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井陉县历史故事

井陉县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08 12:15:53

㈠ 用谋略取胜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那就多了,举几个典型的以少胜多的例子吧!

1 巨鹿之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

㈡ 石家庄市十大经典故事、十大历史名人、十大英雄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十大特色物产、有谁知道急需

我尽力
人物
1.乐毅(生卒年月不详),灵寿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曾受赵武灵王赏识,赵武灵王死后,到魏国,不受重用。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乐毅奔燕,拜为亚卿,率军伐齐,攻占齐国70余城,直下齐都临淄,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东南)。燕惠王时受人离间,乐毅回到赵国,卒于赵。

2.赵佗(?-前137),真定(治所在今长安区东古城)人,西汉南越王。秦汉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岭南建立政权的秦朝主将之一,是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亲和政策的政治家,是最早把中原先进的科学文化传播到岭南的文化先驱。

3.赵云(?-229),东汉时期常山郡真定(治所在今东古城)人,西蜀名将。东汉末年起兵投奔公孙瓒,后跟随刘备,在曹操围攻刘备战役中,赵云长坂坡救阿斗,成为刘备创建西蜀的重要将领。随着《三国演义》小说的流传,赵云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胜将军。

4.刘琨(271—318),无极人,西晋将领。晋惠帝时,封广武侯。后任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他忠于晋王朝,长期坚守并州。他经常枕戈待旦,与好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收复失地。同时他还是一个文学家,在西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5.魏收(505—572),晋州人,北齐著名史学家。北魏时为太学博士。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诏册皆出自魏收之手,奉诏专撰《魏书》。卒于开封中书监任上,谥文贞,有文集《魏特进集》。

6.魏征(580-643),晋州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隋末投奔农民起义军。唐初主动归唐,为唐太子李建成的僚属。玄武门事变后,受到李世民重用。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提出许多诤言。主持编纂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被李世民奉为为人的一面镜子。

7.李峤(644-713),赞皇人,大唐名相。出身赵郡李氏名门士族,唐高宗时任监察御史,平息岭南叛乱有功。武则天时任凤阁舍人,专门负责起草诏命,后拜相兼修国史,以敢于直言闻名。后几经贬谪,几次复职。一生诗文众多,有文集五十卷流传于世。

8.李绛(762—829),字深之,赞皇人,唐代政治家。为官刚直清正,多次向皇帝奏谏宦官横肆及削藩等事,拜相,封高邑男。历数国内忧患,进言直谏。累封赵郡公。宝历四年(829年)被乱兵杀害。有《李相国论事集》传。

9.刘禹锡(772—842),祖籍无极,唐代著名诗人。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贞元进士,多次因作诗讥讽权贵被贬谪。出任苏州刺史,政绩显著。晚年与白居易交往密切,多有唱合诗作,人称“刘白”。诗存800余首,被称为“诗豪”,著作有《天论》三篇,以《陋室铭》最著名,有《刘梦得文集》40卷。

10.李德裕(787—850),赞皇人,唐大臣。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等,两次入相。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力主削藩,打击寺院地主势力,支持唐武宗在全国拆除寺院。著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11.曹彬(931—999),宋代灵寿人,北宋开国功臣。曾经率军大败契丹兵,在伐蜀过程中任监军。制止将士屠城,所到之处都心悦诚服。后率军灭南唐,因功拜相。雍熙三年(986年)率军伐辽,数战获胜,后攻涿州兵败。自请治罪,真宗即位,诏拜枢密使。

12.怀丙(生卒年月不详),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学家。精于建筑工程技术。《宋史·方伎》记载他的科学成就有三:一是修复真定凌霄塔;二是修复即将倾覆的赵州安济桥;三是利用浮力原理,在河中府(今陕西永济县西)把重万斤的铁牛打捞上来。其中两尊铁牛,目前摆放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内。

13.李杲(1180—1251),真定人,金代著名医学家。倡导辨证施治,敢于创新,被后世尊为“补土(脾胃)派(亦称温补派)”鼻祖,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用药法象》、《脉诀指掌病式图说》等书。

14.史天泽(1202—1275),原籍永清,后居获鹿岳村(今属新华区),元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左丞相。蒙古太宗受命为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伐金、伐宋有战功。向元世祖提出安抚汉民的建议,拜中书右丞相,执掌政务,后改左丞相,卒后赠太尉,谥忠武,葬于获鹿县太保庄。

15.李冶(1192—1279),栾城人,金元之际杰出数学家、教育家。其《测圆海镜》,是天元术的代表作,其解析高次方程的数学,比欧洲早300年。他在封龙山下建“封龙书院”,收徒教学,培养出大批人才。忽必烈曾向其征询治理天下之道。

