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有那个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有那个

发布时间:2021-03-12 16:44:04

『壹』 有谁知道中国历史上,建立县制最早的地方。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都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 ,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 。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 。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 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设置的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吴起曾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时的宛郡。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40郡之多。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 ,武帝以后 ,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汉代一县,其面积大约为方百里。汉代列侯所食之县曰侯国,皇后、公主所食之县曰邑,有少数族居住之县曰道。县之下置有乡、亭、里 。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秦称郡之长官为守 。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由于郡守要兼领武事,故当时人常以“郡将”称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县之长官为令、长。新莽时曾将令、长改名为“宰”。《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 又设尉,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 、右尉各一人。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

『贰』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在哪里河南还是湖北吗

从设立时间上来看,权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权县位于今湖北省一带。而综合建立时间和现在的情况来看,主张河南省息县是“天下第一县”,也是存在一定道理的。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由此,就县来说,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设立了。

权县之后,楚国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故地则设县,以此加强了楚国对于偏远地区的掌控力度,这也是楚国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诸侯国的重要基础。

在权县之后,楚国消灭了息国,并在该地区设立息县。就息国来说,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疆域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带。公元前682年前后,楚国消灭息国,并在该地区设立息县这一建制。 息县在建立时间上,要晚于权县的,也即后者要比前者早设立数十年了。

但是,因为权县的建制没有保留至今,也即现在没有权县的区划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息县这一建制,则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至今,成为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个县。所以也有说息县是“天下第一县”的。

『叁』 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就是说在春秋初,秦武公在新开拓的疆域首先设立邽县(今甘肃天水市)、冀县(今甘肃甘谷县),第二年又设置杜县(今陕西杜陵县)、郑县(今陕西华县)。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都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 ,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 .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 .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 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设置的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吴起曾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时的宛郡.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40郡之多.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 ,武帝以后 ,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汉代一县,其面积大约为方百里.汉代列侯所食之县曰侯国,皇后、公主所食之县曰邑,有少数族居住之县曰道.县之下置有乡、亭、里 .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秦称郡之长官为守 .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由于郡守要兼领武事,故当时人常以“郡将”称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县之长官为令、长.新莽时曾将令、长改名为“宰”.《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 又设尉,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 、右尉各一人.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
[编辑本段]·作用
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隋开皇三年(583), 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至元,郡名完全废弃.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国君任免.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郡县制虽然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分立,执行情况不尽相同.直到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编辑本段]·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 里面的概述: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的两次辩论,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以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编辑本段]·郡县制的特点与影响
2008年高考备考指南--历史系统复习用书 的详述: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重点问题导引-
特点: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的来历
春秋时代,随着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的取代,地方组织也逐渐有采邑制转为县制~郡制.县与郡的出现,同春秋是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春秋初期,诸侯国内普遍实行采邑制度.到了中后期,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按田亩征收赋税,原有的采邑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是,一些国家在所占有的领地的地方推行由国君直接管理的县郡管理体制.最初的郡大底建于边境地区,区域虽大,地位却比县底.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推行县郡两级制的开端.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开始时,县和郡都是有国君派官驻守,后来为了扩大兼并和抵御外敌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权组织,有权应变边境的突发事变.发展到了战国时,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就在郡下分设nu诺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县,并逐渐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肆』 中国最早的县是哪个县

县作为行政单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但那时的县的管治的范围非常的大,属于一级行政单位,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县。关于谁是中国最早的县其中的一种说法是:秦朝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设立九江郡,置新淦县,县镇府设在淦阳,成为中国最早的县。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毕竟郡县制由秦开始。所以这种说服力更强一点。

『伍』 中国最早的县那个省的

甘肃省的甘谷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城,早在西元前688年就已置县,即先秦时期的秦武公十年置县。《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西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迄今已有2695年的历史了。在秦武公时秦人就打破了分封制在此建立了郡县制的最初框架,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时冀已建县467年了。是中国历史上置县最早的地方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县。

『陆』 请问中国第一个设立的县是哪个县

《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就是说在春秋初,秦武公在新开拓的疆域首先设立邽县(今甘肃天水市)、冀县(今甘肃甘谷县),第二年又设置杜县(今陕西杜陵县)、郑县(今陕西华县)。

这是史书最早出现设立“县”的记录。

『柒』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省市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始于何时?有哪几座著名都城?

