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介绍几部历史话剧,急!
拜托,10mins内的话剧我看是没有现成的本子滴,还是编吧。背景时间够长的了,专1839-1949.。。。。。。素材属可以自己酝酿嘛,无非就是刻画个体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
最简单的,找几部电视大剧做素材,什么《亮剑》,《历史的天空》。。。等有时间跨度的,就按照大剧的内容简介来编台词。
历史的天空:这是一个既起伏跌宕,又错综复杂的漫长故事,贯穿了从抗日战争到拨乱反正时期长达四十年的历史。梁大牙和陈墨涵是凹凸山区蓝桥埠镇的同乡,因为出身不同,参加革命的方式和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同是为了抗日,陈墨涵提议去找共产党的游击队,而梁必达主张投奔国民党的正规军,但是命运却阴差阳错,想投奔国军的梁必达却碰上了八路军游击队,受到司令员杨庭辉人格的感召和女八路东方闻音气质的吸引,留在了游击队里,开始了他有声有色的战斗生涯,也开始了从一个匪气很重的流氓无产者向一个自觉自愿的真正革命者的艰难转变……
亮剑我就不多说了。
绝对自己动脑筋回答的!!!!!!!!!!!
2. 负荆请罪是一篇历史小话剧的( )。剧本主体是人物的( )
《负荆请罪》是一篇历史小话剧的(剧本),剧本主体是人物的(对话)。
注:“对话”即“台词”
3. 急需一个有关于五四精神的历史人物的话剧(2个人)
1.郭子仪:
其父郭敬之曾作过唐朝五个地方的剌史,也算是世家子弟。郭子仪其人仪表堂堂,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唐玄宗天宝十三年,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估计郭子仪象许多边镇中高级官员一样,庸庸无为,度过富贵而乏味的一生。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以本军出兵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奇兵以山西插入,攻陷河东地区的战略重地静边军城(今山西右北卫镇),斩杀胡兵七千多,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首次大捷。
2.曹汝霖:
曹汝霖(1877年—1966年),字润田,祖籍浙江,民国初年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1877年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
五四运动时期,被指为卖国贼,住宅惨遭烧毁。抗日战争时期,曹汝霖不与日本人合作,拒绝担任伪职,后被动挂上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等虚衔,但并未给日本人出力,算是保持了晚节。
五四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4. 求适合8人演的历史话剧,要中国的,时间10多分钟就可以了,如果可以的话提供剧本更完美!女性角色多一点
北宋年间杨门女将的故事,
5. 名人电影(历史人物的,有都可以)
强烈建议看看《林则徐》,一部国产老电影,有着深刻的爱国教育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这部电影绝对是有话题可写,适合写观后感,又不会太深奥。
如果楼主想看更深层次和欣赏水平的历史名人电影,不妨看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屈原》、《蔡文姬》、《王昭君》,前两部改编自郭沫若的话剧,后一部改编自曹禺的话剧。
如果楼主甚至想看关于“反面历史人物”的电影,作深入的探讨,不妨看看《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看看刘晓庆是怎样“演活”慈禧太后的。
《拿破仑》《巴顿将军》《沙漠之狐》
《墨攻》:以墨子为原型,宣扬“非攻”思想,为国为民,可以写观后感
《戚家军》《西楚霸王》<赤壁>《建党伟业》,建国大业
叶问
描写欧洲历史的如
<埃及艳后>
<斯巴达>
<宾虚>
<受难日>
<圣女贞德>
<牛虻>等
美国历史的
<爱国者>
《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内容是关于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传记是由西尔维雅·娜萨儿所撰写,于1998年出版,电影则于2001年上映。
《127小时》,虽然不是你想要的历史名人一类,但也是纪实性的电影,拍的很不错。
《127小时》(英文片名《127 Hours》以艾朗·罗斯顿在峡谷探险时遇到意外,并且成功地拯救了自己这一真实故事为题材,详尽叙述了这段经历。
甘地传
卓别林
飞行家
阿甘正传
香奈尔传
莫扎特传
法拉利传
愤怒的公牛
http://group.mtime.com/Dicaprio/discussion/891605/
http://group.mtime.com/Dicaprio/discussion/891605/
6. 请大家推荐一部有关历史名人的电影 (必须是历史哦)
强烈建议看看《林则徐》,一部国产老电影,有着深刻的爱国教育意义。
对于学内生来说,这部电影容绝对是有话题可写,适合写观后感,又不会太深奥。
如果楼主想看更深层次和欣赏水平的历史名人电影,不妨看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屈原》、《蔡文姬》、《王昭君》,前两部改编自郭沫若的话剧,后一部改编自曹禺的话剧。
如果楼主甚至想看关于“反面历史人物”的电影,作深入的探讨,不妨看看《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看看刘晓庆是怎样“演活”慈禧太后的。
7. 试析话剧《茶馆》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等
本幕讲述的时间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时候。秋,清晨。
地 点
北京,裕泰大茶馆
主要
人物特点
王大栓――王掌柜的长子。为人正直;
王小花――大栓的女儿,王利发的孙女;
小唐铁嘴――唐铁嘴之子,继承父业,有作天师的愿望;
