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革命烈士的故事50字,要详细,短的!!!
1、黄继光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战斗中,两位战友阵亡,黄继光身上也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机枪声把他惊醒,他顽强地爬到枪口旁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拓展资料: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B. 湖南革命先烈的故事
有很多啊,岳麓书院里好多名人就是的 最厉害的 毛泽东就是湖南的啊
C. 革命先烈的故事
方志敏狱中遗著《清抄贫》袭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清贫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座右铭。
寒冬腊月,方志敏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从弋阳去参加贵溪苏维埃代表大会,这令身穿新棉袄的代表们于心不忍,要给他换件新的。但他不同意,夜里去补那件破棉袄。代表将新棉袄送来,他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负担”的道理,执意不收。一旁的警卫员实在看不过去了,眼泪流出来:方主席,你是只顾革命不顾自己啊!
有一次,方志敏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粥而大家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叫警卫员告诉伙房:“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能特殊。”老管理员听了警卫员的转达,叫了起来:“什么特殊?要讲特殊也行!方主席操心又劳累,肺痨痔疮病痛常常发作,哪个要为这事‘民主’提意见,我来担当!”方志敏感激这位老同志,但仍然把粥端回了,和大家一起吃糠咽菜。
D. 怀化的著名人物
怀化出身的名人有:粟裕、滕代远、谭永华、向警予、向仲华、张秋潭、夏达。
1、粟裕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2月5日逝世。
2、滕代远
滕代远(1904—1974),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人,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42年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参与北方局工作。
他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创始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还是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1974年12月1日在北京病逝。
3、谭永华
谭永华,男,中国青年演员、导演,出生于湖南省湘西麻阳。他的表演形成了个人自然、平民又极具个性张力的风格。
谭永华是国内颇受欢迎的个性青年男演员,被公认为是在影视作品上表现最佳的演员之一。曾获得浙江卫视金牌主持人大赛10强,南方电视台特邀专访人物等荣誉。
曾拍摄电影《B区》、《兄弟》、《空巢老人》、《一路惊魂》等多部影视作品。并凭借《空巢老人》系列荣获多个电影节奖项和提名。
4、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
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年终33岁。
5、向仲华
向仲华(1911-1981),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〇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军部秘书,第四师政治部秘书长,第十一团政治处主任,红色中华报社社长。
E. 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简略点的)200字,要至少5个内容。15:30前
1、邱少云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2、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3、黄继光
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4、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
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5、赵尚志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
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
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F. 红色经典革命先烈故事有哪些
1、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2、1948年5月25日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先,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
此刻隆化还没有解放,怎样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
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样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务必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那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3、“八女投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
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的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Z,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5、“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
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住在两界蜂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我中华。
G. 怀化有哪些红色故事
十都万寿宫——朱毛第一次会师处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派何长工寻找朱德,同时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洲也派毛泽覃寻找毛泽东,相互寻找了4个多月。朱德听说毛泽东在井冈山,就向井冈山进发,毛泽东为掩护朱德部队,在炎陵县城西门部署了阻击攸县、茶陵反动兵团追击朱德部队的接龙桥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去资兴,到十都。而朱德部队也来到炎陵的沔渡,得知毛泽东已到十都,又即刻赶到十都,两双巨手在万寿宫第一次握在一起,史称“朱毛第一次会面”。有了这两位伟人的会面,才有各路红军的会合,才有伟大的井冈山会师。
洣泉书院——毛泽东掩护朱德处
