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谷画的历史渊源
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初起于唐,盛于清,清乾隆时期曾经一度成为重庆府敬献皇帝之贡品。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盛唐时期生产力水平较高,文化文明程度较高。
杜甫在《忆昔》中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于是就有市坊之间悄然兴起的五谷粮食画制作,寓意并庆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五谷”因流传区域不同,其具体种类也略有不同,但皆为粮食的总称。而且其具体功用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所阐述:“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民之所依的“五谷”,上靠天时,下依地利,往往人类不能自主,尤其是在农耕文明时代,所以就有从宫廷到汉族民间的祭祀活动:“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先农,则神农也”(《汉仪》);“坛于田,以祀先农”。(《五经要议》)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农耕文明中,祭祀往往是一种人与天地进行沟通的仪式,而祭品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祭祀中发生变化,“五谷祭祀”便在种种条件下,成为与“三牲祭祀”并列的祭品,然而五谷总有先民尚飨之意,后逐渐在全盛时代演变成一种艺术品,既不脱离祭祀本体,又可提升其审美价值,但五谷粮食画形成并能广为流传的前提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所以,民间五谷粮食画的形成与发展不及寺庙强大。
在我国历史中,寺庙经济一直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在宗教仪式中,因教义关系,“五谷祭祀”的地位极高,五谷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祭祀之余,将祭祀所剩之五谷拼缀成画的可能性更大。
不论基于何种原因,关于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的起源出现在清朝流传下来的一则故事里:清乾隆朝元年,即公元1736年),江浙大旱,后波及全国半数以上省份,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将所见绘成《千里饿殍图》,呈报乾隆,乾隆下令,从天府之国四川运粮救急,可运粮赈灾过程中,下级官员中饱私囊,朝廷大员、州县衙门与地方势力勾结,欺压百姓、克扣国粮,全国上下粮食再次紧缺。乾隆皇帝十分愤怒,派钦差大臣前去调查,钦差大臣路过四川重庆府,老百姓得知钦差到此,便向钦差申诉官员如何克扣官粮、欺压百姓。钦差闻言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写万言书由他转呈乾隆皇帝,为了更加体现粮食的金贵和引起皇帝对粮食问题的深度重视,钦差让民间艺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万言书。这份特殊的万言书转呈皇帝后,承办贪官、开仓济民,乾隆并将此万言书妥善保存。
这是关于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的起源具体的故事记载。此后,五谷粮食画在西南地区,尤其是重庆十分兴盛,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诸多流派。
五谷粮食画艺术总与大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文革粮食画”相继产生,从此业已流传近千年,失传百年的五谷粮食画又再现民间,真正有体系的传承也重新开始。
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的第三代、四代传承人唐述清和唐帮东开始恢复祖业,继续从事五谷粮食画创作于研究,唐述清老先生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依然指导、从事五谷粮食画创作,并开始注意总结五谷粮食画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规律。
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真正开始新的艺术起步是从第五代传承人唐大焱开始,作品《五谷丰登》,在中国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上获奖,标志着五谷粮食画的艺术创作得到了业内的重新肯定与认识。
“五谷文化”源远流长,五谷粮食画艺术是中国五谷文化的一个缩影,说明在漫长历史演变中,人们对于五谷的认识程度和价值辨别已经提升到一种艺术美学的高度。
② 粗粮的历史故事
故事核心是让人们不要浪费资源;
传说,大禹王治大水锁住了淮河水神后,洪泽湖一带,老子山脚下一马平川,变成个好地方。年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麦子、高粱、谷子起根到梢都长满穗子。家家户户,大囤满,小囤流,吃不清,用不尽,下雨下雪都变成白面糖水。
人不知足,生活好了就奢费,白面馒头处处抛,拿着大饼给小孩垫屁股。有一天,水母娘娘到洪泽村卖水,有点饿了,她变个乞丐老妇人,想讨点饭吃。走过一家,走过两家、三家,家家把馒头喂猪喂狗也不给她。她又到一家,主人拿出几块大饼,她刚伸手去接,哪晓得那大嫂竟转手把大饼垫在小孩屁股底下,说:"给小孩当尿布,软软和和,给你吃管什么用?"水母娘娘一气,上苍就把这事告诉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派五谷神下界,叫把麦子、高粱、谷子等穗子统统橹光!下面改下雪,下糖水改下雨。这下九夷之地要临大难了。
在五谷神撸庄稼穗子那一天,小猫、小狈、小兔子都跪在地上求。小狈竖起了尾巴说:"给我留下尾巴大的一穗就够我吃一辈子了!"五谷神就给它留下一穗高粱;小猫也竖起了尾巴说:"也给我留下点吧!"五谷神就给它留个谷穗;小兔子翘起那秃尾巴说:"也给我留这么大!"五谷神就又留个麦穗。那时小老鼠只顾吱吱叫,胡打闹,稻子见五谷神来了,吓得躲在水底。玉米刚被五谷神掰下几个棒子,就逃到一个山上去了。轮到撸豆子了,那大豆、小豆角子戳手、五谷神说:"凡是豆子都不橹了吧!"所以,各种豆类至今还起根到梢长满角子。
有一天,小猫、小狈、小兔子、小老鼠在一起比功劳。小狈说:"我求的高粱穗子最大,我劳苦功高!"小猫说:"我求的谷穗比麦穗大,功劳也不小!"小兔子说:"我还求个小麦穗,小老鼠什么也没求呢!'比着,比着,吵起来了,结下冤仇,狗就撵兔子,猫去逮老鼠,猫见狗嗤鼻子,狗见猫怒视睛,它们之间一直不和好。
③ 100字民族故事
100字民族故事:
1、相传在天地初分之际,太阳有两个女儿。有一天,太阳的女儿驾着轻舟来到了山清水秀的神州大地。姐姐嫁到南方,妹妹嫁到北方。
