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庸”都有哪些不同的理解,以及“中庸思想得演变过程”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盼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舍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❷ 中国历史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例有哪些
中华名族的精神是“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
从春秋以来形成专的文化传统以固定模式影响属的历史进程的事件数不胜数。我主要讲一些历史上的军政大事。
代表团结统一的:从秦国建立封建专制算起,我们是
四大古国
中唯一没有断代的国家,原因就是在于王朝更迭之时总能团结统一。
代表勤劳勇敢的:修建都江堰和
郑国渠
以及筑建长城和开通大运河这些历史上的
大型工程
动辄上十万的劳动力参与
代表爱好和平的:西汉和匈奴通婚以避免刀戈戟剑;唐朝和吐蕃通婚著名的
文成公主
下藏以及安抚少数民族;
郑和下西洋
和平的跟爪哇政府和议杀我士兵的事件;清朝领土达到了巩固,在胜利的情况下主动放弃
尼布楚
为了和约,枚不胜举。
代表自强不息的:智囊子刺赵,
聂政
杀
侠累
,豫让
专诸
和
荆轲
。
苏秦
苦读十五年,这些例子也枚不胜举,他们的精神是中华精神的一部分
❸ 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是体现和为贵思想的故事用简洁语言叙述一个。
蔺相如和廉颇将相和的故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之后,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两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 。《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当然有关和为贵的故事不止这些,比如大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小到平常的传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都可以引用。
❹ 历史上中庸思想经过了几次大转向
我就笼统的说一下儒家思想的转变,我记得以前有一份报纸上的文章写的是“孔子的十种面孔”但我只知道这篇文章,它揭示了孔子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变化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原有七副面孔——
第一副面孔:圣化
(1)子贡:首次把孔子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2)孟子:孔子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3)司马迁:孔子的观点是知识学问的是非标准。
第二副面孔:正统化
(1)董仲舒:孔子思想至高无上,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从民间行为变成国家意识形态。
第三副面孔:神化
(1)生于人神交合: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2)生有异相殊表: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
(3)奉天承运的先知: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第四副面孔:僵化
(1)朱熹:圣人千言万语……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第五副面孔:维新化
(1)康有为:借改造后的孔子“与时进化”形象来进行政治变革。
第六副面孔:丑化
(1)太平天国:焚孔庙,毁孔像,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
(2)章太炎:儒学是“中国的祸本”。
(3)吴虞: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4)红卫兵:砸孔庙,毁孔像,批林批孔。
(5)70年代初北大哲学系教材:孔子是“复辟狂、政治骗子、大恶霸”。
第七副面孔:人性化
(1)戴震:“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
(2)朱谦之:主张自由恋爱
(3)林语堂:对不检点的南子夫人有些动心
(4)鲁迅:到处奔波,又常生气,八成会害胃病
(5)于丹:温情与励志,最普通道理的昭示者
(6)李零:怀抱理想、却无处实现的“丧家狗”
见:凤凰文化 > 专题 > 孔子与衍圣公http://culture.ifeng.com/special/yanshenggong/
孔子第八副(最新)面孔——趣味化 公元2010年
(1)东方玄(悬疑大师)著:《孔子第八副面孔》的最大贡献是——
全面论述孔子的:血脉、数字、情侣、间谍活动等等(以传统史料为依据)
孔子:2560年超长潜伏,华夏第一谍,世界第一谍!
