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云南省的历史名人,谁可以给我一些
聂耳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余首,集中表现当时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决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 号角"。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聂耳公园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聂耳雕像。
郑和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皮逻阁
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他在位期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地区统归南诏管辖,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贡,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
龙云
龙云(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原为唐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秘密参加民盟,支持民主运动。1945年10月,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发展《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龙云是继唐继之后,执掌云南党政军权长达18年的人物,对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有较大的影响。
唐继尧
唐继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元帅。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1927年2月部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园通山。著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等。
卢汉
卢汉(公元1896~1974年),原名邦汉,字永衡,昭通人,彝族。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后任第13军团军团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率滇军主力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迫下台后,调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卢汉继龙云之后,在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为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重要人物。
楚图南
楚图南(公元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任教及从事革命工作。 1935年到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受聘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民盟,为民盟云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进行盟务活动,1948年底到河北平山县中共中央所在地,1949年随军进入北平,参与文教接管,出席新政协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1953年后到北京,先后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和党组副书记、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党委、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译作《草叶集选》等。他还精于书法,各地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刊物悬挂,文山西华园有楚图南铜像。
李根源
李根源,生于1879年,字印泉,云南滕冲县和顺乡人,是一位爱国志人,著有《永昌府文征》《东斋诗抄》等,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在东京与孙中山、黄兴多有接触,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l905年)加入同盟会,因而被尊为国民党元老。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学成归国,受孙中山之嘱托,李根源创办“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委任为讲武堂监督,不久升为总办(校长),全面负责办学事宜。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叶剑英都出身于云南讲武堂,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另外,还有袁嘉谷、赵藩、高奣映等云南历史文化名人
⑵ 云南的名人有哪些
1、聂耳
聂耳(公元1912~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
(2)通山历史名人扩展阅读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 ,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⑶ 通山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通山历史悠久,自乾德二年(964)南唐后主李煜置县,迄今已一千余年。通山山水毓秀,风景旖旎,英才辈出。据《通山县志》记载,通山自建县始至清末,先后考取进士31人,举人83人。民国时期,有42人考取全国各大专院校,有5人官费留学英、法、日、俄等国。这些人当中曾涌现出许多杰出人士。除此之外,活跃在通山宗教、政治、军事、文艺等方面的名人可记述者也很多,本文只能择其一二,予以记述。
蒋之奇,常州宜兴人,北宋熙宁间进士。任监察御史时因弹劾某朝臣所参之事与事实不符,被贬任监道州酒税,后改任通山县令,任期著有《我爱通羊好》五言绝句十首。该组诗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写活了通山的山水,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及对通山深厚的感情,引起通山人民强烈的共鸣,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明作家陆长庚在一篇文章中说:“人物、山川相待而显。”意思是一个地方的山川可因人物而知名,而人物也可因山川而知名。通山的山水因蒋之奇的出色描绘而更加引人入胜,而蒋之奇也因对通山山水的赞叹而流芳千古。现选录《我爱通羊好》诗三首如下,以飨读者。其一:“我爱通羊好,民居山作城,眼前无俗事,枕畔有滩声。”其二:“我爱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云深处宿,一枕玉泉声。”其三:“我爱通羊好,楼高如锦城,青山常在眼,涧水不闻声。”
