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历史人物的作文、500字左右。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也是从罗马语Chin(秦)演变过来的,这在一个侧面上表现了秦帝国的影响力。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国。陈胜、吴广起义,其理由也是“秦法严苛”,其罪当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并非如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因严重腐败,而官逼民反。后世儒家倡导人治,治国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决,而至今日人治之风,马屁之风犹在。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修驿道,设郡县”,这是中国能够采用郡县制这种先进制度,而非类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期的罗马不能有效控制占领区,只能设权利极大的总督(总督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都是贵族,基层组织都依靠当地的原有组织),仍旧类似于分封制,这是罗马帝国后来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郡县制是一种平民制度,其军政首脑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绩军功可上可下,可平职调动,这就导致了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的出现。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都可以来自平民,郡县官僚制有效的保证了平民(布衣)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军功政绩才出将入相),相比分封制这种贵族政治,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桑弘羊的论着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
2.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字数在500字左右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专是孔子的二属十世孙。为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3. 求20篇历史人物传记,每篇500字左右!~(总共20分都给你,帮帮忙)
第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让人怀念的文人和作家。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看见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一篇《屯溪夜泊记》。与郁达夫同行的还有林语堂。他们因不堪那声名遐迩的徽州府郡歙县城里旅店的龌龊,趁黑赶往屯溪——郁达夫在文中称之为“小上海”的地方,如此的“美称”不知从何年何月已从人们的传说中消失。小上海果真繁华,这一班大名鼎鼎的作家们竟然投宿无门,大小旅店都挂上客满的牌子,于是,只得求助当地的警察局,可这山沟里的“大盖帽”们并不买大作家的账。直折腾到午夜一点,也未落实住地,最后,林语堂提议租来一只大船,搬上行李,作一回“天随子陆龟蒙”的风雅来。
木船停泊新安江上,浮家泛宅,围灯夜话,船底江流有声,滔滔东去,一直流向郁达夫的老家富春江。离船一箭之地是那座明代的石拱桥。我在徽州的日子,也常常在江边散步,站在老桥上总会想到郁达夫的那些文字。屯溪虽是文化古城,出了很多的文人,自然也少不了文人的行迹,但在我的印象中恐怕只有郁达夫的这点文字让人怀念,并由此对小城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如今已无法想象当年小城的模样,不过这座建于明代的青石板老桥依然葆存着往昔的一些信息吧。桥头便是那条有名的闻说建于宋朝的“老街”。事实上,在郁达夫的笔下,对这个黄山脚下的小城似乎没什么好的印象,下面便是他的又一遭遇:“我在旧贷铺里,买了一部歙县吴殿麟的《柴石泉山房集》,语堂在那家假古董店里,买了些核船、翡翠、琥珀、以及许多碎了的磁。”可见,那时的这条老街已是“古董贩子”们活跃的场子了,用现在话来说,这些“古董鬼”那时就开始吃旅游的饭。不过那年头,尽管是“假古董店”也尚能买到一些旧货,现在的旅游店清一色的新产品,专吃那些揣着来掏宝拣漏心态的“聪明人”。要说屯溪人会经营的智慧那可是由来已久的,这是徽商末流的旧传统。郁达夫说,那天,屯溪下着雨,他们上岸在一家酒店里,要了一碟炒四件,一斤“杂有泥沙的绍兴酒”,被敲去了两块大洋。于是,郁达夫愤然写道:“这小上海的商家,别的上海样子倒还没有学好,只有这一个欺生敲诈的门径,都学得来青胜于蓝了,也无怪有人告诉我说,屯溪市上,无论哪一家大商店,都有讨价还价,就连一盒火柴,一封香烟,也有生人熟面的市价不同”。郁达夫的牢骚发得可谓“入木三分”。记得我初来屯溪,倒是特地找了一位熟悉的当地人,来老街买些木雕、砖雕之类的小什件。老徽州的古物已被后人们变卖殆尽,就连这些老房子上的零部件也成为稀罕的古董宝物了。店家同他讲着一口屯溪土话,谈到“草皮”(钞票),也是叽哩呱啦,神秘兮兮。包好了木雕,出了店口,朋友忽然递给我一些钱,说是店家给他的“回扣”,我这才知道,这屯浦的水真是深啊!文章的末了,“青衫憔悴的才子”,“遇着红粉飘零的美女”,吟哦了一首七言绝句:“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才子佳人,总算又回到风(流)雅(好)上了。
第二篇: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后来,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透析一个人。这六年的磨难也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挫折,使她在后来的实验中败而不馁,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见到了缤纷的彩虹。
