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说一个日本历史故事
明治元年 土方军来进攻松前城 新政府自军保卫会津若松城,白虎队于饭盛山全体自刃
当新军讨伐奥羽越列藩同盟、围攻同盟中心会津若松城时,城内少年武士三百人组织白虎队,头缠白带子,奋勇为藩主而战。并且,当会津藩投降后,白虎队员一齐剖腹自杀——最大的十七岁,最小的十五岁,都成了封建愚忠的牺牲品。
❷ 谁知道日本历史上义经和弁庆的故事
弁庆是源义经的部下。
日本历史上义经和弁庆的故事:
平安时代末期,平家统治的京都城遭遇荒灾,呈现出了被黑暗所笼罩的世纪末的景象。 在五条桥,平家的武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相继遭人袭击,人们都认为那是“妖魔”所为,深感恐惧。但实际上这妖魔的真身是源氏家族的幸存者——遮那王,也就是源义经。
遮那王率领着影子武士芥子丸和护卫僧兵刚人等,为源氏家族的复兴而不断地进行杀戮。被遮那王的强烈的气场所控制的弁庆,再次忆起被自己杀死的少年的幻影,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终于被追赶而来的平家·检非遣使部队抓获。
当弁庆得知阿闍梨的死讯后,连忙赶回京都城,这时,朝雾也在浪人们的暴动中被夺去了生命。当弁庆感到自己的命运也是魔鬼运时,为了杀死那另一个魔鬼,决心再一次返回五条桥。
终于,弁庆和遮那王决战的时刻到来了!铁吉守护着幸存的赤子,在燃着熊熊烈火的五条桥上,遮那王与弁庆展开了决斗……
(2)有关源赖朝的历史小故事扩展阅读
不死传说-成吉思汗说:
衣川馆之战源义经北逃,经北海道渡海西行进入蒙古,成为一代霸主成吉思汗。此说法欠缺依据。康子曰:“1935年,黑龙江省克东县曾经出土一个刻有‘岛定’字样的日本瓷酒瓶。
这一发现后,部分日本学者们认为被发现的酒瓶是日本濂仓时期在其北部失踪的武士源义经带来的,而且源义经就是威震天下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出土酒瓶的地点则是源义经的最初居住地。
他们还把位于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附近的一座蒙族王公墓考证为成吉思汗墓,即源义经的埋身处。这类奇闻不但报纸上大肆张扬,而且还被写成诸如《成吉思汗即源义经考》之类的著作。
❸ 求日本历史人物的有趣小故事,最好是有名点的历史人物
一个关于丰臣秀吉的:有一位日本商人吕宋助左卫门从菲律宾带一个壶,结果丰臣秀吉当作茶壶来使用。最后才知道那是西洋的夜壶。
❹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07中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的事迹
关于这些LZ其实可以网络一下就知道了,具体为:(一下摘自“迷宫的十字路口词条”)1、妖刀村正,刀,刃长73.32cm,室町时代到战国时代末期之间刀工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被德川家视为“不吉”的象征,斥之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时的长州倒幕派中人气极高,是日本最有名的日本刀之一。可是,这也是村正的不幸,也许是因为它太锐利了吧,到了江户时期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而被世人所避忌。此刀之不祥已在“在德川家作祟的妖刀”这一真实的传说中得到了证实。
★当时,家康以前的松平家两代当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 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于天文四年(1535年)在尾张国守山被家臣阿部弥七郎一刀斩杀,那时弥七郎用的就是村正刀;后来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被近侍岩松八弥暗杀,当时八弥使用的也是村正;而家康本人幼年在骏河时也曾被村正刀伤了手指,这些虽然都可以说是巧合的,但是在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中织田河内守长孝的长枪又误伤了家康的手指,即当年受伤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长枪也是出自势州村正打造的,这一切不得不让家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但是,持续几代给德川家带来不幸的村正,倒成为了对德川家持有反感的人的爱用的东西,比如真田幸村和由井正雪就喜欢使用村正。
