宋朝采用“三保法”;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八年颁布《户口条画》,将强制为奴的人口按籍追出,编为国家民户,使人口不断增加,元顺帝初年,全国人口达到八千万左右。明朝有“户贴制度”,现存明初洪武年间的户口统计,其总数均已达到1000余万户,近6000万人口。
具有近代意义的人口普查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09年清朝政府为了应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筹备立宪事宜,下令开展全国人口普查,当时推算我国人口约3.7亿。第二次是国民党内政部举行的人口普查。
当时由于军阀混战,只调查了13个省份的人口,1931年发表的全国为47480万人口的数字,是后来估算出来的。
新中国三次人口普查为查清人口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1953年、1964年和1982年进行过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三次人口普查的时间都确定为7月1日零时。
前两次人口普查,是在我国计算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1953年的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58260万余人,100岁以上的有3384 人,最高年龄为155岁。1964年的人口普查增加了本人成份、文化程度和职业三项。全国人口为69122万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者287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912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235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9582万人。
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项目共19项,增加了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在业人口的行业、职业和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以及生育子女总数、存活子女总数和生育胎次等,并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截止1982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为100391万人。
随着新中国成立,人口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的生育率维持在高水平,1949年-1958年出现“第一次生育高峰”,人口净增加近1亿两千万。 1962-1970年,9年净增人口1.57亿,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1980年的9.87亿,净增人口1.35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迫在眉睫。
同国际接轨的第四次普查1990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与联合国关于1990年人口普查的建议相一致。
与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这次人口普查的登记项目增加了“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和“迁来本地的原因”两项,旨在查清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原因。同时增加了死亡人口的民族、文化程度、死亡时的婚姻状况和死者生前从事的主要职业等。
到1990年7月1日,全国总人口113051万人,9年净增人口1.27亿。
1982至1990年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1990年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从1982年的604万人上升为1576万人,其增长率为160%;高中文化程度者的增长率为9%;初中文化程度增长率为48%;小学文化程度增长率为18%。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5.88%。
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5-1990年的5年间,中国人口迁移总量达3413万人,年均迁移率约为6.15‰,其迁移规模在不同地区之间极不平衡。在迁入人口中,迁入城市的有2088.4万,迁入镇的有679.5万,迁入农村的有616.1万。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五次人口普查即将开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包括原住本乡、镇、街道,普查时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
❻ 中国历史各期人口有没有数据
1. 秦时期文献传说中的最早人口数
中国是一个历史古老、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中国国土上已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骸、遗物,最古老的可追溯到距今250万年前的云南“东方人”。发展到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有的学者认为,当时的中国人“略高于100万”。到距今4000万年前,约公元二十一、二世纪,传说中的大禹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据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当时的人口数已达1355万。到战国时,有的学者认为峰值人口约3000万,与大禹时人口1355万相比,二千年约增加了一倍多。
2. 自秦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演变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共44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秦统一六国时人口约1200万。汉初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据有的学者估计,人口约1500万。经过休养生息,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达到5959万,是这一阶段的峰值人口数。西汉末王莽篡位,战乱又起,东汉光武二年(57年)人口只2100万,到桓帝永寿三年(157年)人口刚刚恢复到5600 多万。
三国、二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公元220-907年)共687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也是从封建割据到再统一的时期。三国时(公元202-265年间),人口合计767万。晋武帝采取“安抚流亡,减免徭役和规定男女及时婚配”的政策,使国家户籍上的户口很快增加,到武帝太康元年(180年)人口达1616万。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人口一直在2000万左右徘徊,只有北魏孝明帝熙平年间(约517年)到达过3000万。隋统一全国37年,人口恢复较快,炀帝大业五年(609年)人口达到4600万,比隋文帝开皇十年(509年)时约1800 万人,增加了一倍多,唐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人口又下降到约1200万,到唐玄宗开宝14年(755年)人口才达到5300万,是这一阶段的峰值人口数,比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5959万还少600多万。