小宋恩子――宋恩子之子,承袭父业,作特务;
沈处长――宪兵司令部某处处长……
主要讲了茶馆的衰败(由以前的藤椅变成了现在小木板凳和长条凳,说明了茶馆已维持不了王利发他们一家的生活)、王利发儿子、媳妇和孙女等人也要逃走,沈处长要把茶馆改造成咖啡厅和舞厅。王利发最后上吊自杀而死
是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剧命运的现实主义巨作,不仅是老舍全部创作的一座高峰,还代表着我国30年代文学的水平与成就。标志着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1、老舍站在社会批判的观点上,暴露20年代至30年代旧中国的黑暗与衰败。
2、站在文化批判的视点上,“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由此获得深刻的主题意蕴,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里的委顿。
祥子,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人物画廊里第一个塑造得有神采有力量的城市下层劳动者。老舍侧重于揭示人物精神和灵魂的病痛,其心理描写往往采用叙述者的内视点,揣摩人物的每一寸心事。
在语言运用上,《骆驼祥子》的语言平易澄洁、亲切活泼,有着鲜明的地方色采,开创一种风格独特的“京味文学语言”。人物的语言也高度个性化。
三、《茶馆》[分析戏剧结构和艺术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地位:是新中国话剧的一块里程碑,是几乎运用、综合了作家一生的生活和艺术积累,方才成就的一个“老舍牌”的艺术精品。它在历史内容、结构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也传达出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茶馆》是不朽的,在中国话剧8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为标志,话剧形式已经完全摆脱最初的模仿痕迹,成为我们的民族形式。它呈现被誉为“远东戏剧的奇迹”“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华”。其文化学、叙事学方面的透视,使其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
首先,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A、反映在《茶馆》中的风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各式各样的京华旧俗。第二”满汉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质。用民俗状绘了社会历史的演进轨迹,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情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
B、把风俗喜剧与史诗剧结合成一体。《茶馆》的深层结构,是两组人物群像之间的对比,一是无辜民众形象;二是恶势力形象。他们共同构成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
其次,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A、不像传统戏剧那样把注意力集中于结局;
B、没有紧张激烈的整一的戏剧冲突,甚至根本没有贯穿情节,它主要以人物活动构成一幅幅世态风俗画卷。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方式来串联结构和推动剧情;
C、用强烈的戏剧动作来直观表现戏剧冲突。
(1)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各种社会矛盾构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背景,围困着茶馆及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2)用强烈的动作性来表现戏剧冲突,动作的强烈与否,不在外部,而在人物内心。
最后,《茶馆》中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喜剧性,是一出“寓哭于笑”的喜剧色彩浓郁的剧作。运用多种幽默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鲜明的分寸感,善意嘲讽和无情的鞭挞。(除了引人注目的史诗规模、新颖的艺术结构和出色的民俗再现外,接前面,发挥得……)
主要人物: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属于无辜民众形象;
老小宋恩子、老小吴祥子、唐铁嘴、老小刘麻子属于恶势力的代表。他们共同合成了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老舍通过稍带夸张的“父子传承”的方式表现了恶势力在不同时代的延续,又以茶馆常客的关系使历经沧桑的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得以聚首回顾一生,从而使“裕泰”成为整个旧中国社会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民族性的深层心理结构象征。“裕泰”的王利发是一条主要线索,他胆小圆通、顺势趋利的性格并未使茶馆在时代变迁、社会恶势力压榨下逃脱倒闭的命运。和他一样贯穿三幕的还有常四爷、秦仲义等。秦仲义做着实业救国的好梦自矜于民族资本家的“会作生意”与那份“救世主”的神圣,至于常四爷的正直狭义,则有着鲜明的满文化特征。另外像吃洋教的马五爷的阴鸷乖戾、唐铁嘴的鄙俗无赖……都深刻地体现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时代环境中残酷的事实。
《茶馆》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共51个,集中了整个下层市民社会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
8. 谁看过寻找鲁迅的话剧,有观后感吗谢谢!
