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发布时间:2021-03-08 19:00:18

❶ 写历史人物作文题目,写李清照的。

默默徘徊于窗前,低诉着愁思。不

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你再停留一会儿,我梦中的女神,我心中的阳光。
少女时期,你天真无邪,秀发

香腮,“半筏娇恨寄幽怀”。在“露浓花瘦”的暮春之季,你着轻衣荡秋千,以致“薄汗”淋漓,“蹴罢秋千”,遇人来访,

只得“袜划金钗溜”。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的貌美如花,内秀如竹,品评史实人物也胸有块垒,大气如虹。一

时间,“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我心中的女神,你博古通今,你告诉我,女子应好读,应自强,女子绝不比

男儿差。我心中的阳光,有你在,我的心永远亮着。
正当你在享受着娇宠和才气为你编织的光环时,上天发现了你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

让你写些闺怨闲愁,历史会从你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天降煞星,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斩断了你的爱河。你的愁绪早

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儿女情愁了,国已不国,家已不家,人亦已不人……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

在国破山河之际,你“欲将血泪寄山河”,希望收复

失地,“径持紫泥沼,直入黄龙城”,却换来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迫害忠良的怪事;你欲追求一份安慰与寄托,却换来“不终晚节”的

千古名;你欲将平生所学相授于人,却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你乘一扁轻舟,在

乱世之中流离,家不能回,心无处归,花已然尽。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断香残酒,你没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没有像杜十娘那样以死抗争,而是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

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你教会我,女子应该坚强,人生在世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我心中的阳光,你指引这我前进,让我不再彷徨。

你是文学史上绽放的绝世之花,你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乱世美神,你没有留下你的风华绝代,却以你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总有起伏,难免

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心中的阳光,你牵引着我的思想,引导着我向前,

让软弱的我充满力量,让我不再轻易向生活低头。
叶落了,雁走了,花谢了,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阳光下。

❷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求范文啊!!急用!!!

女人。简单的两字,是多少声的叹息啊……
在这个传统的国度,为了大家闺秀四字,女人从闺房到轿子,从轿子到闺房,追求梦想只是面对白墙时的幻想;为了贞洁牌坊,女人丢弃自己的灵魂,活着只为逃避无数指指点点的手指。美女,才女又如何?沉鱼落燕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才华盖世的谢道韫、苏小妹,不是被代代辱骂,便是早早没了声音。在朝当官的也都是男人,对女人的授爵,叫个某品诰命夫人,其实不过是有名号的附庸。而无数佳丽更是倾其一生只为得到皇帝的恩泽,君不闻“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也许,女子能做的只是争风吃醋,女人要出名,要凭借自己的才华出名何其不易!
自古能让男人崇拜的女人,无须掰着手指就可轻松数尽,在这点上,李清照是当之无愧的。当然,她也是幸运的。
她确实是位幸运的女子。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使她过目不忘的本领发挥至极,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懵懂少女也获得了难得的爱情。可是,她的一生还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朵飘零的落花,跌进流水之中,任由沉浮的际遇,难以自主的命运,不正是她命途多舛的形象写照么?
说起她的故事,怎一个悲字了得?
对于她的爱情,被人们高度保护着。即使再著名再权威的学者言辞凿凿说,赵明诚多次纳妾,他们夫妻感情并非完美,也许易安改过嫁,然而,权威此时总是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人们熟知的还是她同赵明诚茶余饭后的小故事,还有她为赵明诚的付出,所有人都愿意坚信赵明诚深深爱着清照,他们的爱情是完美的。我懂,人们都太爱她,爱着这位难得的才女,希望她是幸福的。却,又何尝不是怕破坏对一个完美女人的概念?三从四德,注定是女人逃不出的命运,即使是举世无双的才女也无法免除。这段完美的爱情的保存,是人们对易安的爱还是女人的悲哀?
女人和爱情总有着牵扯不断的关系。可是,爱情又怎能概括这位写出“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传奇女子?
李清照实在是个奇迹。
她有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直言不讳的批评文章——《词论》,在这篇奇文开头处李清照先讲述了一个故事:"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座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阙,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这位突兀而来的李八郎,凌空出世,满座拜服的精彩表演,不正就是她自己震惊京师,征服文坛的写照吗?
在柳永,宋祁,晏殊,欧阳修,苏轼,张子野,晏几道,秦观,黄庭坚……词藻纷出,华章迭起的时代,“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夺取了如此多璀璨繁星的光芒。她没有凑合地在文坛挤进一个小板凳,也没有挂着美女作家的名号谋取一席之地,而是让他们对她的才华深感佩服,乖乖地让出主座。连后来的辛弃疾都不免对她佩服不已,甚至在她的号前加一“幼”字作为自己的好以示尊崇。如此高的成就,哪里仅仅是凭女人的感性?她聪明地委婉的道出,一个女人,也会忧国。《一剪梅》中的远走之苦、恋念之深、绮丽的离情、委婉的别绪、无可傍依的忧愁、无计排遣的惆怅,字字句句,无不使人共鸣。全词无一字政治,但政治的阴霾,笼罩全词。因此,即使她的作品保存下来的极少极少,可是哪怕一个残章,都让人惊叹不已。
可是,她还是逃不出女人,文人的悲剧。二十岁时,写的一句诗,“花自飘零水自流”,一不小心成为了她人生的序曲。但,她,永远是个传奇。

