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人物的绰号,知道吗
知道的不多。就知道始皇是祖龙,汉武帝是野猪,唐太宗是二凤
2.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末儿出六师》描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已知天定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礼县诸葛亮庙。已知句:本《三国志·诸葛亮传回》及注引《汉晋春答秋》,诸葛亮确已预见到天下三分的趋势,意识到了蜀汉成就王业理想的破灭,“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六出师:指诸葛亮建兴六年(228年)至建兴十二年(234年)六次出兵伐魏之事
3. 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历史人物有哪些
春秋四大名人:老子、孔子、孙子、左丘明
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 苦县(今鹿邑县)人。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孙子,姓孙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
他祖父田书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并把乐安(即今山东惠民县)封为采邑之地,于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来。
其他:
孟尝君
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齐宣王的庶弟。孟尝君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时,广泛招纳宾客,达3000余人。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 ,囚禁孟尝君并预谋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协助下 ,逃回齐国 。孟尝君回到齐国之后,任为齐相。他坚持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国,并发展合纵抗秦的势力。后来遭人诬告而为齐王所怀疑,谢病归老于薛。后因日益骄奢的齐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魏相。他主张联合秦国、赵国与燕国,共同讨伐齐国,使战国形势为之一变。齐王死后,孟尝君返国,中立于各诸侯国之间。 王安石写过一篇文章
全文如下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
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
士之所以不至也。
吴起(BC440~BC381):
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年轻时曾在孔子徒弟曾参门下学习。初为鲁将,BC412年,齐军攻鲁,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为取得这个立功名的机会,他杀死了齐国籍的妻子,此即“杀妻求将”),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使者示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以麻痹齐军将士,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大败。战后鲁国国君受谗言影响,对他甚为猜忌,吴起就入魏为将,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为西河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BC409年,吴起先在河西少梁筑城,作为前进基地,然后率军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筑洛阴、合阳,尽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76场,全胜64场,其余不分胜负,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BC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激励士卒,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支,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勇士以明法。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 魏文侯魏斯死后,吴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错设计陷害,被迫于BC383年投奔楚国。先任宛守,一年后升令尹,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吴起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裁减冗员冗费,用于选练军队,以求富国强兵。仅一年,贫弱的楚国开始强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并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秦国,兵威四方。BC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对改革的旧贵族追杀吴起,他无处可逃,于是趴在楚王的尸体上,被贵族们乱箭射死,尸体又被车裂。而在新王即位后追究冒犯先王尸体的罪行时,参与此事的贵族有七十余家被满门抄斩(报自己的大仇于死前,吴起之智可称匪夷所思)。著有《吴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录《吴起》48篇),但已散佚,现存的版本据考证应是汉朝人所写。又有人根据《左传》描写战争的真实程度、有倾向性地对魏、楚历代先王赞美和对楚国贵族的鄙视提出《左传》也是吴起的作品,若果真如此,他就是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三合一了。 赞曰:尉缭称吴起“提七万之众,天下莫能当之”,实非过誉。后人言名将,必以“孙吴”比之。吴起每到一国,只要国君能用之,必然能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在魏建立的制度,使得魏成为战国初期的头号超级大国;入楚后又能以变法在短时间内使楚国重新强大起来,政治才华毫不逊于军事才华,不应但以军事家视之。后世儒生常以他的个人品德对他大加非议,又以他的结局作为不能变法的依据。这些儒生固然品德高尚(也仅限于理论上),可是国家有事时,他们除了可耻的投降和毫无意义的自杀又能干些什么呢?
孙膑(约前380~前320)
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齐国阿鄄之间人。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研读过孙武及晋将荀息、孙轸的兵书。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由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任为军师。前353年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捷。前341年攻魏救韩,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破魏军,俘太子申,庞涓自杀。主张"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著作有《孙膑兵法》。
田忌
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是桂陵之战。齐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围攻赵国的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认为魏在邯郸城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已筋疲力竭,出兵时机成熟,便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田忌原拟直接进攻魏主力,后采纳孙膑“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趁魏国国内防务空虚,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攻赵的魏军“释赵而自救”,待魏军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结果,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败魏军。
再一次是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齐威王十五年),魏将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集大臣谋议“早救还是晚救?”邹忌认为“不如不救。”田忌认为“应该早救。”孙膑则认为应等韩、魏两败俱伤时出兵,这样既可令韩完全听命于齐,又可有战胜魏兵的把握。齐王采纳孙膑的意见,暗中答应救韩,韩国因为仗恃有齐国的救援,坚决抗魏。五战不胜,又向齐求救,齐威王抓住韩魏俱疲的时机,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十万兵力救韩。齐军仍以攻其必救的“围魏救赵(这次是救韩)”战法,直奔魏都大梁。庞涓闻齐进军国都,遂撤消对韩的包围而回师,欲击破齐军于大梁。魏惠王也大肆兴兵遣将,以太子申为上将军,率军十万迎击齐师,企图与齐军进行决战。孙膑根据魏军骄傲轻敌,急于求战必将轻兵冒进的情况分析,提出用逐日减灶以引诱魏军追击的策略。田忌乃使齐军退却时为十万灶,第二天减到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追行三日大喜,认为齐军怯懦,三天士卒逃亡者过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轻骑锐卒,兼程追赶。孙膑计算魏军的行程,判断将于日落进入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乃于马陵道路狭窄、地势险要处设下埋伏。庞涓的追兵,果然在预计的时刻进入齐军设的埋伏圈,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溃散,齐军全面出击,大败魏军,擒魏太子申,庞涓愤愧自杀。
