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为何历史上最不愿提及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但是我们有明确记载的历史却没有这么长,我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历史事件年份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太史公司马迁作为一名严谨的历史学家,他的年代表编纂也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国人暴动,一个是共和执政。
竹书纪年对共和二字还有不同的解释。周厉王逃亡之后,把一个周朝所封的共国的君王叫做姬和的人,请过来当临时执政。因这个人的名字而得名,他短暂的执政时期被称作共和时期。
㈡ 中国有明确记载的历史是否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公元前841年是周王朝的那一年
是的
这一年是周厉王被逐的年份,随后周公召公辅政,史称周召共和.这一年就是共和元年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从商迁都后就开始有年代纪年了,不过暂无准确依据
㈢ 公元前841年哪个君主灭国
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历史上叫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和诸侯分工明确:天子管理“中国”,诸侯屏藩中国,管理边疆。
西周有几个好皇帝,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宣王,也有几个败家子,周昭王、周厉王、周幽王,周昭王南征荆楚被楚民直接拿去喂鱼,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灭国。
周朝的后半段叫东周,东周阶段,天子名存实亡,此时诸侯兴起,有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
今天来聊周厉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国人暴动”“厉王奔彘”,说的就是周厉王的带引号的丰功伟绩。涉及人物如下:
周厉王——君暴(一听名字就不是个好东西)
邵公——忠臣(力谏厉王,不能堵塞言路;让儿子代替太子死,保住了皇脉)
荣夷公——小人(拍马屁,“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大王您的。”)
卫国巫师——小人(“道路以目”的现场导演)
狗头军师,为周厉王专门出坏主意
周厉王是周朝第十代国君,是个残酷的暴君。他爱慕虚荣,贪图财利,任用小人,横征暴敛。
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荣夷公是个十足的小人,是给周厉王出坏主意的狗头军师。他劝周厉王说:“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您的。”劝周厉王把山林川泽都收归国有,实行“专利”政策,由天子直接控制。
就这样,周厉王霸占一切山川、琥珀、河流,美其名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国有化的山林川泽,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这样就剥夺了贵族的利益,同时规定,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也剥夺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厉王一意孤行,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在街头巷尾,诅咒这种政策。
卫国巫师,陷害忠良,百姓道路以目
周厉王横征暴敛,对外连年发生战争;对内对山林湖泽实行“专利”政策,堵塞言路,实行恐怖政策。
周厉王的暴政,百姓苦不堪言,议论纷纷,引起了大臣邵公的担忧。
邵公劝说周厉王
有一天,邵公劝说周厉王:“大王,您不能这样了,到处都有人议论您。”
周厉王勃然大怒,吼道:“谁议论我,立即处死谁!”
他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专门收集百姓议论天子的话,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议论天子丢了性命。
这样,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下议论朝政。即使熟人见面也不敢打招呼,只能互相递个眼色,不敢张口,“道路以目”,就匆匆离开。
一天,周厉王得意地对邵公说:“你看,现在没人再议论我了吧?”