而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但在这两名学者,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在他们心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颗纯镭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世界。
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
不仅仅是对于科学而言,对于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而在等待收获的这条漫漫长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许多人因为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也有人在失败了几次后,就拍拍蹭在衣服上的灰后,摇摇头,退回去了。殊不知或许成功就仅仅离你是一步之遥,而你不愿再走了;或许成功就在你身旁,而你不愿侧身寻找;或许成功就在你头上,而你不愿抬头望望。殊不知一切的或许就在你回头返回的那一刻,灰飞烟灭了。
朋友,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成功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第三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有这样一位伟人,他曾经震撼了当时的欧亚大陆,也引起了世人对他的褒贬与毁誉:有人由衷的赞颂他是千古英雄;也有人称他为世界征服者和无与伦比的侵略家。然而在所有的古今帝王中,论功业,论才智,论胸怀以及人生的曲折程度,几乎没有人可以跟他相提并论。他,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后人对他的评判往往只注重他在军事方面的功过,却忽略了他人性的一面。成吉思汗治国方面的精辟策略,独具慧眼的用人之道以及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使他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帝王。同时,也为后代统治者树立了永远适用的统治法则。
◎天命
铁木真的父亲是当时蒙古一个部落的首领,当铁木真降生的那一刻,他的父亲打了一场大的胜仗。因此,他被称为是该部落的“福星”。根据蒙古人的习惯,他父亲就用被击败首领的名字为他命名,以显示其家族的战功。同时,他的父亲还惊喜的发现刚出生的儿子手里紧紧的握着一块象长矛一般的凝血,便感叹这是天命:铁木真将来必定会成为草原上的一位大英雄。
铁木真在蒙古语里是“铁的变化”的意思。从一块矿石到一块铁是要经过烈火冶炼的。苦难、苦斗、苦战伴陪了他一生。同时也造就了这个震惊过世界的成吉思汗。
◎用人之道
在铁木真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过几次亲人的背叛,其中包括他的叔叔和堂兄,却没有一个是他的部下。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在马背上和草原上长大的他,有着自己独具慧眼的识人标准和用人之道。
铁木真长着一双火眼金睛。在他的一生中,用人奇准。难得的是在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他并没有以等级来划分人的能力。甚至对于地位卑微的奴隶,他都没有另眼相看。因为在他眼里,奴隶并不会因为他们地位的卑贱而拒绝崇高。
铁木真的一生与三个奴隶有不解之缘:一个是与他同甘共苦了一生的老仆人豁阿黑臣,一个是把爱心全部奉献给他而不求回报的合答安,另一个就是他最倚重的大将木华犁。豁阿黑臣在铁木真还没有降生的时候就在他们家当奴隶,一生为这个家忠心耿耿,不管后来铁木真的父亲被敌人毒死后他们家有多么的悲惨都没有离开过。美丽的合答安少年时曾经救过铁木真的命,后来在上天的安排下她在多年后又回到了铁木真的身边。她的善良和贤惠一直深深的打动着铁木真,然而不管铁木真费尽多少唇舌,她都没有答应做他的妃子。而是坚持做奴隶的本分,决定终身不嫁。她虽然没有高贵的地位,可她的人格魅力是最为闪闪发光的。她有着极强的预见性,每当铁木真冲动的时候,她总是有办法使他平息下来。也因此使众多百姓免于死在马刀之下。木华犁曾是铁木真敌人的将领,铁木真佩服他的忠和勇,而木华犁也敬佩铁木真的胸怀,于是便死心塌地跟随他征战一生,立下了数不清的大功。
...................................
朋友 你网络上搜 【人物传记】,那里有比我更多,更完整的回答,自己选吧!................................祝你好运!
.
4. 以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
前些时间,我读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的第二部《万国来朝》。这部作品主要以永乐帝朱棣以靖难为借口篡位为基础,到朱祁钰与朱祁镇夺皇位为线索,描写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令我佩服的便是永乐帝朱棣。
永乐帝朱棣,他当上了皇帝之后,百姓安居乐业,社稷平安无事,做了许多令老百姓满意的事。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好皇帝,朱元璋虽没有将皇位传给他,但他还是争取到了,朱棣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才是这个帝国最合适的统治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建文时期,那时北元常常来骚扰大明的边境。朱棣即位后,恢复生产,社稷安稳。如有蒙古入侵,朱棣便会立即披上战甲,跨上战马,冲上战场,身先士卒。朱棣还有一个性格特点——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样一来,北元的阿鲁台、瓦刺、朵颜三卫让朱棣打得满山遍野的跑,由于朱棣身先士卒,大大提升了士兵们的志气。主子都上阵了,能不卖力吗?同时,在永乐五年,朱棣干成了一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事——修书,这本书名曰《永乐大典》,是一部集天文地理、历史文人于一体的网络全书。这真是功德无量!我们放眼望历史,有哪一位皇帝能像朱棣一样伟大呢?