这一仗,魏国遭到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则逐渐强盛起来。
田忌因与齐相邹忌不和,于马陵战后的第二年逃奔楚国,封于江南。齐宣王即位后,又受召回国复职。
廉颇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池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磋商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认为自己做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城,扩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动动口舌却位高于我,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舍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说:“强秦与廉颇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当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这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它强烈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末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参见邯郸之战),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现在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参见秦灭赵之战)。
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长300米,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
公元前515年因避齐乱奔吴,至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经其好友伍子胥推荐将其所著《孙子兵法》二三篇献给吴王,并在吴宫教战,实践了兵法之妙,被拜为将军,辅佐吴王,经军治国,联合唐、蔡二国于公元前506年,孙武与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万,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消灭楚军20余万,首创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史称:“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伏越人,名显诸侯。”而后因吴王夫差荒淫无度,辞官隐居而殁。
【左丘明】 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 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相传《左传》为其所著,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是为战国四公子。
一、信陵君
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安嫠王即位十数年,齐楚相约攻魏。老臣唐睢西说秦昭王,秦发兵救魏。安嫠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居然“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信陵君乃纵论天下形势,谏阻魏王,指出秦乃虎狼之国,“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韩为魏之屏障,韩存则“卫、大梁、河外必安”,韩亡则魏危在旦夕。事实上,后来秦果于秦王政十七年亡韩,二十二年亡魏。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信陵君可谓高瞻远瞩。
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王请救于魏。三晋本为一家,赵魏尤其唇齿相依。但魏王畏秦,令晋鄙将十万大军屯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信陵君数劝魏王不得,乃窃符救赵。目光高远,当机立断,信陵君可谓不世之英雄。
信陵君留赵十年,“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将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赫赫武功,名震天下。以秦之强,于公子在世之日,不敢复加兵谋魏。
信陵君亲韩救赵存魏,于三晋及天下其功可谓大矣,可惜功高震主,秦王又以反间计日毁公子于魏王。魏王本畏公子,遂“使人代公子将”。为免杀身之祸,信陵君“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四年后便“病酒而卒”。实令人扼腕叹惜。
四公子皆称喜士,致食客数千,但唯有信陵君乃真正能下士者。每闻贤者,必卑躬往请,以诚相求,以礼相交。如大梁侯嬴、朱亥,邯郸毛公、薛公。汉高祖少时即闻公子贤,即位后“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十二月,为战国王者及秦始皇置守冢十家。非王而获守冢者独信陵君一人。史记: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信陵君之贤,诚不虚也。
二、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辅国持权,说一不二,自有其过人之能。
黄歇初以博闻辨术事顷襄王,封左徒。二十一年,秦拔楚郢,“烧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复拔巫黔中郡。是时黄歇为楚使于秦,知秦王轻楚,恐秦举兵灭楚,遂以滔滔辨才说秦昭王,指出“天下莫强于秦楚”,秦楚相争犹如二虎相斗。蚌鹤相争渔人得利,灭楚而致韩魏强盛实属不智之举。再者秦楚素来友好,韩魏于秦却有累世之怨。故仇楚不如善楚,伐楚不如伐韩魏。昭王以为善,乃止将军白起,“发使赂楚,约为与国”。
顷襄王二十七年,太子完质于秦,黄歇随行。三十六年,顷襄王病,黄歇乃设计使太子逃归楚。秋,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春申君,从此荣宠不衰。
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考烈王无子。赵人李国欲献其妹于楚王,恐无子失宠,遂投春申君门下。春申君性好渔色,年近花甲,色心未衰,乃自取其妹。及有身,李园教其妹言于春申君:“楚王虽幸君,然王无子,百年后必立兄弟。君相楚日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异日恐有杀身之祸。不如进妾于王,一旦有子,则楚国尽为君之天下矣。”春申君“大然之”,乃进之楚王,欲效吕不韦故计。后果生男,立为太子,李园遂受重用。
李园本非善人,得势后更是野心勃勃,阴养死士,欲取春申君而代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春申君徒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懵然不知。二十五年,考烈王病,春申君门下贤者朱英劝春申君:“楚王卒,李园必杀君以灭口。”可怜春申君一生玩弄权术阴谋,此时居然天真,以为李园“弱人也,仆人善之,且又何至此!”十七日后,考烈王卒,李园使死士刺春申君于棘门,“尽灭春申君之家”。
春申君初为左徒时,外无宾客之助,内无王室之亲,说秦以存魏国,设计而归太子,独赖其才而成大事,其智何其明也。及为相国,五年将兵救赵,八年北伐灭鲁,复兴楚国。以非王室宗亲而相楚二十五年,言必听、计必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为相国实则楚王也。其文治武功、才能手段可见一斑。一世英雄,暮年竟灭族于竖子之手,可怜!可叹!
三、孟尝君
齐田文,父为田婴,祖为齐威王。宣王为其亲叔,缗王为其堂兄。田婴封于薛,谥为靖郭君。田文代立,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少有远谋,深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劝田婴舍家业而厚待宾客,由是“名声闻于诸侯”。孟尝君待客平等,“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且常施惠于宾客亲戚,客以此多归孟尝君。
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不得。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不得已而入秦。秦昭王始欲相之,后欲杀之。孟尝君赖其客中能为鸡鸣狗盗者之力,得脱此难。
后孟尝君相齐,缗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赖其客冯獾游说秦王和齐王而得复其位。
及田甲劫缗王,缗王甚疑孟尝君为主谋。孟尝君不得自辨,遂逃。其舍人魏子等“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缗王乃“复召孟尝君”。
孟尝君所经此三难,卒赖宾客之力而免,故世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司马迁以为“名不虚”。但其心胸狭隘,好为阴谋,故王安石于“鸡鸣狗盗者出其门”颇有微词,不为无因。
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脱秦难,经赵返齐。赵人闻其贤,出观之,皆笑其身材矮小。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气量何其小哉!
