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景德镇的历史名人有郭沫若吗
一九六五年七月六日,郭沫若副委员长在景德镇艺术瓷厂视察工作时即兴挥毫,题写了专“中华向号瓷属之国、瓷业高峰在此都.....”的赞美诗篇,全文如下:
题与艺术瓷厂
郭沫若
中华向号瓷之国,
瓷业高峰是此都;
宋代以来传信誉,
神州而外有均输。
贵逾珍宝明逾镜,
画比荆关字比苏。
技术革新精益进,
前驱不断再前驱。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此都”指的就是景德镇,这是郭沫若先生的评价。这里制造陶瓷的历史悠久,唐代制瓷业已比较成熟,宋代即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瓷区;元代为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元王朝在此设立了“浮梁瓷局”;明朝以来,一直是全国的瓷业中心,明清两代制造皇宫用瓷的官窑均设于此。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瓷器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仅供参考
B. 中国瓷都是景德镇最有名还是德化最有名
单就名声而论,德化还是不及景德镇的,但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上,德化已经走在景德镇的前面
“民窑”与“官窑” 德化和景德镇的较量
编者按: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暨美术陶瓷行业研讨会日前在瓷都德化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在会上说,工艺美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工艺美术陶瓷是一种特色商品。这次会议的来宾,包括了来自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江苏宜兴、湖南醴陵等著名陶瓷产区的代表。会后,早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以德化和景德镇为例,试图对当前陶瓷工业的市场与文化作一番探讨。
德化县委书记许昆贞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陶瓷行业研讨会上说,目前德化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去年,全县陶瓷的产值为53.1亿元,其中出口近50亿元。德化作为新科的“中国瓷都”,上述数据让人想起了老瓷都江西景德镇。德化和景德镇,平心而论,还是景德镇的名气更大,但有关资料显示,景德镇去年的出口不到10亿元,还不足德化的1/5。
日用瓷与艺术品
泉州新门街,有一家江西景德镇人开的瓷器店,在店里,记者见到了店主陈平科。
整整两层的店,记者触目所及的都是艺术陈列瓷,如一人多高的大花瓶、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瓷盘。老陈说,到泉州来卖瓷,就要卖点景德镇的特色,至于日用瓷器,泉州的德化已经做得很好了,何必班门弄斧!
全国各地到处卖瓷,很多景德镇下岗瓷工正是靠此谋生。老陈说,近年的景德镇政府和民间不断地组织各种展销团,不仅去全国各地举办展销会,也有一部分景德镇瓷器商去了国外,如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地举办展销会。泉州人可能还记得,自前年以来,就有好几批景德镇人来泉州开瓷器展销会。
老瓷都景德镇,陶瓷一直是主业。按照当时的计划经济模式,各大国营瓷厂都有所分工,如建国瓷厂是以花瓶为主,光明瓷厂是以青花为主,东风以日用瓷为主。
精品就这样产生了。据陈平科介绍,每当有领导或者特殊的客人来,厂里就会安排“技术科”和“实验组”做一些特色瓷。“技术科”和“实验组”里藏龙卧虎,不少真正的陶瓷专家都是这里的工匠,他们做出来的礼品陶瓷往往都是精品。陈平科说:“那是很值钱的。”
而到了近年,由于很多陶瓷师傅和陶瓷艺术家出来自己开作坊,做小老板,自主经营,景德镇瓷器的品种、造型总体比以前增多,精品便从“官窑”走向民间。
“民窑”与“官窑”
德化第五瓷厂的厂长温克仁对记者说,德化和景德镇发展轨迹恰恰相反。德化的瓷窑是“民窑”,是从民间手工作坊开始,滚雪球一样逐步壮大,如今已成为一个大产业;景德镇则由于政府的重视,自古以来就是以“官窑”居多。可到了如今,遍布景德镇的,却是家庭作坊。
德化去年新当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柯宏荣则指出,论人才,论设备,德化的基础与国内任何产区都比不了,连湖南醴陵都比不过,更不用说景德镇了。
