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陕州区历史故事

陕州区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10 01:29:23

A. 介绍陕县历史和温泉

历史:在陕县这块土地上,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前)在陕地出现了较大的部族群落,主要分布在陕县西张村、菜园、窑头、人马寨、张汴、西王等地。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是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河南省陕州专区管辖,为陕州专署驻地。1952年,陕州专区撤销,并入洛阳专区,陕县归洛阳专区管辖。1959年底,陕县并入三门峡市。1961年恢复陕县建制,县委、县政府机关驻三门峡市区,隶属洛阳专区。1986年4月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格为省辖市,陕县归三门峡市管辖。1994年5月,陕县县委、县政府机关迁至县西大营镇温塘村办公。


陕县温泉:陕县温泉保健度假区,位于陕县县城南部,距三门峡市区18公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众多。唐时就有“酒幔高楼一百家”的繁华盛况。历史上的王莽、刘秀、曹操、武则天曾慕神泉之名流连于此,在这里至今仍有王莽寨、刘秀峰、马蹄印、仙姑洞、摩崖造像等众多名胜古迹和历史传说。景区内拥有789个台阶的天梯,有依托温泉建造的极具异国风格的日式、泰式、韩式浴池,有依山而建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窑洞宾馆。登临山顶思乡阁,青山绿黛,九曲黄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B. 栾川在历史上又叫什么

历史上的栾川建置几经变迁,夏商时期栾川为有莘之野。
汉至北魏置亭,唐置镇。
宋元祐二年(1087年)置栾川镇,因川得名。
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始置县。
金海陵王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废县改镇。
元、明、清均置镇。
以鸾水(今伊河)源出于此得名。
鸾川,后因栾木丛生改为栾川。
民国时置区,隶陕州卢氏县。
1947年栾川解放再置县。
先后隶豫鄂陕边区四专区、豫陕鄂边区三专区、陕南一专区、豫西七专区、陕州专区和洛阳专区。
1986年4月,隶属洛阳市。

C. 河南省陕州区西张村镇窑头村是不是有个一母三进士

河南省陕州区西张村镇姚头村是有一母三进士的

D. 灵宝市历史简介

1,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属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灵宝虞夏时属豫州,商为桃林,周名桃林塞,置函谷关。春秋初属虢,关西属秦。晋灭虢,函谷关东属晋。

2,秦置桃林县,属三川郡。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函谷关迁新安县,同年在函谷关故关置弘农县(以弘农涧水得名)。

西汉元鼎四年置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丹水、析、商、上洛等十一县。同年在湖关地置胡县。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改名湖县,属京兆尹。新莽改弘农郡为右队,领弘农县。后汉复弘农郡。

3,建武二年(26年)划丹水、析属南阳郡。建武十五年(39年)划商、上洛属京兆尹,增湖县、华阴两县。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湖县、华阴9县,后改为恒农郡。

4,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湖城县,仍存阌乡县,属河南郡。同年弘农郡更名凤林郡,领弘农、阌乡、湖城3县,属豫州。此时灵宝地区有弘农、朱阳、邑阳、桃林、阌乡、湖城、玉城(义宁元年置)7县。

5,中华民国初年属河南省豫西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宝、阌乡初属陕州专区。1952年4月,陕州专区撤销后属洛阳专区。

(4)陕州区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灵宝市境内,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游览区,以两个文化为主题,形成了文武合璧的太初宫和函谷关两大景区。

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讲,堪称“天下第一关”。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名胜区

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5公里处阳平镇境内,它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铸鼎祭天、奠定邦国、驭龙升天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载:“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铸鼎原由此而名。

铸鼎原现存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一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关于记载黄帝功绩的最早的一通碑刻,是研究黄帝文化的稀世珍品,也是铸鼎原悠久历史的见证。

亚武山风景名胜区

亚武山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南25公里的小秦岭山脉之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背靠秦岭,俯视黄河,主峰海拔2156.9米,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相传真武大帝在此出家,后转至湖北武当山得道,这里便称作亚武山。远看诸峰如凤凰展翅,跃跃欲飞,故又名凤凰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灵宝

E. 三门峡陕洲区有关故事五个

搜陕县,搜陕县历史,
应该不止五个了。
金时,陕县撤县,并入陕州府。元时,又置陕县,归陕州府管辖。明时,陕县撤县,并入陕州府。民国初期(1913年),又置陕县。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11月,经河南省委和洛阳地委批准,陕县并入三门峡市(地级市);1960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陕县建置。1961年10月,三门峡市降格为县级市,经洛阳地委批准,陕县与三门峡市分开办公。196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陕县建置。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南省调整三门峡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陕县,设立三门峡市陕州区,以原陕县的行政区域为陕州区的行政区域。根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也相继印发了陕县撤县设区的通知,“陕县”的称谓将再次成为历史。