【内容提要】:鲁迅的《阿Q正传》是戏剧人一直想尝试改编的小说,鲁迅并不反对改编但反对曲解或误读。相比较而言,陈白尘先生的同名改编本忠实于原著精神,用添加人物和事件的方式,创造性地突出了他所理解的原著精神,象征性地表现了作为民众精神造像的阿Q“精神胜利法”代代遗传、子孙不绝的情景。话剧改编本在陈白尘的喜剧创作中,是一种技巧圆熟、风格深沉、内在的新喜剧。
【关 键词】:剧本,《阿Q正传》,改编,创造性。
鲁迅小说《阿Q正传》,在现代戏剧、影视文化发展中,被改编过许多次,但是,陈白尘的话剧改编本,却是最忠实于原著又最有创造性的作品。
(一)
陈白尘先生创作的每一阶段都有代表作,都有呼应时代的力作推动作社会的前进。但是,我格外看重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首先,因为这部作品包含了陈白尘先生创作成熟的经验和思想高度的境界;其次,因为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中所包容的思想深度和时代风物,被感受着同样的时代苦难、生活焦灼与社会责任的这样一个剧作家创造性地做了戏剧形式的诠释,一面文化大纛,一个戏剧高台,合在一起就十分好看了。
鲁迅,《阿Q正传》,国民性,成为中国百年小说研究和文化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词。《阿Q正传》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刻画典型人物最深刻的代表,成为了现代中国戏剧舞台上被人反复改编上演的剧目,话剧尤多,戏曲样式也有。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陈梦韶《阿Q剧本》(1)、袁牧之的《阿Q正传》(2)和田汉《阿Q正传》(3)。陈白尘先生1963年和1981年创作的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也是鲁迅小说改编过程当中的里程碑。据资料,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和法国也有鲁迅的这篇重要小说的改编上演。1999年春天,韩国国立剧团在汉城南山国立剧场小剧场也有《阿Q正传》在韩国的首次上演,所用的剧本,其实就是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该剧目是韩国国立剧团当年筹划的“韩、中、日东亚三国话剧回顾演出”的第一批剧目。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改编本的韩文剧本是由在中央戏剧大学留学的韩国留学生江春爱、董国台翻译的。作为留学生,他们选择陈白尘先生的剧本翻译过去,有眼光,够水平。因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小说史上的文化丰碑,《阿Q正传》是他的代表作;而陈白尘先生是中国现代话剧是的见证人、活动家和著名剧作家,他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阿Q正传》,技巧纯熟,风格稳健,思想深刻,作为受过鲁迅先生思想的同代滋养的剧作家理解和诠释鲁迅小说和思想,有着其思想情感、社会解析的极大可靠性。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韩国留学生的选择,是具有文化眼光和作品鉴别力的。
毋庸讳言,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一方面增长了消费经典、借势名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对经典和名人缺少应有的尊重和审慎,在解构的时髦词汇下,于戏说的潮流中,对鲁迅作品的改编也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了。大约2001年-2002年间电视台播出过一部10集电视连续剧《阿Q的故事》,整个是鲁迅小说中未庄、鲁镇男女人物的“乱点鸳鸯谱”,当时引发过争论。我不想去评价争论,只想借我的论文表明我的价值取向,那就是陈白尘的改编,才是我心目中贴近鲁迅原作的改编。
(二)
早在1930年10月13日,鲁迅给一个叫王乔南《阿Q正传》改编者回信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况且诚如那位影剧导演者所言,此时编制剧本,须偏重女脚,我的作品,也不足以值这些观众之一顾,还是让它‘死去’罢。”(4)根据姜德明先生考证,这个王乔南在1930年10月5月给鲁迅先生写信,就他改编鲁迅小说征求意见。他希望在国产影片当中的时髦、热闹之外,多一点“艺术”品味,他说:“有人说现在已是‘阿 Q 死去了’的时代,但我睁眼一看,各处仍然充满了这个灰色可怜的阿 Q,我总想另给他一点生命,驱他到银幕上去。”(5)鲁迅被他的想法所触动,没有坚决制止他的改编愿望,还说:“我也知道先生编后,未必上演,但既成剧本,便有上演的可能,故答复如上也。”