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宜春历史故事

宜春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05 09:31:00

Ⅰ 江西省重大历史事件

汉朝至隋朝
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约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隋朝至明朝
隋朝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至民国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至今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著名的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

Ⅱ 宜春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有哪些

名人有很多,看下面一一列举。
刘梓华 ,原名友芝,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梓木人。生於1912年9月13日申时。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飞夺泸定桥22勇士之一,曾多次负伤,三次昏死,五次立功,荣获奖章五枚,居位通讯员,排长,作战参谋,团参谋长,侦察参谋,作战科长,参谋处长,团长等职位,解放后任天津军区参谋长。参加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腊子口,平型关大捷等战。后因伤口复发,於1951年4月17日逝于北京。周赤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湖田乡林田村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徐稚(97-168),字孺子。宜春的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一说南昌北沥徐村人)。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陶渊明(365-427)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宜春市的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一说九江人)。晋代诗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
郑谷(848-911),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在晚唐,郑谷诗名颇盛。列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刘恕(1032-1078),字道原。宜春的高安市灰埠镇均山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其父刘涣,精研史学。刘恕亦以史学擅名。皇祐元年(1049)举进士,官和川翁源知县。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马光自择英才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荐刘恕同修,转著作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其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汉代由刘攽分修,三国至南北朝由刘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三中人,除范祖禹为成都人氏外,其余两位均为宜春籍人物。
刘攽(1023-1089),字贡父, 号公非。宜春的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刘家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宜春的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木亨(樟树市人)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延祐元年(1314)由布衣授为翰林院国史编修。至元六年(1343)为奎章阁供奉学士,升侍讲学士。乃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绾。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书法。朝廷典册、元勋铭辞,多出其手。
邓王番,字韫玉。宜春的高安市筠阳镇人。唐中和元年(881)自尚书、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乐从事。唐僖宗时,各地兵荒马乱,官吏无能,独邓王番有政声,朝廷据民愿再度正式任命其为袁州刺史,处士彭蟾有诗称贺。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桥梁广济桥为邓王番修建。邓王番任袁州刺史时,见宜春县白芒山(今属分宜)山清水秀,遂举家留居白芒。第6代孙邓悔魁徙居安福瓜畲。其后裔辗转迁徙至四川广安。广安后裔中出了个历史伟人邓小平。
袁继咸(1593-1646),字季通,号临侯。袁州区寨下乡(镇)横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七年(1634)提学山西,上疏抨击权宦。宦党诬陷其贪赃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诬。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其申冤,轰动京城。崇祯十五年(1642),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

张自烈(1597-1673),字尔公,号芑山,又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宜春北厢上水关(今市区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带)人。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博物洽闻。家中藏书36万余卷。明亡,闭门著述。晚年隐居庐山,累征不出,主讲白鹿书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龙山,墓今存。张自烈著述颇丰,尤以《正字通》影响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书,共收录三万三千余字。清代官方编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为蓝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区秀江中路西段,国民时期曾名岂山路,即以张自烈字号而命名。

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号可亭。宜春市的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历任潜江知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兵部尚书。乾隆时,充世宗实录总裁,命协同总理事务。卒赠太傅。朱轼是康、雍、乾三世"恩宠极人臣之分"的显赫人物。为官清廉刚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惠洪(1071-1128),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觉范。宜春市的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号挺斋。宜春的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况钟(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宜春市的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乐四年(1406)为靖安县吏员。后荐为礼部主事。宣德五年(1425),宣宗因江南九郡赋重,要朝中大臣荐举贤能,况钟被举荐任苏州知府。上任后,况钟惩奸吏、裁冗员、减重赋、废苛捐、清积案、平冤狱。深受百姓爱戴,呼为"青天"。治苏任满,苏州一万三千余人联名乞求况钟连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苏州。况钟为官清廉,卒于苏州任上。归葬时,十里长堤站满哭祭人群。古代传奇小说中载有不少况钟办案故事。1956年,昆曲《十五贯》上演,经毛主席、周总理推荐观看,况钟清官之名享誉全国。

