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欢天喜地七仙女女人物的老公是谁
公主大公主红儿:刘洋饰二公主橙儿:母丹饰三公主黄儿:王晶饰四公主绿儿:蒋欣饰五公主青儿:杨蕊饰六公主蓝儿:曹艳饰七公主紫儿:霍思燕饰驸马大驸马食神:刘冬饰二驸马黑鹰:张桐饰三驸马金吒:吴健饰四驸马鱼日:吴越饰五驸马马天龙:谢沅江饰六驸马柳宜轩:林江国饰七驸马董永:郑国霖饰其他王母娘娘:潘虹饰太上老君:六小龄童饰李天王:张立饰赤脚大仙:姬麒麟饰月老:马荣乐饰太白金星:刘禹佟饰王爷:邵汶饰柳姐:何苗饰扫把星:刘波饰贾大人:石天生饰土地:宋文华饰嫦娥:汤加丽饰千里眼:孔庆三饰顺风耳:尚当生饰木吒:陈庆饰金甲天神:马捷饰雷神:付勇饰春喜:孙玉娇饰老族长:鲁继光饰阴蚀王(大):郑凯大饰阴蚀王(中):丁同仓饰阴蚀王(小):张伸饰
⑵ 京剧演员为什么要戴点翠头面
这与中国古代的贵族妆奁风尚息息相关。点翠工艺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内,明清时期最为盛容行,且主要用于宫廷饰品。“点翠”中的翠,特指雄性翠鸟的羽毛。古人很早便认识到翠鸟的羽毛的魅力,唐《异物志》中载:“南蛮巢居鼻饮,射翠取毛,割蚌求珠为业。”
⑶ 京剧四大行当的代表角色
生行:
1.老生.2.小生.3.武生.
老生分唱工老生(大多数老生属此类,代表角色如伍子胥内),做工老生(以麒容派周信芳为代表,代表角色如宋士杰),文武老生(许多著名老生演员都能兼演,如李少春,代表角色如黄忠).特有的红生(关羽).
小生分巾生(如许仙),雉尾生(如周瑜),穷生(如陈大官),官帽生(如王金龙).
武生分长靠武生(如赵云),短打武生(如武松).还有可文可武的文武小生(如周瑜).
旦行:
老旦(如康氏)老旦里还有丑婆子(如刘媒婆),青衣(如窦娥),花旦(如红娘),武旦(如孙二娘),刀马旦(如穆桂英),新创的花衫(如虞姬),细分还有彩旦(如程雪雁),
闺门旦(如孙玉娇),泼辣旦(如阎婆惜).
净行:
铜锤花脸(如徐彦昭),架子花脸(如曹操)。
丑行:
文丑有官丑(如徐九经),方巾丑(如蒋干),茶衣丑(如船夫樵夫之类),老丑(如崇公道),丑婆子与彩旦一般也由丑角担任.
武丑(如刘利华).
⑷ 有一首东北民歌《花灯十二月》,不记得歌词了,这首哥以古代的名人名字为特点,如刘伯温,诸葛亮,徐茂公
《花灯十二月》
歌词:佚名
作曲:佚名
演唱:佚名
十二月正一年,于二姐房版中心里欢
叫丫环帮助绣权,绣好花灯好过年
辞旧迎新喜盈盈,花灯上绣众宾朋
两胁插刀是秦琼,徐策只把薛姣换
柳林救驾王茂生,大劫法场姚瑞龙
俞伯牙焚琴就在深山中,花灯上绣的是诸位先生
刘伯温自造修下了北京城,能掐会算的苗光义
斩将封神的姜太公,诸葛亮的草船借过东风
二月里、春风和,白二姐房中打开丝络
花灯上绣的是好汉哥,二武松打虎就在景阳坡
威虎山前的李存孝,赵云大战长阪坡
薛礼救驾淤泥河,小马方困城得配娇娥
(4)历史人物孙玉娇扩展阅读:
《花灯十二月》具有朴素的话句直白,又有含蓄的语言幽默。比如,于二姐思春恨不得“脑一脑偷跑了,谁也不管谁”,是敢爱敢恨、毫不含糊的直白;于二姐“手扶桑枝无心采”,“女儿大了不可留”又含蓄地表明的是思春的心情。
《花灯十二月》中花灯上所绣的60位历史人物,有善有悪、有忠有奸,表达了老百姓历史以来鲜明的善恶观;表达了老百姓对古人的喜爱或厌恶、爱戴或鄙视、褒扬或唾弃,对人们有着深刻的教育作用。
⑸ 豫剧的代表曲目有什么
据1956年统计,传统古装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对花枪》、《天地配》、《铡美案》、《龙凤令》等。
1、《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传统唱功老戏,很多剧种都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冗长,后多只演“捡柴”“砸涧”两折。
尤以“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2、《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为 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其主要剧情为: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
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
(5)历史人物孙玉娇扩展阅读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以宋朝为背景的戏如杨家将和岳家将等题材,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爱情、婚姻、道德伦理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河南大学豫剧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⑹ 武强年画的作品分类
1、六美图
(1)刘无双赠珠
王相柯去赴考场,其妻赠他宝珠,勉励他科考中榜。
(2)青云下书
书生赵序与王桂艳定亲,因科举落第,被王府驱赶,暂居客店。桂艳遣丫环青云下书,二人相见互生爱慕之情,相约科考得中后完婚。
(3)白美娘借伞
钱塘许仙,清明扫墓,经西湖与白蛇、青蛇幻化之二少女同舟相遇,因天下雨许仙将伞借与白美娘,订期往访送伞,喜结良缘。
这种三联画较少见,造型美好,具有东方女性的特点。
2、富贵花开
花瓶主体纹样是象征男女爱情的凤凰戏牡丹。瓶中插着牡丹花、菊花和百合花,象征富贵、吉祥、夫妻和合。果盘中的寿桃、佛手柑、葡萄和切开的多子西瓜,表示多子、多福、多寿等美好祝愿。还有取意配偶的“藕”和莲(连)子、莲(连)花(女),以及比喻“瓜瓞绵绵”的黄瓜等吉祥花果,体现了美好幸福的夫妇生活。