(6)但是,姜德明先生发现的一本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和东华书店代理发行于1932年4月署名“力工”的《阿Q及其他》剧本集,5个电影、动画剧本(7)中有一个占篇幅最大的“无声滑稽电影”脚本《阿Q》,而且,页码边线上印有《女人与面包》的字样,这正是致信鲁迅要求改编《阿Q正传》的王乔南,力工是他的笔名,他在《阿Q》电影脚本后的附言中鸣谢说:“此剧由《呐喊》中之《阿 Q 正传》改编,业经原著者许可,特此致谢。”鲁迅博物馆现存资料表明,王乔南曾将出版物转请鲁迅“教正”(8)。但是,鲁迅最后对他的答复是:“它化为‘女人与面包’以后,就算与我无干了。”(9)。实际上,鲁迅并不是反对别人改编他的小说,从上述情况中鲁迅的态度看,他只是害怕别人误读甚至曲解了他的小说原意和小说人物——剩了滑稽或者滑向哀怜。因此,面对改编者,鲁迅采取了容忍的态度。王乔南不但用《女人与面包》的名字吻合“洋派”与时髦的流行语,而且还标明“滑稽电影”,甚至还用过《阿Q趣史》之类的别名来称呼他的改编本。这在原作者那里已经十分犯忌,但是鲁迅只是淡淡地收兵免谈,显得十分宽容。
1934年田汉、袁牧之编《戏》周刊时,连载了袁牧之的《阿Q正传》,致信鲁迅后,鲁迅的态度是配合的,积极的。他答复说:“《阿Q》在每一期里,登得不多,每期相隔又有6天,断断续续的看过,也陆陆续续的忘记了。现在回忆起来,只记得那编排,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插进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貌的方法,是很好的。”(10),透出两个信息:一是鲁迅关注对《阿Q正传》的改编,“断断续续的看过”;二是鲁迅肯定了改编本“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插进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貌的方法”。鲁迅接下去对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的姓氏、所操的语言等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求人物、事件、环境和语言不要过于囿于地域方言的具体针对考虑,应该“普遍,永久,完全”,便于“活用”。
鲁迅曾因为希望中国社会进步,形象地提出希望自己针砭生活时弊、抨击社会痼疾的著述“速朽”,但是,无边际的黑暗与铁屋子般的现实使他更相信“韧的战斗”。于是,那些远无可能“速朽”的作品,还需要传播,成为“运行的地火”。1925年,《阿Q正传》被译作俄文的时候,他认真作序和写自传的态度,说明了这一点。他其实是想“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这样的灵魂被铸成的历史,有这样的灵魂百姓“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11)鲁迅通过阿Q及其周围的人来刻画国民性,描摹国民性滋生铸成的社会生活环境,并不为太多的人所理解,鲁迅感到人的理解与人的感悟的隔膜。“我的小说出版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个青年批评家的谴责;后来,也有以为是病的,也有以为滑稽的;或者还以为冷嘲,至于使我自己也要疑心自己的心里真藏者可怕的冰块。”(12)失望之余,俄译本成为了鲁迅看看在俄国读者眼中的阿Q及其周围的人所表现的“情景”的新希望。
从1925年5月到1934年底的近10年间鲁迅的态度看,显然,或译或改他的《阿Q正传》,在鲁迅都是欢迎的。问题在于,不可误读或曲解。
在鲁迅生前的充满了误解的批评与恰如鲁迅所担心的浅薄的改编,都令鲁迅感受到更深的孤寂。而鲁迅身后的“戏说”与“糟改”,引起过激烈的争论。在这样的改编历史与文化背景,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就显示出了其精神上忠实原著、结构上合理延展与形式上大胆创造的特点。
(三)
精神上忠实于原著,首先必须讲清原著的精神。
鲁迅解剖的麻木、愚昧、混沌的国民性,是中国历史的代代积累与社会生活的层层加压铸就的。未庄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切片”,赵太爷府上到阿Q的土谷祠是鲜活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剖面,阿Q是中国国民性的精神造像,但他不是一个特殊的个体,而是一个有着普遍性的典型,一个杂取种种人“拼凑起来的角色”。他是中国民众在精神痼疾与体貌特征上都具有代表性的“这一个”。自高自大与自轻自贱,失败痛感与胜利幻觉,受辱的难堪与欺人的快意,盲从的本能与抉决的混沌,都可以在瞬间转换。荣辱得失的瞬间转换的利害辩证,精神胜利法的自我慰籍,忘却当中认贼作父、认敌为友、以自轻自贱为代价的获得的无责任、无负担、无使命的轻松感,这是苦难无边的小民百姓们“苟活”的法宝,也是灾难深重的民族“苟存”的温床。鲁迅先生与陈白尘先生所瞩目的,正是这种在中国漫长专制历史、暴虐制度和近代软弱又可鄙的政治权术下催生、铸成的民众性,它是民族精神气象,是国家社会心理,是民众生存宝典。弃医学文的鲁迅要疗救的,就是国民的这种精神症候。
