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飞机历史
中国飞机比较晚开发
⑵ 中国战斗机发展历史!
解放前的不说了,没什么可说的。
解放后的朝鲜战争开始修理飞机。进口米格-9近千架,很快就被米格-15取代,参加朝鲜战争。同时装备了相当多的拉-11战斗机。还有几架国民党留下的P-51野马战斗机。
50年代仿制米格-17,命名为歼-5。产量不到一千架。很快就开始仿制米格-19,不过急于求成,质量低劣。同时开始引进米格-21,自己论证的几种战斗机过于“大跃进”了,纷纷下马。60年代,沈阳主抓米格-19仿制的歼-6定型,成都准备生产米格-21仿制的歼-7。歼-7大量生产是80年代的事情。90年代对歼七哟所改进,但是由于米格-21基础太差,性能没有多大提高,基本上是昼间战斗机。
70年代陆续研制歼-9和歼-13,因发动机和本身设计经验不足,加上管理混乱,外行领导内行、空军出尔反尔,无功而返。
唯一幸存的是沈阳的歼八,在80年代开始小批量生产,陆续至今。
80年代开始和以色列合作,结合歼-9的经验研制歼-10(基本上是引进)。2000年后投入生产装备部队。80年代末与美国合作改进歼八失败,引进法国幻影2000因价格太高而放弃。90年代引进苏-27,2000年后才国产化。
2000年后歼6完全退役,歼-7停产开始退役。
目前主力机型中,骨干是苏-27/歼-11、苏-30MKK、歼-11B、和歼-10,占到将近一半。其余是歼八和歼七。
目前首先要淘汰的是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歼七,然后是缺乏电子战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的歼八。10年内空军主力还是三代机,数量上以歼10为主。歼-20开始少量装备。
⑶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
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1965~1975年,738厂共生产320机等第二代产品380余台。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70年代后期,电子部32所和国防科大分别研制成功655机和151机,速度都在百万次级。进入80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新的发展。
4、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
和国外一样 ,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
10多年来我国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现在以联想微机为代表的国产微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
(3)中国的历史机扩展阅读:
世界发展:
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
1889年,美国科学家赫尔曼·何乐礼研制出以电力为基础的电动制表机,用以储存计算资料。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⑷ 中国电脑发展史
以下表格记录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系统有384个运算处理单元,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⑸ 中国飞机发展史
中国飞机发展史如下:
1909年9月21日 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
1910年8月 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1913年9月 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成立。秦国镛任校长。
192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京沪航线京津段试飞成功。于5月8日投入运营。
1920年5月1日 中国第一个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杂志创刊。
1920年5月1日 中国最早的民间航空团体,中华航空协会在北京成立。汪大燮任会长。曾主办《御风》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 直系军阀为其“京汉航空线筹备处”作宣传,在保定举办空中游览,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机失事,机上14人全部遇难。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 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学员毕业,飞行教官丁纪徐在该期毕业典礼上进行了空中跳伞表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中跳伞者。
1928年10月10日 中国第一所民办航空学校——厦门民用航空学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 中国航空协会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开设航空陈列室,有模型、图片以及飞机实物展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航空展览。
1936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的风洞在清华大学进行首次开车运转试验。
1950年6月19日 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聂凤智兼旅长。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
1951年4月18日 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段子俊任局长。
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练机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56年9月8日 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Ф型(歼-5),并获批准批量生产。
1958年2月18日 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山东诸城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型主空侦察机1架。
1958年7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在沈阳首飞成功。
1959年9月30日 由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米格-19(歼-6)歼击机首飞成功。
1962年9月9日 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南昌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飞机1架。
1964年2月20日 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沈元任理事长。该会出版的刊物有《航空学报》、《航空知识》。
1964年4月11月 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霹雳-1型空空导弹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964年9月 轰-5型飞机在哈尔滨飞机厂试制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产。