张道清(1136~1207),湖北省京山县人,从少年时代起,就拜师钻研道教和医术,并云游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的名山大川。后因医好齐安郡主的疾病,受到东宫太子赵扩的常识。淳熙14年(1187),52岁的张道清离开繁华的临安,到慕名已久的九宫山创建道场。1194年赵扩即位,是为宁宗,他大力支持张道清的道教事业,使九宫山道场得以建成。1207年张道清仙逝,宁宗敕封其为“真牧真人”,遗蜕安置于九宫山真牧堂(即真君石殿),被道徒奉为九宫山祖师爷。
朱廷立(1492~1566),字子礼,号两崖,通羊镇人。1523年登进士,不久任诸暨知县,1527年任河南道御史,1529年任两淮盐政史,撰《盐政志》;1532年任四川督抚,1533年任京畿学政,1537年任南京太仆少卿,作《马政志》;1544年任都察院佥都御史,1547年任在理寺卿,1548年任工部侍郎,1549年任礼部右侍郎。不久返回故里通羊镇,在枫梓山(今凤池山)会仙崖洞(今称朱侍郎洞)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写作。所著《两崖集》有诗文各八卷,存诗近千首,存文三百余篇。卷六所记之《九宫山行》赋雄奇博大,有李白之遗风。朱廷立勤于思考,勤于写作,是通山古时不可多得的“网络全书”式的文人。其《盐政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两崖集》也极具研究价值,有待我们去挖掘整理
⑷ 谁知道通城有哪些历史人物
冒 辟 疆
--------------------------------------------------------------------------------
出生地:南通如皋
生卒年:(公元1611-1693)
生平: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明末四大公子之一,文学家、园林艺术家。少有才名,14岁时即刊行诗集《香俪园偶存》,董其昌对他十分欣赏,将他比做初唐诗人王勃。冒辟疆在1627年-1642年间,参加了六次乡试,均无果而终。1636年,以改革朝政为理想的冒辟疆参加了复社,抨击阉党专制、议论国家大事,以图挽救国家存亡。冒辟疆与复社中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等人意气相投、诗酒相和,关系十分密切,时人称之为“四公子”。后来冒辟疆参与发起《留都防乱公揭》,讨伐魏忠贤党羽阮大铖,使得复社声振一时。李自成灭明后,满清入关,冒辟襄在马鞍山遇清兵,全家遭到杀戮。清朝统一全国后,清政府企图劝降冒襄,但冒襄以遗民自居,坚辞不赴,并收养许多抗清志士的遗孤。暮年时的冒辟疆生活潦倒,鬻字为生,坚持不事二朝,表现了高洁的品行。冒辟疆暮年时精心研究园林艺术,并在家乡如皋营建整修了风景如画的水绘园,在我国园林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传世作品:冒辟疆才华横溢,一生当中写下许多作品,主要著作有《先世前征录》、《兰言》、《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并编写了《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
文章引用自:
⑸ 襄樊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⑹ 名人资料
云南历史名人
熊庆来 熊庆来(公元1893~1969年)字迪之,弥勒人。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专攻数学,获硕士学位。在法发表《无穷极之极函数问题》等论文,崭露头角。1920年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及研究部,陆续写成《高等数学分析》、《方程式论》等著作。1932年赴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后留法国从事数学研究,撰写了《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等论文,其创见被学术界称之为"熊氏定律" , 1934年回国,重主清华大学算学系。1937年应聘回滇担任云南大学校长12年。1949年到巴黎参加国际会议,在法治病从事数学研究。195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直到去世。他极为关心青年一代数学人才的培养,曾发现并培养了华罗庚等知名数学家。
聂耳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余首,集中表现当时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决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聂耳公园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聂耳雕像。
郑和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皮逻阁 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他在位期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地区统归南诏管辖,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贡,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
龙云 龙云(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原为唐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秘密参加民盟,支持民主运动。1945年10月,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发展《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龙云是继唐继之后,执掌云南党政军权长达18年的人物,对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有较大的影响。
唐继尧 唐继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元帅。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1927年2月部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园通山。著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等。