邓子龙(1531-1598),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宜春市的丰城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嘉靖年间从伍。万历四年(1576),率兵镇压宁州大沩山农民起义,次年于宁州铜鼓石设铜鼓营,任铜鼓营守备。筑垣垒城,是为今铜鼓县城建城之始。万历十一年(1583),缅甸军犯云南,邓子龙率部平定。升副总兵。后戍边云南。万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露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然遗体有其身无其首,其首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邓子龙善诗著有《横戈集》。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留有邓子龙题刻。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宜春市的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后屡赴京赶考,未中进士,逐渐冷淡功名。崇祯七年(1634)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十一年(1638)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谕期间,写成《天工天物》一书。《天工开物》是一部系统记载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的巨著。此书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编写《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以编写《网络全书》而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国学者)。中国科协纪念的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中,宋应星名列其中。1987年,宋应星纪念馆曾在奉新落成。
张勋,字少轩,号松寿。宜春市的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人。出生农家,8岁丧母,12岁丧父。15岁入富家做牧童,后转书僮。光绪五年(1879)当兵,时年26岁。光绪十年(1884)随部入广西参加中法战争,次年在镇南关大 中战功卓著,越级提拔。后官升参将,管带广武右军各营,驻扎广西边防。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爆发,率马队为前峰入辽东参战。后随袁世凯,升总兵。宣统三年(1911)擢江南提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率部驻徐州,禁其部率剪去发辫,人称"辫帅"。民国6年(1917),张勋率兵入京,拥护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击败,逃入荷兰使馆。后寓居天津。死后归葬奉新陶仙岭。
熊雄(1892-1927),字披素,号介荪。宜春市的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少年在家塾"培兰书室"读书。1907年考取瑞州中学堂。1911年初,考入李烈钧所辖江西新军的学生军。投入辛亥革命的光复南昌行列和"二次革命"的讨袁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回国,投入"护国"、"护法"运动,先后在李烈钧的滇军和程潜的湘军中工作。1920年初,为探索革命真理,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转至德国,与周恩来等筹组旅欧少共,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受党派遣与聂荣臻等一同入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次年为主任。在党内,任两广区委军事部部长,黄埔军校党团书记。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牺牲。

吴有训(1897-1977),字正之。宜春市的高安荷岭乡石溪村人。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学,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出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是为了纪念韩愈的这一功绩。宜春市区的昌黎路也是纪念韩愈。
易安华(1900-1937)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字福如,号济臣,江西宜春人。江西省立第八中学肄业。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1928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次年入中央教导队。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军抗日。1933年冬,升任该团上校团长。 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随八十七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任该师二五九旅旅长。11月,奉命撤离上海。后于镇江任戒严司令。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中华门右翼阵地。9日,日军猛攻光华门、通济门、雨花台。10日午后,第九师团部分日军冲入光华门,占据沿街房屋。乃率部与该师二六一旅经过8个多小时血战,全歼入城日军。后因寡不敌众,易安华与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是南京保卫战中阵亡的最高将领。

夏征农(1904.01.31~2008.10.04)原名夏正和,字子美。宜春市的丰城同田乡夏家村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辞海》主编。 1925考入南京金陵大学,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后赴上海入复旦大学学习并任青年团支部书记,《海上青年》杂志主编,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其后期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历任新四军政治部、统战部、民运部部长,苏中军政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委副书记、中共华东局宣传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批斗。全国第一届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十二大列席代表,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特邀代表,著有《征农文艺创作集》、《征农文艺散论集》、《征农诗集》、《夏征农文集》8卷本等。

杜平(1908-1999),中将,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黄茅镇螳螂坑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期聪颖好学,靠成绩优异获得的公助金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业,后考入湖南长沙群治学校。早在中学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冬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农会,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革命生涯。杜平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Ⅲ 谁能告诉我宜春市的历史大事记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遣大将陈婴平定江南(旧说平江南者为灌婴,据宋人赵与时考证,平江南者为堂邑侯陈婴,非颖阴侯灌婴)。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在。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创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设时的宜春县管辖今袁河流域城区,包括今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一部和樟树市一部。晋大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以宜春之名与宣穆皇太后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同名,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宜春。初设时的建成县管辖今锦江流域地区,包括今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万载县及樟树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县名与太子李建成同名,为避讳,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刘成兄弟刘拾为建成侯。刘成于宜春城中筑宜春台,刘拾亦在建成城东南二里筑金沙台,均为一方名胜。今金沙台已废,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刘拾免,建成侯国除。元鼎五年(前112),刘成免,宜春侯国除。