陈白尘的老师田汉先生在1937年也改编过鲁迅的这部同名小说,一个当年年底由中国旅行剧社演出于上海的五幕话剧。但是,田汉先生的改编意图,更注重其现实需求与生活联想的意义:“《阿Q正传》在这时上演也可以有它的意义。首先,我们应认识目前的抗战便是辛亥革命的任务的完成。《阿Q正传》写的恰是辛亥革命前后,而直至今日止,当时的革命对象依然存在。赵太爷、钱太爷、假洋鬼子之流,以汉奸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左右。第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在 对日抗战中仍然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妨害我们人情谁是我们的朋友。第三,阿Q作者鲁迅之死不妥协的精神在滔滔的今日有提倡宝爱的必要。”(13)田汉将阿Q安排在麻木、可悲和愚钝的众生相当中,突出其社会基础,这一点,田汉、陈白尘师生的立足点是一致的。但是,田汉更注重小人物悲剧的催人奋起的宣传鼓动性,所以,他安排了一个情节:真的革命党马育才与假的革命党阿Q在狱中会面,无论是真革命党在狱中还是假革命党被杀,对社会黑暗依旧甚至更加恶劣的情形的揭露是形象深刻的。阿Q被杀后,马育才在狱中演讲:“死了一个天真无辜的农民,朋友们,中国革命海没有成功,封建残余野兽还在吃人,让我们继续奋斗,替千百个阿Q复仇吧。也让我们去掉每个人心里的阿Q, 争取中国痛苦人民的真正的胜利吧。”(14)热情如火,典型的田汉式的热情率真的表达。
和他的老师的表达不一样,陈白尘没有安排“人物”来做画龙点睛式的演讲,而是把他的理解和情感,安排在人物关系与冷静的叙述评价当中。
陈白尘先生准确地理解了原著的精神意蕴,他首先瞩目的是人物。在阿Q周围,陈白尘先生安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除了原著当中的人物外,《明天》中的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风波》中的七斤,《药》中的红眼睛阿义,《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掌柜的。这些人,与闲人王胡、未成年的小D一道,构成了一个阿Q们的世界。其实,他们生活境遇不同,但是,精神症候上,他们也是大大小小的阿Q。表现方式不一样,或生活境遇没有像阿Q那样,一旦条件变化,他们也是阿Q,精神胜利,麻木愚钝,盲从听遣,欺人自欺,都会的,无师自通。鲁迅在1934年11月18日写的《寄<戏>周刊编者信》说过:“今天的《阿Q正传》上说:‘小D大约是小董罢?’并不是的。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15)陈白尘的改编本中,其实有有意识地将小D与阿Q写成了对手戏,几乎是一种形影相随的联系。全剧序幕家七幕的8个情节单元群,除了阿Q与吴妈的情节里没有小D,其它7个单元群中,总能见到小D的影子,听到他的喝彩声。一方面他是正在变成的阿Q,他心里实际上是佩服阿Q的;另一方面他是阿Q的竞争对手,精神上佩服和“像极了”阿Q,生活当中取代了阿Q在未庄的帮工位置,这种取代,富于象征意义。陈白尘先生对鲁迅的意图,理解得深入细腻。所以,在阿Q稀里糊涂地被处死后,剧本末尾的情节是这样写的:未庄的众闲人酒徒在茶馆里津津有味地议论阿Q被杀头的事情,只有小D一声不吭。
“小D(突然发问)七斤,你先前不是说,阿Q也喊过一声‘过了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么?
七斤 是喊过的。可是城里人说,他到底没有唱一句戏!
小D (独排众议)我看啦,阿Q哥他(走出酒店离开众人)还是一条好汉!……
〔小D的精神、姿态都更像阿Q了〕
〔解说词: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碰过女人,但并不像小尼姑所咒骂的那样断子绝孙了。据我们考据家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16)
可以发现,陈白尘先生改编的鲁迅同名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生动的形象。从赵太爷、赵秀才、白举人、假洋鬼子、赵司晨到地保、赵太太、秀才娘子、邹七嫂、吴妈再到衙门老爷、狱卒小鬼和未庄闲人,这些人,就是未庄、鲁镇的众生相,就是产生阿Q的社会环境。批判与解剖的笔锋,绝不仅仅局限于阿Q的举止的古怪和念头的滑稽,不仅仅让观众想到“精神胜利法”属于阿Q一个人,而属于一个群体,阿Q的精神痼疾其实是民众的精神造像,负载这种精神症候的生命个体,可以是张三,可以是李四,还可以是王二麻子。阿Q死了,还有小D。这是一种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精神的遗传,所以,阿Q子孙繁多,至今延绵不绝。那么,反思历史,改造社会,就成了我们铲除阿Q繁衍的温床的着力点。
