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国建筑历史
德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
在德国,建筑风格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南德巴伐利亚地区处处可见的是清新明快的巴罗克式建筑;而在北德则多是庄重严谨哥特式建筑。各地的建筑是与其他区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但单就古堡教堂的建筑风格而言,除地区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建筑的时间差别,因为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可分为罗曼式的、哥特式的、巴罗克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的各种风格。建于不同时代的教堂,必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比如地处南德巴登-符滕堡州的弗赖堡大教堂,建于1340年,是哥特时期(1200~1500年)欧洲最精湛的、最有魅力的建筑,它与科隆的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400年)同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这种建筑整体直线向上,塔尖直指苍穹,给人一种要摆脱尘世一切重负的感觉。罗曼式的建筑风格是外表轮廓分明,门窗和拱廊采用半圆型、桶型或交叉拱顶,给人一种厚实、坚固、稳重的感觉。塔高96.75米的施佩耶尔的纪念教堂就是德国最大的罗曼式建筑。作为巴罗克和洛可可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班茨、埃塔尔修道院的教堂、十四圣者大教堂及施泰因嘉顿附近的维斯教堂。这种建筑外表华丽、线条曲折多变、光线阴暗光分,整体建筑给人一种气势雄伟、生机勃勃的感觉。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波茨坦建造的“无忧宫”可称得上是洛可可式建筑的一颗明珠。
罗曼式(Romanik),又叫罗马式,是从9到13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罗曼式建筑以教堂为主。主要特征是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罗曼式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沃尔姆斯大教堂是罗曼式建筑的一个典型范例。
哥特式(Gotik)是13到16世纪流行的建筑风格。它最先在法国出现,随后传入德国并发扬光大。哥特式建筑大部分是教堂,也有市政厅等世俗建筑。它的特点是: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卷,造形挺拔的尖塔,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另外,北德各地还建有不少砖砌的哥特式教堂。
巴洛克(Barock)艺术风格起源于意大利。德国建筑师把意大利巴洛克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主要用于教堂和宫殿廷建筑。其特点是造型柔和,运用曲线曲面,追求动态,喜好华丽的装饰和雕刻。巴洛克风格有于教堂有表现神秘宗教气氛的作用,用于宫殿府邸则给人以富丽堂皇的豪华感。德累斯顿的宫廷教堂和维尔茨堡的主教宫是巴洛克建筑的两个例子。后来在巴洛克式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一种纤巧玲珑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叫洛可可(Rokoko)
古典主义(Klassizismus)流行于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希腊罗马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效法的榜样。采用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是其中之一,它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
文艺复兴式(Renaissance)是随着人文主义思潮出现的建筑风格,最先在意大利兴起,从16世纪初开始,在德国流行了百十年左右。它在建筑轮廓上讲究整齐、统一、合比例与条理性,构图中间突出,两帝对称,窗间有时设壁龛、雕像。在德国文艺复兴式主要用于世俗建筑,如市政厅、宫邸和富商宅第。最为成熟的建筑实例有奥格斯堡市政厅等处。
Ⅱ 著名欧式建筑及其作者
1。法国 法国圣丹尼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亚眠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兰斯主教堂博韦主教堂布尔日·圣·斯蒂芬大教堂
2。英国 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格洛斯特教堂和坎特伯雷教堂剑桥国王礼拜堂
3。法国 科隆主教堂圣伊丽莎白教堂乌尔姆主教堂古堡
4。意大利 锡耶纳主教堂米兰大 教堂中心广场 圣马可广场 巴洛克式建筑
简介特点
巴洛克式著名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圣卡罗教堂凡尔赛宫 各种风格的杂糅圣彼得大教堂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舒伯鲁恩宫圣地亚滒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巴洛克建筑风格欣赏拜占庭式建筑 简介 特点滒拜占庭式著名建筑圣马可大教堂东正教教堂圣索菲亚教堂洛可可建筑2楼罗曼建筑比萨主教堂沃尔姆斯大教堂折衷主义建筑巴黎歌剧院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卢浮宫古典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英国议会大厦文艺复兴建筑枫丹白露宫3楼地中海建筑俄式建筑西班牙建筑雅典建筑波斯建筑欧式建筑它是一个统称.欧式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类型有滒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古罗马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罗曼建筑,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这些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标志。滒特式建筑滒德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滒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滒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滒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滒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滒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滒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特点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玫瑰窗滒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尖肋拱顶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飞扶壁(Flying Buttress)
飞扶壁扶壁(Buttress),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滒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花窗玻璃滒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十字平面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门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束柱(beam-column)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滒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滒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Ⅲ 西方建筑发展史
西方建筑发展史有以下四个阶段:
1、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