第二年,姐姐生下一个婴儿,婴儿降生时,手里握着一块土地。他长大后种五谷杂粮,成了农业民族的祖先。他名叫"海特斯 ", 意为"汉族"。妹妹生的儿子取名"蒙高乐",即蒙古族。这便是蒙古祖先由来的传说,她的历史跟汉族一样源远流长。
2、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3、641年,唐太宗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为了排除边境后患,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婚,将自己远氏宗亲之女封为文成公主,入嫁西藏。文成公主自幼饱读诗书,同时信奉佛教。携带了大量物品和亲同时,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唐蕃关系的加强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松赞干布还专门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作为对她信奉佛教的尊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这段姻缘,不仅对唐朝和吐蕃都有好处,更重要的是,两人的这段婚姻也为唐朝和吐蕃打开了友好交往的大门。
4、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有回来到戈壁,断了水,碱水无法喝下去,很多士兵,几乎脱水。远在深山里的一个士兵听说后,装了一皮囊袋水。快马加鞭,一天一夜的送到了大汗面前。大汗很高兴。 喝了个痛快。并大加赞赏。士兵走后,他把水囊送给部下们喝,但部下们都吐了出来。
原来那送来的水,因长时间在皮囊里。已经发酵有味儿。无法喝下。部下们很惊奇。 大汗笑着说:“因为,这是士兵真心送来的,我也是真心喝的,所以没有感觉到水发霉了。”
5、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3)五谷杂粮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是198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松茂。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故事。内容包括:使用“楛矢石砮”的肃慎人、东北的夫余族、靺鞨族与渤海、辽代的五国部等。
这本书在编写方法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时间上,原拟按中原王朝的朝代来编排,但不少少数民族的历史跨越几个朝代,如按朝代编排,则看不出一个少数民族历代发展的过程,因而确定基本上按民族来编排。
2、在地区上,原拟部分细些,但考虑到不少少数民族迁徙频繁,如鲜卑族从东北迁到华北,一部分甚至迁到西北,如分得过细,不便编排,而不分地区,又眉目不清。因此确定分为北方、南方两大部分。
3、虽为历史部故事,但历史事实均有史料根据,为使内容生动,也采用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但引用时均加以说明,使读者能够获得可靠的历史知识。
4、不少历史故事读物,均侧重于写政治史方面的故事,本书由特别注意编者诸如文学史、文字史、艺术史、建筑史等方面的故事,比较活泼、生动。
④ 关于团结的历史故事
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汉、满、蒙等各族将士为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互支援,并肩作战。1841年1月初,英军发动突然袭击,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土家族将领陈连升、陈举鹏父子及土家、苗族守台官兵6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
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陈连升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1842年7月,英军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满族)率4000余名满、蒙、汉族将士殊死抵抗,终因力量悬殊,全部战死。
恩格斯在赞扬镇江守军的英勇精神时指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还有定海三总兵之一的郑国鸿(回族)、两江总督裕谦(蒙古族)等。
为国捐躯的汉族将领更多。这说明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神圣事业。在此后的其他几次大的反侵略战争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抗击八国联军战争中,都活跃着各民族将士的身影,也都有各民族将士流血牺牲。
尤其是台湾各族人民,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就多次抗击过外国侵略者的侵犯。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结束。
当台湾各族人民获悉清政府已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消息后,“骤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
他们相继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在保卫台湾的战斗中,不畏强暴的台湾各族人民在外援尽失的艰苦条件下,先后战斗100多次,抗击日本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直至因弹尽粮绝而失败。台湾各族人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2、元鼎二年(前115年)随张骞至长安的乌孙使者回国,报告汉王朝的强盛后,增强了乌孙王昆莫对汉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长安,表示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请求与汉和亲。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作为公主嫁给昆莫,并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
细君死后,汉王朝又将楚王刘戊之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这两次和亲,对于巩固汉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使乌孙成为汉在西方牵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发展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