卢汉 卢汉(公元1896~1974年),原名邦汉,字永衡,昭通人,彝族。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后任第13军团军团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率滇军主力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迫下台后,调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卢汉继龙云之后,在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为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重要人物。
楚图南 楚图南(公元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任教及从事革命工作。 1935年到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受聘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民盟,为民盟云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进行盟务活动,1948年底到河北平山县中共中央所在地,1949年随军进入北平,参与文教接管,出席新政协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1953年后到北京,先后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和党组副书记、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党委、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译作《草叶集选》等。他还精于书法,各地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刊物悬挂,文山西华园有楚图南铜像。
李根源 李根源,生于1879年,字印泉,云南滕冲县和顺乡人,是一位爱国志人,著有《永昌府文征》《东斋诗抄》等,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在东京与孙中山、黄兴多有接触,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l905年)加入同盟会,因而被尊为国民党元老。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学成归国,受孙中山之嘱托,李根源创办“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委任为讲武堂监督,不久升为总办(校长),全面负责办学事宜。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叶剑英都出身于云南讲武堂,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讲武堂大门讲武堂操场 李根源参加过云南重九起义、护国运动、护法战争、反对曹银贿选总统、抗日战争等。历任国会议员、陕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云贵监察使等职。解放后,任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李根源在军界也功勋显赫,曾授国民党陆军上将衔。
赵藩 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人,白族。生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农历正月初七日。是清末民初云南著名学者、诗人,他撰写的楹联、书法享誉海内外。
他书写的大观楼长联经刊刻后悬挂在大观楼至今,笔法雄厚丰腴,庄严秀丽,被世人称为“璧合珠连”。也由于赵藩重书孙髯翁撰写的长联,对联出典故作了细心探考,指出前人把“汉习楼船”典故中的昆明池错当滇池了,典故中的昆明池为洱海,为更正这一错认,他题书了两副楹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云南重九光复,他的门生李根源请赵藩出山,总理滇西政务,赵藩积极响应,后被举荐为众议院议员,又被唐继尧指派为云南军政府代表赴广州,出任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兼交通部长。1915年参与讨袁护法,荣获“云南举义再造共和国”一等奖章。
掸写成都武侯祠“攻心”联知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钱南园 钱沣(一七四O——一七五九)字东注,又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辛卯(一七七一)进士,做过清代国史观纂修官、江南道御史、通政司副史、湖南学政、湖广道察御史等职。书法家钱沣(南园)的书法,端庄厚实,气势雄伟,使人[初见敬而畏之,愈久愈可爱。也许会有人说,常见的颜体字怎么会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其实书法作品达到经久耐看是不容易的,要达到较高水平,必须经过会、通、精、化的艰苦历程。钱南园的书法有此显著成就,是与他的人品气质和刻苦磨练分不开的。他为人耿直,敢于当面指责乾隆皇帝的权臣和珅的过失,先后曾上书弹劾过陕西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与易简等的贪官营私重案。《清史稿》称他[以直声震海内。五十岁后曾两次到湖南任学政。他从小爱好书法,遍临各家,专攻颜体,终身不懈。这与他景仰颜真卿的人品气质有关。他的性格气质与颜真卿有相似之处,虽然时代不同,遭遇各异,但刚正不阿,敢于斗争的性格是相同的。因此,南园一生专攻颜体不是偶然的。他不仅在书法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画家和诗人。他善于画马,当时颇有名声;兼善诗文,苍郁劲厚,深得古意,著有《南园诗存》和《南园文存》等。
杨丽萍,云南大理白族人。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主要舞蹈演出剧目
1、《月光》编舞:杨丽萍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一样有形和无形,所以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表现了她的感情和月光的圣洁,我们在其中会看到舞蹈家是怎样张开她那想象的翅膀。
2、《两棵树》编舞:杨丽萍传说中两位相恋的人不能相爱,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但他们的坟墓却同时各长出一棵树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连理枝。杨丽萍崇尚那种灵欲交溶的爱情,她创作的《两棵树》被评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舞蹈。
3、《嘎奇奇》身,象征着一个女人一生中都不会缺少爱。杨丽萍运用十个手指的巧妙颤动,象征连绵
不断的春雨,这一动作设计被誉为独特的创编。
4、《珠穆朗玛》 编舞:苏东梅、何浩川、赵明珠你耸立在人们心中,你立在蓝天之下。啊!圣洁的珠穆朗玛!