★在江户时期开始讲究从刀的锐利品格等判断吉凶,而当时社会的和平风气并不喜欢这种太过锋利的刀,所以以锐利和适于实战出名的村正也是由于这一原因而开始被称为“妖刀”。到了江户后期,村正即妖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了。
2、源义经
★源义经(1159 — 1189),源义朝第九子,是源氏家族的武将,镰仓幕府创始人源赖朝(源义朝之子)同父异母的弟弟。当时,源、平两家像战多年,史称“源平合战”。战争中,源义朝在“平治之乱”中失败以后,逃往东国,把刚出生不久的义经放在京都附近的一座寺庙里,义经长大后就成为了佛僧。有一次源义经在寺庙附近的桥上遇到了弁庆,弁庆要与他比剑。没想,义经毫不费劲地打败了弁庆。于是,弁庆一生就成为了源义经的忠臣。15岁那年,源义经从寺庙中逃走,参加了其兄源赖朝的部队。他虽然年纪小,但在战役中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在源义经的帮助下,平家军队在1185年春著名的坛浦大海战中将全部被消灭,从此日本历史进入源氏镰仓幕府时代。
★战绩显赫的源义经立即成为了天皇的新宠臣,由此也引来了他的哥哥源赖朝的嫉妒,于是便决定除掉源义经,但源义经始终顾及手足之情,坚持对源家忠心不二,最后被迫自杀为终,年仅31岁。其忠臣弁庆为了保护主人,以死抵抗敌人,最后以站姿壮烈牺牲。
3、还有就是M7里告诉我们的弁庆和义经的故事。
更多的历史事迹推荐LZ去网络搜索“弁庆”和“义经”等词条,已经解释的很清楚,可以更好的帮助你,在这里再复制已无意义。
❺ 关于日本武士弁庆的故事
武藏坊弁庆:平安时代末期的僧兵,原名是武藏坊辨庆,后来因为常用汉字和当用汉字的限制下,使用了新写,现时在汉字语圈中,多以弁庆作记录。他的经历经常被当做日本神话、传奇、小说等的素材,为武士道精神的传统代表人物之一。出生 传说弁庆是一位名叫湛増的寺院住持强夺某大纳言的女儿为妻,怀胎18个月而生的(弁庆物语是3年)。生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两三岁小孩的大小,发长及肩,牙齿齐全。湛増视之为妖孽,本欲杀之,赖为叔母所救,带到京都抚养,命名为“鬼若”。据说弁庆是在纪伊国(今和歌山县)出生,而田边市的旅游资料当中,更以弁庆诞生地自居。 出家 弁庆在比睿山落发出家,从此改名为“武藏坊弁庆”。之后四处游历,曾到过四国和播磨国等地。传说弁庆曾在京都五条大桥(一说在清水观音寺附近)进行“刀狩”,只要看上往来武士身上的太刀便要求比武,在遇到源义经之前已经收集了999把太刀。源义经武艺高强、身轻如燕,让弁庆输得心服口服。从此弁庆便跟随在义经左右,成为义经最亲密忠诚的家臣。 跟随义经 弁庆跟随义经开始讨伐平家,也成功为义经打胜了不少战争。平氏覆亡后,功高震主的义经受其兄源赖朝迫害,四处躲藏,弁庆一路相护,最后由北陆逃到奥州,投奔藤原泰衡处。得知义经在奥州的赖朝,胁迫泰衡讨伐寄居在衣川馆的义经。弁庆舍命护主,力战之后仍究寡不敌众,传说弁庆是身中万箭站立而死,即著名的“立往生”。 源义经与弁庆 源义经与当时主政的平氏作对,并且与著名的"千人斩″弁庆和尚在京都一条桥上相遇、相知,而后一起对抗平氏的故事。 传说之一: (平安时代末期,平家统治的京都城遭遇荒灾,呈现出了被黑暗所笼罩的世纪末的景象。 ) 在五条桥,平家的武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相继遭人袭击,人们都认为那是“妖魔”所为,深感恐惧。但是,实际上,这妖魔的真身是源氏家族的幸存者——遮那王也就是源义经。遮那王率领着影子武士芥子丸和护卫僧兵刚人等,为源氏家族的复兴而不断地进行杀戮。 与此同时,破戒僧·武藏坊弁庆在梦中得到不动明王“斩杀魔鬼,获得光明”的暗示后,便去比叡山盗取大太刀——鬼切丸,然后返回了京都城。弁庆曾经被人们认为是天生的妖魔,是专门捉弄女人和孩童的恶棍,人们都惧怕他。但自从他被比叡山的高僧——阿闍梨救过一命之后,便弃恶从善遁入佛门。弁庆并未听从阿闍梨的忠告,执意要去刺杀“妖魔”。 然而等待弁庆的是他的死对头——恶党集团·打飞石的高手湛槐。弁庆甩开追赶他的湛槐,奔向五条桥。按照已经包围平家的密教僧——朱雀法眼的预言,受命于判官——平忠则的平家部队为了讨伐妖魔,已经埋伏在五条桥了。在那里出现了遮那王同盟。只一瞬间,平家武士们都被砍倒了。就在弁庆即将与遮那王面对面的那一刹那,遮那王却消失了踪影。 