16.白朴(1226—1307),字仁甫,著名元曲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等并称“元曲四大家”。祖籍山西河曲,少年时代随元好问居住真定府获鹿。博览群书。声誉卓著。著有词集《天籁集》2卷,作杂剧16种。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

17.韩山童(?—1351),栾城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揭露蒙古贵族的残暴剥削,鼓励治河农民起义,在家乡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宣誓起义,他被推奉为明王,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不久被捕牺牲。

18.梁梦龙(?—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任顺天府丞、河南副使。治理黄河决口有功。隆庆时巡抚山东,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明神宗初为户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坚持抗清,加兵部尚书,后遭弹劾,去官,在真定家居19年卒。崇祯末年,追谥贞敏。著有《史要编》、《海运新考》。

19.赵南星(1550—1627),明代高邑人,明朝东林党领袖。清廉刚正,多次考核京官,遭到权贵陷害被贬。天启时考察京官,任吏部尚书。权奸魏忠贤欲结交遭其拒绝,便进行诬陷,终下狱受辱,发配代州,其子及外孙亦受株连。崇祯登基,下诏召还,但未见诏而卒。

20.梁清标(1620—1691),梁梦龙曾孙,号苍岩,清代著名鉴赏家、收藏家。清顺治初授编修官,累迁侍讲学士,兵、礼、刑、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一生著作颇丰。喜收藏典籍字画,积书多至数十万卷,所藏历代书法、名画尤为珍贵。

历史事件
石家庄历史文化讲座
石家庄历史文化讲座大纲
石家庄历史文化的内涵
从空间范围包括:
n 一是区域历史文化,包括石家庄市23个县市区范围内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n 二是石家庄中心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文化形态方面分为:
n 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群、馆藏文物、出土文物;
n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表演艺术、口头文学,
n 物质与非物质混合文化遗产--科技成就、服饰文化。
从时间跨度上分为:
n 古代文化底蕴;
n 近现代文化;

第一部分
近现代革命文化精华
一、石家庄革命文化
五大垄断性品牌
1、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
2、小灰楼――中国人民银行旧址,新中国金融从这里走来,中国人民银行诞生地;第一张人民币诞生地。
3石家庄解放纪念碑―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中国共产党管理城市的试验田;
4、沕沕水发电站――新中国水电事业之源,人民政权创建的第一座水电站,点亮西柏坡第一盏电灯的水电发祥地。

5、华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二、其他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
1.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地之一――吴禄贞起义处,历史文化广场。
2.石家庄近代城市革命斗争的标志--大石桥。
三、石家庄近现代城市的崛起
1、石家庄村的历史追溯;
2、正太铁路的修建;
3、近代城市化进程;
4、从石家市到“石门市” 的历史过程;
5、攻克石门与改名石家庄市。

第二部分
辉煌的古代
历史文化底蕴

一.远古文化的曙光
n 30万多年前,井陉县孙庄发现了穴居的古代人类的遗址;
n 2万年前,平山、井陉一带山区,出现多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n 距今7000年前,人类从太行山走向平原。开始出现最早的平原人类遗址--白佛口文化遗址,华北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辉煌代表
正定南杨庄遗址
世界上最早陶质家蚕蚕蛹--6000年前;
6000年前的陶质纺轮;
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瓷器惨片--5500年;
二. 先商文化的起源
商民族是北方以商贸为主的民族。商汤建立商朝,他们的祖先,在黄帝时代就生活在北方。商民族的祖先契,传说是女戎之女,吞玄鸟卵而生;契居住“蕃”,契的儿子“昭明”居于砥石。
n 新乐商代遗址出土过带有“女戎”族徽的青铜器。
蕃,与浦、番、嶓古代通假字,平山县蕃吾,就是契的发祥地。
郭沫若认为:昭明居于砥石,就是元氏、赞皇一带的泜水、石济水流域。
三. 商代文化
n 商代石家庄一带是商朝贵族的聚居地之一
n 正定新城铺是殷商望族赓氏族的聚居地。
n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是守氏族的聚居地;
n 辛集、平山县西关、平山县蒲吾古城遗址、藁城市前西关、新乐等地都发现了系列的商代青铜器遗址。

n 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n 辛集出土的商代青铜卣
藁城台西商代文化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西商代遗址七项“世界之最”
一 世界上最早的铁器--1972年台西出土的铁刃铜钺。
2

㈢ 韩信巧布背水阵故事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著名战例

韩信巧布背水阵故事在历史上是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背水一内战,又称井陉容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两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大势已去,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慌潜逃一哄而散。

㈣ 长城的历史故事

1、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

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2、西麻草

八达岭有一种草,叫西麻草。这种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蝎子蜇一样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长在八达岭长城外,替边防人员放哨,对保卫八达岭还很有功劳哩。