3、神荼、郁垒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见于古本《山海经》的记载。
4、洛阳出土北朝宁懋石室门神
此年画中刻有两位顶盔贯甲的武士形象,环眼虬须,身躯粗壮,他们手执戈盾,相对而立,形象上富有夸张成分,全身披挂及饱满的构图都开始具有后世门神画的特点,是了解早期门神形象的重要遗存。这种类型的门神一直影响到后世的年画中。
5、秋庭戏婴图
是苏汉臣的巨幅名作,作品成功地刻画出幼儿对生活经验的探求和摹仿,环境的描绘占据了画面相当部位,庭院中假山耸秀,芙蓉盛开,野菊竞艳,不只点明季节,对孩子的优美形象也起着重要烘托作用。
6、岁朝图
描绘庆贺新年的一幅节令画,图中大门及厅门都贴有门神,门框上装饰桃符,正厅供有祖先牌位,门前院内及厅堂中皆有宾客,与主人揖拜贺节,院里还有婴儿嬉戏,洋溢着庆祝新春的欢乐气氛。
7、四美图
此画描绘民间熟悉的四位古代绝色美女:赵飞燕、王昭君、班姬、绿珠。 1、新排洋烟阵捉拿樱徐花
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剧目,把罂粟(鸦片原料)拟人化,喻为害人女妖“樱徐花”,被破阵的戒烟将士“地花丸”、“一狠心”“一口气”、“路引龙”等捉拿,形象化表现了戒烟的决心、药物和方法。它是反抗帝国主义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在舞台上的反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很可贵的。
2、河间府演大操
画面取焦点透视法,构图匀称,阵容庞大,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练兵的一大变化。
3、日德两军大战青岛
反映日德两军激战青岛的情形,弱肉强食,中国领土被列强侵夺。
4、同盟军新立协约大会
民国8年(公元1919年)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南方军政府,派代表唐绍仪,和以徐世昌为大总统的北方政府代表朱启钤在上海开会议和。图为代表们骑马入场,仪仗队行举枪礼,马队打着青天白日旗,楼顶上插着五色旗为五族共和之意。国民要求和平,希望南北统一。结果协议未成,战祸依然不止。
5、大战滦州
直鲁联军和奉军组成了安国军,张作霖于1927年6月在北京出任安国军大元帅。1928年春,南京国民政府部署北伐,征讨张作霖在沈阳黄姑屯站被日军炸死,安国军解体。9月,直鲁联军残部在滦州东部地区被奸。图为滦州激战。
6、四川真景全图
画面上汇有电灯、电车、汽车、飞机、西式楼房、竖起烟囱的工厂、大马路、警察站岗、人力车上坐着摩登女郎,都是城市的新变化,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还有戴礼帽穿长衫马褂的行路人和商贩等种种社会现象,构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风光,当时被叫做“西洋景” 的年画,打开了乡下人的眼界。按画面和标题对照,画面没有体现出“四川真景全图”,或许画的是上海“四川路”真景全图。
7、女学堂演对图
废科举,兴洋务,女学堂习武,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8、豆选
翻身农民在建立民主政权中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力,使用豆粒做选票,选举自己信任的干部。以农村场院为背景,在选民中突出表现一位妇女的参选位置,更具有深刻的含义,具体地反映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构图丰满,色调鲜明,把严肃的主题表现得红火热闹,欢乐喜庆。
9、保卫我们的好日子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广泛展开,农村儿童积极参加和平签名,反对侵略战争。
10、劳动换来光荣
反映新社会尊重劳动,歌颂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1、天地全神
包括天神、地神、人神、鬼神,儒、释、道三教等民间诸神,大凡民间信奉者应有尽有,结成一个群体,各得其位,共享人间香火。因为大小开张不同,神位多少不等,又有“大全神”、“小全神”之称。
2、二佛头
此为天地全神祃中的一种。
3、六佛头
亦为天地全神神祃,此图风格古朴,形象突出,线条圆劲,构图排列有序,具有很强的乡土趣味,神祇中集道释两教于一体,亦可见民间信仰之庞杂。
4、观世音
观世音是大乘佛教中的菩萨,以大慈大百万普度世人救苦救难而获得信徒的尊崇,是中国民间影响最广信仰最众的神祗之一。
5、上关下财
此幅神祃上部为关羽,下部为增福财神,俗称上关下财,亦可谐音为(上官下财),可以带来官运和财运。
6、关公
此幅构图紧凑但人物不够完整,疑因印画纸型篇幅缩小而对画有所裁割所致。
7、财公财母
此幅财神与夫人并坐,俗谓之财公财母。
8、三人灶
此幅灶神两侧有两位夫人,俗称三人灶。全图显示出民间艺术的稚拙之美,为北方民间版画中的杰出之作。
9、灶神(鸡狗灶)
体现了民间百姓对灶王既敬又怕的两重性。
10、镇宅神判
此幅钟馗身躯壮伟,气势昂扬,内穿铠甲,外罩锦袍,须发飞动,执七星宝剑而舞,图侧有五雷神符,下方又画着珠宝,表示出驱邪降福的功能。以朱色印制,适应着朱砂驱邪的风俗,民间将钟馗俗称为“判官”,故称“镇宅神判”,因以朱砂印制又称为“朱砂判”。
11、上观下关
观音菩萨与关圣帝君合绘同一画面,观音在上,关公在下,故称上观下关。因观音的观与关公的关字都与升官的官字谐音,故又寓意上观下关,意谓官带传流,永世富贵。
12、张天师
五月天气渐热,痨疫灾病容易发生,民间习俗在端午节张挂张天师像,以辟瘟消灾,霹妖镇邪。
13、镇宅福神
此为单座门神,开张甚小,系供贫穷之家在单扇门上贴用。因只一幅,故作正面处理。将军细眉凤眼,红脸,五绺长髯,戴帅盔,穿鱼鳞甲,外罩战袍,左手捻须,右手执剑,威严端坐,意态轩昂,篇幅虽小但却显得威风凛凛气概非凡。飞舞的飘带使人物取得静中带动的效果。上边神牌中标有镇宅福神字样。 1、鞭锏门神