弁庆跟踪在从武士的尸体上盗取刀剑的造剑浪人——铁吉的身后;为了潜入“逢魔之林”,遮那王便向铁吉请教进入“逢魔之林”的道路。铁吉答应给他领路,但要求遮那王以所有的一千把刀作为交换条件。二人正准备出发时,听到了附近传来女人的喊叫声,这女人是被恶魔俘获的孕妇——朝雾。为赶走恶魔,弁庆拼死诵念咒文。朝雾平安无事地产下一子——赤子。弁庆照顾素不相识的朝雾、赤子母子俩,使得铁吉对弁庆也慢慢地产生了好感。随后,他们一起走向“逢魔之林”……。 在走向“逢魔之林”深处的弁庆和铁吉的面前,遮那王发出“气涡”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被遮那王的强烈的气场所控制的弁庆,再次忆起被自己杀死的少年的幻影,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终于被追赶而来的平家·检非遣使部队抓获。 由于湛槐他们接受了平忠则的命令,便在“逢魔之林”的入口处布下埋伏。 突然,太阳落山,眼前的一切都被黑暗笼罩了,随后,遮那王和影子武士们一齐出现在暗淡的黑夜之中。紧接着,他们砍倒了埋伏在这里的平家武士,把忠则、湛槐也一下子击倒在地。 弁庆再次与遮那王进行对战。在对战中,弁庆出现了疏忽,而被遮那王用鬼切丸大刀劈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阿闍梨及时救走了弁庆,失去锐气的弁庆只得匆匆离开京都城。 遮那王没有听从侍卫——少进坊要他到奥州去的进言,为了争取尽早超越阿闍梨的法力,而进入了不休不眠的断食修行(在一定时间内拒绝进食的练功方法)。随后,悟出了“一切神、佛都是空话”,便杀死了阿闍梨,并再次向弁庆挑战。 当弁庆得知阿闍梨的死讯后,连忙赶回京都城,这时,朝雾也在浪人们的暴动中被夺去了生命。当弁庆感到自己的命运也是魔鬼运时,为了杀死那另一个魔鬼,决心再一次返回五条桥。 终于,弁庆和遮那王决战的时刻到来了! 铁吉守护着幸存的赤子,在燃着熊熊烈火的五条桥上,遮那王与弁庆展开了决斗…… 传说之二: 源义经乃源义朝之子,源义朝在“平治之乱”中失败以后,逃往东国,把当时刚出生不久的义经放在京都附近的一座寺庙里,义经长大后就成为了佛僧。据传说,有一次源义经在寺庙附近的桥上遇到了弁庆,弁庆要与他比剑。没想,义经豪不费劲地打败了弁庆。于是,弁庆就甘心给他当侍从,并成为义经一生的忠诚信徒。 转载至网络: http://ke..com/view/91437.htm
❻ 源赖朝的历史功过
源赖朝在平治之乱后,于1160年被流放到伊豆蛭小岛,在那里度过了“二十年春秋”。[43]在伊豆流放的二十年间,正是日本社会动荡的时期。平氏的专权,激起全国朝野的忿怒,各地武士纷纷举兵起事。当时的皇室虽对平氏恨之入骨,但是由于软弱无能,难以成为号召全国统一的旗帜,日本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时刻。源赖朝在这一关键时刻崛起,在六年时间征服了所有对手,并通过御家人制度,使全国大多数武士臣服,为避免日本社会的大分裂,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十世纪以后,由于庄园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央集权统治彻底瓦解,先是由藤原氏外戚专权,继之出现太上天皇主政的“院政时期”。无论是藤原氏方面也好,院政方面也好,虽然拥有大批庄园,但是都没有自己的武装,为压倒对方,两者均需依靠武士集团的支持。历史事实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维持日本的统一,推动日本历史的发展,必须开创新的政治局面。平氏虽然一时威震天下,控制朝政,但出于在政治上因循守旧,步中央集权制下权门贵族的后尘,结果迅即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源赖朝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不因循守旧,认识到皇权的式微,皇室已无实力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但是他也认识到皇室仍然是日本的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因此,他在承认皇室的前提下,在镰仓建立了武士政权,表面上镰仓政权和京都的朝廷是双重政权并立,但镰仓政权以强大的武力为支柱,在一切大政方针方面,迫使皇室屈服于己。所以,实质上,镰仓幕府是以武士为主体的中央集权政府。镰仓政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维护了日本的统一和安定,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正是从这一点而言,源赖朝不愧为日本历史上的英杰。