一是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二是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三是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
2、古西亚建筑
古西亚建筑古西亚建筑在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两河下游的文化发展最早,同埃及约略同时。公元前四千纪,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小小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9世纪之初,巴比仑王统一了两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
3、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
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
希腊建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而本能经常发现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
4、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式、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3)沃尔姆斯大教堂的历史和故事扩展阅读:
西方建筑风格
1、文艺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2、洛可可
洛可可风格出现于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后期,流行于法、德、奥地利等国。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它是在反对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逻辑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现的柔媚、细腻和纤巧的建筑风格。
3、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4、古典
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Ⅳ 罗曼式建筑有什么特征
建筑特点
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版式教堂在窗户、权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这样,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罗马风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从这时起在西方无论是市镇还是乡村,钟塔都是当地最显著的建筑。钟塔的建立在现实意义上是为了召唤信徒礼拜,但是在战争频繁时期也常兼作瞭望塔用;当悠悠的钟声从高高的塔顶上传出时,人们又何尝不觉得这是神在召唤。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Ⅳ 法国罗马式教堂的代表是什么
法国罗马抄式教堂的主要代表袭是图鲁兹的圣沙宁教堂(建于1080—1120年)和安古拉姆的大教堂(建于1105—1128年);英国的达拉姆大教堂,是12世纪上半叶罗马式建筑的精华;意大利罗马式建筑最杰出的代表是比萨大教堂(建于1063—1174年),它由圆顶的洗礼堂、宏大的十字形正堂和著名的斜塔所组成。比萨大教堂意大利比萨正堂的设计者是希腊籍的建筑家鲍斯桑达斯,洗礼堂的设计者是蒂奥狄弗,而斜塔的设计者是布兰诺。这座斜塔由于地基的计算错误,盖成后不久便开始倾斜,至今已偏离中心4.4米,1590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里略曾经在这座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试验。此外,在德国,著名的罗马式建筑还有沃尔姆斯大教堂、美因斯大教堂和莱茵河中游的阿特尔拉赫的圣母修道院(1093年兴建,13世纪完成)。
比萨大教堂意大利比萨
Ⅵ 罗曼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有何不同
都是一样的。
罗曼式(Romanik),又叫罗马式,是从9到13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回卷、拱而得答名。罗曼式建筑以教堂为主。主要特征是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罗曼式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沃尔姆斯大教堂是罗曼式建筑的一个典型范例。罗马式建筑主要特征是为防火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其次为扩大内部空间采用筒形圆顶结构,这种圆顶大多是以楔形石头砌筑的,相当沉重。屋顶重量要求下部的承重墙必须格外坚固,这便是罗马式建筑墙体厚的原因。为了坚固,承重墙面的窗户不可过大,这便是罗马式建筑窗户小,内部进光不足的原因。通过这些解释,对罗马式建筑特点的掌握就比较容易。
Ⅶ 法国罗马式教堂的主要代表是哪几个
法国罗马式教堂的主要代表是图鲁兹的圣沙宁教堂(建于1080年-1120年)和安古拉姆专的大教堂(建于1105年-1128年);英国的属达拉姆大教堂,是12世纪上半叶罗马式建筑的精华;意大利罗马式建筑最杰出的代表是比萨大教堂(建于1063年-1174年),它由圆顶的洗礼堂、宏大的十字形正堂和著名的斜塔所组成。正堂的设计者是希腊籍的建筑家鲍斯桑达斯,洗礼堂的设计者是蒂奥狄弗,而斜塔的设计者是布兰诺。这座斜塔由于地基的计算错误,盖成后不久便开始倾斜,至今已偏离中心4.4米,1590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经在这座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试验。此外,在德国,著名的罗马式建筑还有沃尔姆斯大教堂、美因斯大教堂和莱茵河中游的阿特尔拉赫的圣母修道院(1093年兴建,13世纪完成)。
比萨大教堂 意大利比萨
Ⅷ 雷线的终点是哪里
在几十个世纪以前,人类尚处于石器时代,曾经有人在地面上设置了几何图案一般的网络。石器时代的许多部落沿着直线建立起圣地。这些直线延伸长达数千米,它们纵横交错,共同组成了这个网络。
1921年6月,英国摄影家阿尔弗雷德·瓦特金斯试图在地图上找出一条正好经过一些巨型石碑建筑物的最短路线,他想在这些地方拍些照片。在地图上,他用红笔圈出他找到的地点,突然,他惊呆了:他所标出的地点都位于一条直线上。走这条路,他几乎可以如闲庭信步一般信马由缰。
由于直线上大都是语尾中有ley、lay、lea、leigh的地名,因此他就将此直线命名为“雷线”。
著名的英格兰斯通亨格石圈位于索尔兹伯里市的西北。从斯通亨格向石器时代的索尔兹伯里旧城废墟连一条线,延长这条线,它通过索尔兹伯里市的大教堂,然后到达克利伯里角斗场和弗兰肯伯里野营地,所有这些场所都是史前的人类遗迹,其中索尔兹伯里城的大教堂原先曾是某个异教举行仪式的场所。
德国也存在这样的直线网络。威斯巴登市北郊有个地方叫内罗堡,以前是异教神庙所在地。从这儿略朝东南方向引一条直线,横穿威斯巴登市中心,通过美因茨的老城区,穿过沃尔姆斯大教堂,到达施佩耶尔大教堂。
亚琛、法兰克福、维尔茨堡、纽伦堡以及多瑙施特劳夫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直线的终点是瓦哈拉,这条直线总长约300千米。
Ⅸ 古罗马建筑(1世纪—3世纪)万神庙,罗马斗兽场 罗曼建筑(10世纪—12世纪 )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 哥特式建
哥特式建筑(11世纪—15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14世纪—16世纪)
巴洛克建筑(17世纪—18
Ⅹ 法国罗马式教堂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法国罗马复式教堂的主要代制表是图鲁兹的圣沙宁教堂(建于1080年~1120年)和安古拉姆的大教堂(建于1105年~1128年);英国的达拉姆大教堂,是12世纪上半叶罗马式建筑的精华;意大利罗马式建筑最杰出的代表是比萨大教堂(建于1063年~1174年),它由圆顶的洗礼堂、宏大的十字形正堂和著名的斜塔所组成。正堂的设计者是希腊籍的建筑家鲍斯桑达斯,洗礼堂的设计者是蒂奥狄弗,而斜塔的设计者是布兰诺。这座斜塔由于地基的计算错误,盖成后不久便开始倾斜,至今已偏离中心44米,1590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经在这座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试验。此外,在德国,著名的罗马式建筑还有沃尔姆斯大教堂、美因斯大教堂和莱茵河中游的阿特尔拉赫的圣母修道院(1093年兴建,13世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