俗以腊月三十换贴新门神。而民间流行最普及的是《鞭锏门神》,民间根据神话传后说以秦琼、尉迟敬德为门神。武强年画中的门神构图丰满,造型夸张,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2、文门神(五子登科 喜报三元)
出自五代后晋时燕山地方的窦禹钧“五子登科”的典故。
取自从前科举取仕,以取“喜报三元”之音义,体现生子成才的美好愿望。
3、五福临门(功名富贵、吉星高照)
两个童子各骑一只大公鸡,各持的条幅上分别写着“功名富贵”、“吉星高照”。借“公鸡鸣唱”的“公鸣”取“功名”之音义。童子头上戴的牡丹花象征“富贵”,结成吉语为“功名富贵”。另一童子头上戴的是菊花,取“菊”与“吉”音相同的吉祥含义为“吉星高照 ”,而且鸡在世俗观念中是辟邪的吉祥之物。几只蝙蝠,取“福”字之音义,象征幸福,故称“五福临门”,表现古人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4、打日本救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奋起抗战。武强出版的传统门神加印上醒目的大字标语“打日本救中国”,把观念中保护家宅的门神变成保护国门的卫士,发扬了这一民间艺术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
5、保卫边区这副集成创新大门画,当是1938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后创作的。构图章法、人物和战马的姿态都是直接从武强古版门画脱胎而来,所谓“旧瓶装新酒”的抗战门神产生了,在中国年画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是更新换代的一个品种。
6、戳刀门神此幅武门神,双双顶盔贯甲,执大刀相对而立,人物皆白面长髯飘洒,慈眉善目,然不失威武之气势。
7、四季平安此对门童头梳双辨,衣着花衣,手捧元宝和金钱,肩抗莲花牡丹,面带喜色,边行边舞,活泼健壮。画上题“四季平安”的祝颂之词,反映了人们希冀连年喜庆富贵生财的愿望。
8、财连银汉 利贯金城此对门画表现手托元宝和金钱的娃娃坐在元宝上,旁边放置着钱囤和聚宝盆,背侧则有挂着成串金钱的摇钱树。娃娃穿彩衣,梳小辫,戴长命锁,面庞丰满俊秀。画面突出堆积的财宝,并题以“财连银汉 利贯金城”,喻示财源茂盛,日进斗金,这也正符合了人们发财致富的愿望。
9、大戳锤门神武强地区习惯将拄金瓜肃立的将军门神称为戳锤门神。并按照画面大小分为大戳锤门神和小戳锤门神。
10、福寿童子此对门童戴紫金冠,佩项圈,穿虎头鞋,花衣上装饰喜寿字图案,他们一手托着莲花盘,上有福寿字,另手端着宝瓶,中插着三戟或谷穗嘉禾,谐音寓意为平升三级、平安丰登。该图虽彩色版已佚,但墨线版保存完好,朴质古雅,体现了北方小型门画的典型风貌,在武强门童中具有代表性。
11、麒麟送子
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出现麒麟是国家祥瑞的征兆,古代又常将麒麟和子孙贤德联系起来。此对门画中骑在麒麟上的婴孩戴紫金冠,穿花衣,一手捧笙,另手执桂花或牡丹,空中有蝙蝠飞翔,喻有连生贵子之意。
12、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以春牛表示“春回大地”;取万年青和大象谐音以喻“万象更新”。牛和象都是象征美好的吉祥物,儿童代表着未来和幸福。
13、对鸡
鸡司晨,古代贴画鸡于门。这幅对鸡图口衔一副对联,题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祝愿风调雨顺,国泰年丰。
画面造型古朴,色彩鲜明,形成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表达了农民祈年求福的纯朴愿望,传递着农耕文化的古老信息。 1、福禄寿三星
三星是民间喜欢的吉祥神。福神源于福星,即木星、岁星,也就是“天官”,年画《天官赐福》即来于此;禄神出自民间,禄者富也,绘禄神多以富豪之家有钱人像为本,禄神即赐官与功名之神;寿即南极老人,古人说老寿星出现,国泰民安。
2、五路进财这是一幅表现文武财神率其部属为人间进财降幅的年画。正中桌上摆着摇钱树和元宝,执如意的文财神比干和捧钢鞭的五财神赵公明坐于两侧。又有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带领钱龙和宝马侍立于两厢,前方是和合与刘海扛着宝盒盒钱串,宝贝童子和进财使者推着满车财宝,洋溢这一片喜庆气氛。
3、群仙祝寿
此图正中画有聚宝盆,钟离权和吕洞宾为首的八仙形象排列两旁,上边出现了寿星骑鹤乘空而至的形象,构成八仙祝寿的情节,画中以祥云、蝙蝠等映衬,更使作品增强了吉祥喜庆的色彩。
4、大花瓶(耄耋富贵)
花瓶身上的图样是祥云丽日和福(蝙蝠)、禄(鹿)、寿(寿星老人)三星,是星宿崇拜的形象化反映。瓶中安插着长生的忘忧草和象征富贵的牡丹,取义“忘忧长寿,富贵平安”。花盆里长着万年青、鸡冠花,祝福万年常青,吉祥如意。
5、鲤鱼跳龙门
从前科举取仕,学生经过考试中选,方可进入仕途。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则成龙,后人把科举考试喻为“鲤鱼跳龙门”。图为童戏鱼灯舞,表现的就是这一情节。
6、双喜对花瓶(窗旁)
在洞房的窗户两旁张贴,瓶身各有一个“双喜”字,是从前嫁娶的典型标志,表示双方都喜之意。一红瓶,一绿瓶,大红大绿喜幸吉利。“瓶”与“屏”谐音,瓶中插着鲜花,以喻“屏中生花”。还有佛手柑和摘下来的石榴、桃子,取意“榴开白子”、“福寿(佛手、桃子)双全”,祝颂生活美满,喜结良缘。
7、聚宝盆
人们追求致富发财的心理和愿望在一年之始表现得最为强烈,因此招财进宝形象也最为流行。此画面中聚宝盆中栽种的摇钱树上长满了金钱,也最为符合人们的心理追求。
8、八仙祝寿