1966年1月17日 国产歼-7型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于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产。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仓皇登上停放在山海关机场的空军一架三叉戟型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后坠毁于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上人员全部摔死。
1979年12月 新中国自行研制的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军试用,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1980年4月8日 由空空导弹研究所和株洲发动机厂承制的“霹雳”-3型空空导弹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1983年8月23日 新中国第一个热气球在河南安阳首次自由飞成功,飞行员为刘连成、郝东山、宋茂森。
1984年6月12日 沈阳飞机公司试制的高性能歼击机歼-8Ⅱ型飞机由试飞员曲学仁驾驶首飞成功。
1986年2月18日 新中国第一艘热气飞艇“蜜蜂6号”在北京航空学院试飞成功。
1992年1月16日 国产直-9型直升机首飞成功。
固定翼飞机或定翼机(Fixed-wing aeroplane),常简称为飞机(英文:aeroplane),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
⑹ 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海军航空兵是现代海军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能够远距离发起攻击和进行快速机动作战,是现代海军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手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海军航空兵就已经出现,并在海战中初露锋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航空兵更是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威力。
据统计,二战中各参战国损失舰船的53%是由海军航空兵用航空鱼雷和航空炸弹击沉的,特别是太平洋海战更是几乎成为了海军航空兵独步的舞台。二战的海战经验表明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制空权对海上战争的胜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很长海岸线和广阔领海面积的大国,但旧中国却长期处于有海无防的窘迫境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花大力气重建海军舰艇部队,同时也开始筹建海军航空兵。195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部正式成立,顿星云任司令员。1952年7月,海军在上海虹桥机场组建了海军航空兵第一师,下辖一个鱼雷轰炸机团和一个歼击机团。分别装备苏制图-2活式轰炸机和拉-9活塞式歼击机,第二年又改装了拉-11歼击机,海军航空兵第一师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海军的第一支航空兵战斗部队开始担负作战使命。
海军航空兵组建50多年以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部队的武器装备在初建时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海军航空兵已拥有超音速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导弹攻击机、侦察机、海上巡逻机、舰载直升机、运输机、水上飞机等多种机型,成为保卫海空的一支重要力量。
歼击机作为海军航空兵的一种最重要的机种,从建立之初到现在走过了从活塞式歼击机向喷气式发展、从轻型歼击机向中型和重型发展、从机载设备简单的昼间歼击机向设备复杂的全天候歼击机发展,从作战半径较短向作战半径较大发展以及从机炮为主要武器转变为以空空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发展历程。海航最早服役的拉-9和拉-11尽管算是二战末期性能最好的战斗机之一,但毕竟都是活塞式飞机,其飞行性能在进入50年代后已显落伍,而此时世界上其他海军强国的海军航空兵都已完成了由活塞式向喷气式战斗机的转变。
1953年4月,海军航空兵第二师在浙江宁波组建,开始装备当时较为先进的“米格”-15歼击机。喷气式歼击机的服役使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力大增,1954年3月18日,海航第二师六团副大队长崔巍、中队长姜凯驾“米格”-15双机在浙江东部海面上空击落台湾国民党空军2架F-47战斗机,取得了海军航空兵空战的首次胜利。随后“米格”-15飞机又装备了多个海军航空兵部队,在与台湾国民党空军的空战中取得了多次战果。
从苏联购买现成的作战飞机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并要花费大量当时紧缺的外汇,而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实现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飞机装备的自给和自主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航空工业。
因此在建国后不久,中国就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进行大规模的航空工业建设。为了让空海军早日装备上国产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尚未完全建成之际,中国航空工业就已经开始仿制比“米格”-15性能更好的“米格”-17歼击机。之后随着国产歼-5飞机开始在海航部队大批服役,逐渐取代了活塞式歼击机,成为海航装备的第一批国产喷气式歼击机。
60年代中期以后,仿制“米格”-19的歼-6超音速歼击机也开始进入海航服役并大量装备。在立足国内原材料和制造能力的基础上仿制成功的歼-6飞机满足了海军航空兵提高装备技术水平的迫切需要,使中国海军航空兵完成了从亚音速歼击机到超音速歼击机的跨越,摆脱了对苏联进口歼击机的完全依赖,并在后来的多次空战中取得了不凡的战果。歼-5和歼-6飞机都采用后掠梯形翼,歼-5的机翼后掠角为45度,歼-6增大到55度,更大的后掠角推迟了机翼表面激波的产生。而装有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具有大的推重比,也使歼击机的飞行速度超过音速成为了可能。
而随着仿制“米格”-21飞机的成功,三角翼的歼-7具有更好的高空高速性能,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2倍音速,使海军航空兵的装备技术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这些飞机以航空机炮为主要武器,配以简单的光学瞄准具进行瞄准射击,歼-7还首次装备了红外制导空空导弹,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对敌机目标进行攻击。
飞机的机载设备则主要是通信电台、高度表、无线电罗盘以及简单的敌我识别器等,设备的数量较少,技术水平也低,仅能满足昼间飞行作战的需要。主要的作战方式则是近距格斗以及尾追攻击。由于受飞机的载油量、通信技术以及对海上目标的探测识别等多方面的局限,海航的这些歼击机只能主要用于海军基地的防空以及沿海地区上空制空权的争夺,无法满足掩护作战舰艇外海出击或轰炸机进行海上远程打击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引进苏联的歼击机进行仿制生产,不仅提高了空海军的空中作战能力,而且使中国航空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为自行研制性能更好的歼击机打下了必要的基础。1964年,在对引进的“米格”-21飞机进行系统的技术摸透的基础上,中国开始了自行设计比“米格”-21性能更好的歼-8飞机。