这就是永乐大帝朱棣,一个优秀的皇帝。他尽到了一个皇帝的职务。相比其他皇帝,他做得更出色,更卓越。我敬佩他。
5. 以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写一篇500的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读起这首悲壮的诗篇,我便不由得想起了伟大的爱国主义人士文天祥的光辉事迹。
文天祥,出生在被战争与硝烟所笼罩着的南宋。当时,宋朝正与实力强大的元朝军队做斗争。不幸的是,宋朝被元朝所击败,被抢去了许多城池和土地。文天祥听说以后,非常气愤。他毅然变卖家产,联合各地的反抗群众及政府,顽强地进行抗争。元朝统治者很惊恐,急忙派出军队进行围剿及反扑。文天祥所率领的部队虽然英勇顽强,但由于实力薄弱,在大海战中被击败。
战役失败后,文天祥被押到广州。元朝将领张弘范对他说:“宋朝灭亡,对皇帝的忠孝也已经了解,即使杀身成仁,又有谁把这事写在国史?文丞相如愿意转而效力大元王朝,一定会受到重用。”文天祥把头一扭,义正言辞地讲道:“不能解教自己的国家,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能再怀二心?”元朝政府为了使他投降,使用了各种利诱手段,甚至连元太祖都来亲自劝说都没有动摇文天祥。最后,文天祥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求一死!”
见无法动摇文天祥,元朝政府下令把文天祥斩首。南宋的老百姓围拢到刑场旁,见文天祥最后一面。走向刑场时,文天祥神态自若,步态安详,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随着指挥者一声令下,文天祥从容就义,年仅47岁。老百姓们见了,都默默的檫着眼泪,为这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默哀。
“英雄不死,浩气长存!”文天祥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那顽强不屈、正义凛然的精神一代接一代的传了下来。中国只是有了这些正义之士,才更加富有希望。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畏恶势力,勇敢的抗争,才会是祖国的未来更加和谐、美好!
6. 历史作业:评论历史人物文章500字
嬴政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争论不休。有人说他集无限功德于一身,是千古第一伟人;有人说他汇万恶不赦于一体,是历史第一恶人。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不容置疑,秦始皇是伟大的。
秦始皇登极时年仅十三岁,但已尽显一个伟大君王的气度与胸襟,他发誓要踏平诸侯六国,一统天下霸业。他遵循“攘外必先安内”,铲除了欲夺王权的弟弟成,诛杀了母亲的男宠,赐死了重权独揽的吕不韦。继而,他敏锐地洞察到诸侯六国之间的矛盾并巧加利用,或设计离间,或联姻示好,或“远交近攻”,一举吞并了诸侯六国,缔造了史无前例的统一霸业。他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推动了中国历史的文明进程,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乐章。同样不容置疑,秦始皇是凶残的。
古人曾评述他是“贪狠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秦始皇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连年征战,让无数家庭失去男丁,让天下血流成河……为了满足自己享乐欢愉的私生活,他横征暴敛,修筑奢华的阿房宫……他崇尚皇权至高无上,峻法严刑,不容非议,为了“一言堂”,他焚书坑儒,几乎活埋了天下所有的读书人……
霸气是秦始皇的天赋,这是他一生功罪的根源。他坚信“天地间,惟我独尊”,他的霸气成就了他的伟业,他的霸气也写下了他的恶名。活在人间,他的霸气不容人神轻慢;命赴黄泉,他的霸气又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秦皇陵的千古谜团……
7.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同天上的群星,永远闪烁着灿烂的迷人的光芒。谈起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勾践!”