邵公说:“您这是用堵的方法啊,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办法就是疏导。古代圣君为政,都听取士大夫的意见。不让老百姓说话,这比堵住河流还危险啊”
厉王根本听不进去,变本加厉地镇压百姓。
国人暴动,厉王奔彘,被流放国外
这种道路以目的恐怖局面,在延续三年后,老百姓忍无可忍,暴动终于爆发了。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
按:国人就是城市平民,就是镐京市民,首都市民的暴动(当时把住在城里的叫“国人”,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
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
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
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山西霍州), 并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该地,这就是“厉王奔彘”。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转而寻找太子姬静。
召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攻召公家,要召公交出太子,召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以自己儿子冒充太子交出去,被百姓活活地乱棒打死。
元气大伤,外强中干,再也兴盛不起来了
周厉王被赶下台后,周朝廷没有了国王。国不能一日无君,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代行天子职权政事,史称"共和行政"。
从共和元年,中国历史上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这下,周天子威风八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前面一个南征喂鱼(周昭王),后来的这个被赶下台,客死他乡(周厉王),颜面扫地。
后来,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继位,表面上有复兴的迹象,周王朝实际上外强中干,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兴盛不起来了。
结语
如果说,周昭王被楚民喂鱼后,西周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那么,国人暴动更是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伤筋动骨,是西周走向衰败的标志。周幽王一把火,烽火戏诸侯,更是宣布西周正式离开历史舞台。
在以后的东周阶段,周天子名存实亡,充其量就是个摆设,诸侯当主角的时代开始了。
㈣ 公元前841年,都城发生什么,历史上称作什么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史称“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并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该地。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关于“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两者相比,“共和行政”说较胜。
㈤ 为什么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在成王、康王统治的时期,周朝政局比较安定。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加重剥削,加上不断发动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也随着增长。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周穆王的时候,制订了三千条刑法,犯法的人受的刑罚有五种,叫做“五刑”。像额上刺字、割鼻、砍脚等等。但是,刑罚再严,也阻止不了人民的反抗。
到了西周第十个王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周厉王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他们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周都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
大臣召公虎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告诉厉王说:“百姓忍受不了啦,大王如果不趁早改变做法,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厉王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用急,我自有办法对付。”
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
卫巫为了讨好厉王,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那批人还敲诈勒索,谁不服他们,他们就随便诬告。
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了。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
厉王见卫巫报告批评朝政的人渐渐少了下来,十分满意。有一次,召公虎去见厉王,厉王洋洋得意地说:“你看,这回儿不是已经没有人议论了吗?”
召公虎叹了一口气说:“唉,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呀!”
厉王撇撇嘴,不去理他,召公虎只好退出。
厉王和荣夷公的暴政越来越厉害,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起义的国人围攻王宫,要杀厉王。厉王得知风声,慌慌忙忙带了一批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音zhì,今山西霍县东北)地方才停下来。
国人打进王宫,没有搜到厉王。有人探知厉王的太子靖逃到召公虎家躲了起来,又围住召公虎家,要召公虎交出太子。召公虎没奈何,只好把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送出去,才算把太子保护了下来。
厉王出走后,朝廷里没有国王,怎么办呢。经大臣们商议,由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周公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替周天子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㈥ 公元前841年的“共和时政”时代
公元前841年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共和元年”。“共和”这一新概念,当时是指不要国王了,有多位贤臣共同来执政,求得一种和谐与和平。这个“共和”制度肯定比周厉王一人独裁好,是没有疑问的。而且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每一位帝王的在位、驾崩时间,全部有了明确记载至到宣统退位(共计2752年),这也是世界史上没有的。至于召公会不会实行他那十二条了解下情的办法,没有史书记载,不好瞎说。又过了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于彘。这时太子(姬静) 也在召公家里读书学习长大成人了。周、召两公就和大臣商量撤下了“共和”这个招牌,又复回了禹王的老传统,拥立太子为周宣王。宣王继位一开始十多年还算好。二十年后,他老爸周厉王的毛病又在他身上复发了。不再听大臣的忠谏,结果打了一次败仗,七年后去世。又换上了周厉王之孙(周幽王) 继了位,这是西周最后的一位亡国之君。公元前的西周、东周姬家王朝长达790年,从公元前大约1046年(见《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周武王姬发,到公元前256年的周赧王姬延),它是一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比较牢固而又漫长可怕的奴隶、封建、以君为本的社会。