附注:
[1]《吾妻镜》第二卷,治承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条,
[2]《玉叶》卷三十六,治承五年闰二月四日条。
[3][4][5]《平家物语》。
[6]同[2]治承五年闰二月一日条。
[7]同[2]嘉应二年七月三日、十六日,十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条。
[8]同[2]安原三年六月一日条。
[9]同[2],三日条。
[10]同[2]治承四年十一月十一日条
[11]《明月记》。
[12][13]同[2]治承四年一月十一日条,
[14]同[1]治承五年一月二十一日条。
[15]同[2]治承四年九月九日条。
[16][17]同[1]元历元年二月七日条。
[18]同[1]治承四年十一月五日条。
[19]同[1]治承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条。
[20]同[1]治承四年八月六日条。
[21]目代:平安、镰仓时代地方有的代理宫-
[22]同[1]治承四年十月二、六日条。
[23]同[1]此处数字不完全可信,但可见源赖朝势力发展之迅猛。
[24]同[2]治承四年九月二十二日条。
[25]同[1]文治二年闰七月十九日条。
[26]同[1]文治元年十一月十二日条。
[27]同[1]。
[28]同[1]元历元年二月九日条。
[29]同[1]文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条。
[30]同[1]文治三年八月十九日条。
[31]同[1]文治五年九月九日条。
[32]同[1]元历元年九月十九日条。
[33]同[1]治承四年十月十三日条。
[34]同[1]治承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条。
[35]同[l]文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条。
[36]同[1]。
[37]同[2]文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条。
[38]同[1]元历元年十月二十日条。
[39]同[1]建久二年正月十五日条。
[40]同[1]建文二年五月三日条。
[41]同[1]文治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条
[42]同[1]文治二年四月三十日条。
[43]同[1]治承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条。
❼ 源赖朝的人物生平
久安3年(1147年)4月8日源赖朝出生于尾张国热田(今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区),是源义朝三男。幼名“鬼武者”,或者是“鬼武丸”。母亲是热田神宫大宫司藤原季范的女儿-由良御前。
1158年任皇后宫权少进。
1159年随父举兵,任右兵卫佐,拘禁后白河上皇、二条天皇和近臣藤原通宪(信西),史称“平治之乱”。败后东逃,途中在美浓被捕,被流放于伊豆国蛭岛。在二十年流放生活期间,与北条时政之女儿结婚,受到保护。
1180年奉皇子以仁王之命,举兵讨伐平氏,失败后渡海逃往安房。治承四年10月在富士川之战中获胜,后得到千叶常胤等援助,相继占领房总、武藏、相模等地,进入镰仓,称“镰仓殿”。
1183年建立东国政权,同年朝廷颁布《寿永宣旨》,承认其在东部之统治权。与进入京都的武将源义仲和西国的平氏对立。
1184年派其弟源义经率军西征,讨灭源义仲。次年,源义经发动经坛之浦之战消灭平氏。同年,源赖朝以追捕与院政接近的兄弟源义经为由,在各地设置守护、地头职。
1189年率军远征陆奥国,灭保护义经的藤原泰衡,确立全国武家政治体制。
1190年上京会见后白河法皇,任朝廷权大纳言(编外太政官副职)、右近卫大将军等职,假以法皇名义控制各地军政大权。
1192年后白河法皇死后,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确立全国范围内之军事封建主统治。
1198年10月参加相模川桥落成典礼后,归途中从马背跌下,从此一病不起,翌年正月去世。 源氏为当时与平氏比肩的一大宗族,称霸东国。
