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有关历史思维的故事

有关历史思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05 19:57:55

❶ 谁能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实例或故事

有哇。据沈醉在回忆录中说,有一次他奉命押解一犯人(也是特务,很难对付)到上海。沈向上司建议,由上司对犯人说要犯人押沈醉到上海。于是犯人信以为真,等到上海就被抓了起来。沈醉完成了任务。

❷ 有哲理性的历史故事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内人哭拜的游容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牺牲一切。也能知道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的将来有密切的关系

❸ 求五个关于历史的小故事,就是那种对人有什么启示的

《杨靖宇》——爱国英雄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
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
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
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
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王伟》——海空卫士

2001年4月1日上午,王伟在执行对美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的任务中,所驾驶的飞机
被美机撞毁后跳伞落海,光荣牺牲,年仅33岁。

这次在执行任务时,王伟坚毅果敢,沉着冷静,英勇顽强,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
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于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
举行了命名大会,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海军党委批准革命
烈士。

《钱学森》——回国造科技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他以其对中国火箭
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
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
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
“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
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李商隐》——年少爱国

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
可贵!

❹ 有关历史10个小故事

围魏救赵、望梅止渴、单刀赴会、破釜沉舟、纸上谈兵、
乐不思蜀、闻鸡起舞、唇亡齿寒、卧薪尝胆、杞人忧天

❺ 世界上的杰出人士关于思维的小故事

1、毛毛虫之死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法伯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摘自2001年9月22日《新华日报》作者佚名

2、过七桥与拓扑学

18世纪,俄国的哥尼斯堡有一条小河叫勒格尔河,河有两条支流,一条叫新河,一条叫旧河,它们在市中心汇合,在合流的地方中间有一座小岛,在小岛和两条支流上建有七座桥。哥尼斯堡的居民有个传统习惯,星期天沿着城市的河岸和小岛散步,同时试图找一条路线,可经过所有七桥但又不重复经过任意一座桥。这就成了著名的“七桥问题”。

当时,正在哥尼斯堡的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对“七桥问题”产生了兴趣。数学家考虑问题往往是化繁为简,欧拉首先把被河流隔开的小岛和三块陆地看成四个点,把每座桥看成一条线。这样一来,七桥问题就抽象为四个点和七条线组成的几何图形,这样的几何图形在数学上叫网络。于是,“一个人能否无重复地一次走遍七座桥最后回到起点”就变成“从四个点中某一个点出发,能否一笔把这个网络画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一笔画。

欧拉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能否一笔画出来的关键在于这些点。这些点有两类,如果从一点引出的线是奇数条,就把这个点叫奇点;如果从一点引出的线是偶数条,就把这个点叫偶点。网络中奇点的数是零或二,这个网络就能一笔画出来。

由于七桥问题中的四个点都是奇点,按欧拉的规律,这个网络是一笔画不出来的。也就是说想一次无重复地走过所有七座桥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条路线。

欧拉将七桥问题转化为一个网络问题,从而完成了从实际到数学模型的转化,开创了数学上的新分支———拓扑学。

这段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都来源于生活,这些理论反过来又可以帮助我们去完成实践。

3、成功的秘诀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我们常常忘记,即使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成功的大门绝不会轻易地开启。成功并没有秘诀,但坚持是它的过程。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2001年第10期作者曾炳光

阅读全文

与有关历史思维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