孟尝君谢病归养后,秦逃将吕礼相齐。孟尝君恐失势,乃行阴谋手段排挤吕礼,后又借刀于秦相魏冉,终将吕礼逼走。
齐缗王三十八年,齐灭宋,欲废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缗王亡在莒,遂死焉”。孟尝君为泄一已之愤,不思破六国之合,致使乐毅将六国之兵,下齐七十余城。若非有田单出世,行反间计,排火牛阵,齐国几乎宗庙无存。孟尝君实为齐千古罪人。
战国时诸侯争霸,目无周王,然名义上周室仍为共主,有类于近代军阀割据。因此士只求一展胸中抱负,并无忠君爱国之念。魏张仪相秦,齐孙武事吴,卫吴起事魏相楚,东周苏秦事燕并佩六国相印,皆自然之事。故伍子胥去楚事吴,引兵伐楚,以报父兄之仇,时人未尝稍有非议。但孟尝君身为齐宗室嫡亲,不思救国反为魏相,坐看齐几乎灭国,实乃数典忘祖之辈。
其后田单复齐,襄王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孟尝君死后,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君遂绝嗣无后。
四、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乃武灵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赵之诸公子中,赵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孝成王七年,秦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使平原君请救于楚,赖客毛遂之力而定赵楚合纵。平原君返赵,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听李同之劝,尽散家财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兵三十里,已而魏楚军至,邯郸围解。
赵胜虽名列四公子,但名不副实。史书所言其“喜宾客”,其实“徒豪举尔,不求士也”。为一美人而寒宾客之心,毛遂处其门下三年而不知其才,其好士不过尔尔。后信陵君留邯郸,从贤者毛公、薛公游,平原君闻之,笑信陵君妄从博徒浆者游,致门下士“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可见平原君徒好虚名以自喜耳。
平原君虽为赵相,其实才具平庸,目光短浅。孝成王四年,秦攻韩上党,旦夕且下。上党守将冯亭乃使使者告赵王:“韩不能守上党。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赵王大喜,召平阳君赵豹相商,赵豹以为不可,“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赵王向无自知之明,脸皮又极厚,居然说:“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复召平原君问之。平原君同样愚蠢,既看不破此嫁祸之计,也未考虑后果。利令智昏之下劝赵王道:“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王乃使赵胜受地。秦以倾国之力攻韩而赵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赵。赵遂有长平之祸、邯郸之围。
平原君虽不识大体,但所谓庸人有庸福。孟尝君灭族,春申君灭族,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郁而死。独平原君历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一生竟无大难。死后,“子孙代,竟与赵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结局最好,天妒英才,信不虚也。
满意请采纳
4. 历史上的三国人物有哪些将才,全能的将领
吴国五将:周瑜,甘宁,凌统,吕蒙,陆逊,陆抗。周瑜文武双全,以统御和智回谋擅长。甘宁凌统英勇善答战,排名很前的将领,陆逊陆抗,一对虎父虎子,为人谦逊而又善于用兵。魏国:张辽,曾经带领数十骑来回进出孙权营中,致使孙权不敢北伐,李典,精通谋略又有学识,被人称作儒将,张颌,曾经带兵抵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被曹操称作韩信,但是因为司马懿不懂用兵,下令强追拜走蜀军,致使张颌被伏兵射死,晋国邓艾,数次阻挡姜维北伐,谋略不逊诸葛,智谋与胆识并存。蜀国:关羽,有勇有谋,但是孤傲而自大。马超,勇而有谋,善于用兵。姜维,廖化,后期蜀国先锋
5. 《三国演义》中著名人物及故事
皇叔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孔明是伟大的;治国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专长的。
庞统是可惜的;出场是很少的;长相是挺丑的;死的是很惨的。
云长是红脸的;胡子是很长的;自负是肯定的;倒霉是迟早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子龙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欢的;胜仗是常打的;受伤是没有的。
孟起是英武的;单挑是不怕的;父仇是想报的;最后是病死的。
汉升是挺老的;胡子是很白的;经验是丰富的;射箭是神准的。
魏延是倒霉的;丞相是讨厌的;反骨是天生的;造反是必然的。
姜维是好样的;文武是全才的;打仗是很行的;失败是可敬的。
阿斗是幸福的;吃喝是不愁的;操心是从不的;强项是玩乐的。
孟获是皮厚的;造反是没完的;被擒是经常的;总算是投降的。
曹操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仲达是小心的;耐心是很好的;大器事晚成的;子孙是厉害的。
郭嘉是可叹的;才华是出众的;英年是早逝的;孟德是痛哭的。
杨修是有才的;缺点是多嘴的;风头是爱出的;被杀是难免的。
张辽是厉害的;死党是关公的;有勇是有谋的;小孩是吓到的。
许褚是强悍的;外号是虎痴的;作战是玩命的;绝招是裸奔的。
典韦是大意的;喝醉是不对的;双戟是被偷的;战死是壮烈的。
孙权是中庸的;父业是继承的;胡子是紫色的;眼珠是进口的。
周朗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战是擅长的;火气是不小的。
鲁肃是老实的;为人是诚实的;荆州是常跑的;结果是徒劳的。
陆逊是斯文的;做人是低调的;本事是不小的;前途是无量的。
甘宁是锦帆的;水贼是做过的;劫营是拿手的;兵多是不必的。
周泰是忠心的;护主是拼命的;伤疤是暴多的;吴侯是称赞的。
二乔是可怜的;运气是不好的;丈夫是早死的;守寡是痛苦的。
吕布是英勇的;画戟是无敌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董卓是万恶的;诸侯是共讨的;好色是成性的;下场是可悲的。
貂蝉是绝色的;容貌是动人的;风华是绝代的;红颜是薄命的。
袁绍是兵多的;粮草是充足的;实力是雄厚的;用人是不当的。
袁术是不智的;玉玺是骗到的;称帝是冒险的;时机是未到的。
陶谦是客气的;出手是大方的;地盘是不小的;送人是乐意的。
姓名:太史慈
字号:子义