祖父:源为义
父亲:源义朝
兄长 :源义平、源赖长
弟弟:源义经、源范赖等
长子:源赖家
❽ 日本的源氏于平氏之间的历史。
源平合战,史称“治承·寿永之乱”,指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间,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的总称。
▲名称说明
“源平合战”是一般的俗称,但并不足以正确描述事实,甚至有所误导。
虽然“源平合战”的两大阵营领袖为源氏和平氏,但并不一定所有的源氏就支持源氏,平氏就支持平氏。事实上,同族间的战争屡见不鲜。也有父方是源氏,母方是平氏,因而左右为难,不得不衡量利害得失,以致一族分崩离析,彼此交战的悲剧。类似的故事在数百年后的战国时代亦多有所闻。
·支持源氏的平家
北条时政、熊谷直实、畠山重忠、梶原景时、三浦义澄、千叶常胤、上总広常等。
·支持平家的源氏
新田义重、志田义広、佐竹秀义、源季贞等。
▲背景
①平氏崛起
平安时代末期,贵族间充满了权力的冲突与矛盾,最终诉诸武力解决。在1156年的保元之乱和1159年的平治之乱中,伊势平氏皆为胜方贡献良多,战功赫赫,尤其是平治之乱,平氏几乎剿灭了政敌源氏。源氏领袖之一的源义朝于逃亡途中遇害,三子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其余苟存的几个儿子亦被强制送入佛寺出家,平氏地位确立。平氏领袖平清盛于1167年升任至太政大臣,朝中重要官职皆为平氏出掌,朝外许多诸侯国亦落入平氏手中。除此之外,平清盛的女儿德子亦嫁给高仓天皇为中宫,并生下言仁亲王(即后来的安德天皇),此时平氏可谓权倾天下。
②鹿谷阴谋
平氏在势力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日渐骄奢跋扈,统治也越来越腐败残暴。旧势力的公卿贵族或因既得利益受损、或因轻视平氏武夫出身却大权在握,旧势力的反扑逐渐蕴酿,最终在1177年于鹿谷(鹿ヶ谷)密谋诛杀平氏(日史称为“鹿ヶ谷の阴谋”),但随即事迹败露,反为平氏所害。由于谋议者中有许多是后白河法皇的近臣亲信,据信为后白河法皇在幕后授意,因此平清盛一度欲幽禁法皇,赖平清盛长子平重盛力谏而做罢,但平氏与法皇间的关系已急速恶化。
▲始末
①以仁王令旨讨平
1179年,平重盛病故,后白河法皇收回平重盛领地越前国,引起平清盛不满。清盛惟恐大祸不远,决定先发制人,乃将后白河法皇软禁在鸟羽殿。1180年逼宫高仓天皇并拥立自己年仅2岁的外孙言仁亲王继位,平氏完全掌握朝政。
素有大志的后白河天皇三子以仁王于1180年4月与摄津源氏的源赖政合谋,假称“最胜亲王”名号,密使在熊野隐居的源行家(源义朝之弟)向全国源氏传送征讨平氏的令旨。然而此事已为监视源行家的僧人湛増所获,平氏发兵征伐,以仁王与源赖政出奔至园城寺,并向延历寺和兴福寺求援。延历寺拒绝,以仁王等只好逃往奈良兴福寺。途中到达平等院时,遭到平清盛四子平知盛追击,双方人马于宇治川交战后,源政赖战死。以仁王继续逃往光明山,最后于鸟居前中箭落马身亡。
②关东兴兵
讨平令旨陆陆续续到达在各地蛰伏的源氏,其中一人即为河内源氏的源赖朝。在伊豆蛰居的源赖朝与北条时政合谋,开始秘密纠结伊豆、相模、武藏的源氏势力,于8月17日袭杀平氏在伊豆的监管山木兼隆。之后源赖朝转往相模,于石桥山遭遇大庭景亲等平氏追讨大军的夹击,惨败而逃。石桥山之战初尝大败的源赖朝辗转逃往安房,途中在海上与三浦半岛豪族坂东平氏的三浦义澄等会合。抵达安房后,源赖朝除了得到官吏阶级(在庁官人)的支持外,上总的千叶常胤、武藏的足立远元、畠山重忠等平氏或藤原氏地方豪族,由于当时武士身份的领地不甚稳定,为了更进一步巩固武士阶级的权力与利益也陆续加入,源赖朝的势力迅速壮大。10月6日,源赖朝入驻过去也是河内源氏祖先经略之地的镰仓。此时,源赖朝已实质控有关东南部。在关东的另一方面,甲斐源氏的源信义(又称武田信义)亦在收到令旨后兴兵讨平。
关东乱起不久,平氏即派遣平维盛、平忠度、平知盛等前往征讨。平氏东征军兵发东海道,10月18日于骏河富士川和源赖朝、武田信义联军对峙。然而关东联军以逸待劳已久,平氏东征军则兵疲马困,武田军趁机发动夜袭,平氏军未战先败、望风而逃。平氏军退去后,源赖朝等决定以经营关东为优先,未加追击,退回镰仓。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川之战得胜后,源赖朝在黄濑川阵地与前来驰援的九弟源义经于失散多年后再次相会,此后的作战主要由源义经负责执行,源赖朝则在后方运筹。