老寿星南极仙翁过寿,八大仙人(即道家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兰采和、何仙姑)齐来祝寿。老寿星居中,八仙各执法器站立两侧,此图民间在逢年过节或给老人祝寿时用。
9、八仙对联
相传在元代已有上八仙之说。这个群体的组合说法不一,保存有两种版本,一为横条,一为竖条,画的是:李老君、孙真人、杨戬、白猿、陈抟、东方朔、沉香、刘海。各有一个成仙的动人故事,但不及中八仙那样贴近群众生活。 1、水浒传
以富有变化的边框形式,分为六幅画面:急先锋东郭争锋,晁天王认义东溪村,公孙胜应七星聚义,武松起解十字坡,祝家庄箭射红灯,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图画边框追求变化,人物虽依戏曲装扮,但特点鲜明,画面结构紧凑,能于不大的篇幅中画出复杂的情节及场面,使观者欣赏到丰富的内容,其中如十字坡店房之恢谐,索超与杨志争功比武之激愤,大战卢俊义之群雄亮相,皆鲜明生动,显示出武强年画之艺术特色。
2、金沙滩赴会
年画以舞台戏曲场面表现双龙会上韩昌观武,杨七郎上前与之比试,杨大郎识破阴谋准备放箭,辽天庆王大惊失色,辽、宋众将两厢列开,一场大战即将发生。该图人物众多,阵营鲜明,神情各异,耐人玩味。
3、铁弓缘
年画生动地表现了匡忠拉开铁弓,陈氏母女惊喜之状。
4、小五义拿白菊花
故事见《小五义》,并编演为京戏,年画中的卢芳、丁氏兄弟为一方,姚文、晏飞为另一方,两方相持不下,呈现鲜明之亮相,壁垒分明,生动而逼真的再现了舞台演出场面。
5、西游记灯方
该幅画面以灯方形式表现了西游记的故事片段。
6、呼延庆打擂
此图画呼延庆三次赴开封挂号打擂,力劈凶僧欧子英故事,为《呼家将》金鞭记故事发展之高潮。图中正中呼延庆在擂台上激战正酣,为兄报仇之卢凤英一旁观战,擂台两侧的芦棚中分别坐着包拯和厐文,台下又有孟强、焦玉、杨文广和王多嘴、李会说等人,双方对垒,忠奸分明,体现着群众的爱憎。
7、昭阳宫
明隆庆帝死后,李艳妃抱幼子万历帝临朝听政。其父李良谋朝篡位,李妃欲让,不听徐延昭、杨波等老臣劝阻。徐杨带兵二次进宫,并将先帝所赐徐延昭的铜锤出示,犯颜直谏。李妃感悟,遂托国于老臣,李良被拿下。
8、廿四孝图
传统绘画中宣扬孝道有着悠远的历史,汉代时即编纂有孝子传,且行之图绘,元代郭守征集古代孝行人物为二十四孝并绘为图画,传播甚广。此件孝行图采取分格小图形式,以简单明确的构图展示出故事情节,风格古拙淳朴,人物虽寥寥数笔但却生动传神,每图附以两句或四句韵文,如“恣蚊饱血”中题以“九岁小黄香,孝名天下扬。暑天扇凉枕,冬日暖被床”,明白易懂且能概括主题内容。
9、狐狸缘
书生张皂与狐妖幻化之美女名春燕者互相爱慕结合,后竟患病不起,其父请高僧林恩茂降妖,春燕被擒,哀求释放,愿以五花洞下天书赠林,并谓山下温泉能疗张疾,林遂放其归山,并携张皂前往。事为老狐所知而恼怒,拟幻成庄园设计加害,但妖狐春燕与张皂情笃意好,由林恩茂做媒成婚,老狐无可奈何,只好焚化庄园而去。
10、空城计
诸葛亮驻西城,所部精锐俱被遣出,惊悉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已距西城不远,危急中令将城门大开,自坐城头,抚琴饮酒以待。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见状大疑,火速退军。当探明确系空城急令回军时,赵云已被调回,拦路截杀,惊退司马。
这幅灯方,以黑白关系为设色基础,施以红黄蓝三原色。造型朴拙,流露着历史的古老神韵,具有版画的艺术特色。 1、十不足
以十二幅图画表现某些人的贪多无厌的行为。此图画风古朴,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乡土特色。
2、杠箱官
“杠箱官”是民间春节的花会节目。此画中坐杠上的官吏,由猴子扮演,身着补服,项带朝珠,应有很高的官阶。他手摇羽毛扇,洋洋得意,前面有猴子衙役扛着“禁烟”旗帜鸣锣开道。意在朝笑清廷喧嚣一时的“禁烟”不过是一场猴戏而已。讽刺手法大胆而泼辣,一针见血,可看作是早期的漫画。
3、猴抢草帽
这是大人教孩子说的一个童谣,启发智慧,生动有趣。图为猴子正在抢草帽。
4、尖头告状
此图以夸张的手法画出种种尖头,其中有两人在比尖中互不服气,遂诉之于官,岂料差役和县官也都是尖头,而且更尖。平配合画面内容题诗一首:“原告本尖头,被告头更尖。不若二差人,尖中带拐弯。尖上更带刺,还得数着官”,矛头的批判对象毫不掩饰的直指腐败官吏。在嘻笑怒骂中暴露其丑恶的本质,观之人心大快。
5、老鼠告状
这是一幅富有幽默情趣的年画作品,以连环画形式表现老鼠被猫捕食后到阴司告状的故事。图中提款作庚申年,时为民国九年(1920)由庆顺成画店绘刻,从中可见近代武强年画的绘刻水平。但此图因纸型的变化两旁经过裁割已经不完整,其裁割年代当更晚,以致无法得见全图原貌。
、老鼠嫁女
武强年画中的老鼠娶亲,其娶亲队伍仪仗皆为人间婚嫁风俗之写照,灯笼火把吹吹打打,新郎已经幻化成人形,以青蛙带马,新娘穿红衣坐花轿中,但前方狸猫已经捕捉了最前方的老鼠,看来全队都不免被猫吞食。整幅画妙趣横生,令人观之忍俊不止。
7、玩童闹学
在一私塾中,先生睡着了,天真顽皮的孩子们有的戴上老师的花镜、有的在模仿老师上课的模样等,表现的维妙维肖,把孩子们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8、蛤蟆娶亲
此幅画青蛙成亲,颇有兴味的是其仪仗队列全仿民国年间新式结婚的面貌。新娘新郎皆成人形,他们打扮入时,新娘坐在花团锦簇的汽车上,新郎则以兔代马,其他西式鼓乐队吹奏极为欢跃。具有很强的童话色彩。
9、俏皮话
该图以生动的图画对俏皮话作形象的图释。观之际趣味横生,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相(像)人”,“未出阁的姑娘裁借子(即小孩尿布)——闲时指(置)下忙时用”,“武大郎玩夜猫子(即猫头鹰)——那样人玩那样鸟”等。图文对照,颇为风趣。 1、渊明爱菊
此图为灯方画,陶渊明和童子们在田野中兴冲冲的挑扛着菊花,表现了诗人对傲霜的菊花的挚爱和高尚的情操。
2、浩然寻梅
此图为灯方画,表现雪天郊野,孟浩然骑于驴背兴冲冲的出游,他肩扛一只梅花,前后二童子相随,构图与渊明爱菊相同,二者应为一套,推测还仍有《羲之爱鹅》、《周茂叔爱莲》等幅,合成为四爱图。已佚。