东莱黄人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年轻时受母亲之命救援北海孔融的危机。后为刘繇效力,曾与孙策交手数次,并夺下头盔,后因刘繇为孙策所败被俘。孙策爱才而拜慈为折冲中郎将。刘繇病逝后,其部下数万兵卒皆无所依。太史慈遂向孙策自请前往收其兵,并履诺如期回返,平定了刘盘之乱。于建安十一年,跟随孙权进攻合淝时战死。
姓名:许褚
字号:仲康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以勇猛著名,有「虎痴」之称。为曹操赏识,担任侍卫队长,并常担任先锋突击队。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官内侯。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个性谨慎少言,对曹操甚为忠诚,曹操去世时,许褚大声哭号以至于呕血,闻者无不伤心。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卒谥壮侯。
姓名:庞德
字号:令明
南安人
原为西凉勇将马超的心腹猛将,和马超一起出生入死,后被曹操收降。关羽攻打樊城时,庞德自告奋勇作先锋,但众人却怕他反叛。 他为表忠诚和决心,临出战前令人做好一口棺材,抬棺与关羽决战,箭伤关羽。最后在关羽水淹七军时被周仓掳获,誓不降敌、慷慨就义, 连关羽亦对之敬佩万分,将之厚葬。
从《三国演义》看诸葛亮
历来,有些人认为罗贯中写诸葛有些过分,我以为并非“溢美”,因为他大体上是根据三国志加以放大刻化,这放大不止是艺术手腕,另一原因是陈寿的立场不同,对诸葛亮间有微词,但不敢完全抹杀事实,所以诸葛亮传还不会被打很大的折扣;罗贯中以自己的立场观点,依据总的倾向,必须加以弥补经陈寿打了的折扣,使他还原,同时陈寿在诸葛亮传后关于诸葛氏集的文中有:“……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话,罗贯中偏一反陈寿所评,不止写他的长于治戎,而且饶有奇谋,既可以纠正了三国志记载的不翔实之处,又可以突出形象,而这个人物正式兴汉安刘这一政治任务主要的实际的负责者,突出他,边可为全书的主题思想服务得更好。
这样看来,三国演义用在诸葛亮这一典型创造上是富有政治意义的,容或有浪漫主义的幻想,但这幻想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罗贯中依据诸葛亮传写诸葛亮,主要值得是抓住“隆中对”和“出师表”。诸葛亮自出茅庐到死,甚至死后姜维照他的遗嘱行事,都是早在出茅庐之前定下的计划,也就是“隆中对”中原则性的说明,作为随刘备服务的既定计划,确确实实,诸葛亮终一生不管如何困难,总想办法克服困难,通过原计划行事,即使因条件变易而有所改动,也改的不太多,这说明了诸葛亮的计划性极强。罗贯中对他的计划有深切的理解,强调了联吴抗曹,这确是诸葛亮的卓见,所谓:“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于为援,而不可图也。”必须联成一条战线,才能对抗“拥有百万雄师,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曹操,而曹操也最怕这一手。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时:
曹操连饮数杯,不觉沉醉,唤左右捧过笔砚,亦欲作《铜雀台诗》。刚才下笔,忽报:“东吴使华歆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以妹嫁刘备,汉上九郡大半已属备矣。“操闻之,手脚慌乱,投笔于地。程昱曰:“丞相在万军之中,矢石交攻之际,未尝动心;今闻刘备得了荆州,何故如此失惊?”操曰:“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就因为曹操完全理解这一可怕的战略,所以矜持不住,不能不动心,不能不“手脚慌乱,投笔于地”。使这样的奸雄也仓皇失措,足证此着不是寻常,更足证诸葛亮的才能、智慧、高人一筹,当他一出茅庐,不久就执行这一战略,赤壁之战便是这一着的具体表现,所以。在赤壁之战的战前部署到两军交锋,用了全副精力来大写特写,并且根据“隆中对”中: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
罗贯中便运用艺术技法写出了抢荆州、借荆州、讨荆州、试荆州,当做重点突出部分。同时若完全依据历史编年,由赤壁之战到“跨有荆、益”就不能挤在一个短时期,为了突出地刻画诸葛亮的才能和诸将的武勇,便创造以闪电式的行动,由赤壁之战胜利一直贯到取得成都,文笔之健,真是无比!从去成都之后,整个节奏放慢,然而仍抓住“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写出了热闹场面——“七擒孟获”,甚至还写出了“六出祁山”和“九伐中原”。总之,想象创造,仍不失根据,依史实又不为它束缚,致损失了想象的完整,乍即乍离,掌握了准确的尺寸。
同时,作者想把兴汉灭魏的主要行动者军师诸葛亮特别突出,有意的把他的出场一延再延,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期待、怀想、渴望!刘备在跃马澶溪之后逢水镜先生司马德操,就知道了有“伏龙、凤雏,两得其一,可安天下”。归途中“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条、乌履,长歌而来”的隐者,以为是水镜先生所说的“伏龙、凤雏”,结果不是,而是徐庶。徐庶给曹操诓走,却借着这个当口说出了“伏龙、凤雏”的来历,并说出了“伏龙”诸葛孔明的闲居地,照理说“伏龙”马上可以见到,却仍劳司马德操再荐,再荐还不能使诸葛亮出场,又来个一访,二访,甚至三访,一边郑重其事,一边“姗姗来迟”,就在这些有意的安排中显出了刘备的“思贤若渴”和诸葛亮的“不同凡俗”。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孔明曰:‘亮乐于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身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
次日,辙口均回,孔明嘱咐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虞此,勿得荒芜田亩。待吾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这便是最著名的“茅庐三顾”和“隆中一对”,全部三国故事的主要关键,兴汉灭魏的一切行动由此发端;诸葛孔明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也由此开始施展。文章是写得够好的,故事是说得热闹的,然而这还是小事,重要的是凭借诸葛亮的的策划指挥纵横捭阔,的所思、所言、所行,不止活画出一个不世出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也贯彻了主题所规定的政治任务。
在诸葛亮出茅庐后接下“伯望烧砘”、“火烧新野”两次获胜;可是曹操的声势过分浩大,一时无法抵抗,所以终有当阳一役的大败,至于刘豫州不得不“败走汉津口”,这时的情势真是危机万分,眼看刘备一蹶不振,诸葛亮也濒于束手乏策了。同时,曹操又提百万之众,乘战胜的余威杀奔江东而来,这要席卷天下的声势多么浩大!
