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群居守口历史人物

群居守口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3-05 18:39:00

❶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什么意思

意思是:凡事都应该从“大”和“小”两个方面去谋划,去行动,才会减少或避免失误,使事情做得顺利圆满。

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则,讲正气,要严于律己,首先,不说违反原则的话,不讲违背良心的话。其次,不议论他人是非,不吹嘘个人琐事,不责人小过,不寻人隐私,不念人旧恶。

出自:曾国藩[清代]的一副赠联。

“守心”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而独处之时,恰是守心的机会和考验。曾国藩也“慎独”作为修身之首要。他每天必记日记,对一天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看有无逾规之处,做人是否诚信,做事是否尽心。

由此可见,不耐孤独是一种人生遗憾,不会守心是一种做人缺陷。因此,一个人的时候,不妨学学知识,提高修养;看看人生感悟,学会珍惜拥有,关爱亲朋好友;做做运动,体会健康可贵。独居要守心,守住一颗善良的心,守住一颗勤劳的心,守住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颗平常心。

(1)群居守口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大处着眼,大处是战略,就是要有大格局;小处着手,小处是战术,就是做事要细心。这里提醒我们,凡事都应该从“大”和“小”两个方面去谋划,去行动,才会减少或避免失误,使事情做得顺利圆满。

曾国藩的人生实践证明,要“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去做事”,眼高手低常常是夸夸其谈之辈,手高眼低往往是难成大事之人。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具体体现之要。曾国藩的处世修身之道在当下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独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守心”守的到底是什么?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

而独处之时,恰是守心的机会和考验。坚持学习,提高自己,学会修心,才会守心。因为守心不是一时之事,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时时自省,事事对照,持之以恒才行的。

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

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已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

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其中之一就是《曾国藩家书》。”今人可以《曾国藩家书》研究学习。它记述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从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后人研究曾国藩思想的宝贵资料。

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

曾国藩家书自时起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❷ 群居守口 独坐防心 是什么意思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古德说:「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的的确确是这样的情形。修什麼?修善道。造什麼?造恶业。善知识不厌其烦的警告我们,可是愚痴的我们,不接受善知识的忠告,仍然我行我素,只顾利己,不知利人。换言之,造恶不修善,所以始终脱不出六道轮回。

我们的思想,无量无边无穷尽。一念就跑到天堂去,一念又跑到地狱去。打善的妄想,是生天的阶级。打恶的妄想,是堕地狱的道路。所以我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时时谨慎,刻刻小心,处处注意,必须表裏一致。在表面的工作,做得很好,可是内裏尽打妄想,那是不会成就道果。必须内外一如,不打妄想。有人在打妄想,以为人家不知道,天天在打妄想,打到地狱去,自己还不知道为什麼来到地狱?这种人多麼可怜!

我们修道人,要群居守口。大众在一起住时,要谨防是非。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的真理,不可随便乱讲话,免得惹出麻烦,最好守口如瓶。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要独坐防心。自己独坐的时候,要谨慎防心,不可打妄想,尤其是淫欲的念头,更不可去想。出家人要特别注意,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要打些无益的妄想。

妄想,人人都会打,不是没有人不打妄想。可是在起妄想时,要知道运用方法来控制它,不让它兴风作浪。用什麼方法呢?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坐禅,或者拜忏。总而言之,找点事作,精神集中,那就不会打妄想。

修道人,第一要把色欲关打破,若是打不破色欲的关头,一切皆无希望。终日糊糊涂涂,颠颠倒倒,不会有成就。所以我今天老老实实告诉你们,要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就是把淫欲念头没有了。如果不能断淫欲的念头,纵使修到八万大劫,也如同煮沙为饭,无有是处。

各位!想要得到无漏圣果吗?一定要断欲去爱,清心寡欲,这才有一点希望。否则,一点希望也没有,不如早点还俗好了,免了把大好光阴空过去!