五代十国、宋、元(公元907-1368年)共46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又经历一次从封建割据到再统一。人口增长较快。五代时皇帝更换频繁,政局混乱。宋初,兵荒马乱、人口损耗,到太祖开宝九年(976年)人口约618万。直到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人口达到4700万。这是北宋人口最盛时期。这时北方辽和金兴起,金灭北宋。宋高宗定都杭州,史称南宋。金与南宋南北对峙,至宋孝宗、金世宗时(1187年),金与南宋合计人口已达6900万。最高到过7633万。有的学者认为金与南宋峰值人数已1亿多。元兴起,元世祖至元28 年(1291年)人口达5985万人,加上游食者42.9万人,超过6000万人。
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1年)共543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明统治277年除在明宪宗成化15年(公元1479年)人口达到7185万。其余大部年份在5000万或6000万左右徘徊。
清统一全国后,社会秩序稳定,可是人口增长缓慢,康熙五十年(1711年)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推行“摊丁人亩”办法,人民不需因逃避丁银而隐匿人口,人口开始骤增。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是2462万。到乾隆六十年( 1795年)人口达到3亿多。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人口已达到4亿多。
民国时期曾试行过一次人口调查,加上未经调查地区的估算数字,于1931年发表全国人口为47480万人,即四万万七千五百人之数。
公元纪年 背景 人口数(万)
-----------------------------------------
前340 战国初期 3000
前221 秦朝初期 2000
前202 西汉初期 1300
2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6300
157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 7200
256 三国末期 2500
300 晋惠帝永康元年 3379
502 南北朝中期 5240
581 南北朝末期 4430
609 隋炀帝大业五年 5542
624 唐高祖武德元年 2274
755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8775
860 唐懿宗咸通元年 6700
960 五代十国末期 3979
1110 宋徽宗大观四年 11946
1207-1223 南宋宁嘉宗期间 12540
1351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 9730
1566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 16480
1661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 8490
1691 清圣祖康熙三十年 11023
1751 清高宗乾隆十六年 20560
1805 清仁宗嘉庆十年 33218
1851 清文宗咸丰元年 43216
1874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35890
1912 中华民国元年 44294
❼ 中国人口变化史中国人口变化史
1、春秋战国
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的这一时期(前481年—前453年)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奠定后来传统农耕文明基础的时代。期间各诸侯国的人口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到前230年时中原各国总人口达到约3000万。此后一直到秦末民变之前持续不断的增长。
2、秦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之后持续不断的领土扩张,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国总人口约3000万。估计此年的世界人口有2.0亿,秦代人口占据世界15%的比例。
3、汉朝
汉太祖元年(前202年)在楚汉战争之中取胜的汉王刘邦称帝,天下重新统一,建立汉朝,据当代学者估计,人口约1650万。占此年世界人口的8.66%。
4、三国时期
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其中,263年灭蜀前夕魏国443万,蜀国灭亡前夕94万,吴国230万(280年数据)。
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
5、晚唐时期
黄巢之乱时(875年—884年),期间超过八百三十万人死亡。唐哀帝天复三年(907年)全国合计20,000,000人。
6、明朝时期
明朝建立并逐步统一全国后,明太祖洪武年间的休养生息使得全国的农业在蒙元时期长期大规模战乱而遭受极大破坏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加上洪武年间大规模的移民填充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无人烟之地和垦荒使得期间人口稳定成长。
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约有6054万人,其中民户6175.0万,军户325.0万。
7、清朝
明末清初四十余年期间的频繁战争和频繁的瘟疫灾荒饥馑疾病使得再次遭受一次浩,康熙初年,全国社会已稳定,社会生产普遍恢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的五千余万增加到一亿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亿五千万。
8、中华民国
台湾人口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人口为517,568,000,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7)中国人口历史数据扩展阅读:
人口登记的萌芽期: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这可以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周朝已有了户籍登记制度的雏形。
❽ 解放初期中国人口数多少
解放初期,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为——5.4167亿人口。
中国人口概况:
1)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1.4333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2)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9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占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目前中国人口约13.68亿,占世界的19%,但出生人口仅占世界出生人口的12%。联合国根据现有生育率预测,未来中国人口将持续下降,到2100年下降到世界人口的3.1%。
❾ 历史上个个时期的中国人口总数
以下是经查阅史书,得出的中国历代大致人口数(2002年修订版):
公元前220年 (秦王政二十六年) 约20,000,000
公元2年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59,594,978