在这样的当口,惟有那样大的饿才能和魄力来扭转局势呢?不用说,谁都会寄希望于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身上,因为他不止有才能、有魄力,他还是时以兴汉为念,且能实现当时人民的意志的人。
开始决不能马上有军事行动,仅显其外交的才能,于是乎出现了被胡适贬值过的“舌战群儒”。但是江东是人才荟萃之所,舌战决不易胜,更糟的是曹操在他未到之前已有一封恐吓信给了孙权,所谓:“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同好。”已经吓得“峨冠博带”的群儒个个抖颤,一心只想投降。总之,投降的气氛已笼罩吴国上下,孙权虽还在犹豫,欲降的成分也比欲战居多,诸葛亮想以口舌之能扭转这个趋势,该有多难?
所以在这一回中的问难答辩虽多,主要的不过是以上这两节:
(一) 答虞翻的:
“孔明曰:‘曹操受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几句话就说中了群儒的心病。他们惧的是百万雄师,孔明居然说是“蚁聚”、“乌合”的部队,如果说这不是真的,却大半是事实,这话纵动不了群儒的新,至少孙权不能不动心的。
(二) 答薛综的:
“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田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这一段话在今天的我们听来,岂止是迂腐,而且是封建透顶之论。但在那一个年代,也只有这样的话最动听,何况他的目的就在兴汉讨曹,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个大道理搬hulai ,同时,在为吴国之君父的孙权面前说这样的话,风显得动听,孔明厉声侃侃而谈,就为了理直气壮;并且,孔明少时避乱出外,接着躬耕垄亩,不读死书,有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政治上的实际知识,他深知孙权对目前的时间未做最后决定,一要用话先打动孙权的心,然后后才有办法说出必要的话,因此,只要舌辩胜了无实用的群儒,便露出了转机之兆。
然而,能说会道,在诸葛亮身上是算不得什么的,要是说是他的了不起的才能的话,该是和孙权的谈话及后来的“智激周瑜”。这都能抓住对方的性格、心理,跟着对症下药。因此“智激周瑜”一回书的一切铺排,也只为了以下一段主要文字:
肃先问瑜曰:“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瑜曰:“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鲁肃愕然曰:“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伯符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瑜曰:“江东六郡,主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肃曰:“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瑜曰:“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肃曰:“孔明,你也如何说此?”孔明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鲁肃大怒曰: “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曰:“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瑜曰:“试请一诵。”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孔明曰:“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
诸葛亮素闻周瑜的英名,又在前头知道了文官大抵主和,武将大抵主战,周瑜是武将的领袖,岂有主相知理?周瑜的一番假话之为假,聪明的诸葛亮当然知道,鲁肃一时为爱国的感情所蔽,所以认以为真,不一定完全为了太忠厚之故,而且鲁肃并不愚昧庸懦,相反得是位有政治才能的人。诸葛亮以二桥刺激周瑜一节是本回书主要点,写来极有风趣。
在这几回书中,都只刻画诸葛亮的智慧和口辩之高,连在赤壁之战中也以正面写周瑜,侧面写诸葛,在战后才把笔锋转到专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上面,这正是在他出茅庐前的既定计划,由此开始实行罢了。他是以赤壁之战打溃曹操的百万雄师,使得他不得不引军北去,从此休整需时,短期中不能妨碍诸葛亮,阻碍他照计划的发展,主要的,因为刘备在这时还没有根据地,更谈不上有更大的作为,所以,在赤壁之战后必须马上以闪电的手段抢取地盘,因此,他大大地发挥了军事的才能,接二连三地夺取了荆、襄一带几郡,作为由此发展到两川的基础,也就因此气坏了周瑜。
在演义中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章节实在太多了,这里我认为最深入人心的两件战事就是:一、“七擒七纵”,。演义中抓住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两句话来生发,可说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传的一个重要关目,描出存在诸葛亮身上的许多优点,很鲜明而具体的刻画出诸葛亮的思想作风。
征南是诸葛亮未出茅庐时既定计划中的一部分,就是“隆中对”中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在刘备死后,他依然念念不忘于“恢复中原”,如果真的要去“北定中原”,一定要先巩固后方,所以他对后主说:
“今臣先去扫荡蛮方,然后北伐,以图中原,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他忠于汉室,自始至终为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所驱使,便不管王连的劝阻,毅然出兵,而罗贯中也完全同情这样做法,所以在此又乘机表现诸葛亮的有才能、有毅力,更刻画这样的人所难能的谦虚,写他先请教于永昌高士吕季平,因而得到“平蛮指掌图”,又请教于马谡,决定了“心战为上”的战略,征南所以成功,就凭借这两点。书中不厌其详地描写七擒七纵,固然由攻心的战略出发,实际还是由“隆中对”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和”、“抚”两字来,因之书中极写他的先加以威,次待之以仁,终示之以信,使符合这“和”、“抚”的目的,而这目的又服从于一个大的目的——“恢复中原”,因之,终得到这样的总结:
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又因为诸葛亮是最颂扬的大政治家,虽已在七擒七纵中表现出来,但书中仍要在尾声中刻画他的高人一筹的才智和政治家的风度:
长史费祎入谏曰:“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孔明曰:“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众人尽服。……
再则,对于诸葛亮先征南,巩固后方,然后大举攻魏,恢复中原以及诸葛亮处理征南事件的方法和风度,完全首肯而予以颂扬;可是其中却不无矛盾,因为战争总是要死人,很难免残酷的行为,人民对战争又总是厌恶的,只能赞成呐喊总正义的或出于不得已的用兵,同时希望“兵不血刃“,反对残杀,所以也有这样的情况:
……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
可见罗贯中是不同意这种残酷的屠杀,不得不写出了当事者的感受,实则就是罗贯中对这过分残忍的行为的谴责:
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孔明的自责,分明就是作者对孔明的责备,不止这一次,又在另一方面表示了同样的态度,征南胜利班师回朝时祭泸水上的阴魂这一描写,表面上看来是一番迷信的描写,却具有批判的实质,表现了孔明,乃至作者和人民对战争行为的复杂的矛盾心理,完全是现实主义的。
接着表现孔明军事才能的就是妇孺皆知的“空城计”。
诸葛亮在平定南蛮后,西蜀的后顾之忧没有了,跟着要执行北定中原的最高任务,就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惊险的场面“空城计”。按史实,这是虚构的情节,裴松之在三国志注已辨其无;三国志平话也只写出了“失街亭”和“斩马谡”,这中间并没有“空城计”。那么,是不是罗贯中毫无依据地杜撰的呢?不是,根据是有的,不过不是正史,而是蚁聚郭冲的记载。郭冲三事说: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
