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名的古代战术有什么
1、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2、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七计,在战争中常常用到。 砖指小利,是诱敌上当的诱饵;玉是大利,是真实的意图。此计谋指用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之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击败敌人。
后来抛砖引玉也指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赏析。
3、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里的第三计,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作品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4、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并非“好逸恶劳”,而是养精蓄锐,等敌人劳师动众、疲于奔命、彼竭我盈之后待机而动。
使用以逸待劳这种策略的时候,务必要沉着冷静,把自己和对方的环境、意图,以及彼此间的实力估计清楚,机警地随时随地注意事情的变化,时机未成熟时要稳如泰山,机会一来就要翻江倒海。
此计强调,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的方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
5、擒贼擒王
此计认为攻打敌军主力,捉住敌人首领,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敌军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挽弓当自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领导人,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
⑵ 关于中国古代战略战术问题。
早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作战方法,比如孙膑,他就在任齐国军事时,就创造了许多战法---围魏救赵,避实就虚等,而孙膑的前辈孙武则更是在我国最有影响的《孙子兵法》一书中提到了诸如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许多作战思想和方法。其实搂住所说的几部著作中的情节,一是作者为渲染人物的需要,二是将强作品的可观性(观赏性)。所以多少会和现实中有一点差异,大比方说,战国时期,赵国任用赵括为大将率四十万大军抵御秦军,然而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实战经验,最终中了秦军埋伏,四十万军队最终落得个被活埋的下场,这场战斗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将对垒的场面,自始至终是双方在按照各自统帅的将领执行着任务,但结局却迥然不同,而这一仗也确立了当时的秦国对于其余各国的优势地位,为以后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由于战争打的不光是物资,更是打的人才,我国自古就知道选择优秀人才帮助自己确立优势,而将领是军队的灵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打掉对方将领,就等于打掉对方的军队的灵魂,因此自古就有擒贼擒王的一说,而这种说法则更多的被运用到小说中去(这样会根多的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采纳哦
⑶ 中国古代真的有驱兽作战吗
火牛阵
传说我国古时候,有过许多在战争中使用飞禽猛兽打仗的故事。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描写商、周之间改朝换代的战争,就描写了各种人物使用兽魔禽妖互争高低的趣事。例如姜子牙骑四不像、闻太师骑墨麒麟,黄天化骑玉麒麟,李老君骑青牛,普贤真人骑白象,慈航道人骑金毛犼,赵公明骑虎,黄飞虎骑五色神牛,申公豹骑虎。郑伦和崇黑虎骑火眼金睛兽,二兽大战,郑伦还放出三千乌鸦兵。崇黑虎与苏全忠大战,崇黑虎放出铁嘴神鹰将苏全忠坐骑眼睛啄伤,全忠因此跌下马来,当了俘虏。当然《封神演义》只是小说家言,虚构成份很多,不能信以为真。而且《封神演义》中有些野兽如麒麟,火眼金睛兽,狴犴等,都是传说中的动物,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些动物,这是古人想象出来的。