今宜春市境域,汉代属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国孙吴宝鼎二年(267),设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区归安成管辖。隋王朝统一天下,废安成郡。开皇十八年(598)设袁州,治所设于宜春县。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隐居于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设时,袁州辖宜春、萍乡、新喻三县。宋开宝八年(975),万载县由筠州划入。淳化三年(992),划新喻入临江军。此后九百余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乡、万载、分宜四县。宜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州府级行政机构是袁州,其次为靖州,再次为临江军。靖州设于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几,以米岭产米改名"米州",继而又以羊山产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废。南唐保大十年(952)复置筠州。宋宝庆元年(1225),理宗赵昀登基,因州名与皇帝之名同音,为避讳,须改名,此时恰好州衙后山碧落堂长出灵芝一株,视为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辖高安、上高、新昌(今宜丰)三县。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两县之地田置清江县于萧滩镇(今临江镇)。宋淳化三年(992),于清江县置临江军(元改临江路,明改临江府)。其辖境相当于今樟树市、新干县、峡江县与新余市渝水区。明清时,奉新、靖安、丰城、铜鼓(其时为义宁州属地)为南昌府管辖。今宜春市境域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

历史名人

徐稚(97-168)

徐稚,字孺子。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陶渊明(365-427)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晋代诗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邓王番
邓王番,字韫玉。高安市筠阳镇人。唐中和元年(881)自尚书、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乐从事。唐僖宗时,各地兵荒马乱,官吏无能,独邓王番有政声,朝廷据民愿再度正式任命其为袁州刺史,处士彭蟾有诗称贺。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桥梁广济桥为邓王番修建。邓王番任袁州刺史时,见宜春县白芒山(今属分宜)山清水秀,遂举家留居白芒。第6代孙邓悔魁徙居安福瓜畲。其后裔辗转迁徙至四川广安。广安后裔中出了个历史伟人邓小平。
郑谷(848-911)
郑谷,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在晚唐,郑谷诗名颇盛。列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胡仲尧
胡仲尧,字光辅,奉新县会埠镇吟村人。南唐时为寺丞。入宋后,官洪州助教,迁国子监主簿。大建华林书院,集书万卷,一时云游者常数千人。宋太宗特诏旌表,事载《宋史》。奉新县学宫亦为其创建。奉新华林胡氏为世家大族。胡仲尧兄弟8人。五弟仲雅,字维常,宦居吉水。仲雅之孙胡汪又定居乐安龚坊之浯塘。明末,浯塘23世京贵之次子允钦为避战乱,从浯塘徙居湖南浏阳文家市。其后裔中出了个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胡耀邦的奉新华林先祖为仲尧、仲雅之父胡元凤,胡元凤卒葬砚峰石下。
刘恕(1032-1078)
刘恕,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镇均山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其父刘涣,精研史学。刘恕亦以史学擅名。皇佑元年(1049)举进士,官和川翁源知县。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马光自择英才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荐刘恕同修,转著作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其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汉代由刘攽分修,三国至南北朝由刘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三中人,除范祖禹为成都人氏外,其余两位均为宜春籍人物。
刘 攽(1023-1089)
刘攽,字贡父, 号公非。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刘家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刘攽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刘攽与其兄刘敞为同科进士。刘敞为北宋著名学者,官终集贤殿学士。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
惠洪(1071-1128)
惠洪,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揭傒斯(1274-1344)
揭傒斯,字曼硕。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木亨(樟树市人)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延佑元年(1314)由布衣授为翰林院国史编修。至元六年(1343)为奎章阁供奉学士,升侍讲学士。乃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绾。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书法。朝廷典册、元勋铭辞,多出其手。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况钟(1383-1442)
况钟,字伯律,号如愚。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乐四年(1406)为靖安县吏员。后荐为礼部主事。宣德五年(1425),宣宗因江南九郡赋重,要朝中大臣荐举贤能,况钟被举荐任苏州知府。上任后,况钟惩奸吏、裁冗员、减重赋、废苛捐、清积案、平冤狱。深受百姓爱戴,呼为"青天"。治苏任满,苏州一万三千余人联名乞求况钟连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苏州。况钟为官清廉,卒于苏州任上。归葬时,十里长堤站满哭祭人群。古代传奇小说中载有不少况钟办案故事。1956年,昆曲《十五贯》上演,经毛主席、周总理推荐观看,况钟清官之名享誉全国。
邓子龙(1531-1598)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嘉靖年间从伍。万历四年(1576),率兵镇压宁州大沩山农民起义,次年于宁州铜鼓石设铜鼓营,任铜鼓营守备。筑垣垒城,是为今铜鼓县城建城之始。万历十一年(1583),缅甸军犯云南,邓子龙率部平定。升副总兵。后戍边云南。万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鹭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然遗体有其身无其首,其首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邓子龙善诗著有《横戈集》。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留有邓子龙题刻。
袁继咸(1593-1646)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袁州区寨下乡横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七年(1634)提学山西,上疏抨击权宦。宦党诬陷其贪赃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诬。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其申冤,轰动京城。崇祯十五年(1642),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弘光元年(1645),被左梦庚诱入军中软禁。左梦庚降清,献袁继成以邀功。袁继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铭文自勉:"大官好做,大节难移"。顺治三年(1646)六月就义。袁继咸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曾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今宜春市区鼓楼路"文革"前原名临侯路,以纪念袁继咸而命名。
