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对待历史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态度
学会三七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历史我们要古为今用,向学生介绍一个中华民族英雄人物,其意可嘉。作者担心的是,以我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可能不会把故事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厘清,而纯粹把岳飞当成是一种歌颂“守将”的宣传,把一个丰富的历史事件表面化、苍白化,结果弄到最后,岳飞到底是忠于什么,谁也搞不清楚。 吴俊刚先生的宏文《不宜轻侮忠义之士》(刊10月23日《联合早报·言论》版)中所说的“华文报方块作者”,虽未指名道姓,却是指区区在下无疑,这里先不打自招。 吴先生要教训我的是,我们不应该以今天的眼光为忠义之士胡乱安上愚忠的罪名,并加以轻侮。说实在的,这样的指责我担当不起。读者如果曾细读小文《岳飞》,当可发现,那是莫须有的罪名。我只是想说明,在岳飞的故事中,包含着两种“忠”的冲突。如果我们要把岳飞的故事拿来当教材,首先就应该厘清这个文化符号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如此而已。本文旨在进一步阐明这个观点。 但在进入正题之前,要先把一点想法交代清楚。我们今天大谈岳飞是不是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族英雄,其实是在20世纪民族主义大兴后,“民族国家”(nation-state)被当成是人们无可争议的效忠对象的观念下的产物。事实上,当“民族”、“国家”的合理性被无限扩大,往往会成为暴力的根源,或者是某些人压制另一些人的工具。这点,已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但由于问题过于复杂,不是本文所能讨论的。这里只想说明,我不认为“爱国”就是一种不可质疑的高尚情操,最低限度,我们也该问:爱什么样的国?如何爱国?但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搁置一旁,先假定爱国、爱民族是人类伦理道德的最高表现。 谁是黑脸谁是白脸不重要 我以为,我们今天看待历史,可以有两种态度,或者说,两种层次。一是为学问而学问,要设法弄清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纯粹就事论事,不含价值判断,不以今非古。在这个层次上,谁是黑脸谁是白脸并不重要。比如在研究岳飞时,就不必管岳飞秦桧孰忠孰奸,主战派和主和派,到底谁正义谁邪恶,这样才可以更深入地探讨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观点。如有学者就指出,南宋主和主战两派的斗争,可能隐含了南北两地士绅阶层的利益冲突。这当然是一家之言,我们可以选择接不接受,但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善恶的问题是很次要的。 当然,不含价值判断不表示就百分之百的客观,任何历史著作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必然要回答那个时代所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把岳飞本人放到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中考虑,也要把所有关于岳飞的史料做如是处理。吴先生引岳飞的孙子岳珂记载岳飞言行的史料,而不考虑其中是否有对其祖的过份溢美之词,显然有违严谨的治学之道。 更何况,当吴先生说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中,我还以为吴先生是要提醒我们对历史人物应该有一“同情的了解”,可是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吴先生对待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却和他自己标榜的态度背道而驰。左一句“奸臣”,右一句“内奸”,一味口诛笔伐,使人怀疑吴先生是否真能如斯客观,真能如他自己所说,要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局限,不要一笔抹杀,全盘否定? 让历史人物到我们的时代 其实所谓时代的局限,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古人的局限,因为我们要古人为我们所用,我们就只好把自己的价值观套到古人头上,这其实就是第二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我们着眼于今天,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就得让历史人物到我们的时代来和我们交流。