3、羲之爱鹅
图为王羲之正在观察思考鹅的动态,如何运用到书法中去。
4、周子爱莲
与王曦之爱鹅、渊明爱菊、浩然爱梅合称“四爱”。
5、洗砚图
此幅为成套灯方画中的一幅。表现文人学士于郊野据书案而坐,案上放置杯盂纸笔书籍等物。前方一童子在池边洗砚,引来一群游鱼,作惊喜状。画面上题句“洗砚鱼吞墨、预兆金榜题”。本画面以大片黑色表现天空,衬出题字,与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构图疏密相间,艺术上与明代书籍版画插图有一脉相通之处。
6、义犬救主
唐朝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广陵人杨升养了一只犬。常常带在身边,喜爱的形影不离。一天,杨升喝醉了酒,睡倒在草丛中,冬天草枯,有牧童烧荒,风势很大。犬围着杨升大叫,杨升不醒。它就反复跑进附近的水塘沾湿身子,上岸来卧湿杨升身边的枯草。野火烧来,杨升幸免于难。画面题词写道:“杨升好犬传古今,狗有湿草报主恩。”
7、走雪山
绘刻以实景表现,造型古朴,刀情木趣,苍劲有力。具有浓郁的版画韵味和乡土气息。 1、打金枝
这套小窗花表现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子郭暧因升平公主自恃高贵而不赴郭子仪之寿宴而殴之,公主愤然进宫,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及皇帝与皇后劝和的故事情节。2、锦上添花画面绘有花瓶、花篮及梅、菊、莲及喇叭花等,附有柿子、葡萄、佛手、南瓜等果实,花团锦簇,果实丰盛,可谓锦上添花。3、万事如意左右两幅是古写的“寿”字,中间是佛家的吉祥物“盘长”。它无首无尾,无穷尽的回环,与“寿”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回环贯彻,万事如意,长寿吉祥。4、名山胜景四小幅的名字分别是:渐入佳境;秉烛夜游;深山访友;风雨同舟。5、吉庆花鸟《喜上眉梢》,俗以为喜鹊是报喜的吉祥鸟,认为它能感应人际关系,所以叫“喜鹊”。谚云:“喜鹊叫,喜事到。”喜鹊登在梅梢上,取意“喜上眉梢”。《燕尔同栖》,两只燕子栖息在桃柳丛中,月圆如镜,象征生活美满。燕子知时守节,冬去春来,以喻爱情忠贞。《荷花鸳鸯》,俗以为鸳鸯是同命鸟,常偶居不离,卧在美丽适意的荷花丛中,比喻夫妻恩爱,和合美美。《富贵白头》,宋代周敦颐作《爱莲说》,以多种花作比较,称牡丹为花中之富贵者。画面上的两枝白头翁鸟栖息在牡丹枝上,以喻富贵白头,同心偕老。6、小窗花这是用窗花版制作的一组小图片,内容是爱情故事。《桑园会》,鲁国大夫秋胡回乡,与分别多年的妻子罗敷不期在桑园相会,表现罗敷对爱情的忠贞。《洛神》,三国时,魏国曹植在夜间有女神示梦,遂至洛水相会,缔结良缘。《拾玉镯》,明代,陕西世袭指挥傅朋与少女孙玉娇偶遇,顿生爱慕,遂以玉镯为媒介,与玉娇定情。《小放牛》,是根据河北民歌《小放牛》创作的村姑和小牧童载歌载舞的画面。《陈妙常》,宋代,尼姑陈妙常在庵堂与潘必正相遇,产生爱慕之情。忽闻潘必正离庵,恳求老艄公渡她过江追赶。《仙女窗花》这是用窗花版套印在用笔描绘的四幅小图片,用祝女寿。内容是:《麻姑献寿》,相传东汉时麻姑成仙,曾三次见沧海变桑田。她能掷米成珠,用灵芝酿酒向王母祝寿。世人祝女寿多用《麻姑图》进贺。《何仙姑》,唐代零陵人,成仙后长生不老。是中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嫦娥奔月》,传说古代嫦娥吃了她丈夫后羿从王母那里讨来的不死药,飞升到月宫成了永生的仙子。《天女散花》,是佛经中的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派天女给维摩诘散花,祝他康复。从此引申为祝贺“健康长寿”。 1、狮子
狮子是一种猛兽。它的画像随着佛教绘画而传入中国,经过再创造,变成驯顺可亲的吉祥瑞兽。其造型蓬头大耳,巨目环睛,娇憨可爱,逗人喜欢,是意象化的艺术形象,与自然形态的狮子大不相同。在宫殿、庙堂或大宅门两旁往往摆着一对石狮子,作为守护装饰和辟邪之用,也是权势的象征。俗还以为它是赐子的神兽,凡画狮子必画绣球。绣球是古代女性向男子抛打的定情信物。因为它既辟邪又赐子,所以它的画像很受欢迎。有的地方还被当作小孩的守护神敬奉。
2、老虎
虎在民间被尊为百兽之王,能威镇山林。虎在古代又被视为神兽《山海经》中谓神荼、郁垒以苇索缚鬼以馆虎,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亦认为虎能噬食鬼魅,故古代流行画虎于门冀以卫凶驱除邪崇。武强年画流行将虎刻印成中堂、门画等挂于室内,起着镇宅保平安的作用。
3、小女婿
此画是为配合《婚姻法》颁布,提倡婚姻自由而创作的。
4、刘巧儿
此画是为配合《婚姻法》颁布,提倡婚姻自由而创作的。
5、指日高升
这张古版画刻有明确的创作年月(中华民国癸丑,即1913年),可以准确地获知这一时期武强年画的时代风格。
6、虫精
图中的昆虫,都是拟人化的“虫精”,从头顶冒出一股“灵光”现出原形,是为祈祷丰收祭祀用的神马。在周朝就有祭昆虫的记载,为的是庄稼避免虫害。后世各地建有八蜡庙、虫王庙,供奉虫王刘猛。
7、猴演杂技
图为动物耍的什样杂技,以猴子的表演最为有趣。从它们的表演中可以看到当时多种杂技节目表演的情形。画上词写道:“叫声众猴你听言,猜拳打马心不乐,延(沿)绳跑羊狗钻圈,杂耍小猴顽(玩)的好,耍盘耍碗上刀山。”是一件形象的杂技史料。
8、卧美人
9、纺织图
农村妇女除协助田间耕作及操持家务外,纺织成为其劳动的主要方面。本图将妇女从事的弹花、纺线、浆线、凉线、络线、织布等全部纺织过程表现的井然有序,人物虽寥寥数笔,但神情动态相当生动,其中还穿插着小儿玩鸟逗狗及两鸡相斗等有趣情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了解那一时代农村纺织生产留下了形象的资料,是一幅独具特色的农村民俗图画。
⑺ 从明传奇看中国古代戏剧的艺术特色。希望能详细一点。拜托各位啦!