针对当时“米格”-21飞机存在的机内载油量少导致作战半径过小、没有安装雷达缺乏自主搜索探测目标的能力、只安装1门机炮和挂载2枚空空导弹致使攻击火力弱等缺陷,提出在“米格”-21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一种飞得更高更快、作战半径更大、机载武器火力更强并能够全天候作战的新型歼击机。歼-8飞机并不是在“米格”-21或歼-7基础上简单地进行等比例放大而成的,而是在保持歼-7气动总体布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当时所掌握的技术并结合性能指标的要求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设计方案也是经过大量的风洞吹风最终优选出来的。歼-8采用加大机翼后掠角、相对厚度较薄的高速翼型、机翼前缘扭转、低置的水平尾翼、进气锥无级调节等技术措施,减小了飞机的超音速飞行阻力,2台大推力的“涡喷”-7甲型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推重比,在拥有更快速度和更高升限的同时仍能具有好于“米格”-21的机动性。
更大的机体得以装载更多的燃油,大幅提高了飞机的作战半径。同时歼-8飞机也没有受到当时国外流行的“取消航空机炮”思潮的影响,而是采取了导弹和机炮并重的武器配置方案,在之后多次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也证明这种选择的正确性。2门固定机炮和4枚空空导弹的武器配置也使得歼-8飞机拥有了更强的作战火力,服役后成为了当时海军航空兵里性能最好的歼击机。
由于火控雷达研制的拖延,使得歼-8飞机在交付部队使用时并没有能够具备原先设想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无法发挥飞机应有的战斗力。特别是海军航空兵由于主要在远离基地的海上进行作战,难以得到及时的地面指挥和空情支持,特定的作战环境要求歼击机必须配备能够实现远距离搜索的火控雷达以及完善的通信和导航设备,保证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简单气象条件还是复杂气象条件下都能独立完成作战任务。
而随着舰载导弹武器的实用化,敌方舰艇可以在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实施打击,这就势必要求近岸防空范围要向更远的海上推进,海航的歼击机越来越多地要担负远离基地的空中巡逻警戒和拦截的任务,这就对歼击机的航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0年代中期,中国在歼-8白昼型和全天候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作战性能更好的歼-8Ⅱ型飞机,改机头进气方式为两侧进气,机头空间腾出来安装大直径天线的机载火控雷达,完善的机载设备使飞机具备了良好的全天候作战性能,整机的综合技术水平有了大的提高。
而进一步加装了空中加油设备的歼-8D型飞机,在加油机的配合下也满足了海军航空兵抵达南沙群岛上空进行战斗巡逻的航程要求。航程与作战效能大幅提升的歼-8D型机进入中国海军航空兵服役后,使之终于具备了保卫南海权益的实质性空中作战手段。同时歼-8D与“轰油”-6加油机配合还可以为携带空舰导弹或航空炸弹的海军远程轰炸机进行伴随护航,进一步扩大海军航空兵的攻击能力和范围,对周边国家海军进行有效的威慑。
而随着更先进的脉冲多普勒体制火控雷达、全数字化综合火控系统、中距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等方面技术的综合应用,作战性能大幅提升的新型歼-8F型飞机目前也开始装备海军航空兵,具备了现代中距拦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歼击机的自主作战能力,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战斗机之间存在的差距。
而歼-7飞机作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另一种主力歼击机,在此期间也没有停止发展改进,先后改型研制出歼-7HH、歼-7EH等海军型号装备海航部队,替换了已经陈旧的歼-6和歼-7的早期型号。歼-7EH通过采用双三角翼、增加前后缘机动襟翼和增大发动机推力等措施,飞机的机动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配装可全向攻击的近距格斗导弹后使作战效能有了质的提升,而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又可以满足海军航空兵在飞机装备数量上的需求。
当然限于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内航空工业技术水平以及对海军航空兵作战地位的认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击机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空军相比海军航空兵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只能是空军装备什么歼击机海航也跟着装备什么歼击机。无论是在50、60年代还是在90年代,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歼击机时都是优先装备空军,海航则一般要等到国产仿制型号出来才开始装备。而中国航空工业在歼击机的仿制和自主研制方面也一直是以满足空军的战技术要求为主,对海航飞机的一些特殊要求往往无法顾及,只能进行一些诸如增强防腐性等少量必要的改进,这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海军航空兵整体战斗力的提高。
随着近些年来对海洋权益的日益重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开始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这也为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良好的机遇。一批又一批的新型作战飞机陆续装备到海航部队,装备的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从国外购置的苏-30等先进作战飞机几乎是紧跟着空军之后进入海航服役,进一步缩短了与世界海军强国在航空武器装备上的差距。
⑺ 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史
1958年3月17日,抄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袭纪念的日子。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接收机实地接收试验成功。
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我国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电视广播,国内不能生产电视机。1957年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厂领导立即组织试制小组,黄仕机同志主持设计。当年,试制组多数成员只有20岁上下,他们对电视这门综合电、磁、声、光的新技术极其生疏,没有见过电视机,参考资料也很少,通过对资料、国外样机、样件的研究,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元器件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工水平,制定了“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通道和扫描分开供电、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的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电视机生产的空白,是我国电视机生产史的起点,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电视机生产大国。
中国第一台电视机1958年3月由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为了纪念这台电视机的诞生,它被命名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