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疆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罗贯中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巧妙处理,显示出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特殊才能,同时突出了诸葛亮其他一些不平凡的优点。演义中“空城计”安排在“失街亭”这一战略错误的重大事件之后和“斩马谡”之前,这样便使前于此的街亭之失的意义也突出了,令人知道这是军事上的重大损失,才使后于此的处斩马谡十分应该,描写出了诸葛亮的坚持原则,执法严明,同时还写出他怀着同情之心,挥着眼泪斩马谡,写出诸葛亮的内心矛盾,终由忠诚于主国利益的道义上的责任战胜了私人的友谊,毅然地斩了马谡,他的眼泪、他的言辞、他的掌握原则,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此,另一个目的也达到了,那就是以“空城计”一事显出诸葛亮不是胡适所说的“神机妙算的道士”,而只是懂得生活发展规律,善于掌握敌人性格,于是显出他有惊人的料人、料事的特殊的本领和在任何重大的紧张的场合决不惧怯,依然能冷静地思考,运用他那特高的智慧,确是个大军事家的形象,然而,是人就会有失误的。书中街亭将失之前就写了杨仪问过孔明:“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这就说明了街亭是军事上的重要据点,决不可失去了,但孔明还是用错了马谡,而使得情势偏是出现这样的意外: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在这样措手不及的紧急情势下,所谓“情急智生”才想到使用“空城计”,不得不弄险,然而这样的弄险在孔明事后所说的“吾兵只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的十分紧张的客观情势下逼出来的。这说明了孔明不是会神机妙算的,而是有智慧、有胆略的大军事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胆略镇定地战胜困难。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空城计”这一个惊险的场面,既生动,又同时表现出了孔明和司马懿两个人的性格。孔明的大胆、镇静,司马懿的胆怯、多疑。诸葛亮在这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弄险”,但他敢于“弄险”不是一般的“孤注一掷”式的图侥幸,而是掌握了对方的心理。司马懿和他自己也说明了这一点: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事实上情势太紧迫,身边兵又太少,即使要逃也逃不脱,只有揣摩对方的心理,走这一险着,以孔明那样丰富生活实践知识经验的人,自然有可能正确地掌握多年交手的司马懿的心理,同时,司马懿知道他“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因此推测这一回不是弄险,而是“必有埋伏”;诸葛亮知道他“料我平生谨慎,不曾弄险”,所以敢于弄一次险。
其实诸葛亮的内政才能比外交军事的才能强,三国演义是写战争的书,所以在这方面写得不多,只特别用力写他的军事才能,突出而具体,也因此三国演义竟被后人视为战略战术的教科书。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
6. 春秋战国的风云人物
春秋四大名人:老子、孔子、孙子、左丘明
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 苦县(今鹿邑县)人。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孙子,姓孙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
他祖父田书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并把乐安(即今山东惠民县)封为采邑之地,于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来。
其他:
孟尝君
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齐宣王的庶弟。孟尝君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时,广泛招纳宾客,达3000余人。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 ,囚禁孟尝君并预谋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协助下 ,逃回齐国 。孟尝君回到齐国之后,任为齐相。他坚持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国,并发展合纵抗秦的势力。后来遭人诬告而为齐王所怀疑,谢病归老于薛。后因日益骄奢的齐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魏相。他主张联合秦国、赵国与燕国,共同讨伐齐国,使战国形势为之一变。齐王死后,孟尝君返国,中立于各诸侯国之间。 王安石写过一篇文章
全文如下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
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
士之所以不至也。
吴起(BC440~BC381):
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年轻时曾在孔子徒弟曾参门下学习。初为鲁将,BC412年,齐军攻鲁,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为取得这个立功名的机会,他杀死了齐国籍的妻子,此即“杀妻求将”),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使者示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以麻痹齐军将士,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大败。战后鲁国国君受谗言影响,对他甚为猜忌,吴起就入魏为将,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为西河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BC409年,吴起先在河西少梁筑城,作为前进基地,然后率军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筑洛阴、合阳,尽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76场,全胜64场,其余不分胜负,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BC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激励士卒,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支,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勇士以明法。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 魏文侯魏斯死后,吴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错设计陷害,被迫于BC383年投奔楚国。先任宛守,一年后升令尹,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吴起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裁减冗员冗费,用于选练军队,以求富国强兵。仅一年,贫弱的楚国开始强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并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秦国,兵威四方。BC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对改革的旧贵族追杀吴起,他无处可逃,于是趴在楚王的尸体上,被贵族们乱箭射死,尸体又被车裂。而在新王即位后追究冒犯先王尸体的罪行时,参与此事的贵族有七十余家被满门抄斩(报自己的大仇于死前,吴起之智可称匪夷所思)。著有《吴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录《吴起》48篇),但已散佚,现存的版本据考证应是汉朝人所写。又有人根据《左传》描写战争的真实程度、有倾向性地对魏、楚历代先王赞美和对楚国贵族的鄙视提出《左传》也是吴起的作品,若果真如此,他就是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三合一了。 赞曰:尉缭称吴起“提七万之众,天下莫能当之”,实非过誉。后人言名将,必以“孙吴”比之。吴起每到一国,只要国君能用之,必然能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在魏建立的制度,使得魏成为战国初期的头号超级大国;入楚后又能以变法在短时间内使楚国重新强大起来,政治才华毫不逊于军事才华,不应但以军事家视之。后世儒生常以他的个人品德对他大加非议,又以他的结局作为不能变法的依据。这些儒生固然品德高尚(也仅限于理论上),可是国家有事时,他们除了可耻的投降和毫无意义的自杀又能干些什么呢?