宋应星(1587-1661)
宋应星,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后屡赴京赶考,未中进士,逐渐冷淡功名。崇祯七年(1634)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十一年(1638)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谕期间,写成《天工天物》一书。《天工开物》是一部系统记载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的巨著。此书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编写《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以编写《网络全书》而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国学者)。中国科协纪念的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中,宋应星名列其中。1987年,宋应星纪念馆曾在奉新落成。
张自烈(1597-1673)
张自烈,字尔公,号芑山,又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宜春北厢上水关(今市区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带)人。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博物洽闻。家中藏书36万余卷。明亡,闭门著述。晚年隐居庐山,累征不出,主讲白鹿书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龙山,墓今存。张自烈著述颇丰,尤以《正字通》影响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书,共收录三万三千余字。清代官方编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为蓝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区秀江中路西段,国民时期曾名岂山路,即以张自烈字号而命名。
朱轼(1665-1736)
朱轼,字若瞻,号可亭。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历任潜江知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兵部尚书。乾隆时,充世宗实录总裁,命协同总理事务。卒赠太傅。朱轼是康、雍、乾三世"恩宠极人臣之分"的显赫人物。为官清廉刚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张勋(1854-1923)
张勋,字少轩,号松寿。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人。出生农家,8岁丧母,12岁丧父。15岁入富家做牧童,后转书僮。光绪五年(1879)当兵,时年26岁。光绪十年(1884)随部入广西参加中法战争,次年在镇南关大 中战功卓著,越级提拔。后官升参将,管带广武右军各营,驻扎广西边防。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爆发,率马队为前峰入辽东参战。后随袁世凯,升总兵。宣统三年(1911)擢江南提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率部驻徐州,禁其部率剪去发辫,人称"辫帅"。民国6年(1917),张勋率兵入京,拥护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击败,逃入荷兰使馆。后寓居天津。死后归葬奉新陶仙岭。
熊雄(1892-1927)
熊雄,字披素,号介荪。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少年在家塾"培兰书室"读书。1907年考取瑞州中学堂。1911年初,考入李烈钧所辖江西新军的学生军。投入辛亥革命的光复南昌行列和"二次革命"的讨袁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回国,投入"护国"、"护法"运动,先后在李烈钧的滇军和程潜的湘军中工作。1920年初,为探索革命真理,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转至德国,与周恩来等筹组旅欧少共,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受党派遣与聂荣臻等一同入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次年为主任。在党内,任两广区委军事部部长,黄埔军校党团书记。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牺牲。
吴有训(1897-1977)
吴有训,字正之。高安市荷岭乡石溪村人。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学,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一起从事X射线光谱研究。1927年,康普顿获诺贝尔奖。其研究成果,因吴有训作出过重大贡献,故国外称之为"康一吴效应"。1926年,吴有训回国,任教清华大学。后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是开我国物理学研究之先河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科技精英。如参加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彭恒武、钱三强、何泽慧等,都出自吴有训门下。1988年,中国人民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科学家纪念邮票一组四张,纪念人物分别是:吴有训和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既今宜春。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除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也是为了纪念韩愈的这一功绩。
易安华(1900-1937)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字福如,号济臣,江西宜春人。江西省立第八中学肄业。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1928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次年入中央教导队。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军抗日。1933年冬,升任该团上校团长。 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随八十七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任该师二五九旅旅长。11月,奉命撤离上海。后于镇江任戒严司令。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中华门右翼阵地。9日,日军猛攻光华门、通济门、雨花台。10日午后,第九师团部分日军冲入光华门,占据沿街房屋。乃率部与该师二六一旅经过8个多小时血战,全歼入城日军。后因寡不敌众,易安华与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是南京保卫战中阵亡的最高将领。

Ⅳ 提到宜春,你最先想到的是哪里

城市地标,

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

第一视觉、第一记忆和第一印象。

比如,有所谓的“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之说,看到东方明珠塔知道是上海,说到西湖断桥会想到杭州。

那么,问题来了!