在关东经略上,对内,为了有效统御庞大的武士集团,源赖朝创立了侍所,命和田义盛和梶原景时负责掌控。对外,源赖朝则积极收服、铲除关东地区同为源氏的志田义広、新田义重、佐竹氏与藤姓藤原氏的足利忠纲等反抗势力,并巩固己方武士集团的权益。
③源氏蜂起
除了关东之外,各地接获令旨的源氏势力也一一兴兵响应。例如土佐的源希义、河内石川的源义基与源义兼父子、美浓的土岐氏、近江的佐佐木氏、山本义経、熊野的湛増、伊予的河野氏、肥后的菊池氏等,此外,在若狭、越前、加贺也有官吏集团起事。
1180年9月,信浓的源义仲(又称木曾义仲,源赖朝的堂弟)誓师,迅速席卷信浓、越后。之后曾一度进兵至上野,但由于和源赖朝家族间有杀父之雠的嫌隙,所以不选择与源赖朝会合,而是向北转进,并拥立以仁王之子北陆宫,平定北陆,俨然是和源赖朝竞争的一股强大势力。
④平清盛病故
在近畿方面,以寺庙、神社为中心的反平势力也如火焰般蔓延,平氏强力镇压。1180年12月,平重衡烧毁东大寺、兴福寺,更刺激了寺社的反抗。1181年1月,纪伊的熊野三山势力起事,在伊势、志摩等地和平氏交战。(熊野海贼菜切攻め)。
1181年闰2月,正在规划新体制及镇压作战的平清盛身染热病,于九条河原口的平盛国宅邸逝世,平氏骤失龙首。4月平重衡率领大军东征,于墨俣川大败源行家,史称墨俣川之战。之后平氏军一度追击到三河,之后因源氏援军抵达,攻势才因而中断。
⑤木曾义仲上洛
1183年4月,平维盛、平通盛受命征剿木曾义仲势力。平氏军陆续击破越前、加贺等地,同年5月于加贺、越中国界的倶利伽罗峠与木曾军对峙,但为木曾军所破。
倶利伽罗峠之战后木曾军举北陆宫旗号,向京都推进。源行家、源行纲(又称多田行纲)、源义定(又称安田义定)等多路进击,突破平氏的京都防卫线。7月,平宗盛等挟安德天皇及三神器弃都西逃,木曾军进入京都。虽然一开始木曾军受到后白河法皇乃至贵族、庶民的热烈欢迎,但由于先前养和大饥馑的影响,军粮不足的木曾军却开始大肆掠夺,人心遂望源赖朝能进京平乱。
9月,木曾军继续追击平氏,兵发山阳道。闰10月,木曾军于备中水岛为平重衡所败,史称水岛之战。之后木曾军连吃败战,退回京都。
⑥源赖朝奉旨勤王
后白河法皇为制衡木曾义仲,屡次催促源赖朝进京勤王。但源赖朝反而趁势要求法皇下旨将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等地的国衙领和荘园返还给各地国司或本所。法皇迫不得已,于寿永二年(1183年)10月宣旨,除了北陆道之外,几乎悉数同意源赖朝的要求。至此,源赖朝不只是实质控有关东,也有了法理上的正统性。
源赖朝派遣源范赖、源义经领兵上京,11月初抵达近江。而在这段期间,锐气大挫的木曾义仲不但和法皇濒临决裂,复加以昔日盟友的离弃,逐渐陷入孤立。11月19日,木曾义仲发动政变,法住寺合战后软禁法皇,并解除摄政近卫基通与数位法皇近臣的职务,令藤原师家接任摄政。之后法皇与木曾义仲达成协议,12月法皇下旨命木曾义仲率军讨伐源赖朝。1184年1月,木曾义仲受封为征夷大将军,统揽军政大权。1月20日,源范赖与源义经各于京都近郊的濑田和宇治与木曾军展开会战,木曾军仅400余骑,很快地就被击溃。木曾义仲企图逃往北陆,但于近江粟津遭到截杀。
⑦平氏灭亡
在木曾义仲与源赖朝冲突期间,平氏势力趁机反扑,1184年1月时,势力已返回至摄津福原一带。法皇命源范赖与源义经征讨平氏,兵发福原。源范赖与源义经兵分两路,于一之谷(一ノ谷)奇袭平氏军,平氏军大败,多位大将战死,残部取海路而逃。
一之谷之战后,平氏盘踞赞岐屋岛。由于源氏军没有水军,因此未能追击。半年后,8月,源范赖为绕到平氏背后,取径山阳道,但为平氏识破,源范赖大军遭平行盛截断,关门海峡亦为平知盛封锁,陷入兵粮不继的困境。1185年,源范赖渡逃九州,在战情不利的情况下,源赖朝令源义经发兵征讨平氏。2月,源义经渡海,由阿波胜浦上岸,在巧妙获得当地武士势力的支持后,攻陷平氏屋岛本阵。
屋岛之战后,双方陷入胶著的对峙状态。不久,平氏得到源范赖率军驰援的情报,主动向长门退兵,结果造成濑户内海拱手让与源氏,河野通信等水军势力及中国、四国的武士集团一一向源氏输诚。3月24日,双方在关门海峡的坛之浦(坛ノ浦)进行海战,约于清晨6时许,由平氏军主动展开攻击。虽然一开始平氏军占了上风,但中午过后战情即开始逆转。眼见大势底定,平氏大将陆续投海自尽。最后,平氏血脉的安德天皇抱子二位尼跳海,坛之浦之战结束,平氏覆亡。
▲影响
源平合战对日本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彰示着武士集团的权势跃升,公卿集团的快速衰败。1179年,后白河法皇被平清盛软禁,代表着日本院政制度的崩坏。源平合战结束后,源赖朝于1192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镰仓设立幕府,开创了日本绵延700余年的幕府政制,直至明治时代。