孙膑(约前380~前320)
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齐国阿鄄之间人。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研读过孙武及晋将荀息、孙轸的兵书。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由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任为军师。前353年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捷。前341年攻魏救韩,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破魏军,俘太子申,庞涓自杀。主张"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著作有《孙膑兵法》。
田忌
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是桂陵之战。齐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围攻赵国的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认为魏在邯郸城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已筋疲力竭,出兵时机成熟,便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田忌原拟直接进攻魏主力,后采纳孙膑“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趁魏国国内防务空虚,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攻赵的魏军“释赵而自救”,待魏军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结果,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败魏军。
再一次是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齐威王十五年),魏将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集大臣谋议“早救还是晚救?”邹忌认为“不如不救。”田忌认为“应该早救。”孙膑则认为应等韩、魏两败俱伤时出兵,这样既可令韩完全听命于齐,又可有战胜魏兵的把握。齐王采纳孙膑的意见,暗中答应救韩,韩国因为仗恃有齐国的救援,坚决抗魏。五战不胜,又向齐求救,齐威王抓住韩魏俱疲的时机,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十万兵力救韩。齐军仍以攻其必救的“围魏救赵(这次是救韩)”战法,直奔魏都大梁。庞涓闻齐进军国都,遂撤消对韩的包围而回师,欲击破齐军于大梁。魏惠王也大肆兴兵遣将,以太子申为上将军,率军十万迎击齐师,企图与齐军进行决战。孙膑根据魏军骄傲轻敌,急于求战必将轻兵冒进的情况分析,提出用逐日减灶以引诱魏军追击的策略。田忌乃使齐军退却时为十万灶,第二天减到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追行三日大喜,认为齐军怯懦,三天士卒逃亡者过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轻骑锐卒,兼程追赶。孙膑计算魏军的行程,判断将于日落进入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乃于马陵道路狭窄、地势险要处设下埋伏。庞涓的追兵,果然在预计的时刻进入齐军设的埋伏圈,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溃散,齐军全面出击,大败魏军,擒魏太子申,庞涓愤愧自杀。
这一仗,魏国遭到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则逐渐强盛起来。
田忌因与齐相邹忌不和,于马陵战后的第二年逃奔楚国,封于江南。齐宣王即位后,又受召回国复职。
廉颇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池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磋商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认为自己做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城,扩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动动口舌却位高于我,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舍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说:“强秦与廉颇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当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这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它强烈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末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参见邯郸之战),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现在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参见秦灭赵之战)。
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长300米,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
公元前515年因避齐乱奔吴,至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经其好友伍子胥推荐将其所著《孙子兵法》二三篇献给吴王,并在吴宫教战,实践了兵法之妙,被拜为将军,辅佐吴王,经军治国,联合唐、蔡二国于公元前506年,孙武与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万,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消灭楚军20余万,首创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史称:“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伏越人,名显诸侯。”而后因吴王夫差荒淫无度,辞官隐居而殁。
【左丘明】 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 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相传《左传》为其所著,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是为战国四公子。
一、信陵君
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安嫠王即位十数年,齐楚相约攻魏。老臣唐睢西说秦昭王,秦发兵救魏。安嫠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居然“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信陵君乃纵论天下形势,谏阻魏王,指出秦乃虎狼之国,“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韩为魏之屏障,韩存则“卫、大梁、河外必安”,韩亡则魏危在旦夕。事实上,后来秦果于秦王政十七年亡韩,二十二年亡魏。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信陵君可谓高瞻远瞩。
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王请救于魏。三晋本为一家,赵魏尤其唇齿相依。但魏王畏秦,令晋鄙将十万大军屯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信陵君数劝魏王不得,乃窃符救赵。目光高远,当机立断,信陵君可谓不世之英雄。
信陵君留赵十年,“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将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赫赫武功,名震天下。以秦之强,于公子在世之日,不敢复加兵谋魏。
信陵君亲韩救赵存魏,于三晋及天下其功可谓大矣,可惜功高震主,秦王又以反间计日毁公子于魏王。魏王本畏公子,遂“使人代公子将”。为免杀身之祸,信陵君“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四年后便“病酒而卒”。实令人扼腕叹惜。
四公子皆称喜士,致食客数千,但唯有信陵君乃真正能下士者。每闻贤者,必卑躬往请,以诚相求,以礼相交。如大梁侯嬴、朱亥,邯郸毛公、薛公。汉高祖少时即闻公子贤,即位后“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十二月,为战国王者及秦始皇置守冢十家。非王而获守冢者独信陵君一人。史记: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信陵君之贤,诚不虚也。
二、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辅国持权,说一不二,自有其过人之能。
黄歇初以博闻辨术事顷襄王,封左徒。二十一年,秦拔楚郢,“烧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复拔巫黔中郡。是时黄歇为楚使于秦,知秦王轻楚,恐秦举兵灭楚,遂以滔滔辨才说秦昭王,指出“天下莫强于秦楚”,秦楚相争犹如二虎相斗。蚌鹤相争渔人得利,灭楚而致韩魏强盛实属不智之举。再者秦楚素来友好,韩魏于秦却有累世之怨。故仇楚不如善楚,伐楚不如伐韩魏。昭王以为善,乃止将军白起,“发使赂楚,约为与国”。
顷襄王二十七年,太子完质于秦,黄歇随行。三十六年,顷襄王病,黄歇乃设计使太子逃归楚。秋,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春申君,从此荣宠不衰。
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考烈王无子。赵人李国欲献其妹于楚王,恐无子失宠,遂投春申君门下。春申君性好渔色,年近花甲,色心未衰,乃自取其妹。及有身,李园教其妹言于春申君:“楚王虽幸君,然王无子,百年后必立兄弟。君相楚日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异日恐有杀身之祸。不如进妾于王,一旦有子,则楚国尽为君之天下矣。”春申君“大然之”,乃进之楚王,欲效吕不韦故计。后果生男,立为太子,李园遂受重用。
李园本非善人,得势后更是野心勃勃,阴养死士,欲取春申君而代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春申君徒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懵然不知。二十五年,考烈王病,春申君门下贤者朱英劝春申君:“楚王卒,李园必杀君以灭口。”可怜春申君一生玩弄权术阴谋,此时居然天真,以为李园“弱人也,仆人善之,且又何至此!”十七日后,考烈王卒,李园使死士刺春申君于棘门,“尽灭春申君之家”。
春申君初为左徒时,外无宾客之助,内无王室之亲,说秦以存魏国,设计而归太子,独赖其才而成大事,其智何其明也。及为相国,五年将兵救赵,八年北伐灭鲁,复兴楚国。以非王室宗亲而相楚二十五年,言必听、计必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为相国实则楚王也。其文治武功、才能手段可见一斑。一世英雄,暮年竟灭族于竖子之手,可怜!可叹!