❸ 你心中最欣赏的历史人物

我最喜欢的上官婉儿

她虽无丞相之名却是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真实身份

我认为武则天可能是有些碰巧但上官却是真正有才之人啊

❹ 历代名人对李清照的评价!

明时杨慎《词品》
:“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

❺ 我最欣赏的xxx,古代历史人物,怎么写

我最欣赏的古代历史人物应该怎么写?可以写诗人也可以写政治家。还可以写一些皇帝。

❻ 古人不忘,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急求,自己写的,多一些自己的话,600—1000字,

自踏入文学殿堂以来,一直对李清照怀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词章,无数次让我感动让我唏嘘让我迷失。今夜,冷雨敲屋,寒风越脊,我洗手焚香,又一次捧起《漱玉词》,于灯下静心阅读……
——题记
无法知道公元1048年2月5日那天是什么样的天象,也许风清云淡,百鸟和鸣;也许乌云密布,太阳只从云翳射出一缕灿烂;也许细雨密密地梳理着山川……这些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在山东章丘,苏轼门人李格非的家里有了弄瓦之喜,那个秉天地灵气而生的女婴被取名清照,后来成为最伟大的词人。
李清照的童年是幸福的,她生活在宽松的家庭氛围里,父亲大有文名,外公是当朝状元,家传文史卷帙汗牛充栋,天资聪慧的她醉心于书山探宝,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少女时代,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春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一个绣面芙蓉、情窦初开的美少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然后对着袅袅沈香发痴,她娇憨、濡慕、害羞,她怀春、痴缠、憧憬,少女的情思付与半笺娇恨,月移花影约重来,她和自己的诗词一起成长,一天天亭亭玉立起来。
18岁,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夫婿是太学生赵明诚,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们一样地酷爱金石,一样地喜欢诗词,郎著《金石录》,妻写《金石序》,妻写锦心词,郎作秀口吟,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使新妇的幸福从心里溢出来。直到晚年,依然刻骨铭心:“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生活如此情趣而美好,那时的李清照一定貌美如花,不,比花花羞,花有其美无其才,李清照是千古唯一的!
蜜里调油,夫唱妇随,李清照让幸福变成了浓浓淡淡的墨香。携手春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小别痴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赵学士对娇妻爱到极处,慕到极处,可叹自己才有不逮,偏偏私心不服,总想能妙手偶得锦绣词章盖过娇妻的风头。因为政坛的纷争,夫妻有一段时间遥遥相隔。相思无度,兰笺传情,李清照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来表达对爱人彻骨的思念。款款深情,脉脉思语,让夫君铭感五内,却又暗自不平,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醉花阴》的词。他闭门谢客,呕心沥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三日愁苦,白发频添,终于得词五十首,那日宴请宾朋,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友人背手吟咏,最后只说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学士只能五味杂陈,暗自嗟叹了。
李清照青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奢靡里,卸下了祖先的长剑盔甲,与昨日的铁马金戈挥手告别,整个宋朝沉醉在温柔暖软的风气里,虽然边关告急,惊醒的亦不过是寥寥数人。终于,金人挥戈南下,长驱直入,宋王朝南迁苟安,李清照的命运从此开始逆转。
南渡第二年,赵明诚就任京城建康知府,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对李清照来说极为羞辱的事。某夜,京城内乱,赵明诚没有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发之后,他被朝廷撤职,夫妻开始了一段逃亡生活。