提到宜春,你最先会想到哪处地标?

大部分市民表示,一时真想不到什么特别深刻的地标,宜春目前识别度高、认同度高的地标不多。比如宜春城标广场的华木莲雕塑,可连宜春人都没几个见过华木莲。

城市地标,建筑是重要的物质承载体,但更应该是城市的文化内涵。宜春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地标不少,只是或毁或消失,或现在宣传推介不够已日渐被人淡忘。

对于生活在宜春本地的人来说,地标带来的是认同感与归属感;对于外地人来说,地标是了解这座城市最为直观的符号。

宜春老话“东门的笋,南门的塔,西门的楼,北门的桥”你可有听说?来,一起涨知识~

东门笋――文笔峰

文笔峰位于城东(原地区化工实验厂西侧山顶上),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形状似竹笋,宜春人通俗化称其为东门石笋。它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高30米,塔基为六棱形,直径10米,内分7层,列级盘旋而上。

南门塔――南禅寺

南门塔始建于宋,砖塔,又名多宝塔或南禅塔,是宜春禅宗文化重要遗迹。宜春铁路修建时毁,现存资料甚少(原谅小编实在找不到图片)。

西门楼――袁州谯楼

袁州谯楼,又称宜春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心城区鼓楼路步行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袁州谯楼于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建造,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扩建,扩建后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为一体。

北门桥――石桥、浮桥

(图为袁州秀江桥,1930年左右拍摄)

横跨秀江连接宜春城区南北的桥梁,自唐天宝五年修广济桥开始,历有(石拱桥、浮桥)1座,但因水、火等灾,屡建屡倒,该桥梁改建近20次,桥名亦不断更换,初叫广济桥,后更名广泽桥、永济桥、秀江桥。民国38年7月,国民党军队溃逃时该桥被炸毁。

调查中,

不少市民说了自己钟情的地标,

看看有你认同的吗?

↓↓↓

宜春台

为宜春八景之首――春台晓月。宜春台建于西汉武帝元光年(前129年),比江南三大名楼中的黄鹤楼早三百年,比岳阳楼早五百年,比滕王阁早八百年。宜春台顶的建筑物原为仰山行祠,是祭祀仰山神龙的地方。旧时,宜春台及其四周楼台亭阁、寺庙宫观甚多。两千多年来,在宜春台的历史年轮上刻记的文化遗存,历历可数。

状元阁

状元阁坐落于状元洲上,据《袁州府志》、《宜春县志》载,唐代文人卢肇,袁州人。曾于此竖石为铭,苦读诗书,会昌三年(843年)考中状元。于是洲以卢肇的姓为名,叫"卢洲",亦名状元洲。卢肇高中状元后,曾在洲上建立书屋别墅,论文讲学。万历年间郡官倡建"三元阁",后又在阁后建"文标阁"。现状元阁为后来重建。

昌黎阁

为纪念韩愈在宜春功绩,宜春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在海拔208米的袁山之巅兴建了昌黎阁。昌黎阁高21米,共三层,是一座以“韩愈文化”为主题的气势雄伟、历史文化厚重、可览宜春城全景,彰显宜春人文特色的建筑物。

化成寺

位于秀江西路化成岩,建于唐初,寺坐北向南,依山面水,这里被誉为"江南一胜"和"天然图画"。自唐以来,僧人在化成岩上岩建佛寺,曰开化院;下岩曰惠民院。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开化寺复修。清康熙初重建,知府李芳春题额曰:“赞化裁成”,后遂称化成寺。

慈化禅寺

“慈化禅寺”简称慈化寺,位于袁州区慈化镇南泉山,距宜春城区70公里。扼湘赣边陲要冲,素称吴楚之咽喉。东北与万载县交界,西北与湖南省浏阳县相邻,西与萍乡市毗连,湘赣公路横贯其中。被明太祖赐为“天下第一禅林”,史称“天下大慈化”!