我们今天谈“逃兵”、“守将”,无端端扯上岳飞,正是在做这样的事。在这个层次,就需要牵涉到价值判断,以及以今天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常说,对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所谓精华糟粕,完全是我们自己下的定义,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历史人物的事迹,是不是能够在今天为我们提供某种积极的意义。 刘子健教授关于岳飞的文章,同时兼顾到这两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他首先讨论岳飞的事件,试图说明宋高宗是杀岳飞的主谋,秦桧在很大程度上是代罪羔羊。他进一步说,岳飞之死,以及他后来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在古代中国,“忠”主要是指忠君而不是忠于国家民族,岳飞的故事,正是这一类“忠”的典范。当然,刘教授用意不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他本人对中国古代的极权专制深恶痛绝,因此提醒现代人在宣扬“忠”的时候,要注意其中不符合现代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别让它成为灌输愚忠愚孝的工具。 对愚忠的批判完全一致 至于吴先生所极力推荐的邓广铭教授,据我了解,也同时兼顾到这两种态度。他以大量的史料证明秦桧是主谋,同时岳飞也是一个敢于反对宋高宗意见的将领,所以绝不能算是愚忠,他最后放弃兵权,完全是为了大局着想。从纯粹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刘邓二位教授的结论南辕北辙,但如果从评价历史人物的角度看,他们对于愚忠的批判则是完全一致的。不难想像,如果邓教授经研究后发现,岳飞的确只对皇帝惟命是从,他才不会理会什么时代局限,而是马上对岳飞痛加针贬了。比如邓教授就面对岳飞镇压“农民起义”这个棘手的问题。岳飞镇压杨幺等人的军事活动,如果是在1949年以前,那是完全不存在问题的,可是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里,邓教授就得特地挑出岳飞的这个“罪行”,说岳飞“欠人民血债”,是一个“负有罪咎的人”,所幸岳飞还有破金兵的事迹可以“将功赎罪”。所以邓教授同样是以他所处的时代的价值观去评判岳飞,可是为什么吴先生对邓教授如此推崇,而对我辈要求检视岳飞的故事,看看其中是否含有不适用于今天的,愚忠的成份,就说是一棍打死一个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 我们要古为今用,要向学生介绍一个中华民族英雄人物,其意可嘉。我所担心的是,以我们急功近利的心态,我们会完全不以第一种态度去尽可能把故事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厘清,而是直接以第二种态度,纯粹把岳飞当成是一种歌颂“守将”的宣传,把一个丰富的历史事件表面化、苍白化,结果弄到最后,岳飞到底是忠于什么,谁也搞不清楚。 走笔至此,想到小时候读岳飞故事时的疑惑:为什么岳飞要听皇帝的话,不但自己白白牺牲,还失去收复北方的大好良机?岳飞是不是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忠,辜负了国家民族? 当时的我会这么问,难道今天的学子就不会?我们要把岳飞的故事当成教材,不可能只告诉学生岳飞是如何威风凛凛大败金兵,还得告诉他们,岳飞是怎么死的。到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得面对岳飞到底是忠于什么的问题,那我们是应该仔细向学生解释两种忠的不同,还是大喝一声:“我说岳飞忠就是忠,你多问什么?竟敢如此轻侮忠义之士,也不去照照镜子!”
Ⅱ 如何正确对待历史人物
我历来主张以一种大历史观来对待历史,这包括很多方面,就不细说了,这里说下我对它定义的核心三点。
第一,不可偏颇,要多方查证,不可偏听偏信,因为历史基本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的观念很容易使真相被淹没。
第二,无论历史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要尊重。个人喜好是个人喜好,但是不可用个人喜好来造谣抹杀和篡改历史,而且要就事论事,不可一概而论,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历史,以历史关键人物为坐标流动方向的人事等复杂的集合,我们评判一个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的标准就是其出发点以及结果是否对人民造成了良好的影响。这就是大历史观的根本所在,人本思想,民本思想,任何人物,任何王朝,任何政党,只要对人民有利,我们都要支持,只要背离人民,压榨人民,我们都要反对!