增加众多人物形象的作用,除了展示阿Q生长、生存的社会基础之外,还有剧情展示于人物塑造上的突出功用。我们都知道,戏剧人物是在事件当中显示个人意志,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当中表现个性特征的。没有区别,无所谓特征;没有交往,就无机会表现。有了未庄众生相,如阿Q戏弄小尼姑一节,既表现浊世俗流的生活环境,又反射阿Q的心理活动与众闲汉的心理互动,还刻画阿Q欺软怕硬性格的可恨可鄙。又如白举人,赵太爷,县太爷、老把总质检的勾结事件,补充了小说当中略写俭省掉的情节,不但使观众能更清楚地了解阿Q命运的来龙去脉,而且将阿Q这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糊里糊涂的死的背后藏着的“清清楚楚的”阴谋写得形象生动,毫无人性。这是“草菅人命”的一个案例。
鲁迅小说的思想,得到了准确、深入、进一步的阐发。应该说,这也是陈白尘先生创造性的改编本的深刻之处。
(四)
陈白尘先生的戏剧创作,以喜剧著称。到了《阿Q正传》的改编,因为对社会人生,世态冷暖有了更深的认识,再去深入鲁迅小说的世界,改编出来的作品,尽管还是喜剧风格,但分寸拿捏已经十分不同了。既不可能温婉多情地处理鲁迅小说,也不适合漫画夸张地表现鲁迅小说的人物。因为未庄也罢,鲁镇也好,虽为假托,实为旧中国县郊乡镇的缩影,灾难深重,令人无法温婉面对,更无法心存多情;而生活期间的苦人儿,就是鲁迅说的几千年历史当中默默生、默默死、像在大石块下萎黄的草的生命一般的草民,与那些官场丑史中的群小,与那些乱世发财、国难发迹的群丑绝对不一样,不宜漫画讽刺而宜于细心体察,不宜猛烈鞭挞而宜于痛责之余亦有哀怜。所以,《阿Q正传》的改编,应该算是陈白尘先生喜剧创作风格的第三个阶段的第三种风格——形喜实悲的人生喜剧。
说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是以含泪的微笑叙写、表现的人生悲剧,是因为阿Q的悲剧,实在是中国草根状态的、数量众多的民众的生存状态的悲剧:愚昧,混沌,麻木,靠本能忍辱含羞、自我麻醉地苟活,生如草芥,死若野狗,引不起别人的同情,也引不起自己同类的同情,能够侥幸逃脱厄运就贪生苟活,不能幸免就逆来顺受,认命等死,引颈就戮。这样的悲剧中显现的既可恨又可怜的国民性,实际上是暴政的历史、专制的社会与非人的生活逐渐铸成的。所以,鲁迅的小说和陈白尘的剧本,都基于这样的事实来理解阿Q及其他周围的环境,陈白尘先生特地将鲁迅其他小说中的人物编织到剧本当中,实际上就是为了展示阿Q生长和生成的社会环境、生活基础。本质上说,小说和剧本当中表现的阿Q,其实并无多少滑稽可言,而是更多地显出一种麻木的受侮辱与受损害者的可悲与可怜。在鲁迅小说当中,阿Q的形象,农民式的狡狯和乡间闲人的游手好闲的毛病,都有表现,而且,嗜赌的恶习,也有描写:阿Q赌钱,偶尔赢了一回,却被人哄抢了,结果仍旧是输。但是在陈白尘的改编剧本当中,这个情节被省略掉了。按说,这样的情节,在舞台上热闹好看,很容易获得剧场效果。但是,该情节被省略去,一方面是作者展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妙方已经有了几次被打被欺负后的“反败为胜”的情节来表现,不必多费笔墨;另一方面的原因,我的猜测是:陈白尘不想更多表现阿Q身上的恶习和缺点,而让观众对他的悲剧命运感到“罪有应得”的释然。因为,写喜剧,把人生的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写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陈白尘先生鞭挞社会群丑与生活败类时因为是撕破“无价值的东西”,所以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竭尽夸张之能事;而在《阿Q正传》中,陈白尘先生批判当中留有余地,责备之时不无理解,调侃微笑之间常带泪花。所以,没有将阿Q写得很滑稽可笑或者很可鄙可恨,只是将他看作被奴役、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民众当中的一个。
自然,奴隶也分等级,阿Q生活在最底层。
阿Q被赵太爷一耳光打掉了姓氏,被赵太爷、赵秀才一顿杠子打消了“女人”的念头,还因此断了生计,只好进城当了一个溜门撬锁团伙的小角色,不料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敬,原来避之唯恐不及的未庄男女们纷纷找他买便宜货。阿Q生平记忆中赢得尊重、敬畏的情况就是两次:一次是从城里带着赃物回来后,一次是宣布自己革命后。但是,赃物被哄抢光后,人们对他的欢迎很快变为防范;宣布革命,无非是隐约听说革命和造反可以让那些可恶的老爷、阔人们害怕。但懦弱愚昧如阿Q者根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实行,只是一次幻梦里快意的畅想,将现实生活当中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的财产与被打消的传宗接代的可能美梦一番。小说中阿Q关于革命的醉意畅想与黑夜想象,在陈白尘先生那里变成了梦境表现和幻觉呈现,这样的变化,既符合鲁迅原著对人物阿Q的革命想象和想象革命的定位,又更突出了阿Q在后来的赵府被抢事件中作了官府、阔人们勾结了案的“替死鬼”的现实冤情与人生黑暗。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因为缺少广泛发动、深入宣传而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留下的“造反”、“抢东西”的变形走样的影响。