传说,大边(长城)修好以后,在关口地方都设重兵把守。八达岭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关口了,从修好那天起,一直没有断过驻兵。长城上不是都有楼子吗?那楼子叫敌楼,站岗放哨人员就在那里头。当官的经常提着鞭子查哨,发现哪个敌楼的哨兵睡着了,就是一顿马鞭。

他们更怕的是自己睡着了,敌人摸上来还不知道,要是那样,不仅是挨打,还有杀头之罪哩!因此,他们一到岗哨上来,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爷呀,保佑着,千万别让我睡着。敌人来了,跟我打声招呼,让我知道。”也别说,他们的哀告玉帝还真知道了。

玉帝体会边防人员的苦处,便想了一个办法,派草神带上西麻草籽,撒在长城外。草长起来了,到处都是。入侵的敌人一碰到这种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员听见有人喊叫,机灵就醒了。从此,再也不会因站岗失误而被杀头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们对西麻草也更加保护。

3、东米仓,西米仓

在八达岭上往南看,有两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状。东边的那座山,叫东米仓,西边的那座叫西米仓。修长城时,民工们要吃饭,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粮食。

那时侯征集全国粮食,都往这里送,送的少了,不够用,送的多了,日晒雨淋都霉烂了。尽管不断地送,可还是供不上民工们吃。民工们吃不饱,还得干重活,因此连饿带累,死的人可就多了。

上天王母娘娘,很体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达岭堆放粮食的地方,点化两座米山。好家伙,两座山的粮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从此全国的老百姓再也不往这里送粮了,修长城的民工们也不再挨饿了。

一直到把长城修完,这两座山也没见减低。据说,就是打那时侯流传下来,男人在外做活,妇女在家管吃饭,因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饭的。

4、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

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

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5、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

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4)井陉县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㈤ 井陉绵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竟然得到帝王的赐名,究竟是哪个村庄有此荣幸

西汉末年,在太原上艾县绵曼河畔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个关于扁舟救驾的故事。传说这个村子的名字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赐予的。它被称为“帝渡”,后来演变成“地都”。2012年入选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在京城周围的沟渠中,仙台山的刘秀渡河、龙皇坪、龙皇口、龙皇沟、龙状元、龙藏窑、黎明、刘秀东,似乎是一条真实的历史链条,使王莽追杀刘秀的传奇故事得以合理而正当地演变。

㈥ 背水一战指的是 哪个历史人物

韩信。

成语背水一战的故事: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相关典故: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

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

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

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6)井陉县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文献出处原文:《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译文: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

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激战。

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耳新已进入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

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慌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㈦ 背水一战故事的历史人物主人公是谁

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 背水陈。赵回军望见而答大笑。”

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两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