5、《火》编舞:杨丽萍生在自然里的瓦族人,对火有着原始的崇拜,他们认为火就是太阳,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点燃起人们对生命的所有欲望。杨丽萍将用她的手指脚指身体乃至她的心,点燃起生命之火。
6、《拉萨河》编舞:杨丽萍藏族人每年有个沐浴节,她们每年那一天将在拉萨河里沐浴,接受河水那母亲般的呵护祝福,从而得到一个纯净的灵魂和一个无限的生命,这个舞是杨丽萍最新的作品。
7、《红色诱惑》编舞:何浩川她,似一团红色的雾,令憨哥们迷迷糊糊;她,像一把炽烈的火,叫壮汉们失魂落魄。
8、《女儿国》 编舞:杨丽萍女人不去吃苦,日子那会过得甜?天上没有个女人,天就不会亮;地下没有个女人,地就不长草。
9、《心之翼》编舞:苏冬梅改编:何浩川心之翼托起古老又年轻的情感,大凉生因此而青春浪漫。索玛花又有了新的传说。
曾获奖项
1979年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1979年表演一等奖。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
1990年 应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仪式中表演独舞《雀之灵》
1992年 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
1993年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得观众投票第一名。
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1997年 参加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演出,大阪国际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艺术奖 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为终身会员。
1998年 她编制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太阳岛》荣获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⑺ 云南的名人有哪些 云南历史名人
1、郑和
郑和(1371年 - 1433年),明朝太监,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一说本姓马,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入宫前经历不详。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他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1404年(永乐二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时间约在1433年(宣德八年)。
2、段思平
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睑(今喜洲)人,一说为剑川永旁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段思平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段保隆为南诏布燮。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任通海节度使,因受大义宁国主杨干贞迫害,遂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号召,联合奴隶和农奴为主的起义队伍,举行起义。
攻破太和城(在今大理城北),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年号文德,以羊苴咩城(今大理城)为都。
即位后,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制度,于是远近归心,咸奉约束,把南诏末朝以来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
大行分封,笃信佛教,在位8年,年年建寺,铸佛万尊。逝世后由子段思英继位,谥号神圣文武皇帝。
3、李恢
李恢(?—公元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员。初仕郡为督邮,后投靠刘备,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迁州别驾从事。
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跟随蜀汉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郡太守。建兴九年(公元231年)去世。
李恢是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在平定南中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并于战后积极调配南中物资,有效地支持了蜀汉政府的财政。
4、段功
段功,云南大理人,白族。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后裔,元灭大理国后封段氏为世袭大理总管。段功乃段隆之子,段光之胞弟。段功是第十位大理总管,同时元朝也授他为承务郞、蒙化州知州。