想想上世纪50年代的景德镇,有隶属于江西省陶瓷工艺公司的十大瓷厂,如东风、艺术、建国、光明等。但在三四年前,这些国营大厂已经全部解体了。有的厂土地出让了,重建的厂厂名也没有了。站在原来东风瓷厂的地基上的,是国贸广场,广场内只剩一个陶瓷商贸城。
拥有数十万陶瓷工人,这是景德镇的巨大财富。走出工厂的工人如今纷纷开起了家庭作坊。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就是合伙或独立承包原国营工厂的车间;另一种就是自己搭一间厂房做陶瓷。主要产品当然是景德镇最大的特色———陈设陶瓷。
就规模来说,如今景德镇的家庭作坊通常只有一二十个工人,多的也不过四五十个,这有点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德化。想想当年的国营瓷厂规模有多大,光明瓷厂连退休工人就有3000多人。
而在德化,历史似乎倒了过来。德化的民营瓷厂是从家庭工厂起步,当时无非就是几个人。而如今德化的大瓷厂,如德化的龙头企业佳美公司,有员工近7000人,按公司的规划,年产值在2005年要达到10亿元。
“奔驰”和“夏利”
陈平科正是景德镇当年的老瓷工。据他介绍,他在景德镇的东风瓷厂工作了整整20年,1975年进厂一直干到1995年下岗。最初当烧炼工,后来转到供应科。工资从1975年的18元一路涨到1995年的200多元,现在他拿的是每月167元的下岗补贴,再加上10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卡。在景德镇,像老陈这样的瓷厂下岗工人很多,据了解,前两年景德镇市有6万陶瓷工人,当时市政府的计划是“下2万,退2万,留2万”。据德化的企业界人士介绍,如今有很多景德镇的陶瓷人才都流入了德化,在德化的一些企业内,高级的管理人员和陶瓷设计人才的月薪很多都是上万元的,一般工人的月薪也有800元左右。
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的,不仅仅是员工,还有老板。记者和陈平科聊起了老板们的“坐骑”。他说,如今景德镇一些赚了钱的作坊老板也开始买车了,不过档次不高,属于“家轿系列”产品,一辆车不过10万上下,景德镇的小老板们有辆“夏利”就比较风光了,如果有辆“本田”就到顶了,和德化老板的“奔驰”没法比。陈平科很肯定地说:“景德镇没有资产上亿的大老板,有个几百万就了不起了。我去年刚出来,一年时间,变化不可能那么大。”
有相当部分的景德镇陶瓷工人流入销售环节。他们自己家里没有作坊,就从同乡的作坊里贩瓷去全国各地卖。陈平科说,以前在国有企业时的那种安全感没有了,做生意有风险,风餐露宿在外面卖瓷器的人有的赚了,有的赔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瓷器是娇气的东西,出发前要用木头箱子封起来,用稻草包严实,饶是如此,很多还是弄破了。不过,即使生意好的瓷器贩子也做不出德化大企业的大宗生意,一年能赚几万几十万就不错了,要赚到上百万几乎不可能。
记者手记
德化瓷的体制优势
德化陶瓷界人士也承认,单就名声而论,德化还是不及景德镇的,但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上,德化已经走在景德镇的前面。今天的德化,既有规模化的现代企业,又有发达的陶瓷贸易,其产业优势已经很明显。
德化陶瓷工业的大发展是近20年的事,在上世纪80年代,德化全县瓷器的产值不足2000万元。但正是在那个时候,德化的民间陶瓷作坊开始发展,经过20年的滚动发展,德化瓷已经今非昔比。同样是千年古瓷城,同样拥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德化之所以能走在景德镇的前面,德化瓷拥有体制上的优势。与景德镇瓷厂都是国有企业不同,德化瓷厂都是民营企业。
去年9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名人录》,上面有70位景德镇的陶瓷名人,个个都是工艺美术大师,其中不少还是国内著名美院的教授,阵营相当豪华。
尽管是市场经济时代,景德镇的深厚底蕴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据了解,除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景德镇还有新兴的产业,如昌河飞机制造厂,是“哈飞”迁往南方的项目,专业生产直升机,另外还有华意电冰箱厂,这两家都是有名的国营大厂。景德镇陶瓷在经济中已经失去主导地位。陶瓷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以前是烧煤,现在是烧油、烧燃气。市区在重新规划后,新办的陶瓷厂也都往景德镇郊区迁移.