无法想象李清照当时的心境,风流倜傥的夫君突然变得猥琐,再也找不回曾有的鱼水和谐,沿长江往江西,江水滔滔,心如汤煮,行至乌江镇,这是霸王兵败别姬自刎的不祥之地,词人感慨万千,心潮激荡,面对滚滚逝水,吟出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长歌当哭,穿云裂石,不知站在一边的夫君心中有几许惶愧。翌年,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不久暴病而亡。
美妇新寡,身心憔悴。彷徨郁郁中,李清照改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
生于风雨飘摇的年代,尽管心比天高,才须斗量,李清照终究还是个弱女子,当生活艰辛举步维艰时,活下去变成唯一的选择。张汝舟是个伪君子,他迎娶李清照的真正原因,是占有金石名家的文物。那时候,《金石录》还没有整理成书,李清照段不会答应这些凝聚着先夫心血的金石易主。无数次夜色阑珊,词人于灯下轻舒柔荑,把玩那些金石,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温柔旖旎的风花雪月,是痴痴缠缠的幸福。也许此时她会在过往的甜蜜里麻醉自己,但清醒以后,却痛入骨髓。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的女子,“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所嫁非人,痛定思痛后的决定,是毅然决然地分手。这是鱼死网破之计,在“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宋代,李清照让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最终,张汝舟因科举作弊获罪,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因“不终晚节”、“无检操”、“晚节流荡无归”入狱,后来蒙友人斡旋,只坐了九天监牢便获释放,但终生蒙羞,从此性情大变。
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渐入暮年,她守着孤清的院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帮助她驱赶走落寞,但关闭柴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青灯黄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穿越时空的孤独啊,让我不忍卒读她的《漱玉词》。她代表了一个高度,“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所有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佳作珍品。“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西子湖畔,雷峰夕照,李清照已是垂垂老人。有一天,她的一个孙姓朋友带着十岁的小女来探望,那是个极为聪颖的女孩,骨骼清秀,神采俊朗,兰心蕙质,心机玲珑,李清照仿佛看到数十年前的自己,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想收下为徒,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那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一口凉气,一阵晕眩,李清照痴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多余!自己一直奢想什么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虽然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虽然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还不是报国无门,情无所托!李清照感到自己像是落在不着边际的深渊里,孤独有一次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西子湖畔深秋的落叶黄花中,渐行渐远……
一个擅书画通音律工诗词精金石的绝世才女,用惨淡一生将自己置于文学的巅峰,她的快乐幸福痛苦忧愤孤独寂寞成为过往,成为天光云影,成为隔世离空的怅惘,一千年后一万年后千古以后,谁懂清照谁于清照同?
掩卷,止不住两行清泪。
屋外开始下雪了

❼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的结尾咋写,在线等,现在就要

古往今来,才人辈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是只有她的诗篇深深吸引了我,我想不止是她幽美哀伤的情调,更是她伤时怀乡,对祖国浓浓的爱与深情吧!