❾ 关于平源之战的历史
源平合战,史称“治承·寿永之乱”,指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年间,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的总称。
▲名称说明
“源平合战”是一般的俗称,但并不足以正确描述事实,甚至有所误导。
虽然“源平合战”的两大阵营领袖为源氏和平氏,但并不一定所有的源氏就支持源氏,平氏就支持平氏。事实上,同族间的战争屡见不鲜。也有父方是源氏,母方是平氏,因而左右为难,不得不衡量利害得失,以致一族分崩离析,彼此交战的悲剧。类似的故事在数百年后的战国时代亦多有所闻。
·支持源氏的平家
北条时政、熊谷直实、畠山重忠、梶原景时、三浦义澄、千叶常胤、上总広常等。
·支持平家的源氏
新田义重、志田义広、佐竹秀义、源季贞等。
▲背景
①平氏崛起
平安时代末期,贵族间充满了权力的冲突与矛盾,最终诉诸武力解决。在1156年的保元之乱和1159年的平治之乱中,伊势平氏皆为胜方贡献良多,战功赫赫,尤其是平治之乱,平氏几乎剿灭了政敌源氏。源氏领袖之一的源义朝于逃亡途中遇害,三子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其余苟存的几个儿子亦被强制送入佛寺出家,平氏地位确立。平氏领袖平清盛于1167年升任至太政大臣,朝中重要官职皆为平氏出掌,朝外许多诸侯国亦落入平氏手中。除此之外,平清盛的女儿德子亦嫁给高仓天皇为中宫,并生下言仁亲王(即后来的安德天皇),此时平氏可谓权倾天下。
②鹿谷阴谋
平氏在势力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日渐骄奢跋扈,统治也越来越腐败残暴。旧势力的公卿贵族或因既得利益受损、或因轻视平氏武夫出身却大权在握,旧势力的反扑逐渐蕴酿,最终在1177年于鹿谷(鹿ヶ谷)密谋诛杀平氏(日史称为“鹿ヶ谷の阴谋”),但随即事迹败露,反为平氏所害。由于谋议者中有许多是后白河法皇的近臣亲信,据信为后白河法皇在幕后授意,因此平清盛一度欲幽禁法皇,赖平清盛长子平重盛力谏而做罢,但平氏与法皇间的关系已急速恶化。
▲始末
①以仁王令旨讨平
1179年,平重盛病故,后白河法皇收回平重盛领地越前国,引起平清盛不满。清盛惟恐大祸不远,决定先发制人,乃将后白河法皇软禁在鸟羽殿。1180年逼宫高仓天皇并拥立自己年仅2岁的外孙言仁亲王继位,平氏完全掌握朝政。
素有大志的后白河天皇三子以仁王于1180年4月与摄津源氏的源赖政合谋,假称“最胜亲王”名号,密使在熊野隐居的源行家(源义朝之弟)向全国源氏传送征讨平氏的令旨。然而此事已为监视源行家的僧人湛増所获,平氏发兵征伐,以仁王与源赖政出奔至园城寺,并向延历寺和兴福寺求援。延历寺拒绝,以仁王等只好逃往奈良兴福寺。途中到达平等院时,遭到平清盛四子平知盛追击,双方人马于宇治川交战后,源政赖战死。以仁王继续逃往光明山,最后于鸟居前中箭落马身亡。
②关东兴兵
讨平令旨陆陆续续到达在各地蛰伏的源氏,其中一人即为河内源氏的源赖朝。在伊豆蛰居的源赖朝与北条时政合谋,开始秘密纠结伊豆、相模、武藏的源氏势力,于8月17日袭杀平氏在伊豆的监管山木兼隆。之后源赖朝转往相模,于石桥山遭遇大庭景亲等平氏追讨大军的夹击,惨败而逃。石桥山之战初尝大败的源赖朝辗转逃往安房,途中在海上与三浦半岛豪族坂东平氏的三浦义澄等会合。抵达安房后,源赖朝除了得到官吏阶级(在庁官人)的支持外,上总的千叶常胤、武藏的足立远元、畠山重忠等平氏或藤原氏地方豪族,由于当时武士身份的领地不甚稳定,为了更进一步巩固武士阶级的权力与利益也陆续加入,源赖朝的势力迅速壮大。10月6日,源赖朝入驻过去也是河内源氏祖先经略之地的镰仓。此时,源赖朝已实质控有关东南部。在关东的另一方面,甲斐源氏的源信义(又称武田信义)亦在收到令旨后兴兵讨平。
关东乱起不久,平氏即派遣平维盛、平忠度、平知盛等前往征讨。平氏东征军兵发东海道,10月18日于骏河富士川和源赖朝、武田信义联军对峙。然而关东联军以逸待劳已久,平氏东征军则兵疲马困,武田军趁机发动夜袭,平氏军未战先败、望风而逃。平氏军退去后,源赖朝等决定以经营关东为优先,未加追击,退回镰仓。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川之战得胜后,源赖朝在黄濑川阵地与前来驰援的九弟源义经于失散多年后再次相会,此后的作战主要由源义经负责执行,源赖朝则在后方运筹。
在关东经略上,对内,为了有效统御庞大的武士集团,源赖朝创立了侍所,命和田义盛和梶原景时负责掌控。对外,源赖朝则积极收服、铲除关东地区同为源氏的志田义広、新田义重、佐竹氏与藤姓藤原氏的足利忠纲等反抗势力,并巩固己方武士集团的权益。