1363年,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及其弟明二率兵三万攻打中庆路,梁王巴匝拉瓦尔密逃奔楚雄,得段功出兵援助梁王,和明玉珍大战于吕阁关,保住云南不失。
后来段功夜袭古田寺,用火攻将败明玉珍击退,并在七星关击溃明玉珍的兵马,终收复中庆路、夺回昆明。
5、傅宗龙
傅宗龙(1591~1641),字仲纶,一字元宪,号括苍、云中,云南昆明府昆明县(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明末重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
授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失守,请战领兵。四年(1624年),巡按贵州,打败水西土司安邦彦。
崇祯三年(1630年),以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不久罢官。十二年,召为兵部尚书,以不能从谀承意,忤旨下狱。十四年,从狱中释出,起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由陕入豫。
与保定总督杨文岳合围李自成、罗汝才联军。中伏大败,逃至项城,与战阵亡。复兵部尚书职,赠太子少保,谥忠壮。有诗集、文集各一卷传世。
⑻ 通山县现任的有哪些名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通山燕下人。
⑼ 云南的名人有哪些历史至今!如题 谢谢了
熊庆来 熊庆来(公元1893~1969年)字迪之,弥勒人。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专攻数学,获硕士学位。在法发表《无穷极之极函数问题》等论文,崭露头角。1920年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及研究部,陆续写成《高等数学分析》、《方程式论》等著作。1932年赴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后留法国从事数学研究,撰写了《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等论文,其创见被学术界称之为"熊氏定律" , 1934年回国,重主清华大学算学系。1937年应聘回滇担任云南大学校长12年。1949年到巴黎参加国际会议,在法治病从事数学研究。195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直到去世。他热情关心青年一代,曾增减了华界庚等知名数学家。 聂耳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 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余首,集中表现当时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决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聂耳公园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聂耳雕像。 皮逻阁 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他在位期间, 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地区统归南诏管辖,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开元二十六年( 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贡,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 郑和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唐继尧 唐继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元帅。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1927年2月部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园通山。著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等。 龙云 龙云(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原为唐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秘密参加民盟,支持民主运动。1945年10月,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 日在香港发展《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龙云是继唐继之后,执掌云南党政军权长达18年的人物,对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有较大的影响。 卢汉 卢汉(公元1896~1974年),原名邦汉,字永衡,昭通人,彝族。