1928年3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团攻克炎陵县城,第一团团部设在洣泉书院。1928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部队从井冈山来到炎陵,迎接朱德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部队,毛泽东就在后厅左厢房住宿、办公,亲自部署、指挥了接龙桥阻击战,掩护了朱德部队向井冈山转移。
洣泉书院始建于宋代,原名烈山书院,清嘉庆2年(公元1797年)增修斋舍,因县境内有耕熟岭,山下出泉,清纯不染,涓涓不息,是为洣水之源,学者诚如泉水,则百川归海,无所不包,故改名为洣泉书院。1997年省文物局定洣泉书院为“中国工农红军在炎陵县革命活动纪念地”并改馆,注入三部分宣教内容,以图文并茂形式再现历史事实,对外开放展出。第一部分为《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第二部分为《十八年改革开放建设成就展》,第三部分为《炎陵县博物馆炎陵名人陈列》。
红色提示:从长沙市出发,乘车经由京珠高速公路到湘潭市,再经由上瑞高速公路到醴陵市,然后经由国道106直接到达炎陵县城区。洣泉书院就在城区,而十都万寿宫则要从城区另行一段距离到十都。炎陵县城西郊有湘山公园,园内有为流传盛广的“五子故事”而建的五子庙、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晃晃悠悠的红军桥、舒适优雅的度假村、设施齐全的游泳中心,它与井冈山、桃源洞、炎帝陵连成一线,既能思祖怀古、凭吊英烈,又是科普教育、运动休闲、森林旅游的好去处,因此到炎陵一行,可以收获多多。秋天也许是去炎陵的最好时节,洣泉书院内有两株古桂花树,每至8月满院芳香,令人留连;而桃源洞的秋天红枫如火,将层层瀑布映衬得格外静美,让人心旷神怡。
岳阳华容 寻找红军的影子
经典景点:华容烈士陵园及革命历史博物馆
在湖南,说起红色旅游,岳阳往往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地方,然而,中国工农红军却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平江起义旧址和汨罗市任弼时故居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而华容的华容烈士陵园及革命历史博物馆也成为湖南省红色旅游重点推荐景点之一。
华容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北郊的陡岗山,是一个集烈士墓地、传统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先后建起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亭、门楼、陵园路、林园山庄和何长工塑像及将军墓区。2000年12月8日何长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园内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馆内收藏着华容籍老将军朱绍清、方立中、何长工等诸多革命历史名人的遗物和华容多年来陆续出土的历史文物,为游客展示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和历史悠久的华容文明。
1927年底,党中央派贺龙、周逸群等前往湘鄂边发动群众,组织工农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下旬红军到达洪湖地区的监利县,月底,由中共湘西北特委和鄂中特委领导贺龙统一指挥,集中沔阳、监利、石首、华容等县游击武装,发起了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经过10多天战斗,攻克了监利的上车湾、朱河镇,华容的砖桥、长岗,石首的调弦口、塔市驿等地,一度占领石首县城,给当地革命群众以极大鼓舞。
红色提示:从长沙往华容可走京珠高速到岳阳然后向西行,也可以走长沙至湘阴高等级公路,然后转到京珠高速到岳阳向西行。去华容最好选夏末秋初,一路上可以看岳阳楼、洞庭湖,并且在团湖看荷花,因为从岳阳到华容,团湖是必经之地。
郴州桂东 探寻一段传奇
经典景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专有名词,它与中国革命无数的传奇故事相联着,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法宝”。“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是湖南人提出来的,而且就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生发的。
1928年,毛泽东两度率部队到桂东,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圩“三十六石丘”田边的土台上,向工农革命军和地方赤卫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建军宗旨教育,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增改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纪律,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人民军队的建设起了重大作用。1972年桂东沙田圩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有肖克将军题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一座,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在沙田圩还有沙田戏台、万寿宫、唐家大屋、城隍庙等革命旧址,均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提示:到桂东,可以走京珠高速到湘潭后转上瑞高速,然后走106国道,也可以走京珠高速到郴州后,再从郴州东行。桂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人文自然景点多、环境污染少等优势,有“天然空调”和“自然氧吧”美称,近年来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的一大胜地。因此去桂东红色游最好选在夏天,边感受革命历史边体会自然之美。
怀化通道 聆听大转折的前奏
经典景点:通道恭城书院
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转了个弯,从此走上正确的道路。而在遵义会议之前,1934年中央红军经历了湘江一役惨败,走进广东山区,来到通道县,在恭城书院召开了著名的通道转兵会议。按“三人团”原定计划,是继续北上,在湘西桑植与红二、六军团会师,但是毛泽东分析局势,北上的行军路线早已被蒋介石识破,并且布下重兵围攻,由通道北上将会重蹈湘江战役的覆辙,必须改变行军路线,转入贵州。王稼祥、张闻天在发言中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周恩来等也赞同这个主张,会议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通过了西进贵州的主张。毛泽东在湖南的通道作出了英明决定,成为遵义会议的前奏,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恭城书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超过200年历史,木建两层楼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府。
红色提示:通道离长沙较远,可走京珠高速转上瑞高速后,从怀化走209国道,也可以从邵阳下高速后向西南行到通道。通道是有名的侗乡,不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而且具有独特而悠久的侗乡文化,住侗家木楼、喝侗家拦门酒,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