一、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它形成和发展的200多年里,不仅继承昆曲、徽剧、汉剧的传统,又广泛吸收京腔、梆子、秦腔、川剧等地方戏和曲艺、杂技、舞蹈等姊妹艺术的营养,成为一种集中体现中国戏曲艺术特色和中国观众审美心理,覆盖面最广的剧种。京剧的特点,除了它的“湖广音”、“中州韵”的音韵系统以及一些表演程式以外,其基本的艺术特点和其他许多剧种都是相通的,概括地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既有程式,又有自由。
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表演的重要手段,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在戏曲舞台上,所有的表演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京剧艺术的程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种程式是经过历代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形成,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的演员既遵循程式,又能驾驶程式,灵活地运用程式,以至突破发展、创造程式。正如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中国剧的表演,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他说的规则就是程式。在程式方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趟马”就是一程表演程式,又叫“马趟子”。演员右手执鞭,通过圆场、转身、勒马、三打马(表示摧马加鞭)等身段动作,配合快速的锣鼓节奏,表示策马疾弛的情景。再如“起霸”,是表现武将整盔束甲,准备上阵的情景,主要由三抬腿、云手、踢腿、整袖、紧甲等基本动作结合而成,给人一种战斗即将开始的气氛。另外如大家熟悉的“跑圆场”、“耍下场”、“劈叉”、“摔僵尸”、以至吃饭、睡觉、喝酒、读书、写字、开门、关门、喜、怒、哀、乐等都有程式。演员熟悉和掌握了这些程式,又不被程式所束缚,就可以充分利用程式创造出富于个性的舞台艺术形象。
(二)高度综合,众美皆备。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她不象歌剧那样基本上是只歌不舞;又不象芭蕾舞那样只舞不歌;也不象话剧那样只说不唱。中国戏曲是载歌载舞,有情节,有故事,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给戏曲下的定义就是:以歌舞演故事。戏曲的基本表现手段是“唱念做打”,称之为“四功”。这“四功”是在传统戏曲的程式基础上,不断吸收舞蹈、杂技、武术、曲艺以及话剧、电影的表现方法,生动传神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比如《贵妃醉酒》里的杨贵妃,在百花亭设筵,欲与唐明皇同乐,但久候不至,后知明皇驾往别宫,于是独饮大醉,边舞边唱,把她那醉态和企盼悲怨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昭君出塞》一路上王昭君边舞边唱,通过大开大阖的舞蹈动作,把她那思念家乡和无限悲愤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再有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麦克白夫人》,麦克白夫人帮助丈夫杀害了老王,虽然她当上了王后,但心理受到极大的谴责和刺激,最后精神分裂而死。这个戏就吸收了很多其他艺术的营养。
(三) 虚拟写意,追求神似。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艺术路径,也是她与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重要区别。西方戏剧是写实性的,以摹仿为基础,力求接近显示现实。而中国戏曲是写意性的,它以虚拟为基础,以虚为主,以虚代实,虚实结合,追求神似。它只用很少的道具,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刻画人物、表现故事。比如涉水行船,舞台上既没有船也没有水,演员以桨表示船,完全靠表演给人以人在舟中行的感觉。比如《打渔杀家》中萧恩和萧桂英,都有乘船的戏。演员各执一支木桨,一高一低、一起一伏表示上船下船;一前一后、一左一右表示船在风浪中行进。再如表现骑马,台上也没有马,演员手执马鞭,以鞭表示马,左腿微抬,右腿轻跨,马鞭一举,表示上马;执鞭而舞(“趟马”)表示骑马奔驰;持鞭不舞,表示牵马而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中杨子荣“打虎上山”一场就是以一根马鞭表示骑着青鬃马驰骋在林海雪原。还有车和轿,在舞台就用两面车旗代替,而剧中的门、窗、楼梯等,则全靠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感到这些东西的真实存在。
京剧《拾玉镯》演的是少女孙玉娇在家门口遇见小生傅朋,互相产生恋情,傅朋临去丢下一只玉镯作为信物,此事恰被刘媒婆看到的故事。剧中孙玉娇纳鞋底、赶鸡、喂鸡、出门、进门以及拾玉镯的表演集中体现了戏曲虚拟化和传神的表演特色。
(四)极度夸张,美伦美奂。
戏曲是夸张的艺术,戏曲舞台人物造型和形象动作非常夸张,这种夸张遵循美的创造原则,极富欣赏性。比如戏曲演员的化妆就最具有夸张性和装饰性,尤其是净行的化妆独具特色,比如红脸代表忠勇、正义,如关羽、姜维等;黑脸代表刚烈、正直或勇猛,如包公、张飞、李逵等;黄脸代表凶狠、残暴,如典韦、姬僚等;兰色、绿色代表勇猛、强悍、粗豪、暴躁,如马武、单雄信等,紫色代表沉勇、果敢,如专诸、常遇春等;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如曹操、董卓等;金色、银色代表神仙、妖怪,如二郎神、金钱豹等。净行的唱也很夸张,用大嗓,黄钟大吕,气势磅礴,顿挫激越。比如包拯,他画黑脸,表示他的正直、坚毅、刚烈,他的额上又画一个月芽,象征他夜断阴,昼断阳,包公的唱腔也很有特色,感染力很强。
京剧艺术特色简单概括以上几个方面,下面再简要介绍几种地方戏,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清新流畅的评剧。
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影响几乎超过京剧,其流行的剧目和唱段风靡大江南北几乎家家传唱。评剧起源于河北省唐山一带,最初叫莲花落,后经成兆才、月明珠等大师的改造和创作,又吸收“蹦蹦”(东北二人转)的营养,到9·18事变之后最后形成评剧。评剧有几个特色,一是平民化、通俗化、雅俗共赏。逝生一百年来,它始终保持着来自生活的鲜活与真纯,它的演唱流畅活泼,有真情,有真趣,比如《刘巧儿》中“刘巧儿自幼儿许配赵家”一段,唱的是刘巧儿不满意父亲为她包办的婚姻,争取婚姻自由,她自己在劳模大会选中了意中之人,向往以后美好生活的心情。这段唱听起来象说话一样,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第二个特点是使用普通话。这在中国的戏曲中是极特殊的,也是唯一的,这也是评剧和京剧、越剧、黄梅、豫剧等最显著的区别。三是表演灵活,既夸张又生活化。比如《杨三姐告状》中的“跑驴”一场。剧中高贵和给外甥高占英出主意害死了杨二姐,杨三姐替姐申冤告状,高贵和预感案子要发,携带老婆费氏逃往关外躲避,这是他们逃跑的表演。
三、高亢激越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源于河北省保定。其特色是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清末民初河北梆子在中国北方的影响一度与京剧并驾齐驱,有少数演员甚至走进宫廷,为慈禧太后唱过“堂会”。1948年前后一度走入低谷,许多演员改学京剧或评剧。现在河北梆子在京、津、冀还有广泛的影响,代表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王宝钏》、《金水桥》等。
四、优美亲切的黄梅戏。
黄梅戏也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后来形成民小戏,长期在安庆一带地区流行,黄梅戏的成长发展与一个代表人物密不可分,那就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严凤英在黄梅戏的声腔和表演艺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上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风靡全国,使黄梅戏由地方小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一个剧种。黄梅戏的表演贴近生活,唱腔韵味清新,旋律优美,自然流畅。黄梅戏和评剧有一个相同之点都是好听、好记、好学。