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商代,距今3500年左右,在郑州市区地下。南北2000m,东西1700m。古时候城象征着国家,“国”者“城”也,受封的诸侯国有权按爵位等级建造相应规模的城。到战国时期周期的律令不沿用了,各地可以按需要建城,于是出现“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战国策·赵策》)的繁荣局面。但有都城营造制度,即战国间流传的《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其意可释为:都城占地九里见方,每边设三城门,城内纵横道路各九条,南北道路宽九轨(相当于现在的18m),城东设祖庙,城西设社稷坛,前面为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住区。秦统一中国之后,取消封侯制,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也便成为中央、府、县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此后二千多年来,这个体制沿袭至今基本没变。

下面介绍向个中国古代著名城都规划:

·汉长安

汉长安城即今之咸阳,是在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时建为正式都城的。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对咸阳进行了大扩建,除了渭北有咸阳宫之外,又把六国的宫殿仿建于渭北高地上,然后在渭南的上林苑,建了宗庙、兴乐宫、信宫、甘泉前殿和阿房宫等,把长安建设推向鼎盛时期。到汉高祖时,建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汉惠帝五年修建城墙。汉武帝时在长安进一步大兴土木,扩建宫殿、苑囿、明堂、坛庙等。

长安城的道路系统是为严整的方格网,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其中宫前的横街实测宽为220m、朱雀大街150m,其气势极大,其他的东西向道路宽40-75m,南北向道路47-68m,居住区道路15-30m。

当时里坊制度也极为严格,全城划分为108个坊。里坊像现在的街区。其中朱雀大街西之万年县和东之长安县各54个坊。东、西市场两个,面积分别为1000m×924m、1031m×927m。其中西市住了很多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市内河道与城外水系全部联通。

隋文帝杨坚夺取后周后利用汉长安旧址建城,但发觉此地屡为战场,残旧不堪,宫殿狭小,再加地下水有盐碱,不宜饮用,所以后来就决定在旧城东南的龙首山南扩建新都,筑罗城,定名大兴城。由高颖和宇文恺二人负责规划设计。占地为东西18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实测为9721m×8651m,与记载完全一致)。城东有曲江,地形变化丰富,宇文恺将此设计为芙蓉园景区。为了都城物品运输和用不保障,特凿渠三百里,引渭水入城,名广通渠。

·北魏洛阳

洛阳是中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等朝均建都于此。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址上重建的,东西20里,南北15里,有220个里坊,整个市区分外廓、京城、宫城三个圈层。洛阳北倚邙山,南界洛水,地势较为平坦,自北而南有坡度向下。京城居外廓的中轴线上。官署、太庙、社稷坛、永宁寺、九层木塔等,均布置在宫城前街道两侧。城南设有灵台、明堂、太学,市坊集中于城东、城西,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廓门外的四通市,此处有接街外国人的夷馆区。整个洛阳记载当时总人口为六、七十万以上(《洛阳伽蓝记》)。城内绿化很好,登高可望“宫阙壮丽,列树成行”,其谷水两岸,多值柳树。

隋唐东都洛阳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由杨素、宇文恺负责规划营造。距洛阳城西8公里,地势较平坦,布局很整齐,规模不大,是新建的陪都。

·宋东京

宋东京即汴州,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在此建都,商业特繁荣,建筑密度很大。宋赵匡胤夺后周政权后在汴梁建都。宋神宗间重修外城,宋徽宗政和六年南扩里许。城墙周长50里165步,面积约50km2 ,人口约百万以上。商店、酒楼、饭馆、布行、浴室、医铺、妓院、瓦子等满各处,并以大相国寺等处最为热闹,夜市贸易,通宵达旦。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过,运输极为方便。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开封木作虹桥区段的繁华。另外加之艮岳、琼林苑、金明池、东御苑、玉津园、撷景园等苑囿,所以城市特别富有迷人的魅力。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通向东北平原的要冲位置。战国时建国都。辽代为陪都。金时向东、南扩三里,又建都城,称中都。据记载,金中都仿汴京而建,但豪华程度超过汴京。元世祖忽必烈时,在今之北海建新宫殿,逐成首都大都城。即所谓元大都。

元大都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方格网的道路,很规整。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胡同都是东西向的,两条相距约50步(55~57m),中间安排住宅,与唐以前一里见方的里坊,是不同的处理。

明灭元之后,大都改称北平,又称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于此。城市规划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外城东西长6635米,南北7400米。内外城四面各有若干城门,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四周为护城河。城中心乃是皇城——此禁城。然后按宗法礼制在宫城前配建有太庙(东)、社稷坛(西),并于内城外四面建天坛(南)、地坛(北)、日坛(东)、月坛(西)。天安门前左右两翼为五府六院等衙署。中轴线全长约7.5公里,贯穿南北。南起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及紫禁城内的午门,然后再穿过三座门七座殿,出神武门经景山中峰而北止于鼓楼和钟楼。其空间层次变化丰富,建筑鳞次栉比,气势恢宏而辉煌。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处处强调了封建帝王的至尊至上。道路由街道系统与两条南北间干道联系一起。市肆共132行,相对集中于皇城四侧,成为四个商业中心,即城北鼓楼、东单、西单和南正阳门外。用巨大的引水工程从西北郊引进很多溪流解决都市饮用水问题。