F. 南阳历史上著名人物

南阳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刘秀、贾复、诸葛亮、黄忠、岑参等。

1、刘秀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中元二年(57年),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颇有作为的开国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使大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

2、贾复

贾复(9年-55年),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

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3、诸葛亮

南阳诸葛庐(今南阳市城西卧龙区)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地,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4、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 ),南阳郡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刚侯。

5、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G. 关于三门峡陕州区的来历200字

陕州区就是陕县,不代表陕州,这个不要弄混了。在古代,陕县和陕州是并存的,一直归陕州管。但是陕县的历史要比陕州还要长一点。
就现在来说,陕县是(陕州区),三门峡是(陕州)。

陕州区(陕县)历史:
在今陕州区境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繁衍。新石器时期(距今6000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部族群落,主要分布在今陕州区西张村、菜园、窑头、人马寨、张汴、西王等地。
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今陕州地是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陕地属商朝。
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分封焦国、虢国于陕境,陕地先后属焦、虢。尔后,陕地成为西周初期两大统治区域的分界线。“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公元前775年,“虢人灭焦”,陕地归虢。公元前655年,虢国为晋国所灭,陕地属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陕地分归魏国。
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陕县。此后,秦国与魏国在陕地多次征战,陕地时而属秦,时而归魏。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灭亡,今陕州地域从此归秦,隶属三川郡。
西汉时,陕县归弘农郡。[3]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之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陕县均属陕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陕州改升为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陕州置陕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管辖。民国廿一年(1932年),属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管辖。其间陕县均为行政公署驻地。
1949年5月,陕县解放,归属河南省陕州专员公署管辖,为陕州专署驻地。
1952年4月,陕州专区撤销,并入洛阳专区,陕县归洛阳专区管辖。
1959年底,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大坝动工兴建,陕县并入三门峡市。
1961年10月与三门峡市分开办公。1962年3月恢复陕县建置,县委、县政府设于三门峡市,隶属洛阳专区。
1986年4月,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格为省辖市,陕县归三门峡市管辖。
1994年5月,陕县政府迁至大营乡温塘村。
2016年1月6日,三门峡市陕州区挂牌成立。

H. 陕县的来历

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陕县是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陕地属商朝。
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分封焦国、虢国于陕境,陕地先后属焦、虢。尔后,陕地成为西周初期两大统治区域的分界线。“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公元前775年,“虢人灭焦”,陕地归虢。公元前655年,虢国为晋国所灭,陕地属晋,在历史上留下了著名成语典故——“假虞灭虢”。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陕地分归魏国。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陕县。此后,秦国与魏国在陕地多次征战,陕地时而属秦,时而归魏。公元前225年,随着魏国被秦国灭亡,陕县地域从此归秦,隶属三川郡。
西汉时,陕县归弘农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陕县均属陕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升直隶州。1913年废州置县。1928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管辖。1932年,属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河南省陕州专区管辖,为陕州专署驻地。1952年,陕州专区撤销,并入洛阳专区,陕县归洛阳专区管辖。1959年底,陕县并入三门峡市。1961年恢复陕县建制,县委、县政府机关驻三门峡市区,隶属洛阳专区。1986年4月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格为省辖市,陕县归三门峡市管辖。1994年5月,陕县县委、县政府机关迁至县西大营镇温塘村办公。[1]
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陕县。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陕州。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均属陕州。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升直隶州。
公元1913年废州置县。公元1928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管辖;
1932年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管辖。其间陕县均为行政公署驻地。
1949年5月,陕县解放,归属河南省陕州专员公署管辖。
1952年4月,陕州、洛阳两专区合并,归洛阳专属领导。
1959年,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大坝动工兴建。陕县与三门峡市合并。
1961年10月与三门峡市分开办公。1962年3月恢复陕县建置,县委、县政府设于三门峡市。
1986年4月,洛阳专区撤销。三门峡市升格为省辖市,陕县归三门峡市管辖。
1994年5月,陕县县委、县政府迁址三门峡西温塘村。
1995年,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营乡和西张村乡撤乡设镇。
199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陕县人民政府从三门峡市区迁至陕县大营镇温塘村。

阅读全文

与陕州区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