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历史故事唐太宗

历史故事唐太宗

发布时间:2021-03-05 15:37:13

『壹』 有关李世民的历史故事

李世民的历史故事——箭术无双

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

虎牢关之战时,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相随,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我如何!”足见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李世民继位前曾任天策上将,设天策府。李世民继位后在苑囿内狩猎,有一群野猪奔了出来。李世民四箭射杀了四只,但还是有一头雄壮的公野猪冲到近前。

吏部尚书唐俭慌忙下马,与之搏斗。李世民拔剑砍死野猪,笑着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原来唐俭曾任天策府长史。唐俭当即回答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李世民觉得唐俭说得有理,于是停止了狩猎。

(1)历史故事唐太宗扩展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县),少年从军,擅长骑射,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封为敦煌郡公,善于用兵。进入长安后,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为秦国公。唐朝建立后,官至天策上将、司徒,封为秦王。

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儿子,册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正式即位,年号贞观。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贰』 李世民的历史小故事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历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

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渊只是贵族世家中一个很平凡的人物,不过他虽然平凡,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却都是一代英雄。而尤以李世民的功绩最大,几个最强悍的敌人,像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被他统军击败。由于封建王朝实行的是皇长子继承制度(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一旦亲王声望和力量,跟太子相等,甚至超过太子时,残酷无情的政变和流血事件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这是专制政体下无法解决的死结。 基于这一原因,新兴的唐王朝在建立不久就走上了几十年前隋王朝所走过的道路,发生了夺嫡斗争。
公元626年(唐王朝建立的第九年),秦王李世民陷入了和他父亲当年一样的左右为难中,所不同的是,他父亲是为君臣之道,而他则是为了兄弟情义。在秦王府幕僚欲以死相谏之后,日后的唐太宗下定了决心。他在早朝之前兵伏玄武门,格杀了他的哥哥太子建成和弟弟齐王元吉。当时,唐太祖李渊正在皇宫内的湖上泛舟游玩,李世民的军队冲到面前,声称护驾。老人家这才知道两个儿子已死。为了避免与杨坚同一命运,他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杀兄弑弟逼父,俨然就是第二个隋炀帝杨广——虽然他给父亲留了一条活路,而不是象杨广那样把父亲活活打死,但他与杨广不同的是:杨广在处心积虑十四年成功夺得皇位之后,剩下的就是无休无止地发泄着他变态的欲望,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把强大的隋王朝彻底推进了深渊;而李世民则随时随地都用杨广作为警惕对象,每一件措施都力争跟杨广的不同。最终,李世民大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继西汉王朝之后,为中国开创了长达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贞观之治”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经过长期的战乱,无数土地荒芜,人民更乐于和平安定,谋生也变得相对容易等等。但这些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李世民大帝个人的优秀才是最主要的因素,李世民大帝和他的谋士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组成了一个高效、廉洁、睿智的管理团队,互相勉励督责,兢兢业业从事国家建设。在人民尊重和信任的支持下,推行廉洁政治,获得空前成功。 李世民严厉地控制自己不去触及“绝对权力”这根使无数君王堕入深渊的魔杖,并且鼓励和接受最难堪的逆耳之言。他对官员们要求:“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隋王朝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他的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报告给我。”

有一次,他下令男子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也应征集当兵。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署敕,李世民告诉他:“这都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是你却先失去诚信。”李世民愕然,魏征说:“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立即收回命令。李世民又下令凡官员伪造资历,限期自首,否则处死。限期过后,又有查获,李世民命即斩首。大理少卿戴胄忠(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副院长)却只判流刑,李世民大怒说:“你故意使我说话不算话!”戴胄忠说:“陛下命令,不过一时的喜怒。法律却经过慎密研究,颁布天下,人民共守。陛下应忍小忿而存大信。”李世民大喜说:“你执法如此严正,我还有什么忧虑!”李世民又大修洛阳宫殿,给事中张玄素说:“陛下当初克复洛阳,把隋王朝宫殿全部烧掉,不到十年,却加倍经营。为什么从前厌恶它,而今却效法它。这种情形,比杨广更坏。”李世民变色说:“你说我不如杨广,那么比子受辛如何。”张玄素说:“如果不停工,就跟子受辛一样。”李世民叹息说:“我考虑不周到,才有此错误。”赏赐张玄素绸缎二百匹,立即停工。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长史权万纪:“这都是权万纪不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很久很久,怒气平息,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柳范嘉勉。