对于你的追问:
《中庸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作者:柳 娜(天津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222)
《边疆经济与文化(No16 1 2007)》
“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 始见于《论语*雍也》。子曰: “中庸之为德, 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意思说孔子认为 《中庸》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 民众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孔子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规范提了出来。
一、“中”、“庸” 释义
1 . “中” 字释义。关于“中”的起源, 说法众多。有学者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认为,“中”源于树立在中央的旗帜; 有学者认为起源于古人结绳记事, 取绳子的中部; 也有学者认为“中”原义是指古人祭天的礼器, 因其放置于中央而来; 然而更多学者则认为其源于古人打猎射箭, 取动词“中 ( zh ng )”, 指打中, 射中之意。“中”在先秦典籍中包含三重含义: 一曰中礼; 二曰时中; 三曰适中。中庸之“中”正是把上述几种字源初义抽象、升华而得来的。王通 《中说》序云: “大哉中之为义, 在《易》为二五, 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 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象, 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 下部局于器用。惟变所适, 惟义所在, 此‘中’之大略也”。程颐说:“不偏之谓中”; 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 陆九渊说:“中之为德, 言其无适而不宜也”。可见, “中”的含义就是中正、适宜、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 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的。
2 . “庸”字释义。古文学家大体认为“庸”的初义是某种器物, 因器物经常为人所用, 由此衍生出“庸”字的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庸”是“用”的意思。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卷二说: “若夫庸之为义, 在 《说文》则云: 庸, 用也。《尚书》之言庸者, 无不与用义同。自朱子以前, 无有将此自作平常解者,故知, 曰中庸者, 言中之用也”。这充分说明了古人谓之“中庸”是“用中”的意思, 即中的运用。将“庸”作“用”解, 对中庸内涵的逻辑性也有一个更为科学的解释: 因为“尚中”而“用中”,同时为了符合 “中”的标准, 要“因时而中”; 通过“时中” 达到 “中和”的目标和理想, 从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另一种解释认为“庸”为“常”之意。三国时期, 魏国何晏注《论语#雍也》时, 将“庸”解释为:“庸, 常也”。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作注, 将“庸”进一步解释为:“庸者, 平常也”。又援引程颐的话说:“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为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 庸者, 天下之定理”。从此,“中庸”被视为不变的原则, 永恒的常道。这就使得中庸思想超出了道德范畴, 从而上升到哲学化的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高度。经过宋代理学家们精心改造后的中庸思想更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专制制度; 更有利于桎梏广大民众的头脑和心灵, 使之做封建统治阶级的顺民。
二、中庸思想的演进
儒家中庸思想源于前人“用中”和“尚和”的思想。杨涯人在其著作《先秦中庸源流考》及《中国哲学史》中讲到: “孔子创立中庸, 系由周公的‘中德’观念和史伯、晏婴的‘和同’说发展而来。一方面, 孔子将‘中德’. 改造为中庸,并宣布为‘至德’, 这说明中庸是孔子所认定的道德真理; 另一方面, 孔子又对中庸做了‘过犹不及’、‘和而不同’等等的表述, 这说明中庸又兼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对中庸概念做了一些解释。如《论语# 先进》篇的著名论断“过犹不及”。再如《论语》中的其它论述, “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君子欲而不贫”、“君子泰而不骄”、 “君子威而不猛”都可以看作是孔子对中庸概念的表述。这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保持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而提出对待事物必须坚持适度、合宜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关于中庸的见解为儒家中庸思想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孔子之后, 由于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 儒家分成了不同的流派, 其中,对孔子中庸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发挥的当属子思一派。子思, 是孔子的孙子。据传, 他通过对孔子言论的整理总结, 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补充作《中庸》 , 进一步完善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为其后来的发展和流传建立了一个完善而深刻的理论基础。首先, 《中庸》首章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业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子思用“中和”来解释“中庸”, 将“中和”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恒常存在、普遍运用的最高原理和根本法则, 遵循这个法则天地万物就可以各得其所、繁荣兴旺。他将“中庸”形而上学化, 由“至德”提升到“大本”、“达道”的哲学高度, 上升为世界观。如果说孔子的中庸是通过对前人思想和经验的总结继承而来的, 所以经验色彩比较浓厚; 那么子思的中庸则摆脱了经验化,而向哲理化、神秘化方向迈进。他将中庸由社会准则阐发为宇宙准则, 为后世儒家将“中庸”进一步本体化埋下了伏笔。同时, 他提出了“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的观念。其隐含的前提是“中”不是永恒不变的固定一点, 它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进取的态度, 如实地探索事物发展的本来状况和发展规律。运用适当的方法, 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维护事物稳定和谐, 促进事物的发展。