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后任第13军团军团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率滇军主力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迫下台后,调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卢汉继龙云之后,在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为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重要人物。 楚图南 楚图南(公元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任教及从事革命工作。 1935年到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受聘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民盟,为民盟云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进行盟务活动,1948年底到河北平山县中共中央所在地,1949年随军进入北平,参与文教接管,出席新政协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1953年后到北京,先后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和党组副书记、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党委、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译作《草叶集选》等。他还精于书法,各地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刊物悬挂,文山西华园有楚图南铜像。 周建屏(1892-1938年),又名周兴堂,化名周子炎,祖籍江西金溪县左原村,出生于云南宣威县倘塘村。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曾任旅参谋长,他看到滇军的腐败堕落,于1924年毅然辞职,后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撤出南昌挺进广东时在潮山被敌人打散,经党介绍到赣东北和方志敏一起组建农民起义团,和敌人多次血战后改编成独立师,后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他先任团长、师长,后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军长。长征时他率一个师牵制敌人,掩护了红军撤出。到延安后他任陕甘宁边区武装部长及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副旅长,东渡黄河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战,1937年11月初来到平山,任晋察冀四分区司令员。1938年6月13日在平山小觉镇病逝,为纪念他的功绩,抗日政府曾把平山县的一部分命名为建屏县,华北烈士陵园修建了周建屏铜像。 云南历史名人-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 云南历史名人-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 云南历史名人-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 云南历史名人-大理总管段功 云南历史名人-大理南诏太和城遗址 云南历史名人-边陲伟男德宏刀安仁 云南历史名人-德宏傣家的金孔雀毛相 云南历史名人-亚运金牌获得者李宝莲 云南历史名人-景颇族民族英雄早乐东 云南历史名人-红河儒将陆应谷 云南历史名人-抗法将领吴永安 云南历史名人-理财专家陈钧 云南历史名人-建水紫陶工匠向逢春 云南历史名人-云南讲武堂区队长万保邦 云南历史名人-元阳农民起义领袖卢梅贝 云南历史名人-红河第一任州长李和才 云南历史名人-云南第二路军指挥官张冲 云南历史名人-昆明的人文光辉 云南历史名人-建宁两郡太守爨龙颜 云南历史名人-翰林院庶吉士钱沣 云南历史名人-石淙流韵纪文襄 云南历史名人-丽江流官杨香和管学宣 云南历史名人-清代丽江纳西族诗人 云南历史名人-丽江名人高玉柱 云南历史名人-丽江奇人-宣科 云南历史名人-约瑟夫.洛克在丽江 云南历史名人-临沧民兵英雄王老丁 云南历史名人-中庚辰科进士杨国翰 云南历史名人-副都尉罕华基 云南历史名人-顺宁府医官杨辑五 云南历史名人-常胜将军蔡发春 云南历史名人-楚顷襄王 云南历史名人-南诏第五代王阁逻凤 云南历史名人-明成化进士杨一清 云南历史名人-授翰林院编杨慎 云南历史名人-云南僧人担当
⑽ 7湖北有哪些名人与将军
湖北籍将军:
元帅(1名)
林彪(黄冈)
大将(2名)
徐海东(黄陂今属大悟)、王树声(麻城)
上将(14名)
韩先楚(黄安今红安)、王平(阳新)、郭天民(黄安今红安)、周纯全(黄安今红安)、陈再道(麻城)、王宏坤(麻城)、刘震(孝感)、陈锡联(黄安今红安)、陈士榘(荆门)、王新亭(孝感)、黄永胜(咸宁)、贺炳炎(松滋)、谢富治(黄安今红安)、王建安(黄安今红安)(1956年授上将)
中将(32名)