最严重的一件事发生在公元632年(这件事诸多正史野史都有记载),李世民受不了魏征的直言指责,也在大怒中回宫,一面发誓:“老不死的乡巴佬,这回非宰了你不可(这当然不会是李世民的原话,不过史书中的记载必然是经过了润色,恐怕也真实不到哪里去,倒是我这句恐怕更贴合当时李世民的心情)”长孙皇后见皇帝暴走,就问乡巴佬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这时的长孙皇后显示出了她完全能够匹配名君的杰出气质,她立即换上正式的皇后服饰,站在庭院之中,向皇帝大礼参拜。李世民大吃一惊。长孙皇后说:“我听说,领袖英明则部下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你的英明,我怎能不祝贺!”李世民这才想到他自己过分,不久之后,即擢升魏征为侍中(相当于宰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长孙皇后是西汉的吕后或者清末的慈僖又或者是现代的某某一类的人物,魏征会是个什么下场......得妻如此,恐怕也是成就李世民千古英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向理性屈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对于手握无限权利的封建君主来说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数百位帝王中第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然是由于他的勋业,也更是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以后所有帝王乃至今天我们所需要效仿的典范。

『叁』 唐太宗的小故事

唐太宗有一次在后花园赏玩一只鹞鹰,结果魏征到了,他十分害怕就把鹞鹰藏到怀里。魏征其实早已看到,但故意说了很长时间的问题,结果鹞鹰竟然憋死了。李世民很伤心,但他却嘉奖了魏征,因为魏征是为了他和他的王朝所着想。
这告诉我们如果别人为了我们的长远而暂时的对我们产生一些小损失也不要太过于计较,因为别人是为了我们。
在中国所有伟大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626~649年的二十三年,但他的功绩及名声丝毫不逊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创业之主。用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的一句话,只有等到“唐太宗登地位,唐朝才开始盛大起来”的。而且,他还是著名的军事家、书法家,他开创的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生于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他的父亲李渊,袭封“唐国公”,是有名的“八柱国”之后;母亲纥窦氏(即窦氏)也出身名门,乃当时极为显赫的高门窦家之女。
李世民是李渊与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在他之上有大哥建成,之下有三弟玄霸、四弟元吉。他四岁时,有位善相的看到他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及至他长大,果真风度翩翩,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太原公子”。
公元615年,李世民十六岁,遵父命娶名门之女长孙氏为妻。长孙氏即是后来极富盛名的长孙皇后。之后二年,他一直参与他父亲的叛隋大计。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他身边,集聚了大量的有才华的人。例如《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就曾称他:“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里也说他“于晋阳密召豪友”。与他的兄弟相比,他的确是位早熟的政治人才。
李世民十八岁那年,即公元617年,随父亲李渊自太原起兵。他率领部队和他的门客打前阵,很快就击败了隋朝的军队,攻入长安,并且灭了隋。唐初论功勋,以李世民为最大,被封为“秦王”。
此后,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了当时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礼仪的招待。
随着他声望日盛,李世民与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微妙起来。此时他的三弟玄霸已死,大哥建成与四弟元吉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他们几次密谋杀害李世民,但都没有成功。
此时大臣间也因此互相倾轧,势成两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建成、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另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他门客的建议下,先发制人,于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政变,兄弟喋血,一举消灭了建成、元吉的势力,成为王朝的唯一继承人。
是年八月初九,他强迫他父亲李渊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自此开始了他二十三年的统治。
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649年,患得了痢疾,医治无效,于次年五月病死于终南山别墅“含风殿”。他死后被葬在今天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是为“昭陵”。他的谥号为“文皇帝”
在中国所有伟大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626~649年的二十三年,但他的功绩及名声丝毫不逊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创业之主。用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的一句话,只有等到“唐太宗登地位,唐朝才开始盛大起来”的。而且,他还是著名的军事家、书法家,他开创的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生于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他的父亲李渊,袭封“唐国公”,是有名的“八柱国”之后;母亲纥窦氏(即窦氏)也出身名门,乃当时极为显赫的高门窦家之女。
李世民是李渊与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在他之上有大哥建成,之下有三弟玄霸、四弟元吉。他四岁时,有位善相的看到他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及至他长大,果真风度翩翩,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太原公子”。
公元615年,李世民十六岁,遵父命娶名门之女长孙氏为妻。长孙氏即是后来极富盛名的长孙皇后。之后二年,他一直参与他父亲的叛隋大计。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他身边,集聚了大量的有才华的人。例如《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就曾称他:“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里也说他“于晋阳密召豪友”。与他的兄弟相比,他的确是位早熟的政治人才。
李世民十八岁那年,即公元617年,随父亲李渊自太原起兵。他率领部队和他的门客打前阵,很快就击败了隋朝的军队,攻入长安,并且灭了隋。唐初论功勋,以李世民为最大,被封为“秦王”。
此后,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了当时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礼仪的招待。
随着他声望日盛,李世民与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微妙起来。此时他的三弟玄霸已死,大哥建成与四弟元吉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他们几次密谋杀害李世民,但都没有成功。
此时大臣间也因此互相倾轧,势成两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建成、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另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他门客的建议下,先发制人,于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政变,兄弟喋血,一举消灭了建成、元吉的势力,成为王朝的唯一继承人。
是年八月初九,他强迫他父亲李渊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自此开始了他二十三年的统治。
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649年,患得了痢疾,医治无效,于次年五月病死于终南山别墅“含风殿”。他死后被葬在今天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是为“昭陵”。他的谥号为“文皇帝”。