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
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4、古时候,有一位勤劳聪明的老猎人,家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嘴、打架,平时好吃懒做,除了自己,他们谁也瞧不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有本事。
当两个儿子打架时,另一个儿子不仅不劝架,还在旁边看热闹,家里被他们搞得乱七八糟,日子也越来越艰难。老猎人常常摇头叹息道:真是作孽哟,养了三个儿子,不争气,只顾自管自,这样下去日子可怎么过哟!
老猎人决定想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他先叫三个儿子每人折一根筷子,兄弟三个轻轻一折就断了,老猎人又叫每人折一捆筷子,兄弟三人用尽全身力气,脸涨得通红,怎么也折不断。
老猎人意味深长地说:“就向你们刚才折筷子一样,你们三兄弟,认也离不开谁,大家团结起来,就好比一捆筷子,合起来谁也折不断,如果你们都自以为了不起,那就什么本事也没有。”
兄弟三人明白了折筷子的道理,从此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劳动,日子过得很幸福。
5、唐朝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手下当副将,一天两人之间发生了矛盾,此后见面很少说话。
后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朝廷提拔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这样一来郭子仪就成了李光弼的顶头上司,紧接着朝廷又令郭子仪带兵征讨安禄山。
李光弼感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怕郭子仪整到他们全家,就硬着头皮去郭子仪那里去赔礼去说:“过去是我做的不好,太不对了,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您怎么处罚我都行,只要您放宽我的父母和家人就可以了……”
其实郭子仪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见李光弼这样说,赶紧从座上下来抱着他说:“您说哪去了?,我怎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再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能都怪你……现在,国家正处在动乱之机,我们更应该紧密团结,共同对敌才对啊。”
从此两人解除了前嫌,有事共同研究处理。
⑤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一、贴春联——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五谷杂粮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
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当中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民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表现为民俗文化的变化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寻找民俗文物,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已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俗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⑥ 八宝粥的历史是什么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阴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即现今的"八宝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
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食腊八粥的风俗流传至尽,腊八粥早已经不只是腊八日的食品,罐装的八宝粥成为了人们日常的营养食品。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又能够能增福增寿呢。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本是我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
《风俗通.祀典》:“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蜡”“猎”三字在古人们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
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但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自南北朝始,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这天也是佛教节日,叫做“成道节”。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而另一项古老的腊八习俗——吃“腊八粥”,则相当普遍地衍传至今。 吃腊八粥,已成为腊八特有的节日饮食文化。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以各种米、豆、干果等做成。由于它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是佛教的施斋供品,故又称“佛粥”“福德粥”。腊八粥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明代,腊八粥已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的节令食品。清代,此俗更为普遍。腊八节那天,宫里用大锅煮腊八粥,请僧侣们诵经,帝后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们赐粥。寺院僧侣们这天要举行隆重的育经及剃度活动,以庆祝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同时以杂粮干果等熬腊八粥供佛并馈赠来参加盛会的俗众。