五、粗犷豪放的川剧。
川剧发源于四川,是由外省传入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四川本地的灯戏五种声腔艺术相融合形成的。川腔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唱腔高亢有力,粗犷豪放。
川剧的表演也有独到之处,其水油、道袍、扇子、手帕的表演都十分精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变脸”艺术,堪称世界一绝。这种绝招对外是绝对保密的。
六、韵味独特的豫剧。
俗称河南梆子,以河南的地方语言为基调,无论是念还是唱,都有极浓重的河南地方味道。豫剧起源于河南,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安徽一带。豫剧通俗易懂,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细小情调。豫剧名家有陈素珍、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等,都有独特的演唱风格。豫剧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大祭桩》、《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打金枝》、《朝阳沟》、《红娘》等,尤以常香玉的〈〈花木兰〉〉、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和现代戏〈〈朝阳沟〉〉影响最大。
⑻ 举例谈谈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色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在3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和活跃着300多个剧种,它们各有渊源,各具特色,各显魅力,可以说是群花兢放,争奇斗艳,色彩纷呈。
一、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它形成和发展的200多年里,不仅继承昆曲、徽剧、汉剧的传统,又广泛吸收京腔、梆子、秦腔、川剧等地方戏和曲艺、杂技、舞蹈等姊妹艺术的营养,成为一种集中体现中国戏曲艺术特色和中国观众审美心理,覆盖面最广的剧种。京剧的特点,除了它的“湖广音”、“中州韵”的音韵系统以及一些表演程式以外,其基本的艺术特点和其他许多剧种都是相通的,概括地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既有程式,又有自由。
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表演的重要手段,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在戏曲舞台上,所有的表演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京剧艺术的程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种程式是经过历代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形成,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的演员既遵循程式,又能驾驶程式,灵活地运用程式,以至突破发展、创造程式。正如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中国剧的表演,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他说的规则就是程式。在程式方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趟马”就是一程表演程式,又叫“马趟子”。演员右手执鞭,通过圆场、转身、勒马、三打马(表示摧马加鞭)等身段动作,配合快速的锣鼓节奏,表示策马疾弛的情景。再如“起霸”,是表现武将整盔束甲,准备上阵的情景,主要由三抬腿、云手、踢腿、整袖、紧甲等基本动作结合而成,给人一种战斗即将开始的气氛。另外如大家熟悉的“跑圆场”、“耍下场”、“劈叉”、“摔僵尸”、以至吃饭、睡觉、喝酒、读书、写字、开门、关门、喜、怒、哀、乐等都有程式。演员熟悉和掌握了这些程式,又不被程式所束缚,就可以充分利用程式创造出富于个性的舞台艺术形象。
(二)高度综合,众美皆备。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她不象歌剧那样基本上是只歌不舞;又不象芭蕾舞那样只舞不歌;也不象话剧那样只说不唱。中国戏曲是载歌载舞,有情节,有故事,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给戏曲下的定义就是:以歌舞演故事。戏曲的基本表现手段是“唱念做打”,称之为“四功”。这“四功”是在传统戏曲的程式基础上,不断吸收舞蹈、杂技、武术、曲艺以及话剧、电影的表现方法,生动传神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比如《贵妃醉酒》里的杨贵妃,在百花亭设筵,欲与唐明皇同乐,但久候不至,后知明皇驾往别宫,于是独饮大醉,边舞边唱,把她那醉态和企盼悲怨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昭君出塞》一路上王昭君边舞边唱,通过大开大阖的舞蹈动作,把她那思念家乡和无限悲愤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再有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麦克白夫人》,麦克白夫人帮助丈夫杀害了老王,虽然她当上了王后,但心理受到极大的谴责和刺激,最后精神分裂而死。这个戏就吸收了很多其他艺术的营养。
(三) 虚拟写意,追求神似。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艺术路径,也是她与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重要区别。西方戏剧是写实性的,以摹仿为基础,力求接近显示现实。而中国戏曲是写意性的,它以虚拟为基础,以虚为主,以虚代实,虚实结合,追求神似。它只用很少的道具,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刻画人物、表现故事。比如涉水行船,舞台上既没有船也没有水,演员以桨表示船,完全靠表演给人以人在舟中行的感觉。比如《打渔杀家》中萧恩和萧桂英,都有乘船的戏。演员各执一支木桨,一高一低、一起一伏表示上船下船;一前一后、一左一右表示船在风浪中行进。再如表现骑马,台上也没有马,演员手执马鞭,以鞭表示马,左腿微抬,右腿轻跨,马鞭一举,表示上马;执鞭而舞(“趟马”)表示骑马奔驰;持鞭不舞,表示牵马而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中杨子荣“打虎上山”一场就是以一根马鞭表示骑着青鬃马驰骋在林海雪原。还有车和轿,在舞台就用两面车旗代替,而剧中的门、窗、楼梯等,则全靠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感到这些东西的真实存在。
京剧《拾玉镯》演的是少女孙玉娇在家门口遇见小生傅朋,互相产生恋情,傅朋临去丢下一只玉镯作为信物,此事恰被刘媒婆看到的故事。剧中孙玉娇纳鞋底、赶鸡、喂鸡、出门、进门以及拾玉镯的表演集中体现了戏曲虚拟化和传神的表演特色。
(四)极度夸张,美伦美奂。
戏曲是夸张的艺术,戏曲舞台人物造型和形象动作非常夸张,这种夸张遵循美的创造原则,极富欣赏性。比如戏曲演员的化妆就最具有夸张性和装饰性,尤其是净行的化妆独具特色,比如红脸代表忠勇、正义,如关羽、姜维等;黑脸代表刚烈、正直或勇猛,如包公、张飞、李逵等;黄脸代表凶狠、残暴,如典韦、姬僚等;兰色、绿色代表勇猛、强悍、粗豪、暴躁,如马武、单雄信等,紫色代表沉勇、果敢,如专诸、常遇春等;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如曹操、董卓等;金色、银色代表神仙、妖怪,如二郎神、金钱豹等。净行的唱也很夸张,用大嗓,黄钟大吕,气势磅礴,顿挫激越。比如包拯,他画黑脸,表示他的正直、坚毅、刚烈,他的额上又画一个月芽,象征他夜断阴,昼断阳,包公的唱腔也很有特色,感染力很强。
京剧艺术特色简单概括以上几个方面,下面再简要介绍几种地方戏,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清新流畅的评剧。