将子思“君子时中”观念进一步发挥的是孟子。孟子继承了子思的中庸思想, 并提出以“权”释“中”的理念。《孟子 # 离心上》说:“子莫执中, 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 犹执一也。”这里的“权”就是权变的意思。有了“权”, 才不会执着于一点, 做到中庸。《孟子#离娄上》进一步阐明了“权”的思想, “淳于虎曰: ‘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曰:‘嫂溺, 则援之手乎? ’曰: ‘嫂溺不援, 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授之以手, 权也’“。孟子”执中而权“的思想是对中庸观念的一大发展。
西汉的“儒学大家”董仲舒认为中庸大用可以治国安邦, 小用可以安身立命, 颐养天年。董仲舒承袭了子思将中庸本体化的路数, 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论断。他认为中庸反映了天道的要求, 这个天道又具体体现为“王道之三纲”, 即封建社会的基本统治秩序和道德规范。这样中庸的内容就由奴隶社会的宗法礼治转变为封建伦常纲纪。这是董仲舒对儒家中庸思想的重要发展。
中庸思想最终在两宋时期迎来了它的巅峰时代。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对中庸思想推崇备至。朱熹更认定“中庸”是由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子思一脉相承的道统。因此, 他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 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并而成 “四书”。宋儒们将中庸提高到“天下之定理”的高度, 从而使中庸在整个儒学伦理范畴体系中的地位大大超过前代。通过他们的解释, 中庸成为不偏不易、无过与不及、恒常不变的“天理”。程朱还把中庸向封建纲常的转化继续推进, 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统治和服从的关系推向极端。认为“男女有尊卑之序, 夫妇有倡随之礼, 此常理也。”由此提出的孀妇不能再嫁是因为/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由于宋儒将中庸一变而为人们的行为铁律, 成为人们必循遵守的伦常之理, 成为人们生活中带强制性的行为准则, 终于使早期儒家的中庸观念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从此《中庸》成为儒家学者的经典读物, 为广大儒生视为圭臬, 奉行不悖。
纵观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可以看出, 由于封建经济的闭塞性和封建皇权的专制性,中庸越是发展, 其绝对化、神秘性、片面性的倾向就愈明显。也正是因此, 人们对“中庸”有着较深的偏见和误解。时至今日, 仍有不少人认为它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和保守主义的代名词。随着时代变迁和岁月的沉淀, 中庸思想也逐渐地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性格和社会心理之中, 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心理。可以说,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灿烂和辉煌与中庸思想的精华息息相关, 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缓慢脚步与中庸思想的糟粕也颇有不解之缘。辩证地看待、有选择地吸收, 是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它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杨涯人, 邹效维.中庸范畴及其在儒学中的地位 [ J].学术交流, 1998( 4) .
郑先兴. 论中庸 [ 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 2).
陈广西, 王延涛.简论中庸思想的发展 [ J].开封教育学院院报, 2000( 3) .
张牧童. 略论儒家中庸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影响 [ J] .平原大学学报, 2002( 1).
杨朝明. 儒家文化面面观 [M ].济南: 齐鲁书社, 2002 .
❺ 什么是中国的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❻ 中国的中庸之体现在哪些方面
最常见的,中国人说话讲究委婉,说白了不就是怕得罪人么,说的既不过分,也不直接,正体现了中庸之道
❼ 中国历史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例
1、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3、南泥湾大生产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三五九旅刚开进南泥湾的时候,南泥湾还是一个梢林满山,荆棘遍野,野兽出没,人烟稀少的地方。
战士们描绘那时的南泥湾是:“南泥湾啊烂泥湾,方圆百里山连山。雉鸡成伙满山噪,狼豹成群林里窜。猛兽当家百年多,一片荒凉没人烟。”
条件艰苦可想而知,但广大指战员说:“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才能干好革命。”广大指战员积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创造辉煌。
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先是露营,在用树枝搭起的简陋帐篷里住,遇到雨天衣服被子被淋湿,就烧火取暖,后搭草棚、打窑洞,解决了住的问题。
