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灯谜:七人重来天宝十载(打一东汉末名人,2字)
华歆
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
Ⅱ 下面的几个谜语都是猜人名的,请你猜一猜。 1.身体好才能工作好。(打一清代名人名)
1、身体好才能工复作好(打一清代名制人) ——康有为
2、爆竹声中辞旧岁(打一红楼梦人名) ——迎春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打一红楼梦人名)—— 惜春‘
4、山东发展快。(打一现代作家名)—— 鲁迅
5、百年旧屋。(打一现代作家名)——老舍
Ⅲ 为祖父代笔(打一历史人物))
孙文(孙中山)
Ⅳ 猜一猜凿壁借光(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答案是:”诸葛亮“。
解释分析:凿壁借光是指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凿穿了一个小孔,光线从小孔照进来,扣诸葛亮的字,是”孔明“,所以答案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后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著称。与汉昭烈帝刘备在统治蜀汉期间,提拔诸多名将与能臣,并奠定基础。
(4)邻家所为打一历史名人扩展阅读
人物成就: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与发明家。 被袁准称誉为集忠、义、智、勇于一身,自三国演义起在中华文化圈内很长时间代表智慧的化身。
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与日语里,诸葛亮几乎是作为智谋的同义词(日本战国时代的竹中重治就被称为“今孔明”)。因为诸葛亮同时具备杰出的才能与高尚的品格,后人对诸葛亮评价颇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诸葛亮之忠诚,备受后世推崇。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国忘家,于《出师表》中表明心迹,直至最后自己食少事烦,病死军中。在割据政权中,诸葛亮总揽朝政十余年,既不敛财,也不营谋私利或名位,以兴复汉室为任。
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希望他受赐九锡,但是诸葛亮拒绝,表示不能为汉室收复中原就不算有功。 诸葛亮曾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
诸葛亮在政治上有极为突出的成绩,除了在《隆中对》提出了刘备政权长期战略外交规划之外,早期经常为刘备足食足兵。等到他开始独掌蜀汉军政大权以后,则以法为根本,到后来在朝内作八务、七戒、六恐及五惧训诫各臣,而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突出法制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
他鼓励其他朝臣以集思广益的态度进谏。诸葛亮在世时,蜀汉虽然国力较弱,然而在正面战场处于上风,且在战争负荷的情况下国内经济仍然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可以体现出诸葛亮杰出的治国能力。
Ⅳ 半张八俊图——打一历史名人
半张
八骏图
,就是四马,应该是姓司马的。
历史名人的话,猜测是
司马迁
【因为八骏图上的马都在奔跑“迁”移】,不知道对不对……
Ⅵ 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谜面是日本投降,
谜底是屈原/苏武/华佗
“60年前谜语:“日本投降打一人名 年前谜语: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打一人名 年前谜语
六十年前此际,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 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两个针锋相对的谜底:屈原,苏武。“屈 原”者,日本屈服于美国之原子弹、乃投降也。“苏武”者,指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投降之决 定因素乃苏联之武力也。 两个谜底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这两种观点曾显赫于中国, 有时还左右了中国政治,国人尽知之;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与苏联反目,当年的亲苏派当然不会再去提“苏武”之类的旧话。 八十年代初, 我广泛阅读抗战时期报纸,偶尔读得这则旧谜时, 即拟了谜底:华佗。当时未作文,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论其详。 华佗与屈原、苏武皆中国历史名人。“华”有三个读音,十几个义项,“中华”的“华”与作 姓氏的“华”虽音、 义皆不同, 但这是打谜语, 谜语本就有许多格, 可用引申、 假借等义。 “佗”, 通“拖”。拖,就是拖住打。“华拖”——是中国战场拖死了日本。所以“华佗”涵义极明:中国 是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持久战是导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
Ⅶ 打一个名人历史人物
西班牙画家抄萨尔瓦多·达利的《永恒的记忆》,图片在这里:http://www.vartcn.com/art/UploadFiles/200612/20061203010430453.jpg
达利
Ⅷ 谜语“汉子”(打一历史名人,遥对格)
谜语“汉子”
(打一历史名人,遥对格)
答案:唐寅
Ⅸ 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屈原·苏武·华佗
六十年前此际,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两个针锋相对的谜底:屈原,苏武。“屈原”者,日本屈服于美国之原子弹、乃投降也。“苏武”者,指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投降之决定因素乃苏联之武力也。两个谜底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这两种观点曾显赫于中国,有时还左右了中国政治,国人尽知之;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与苏联反目,当年的亲苏派当然不会再去提“苏武”之类的旧话。八十年代初,我广泛阅读抗战时期报纸,偶尔读得这则旧谜时,即拟了谜底:华佗。当时未作文,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论其详。
华佗与屈原、苏武皆中国历史名人。“华”有三个读音,十几个义项,“中华”的“华”与作姓氏的“华”虽音、义皆不同,但这是打谜语,谜语本就有许多格,可用引申、假借等义。“佗”,通“拖”。拖,就是拖住打。“华拖”——是中国战场拖死了日本。所以“华佗”涵义极明:中国是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持久战是导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在二战主要对日参战国中,中国是对日作战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数量最大、歼灭日军人数最多、付出代价最惨重的国家。首先看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即展开局部抗日战争,是世界上首举反法西斯侵略战旗的国家;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为止,持续抗战十四年。若以1937年七·七事变、我开始全国性抗战计,足足打了八年。美国从太平洋战争至1945年9月2日,对日作战三年九个月。苏联对日作战三次,共计不足七个月。中国是抗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惟一参加抗日全过程的国家。次看歼灭日军数量。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军队进行了重要战役战斗计二百多次,大小战斗近二十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受降日军128万人,共计消灭日军278万人;此外歼灭、受降伪军264万人。再从抗击日军数量和对日作战付出的代价看,中国也是对打败日本贡献最大、作用最大的国家。
以二战全局的视野看,是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乱了日本“北进”、“南进”的世界战略计划,有力支持、配合了苏美等盟国作战。日本世界战略重心是“北进”,与德国东西夹击苏联。是中国的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苏联才避免了东西作战之危,才能从远东抽调数十万精兵、五千多门火炮、3300辆坦克到西线对德作战。打败德国后,苏联才有日后出兵东北之举。同样,中国的持久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泥潭,推迟了“南进”。太平洋战争之初,日军一度得势,又是由于日军210万陆兵总兵力中,140万被中国军队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只能以四十万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从而使盟军度过最危险时期。盟军的“先欧后亚”战略得以成功,端赖中国持久战拖住日军主力、捆住日军手脚,使盟军能各自渡过难关后,合力打败德国,回过头来与中国联手收拾日本。1945年1月,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时,罗斯福总统由衷地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敌军。”这亚洲大陆牵制日军,就属本文所谓“华佗”。二战后,美国军方在研究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后认为:“即使不投原子弹,即使俄国不参战,即使不制定进攻计划,日本也是会投降的。”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日本这只战争野兽已被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被中国军民打得遍体鳞伤,必死无疑。当然,美国两颗正义的原子弹、苏联出百万雄兵于东北,加速了日军的灭亡、日本的投降,使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前到来;无疑,美苏两大铁血壮举是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但是,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乃是“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