无论是男人、女人,或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老人或儿童,谁讲出的道理是正确的,就相信谁。谁讲出的道理是不正确的,就不要相信,一定要有择法眼。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择善而从,不善而改,这是修道人最基本的观念。

有人明知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这种人,明知故犯,实在不堪教化,不堪领受佛法,不可造就。所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自己不爱护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旁人怎会看得起你?旁人怎会爱护你?这一点要深自反省。

❸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知足长乐,能忍则安

惠吉类 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
作德日休,为善最乐。(前半句我看不懂,请指教)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
崇德效山,藏器学海。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
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
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留福与儿孙,未必尽黄金白镪。
种心为产业,由来皆美宅良田。
存一点天理心,不必责效于后,子孙赖之。
说几句阴骘话,纵未尽施于人,鬼神鉴之。
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
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决于天。
尽力农事,加倍收成,是取决于地。
善教子孙,后嗣昌大,是取决于人。
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
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
勿谓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
勿谓一言可轻也,须知有前后左右之窃听。
勿谓一事可忽也,须知有身家性命之关系。
勿谓一时可逞也,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
因而欺侮之,播弄之,昼见于形像,夜见于梦魂,必酿其祸而后已。
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
又何怪乎!
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
因而鉴察之,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儿孙,必致其福而后已。
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
又何疑乎!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
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件。
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
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多?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
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
茹素,非圣人教也;
好生,则上天意也。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
谦抑盈满,是祸福关。
勤俭奢惰,是贫富关。
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
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做人无成心,便带福气。
做事有结果,亦是寿征。
执拗者福轻,而圆通之人,其福必厚。
急躁者寿夭,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长。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
亦是积福根苗。
试看那有不慈爱底圣贤?
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
亦是无量福田。
试看那有不容忍底君子?
好恶之念,萌于夜气,息之于静也。
恻隐之心,发于乍见,感之于动也。
塑像栖神,盍归奉亲;
造院居僧,盍往救贫。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
千楹而招来宾客,何如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
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
谋占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
治家量入为出,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善用力者就力,善用势者就势。
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身世多险途,急须寻求安宅。
光阴同过客,切莫汩没主翁。
莫忘祖父积阴功,须知文字无权,全赁阴骘。
最怕生平坏心术,毕竟主司有眼,如见心田。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
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
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
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
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施必有报者,天地之定理,仁人述之以劝人。
施不望报者,圣贤之盛心,君子存之以济世。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
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令人有不匮之思。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
吾本薄德人,宜行积德事。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
有著述行世,谓之福。有聪明浑厚之见,谓之福,
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
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
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有谦德仁心者为祥。
谈经济外,宁谈艺术,可以给用。
谈日用外,宁谈山水,可以息机。
谈心性外,宁谈因果,可以劝善。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
栽松可以邀风,植柳可以邀蝉,
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
种焦可以邀雨,藏书可以邀友,
积德可以邀天。
作德日休,是谓福地。
居易俟命,是谓洞天。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
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贫贱忧戚,是我分内事,当动心忍性,静以俟之,
更行一切善,以斡转之;富贵福泽,是我分外事,
当保泰持盈,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
世网那能跳出,但当忍性耐心,
自安义命,即网罗中之安乐窝。
尘务岂能尽捐,惟不起炉作灶,
自取纠缠,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秋在清凉台上。
穷不可遣,而穷愁可遣,春生安乐窝中。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
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
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这般财。
理欲交争,肺腑成为吴越。
物我一体,参商终是弟兄。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
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则事举。
移乐宴乐之时以乐讲习,则智长。
移信异端之意以信圣贤,则道明。
移好财色之心以好仁义,则德立。
移计利害之私以计是非,则义精。
移养小人之禄以养君子,则国治。
移输和戎之赀以输军国,则兵足。
移保身家之念以保百姓,则民安。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
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潜居尽可以为善,何必显宦!躬行孝弟,志在圣贤。
纂述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见化行一时,泽流后世,
事业之不朽,蔑以加焉。贫贱尽可以积福,何必富贵!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效法前人,懿行训俗型方,
自然谊敦宗族,德被乡邻,利济之无穷,孰大于是。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
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以立身,
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省费医贫,弹琴医躁,独卧医淫,
随缘医愁,读书医俗。
以鲜花视美色,则孽障自消。
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养德宜操琴,炼智宜弹棋,遣情宜赋诗,
辅气宜酌酒,解事宜读史,得意宜临书,
静坐宜焚香,醒睡宜嚼茗,体物宜展画,
适境宜按歌,阅候宜灌花,保形宜课药,
隐心宜调鹤,孤况宜闻蛩,涉趣宜观鱼,
忘机宜饲雀,幽寻宜藉草,淡味宜掬泉,
独立宜望山,闲吟宜倚楼,清谈宜翦烛,
狂啸宜登台,逸兴宜投壶,结想宜欹枕,
息缘宜闭户,探景宜携囊,爽致宜临风,
愁怀宜伫月,倦游宜听雨,元悟宜对雪,
辟寒宜映日,空累宜看云,谈道宜访友,
福后宜积德。