王必成(麻城)、王近山(黄安今红安)、王尚荣(石首)、田维扬(枣阳)、成钧(石首)、刘飞(黄安今红安)、刘昌毅(黄安今红安)、杜义德(黄陂)、杨秀山(沔阳今仙桃)、李天焕(黄安今红安)、李成芳(麻城)、吴先恩(黄安今红安)、余立金(大冶)、张才千(麻城)、张天云(黄安今红安)、张仁初(黄安今红安)、陈康(广济今武洞)、陈庆先(黄陂)、周希汉(麻城)、周志坚(礼山今大悟)、胡奇才(黄安今红安)、饶正锡(钟祥)、秦基伟(黄安今红安)、聂凤智(礼山今大悟)、顿星云(石首)、徐深吉(黄安今红安)、徐斌洲(黄安今红安)、黄新廷(沔阳今洪湖)、韩伟(黄陂)、程世才(大悟)、鲍先志(麻城)、詹才芳(黄安今红安)、
少将(187名)
1.1955年(124名)
丁先国(麻城)、万振西(汉川)、马龙(大冶)、马忠全(黄安今红安)、王义勋(阳新)、王全国(沔阳今仙桃)、王诚汉(黄安今红安)、王绍南(天门)、王政柱(麻城)、邓岳(麻城)、邓少东(大悟)、石志本(大悟)、邓家泰(荆门)、甘思和(黄安今红安)、石忠汉(孝感)、帅荣(黄梅)、叶建民(大悟)、卢南樵(孝感)、田厚义(大悟)、史可全(天门)、乔信明(大冶)、朱火华(麻城)、朱声达(江陵)、伍瑞卿(大悟)、刘何(大悟)、刘少卿(黄冈)、刘华清(大悟)、刘振国(孝感)、刘清明(汉川)、刘福胜(黄安今红安)、阮贤榜(通山)、孙光(大悟)、杜国平(广济今武洞)、严光(大悟)、李人林(天门)、李少元(英山)、李文清(松滋)、李书茂(沔阳今仙桃)、李世焱(黄安今红安)、李庆柳(麻城)、李国良(荆门)、杨焕民(孝感)、吴林焕(大悟)、吴嘉民(阳新)、何光宇(大悟)、何济林(沔阳今仙桃)、何辉燕(大悟)、何德庆(黄安今红安)、邹国厚(黄安今红安)、闵学胜(黄安今红安)、况玉纯(黄安今红安)、汪克明(阳新)、汪洪清(汉阳今蔡甸)、宋庆生(天门)、张广才(黄陂)、张汉丞(麻城)、张秀龙(沔阳今仙桃)、张国传(大悟)、张宗胜(大悟)、张春森(广济今武洞)、张培荣(麻城)、张竭诚(黄安今红安)、张潮夫(大悟)、陈文彪(汉川)、陈华堂(天门)、陈金钰(广济今武洞)、陈美藻(黄安今红安)、陈福初(黄陂)、范忠祥(天门)、罗应怀(黄安今红安)、罗坤山(沔阳今仙桃)、金世柏(黄安今红安)、金绍山(大悟)、周长庚(石首)、周世忠(黄安今红安)、周纯麟(麻城)、周明国(大悟)、周学义(黄梅)、郑国仲(黄安今红安)、胡大荣(黄梅)、胡正平(黄安今红安)、胡定千(孝感)、查国桢(蕲春)、赵文进(大悟)、赵正洪(黄梅)、赵国泰(崇阳)、祝世凤(麻城)、胥治中(石首)、姚运良(大悟)、贺健(黄安今红安)、袁克服(黄安今红安)、袁学凯(黄陂)、夏耀堂(石首)、徐其孝(麻城)、徐绍华(黄安今红安)、高志荣(麻城)、黄立清(大悟)、黄忠学(天门)、韩卫民(黄安今红安)、韩东山(大悟)、喻新华(麻城)、程悦长(黄安今红安)、傅传作(石首)、童陆生(黄陂)、曾祥煌(潜江)、谢正荣(黄安今红安)、谢甫生(大悟)、蓝侨(广济今武洞)、雷震(黄陂)、雷绍康(大悟)、廖述云(石首)、谭友林(江陵)、熊伯涛(黄陂)、熊应堂(黄安今红安)、黎化南(长阳)、黎锡福(黄安今红安)、樊哲祥(公安)、颜东山(大悟)、薛少卿(监利)、魏天禄(天门)、江腾蛟(黄安今红安)、唐金龙(汉川)、萧永正(麻城)、程儒珍(黄安今红安)
2.1960~1965年(63名)
王万金(沔阳今仙桃)、方明胜(黄陂)、方毅华(大悟)、叶超(黄陂)、卢燕秋(黄安今红安)、冯仁恩(麻城)、宁贤文(大悟)、吕作松(阳新)、邓可运(大悟)、朱玉学(麻城)、朱玉庭(巴东)、朱直光(阳新)、刘林(沔阳今仙桃)、江波(黄安今红安)、江鸿海(麻城)、祁开仁(武昌今江夏)、阮汉清(通山)、苏宏道(江陵)、别祖后(天门)、吴杰(大悟)、吴子杰(天门)、吴永光(大悟)、吴振挺(黄安今红安)、汪运祖(黄安今红安)、李长如(大悟)、李大清(黄陂)、李定灼(黄安今红安)、李国良(天门)、杨虎臣(天门)、张天恕(黄安今红安)、张志勇(黄安今红安)、张贤良(公安)、张树才(黄冈)、陈炎清(黄安今红安)、范保顺(天门)、罗厚福(黄安今红安)、周家美(潜江)、郑友生(孝感)、郑本炎(大悟)、赵复兴(沔阳今仙桃)、赵炳伦(麻城)、赵鹤亭(黄安今红安)、贺俊侦(阳新)、秦光远(黄安今红安)、耿锡祥(黄安今红安)、袁彬(麻城)、席舒民(大悟)、唐凯(黄陂)、涂锡道(黄安今红安)、梅盛伟(阳新)、龚兴业(荆门)、彭方复(阳新)、董志常(大悟)、董家龙(荆门)、程启文(黄安今红安)、詹少联(黄安今红安)、颜青云(汉川)、戴克明(黄安今红安)、戴克林(黄安今红安)、殷国洪(黄安今红安)、殷承祯(崇阳)、高林(大悟)、魏国运(监利)
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湖北籍获军衔、警衔有:
上将(9名)
刘华清(大悟1988年)、秦基伟(黄安今红安1988年)、王诚汉(黄安今红安1988年)、杨德清(应城1996年)、赵可铭(武汉1997年)、刘冬冬(武汉1998年)、喻林祥(应城2002年)、刘精松(石首1988年)、杨国屏(钟祥1993年)
中将(22名)
傅奎清(英山原属安徽1988年)、曾幼诚(武汉1988年)、邵农(武昌今江夏1990年)、杨正刚(郧县1993年)、邹永钊(麻城1993年)、郭锡章(广济今武洞1993年)、何道泉(黄陂1994年)、程建宁(广水1995年)、董良驹(鄂州1996年)、朱曙光(江陵1997年)、陈达植(武汉1997年)、罗友礼(鄂州1997年)、高文远(黄陂1997年)、朱永清(随州1999年)、熊自仁(监利2000年)、邱衍汉(天门2002年)、张诗明(荆州2002年)、孔瑛(武洞2003年)、叶爱群(大悟2003年)、张孝忠(应城2003年)、范晓光(阳新2005年)、江建曾(红安2006年)
其中1955年与1988年都获得将军军衔的有3名
秦基伟1955年中将1988年上将
刘华清1955年少将1988年上将
王诚汉1955年少将1988年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