公元前841年,如果仅仅以年份而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从此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完全信史时代。而在这一年之前,在前面写了好几千年,明确写出年份的也有一千多年,但那些年代,都是大致年份,并不是有文字确切记录的年份。只有到了公元前841年,我们才敢于充满信心地将哪一年的事归于哪一年。感谢伟大的司马迁先生,他以他的付出,为我们这些后世历史工作者及爱好者,梳理出了一条准确的历史通道。伟人千古。
当然,公元前841年之所以了不起,还不仅仅因为这一年是准确记年之始,这一年所发生的“国人暴动”,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共和”时代。国人暴动的起因很简单,那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上一节我们谈到过,周厉王以其残酷的统治,辅以特务手段,成功地使国内的老百姓再也没人敢于抨击他的暴政,不仅不敢抨击,评论也不敢了,又不止不敢评论,说话都不敢了。让人连话都不敢说的政府,不管他有多么强横的手段,也注定不长久。
说他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关于纪年的书籍很多,但是他们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公元前841年以后的确切纪年是可以确定的。
㈦ 为什么说公元前841年为中国准确纪年
司马迁写的《史记》是从共和元年的公元前841年才给予准确的纪年。
有一种历史文本叫编年史,也就是按照时间年代顺序把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这当然很科学而明了的历史体例,也称之为纪年。其中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记录而形成的编年史,就叫正史,或称信史。世界上最早采用这种体例是我们中国编年史,而且一直延续迄今记录了2853年。
这件事是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头的。《史记》虽然是从黄帝写起的,但是直到共和元年的公元前841年才给予准确的纪年,此后的史家也依此延续,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也就是说,中国编年史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国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为了编订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年表。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才将中国历史纪年推算到了公元前1300年。
这首先当然是因为司马迁坚守着编订纪年必须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的原则,而他当时掌握的可靠纪年资料又只能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也就是说,司马迁仅追溯到700余年前的具体年代,再往前,即夏商周的记载,仅有世系(各个王在位的先后顺序),而没有具体年代。本来,司马迁认为自黄帝时代以来应该就有历史纪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也是有纪年的;可是他在写《史记》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历史记录不全,说法也各不相同,模糊不清,真实的纪年没法确定;只有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之后的纪年才是连贯一致的,可以确定的,于是他只能以此为开头编订纪年。
㈧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那年至关重要
如果有人要问,我们华夏民族有多少年的历史呢?
大多数人一定会脱口而出,五千年啊,并且对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嗤之以鼻,觉得没文化真可怕。
也是,上下五千年,这个概念早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足以傲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以华夏文明的底蕴足以让我们每个华夏子孙都昂首挺胸。
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并不是被世界所有国家都承认的,说到这,不少人就要说了,扯犊子吧,上下五千年还能有假不成,当然不假,但不假未必就代表别人必须承认。
这就需要引出一个概念——准确纪年。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史书或者出土的文物能够准确指出确切年份的时期,才能称之为准确纪年,我国的历史很悠久,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确切纪年的时代也很早。
说到这,不少人或许会有个疑问,究竟准确纪年的意义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们再说一件历史事件的时候,不用带着“左右”二字了,是哪一年发生的就是哪一年发生的,而无需描述成类似于“公元前XXX年左右”这样了。
当然,这个准确纪年并不能否认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事件是不存在的,两者并不冲突,只是这一年之前的历史记载都只是有大约的时间,没有确切时间,所以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确实存在,只不过很乱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太史公的司马迁,本着历史学家的严谨性,他没能理清公元前841年之前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所以他也只能以公元前841年为开始编订纪年。
不过我们华夏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不容否认的,即便准确纪年是在公元前841年之后才开始的,
我相信随着我们现在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继续挖掘和研究,我们准确的历史纪年还会继续提前,毕竟我们的历史就摆在那,只是差一个证据罢了。
㈨ 公元前841年的历史记载
那么前841年以前的纪年有没有记载呢?有,而且司马迁说,自黄帝时代以来都有确切的纪年。可是不同的资料说法也有所不同,真实的历史纪年没法确定,于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司马迁没有把它们记录下来。随着历史的演进,那些有着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的珍贵史料渐渐湮没失传了,流传下来最早的年表就只有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了,因此我们取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始于前841年。是年为:宋釐公十八年,周厉王三十七年、共和元年,齐武公十年,陈幽公十四年,蔡武侯二十三年,曹夷伯二十四年,燕惠侯二十四年,鲁真公十五年,楚熊勇七年,卫釐侯十四年,晋靖侯十八年,秦嬴仲四年。
共和行政指西周时期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出奔,由召穆公、周定公共同主持政事的政权,一说为公伯和执政。从公元前841年到公元前828年,共持续十四年。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结束。
公元前841年·中国周厉王暴虐,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召公、周公行政,号曰共和。中国历史准确年代自此开始(共和当年改元)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公元前841年1月12日,周厉王三十七年、鲁真公十五年夏正头年十二月朔壬子。周历共和元年正月初一日。由《西周金文历谱》按《膳夫山鼎》推定为:“厉王三十七年正月壬子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