在北京的雍和宫中,至今仍保存着当时熬粥用的大铜锅。 腊八粥的用料因地区与口味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近代多添加珍珠米、薏仁米、麦仁、黑米,有的还放白果、百合、莲子、桂圆、绿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饯食品。这种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甜可口。
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先把大麦米及各种豆洗净,煮成半熟再加入大米、小米,最后放红枣、栗子、莲子、桂圆和糖,用旺火煮熟后,再用文火熬成糊状。煮好后,先盛出几碗,摆在供桌上,祭祀祖先。然后再装在食盒内分赠亲友,时间不得迟于中午。最后全家一起吃腊八粥。
在北京,连家中养的马、牛、羊、鸡、狗、猪等六畜也要喂几勺粥。因传说,天廷要在腊日派管理六畜的牛魔王、弼马温及猪八戒等下凡,查访各家六畜的生活情况。这样做,可使六畜壮实多产。有的地方还要在果树的树干和花枝上也涂一些粥,以祈求明年的果实满枝。还有的地方做完腊八粥后,要冷冻一部分,以后逐日取食,直到腊月二十三祭灶止,取来年有余的好兆头。
伴随吃腊八粥的习俗,民间流传有多种传说。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据传他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为寻求人生真谤,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一天,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此地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他又累又饿,酷热难熬,昏倒在地。幸亏一牧女从此路过,用自己所带的杂粮加上野果,煮成乳糜样的稠粥喂他,才未被饿死。获救后,他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创立佛教。故佛教徒称腊月初八为“成道节”,并于此日吃腊八粥以示纪念。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
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一过腊八,也就开始过年的准备了,但对穷人来讲,还债的日子也逼近了,因为从这时候开始,讨债的会陆续上门。
⑦ 五谷粮食画的历史渊源
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初起于唐,盛于清,清乾隆时期曾经一度成为重庆府敬献皇帝之贡品。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盛唐时期生产力水平较高,文化文明程度较高。
杜甫在《忆昔》中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于是就有市坊之间悄然兴起的五谷粮食画制作,寓意并庆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五谷”因流传区域不同,其具体种类也略有不同,但皆为粮食的总称。而且其具体功用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所阐述:“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民之所依的“五谷”,上靠天时,下依地利,往往人类不能自主,尤其是在农耕文明时代,所以就有从宫廷到民间的祭祀活动:“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先农,则神农也”(《汉仪》);“坛于田,以祀先农”。(《五经要议》)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农耕文明中,祭祀往往是一种人与天地进行沟通的仪式,而祭品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祭祀中发生变化,“五谷祭祀”便在种种条件下,成为与“三牲祭祀”并列的祭品,然而五谷总有先民尚飨之意,后逐渐在全盛时代演变成一种艺术品,既不脱离祭祀本体,又可提升其审美价值,但五谷粮食画形成并能广为流传的前提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所以,民间五谷粮食画的形成与发展不及寺庙强大。
在我国历史中,寺庙经济一直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在宗教仪式中,因教义关系,“五谷祭祀”的地位极高,五谷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祭祀之余,将祭祀所剩之五谷拼缀成画的可能性更大。
不论基于何种原因,关于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的起源出现在清朝流传下来的一则故事里:清乾隆朝元年,即公元1736年),江浙大旱,后波及全国半数以上省份,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将所见绘成《千里饿殍图》,呈报乾隆,乾隆下令,从天府之国四川运粮救急,可运粮赈灾过程中,下级官员中饱私囊,朝廷大员、州县衙门与地方势力勾结,欺压百姓、克扣国粮,全国上下粮食再次紧缺。乾隆皇帝十分愤怒,派钦差大臣前去调查,钦差大臣路过四川重庆府,老百姓得知钦差到此,便向钦差申诉官员如何克扣官粮、欺压百姓。钦差闻言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写万言书由他转呈乾隆皇帝,为了更加体现粮食的金贵和引起皇帝对粮食问题的深度重视,钦差让民间艺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万言书。这份特殊的万言书转呈皇帝后,承办贪官、开仓济民,乾隆并将此万言书妥善保存。
这是关于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的起源具体的故事记载。此后,五谷粮食画在西南地区,尤其是重庆十分兴盛,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诸多流派。
五谷粮食画艺术总与大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文革粮食画”相继产生,从此业已流传近千年,失传百年的五谷粮食画又再现民间,真正有体系的传承也重新开始。
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的第三代、四代传承人唐述清和唐帮东开始恢复祖业,继续从事五谷粮食画创作于研究,唐述清老先生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依然指导、从事五谷粮食画创作,并开始注意总结五谷粮食画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规律。