『肆』 唐太宗历史故事

天早朝,魏征没来来,唐太宗问臣子,有源人回答说:“魏征于昨日半夜死了”早朝过后,唐太宗极其伤心地对长孙皇后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好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
姓名:李世民
性别:男
民族:汉族(有鲜卑血统,唐朝李氏皇室历代为北朝贵族,与鲜卑通婚,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就是鲜卑人)
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唐高宗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加谥文武大圣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历史地位:民族英雄,天可汗,天朝千古一帝。(注:天可汗不特指李世民,李世民只是第一个被成为天可汗的人,唐肃宗也被外藩称为天可汗)
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书法家,诗人。。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
生卒时日: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52岁) 铜镜啊”

『伍』 唐太宗李世民,有关于唐太宗的一些小故事有哪些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历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

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渊只是贵族世家中一个很平凡的人物,不过他虽然平凡,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却都是一代英雄。而尤以李世民的功绩最大,几个最强悍的敌人,像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被他统军击败。由于封建王朝实行的是皇长子继承制度(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一旦亲王声望和力量,跟太子相等,甚至超过太子时,残酷无情的政变和流血事件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这是专制政体下无法解决的死结。 基于这一原因,新兴的唐王朝在建立不久就走上了几十年前隋王朝所走过的道路,发生了夺嫡斗争。
公元626年(唐王朝建立的第九年),秦王李世民陷入了和他父亲当年一样的左右为难中,所不同的是,他父亲是为君臣之道,而他则是为了兄弟情义。在秦王府幕僚欲以死相谏之后,日后的唐太宗下定了决心。他在早朝之前兵伏玄武门,格杀了他的哥哥太子建成和弟弟齐王元吉。当时,唐太祖李渊正在皇宫内的湖上泛舟游玩,李世民的军队冲到面前,声称护驾。老人家这才知道两个儿子已死。为了避免与杨坚同一命运,他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杀兄弑弟逼父,俨然就是第二个隋炀帝杨广——虽然他给父亲留了一条活路,而不是象杨广那样把父亲活活打死,但他与杨广不同的是:杨广在处心积虑十四年成功夺得皇位之后,剩下的就是无休无止地发泄着他变态的欲望,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把强大的隋王朝彻底推进了深渊;而李世民则随时随地都用杨广作为警惕对象,每一件措施都力争跟杨广的不同。最终,李世民大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继西汉王朝之后,为中国开创了长达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贞观之治”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经过长期的战乱,无数土地荒芜,人民更乐于和平安定,谋生也变得相对容易等等。但这些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李世民大帝个人的优秀才是最主要的因素,李世民大帝和他的谋士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组成了一个高效、廉洁、睿智的管理团队,互相勉励督责,兢兢业业从事国家建设。在人民尊重和信任的支持下,推行廉洁政治,获得空前成功。 李世民严厉地控制自己不去触及“绝对权力”这根使无数君王堕入深渊的魔杖,并且鼓励和接受最难堪的逆耳之言。他对官员们要求:“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隋王朝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他的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报告给我。”