那么古代,是不是真的有过驱兽作战的事例呢?据《战国策》、《史记》等记载,公元前279 年,燕国攻打齐国,包围齐国的即墨城已有三年,齐国守将田单,一方面麻痹敌人,另一方面不断激发城内士兵和民众对敌人的仇恨,鼓舞士气,并且作好了决战的准备,暗地里搜罗了1000头牛,牛身上披着大红大绿的褂子,角上捆上两把尖刀,牛尾上系着浸过油的粗麻绳子,半夜里战斗开始,1000多头牛尾巴上的油绳全被点燃,被火烧痛的牛拼命狂奔,后面数千名壮士挥刀砍杀,燕国士兵一个个从梦中惊醒,被黑压压冲来的怪兽吓得魂飞魄散,燕军阵地大乱,死伤无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火牛阵”。
“火牛阵”之战是战争中运用家畜打胜仗的范例,其实古人作战都骑用战马。马、牛、羊、犬这些都是人们通过长期驯养的畜牲,从严格的意义上已经算不上是野兽了。
有人提出,我国最早驱使野兽作战,并见诸史载的应是先古时黄帝和炎帝之间为争夺中原而展开的一场大战。据《列子·黄帝》云:“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罴、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飞禽猛兽一起上阵,其战斗之酷烈,规模之大可想而知。但是也有人认为,黄帝和炎帝之间作战驱用的禽鲁中狼、豹、熊、虎,鹰、雕等现在动物园中尚能见到,其余几种仅仅是传说中的动物,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因而细考起来,也当不了真。更有人认为,先古时期的这场大战驱用的这些猛兽,并不是真正的猛兽,而是以猛兽命名的一些“战斗团体”,也就是说:是以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之间的大战。
旧题汉朝东方朔撰写、实则是六朝人伪托的《海内十洲记》记载:“征和三年,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猛兽一头,帝(汉武帝)见之,……问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使者曰:‘……猛兽一声叫发,千人伏息。’……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音,试听之。使者乃指兽,命唤一声。兽舌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雳。……帝登时颠蹶,掩耳震动,不能自止,使者及武士虎贲皆失仗伏地。诸内外牛马豕犬之属,皆绝绊离系,惊骇放荡,许久咸定。”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大辽水》引《博物志》也记载说:“魏武于马上逢狮子,使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健儿数百人击之。狮子吼呼奋越,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超上王车轭上。狮子将至,此兽便跳上狮子头上。狮子即伏,不敢起,于是逐杀之,得狮子而还。未至洛阳四十里,洛中鸡狗,皆无鸣吠者也。” 虽然,这两本书记载的猛兽均是真的,而且凶狠异常,如用以战事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书中均没有详述这类猛兽的具体形状,也没有用于真正的战事上。
有人认为,真正使用猛兽作战,而且在史书上有详细记录的是南北朝的宋朝《宋书》第七十六卷记载,宋文帝刘义隆派宗悫反击割据岭南的林邑的侵扰,宗悫起先屡战屡败,原因是敌人驱赶大象群作战,大象象皮很厚,普通刀剑不易伤着,宋兵无法抵挡,总是败下阵来。宗悫在失败后沉思,狮子为百兽之王,大象应该是惧怕狮子的,于是他命士兵做了许多假狮子装在车上。再次作战,当林邑又一次驱赶象群前来时,宋军将狮车推到阵上,大象见到狮子,嗷嗷长鸣奔回阵中,敌营大乱,宋军趁势掩杀,大获全胜。
驱赶猛兽作战以壮军威、掩护士兵进攻的战术,在历史上还有多起,如北宋宰相王安石同意广西周士隆的建议多造车辆,以抵御南边一些小国以象阵作战骚扰;明末张献忠死后,他的义子李定国在抗清战场上,常常驱象作战,使清兵惊溃,死亡遍野,他有战象13头,俱名以美名、封大将军。
综上所说,在我国古代,有过驱兽作战的事例,这是确凿的,但究竟从何时起,还无法定论。
⑷ 中国历史上水战中大规模使用火攻战术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水战中大规模使用火攻战术有:赤壁之战、刘裕火攻破卢循、南梁战胜北魏的钟离之战(鄱阳湖水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⑸ 历史上著名的动物实验有哪些
超过量迷幻药试大象
1962年,美国科学家测试迷幻药对大象的反应,向一头大象发射注射器,里面装着的迷幻药份量是人类最高份量的3000倍,大象中枪后大声狂叫,然后蹲下,即使科学家企图用解药救它,但它仍在1个小时内死亡。科学家总结:“大象似乎对迷幻药反应高度敏感。”
注射药品企图令死人复活
1930年代,加州大学科学家科尼什企图令死人复活,上下摇动尸体,希望令尸体恢复血液循环,同时注射肾上腺素和抗凝血剂。这个实验惹起大学争议,科尼什转到家里做实验,利用吸尘机制成心肺机器,一名死囚当时自愿接受实验,但遭当局反对,忧虑若实验成功,监狱便要释放他。
开灯播音乐测张眼睡觉
1960年,爱丁堡大学睡眠专家奥斯瓦尔德想知道人类是否可以张开双眼睡觉,要求自愿人士躺在沙发上,用胶纸贴着他们双眼,令他们不能闭上眼睛,然后在他们面前放一排光灯,又在他们腿部接驳电极电痛他们,更向他们耳朵大声播放音乐。3名勇敢的自愿人士接受实验,但即使重重障碍,电子大脑摄影图显示,他们全部人12分钟内就睡着了。