C. 景德镇有哪些历史人物
1、古代名人(16人):
赵慨何稠陶玉霍仲初周丹泉崔国懋昊十九内童宾吴容麂藏应选郎廷极唐英年希尧朱琰寂园叟陈国治
2、清末浅绛派艺人(3人):
程门金品卿王少维
3、民国初年的新粉彩艺人(2人)
汪晓棠潘陶宇
4、珠山八友(10人)
王琦王大凡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程意亭汪野亭毕伯涛刘雨岑
5、与八友齐名的青花艺人(1人)
王步(1896-1960年)
6、与八友同时或稍后的粉彩艺人(7人)
张志汤方云峰汪大沧余翰青张沛轩汪小亭程芸农
7、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其他名匠(10人)
王炳荣王廷佑李裕元李之衡鄢儒珍黎勉亭胡颜标游长子吴霭生曾龙升
D.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感受瓷器文化的魅力
导语:瓷器在中国的历史最少也有几千年了,几乎伴随中国的整个历史,因此中国的英文名字China就是由瓷器这一单词的英文而来的。从古代开始我们的先人就掌握了一套精湛的制瓷烧瓷技术,中国瓷器的品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像青花瓷、珐琅彩等,同时几个著名的烧瓷地方由此也被人们所知晓,也涌现了数以万计的烧瓷大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景德镇的陶瓷名人录。
景德镇陶瓷简介: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东汉约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五代时的景德镇以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景德镇陶瓷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
景德镇的陶瓷市场:国贸美术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国贸广场国贸大厦三楼,是由景德镇钟氏瓷业与景德镇紫莲花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集国家大师、省级大师、院校大师、市级大师及高档陶瓷礼品、艺术化日用陶瓷为一体的占地1200余平米的大型室内陶瓷购物广场,同时匹配大瓷网、买好瓷、大陶网等陶瓷电子商务平台及艺术品展示平台。中国陶瓷城位于景德镇西郊,占地426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中低端市场,陶瓷品种丰富。
景德镇的十大陶瓷厂: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景德镇十大瓷厂。景德镇市人民瓷器厂、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景德镇市红星瓷厂、景德镇市红旗瓷厂、景德镇市为民瓷厂、景德镇市宇宙瓷厂、景德镇市东风瓷厂、景德镇市光明瓷厂、景德镇市景兴瓷厂、景德镇市新华瓷厂。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教授级别:万昊胡献雅施于人周国桢秦锡麟李林洪郭文连姚永康李菊生钟莲生程曲流任瑞华张学文罗学正欧阳世彬方复朱乐耕何炳钦陆军宁钢黄焕义余勇余勐吕金泉曹春生张亚林余小荔杨冰田鸿喜邹晓松张景辉王安维李文跃朱辉球张苏波冯绍华李美珍乐茂顺程云徐国基宁左刘升辉黄焕义张文兵白海何炳钦吴天麟宁勤征郭立支林赵传玉;工艺美术大师:陈金生潘洋陈诚(艺术瓷厂)黄文亮张光明王晶晶万新华王一萍王庆友汤漪冯祥艾俊姜娜黄文涛黄世启周小娟常根书王燕吴成婧熊智华王慧玲李申盛秦弦付建文乐明亮余学慧徐鑫吴策候隆义王满金刘庆华李玉芳余曙亮罗丽娜饶丹张接安徐燕刘盛田李筱玲江乐山胡国辉阮如艳康剑贺平吴国红刘茜华崔文剑洪瑶占国胜胡中华卢麒梁威林吴义兵刘琴邓际鸣史重彬万叶清章茂林陈齐园陈雅玲何超李枫许书瀚舒婷汪涌舒丽鸿胡晓虹危燕萍张萍吴燕萍江华江小平江小平(江南瓷窑)余亚萍叶建明林爱国占艳红刘嘉鸿黄晓波何景春谢国福周云鹤项丹袁智华吴萍曹文华程正喜徐海根蔡风玲王曙芳陈国林曾开文曹永俊彭东张筱莉王祖鲸于晓明熊丹霞陈齐招夏奇奇施民卿徐华明黄寒清程冲洪威伍向红黄孝松邱木生陈志议秦俊王润之谢婷方雨吴少华黄启辉余喜珍闵芳项熊丹青岑艳余斌刘泉洲罗来渠王志远李海珠余晓霞范超徐泽亮秦志成赵容付光
景德镇瓷器历史悠久,每个人听到景德镇的名字,立马就会想到他的瓷器,瓷器已经成了景德镇的代名词。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景德镇也不负众望,涌现了一大批陶瓷届的大师。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陶瓷上。他们精益求精,在陶瓷上不断追求卓越,因此中国的制瓷业才会繁荣昌盛,独立于世界陶瓷届的顶峰。
E. 明朝张天三有这个人吗不是虚构的吗
赵怀安为电影《龙门飞甲》中的虚构人物,其人物原型为成化年间著名的大太监版怀恩,一个好太监权
怀恩是苏州府人,本来姓戴,宣德中入宫后,才赐姓怀。另说高密(今属于山东)人。宣德初年,其族兄兵部侍郎戴纶被杀,其父戴希文时为太仆卿,受株连被籍没。他以幼童入宫,被阉割为宦官,赐名怀恩。
由于任事恭谨,成化时提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当时汪直掌管西厂,梁芳、韦兴等亦很得宠,但怀恩辈分比他们高,性情又耿直,识义理,通典故,遇事常能以先朝的典故来进谏;又廉洁不贪,所以在宦官中威信很高。