公元57年 (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21,007,820
公元75年 (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34,125,021
公元88年 (东汉章帝章和二年) 43,356,367
公元105年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53,256,029
公元125年 (东汉安帝延光四年) 48,690,789
公元140年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 约49,150,000
公元144年 (东汉顺帝建康元年) 49,730,550
公元145年 (东汉冲帝永嘉元年) 49,524,183
公元146年 (东汉质帝本初元年) 47,566,772
公元156年 (东汉桓帝永寿二年) 56,476,856
公元280年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 16,163,863
公元581-600年 (隋文帝开皇年间) 约44,500,000
公元609年 (隋炀帝大业五年) 46,019,956
公元705年 (唐中宗神龙元年) 约37,140,000
公元726年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9,712
公元732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45,431,265
公元740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48,143,609
公元742年 (唐玄宗天宝元年) 48,909,800
公元754年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52,880,488
公元755年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52,919,309
公元760年 (唐肃宗乾元三年) 16,993,806
公元764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 约16,900,000
公元820年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 约15,760,000
公元1008年 (北宋真宗景德三年) 16,280,254
公元1053年 (北宋仁宗皇佑五年) 22,292,861
公元1066年 (北宋英宗治平三年) 29,092,185
公元1083年 (北宋神宗元丰六年) 24,969,300
公元1122年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 46,734,784
公元1281年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约58,830,000
公元1291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59,848,964
公元1381年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 59,873,305
公元1393年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 约60,540,000
公元1403年 (明成祖永乐元年) 66,598,337
公元1502年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50,908,672
公元1504年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 60,105,835
公元1578年 (明神宗万历六年) 60,692,856
公元1620年 (明光宗泰昌元年) 51,655,459
公元1651年 (清世祖顺治八年) 10,633,326
公元1652年 (清世祖顺治九年) 14,483,858
公元1682年 (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 19,432,753
公元1685年 (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 约23,600,000
公元1712年 (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 24,621,324
公元1713年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 23,587,224
公元1724年 (清世宗雍正二年) 约126,110,000
公元1741年 (清高宗乾隆六年) 143,411,559
公元1751年 (清高宗乾隆十六年) 约181,810,000
公元1764年 (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 约205,500,000
公元1776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 208,095,795
公元1790年 (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 301,487,115
公元1795年 (清高宗乾隆六十年) 约297,000,000
公元1812年 (清仁宗嘉庆十七年) 约333,710,000
公元1834年 (清宣宗道光十四年) 401,008,574
公元1840年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 约412,810,000
公元1844年 (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 419,441,360
公元1845年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 约421,350,000
公元1887年 (清德宗光绪十三年) 377,636,000
公元1901年 (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 426,447,325
公元1910年 (清宣统二年) 约368,150,000
公元1911年 (清宣统三年) 341,423,867
公元1913年 (民国二年) 约432,000,000
公元1928年 (民国十七年) 约474,780,000
公元1931年 (民国二十年) 约421,700,000
公元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 约462,150,000
公元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约483,400,000
公元1947年 (民国三十六年) 约461,000,000
公元1949年 约541,670,000
公元1954年 602,660,000
公元1964年 704,990,000
公元1969年 806,710,000
公元1974年 908,590,000
公元1981年 1,000,720,000
公元1988年 1,110,260,000
公元1995年 1,200,000,000
公元2000年 1,300,000,000
注:以上数字基本出自史书的记载,不过即使是史书,也不是100%准确,只能参考。
我们可以从上表看出,战争对人口的数量影响极大,西汉末年有接近6000万人口,经过西汉末的几十年战争,锐减一半以上;东汉末好不容易恢复到5000万以上,经过东汉末的混战和三国时期,锐减到1600万;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300万人口,不过短短几年就下降到1700万;明末的战乱也使人口从5100万骤降至1000万左右。
另有一处,1713年只有2300万,到1724年上升到1亿多,乍一看似乎非常假,其实这是因为雍正实行了新的田亩制度和征税制度,使得原先隐藏的大量人口、逃避税收的做法行不通了,所以大量人口一下子爆炸性的涌现出来。其实历朝历代大家族都有藏匿人口的做法,统计经常不准确,所以我说之前的统计也不一定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