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什么意思

意思是:凡事都应该从“大”和“小”两个方面去谋划,去行动,才会减少或避免失误,使事情做得顺利圆满。
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则,讲正气,要严于律己,首先,不说违反原则的话,不讲违背良心的话。其次,不议论他人是非,不吹嘘个人琐事,不责人小过,不寻人隐私,不念人旧恶。
出自:曾国藩[清代]的一副赠联。
“守心”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而独处之时,恰是守心的机会和考验。曾国藩也“慎独”作为修身之首要。他每天必记日记,对一天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看有无逾规之处,做人是否诚信,做事是否尽心。
由此可见,不耐孤独是一种人生遗憾,不会守心是一种做人缺陷。因此,一个人的时候,不妨学学知识,提高修养;看看人生感悟,学会珍惜拥有,关爱亲朋好友;做做运动,体会健康可贵。独居要守心,守住一颗善良的心,守住一颗勤劳的心,守住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颗平常心。
(4)群居守口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大处着眼,大处是战略,就是要有大格局;小处着手,小处是战术,就是做事要细心。这里提醒我们,凡事都应该从“大”和“小”两个方面去谋划,去行动,才会减少或避免失误,使事情做得顺利圆满。
曾国藩的人生实践证明,要“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去做事”,眼高手低常常是夸夸其谈之辈,手高眼低往往是难成大事之人。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具体体现之要。曾国藩的处世修身之道在当下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独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守心”守的到底是什么?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
而独处之时,恰是守心的机会和考验。坚持学习,提高自己,学会修心,才会守心。因为守心不是一时之事,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时时自省,事事对照,持之以恒才行的。
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
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已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
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其中之一就是《曾国藩家书》。”今人可以《曾国藩家书》研究学习。它记述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从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后人研究曾国藩思想的宝贵资料。
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
曾国藩家书自时起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❺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人多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牢记祸从口出。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牢守本心,不该做的不要做。

出自——清代曾国藩的一副赠联。

原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译文:凡事都应该从“大”和“小”两个方面去谋划,去行动,才会减少或避免失误,使事情做得顺利圆满。在人多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牢记祸从口出。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牢守本心,不该做的不要做。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具体体现之要。曾国藩的处世修身之道在当下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独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守心”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

(5)群居守口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赞。

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革、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❻ 写一篇群关于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的700字议论文,题目自拟,急

守口与守心
□ 村姑

在东晋人物中,我最早知道书圣王羲之。
近读《世说新语》,我却惊异地发现,王羲之有时背后议人,说话刻薄。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清誉,甚至搭上了他的性命。
书中记载,王羲之与王敬仁、许玄度关系很好,两人死后,王羲之却在公众场合对他们评价很低。他的下属孔岩说:“你以前和王、许交往,有情有义,但他们去世之后,你对他们的友情没有始终如一,这是我所不取的。”可见,即使在个性张扬、崇尚清谈的魏晋,随意贬损他人,也是有失修养的行为。
文中还详细记载王羲之与王述的矛盾。王羲之轻狂、骨鲠(喻刚直),是文人雅士,王述率真、急躁,是清官能吏。少时二人齐名,王述晚年声誉日隆,王羲之心中不满,时时诋毁他,因此二人失和。后来王述做了王羲之的上司,王羲之只有“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贬人之言,覆水难收。一代书圣,高标独立,竟在小节上跌了大跟头,不能不令人叹惜。群居不非议他人,实为处世之道。
朋友相聚,难免兴高话长。交流的目的是相互切磋,提高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如果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贬低他人,搬弄是非,甚至无中生有,飞短流长,此种行为乡妇尚知不可,何况读书人!心中有何物,眼中就会有何物,一个人所言之事正是他内心的映射。古语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群居之谈,是衡量一个人修养最直观的标尺。
有位朋友的座右铭是“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他解释说,群居守口,就是不言是非,不传绯闻,不言人恶,见贤思齐;独居守心,就是禁嫉妒之心、轻狂之心,养宽容之心、自省之心。心是根,言是叶,根深才能叶润。能在群居时守口,源于一颗有修养的心。
怎样才能群居守口呢?有位禅师认为说话必过三面筛子,第一面:这话是真的吗?第二面:这话是善的吗?第三面:这话是必须说的吗?我想还有一面:你愿意让当事人听到吗?因为你非议别人的话很可能会传到对方耳朵里。常在心里带上这些筛子,就不会有无聊的话出口,从而伤人伤己。
王羲之有瑕疵,但书圣还是书圣,因为瑕不掩瑜。假如平庸如我辈,不能立德立言立功,又无传世之作,再不守口修身,将有何面目对人?
读《世说新语》,想前人得失,群居当守口,实是人生重要一课。