Ⅲ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正确来评价历史人物,其自前提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后者是方法和路径,路径正确才会有正确的结果。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个人的思想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神”说成是历史 发展的动力,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Ⅳ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历史英雄人物
普通人抄随大流,随身袭边人。历史上英雄人物太多,一个个了解非普通人所能。假如对其中某人有仔细的了解,当然又可以别出观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原因是刻意为之,有的原因是无意为之,其名气和受尊重程度和其真实功绩有了区别,甚至英雄人物沦为反派,或者造出本不存在的英雄人物,这些情况都是真实存在的。
Ⅳ 对待历史人物无产阶级领袖的正确态度
大家知道,根据毛主席的遗愿,邓小平并非他老人家的合法继承人。尽管长期以来这位老战友在以前的很多次党内斗争中多次支持毛本人,甚至为此坐了自己人的牢,却无怨无悔,从而深得毛主席的信任和提携,建国初期,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对小平同志的看法,称赞他办事公道,有能力,并且在毛主席的提名下历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长等重要职位,但这些并不表明他是一个靠吹牛拍马之徒的本事上来的党的高级干部,事实上,当他发现毛存在一些如浮夸风等经济决策错误的矛头时便敢坚决予以制止,这就证明他是一个干实事做真人的好领导,于是晚年为党内权力争斗而不惜对并肩作战多年的竞争对手采取血雨腥风的敏感政策的毛伟人疏远邓小平,甚至打击邓小平也就自然而然。其实只要邓小平他稍微做人奸猾点,就不会累次受到政治打击,后来,文化大革命的末期,由于邓小平为一批老革命中最年轻的领导人,毛也给予了邓妥协的机会,出山后又做了国务院副总理,可是邓小平的认真对待事实的牛脾气态度还是继续得罪了当时权倾天下的毛主席,结果他又被打倒,身陷万劫不复之中。要不是上世纪70年代末,在叶剑英等一批老同志的支持下,重新出山,可能邓小平就不会有机会成为我国伟大的改革设计师了。但就在他复出后的党和国家的转型时期,为了今后在意识形态以及未来路线上确立明确的方向,便迫切需要对历史若干个问题的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当然也包括对毛本人以及毛主席思想的评价,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排除个人恩怨和感情好恶客观评价毛主席的功过是非是明智的,符合共产党的组织利益的。
显然,政治上是没有真正的对错的,有的只有永恒的集团与阶级以及个人的利益。当时对于对毛本人以及毛主席思想的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影响着今后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和行动方向,而且也一定会关系到党将来的生死存亡,意义非常重大,必须让重新出山的邓小平能够拿出来高瞻远瞩的政治胆识和勇气来。不过从历史渊源来看不难发现,如果凭借邓小平的私人感情是想全盘否定毛泽东的个人的,但后来他看到苏联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面否定的代价,不久自己也被人以同样的理由赶下了台,是继续走毛主席的一套关于社会主义的道路,延续他建立的政府组织体系和管理方法,特别是意识形态的一套理论,还是不走业已暴露出来制度弊端的社会主义道路,借鉴一套西方的民主制度,重新开创一个新的理论领导全党,稳定大局?自然后者一时比较困难,比起来建立新的一套党建理论和政府组织框架以及社会制度,继续采用有着更加广阔群众基础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与衍生物既得心应手,风险又小,不致于引起全面的党内思想混乱,暂时不会给予潜在政敌以可乘之机,何乐而不为?这个道理就和庙里和尚的衣钵一样,不管前面方丈如何不好,只要你还是想走他的路线你就得承认他的宗教思想和合法性,历史上比如元清等外族统治中国就沿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实在既是聪明之举,也是被迫无奈。至于评价毛主席的功过“三七开”是否科学对错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也没有去考证追究了,重要的是它维持了党的长治久安这才关键,这就是邓小平除了主持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之外又一大杰出的党内贡献!
现实和政治就是如此残酷,历史发展的方向说是顺应潮流来得容易,还不如说是适应某些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利益需要的一次次选择,昨天这样,今天这样,明天还是这样。
Ⅵ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原则是什么
(1)必须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要件
(2)必须坚内持阶级分析方法容,深入了解他们所代表那个阶级的
(3)必须坚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任务的历史作用
(4)必须坚持用全面分析与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Ⅶ 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是
以史为镜
Ⅷ 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正确态度:要想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回原则下。
具体注意下列几点:答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全面的评价,防止以偏概全。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Ⅸ 历史人物评价 怎样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正确来态度:要想对历史人自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
具体注意下列几点: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全面的评价,防止以偏概全。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Ⅹ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必须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要件。
(2)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
(3)必须坚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任务的历史作用。
(4)必须坚持用全面分析与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讲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10)对待历史人物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扩展阅读:
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第二,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依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