❽ 《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写一篇作文600字

鲁迅是中国的一颗璀璨明星,它是青年们永恒的导师,黑暗道路中的一团火焰,一个令敌人都敬佩的战士。他用笔做武器,用文字作军队,向旧社会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然而,若不是鲁迅在休息的时候写下了这本《朝花夕拾》,又会有几个人知道他那童话般美丽,却又充满了伤感与无奈的过去呢?
只是一部鲁迅的回忆录,只写了鲁迅的回忆。然而,鲁迅把这些看似毫无用处,只能被当成一种消遣的往事写了下来,却让我们发现,让我们明白,那些“琐碎”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太多的旧思想、太多旧社会的错误以及许许多多希望改革的有志青年的无奈。不单如此,啼笑皆骂的鲁迅即使是在写回忆录,他也不会真正的休息。在“正人君子”和“青年人的领导者”面前,鲁迅敢骂,鲁迅要骂,他骂得酣畅淋漓,骂得人心舒畅;在守旧思想和军阀势力面前,鲁迅善讽,鲁迅定讽,他讽得对手无话可说,讽的邪恶有口难言。无论是什么时候,鲁迅都会让那些误导中国方向的人们,不,是“豺狼们”被打成“丧家的落水狗”。熟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周家这位树人,身上凝结了何止百年中有志之士的精神与力量啊,他分明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之中所有爱国之人、有心之士所凝聚而成的结晶,一束引领着中国青年向前,向着未来急速飞驰的强光。他在黑暗中用笔铺成一条走向光明的五彩之路,用纸垒成一堵排开黑暗的坚实之墙;他在困顿中用心中的利刃劈开一道道明亮的缺口,用手中的盾牌抵御一次次邪恶的反扑。纵然,他决定稍作休息,也会让那些在黑暗中爬行的“毒虫”不敢猖狂。
他,鲁迅,是真正的革命战士,一位不朽的树人,一点不灭的光源!
篇一:评价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皇赢政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争论不断,褒贬不一。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无道的暴君。人们可以众说纷纭,百家争鸣,但面对历史我们必须还以尊重和客观的态度。我认为秦始皇有对有错,有功有过,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时代功大于过。
在连绵不绝的900年春秋战国之乱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仅用短短的九年时间,横扫天下,因而,我国第一位前无古人的皇帝横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赢政,也是他首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之先河。军事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长城——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征,2000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光彩夺目,岿然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华炎黄子孙世代引为骄傲;依然是他——秦王赢政,政治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从而,结束“烽火连三月”的无休止争战,开辟了天下一统的旷世新局面;还是他——秦王赢政,文化上,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不也是空前绝后,蔚为壮观吗?他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哪一件不引以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不是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倍受伟大领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历史人物中,秦始皇首当其冲。凡此种种,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可见一斑。
然而,辉煌一时的秦王朝大厦却只短短的14年便轰然瓦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是什么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秦始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而,由于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为这位千古一帝的功过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笔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价。
“创业容易,守城难”。当冷静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过的同时,我们客观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没有秦始皇的不顾当时的国力和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也就筑就不了今天依然闪烁着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之中华民族精神辉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许会就此消逝不存,也许秦王朝还能再存在一个又一个14年。因此,对于历史人物功过自可评说,但必须尊重历史,尽可能还以历史人物一个基本真实面目。