❼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知足长乐,能忍则安。”是什么意思

前两句意思是:抄“处在人群中应该说话谨慎小心,一个人独处时不要随意产生任何杂念“。

能忍则安意思是:”做事情要能够忍耐,心情时刻要自然平静不可鲁莽行事“。

意思是说:“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也没有绝对完美的环境,也就是娑婆世界”。

❽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2分)守口与守心村姑①在东晋人物中,我最早知道书圣王羲之。②近读《世


小题1:群居不非议他人(群居当守口) (意思接近即可)(2分)
小题2:引起读者内的阅读兴趣;引出容文章的论点“群居不非议他人”;是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意思接近即可,3分)
小题3:作者首先列举了书圣王羲之的两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接着通过讲道理的形式论证了为什么要群居守口;然后具体阐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群居守口;最后再次强调群居守口的观点。(意思接近,答出三点即可)(3分)
小题4:这话是真的吗?这话是善的吗?这话是必须说的吗?愿意让当事人听到吗?

❾ 有独居守心的例子么

有独居守心的例子: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则是封建社会一直推崇的处世修身之道,也可以说是封建文化中的精华部份,在当今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并不是危言耸听之词,“因言获罪”的现象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当然,“群居守口”应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个是政治层面,一个是人际交往层面。从政治层面来说,“守口”是在封建社会皇权高压政治下唯求自保的无奈之举,是对抗专制制度中畸形政治生态的很软弱的办法。“政治是残酷的”,弄不好是千万人头落地,这是封建社会政治斗争中极为残忍的一面,因此,官场之中保持大多时候的沉默是必然的现象。在“公民意识”、“民权意识”较为觉醒的今天,在政治生态趋于民主、文明的时候,“群居守口”倒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一个集体失语的社会里,就无法营造生动活泼、畅所欲言的政治局面,社会也就难以向民主、文明的目标前进。应该说,政治上的专制与打压是越来越不得人心的,疏导与沟通将日渐成为解决政治异见的首要方法。从人际交往层面上来说,包括在职场上,“守口”是还要遵循的一条准则。“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有益无害。“独居守心”我认为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条铁律,是真理。汉朝时,“杨震慎独”留下传颂美名,曾国藩也以“慎独”作为修身之首要。他每天必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看有无逾规之处。“守心”,其实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人格底线、价值底线。当今社会的许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守心”,不愿“守心”而滑向深渊,万劫不复。

曾国藩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 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理学家等。他大器晚成,但却仕途通达,官至一品。在晚清的政治格局中,曾国藩因为拥有他自创自领的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湘军”而实为朝廷之柱石。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军事斗争中,立下了不二之功。曾国藩对于清庭来说,犹如脊骨之如人,无脊则人不立,无脊则人不稳也。
曾国藩对后世影响是多方面的。毛泽东曾说“吾于今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推崇之至。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价值评判标准的封建社会里,曾氏在这些方面均建树不凡,为当世和后世之凯模。
毫无疑问,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与他精妙的修身、处世之道,高超的齐家之术有着必然联系。事实上,曾的政治、军事、文学才能在历史上虽然出类拔萃,但与之比肩甚至出其右者应不乏其人,但在修身、处世、齐家方面,他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颠峰,可以用“数风流人物,还看曾文正”来喻之绝不为过。

与群居守口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