F. 宣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宣城历史上的名人有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版化运动权旗手胡适、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等。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杭州、湖州,南倚黄山,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及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敬亭山、柏枧山、水西山、龙须山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
宣城地处江南,楚头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国家园林城市、南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中国鳄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G. 景德镇的剧情简介
讲述明朝初年景德镇大窑头张天三及其父兄、同行烧窑制瓷的传奇故事。以主人公张天三既特内立独容行又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展示他们在烧制奇瓷奇器上的种种磨难和追求。除张天三及其几个同辈人之外,还表现张家第一代人、刻板固执的张泽昌,张天三大哥、舍身忘我的张天一,定瓷传人、行为怪异的“瓷怪”胡老九,严谨真诚、状如童稚的鉴古大师颜步一,厌恶官场、聪明绝伦的仿古高手周丹泉,以及皇室后裔、古董商司马逊等的迥异性格、傲然气节。
H. 景德镇电视剧中陈家文的扮演者是谁
电视剧《景德镇》中陈家文的扮演者是高亮。
高亮,著名演员高明专之子,以饰演三老嘎而闻名属,曾出演《天边有一簇圣火》。
高亮在《景德镇》中饰演的“陈家文”,一生努力修为,与李宗翰饰演的“张天三”遍访天下,终成一方瓷官,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作出一定贡献。
I. 景德镇窑工张天三,真有其人吗
电视剧虚构出来的人物
J. 急需有关于西塘的历史人物和名人著作
杨茂 、张成:
西塘两位元代工艺美术大师,雕漆巨匠。他们的作品出神入化,尤其是雕漆中的剔红技法达到了顶峰,代表了元代漆技作品的最高水平,且对后世漆器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与当时景德镇的瓷器并驾齐驱,不仅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促进了 江南市镇的经济发展。杨茂的作品《观瀑团圆盒》至今被北京故宫博物馆保存着,该作品还被印制成邮票;张成的《剔红紫萼圆盘》被日本大津市圣众来营寺珍藏。
周鼎:
与陈舜俞、吴镇并称“嘉善三高士”。周鼎自幼聪明、攻读经史、博览群书、学士渊博,官居沐阳典史。后来有一年庄稼欠收,他为百姓请求赈灾,触犯了当局者的利益,引起了当事人的不满,于是罢官回家,从此不再涉及官场。他曾旅居苏州,卖文为生,吴中墓志、谱牒多出其手。周鼎为文严整警敏,援笔立就,尤工诗,浙西文士多有慕名前来切磋者,与吴越知名人士吴宽、沈周等都有结交。西塘养育了周鼎,周鼎又将其赤子之心回赠给生他养他的这一方水土,他在《萍川十景诗》中描绘了西塘许多的景致,如西塘晓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环秀断虹、雁塔湾头等,揭示了古镇西塘当时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顾锡东:
著名剧作家。原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越剧院院长。他从小爱好古诗词,解放初参加西塘镇宣传队,边演戏边写演唱材料。1954年,他创作了越剧《五姑娘》,由浙江省越剧团演出,夏衍看了戏后,非常赞赏,特在《人民日报》撰写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顾锡东一生致力于越剧的创作,写下了大量剧本,其中以《五女拜寿》和《汉宫怨》最为著名。《五女拜寿》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为广泛。顾锡东不仅为中国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的戏剧文学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尤其是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对嘉善田歌的继承和发展给予了不少的支持。
赵宪初: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一直在南洋模范中学任教,直至退休。曾任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上海市政协常委、副主席。在教学中,他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在数学教学中,有自己的一整套教学方法,被誉为“赵三角”,他是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为教育界公认的“一代名师”。
除了以上介绍的西塘名人外,小小的西塘镇还出了不少杰出人物,如已故的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外交家韩古农、韩诗农,女作家汤雪华,清华大学教授范崇武,南社社员余十眉、郁佐梅、沈禹钟等,西塘的流水养育了代代英才,故土的文化造就了代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