(7)井陉县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㈧ 历史小故事 2—3分钟

秦始皇统一中国,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战国时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弱小柄家被消灭,中国境内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七雄局面的形成,既是春秋以来兼并战争的结果,又是中国统一的前奏。为增强国力,统一全国,七雄相继展开了富国强兵的变法活动。魏国任用李悝变法,楚国使用吴起变法,赵国有武灵王改革,但最有成效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改革,国力逐步强盛。从秦孝公到秦王政的100多年时间中,秦国国力更加强盛,在军事制度方面实行按郡县征兵,完善了军队组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士卒勇猛,车骑雄盛,远非其他六国可比。在军事策略上改变了劳师远征而经常失利的战略,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渐蚕食并巩固其占领地区,实行有效占领。秦国相继灭掉西周、东周,攻占韩国的黄河以东和以南地区,设置太原、上党、三川三郡,领土包括今陕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和四川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史书记载秦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战车千乘,奋击百万”,军事力量远胜于其他六国。秦国这种优越的战略优势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反观东方六国,君主皆庸,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政局不稳固,经济发展迟慢,军事力量不强,而且六国君王多是苟安一时之辈,缺乏统一中国的胸襟和气魄。
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去,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吕不韦号称秦王仲父,嬴政许多事情受到吕不韦的限制。随着秦王政年龄的一天天增长,他对吕不韦的专权也愈益不满,于是二者的争权也日益激烈。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冕典礼,开始亲政,他首先镇压了长信侯嫪毐集团的政变,接着以吕不韦与政变有关为借口,罢其相国之职,令其迁蜀,迫使吕不韦无奈自杀。至此,秦国大权真正掌握在了嬴政手中,这就为他指挥消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创造了绝对必要的条件。
秦王政大权独揽之后,就开始实施他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雄伟战略。他广泛搜罗人才,重用客卿,甚至包括从敌营中来的人或曾讥评过自己的人,使秦国一时人才济济,如重用韩国间谍郑国兴修郑国渠,使关中四万多顷盐卤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为秦统一天下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他礼待军事理论家卫缭,并采纳其贿赂各国权臣以破坏六国合纵的建议,军事上受益匪浅。又接受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法、术、势思想,加强他对政权的统驭能力。听从李斯《谏逐客令》,保持吸收和使用外来客卿的传统,使秦王政身边形成一个智囊团,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秦王嬴政个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秦王政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秦王嬴政开始了他正式的统一中国的战争。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但一时无力灭亡赵国。于是秦国转攻韩国。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韩国虽已灭亡,但韩国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韩王安被迁于岐山,前226年曾发动叛乱,不久被镇压下去,这才彻底解决了韩的问题。
第二个被灭亡的是赵国。在当时的六国中,赵国是最为强劲的一个。先是有廉颇,后有李牧、庞暖,都是善于用兵的大将,秦国几次兴兵伐赵,都未曾讨得多少便宜。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名将王翦率军由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出井陉(今河北井陉县),端和由河内进攻赵都邯郸。赵大将李牧、司马尚坚持抵抗达一年之久。后来赵王宠臣郭开接受秦人贿赂,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拒绝交出兵权,赵王便派人暗地逮捕李牧并处死,同时杀掉司马尚。李牧一死,秦军如入无人之境,公元前228年,王翦向赵国发起总攻,秦军很快攻占了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赵亡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为王,继续抗秦,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兵败被灭。
灭赵以后,秦兵临易水,威胁燕国。燕国太子丹曾为质于秦,一直想复仇,但因国小势衰,力不敌秦,未能实现。当秦兵压境之际,燕国君臣皆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燕太子丹决意刺杀秦王政。公元前227年,燕丹派勇士荆轲携带燕国督元的地图和秦国逃将樊於期的人头;作为觐见礼,去刺杀秦王,以挽救燕国。荆轲临行前,太子丹及宾客送其至易水之上。荆轲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表达了为国牺牲义无反顾。至秦后,秦王在朝堂接见荆轲,荆轲上朝觐见,献图。图穷匕首现,荆轲抓起匕首刺向秦王。嬴政环柱逃避,后在臣下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剑,将荆轲砍倒,肢解其身。秦王大怒,增兵向燕国大举进攻,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攻打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地处中原的魏国在秦的打击下,早已奄奄一息,孤立无援。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率兵包围魏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堤,水淹大梁。三月后城坏,魏王假请降,魏亡。魏国被灭后,秦国把下一个目标指向楚国,但因楚国地域广阔,实力不弱,故费了一番周折。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楚国内部发生叛乱,楚将项燕将秦叛将昌文君拥立为荆王,秦以镇压荆王为名,举兵攻楚。楚国当时虽败,但实力尚在。当秦破三晋之后,就全力攻楚。秦将李信自恃年少壮勇,在秦王面前夸下海口:以20万兵力即可横扫楚国。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答非60万不可。秦王以王翦怯弱而李信勇,于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派李信率20万兵众攻打楚国。李信轻敌惨败,秦军退出楚境。
嬴政遭此挫折,即亲赴王翦家,向王翦赔一礼,请其率兵出征,倾全国兵力——60万人,于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大举伐楚。楚国以全部兵力拒秦,大将项燕战死,楚军大败,秦军俘虏楚王负刍,攻占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市),楚国灭亡。而后,秦军又向江南广大楚地及降服于楚的越地进攻。不久越君降秦,至此,楚国全部覆灭。
五国相继被灭,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齐国。它的相国后胜,长期受贿于秦,既不备战,更不援助其他五国抗秦。齐王建昏庸,听信于相国。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直逼齐国。齐王建慌忙在西线集结军队,准备抵抗。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军避开西线齐军主力,从北面直插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在秦国大兵压境的形势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胜利,是由于秦国在战争中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秦王政在位时期,国力富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供应战争,在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相继灭掉诸国。在战术上,秦国执行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首先灭掉了毗邻的弱国韩赵,然后中央突破,攻燕灭魏,解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最后消灭两翼的强敌齐楚,这种战术运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具体战役中,秦国运用策略正确,如在灭韩赵的战争中,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是完全机械地按“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既定方针,而是机动灵活,赵有机可乘则先攻赵,韩可攻则灭韩。灭楚战役是在检讨了攻楚失策后,根据楚国实力集中优势兵力攻楚而取胜的。攻打齐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相反,六国方面势力弱小,在战略上又不能联合,各自为战,根本不能阻挡秦国的进攻,战争中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以至一个个被秦国灭亡。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秦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秦王朝。战国历史至此结束,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阅读全文

与井陉县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