③源氏蜂起
除了关东之外,各地接获令旨的源氏势力也一一兴兵响应。例如土佐的源希义、河内石川的源义基与源义兼父子、美浓的土岐氏、近江的佐佐木氏、山本义経、熊野的湛増、伊予的河野氏、肥后的菊池氏等,此外,在若狭、越前、加贺也有官吏集团起事。
1180年9月,信浓的源义仲(又称木曾义仲,源赖朝的堂弟)誓师,迅速席卷信浓、越后。之后曾一度进兵至上野,但由于和源赖朝家族间有杀父之雠的嫌隙,所以不选择与源赖朝会合,而是向北转进,并拥立以仁王之子北陆宫,平定北陆,俨然是和源赖朝竞争的一股强大势力。
④平清盛病故
在近畿方面,以寺庙、神社为中心的反平势力也如火焰般蔓延,平氏强力镇压。1180年12月,平重衡烧毁东大寺、兴福寺,更刺激了寺社的反抗。1181年1月,纪伊的熊野三山势力起事,在伊势、志摩等地和平氏交战。(熊野海贼菜切攻め)。
1181年闰2月,正在规划新体制及镇压作战的平清盛身染热病,于九条河原口的平盛国宅邸逝世,平氏骤失龙首。4月平重衡率领大军东征,于墨俣川大败源行家,史称墨俣川之战。之后平氏军一度追击到三河,之后因源氏援军抵达,攻势才因而中断。
⑤木曾义仲上洛
1183年4月,平维盛、平通盛受命征剿木曾义仲势力。平氏军陆续击破越前、加贺等地,同年5月于加贺、越中国界的倶利伽罗峠与木曾军对峙,但为木曾军所破。
倶利伽罗峠之战后木曾军举北陆宫旗号,向京都推进。源行家、源行纲(又称多田行纲)、源义定(又称安田义定)等多路进击,突破平氏的京都防卫线。7月,平宗盛等挟安德天皇及三神器弃都西逃,木曾军进入京都。虽然一开始木曾军受到后白河法皇乃至贵族、庶民的热烈欢迎,但由于先前养和大饥馑的影响,军粮不足的木曾军却开始大肆掠夺,人心遂望源赖朝能进京平乱。
9月,木曾军继续追击平氏,兵发山阳道。闰10月,木曾军于备中水岛为平重衡所败,史称水岛之战。之后木曾军连吃败战,退回京都。
⑥源赖朝奉旨勤王
后白河法皇为制衡木曾义仲,屡次催促源赖朝进京勤王。但源赖朝反而趁势要求法皇下旨将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等地的国衙领和荘园返还给各地国司或本所。法皇迫不得已,于寿永二年(1183年)10月宣旨,除了北陆道之外,几乎悉数同意源赖朝的要求。至此,源赖朝不只是实质控有关东,也有了法理上的正统性。
源赖朝派遣源范赖、源义经领兵上京,11月初抵达近江。而在这段期间,锐气大挫的木曾义仲不但和法皇濒临决裂,复加以昔日盟友的离弃,逐渐陷入孤立。11月19日,木曾义仲发动政变,法住寺合战后软禁法皇,并解除摄政近卫基通与数位法皇近臣的职务,令藤原师家接任摄政。之后法皇与木曾义仲达成协议,12月法皇下旨命木曾义仲率军讨伐源赖朝。1184年1月,木曾义仲受封为征夷大将军,统揽军政大权。1月20日,源范赖与源义经各于京都近郊的濑田和宇治与木曾军展开会战,木曾军仅400余骑,很快地就被击溃。木曾义仲企图逃往北陆,但于近江粟津遭到截杀。
⑦平氏灭亡
在木曾义仲与源赖朝冲突期间,平氏势力趁机反扑,1184年1月时,势力已返回至摄津福原一带。法皇命源范赖与源义经征讨平氏,兵发福原。源范赖与源义经兵分两路,于一之谷(一ノ谷)奇袭平氏军,平氏军大败,多位大将战死,残部取海路而逃。
一之谷之战后,平氏盘踞赞岐屋岛。由于源氏军没有水军,因此未能追击。半年后,8月,源范赖为绕到平氏背后,取径山阳道,但为平氏识破,源范赖大军遭平行盛截断,关门海峡亦为平知盛封锁,陷入兵粮不继的困境。1185年,源范赖渡逃九州,在战情不利的情况下,源赖朝令源义经发兵征讨平氏。2月,源义经渡海,由阿波胜浦上岸,在巧妙获得当地武士势力的支持后,攻陷平氏屋岛本阵。
屋岛之战后,双方陷入胶著的对峙状态。不久,平氏得到源范赖率军驰援的情报,主动向长门退兵,结果造成濑户内海拱手让与源氏,河野通信等水军势力及中国、四国的武士集团一一向源氏输诚。3月24日,双方在关门海峡的坛之浦(坛ノ浦)进行海战,约于清晨6时许,由平氏军主动展开攻击。虽然一开始平氏军占了上风,但中午过后战情即开始逆转。眼见大势底定,平氏大将陆续投海自尽。最后,平氏血脉的安德天皇抱子二位尼跳海,坛之浦之战结束,平氏覆亡。
▲影响
源平合战对日本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彰示着武士集团的权势跃升,公卿集团的快速衰败。1179年,后白河法皇被平清盛软禁,代表着日本院政制度的崩坏。源平合战结束后,源赖朝于1192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镰仓设立幕府,开创了日本绵延700余年的幕府政制,直至明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