火鸡模型拆件测性欲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科学家沙因和黑尔测试雄性火鸡的性欲,把它关在房间中与一只栩栩如生的雌性火鸡模型朝夕相对,结果发现它对着模型也能激起性欲。科学家又想知道雄性火鸡什么情况下才对雌性火鸡模型失去兴趣,于是把模型的尾巴、脚、翼逐样拆除,最后拆剩鸡头,但雄性火鸡仍然性欲旺盛,冲向模型想做爱。作者白泽表示:“最后模型只余下一枝竹撑着鸡头,雄性火鸡仍感兴趣。事实上,它喜欢一枝竹撑着鸡头多过无头身体。”
另外,一本名为《ElephantsonAcid》的书亦收录了20种历来最古怪的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
制20双头短命狗
1954年,前苏联科学家德米科夫成功研制出一只有两个头的狗,震撼全球。他利用外科手术,在莫斯科市郊实验室把一只小狗的头、两肩和两只前腿移植到一头成年德国狼狗的颈上,之后15年,他造了20只两头狗,但由于组织排斥,最长命的一只也只活了1个月。
斩头狗懂眨眼
192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布鲁康伦科发明了一部心肺机器,成功令被斩头的狗头仍有生命。他1928年展示实验结果,把狗头放在台上,然后拍着,狗头作出畏惧反应,用光照狗头双眼,眼睛会眨眼。
孕育人与猩猩混种
1927年,前苏联科学家伊万诺夫试图孕育人类和猩猩的混种动物,于是前往非洲秘密进行实验,两次尝试利用人类精子为一只雌性黑猩猩进行人功授孕,但不成功。
黑猩猩与人类一起成长
1931年,心理学家凯洛格测试一只黑猩猩婴儿在人类养育下会否像人类,结果黑猩猩婴儿的语言能力令人失望,连与它一同玩耍的人类婴儿语言能力也受影响,最后终止实验。
⑹ 战国齐将田单发明了哪种以动物为主的战术大败燕军
火牛阵
火牛阵,战国齐将田单发明的战术。燕昭王时,燕将乐毅破齐,田单坚守即墨(今山东平度)。前279年,燕惠王即位。田单向燕军诈降,使之麻痹,又于夜间用牛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大败燕军,杀死骑劫。
⑺ 中国古代将动物用于战争的战例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战争中,人们常依靠动物的帮助进行战争。这在当时武器不够先进的条件下,对于取得战斗的胜利曾起到过不小的作用。据文献资料记载,兽战在我国古代战争中有数十起之多,几乎历朝各代都有过,现收集一部分战例供大家参考。
将官先派大军正面进攻,从早上攻到黄昏,暗中将猴子送上崖顶,到了木栏栅处猴尾燃起火,连卜漏住处都燃烧起来。顿时军心惶惶,被杀死被烧死以及摔下悬崖死的不计其数。
鸽战
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二月,西夏元昊率兵向渭州(今甘肃平凉)进军,宋帅韩琦命任福率兵出击,进至距离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东南)5里处。宋军先遣将领桑怿,见道旁有数个银泥盒,盒中有跳动之声,心疑莫测。当任福率主力部队赶到,打开盒盖,百余只带哨军鸽,自盒中纷纷飞出,盘旋在宋军上空。干是西夏伏兵得知宋军陷于埋伏,四面围攻,宋军大败。史称“好水川之役”,开创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最早使用军鸽的先例。
骆驼战
康熙年间,漠西蒙古厄鲁特的准噶尔葛尔丹勾结沙俄发动叛乱,一直向南打到距北京只有900里的乌珠穆沁,清廷震动。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下诏亲征,与葛尔丹的军队相遇在乌兰布通。叛军用毡缚在骆驼背上,把数千头骆驼组成一座驼城,使清军进攻受阻。后来,清军改变战术,用火炮猛轰驼城中央,骆驼溃散,叛军阵脚大乱,清军乘势追击,大败葛尔丹军。
⑻ 历史上无解的战术
不是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下,迂回穿插和分割包围就没有条件了,真正无解的战术是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个16字方针才是无敌的,后来上升到在遇到敌强我弱状态下的战略。
⑼ 中国古代有种动物阵法,叫“火牛阵”,此阵有何厉害之处
“火牛阵”的厉害之处在于,在牛的角上绑上尖锐的兵器,然后尾巴上用缚苇灌了油,之后用火点燃尾巴,受了惊的牛冲向敌军,横冲直撞,攻击力比较大,士兵抵挡不住这样的攻击,这就是它的厉害之处。
他命令将牛尾巴上的草点燃,之后牛受到惊吓,便钻洞而出,士兵也跟着冲锋陷阵,城内的人在敲打铜器为士兵们鼓劲。而燕军早已失去了防备心,突然惊醒的他们失去了战斗力,看到这些牛更是认为是天上派下来帮助齐国的军队,便仓皇逃跑了,田单也乘胜追击,最后取得了成功。
⑽ 中国古代的骑兵战术
朋友,这个话题说来话太长了,给你大概说一下,秦朝时骑兵还不是主要作战部队,步兵是主要作战部队,骑兵往往作为先锋部队,或者近卫军,及偷袭部队!
到了汉代,突厥比较强悍,而且都是游牧民族,汉武帝大量组织培训骑兵,况且西域地广人稀,骑兵正好适合作战,哎,没法讲了,得一个一个朝代给你讲下去!反正你记住骑兵得主要作战功能,再结合各个朝代的特点自己大概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