『捌』 我国最早建立县制的是什么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都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 ,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 。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 。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 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设置的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吴起曾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时的宛郡。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40郡之多。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 ,武帝以后 ,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汉代一县,其面积大约为方百里。汉代列侯所食之县曰侯国,皇后、公主所食之县曰邑,有少数族居住之县曰道。县之下置有乡、亭、里 。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秦称郡之长官为守 。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由于郡守要兼领武事,故当时人常以“郡将”称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县之长官为令、长。新莽时曾将令、长改名为“宰”。《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 又设尉,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 、右尉各一人。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
[编辑本段]·作用
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隋开皇三年(583), 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至元,郡名完全废弃。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国君任免。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郡县制虽然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分立,执行情况不尽相同。直到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编辑本段]·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 里面的概述: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的两次辩论,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以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编辑本段]·郡县制的特点与影响
2008年高考备考指南--历史系统复习用书 的详述: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重点问题导引-
特点: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的来历
春秋时代,随着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的取代,地方组织也逐渐有采邑制转为县制~郡制。县与郡的出现,同春秋是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春秋初期,诸侯国内普遍实行采邑制度。到了中后期,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按田亩征收赋税,原有的采邑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是,一些国家在所占有的领地的地方推行由国君直接管理的县郡管理体制。最初的郡大底建于边境地区,区域虽大,地位却比县底。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推行县郡两级制的开端。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开始时,县和郡都是有国君派官驻守,后来为了扩大兼并和抵御外敌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权组织,有权应变边境的突发事变。发展到了战国时,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就在郡下分设nu诺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县,并逐渐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玖』 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县是现在叫什么名字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克权,将权国改为权县,权县遂成为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县。
634年,尉迟恭任荆州路总管,东立沙洋堡,沙洋之名由此而来。

『拾』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县

我国历史上的古代县城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
平遥和丽江
湖北省的荆州
辽宁省的兴城
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县城
加上近年来被引起重视
和关注的湖南凤凰城和
四川阆中古城
合并称之为中国六大古县城

1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100公里处,古城墙始建于公元前827年—782年,为夯土筑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明代洪武3年〔1370年〕在旧城基础上改筑为石城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城墙外观呈四方形,高12米,周长6公里,墙顶宽3-6米,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城内由4条大街、8条小街、72条小巷组成。城墙上建垛口3000个、小敌楼72座,据传象征孔子有3000弟子,72贤人。从上空看,古城类似乌龟,故又称“乌龟城”,其象征长寿不老,坚如磐石。
2丽江古城: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惟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是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城。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6000多住户,少数民族主要是纳西族,还有汉、白、藏等多民族。古城布局独特,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若干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古城心脏四方街,有6条五彩花石街向四周辐射。古老的街道用石板铺成,民宅多为“三房一照壁”的土木结构瓦房。300多座古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构成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格,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丽江还保存只有1400多个单字的纳西象形文字,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3荆州古城
又名江陵城。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西郊,已有2000 多年历史。自秦汉起,耸有城廓,五代十国后,始建砖城,宋、元、明几毁几修。现保存完好的城墙,为清治三年〔1646年〕依明城垣所建,城高8.3米,厚10米,长10.5公里。古城分为三层,外边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古城墙四周原有城门6座,每座城门均设“双保险”,前后两道门,二门之间建有瓮城,以便“瓮中捉鳖”。6座古城门上原都建有城楼,现只有东门和大北门两处,大北门城楼是古城墙上唯一尚存的古建筑。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关羽大意失荆州”等大部分故事发生于此。城北5公里处的楚纪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保存也较好。
历史的烙印
4兴城古城
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24公里,古城墙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清代重修。明代称宁远卫城,清代为宁远州城,民国时期改为兴城县。其内城呈正方形,南北长825.5米,东西长803.7米,城墙高8.8米。城的四面各设城门一座,门外有半园形瓮城,墙外侧筑有垛口,内侧有女儿墙,城内有十字大街,正中有一座钟鼓楼。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
街道一角
5凤凰古城
位于湖南省湘西州的西南边,因该城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古称镇竿,是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建于清康熙时代,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有沈从文故居等。古城分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似一条绿色长廊。城西有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也叫黄丝桥石头城,属于古代兵营遗址。城外的苗疆边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1622年〕,全长190公里,城墙高3米,底宽2米,顶端宽1米,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被称为“中国南方长城”。凤凰古城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
6阆中古城
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因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得名阆中。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自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4年灭巴后置阆中县,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代曾在此设置郡、州、府、军、道。明末清初,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0年之久。古城选址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例。棋盘式的古城格局,四四方方的街道布局体现了古代城市建设的风水学理论,是按照古代特别是唐代天文风水理论营造且保存尚好的一座古城,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称,被誉为风水古城。现有明清建筑和唐代建筑等,91条古街,1/5是唐代建筑。阆中一直是军事重镇,蜀汉名将张飞镇守阆中7年之久,并被害于此。
侯家大院(苏维埃川军指挥部)
其实中国还有很多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保存作为完整的古城,走在古街巷道,穿越历史与现实,享受着...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有那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