正因为未庄的等级社会当中,并非一切人都如假洋鬼子或赵太爷那样可恨可恶,所以,个人有个人的特征,各人有各人的局限,可怜之人的可恨,可悲之人的可鄙,可笑之人的可悯,可恶之人的可耻,可弃之人的可敬,等等。面对构成未庄社会的各色人等,陈白尘先生当然没有像从前解剖群丑世界那样尽情嘲笑与尽力鞭挞,而是下笔冷静,时有温情。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看土谷祠的老头子”。他的存在,不仅是情节功能性的,作为交代情景和点明事态的人物出场,作为阿Q在土谷祠独处时思想、行动的陪衬角色出现。而且,他是全剧中唯一关心和照料孤苦伶仃的阿Q的人,举灯守候夜归的阿Q,叫醒噩梦当中的阿Q,阿Q在梦中被老把总率兵抓走时,是老人奔出来将阿Q的被子绾成一个圈套在阿Q的脖子上,怕他冻着!陈白尘先生将小说原作当中的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人物变成这么个现出关怀温情的角色,实在是他对阿Q一类受侮辱与受损害的小人物的深厚同情的体现。
阿Q可悲、可恨、也可怜,然而也可以同情。这是陈白尘先生改编剧本“形喜实悲”实质。陈白尘改编本中的阿Q, 是一个越到后来越让人无法笑起来的角色。
(五)
剧本在结构上采取一个序幕加7幕的8部分去演示阿Q的故事,顺序基本上按照原著的情节展开。
序幕是赵家少爷中了秀才的事件中,阿Q在沾光“本家”的兴奋中被两个耳光“搧(删)掉”了姓氏,还被地保勒索了二百文酒钱;第一幕展现的是阿Q的三次被打和通过起伏更弱小者转败为胜的优胜纪略。三次被打中出场的打手依次是乡村流氓老拱、乡村闲汉王癞胡和假洋鬼子钱大少爷,使阿Q从被欺负被侮辱的不快中愉快起来的方法之一是去侮辱欺负更弱小的人——小尼姑。在小尼姑带哭的骂声中,酒店里的人九分愉快,阿Q十分愉快。从欺负小尼姑到想女人,酒店杂人闲汉的淫亵议论与即兴起哄,催生了孤苦伶仃的阿Q怀春,小孤孀吴妈进入了阿Q的意识。第二幕承接上一幕,吴妈到土谷祠叫醒春梦无边的阿Q,到赵家舂米帮工的阿Q锁定吴妈为目标。结果是头上挨了许多杠子,失掉了一件单衫,被地保勒索四百文钱,被赵家勒索一封香、一对一斤重的蜡烛,磕头赔礼不算,从此在未庄声名狼藉,女人躲蔽瘟疫一样躲避他。尤其要命的是,不再有人家请他帮工,生计成了问题。与小D上演一场部分胜负的龙虎斗之后,在尼姑庵后院开始了偷儿的生涯。第三幕是阿Q的短暂中兴史,从县城回到未庄的阿Q不但见过世面,讲新闻,描述看杀头的经验,而且,还带回了价廉物美的东西,成为了未庄人上上下下敬畏和追索便宜货的对象,但很快被抢夺一空,地保加倍勒索后,陷入生计的窘迫。第四幕是阿Q革命的梦境,第五幕是“不准革命”、赵家遭抢和阿Q想想革命的幻觉——白盔白甲的人马。第六幕是县衙交易与阿Q冤狱,第七幕是阿Q就刑与看客示众。
幕与幕之间,陈白尘先生做了一些承上启下的细针密线的“缝合”,如阿Q怀春的“恋爱悲剧”的起始与结束,让闲人议论中交代吴妈于阿Q较为相宜,偏偏又是吴妈惊扰了阿Q在土谷祠的春梦,叫醒他去赵家舂米帮工。情节发展情至势顺,人物关系结缔自然。
陈白尘先生也有意识地强化了鲁迅小说中的一种不动声色的讽刺。如阿Q的地位,在未庄的世态人情当中的升降沉陆显现的作者对那种生活环境与世态炎凉的判断。阿Q向吴妈求爱遇挫后,人们像避瘟疫一样躲避他的社会表演——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个个杠有贞节牌坊;但是,阿Q带回了“来路不明,大约有些不干净”便宜货的时候,赵太爷放下尊严,女人们不再顾及“正经、贞节”的“社会表演”的需要,而趋之若鹜,连哄带骗、亦买亦抢地唯恐得不到阿Q出让的廉价货。两相对比,不著一字,讽刺却尽在其中。
另外,陈白尘先生采用了讲述人的方式,两个讲述人:一个是鲁迅,一个是剧作家。前者全部用鲁迅小说的原话,后者间用鲁迅与剧作家自己的话,一来叙述,一来提醒观众格外注意某些细节,关注进剧作家的人物评价与时间议论去。这样的叙述方式,突出了剧作家改编鲁迅小说对原著精神的忠实和对小说人物、事件的理解,犀利的解剖,批判的态度,深厚的同情,就贯通其中了。
应该指出,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是利于上演的。从小说到位演出改编写作的剧本,其实不仅仅是将描述性语言变为代言体语言,还要将小说当中文学叙述可以俭省虚化而舞台演出必须交代、呈现的情节补充出来,将文学情节当中十分精彩而舞台演出当中无法表演或化为行动的部分省略掉或变换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这些,改编本都十分娴熟地做到了。
另外,改编本的《阿Q正传》里特别加进了县衙门、白举人、赵太爷三家勾心斗角、制造阿Q作为“替死鬼”草草结案——冤案的情节,对于阿Q这样的草民活着给人帮工出力、消闲出气,死了替人结案、让人磕牙的悲惨命运的社会控诉,更加生动、深入和深刻。
谢谢采纳 !