春秋时期,吴国和 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 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勾践的故事给我们深深地启发。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越王给吴王当了三年奴仆,受尽了屈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国,找回失去的尊严。他在麻痹了吴王被放回越国后,安抚百姓,操练军队,吃饭前品尝苦胆,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屈辱和复兴越国的雄心。他身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够这样做,真是难能可贵。经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勾践终于打败吴国。勾践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奋发图强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失败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面对,敢于重头再来。无论何时失败对于我们都是悲伤的、沉痛的。在沉痛之中,勾践没有沉沦,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心怀大志,暗自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不断让自己更强大,然后等待机会,等待东风再起的日子。
与其说成功是不容易的,不如说筹备成功更不容易。正如黎明的前夕是黑暗,迎来成功不可能没有付出。我们总是看到表面的辉煌,却很少留意背后的坚信。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就,却都不愿付出人家背后的痛苦。
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他们之所以能万世扬名,是因为承受了“非人哉”的磨练。屈原被流放却写成了《 离骚 》, 左丘明虽失明却著《国语》,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终于完成了千古名作《 史记 》。
忍别人之不能忍,成别人之不能成。要比别人成功,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在挫败中反省自己,在黑暗中认清前路。跌倒不可怕,重新振作,卧薪尝胆,给自己从头再来的机会。
我们坚信,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8. 历史人物传记500字左右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2、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5]。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3、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4、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5、张宏
张宏(1577-1652后)字君度,号鹤涧,明代绘画大师,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
他画石面皴染结合作为其特色。所作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吴门画坛中的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
他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师自然造化,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并在画作中体现出了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
代表作有:《栖霞山图》、《浮岚暖翠图》、《延陵挂剑图》、《西山爽气图》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羲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始皇
9. 历史人物小故事 两篇500字
本人原创文章两篇
当一个平凡的人进入历史的眼眸
西汉武帝时候有一个人叫朱买臣,喜欢读书,家里很穷,又不会打理营生,只靠着砍柴卖柴维持生计,他和妻子常常一起背着木柴去集市,史书当中类似性质的故事很多,读到这大概就能判断下面的剧情了:夫唱妇随,买臣读书不废,后来有了机遇,终于做了官,政绩颇好……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简直就是历史上独一无二,因为他妻子把他休了,当然是逼着他写的休书,但也算是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可怜朱买臣名垂青史,被史官记录下来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被甩。情何以堪。
故事是这样的,朱买臣两口子一起背着柴火赶路,买臣兄喜欢边走边背书,日子久了人所皆知,路上前前后后的人便开始指指点点(这种行为我们说至少距今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啦),耳语的内容很明显——你个砍柴的背神马书啊(就像当初种地的陈胜那句“苟富贵勿相忘”遭到众人耻笑一样。)