重庆五谷粮食画艺术真正开始新的艺术起步是从第五代传承人唐大焱开始,作品《五谷丰登》,在中国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上获奖,标志着五谷粮食画的艺术创作得到了业内的重新肯定与认识。
“五谷文化”源远流长,五谷粮食画艺术是中国五谷文化的一个缩影,说明在漫长历史演变中,人们对于五谷的认识程度和价值辨别已经提升到一种艺术美学的高度。
⑧ 粥的历史
粥的历史
粥在我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渊源流长。自古就有将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养胃气妙品”、“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唐代令狐德棻主编的《周书》中有“皇帝始,烹谷为粥”(意思是相传从皇帝开始,最早是蒸谷,形成了粥)的记载,这是关于粥的最早的记载。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谓粥可实五脏六腑之气,且能逐热,一饮汗尽,二饮热去,三饮病已。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大文豪 、美食家苏东坡在食粥后写下了“深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形容粥味美,使人身心颠倒)的著名诗句。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脍炙人口的“只将食粥致神仙”(只把吃的粥送的神仙就可以了,意指粥品味极高)的诗句。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有极细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意思是每日食粥一大碗,空腹时胃较虚,粥极细腻,与肠胃相宜,调理饮食的好办法。)
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8)五谷杂粮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划粥断齑的历史故事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
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
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
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⑨ 古代名医的故事
1、心理疗法
华佗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他。郡守让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对郡守的儿子说:
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应激怒他让他把淤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传信斥责他。
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
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2、扁鹊换心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轻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志气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志气弱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著。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扁鹊让二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剖开他们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二人过了一会便醒了,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二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
3、起死回生
一次扁鹊到了虢国,听说虢国太子暴亡不足半日,还没有装殓。于是他赶到宫门告诉中庶子,称自己能够让太子复活。中庶子认为他所说是无稽之谈,人死哪有复生的道理。
扁鹊长叹说:“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试着诊视太子,应该能够听到他耳鸣,看见他的鼻子肿了,并且大腿及至阴部还有温热之感。”中庶子闻言赶快入宫禀报,虢君大惊,亲自出来迎接扁鹊。
扁鹊说:“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人接受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阳主上主表,阴主下主里,阴阳和合,身体健康;现在太子阴阳二气失调,内外不通,上下不通,导致太子气脉纷乱,面色全无,失去知觉,形静如死,其实并没有死。”
扁鹊命弟子协助用针砭进行急救,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过来。扁鹊又将方剂加减,使太子坐了起来。又用汤剂调理阴阳,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愈了。
这件事传出后,人们都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绝技。
4、对症下药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还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
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
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丸,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
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我看几十年病,听就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
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5、“堂”的来历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
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