三、孟尝君
齐田文,父为田婴,祖为齐威王。宣王为其亲叔,缗王为其堂兄。田婴封于薛,谥为靖郭君。田文代立,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少有远谋,深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劝田婴舍家业而厚待宾客,由是“名声闻于诸侯”。孟尝君待客平等,“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且常施惠于宾客亲戚,客以此多归孟尝君。
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不得。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不得已而入秦。秦昭王始欲相之,后欲杀之。孟尝君赖其客中能为鸡鸣狗盗者之力,得脱此难。
后孟尝君相齐,缗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赖其客冯獾游说秦王和齐王而得复其位。
及田甲劫缗王,缗王甚疑孟尝君为主谋。孟尝君不得自辨,遂逃。其舍人魏子等“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缗王乃“复召孟尝君”。
孟尝君所经此三难,卒赖宾客之力而免,故世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司马迁以为“名不虚”。但其心胸狭隘,好为阴谋,故王安石于“鸡鸣狗盗者出其门”颇有微词,不为无因。
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脱秦难,经赵返齐。赵人闻其贤,出观之,皆笑其身材矮小。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气量何其小哉!
孟尝君谢病归养后,秦逃将吕礼相齐。孟尝君恐失势,乃行阴谋手段排挤吕礼,后又借刀于秦相魏冉,终将吕礼逼走。
齐缗王三十八年,齐灭宋,欲废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缗王亡在莒,遂死焉”。孟尝君为泄一已之愤,不思破六国之合,致使乐毅将六国之兵,下齐七十余城。若非有田单出世,行反间计,排火牛阵,齐国几乎宗庙无存。孟尝君实为齐千古罪人。
战国时诸侯争霸,目无周王,然名义上周室仍为共主,有类于近代军阀割据。因此士只求一展胸中抱负,并无忠君爱国之念。魏张仪相秦,齐孙武事吴,卫吴起事魏相楚,东周苏秦事燕并佩六国相印,皆自然之事。故伍子胥去楚事吴,引兵伐楚,以报父兄之仇,时人未尝稍有非议。但孟尝君身为齐宗室嫡亲,不思救国反为魏相,坐看齐几乎灭国,实乃数典忘祖之辈。
其后田单复齐,襄王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孟尝君死后,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君遂绝嗣无后。
四、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乃武灵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赵之诸公子中,赵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孝成王七年,秦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使平原君请救于楚,赖客毛遂之力而定赵楚合纵。平原君返赵,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听李同之劝,尽散家财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兵三十里,已而魏楚军至,邯郸围解。
赵胜虽名列四公子,但名不副实。史书所言其“喜宾客”,其实“徒豪举尔,不求士也”。为一美人而寒宾客之心,毛遂处其门下三年而不知其才,其好士不过尔尔。后信陵君留邯郸,从贤者毛公、薛公游,平原君闻之,笑信陵君妄从博徒浆者游,致门下士“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可见平原君徒好虚名以自喜耳。
平原君虽为赵相,其实才具平庸,目光短浅。孝成王四年,秦攻韩上党,旦夕且下。上党守将冯亭乃使使者告赵王:“韩不能守上党。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赵王大喜,召平阳君赵豹相商,赵豹以为不可,“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赵王向无自知之明,脸皮又极厚,居然说:“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复召平原君问之。平原君同样愚蠢,既看不破此嫁祸之计,也未考虑后果。利令智昏之下劝赵王道:“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王乃使赵胜受地。秦以倾国之力攻韩而赵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赵。赵遂有长平之祸、邯郸之围。
平原君虽不识大体,但所谓庸人有庸福。孟尝君灭族,春申君灭族,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郁而死。独平原君历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一生竟无大难。死后,“子孙代,竟与赵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结局最好,天妒英才,信不虚也。
7. 隋唐人物历史故事
高祖上
,姓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版铉,仕燕权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斋
七年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知
J
8. 评价些历史人物
【评价秦始皇】
赤县神州一圣君 ,
开天辟地无古人;
长城万里三千载,
远逐敌内虏无胡尘。
天下通用尺容斗称,
车同辕轨书同文,
兴亡盛衰终一统,
始皇功德并日轮。
【评价李世民】
贞观盛世圣明主,,
文治武功任逍遥;
皇运三百何其盛,
拓疆万里逞英豪。
鼓腹讴歌安黔首,
酒绿灯红品玉箫;
已过一千二百载,
后人无不赞唐朝。
【评价孔子】
千古一圣,唯有仲尼;
立天下法,为万世师。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钻之弥坚,仰之弥高。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篇孝经暖人心。
9.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版国时期名医。权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3、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4、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5、商鞅,战国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孙鞅、卫鞅,卫国(今河南濮阳)人,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38年。商鞅是战国时没落贵族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