有一次,他下令男子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也应征集当兵。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署敕,李世民告诉他:“这都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是你却先失去诚信。”李世民愕然,魏征说:“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立即收回命令。李世民又下令凡官员伪造资历,限期自首,否则处死。限期过后,又有查获,李世民命即斩首。大理少卿戴胄忠(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副院长)却只判流刑,李世民大怒说:“你故意使我说话不算话!”戴胄忠说:“陛下命令,不过一时的喜怒。法律却经过慎密研究,颁布天下,人民共守。陛下应忍小忿而存大信。”李世民大喜说:“你执法如此严正,我还有什么忧虑!”李世民又大修洛阳宫殿,给事中张玄素说:“陛下当初克复洛阳,把隋王朝宫殿全部烧掉,不到十年,却加倍经营。为什么从前厌恶它,而今却效法它。这种情形,比杨广更坏。”李世民变色说:“你说我不如杨广,那么比子受辛如何。”张玄素说:“如果不停工,就跟子受辛一样。”李世民叹息说:“我考虑不周到,才有此错误。”赏赐张玄素绸缎二百匹,立即停工。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长史权万纪:“这都是权万纪不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很久很久,怒气平息,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柳范嘉勉。

最严重的一件事发生在公元632年(这件事诸多正史野史都有记载),李世民受不了魏征的直言指责,也在大怒中回宫,一面发誓:“老不死的乡巴佬,这回非宰了你不可(这当然不会是李世民的原话,不过史书中的记载必然是经过了润色,恐怕也真实不到哪里去,倒是我这句恐怕更贴合当时李世民的心情)”长孙皇后见皇帝暴走,就问乡巴佬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这时的长孙皇后显示出了她完全能够匹配名君的杰出气质,她立即换上正式的皇后服饰,站在庭院之中,向皇帝大礼参拜。李世民大吃一惊。长孙皇后说:“我听说,领袖英明则部下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你的英明,我怎能不祝贺!”李世民这才想到他自己过分,不久之后,即擢升魏征为侍中(相当于宰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长孙皇后是西汉的吕后或者清末的慈僖又或者是现代的某某一类的人物,魏征会是个什么下场......得妻如此,恐怕也是成就李世民千古英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向理性屈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对于手握无限权利的封建君主来说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数百位帝王中第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然是由于他的勋业,也更是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以后所有帝王乃至今天我们所需要效仿的典范。

『陆』 历史的故事,真实的 关于唐太宗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专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属,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柒』 唐太宗的历史典故和古诗词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正如司马光曰:“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简介如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任用贤能,选贤任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
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胜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工书法、富文词,唐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经破薛举战地》唐.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这首诗前十句是描写诗人当年的英姿豪气和与薛军激战的情形。前四句:“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诗人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英气逼人,提戈持节,英勇杀敌,心胸高如空中的朗朗晴日,志节如同秋霜一样纯洁。后六句:“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诗人以一系列新颖的意象来作比喻:唐军在征战之时,其锋芒所向,有如惊电骤起,其势如长河的奔涌,一泻而出。薛军的营垒如同天外星陨,顷刻粉碎沉落,而兵阵亦如风卷横云,顿时四分五裂,这样,一次大战,使得敌军气焰大为收敛,再次战斗,就将凶暴的敌人(鲸鲵,古人认为是凶猛的大鱼,雄者为鲸,雌者为鲵)彻底消灭。在这六句中,诗人略去了战争中的细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形象,一气直下,势如破竹,力如千钧。

『捌』 关于唐太宗的故事

据两唐书抄的太宗本纪,李世民袭曾经于四岁时与父亲李渊郊游时,见一识相术之士,其相士先赞李渊为贵人,又赞世民,说其“凡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后遍寻相士不获,并将其改名为李世民。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

(8)历史故事唐太宗扩展阅读:

个人作品

贞观十四年(640年),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后世纪念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开始营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是为埋葬临终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坟墓的长孙皇后而开凿。陵墓依山而建,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依山为陵的先例。

『玖』 关于唐太宗李世明的历史故事

唐太宗 叫李世民 他18岁跟父亲起兵 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善于用人、用兵。 后被立为秦王 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

『拾』 有关李世民的历史故事

这个历史故抄事,比如说是玄武门之袭变,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成为唐太宗的至关重要的一次事变,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在他手下谋臣的支持下,在玄武门伏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最后逼李渊退位,然后第二年就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

阅读全文

与历史故事唐太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