对此,朱买臣倒是不理会,但女人也是要面子的,就数次制止买臣兄:“要点脸吧”。不知道买臣兄具体怎么想的,不背书改摇滚说唱了。他女人大怒,当即表示不过了。买臣这才赶紧赔笑脸,说出一句“混账”话来:“算命的说我五十岁的时候大富大贵,今年四十多了,你跟着我也受了不少苦,再忍我几年,将来富贵了好好报答你!”他女人大骂:“你这样的早晚饿死,还能富贵!呸!”最后离婚。以后就只有买臣兄自己背着柴火讴歌于道了。
后来,买臣的妻子改嫁了,嫁了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而买臣真的挨饿了。上坟的买臣遇到了同样是上坟的前妻两口子,前妻见到买臣饥寒交迫,心下不忍,就管了他一顿饭。算是救了买臣兄一命。(这里我一直有个怀疑,买臣自己都要饿死拿什么上坟,是不是到墓地找吃的呢,史书无记载,我也不好妄加揣测。)
故事到这开始转折了,有时候算命瞎子的话还真是不可不信,汉武帝开始在全国海选人才,买臣表现突出,真的做官了,而且这官不一般,皇帝身边的顾问之一。由于在皇帝手下混了个脸儿熟,又赶上买臣兄家乡所在地少数民族不安分,汉武帝决定派他回家乡备战,只见皇帝安慰他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着名牌走夜路”。于是,买臣回家乡了,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地方军区司令。
到市委衙门那天,各部门长官们正在聚餐,没人搭理买臣兄,买臣也是好脾气,就在旁边等。脾气好但是他不傻,小子故意把包裹官印的绸子露在衣服外面,然后转悠。终于,有个属下发现了,很好奇,就起身来看,一看不得了,大喊:“别喝啦,首长到了!”其他人瞟了一眼朱买臣,哈哈大笑:“朱买臣?别扯淡了!”这名属下急头白脸的说:“真是!有大印!”大家忙过来看,然后就瞬间醒酒了。
大家马上展开首长返乡的部署工作,迅速组织了一个一百多辆的豪华车队,陪同领导到老家探亲访友,老家所在县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组织全县老少爷们、妇女紧急大扫除,重点是境内马路,大干一个通宵。第二天,只见豪华车队到来,道路两旁的群众热烈欢迎,买臣兄却从中看到了躲在人群后面的、他那正拿着扫把的前妻两口子。
不知道买臣这时心情如何,但他一定记得过去的日子,以及他当初的“戏言”。他下令把前妻两口子接到了车上,把他们的家搬进了自己府里,养了起来。但是。但是。一个悲剧发生了,一个月后,他的前女人自尽了。
一年以后,买臣兄击破叛乱的少数民族,立下大功,返回京城。数年以后,买臣死于政治斗争。
历史总是照耀后世,后世总是重复历史。砍柴的朱买臣心中有个大理想,这个大理想实现了但又最终压垮了他。不知他是不是想过,他做成了,但是却没有当初预计的美好收获。
朱买臣的妻子,命运因为朱买臣而改变,总觉得朱买臣是有责任的,但是又不能怪朱买臣。
荒诞,也许只属于我们眼中别人的生活。
历史只是故事之宋弘的婚姻保卫战
两汉之交,天下无主,当时最大的一伙土匪——赤眉(教科书上说是农民武装),得势了,得势了就想着正规化,正规化就是建立朝廷,树立百官,于是有一定名气的宋弘就被请来做官,请不来就绑来,宋弘不得已只能答应去,但终究还是没去,道上跳河了,捞上来后装死,看来宋先生绝对是实力派,居然骗过去了。
后来有关他辅佐光武皇帝刘秀的故事我就不说了,我说一件刘秀和宋弘之间的私事。
这事是保媒。媒人是刘秀。
当时,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不知大家耳熟吗,就是袒护杀人奴才,最后成就了强项令董宣的那个湖阳公主)刚刚守寡,刘秀想给姐姐再找一个,但又不好直说,毕竟刚刚守寡,前姐夫尸骨未寒就保媒,确实有点不地道,再说也不知道姐姐愿不愿意找。
但是刘秀是有办法的,办法叫探口风,他先和姐姐聊天,聊着聊着就把话题往当朝大臣身上引,目的就是暗中了解姐姐对谁印象好,从而先确定下一任姐夫的人选,其他的比如啥时候过门,再说。坏啊!湖阳公主也不傻,正好也是有这心思,将计就计,大夸特夸宋弘,认为气质、容貌、品质、能力,其他人都比不上。姐俩默契。定了,定了!就是他了!
但有一个问题,宋弘有老婆!这姐弟俩都知道,这事比较绕不过去,公主不能当妾啊,二婚也不能当妾啊。题外话:中国古代历来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你要问有神马区别,区别就是按照一夫多妻制,陈世美就可以不死了。
于是还得刘秀出马,办法是一样的,还是探口风。找了个理由单独召见宋弘,其实也不是单独,因为湖阳公主被安排在屏风后面暗中观察。
一番寒暄之后。。。。
刘秀发话了:“俗话说啊,地位高了就要换朋友,有钱了就得换老婆,这种事挺正常吧。”
画外音:我想让你离婚当我姐夫!
不知宋弘之前是否有所察觉,面对皇帝这种不找边际的问题回答的实在流利:“臣听说贫贱时的朋友不能忘却,结发夫妻不能抛弃(原话是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很有名的两句话,原来出处在这里)。”
画外音:老子不!
刘秀蔫了(刘秀毕竟是个明君),只得对着屏风感慨说:“事不顺啊”。估计是怕她姐姐走神没听清楚。
终于没成,而湖阳公主终于嫁给了另外一个人,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宋弘,差一步就领先陈世美一千年获得负心汉的称号了,虽然两者的情况是有区别的,但广大人民群众是会归为一类的。
但历史上,确实还真有和宋弘相反的版本,不是卫青,虽然卫青也娶了皇帝守寡的姐姐,起码俩人有“自由恋爱”的嫌疑,我要说的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即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献之,故事经历与宋弘差不多,只是皇帝昏庸点,结果相反,休妻娶了守寡的公主。但王献之很痛苦,临死时,当时的佛教还是道教记不清了,也流行死前忏悔赎罪这一套,王献之只是说,我这辈子没什么后悔的事,只在离婚这件事上实在对不起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