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影响几乎超过京剧,其流行的剧目和唱段风靡大江南北几乎家家传唱。评剧起源于河北省唐山一带,最初叫莲花落,后经成兆才、月明珠等大师的改造和创作,又吸收“蹦蹦”(东北二人转)的营养,到9·18事变之后最后形成评剧。评剧有几个特色,一是平民化、通俗化、雅俗共赏。逝生一百年来,它始终保持着来自生活的鲜活与真纯,它的演唱流畅活泼,有真情,有真趣,比如《刘巧儿》中“刘巧儿自幼儿许配赵家”一段,唱的是刘巧儿不满意父亲为她包办的婚姻,争取婚姻自由,她自己在劳模大会选中了意中之人,向往以后美好生活的心情。这段唱听起来象说话一样,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第二个特点是使用普通话。这在中国的戏曲中是极特殊的,也是唯一的,这也是评剧和京剧、越剧、黄梅、豫剧等最显著的区别。三是表演灵活,既夸张又生活化。比如《杨三姐告状》中的“跑驴”一场。剧中高贵和给外甥高占英出主意害死了杨二姐,杨三姐替姐申冤告状,高贵和预感案子要发,携带老婆费氏逃往关外躲避,这是他们逃跑的表演。
三、高亢激越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源于河北省保定。其特色是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清末民初河北梆子在中国北方的影响一度与京剧并驾齐驱,有少数演员甚至走进宫廷,为慈禧太后唱过“堂会”。1948年前后一度走入低谷,许多演员改学京剧或评剧。现在河北梆子在京、津、冀还有广泛的影响,代表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王宝钏》、《金水桥》等。
四、优美亲切的黄梅戏。
黄梅戏也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后来形成民小戏,长期在安庆一带地区流行,黄梅戏的成长发展与一个代表人物密不可分,那就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严凤英在黄梅戏的声腔和表演艺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上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风靡全国,使黄梅戏由地方小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一个剧种。黄梅戏的表演贴近生活,唱腔韵味清新,旋律优美,自然流畅。黄梅戏和评剧有一个相同之点都是好听、好记、好学。
五、粗犷豪放的川剧。
川剧发源于四川,是由外省传入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四川本地的灯戏五种声腔艺术相融合形成的。川腔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唱腔高亢有力,粗犷豪放。
川剧的表演也有独到之处,其水油、道袍、扇子、手帕的表演都十分精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变脸”艺术,堪称世界一绝。这种绝招对外是绝对保密的。
六、韵味独特的豫剧。
俗称河南梆子,以河南的地方语言为基调,无论是念还是唱,都有极浓重的河南地方味道。豫剧起源于河南,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安徽一带。豫剧通俗易懂,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细小情调。豫剧名家有陈素珍、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等,都有独特的演唱风格。豫剧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大祭桩》、《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打金枝》、《朝阳沟》、《红娘》等,尤以常香玉的〈〈花木兰〉〉、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和现代戏〈〈朝阳沟〉〉影响最大。
⑼ 上海有哪些地方可以拍专业一点的京剧艺术照价格是多少
1、nbsp;个人套餐nbsp;A.一个戏曲人物造型(888元)nbsp;女性造型:杨贵妃、穆桂英、薛湘灵、孙玉娇中任选一个nbsp;男性造型:杨延辉、乔玄、唐明皇、赵云中任选一个nbsp;数码拍摄照片30张、相册一本(7寸、10张)、台式7寸相架一个(含照片)nbsp;nbsp;nbsp;B.二个戏曲人物造型(1288元):nbsp;女性造型:杨贵妃、穆桂英、薛湘灵、孙玉娇、虞姬中任选二个nbsp;男性造型:杨延辉、乔玄、唐明皇、赵云、杨宗保中任选二个nbsp;数码拍摄照片40张、相册一本(10寸、20张)、台式7寸相架二个(含照片)、16寸相框一个(含照片)nbsp;C.三个戏曲人物造型(1688元):nbsp;女性造型:杨贵妃、穆桂英、薛湘灵、孙玉娇、虞姬、天女散花中任选三个nbsp;男性造型:杨延辉、乔玄、唐明皇、赵云、杨宗保、傅朋中任选三个nbsp;数码拍摄照片60张、相册一本(10寸、20张)、台式7寸相架三个(含照片)、18寸相框一个(含照片)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四个戏曲人物造型(2088元):nbsp;女性造型:杨贵妃、穆桂英、薛湘灵、孙玉娇、虞姬、天女散花中任选四个nbsp;男性造型:杨延辉、乔玄、唐明皇、赵云、杨宗保、傅朋中任选四个nbsp;数码拍摄照片80张、相册一本(12寸、20张)、台式7寸相架四个(含照片)、20寸相框一个(含照片)2、nbsp;夫妻套餐nbsp;A.一组戏曲人物造型(1588元):nbsp;造型:唐明皇nbsp;杨贵妃、杨延辉nbsp;铁镜公主、傅朋nbsp;孙玉娇、刘备nbsp;孙尚香中任选一组nbsp;数码拍摄照片40张、相册一本(7寸、20张)、台式7寸相架一个(含照片)、16寸相框一个(含照片)nbsp;B.二组戏曲人物造型(1888元):nbsp;造型:唐明皇nbsp;杨贵妃、杨延辉nbsp;铁镜公主、傅朋nbsp;孙玉娇、刘备nbsp;孙尚香、赵宠nbsp;李桂枝中任选二组nbsp;数码拍摄照片60张、相册一本(10寸、20张)、台式7寸相架二个(含照片)、18寸相框一个(含照片)nbsp;C.三组戏曲人物造型(2288元):nbsp;造型:唐明皇nbsp;杨贵妃、杨延辉nbsp;铁镜公主、傅朋nbsp;孙玉娇、刘备nbsp;孙尚香、赵宠nbsp;李桂枝、张生nbsp;崔莺莺中任选三组nbsp;数码拍摄照片80张、相册一本(10寸、20张)、台式7寸相架三个(含照片)、20寸相框一个(含照片)nbsp;D.四组戏曲人物造型(2688元):nbsp;造型:唐明皇nbsp;杨贵妃、杨延辉nbsp;铁镜公主、傅朋nbsp;孙玉娇、刘备nbsp;孙尚香、赵宠nbsp;李桂枝、张生nbsp;崔莺莺中任选四组nbsp;数码拍摄照片100张、相册一本(12寸、20张)、台式7寸相架四个(含照片)、24寸相框一个(含照片)3、nbsp;四大美女系列(2288元)(目前只接受预定,暂不拍摄)nbsp;造型:杨玉环、王昭君、貂禅、西施nbsp;数码拍摄照片80张、相册一本(12寸、20张)、台式7寸相架四个(含照片)、20寸相框一个(含照片)4、nbsp;儿童系列(价格与个人套餐相同)nbsp;nbsp;注:1、拍照时间需提前预约。nbsp;nbsp;nbsp;nbsp;nbsp;2、如需所有数码照片光盘,另付150元购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以上解释权归上海京剧院所有。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预约电话:(021)64373549nbsp;nbsp;64337973nbsp;nbsp;1316277453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联系人:陈小姐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拍照地址:衡山路17弄上海京剧院综合楼三楼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取相册地址:岳阳路168号上海京剧院行政楼三楼
⑽ 写出欢天喜地七仙女各个人物是谁演的
刘
洋饰红
儿
母
丹饰橙
儿
王
晶饰黄
儿
蒋
欣饰绿
儿
杨
蕊饰青
儿
曹
艳饰蓝
儿
霍思燕饰回紫
儿
郑国答霖饰董
永
刘
冬饰食
神
张
桐饰黑
鹰
吴
健饰金
吒
吴
越饰鱼
日
谢沅江饰马天龙
林江国饰柳宜宣
潘
虹饰王母娘娘
六小龄童饰太上老君
张
立饰托塔李天王
姬麒麟饰赤脚大仙
马荣乐饰月
老
刘禹佟饰太白金星
邵
汶饰王
爷
何
苗饰柳
姐
欢天喜地七仙女刘
波饰扫把星
石天生饰贾大人
宋文华饰土
地
汤加丽饰嫦
娥
孔庆三饰千里眼
尚当生饰顺风耳
陈
庆饰木
吒
马
捷饰金甲天神
付
勇饰雷
神
修
庆饰阴蚀王
孙玉娇饰春
喜
鲁继光饰老族长
郑凯大饰大阴蚀王
丁同仓饰中阴蚀王
张
伸饰小阴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