9. 有哪些历史人物与历史戏剧里差别很大 知乎
真实历史人物则需要客观冷静的评价,是是非非都有理有据。比如秦始皇,我们说他是一个有公有过的皇帝,既伟大又残暴。
同样的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位奸雄,是一位坏人,他有人性的一切缺点。但历史上的曹操 ,通过三国志我们可以窥见曹操是一位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由此可见,戏剧小说人物是带有作者主观意念以及想要表达一定意图而进行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艺术创作,有脱离客观事实的成分。比如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作者具有十分强烈的封建思想和局限性,并且各种封建迷信在其间。对曹操评价带有严重偏见,部分内容子虚乌有。
所以戏剧人物只是一种艺术中的人物,作者通过抑曹来达到尊刘的目的,体现他对政权皇权的主观想法。
而真实历史人物则是复杂的,他有缺点就必然有优点,有两面,并且随着自己身份的变化,主动或被动的去执行一些愿意又或是无奈之举。而后人的评价也会不同。是对是错并没有戏剧人物那么分明,并且不同时期受到的评价也不同。而戏剧人物一般都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形象,这也是戏剧小说的生命所在。
因而,我认为戏剧人物与历史人物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不应该固执的去区分谁对谁错,而是应该用全面客观的眼光去看看 哪些可取哪些是糟粕的,并且去剔除糟粕。
用唯物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0. 历史上有哪位名人热爱电影(戏剧)
鲁迅 先生一生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也成为他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鲁迅先生的大半生中,去影院的次数比较多。他涉猎极广,片种不拘一格,尤其讲究电影的品位,其电影价值取向首先在于革命的功利主义和爱国主义,然后从中见智见识,愉悦身心。
鲁迅当时很推崇进步的外国电影。他对前苏联的早期革命电影情有独钟,如《夏伯阳》、《复仇艳遇》(《杜勃罗夫斯基》)等。许广平曾回忆说:“至于苏联的片子,鲁迅是每部都不肯错过的,任何影院不管远近,我们都到的,着重在片子。”虽然,在当时很难看到这些影片,鲁迅先生还是想尽办法看了10部。尤其在他逝世前10天,观看了由普希金小说改编的《复仇艳遇》,鲁迅把它视为“最大慰藉、最深喜爱、最足纪念的临死前的快意”影片,并向友人推荐“不可不看”。
对美国电影,他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接受、欣赏。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波及到世界各个影院,充斥着驳杂斑斓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对传入中国的美国电影,鲁迅先生虽时而流露出不满和激愤,但更多的还是成了他考察美国文化和作为文化娱乐的重要途径。据统计,鲁迅在1927—1936年的10年间,共观看了142部影片,其中美国片就有121部。对好莱坞的探险片、喜剧片、侦探片、歌舞片都作了公允的评价,特别对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城市之光》给以热烈的赞赏。他看得最多的是美国纪录片学派实地拍摄的探险片,计有37部之多,如《南极探险》、《人兽奇观》等等,有的不止看了一遍。对一些反动腐朽的片子,鲁迅则予以抨击、揭露。
鲁迅热情扶持中国的“左翼”电影事业,在《准风月谈·后记》、《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中,他毫不畏惧地痛斥了蓝衣社特务用法西斯手段捣毁艺华影业公司,禁演田汉、夏衍等编写的早期进步电影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对早期进步演员阮玲玉的自杀和“左翼剧联”盟员艾霞之死,鲁迅写下了怒不可遏的檄文《论人言可畏》。随着上海的电影竞夸“风情、浪漫、香艳、肉感、滑稽、恋爱、热情、冒险、勇壮、武侠、神怪……”之时,鲁迅对国产的片子也兴趣索然。针对无聊的片子,鲁迅曾当头棒喝:“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很受着‘才子加流氓’式的影响……看了之后,令人觉得现在倘要做英雄,做好人,也必须是流氓。”
鲁迅先生欣赏电影艺术,也总是透露出他执著的个性。他一生节俭,但看电影时却特别讲究,舍得花费。
许广平在《记鲁迅先生的娱乐》中说,他总是买头等电影票,坐在楼上最佳的位置,“如果作为挥霍或浪费的话,鲁迅先生一生最奢华的生活怕是坐汽车、看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