粮食不够吃,就在饭里掺黑豆和榆树钱,旅团首长带头,冒着风雪严寒,到百里以外的延长等地去背粮;没有菜吃,战士们到山里挖野菜(如苦菜、地皮菜等),找榆树皮,收野鸡蛋,打猎(野猪、野鸡等),下河摸鱼。
没有烧的,战士们就打柴烧木炭;穿的很困难,每个战士一年只发一套军衣,平时就缝缝补补,夏天光着膀子开荒、种地、打场,长裤改短裤,短裤改裤衩,磨破裤衩的布条打成草鞋,绝不浪费。
没有生产工具,他们自己制造;没有耕牛,就用镢头;没有灯油,就用松树明子,或者把桦树皮卷成筒当灯点;缺少学习用具,就用桦树皮当纸,用炭当笔;没有擦枪油,就采集野杏仁榨油代替。
[2]部队在困难的时候,节衣缩食;在生产自给有余的时候,仍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旅首长曾向全旅发出号召:“生产要多,消费要省。”
1942年以后,部队已经达到了粮食自给,还是将瓜菜、红薯、山药蛋等掺和在粮食里做“八宝饭”吃,而且每天仍然坚持吃两干一稀。
从1941年起,部队基本上没有向上级领过被子。战士们被子里的棉絮,早就滚成一团团的疙瘩了,可是发下新被子时,战士们谁也不肯要,说:“哪天不打败日本鬼子,哪天就不换被子。”
总之,在短短的三年内,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由此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4、修建红旗渠
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 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5、抗洪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江西省九江市防洪墙九八年入汛以来经受四十多天高水位浸泡,后在城区以西四公里处发生基础漏水。
随之一段混凝土防洪墙突然陷塌决口,江水涌入郊区。在洪水即将吞噬九江城区的紧要关头,2.4万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我市广大抗洪干群。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终于成功将决口堵 住,创造了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在超历史高洪水位情况下堵口成功的人间奇迹。
❽ 中庸性格的名人及其事件
一说起中国人的性格,很多人想起的就是“中庸”二字,可以说,这是被误解最多的两个字。包括鲁迅,也有这种误解,他说“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又说“我们中华民族虽然常常自命为爱‘中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颇不免于过激的。”细察鲁迅言下之意,他反对的其实是被庸俗化的中庸之道。说得多了,中庸在白话中,便成了略带贬义的言辞。它的真意,人们反而不愿探究了。
中庸在儒家,是一个核心理念。最早提出“中庸”二字的,是孔子,但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过明确定义。《论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孔子视中庸为一种德行,且是至高的德行,不过民众很久未曾拥有了。中庸乃孔门心法,孔子肯定传授过,只是未见记录而已。
相传孔子的孙子子思,忧虑道学失传,或传久了出现偏差,于是写下《中庸》。《中庸》因收入《礼记》,才得以流传。北宋的二程很推崇《中庸》,到朱熹时,《中庸》因被列入“四书”,成为历代学子的必读书。然而,最早误导人们理解中庸二字的,却是朱熹。朱熹在《中庸章句》开篇,就作了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 这样一个寻常释义,使后人往往忽略了中庸的真正内涵。
朱熹后面引用了程子的解释,就要完整得多:“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今人多认为中庸的“中”,是折中的意思,其实是误解。这里的“中”是公正、适当的意思,所以称为“不偏不倚”,所以才能成为“天下之正道”。
“庸”也不是如今理解的平庸或不高明。在古汉语中,“庸”有“用”和“常”的意思。不要小看了“常”字,古人认为只有天地日月四季的运行,才是不变的常态和常规。所以程子用“不易”来解释“庸”,“不易”就是不会改变的规律,所以才能称为“天下之定理”。同样,五谷之食、布帛之衣,这些伦常日用,也是人类万古不废的常态。而“庸”巧妙地结合了“用”和“常”两字的含义,说明孔子倡导的是一种人人可以实践、而又符合自然常规的行为生活。
所以《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意思是:真实,是自然的法则;而寻求真实,是做人的法则。实行真实的法则,不必勉强就可以事事合于天下的正道了,不用过多思虑就能寻找到天下的真理了,从容不迫地事事合于天下正道,这就是圣人了。纵观《中庸》全篇,求真其实“中庸”的第一要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的“率性之谓道”、“自诚明,谓之性”等观点。原来儒家的中庸之道中的“慎独”观、“诚明”观,强调的都是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只由从这种内在诚性而发的道,才是“不可须臾离也”的“道”。
中庸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哲学理念,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详述的。简单说来,它就是寻求一种公正、又合乎天地常理的人间正道。它即是最高德性,又是一种美,因为它的追求对天、地、人三者来说,都是公正而适合的普遍行为状态。同时,它期望在人类精神中建立起来的这种不朽法则,也是惯穿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大道。钱穆对中庸也是这种见解,他认为中庸之道,如果一定要强调两端的话,一端在至远的天,另一端则是内在的自我,只有执其两端而达到中和了,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鲁迅嘲讽的“中庸”之道,其实也是儒家所反对的。《中庸》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把这种“反中庸”的人称为“乡愿”,就是永远抱骑墙态度和走中间道路的老好人。正是有了这样的认知,历代大儒常常强调“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儒家韩愈因谏被贬,范仲淹更是三谏三贬,他们却因此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维护良知与自己人格尊严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