篇二:走进历史人物——朱棣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有过繁荣,有过晦暗,也有过战乱,每一个时代都有一定的背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各种人物,时代的伟人,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复杂的背景下,像秦王嬴政,成吉思汗,毛泽东这些人都是当时所谓的“救世主”,而且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而我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莫属朱棣了。
《明史》曾这样记载:“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他就是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发展到顶峰,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某网友对朱棣的评价是这样的:
第一,他继承了明太祖的事业,对明太祖的政策有所调整,完善了明朝的文官制度,使明朝的事业建立在更巩固的基础上,把明朝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第二,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进程。第三,明成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他的残暴不仅仅体现在他夺取政权以后对于政治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也表现在他夺权以后建立的东厂对于全国政治、官僚队伍加强控制,同时造成以后宦官擅权的弊病。第四,我们说永乐盛世是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但是这个盛世又是一个艰难的盛世,这个盛世是让老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得到的。
纵观朱棣的一生,还是可圈可点的。明成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发动了历史上着名的“靖难之役”;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网络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航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而我个人对朱棣的评价是这样的:
朱棣原本可以快乐地享受他的幸福生活,但他野心勃勃,一心想称霸天下。而朱棣称霸天下的第一步是想篡夺当时建文帝的皇位,可是,以自己王府势单力薄的力量,怎能对付南京朝廷数以百万计的围剿军队呢?再加上篡夺皇位本来就是大逆不道,但为了称霸,朱棣不得不为自己造反朝廷“找借口”。他以“朝中有奸臣,皇帝有难,要去解救皇帝”为由,发生了“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奋战,终于在公元1402年在南京称王。
是朱棣创造了永乐盛世;是朱棣派郑和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七下西洋;是朱棣命令他的谋士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网络全书——《永乐大典》。而这丰功伟业背后蕴含着许多故事,也显示出朱棣的性格。在发动“靖难之役”时,朱棣曾以朱元璋的《祖训》来证明自己的合理。不过他很聪明,把其中的一句话“训兵待命”给去掉了。从这可以看出朱棣的足智多谋。《永乐大典》的撰写也说明了朱棣选用人才的独特之处,一些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甚至来科举考试也没参加的人最终也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为谋士。当然,朱棣也有残忍的一面。他在请方孝孺写诏书时,方孝孺拒不肯写,朱棣被逼得是无可奈何,最终方孝孺被朱棣处以“诛灭十族”的惩罚。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据记载这次是大屠杀杀了873人之多,悲惨、血腥的场面可想而知。不管怎么样,朱棣的功绩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正是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蒙受巨大的亏损,陷入了闭关自守的状态。
走进历史人物,不仅加深了自己对古代的文明和事迹的了解,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篇三:古人不远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今以来,天下出现了数之不胜,但在我认为,最突出的还要非曹操莫属了,他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使人难以捉摸,历史上对他的看法也较有争议,不过,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着名的诗人。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着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春秋时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谓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称赞周文王说:“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曹操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后世儒家美化为“圣德之君”,曹操却被视为“汉贼”,周瑜就说曹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敌,当然不会说曹操好话。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的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们应该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从“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但是,曹操还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篇四: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刘邦、项羽、曹操、诸葛亮、岳飞、郑成功、戚继光……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姓诸葛,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人称卧龙,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他一生追随刘备,多次为刘备打仗时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取荆州,得马超,破许昌……一生为蜀国立下的功绩不计其数,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由于大将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岁时去世,死前留下了一个图本和以后出事的应对措施,帮助蜀国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样兴旺了一阵子。
诸葛亮一生经历过许多大的战争,且计谋大部分是诸葛亮出的。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方设法的要除掉诸葛亮。这时正值秋日,在许昌整顿了一年的曹军现已精神焕发,准备驾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军中却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计,让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若十日内没有完成,便军法处置。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抱怨,而是说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诸葛亮说大话,于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诸葛亮把从鲁肃那里借来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满了草人,并下令向曹军水寨进发。这一天正好有雾,曹军的视线不好,错把草人当成了士兵。霎时间,曹军朝草船万箭齐发,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条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上轻而易举凑齐了十万多支箭,周瑜哑口无言,计划落空。
诸葛亮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心。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疾病缠身的那一段时间里,诸葛亮对他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刘备死后,有才能的诸葛亮并没有称王称帝之心,而是全力帮助后主刘禅带兵打仗,管理国家大事,对待刘备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但是蜀国有才能的人都相继死去,诸葛亮一个人独木难支,难管朝政,最终死去。他在临死时还在关心着国家大事。
诸葛亮这个令人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永远不会被人忘却。

篇五: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却留下了让世人传颂千古的佳话传说。
千古佳话永流传
楚汉相争,项羽大势已去,处于败局。此际,面对着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并忍泪和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她心中早已明了,项王大势已去,自己只能成为项王的累赘,她不愿自己落入敌手让项王蒙羞受辱。她虽为一介女子,却也知羞呀,也知耻啊,所以抢先一步自刎在项羽面前。
“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由此上演……
美人起舞离愁尽
她,在众人离开他时不离不弃,情愿以自己做代价,唤起项羽奋战之斗志:“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情愿以一舞诀别霸王,自刎殉情,希冀胜利突围。
生死离别前的那一舞,舞尽了天下女子的绝代风华;那一抹泪,流尽了世间女子的辛酸。那飘舞的丝绸,写满了离别的愁绪;那轻盈的体态,转出了满腔的哀怨。
佳人,离愁上心,相思白头……
佳人帐下拭泪痕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英雄已末路,佳人何以堪?不过眨眼间,红颜已散尽。终始虞姬是那残弱无力的飞蛾,王是那焚尽世间所有的烈火。只不过,飞蛾的泪滴已灭不尽烈火,只能帐下拭泪,独自承受……
后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赞叹虞姬的美丽,更惊异于她的痴情与知耻。但,我毕竟只是两千多年后的一个旁观者,对于历史,我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却只能在迷惘中揣测,只能在历史的车轮所留下的痕迹中去寻找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虞姬的踪影……

篇六:古人不远: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古人不远,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我手中捧着一杯清茶,伫立在窗前,看着夕阳西坠,红艳的火烧云。思绪射向了远方,穿越了今朝繁华的都市,停留在李清照那宋词文明的宋代。
我漫步走在宋朝的大街上,忽然一个清脆亮丽的响声传了过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清新淡雅的诗词令我心头一阵喜悦,猛然想起,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有些淡淡哀伤的《一剪梅》。走近书堂,传来孩子们稚嫩、纯真的声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孩子们的声音让我联想到了你当时作诗的样子:陈旧的桌前摆放着两杯美酒,酒中稍稍带着那令人心悸的苦涩。此时,你不仅对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也对国家的安危担忧着。醉了,碎了,你诗兴大发写下了《醉花阴》。走近一个官僚门前,一个女儿娇滴滴的走着,我不禁油然想起你的那句诗:“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话,三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宦官少女的矜持与天真。
我的思绪又从遥远的诗句回到了现在。不仅因为你的诗成为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你对生活的执着与希翼,也令我折服。那时,你凭着学富五车的才气成为了当时年代的一朵奇葩,但你不被那冷落的秋风吹下枝头,依旧傲然的尽情绽放。但幸福却随着日暮渐渐闭合,相思之苦,逃亡之愁,成了你的生活主题。你凭着男儿都未有的英雄气概,屹立在生活强者的巅峰。你诗中的淡淡忧伤的背后又是何等的坚强。你从不放弃手中的笔,哪怕只有一口气在,也要用犀利的语言呼吁人们反抗金的残暴侵略,保住大宋国土江山。你的诗也曾鼓舞着多少士兵重新振作,誓死抵抗侵略者。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你只能将这些苦难离愁化作一杯淡淡的清酒,独自沉淀于腹中。你厌恶世俗的明争暗斗,淡泊名利,使你成为我一生最喜爱的典范。
李清照,我多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传奇女子,一位爱国爱家,富有才华的女子。是你擎了一盏灯,照耀了我那颗孤独、敏感的心,鼓励我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一眨眼,手中的清茶凉了,夜幕渐渐降临。我伸了个懒腰,坐到凳子上,阅读着你意味深长的诗句……

篇七:竹林七贤”之嵇康

一.嵇康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一)人物事略
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绕。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
嵇康与孙登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

篇八:历史人物
光阴倒转,恍惚之间我来到了那一天。
莽莽乌江印着如血的残阳,一如你身上滴下的铮铮铁水,那立拔山河的气魄随激流滚滚而去。
你是一个令我心痛的悲剧,虽然不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却是独具一格的悲壮,天地之间好不苍凉,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你谱下诗篇,如果你听得到那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么你会惭愧吗?
你是一代英才,但却从不愿从头再来,你以为大丈夫就要无敌于天下,永立于不败之地,你以为东山再起会让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你错了,错得很离谱,离谱到根本不配做一个统领大半江山的霸王,只能永远成为一个为后人留下遐想的神话,再也不能像雄鹰一样傲视天下了。
你不会知道卧薪尝胆后的甜美,结局使你注定成为一个为后人“景仰”的懦夫,荣辱成败,不在一念之间,若当年的一切可以从来,我相信你能够力挽狂澜,其实并不是天要败你,是你败了你自己,或许这也是你最好的结局,历史终究是历史,你已经成为了过去。
你的爱与恨都随着江水奔腾远去了,如果你的灵魂真得还会有来世,我愿化作你骑乘的骏马,随你杀敌而去。
哎,可历史谁又能更改……
悲——哉——,项羽!项羽,悲——哉——!
对历史人物的了如指掌才能写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佳作来,小作者平时对项羽资料的收集整理让他在写作时有了丰富的材料,全文以“悲”的基调来贯穿,悲哉,项羽跃然纸上!

❾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李清照

人物简介
选两首词分析
喜欢其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

阅读全文

与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李清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