仰山栖隐禅寺

位于洪江乡东南村,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沩仰宗”的发祥地。仰山栖隐禅寺兴起于唐代,鼎盛于宋元,清末道光年间几近毁于火炬。鼎盛时期,仰山栖隐禅寺有殿、堂、楼、阁二十八座,僧人逾千,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范成大、辛弃疾、朱熹等都曾慕名造访过。

多胜楼

位于宜阳新区秀江之滨,此楼是为纪念韩愈而重建的宋代名楼。距今一千多年前,唐朝韩愈一句“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道出了宜春美景。韩愈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宜春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不少书院和楼阁。其中包括昌黎书院、昌黎阁、多胜楼等。

明月山

明月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温泉之乡,江西省新赣鄱十景之一??属武功山东北端的山麓部分,以"奇峰险壑、温泉飞瀑、珍稀动植物和禅宗文化"为主要特色,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游"为一体。

华木莲城雕

华木莲是我国特有单种属,国务院已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仅狭域分布于宜春境内的明月山山地,曾被定为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的吉祥物――宜春市市花。华木莲城雕位于宜春大道的城标广场。

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

简称禅博园,位于新城区核心范围内,是集文化观光与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禅博园占地面积约3200亩,毗邻市行政中心、雷火塔公园,紧靠袁州区行政中心、宜春火车站、沪瑞高速,离明月山机场只有1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宜春正致力“打造成赣西区域性中心城市”

小编的问题又来了~

有人说,好的城市地标不一定大,不一定高,不一定有炫目的外表,但它能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你,怎么看?

宜春还有哪些是你记忆深处的地标?

Ⅳ 宜春好人事迹作文600字

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围坐炉旁闲聊、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六畜兴旺》,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也和春联一样,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多贴在家俱;长幼聚饮。在贴春联的同时,疏浚明渠暗沟,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到唐朝初期、《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蒸年糕,各相与赠送,有的还包上豆沙、春贴,而且还远销世界。拜年新年的初一、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或蒸或炸。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也集装饰性,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过年时吃饺子,相互拜年,非常吉利、晦气统统扫出门、《五谷丰登》,饺子因为形似元宝,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湖南浏阳、龙凤呈祥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依其使用场所,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掸拂尘垢蛛网,称为“分岁”,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人们都早早起来、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对联,称为“别岁”。扫尘 “腊月二十四、对偶。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贴于相应的地方、寿桃,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对子;大家终夜不眠、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起源于“门神”,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做工精细。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蛋,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春节拜年时,以待天明,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桂花;此外,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白银,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枣泥等馅、“鞭炮”。自汉代以来;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简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斗方等,味道清淡,置于床脚:除夕之夜,可分为门心,不仅畅销全国、蒜末。除了蒸。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称曰“守岁”,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桃符等,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也有炸饺子、海鲜,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福”字指福气,话新春、鲤鱼跳龙门。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五谷丰登。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通宵守夜。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因为“岁”与“祟”谐音。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横披,清洗各种器具,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亦称“爆仗”,正统的饺子吃法,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寒辞去冬雪、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爆竹是中国特产,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全家团聚在一起;“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各种肉,出门去走亲访友、框对,象征着黄金、红枣蒸年糕,到了清代。春联的种类比较多,生产的爆竹花色多,点起蜡烛或油灯、建房,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斗斤”也叫“门叶”,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国初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洒扫六闾庭院,再用皮包上馅,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春节贴“福”字。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在明代开始盛行、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苏州桃花坞,称为“馈岁”,变得丰富多彩,山东人则用黄米,及婚嫁。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百果年糕和白年糕,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春条、薄荷,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天官赐福》,至今风靡全国,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压岁钱有两种。 每逢春节来临,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捞起后以调有醋,图案有寿星。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掸尘扫房子”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吃过年夜饭。其起源很早,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以粳米制作,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玫瑰,江西的宜春和萍乡。直到今天,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白年糕,祝长辈人长寿安康,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年糕因为谐音“年高”,除夕之夜,画的是王昭君。 “一夜连双岁。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赵飞燕,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炸以外、素蓉等配料,据《吕氏春秋》记载,打扮得整整齐齐;年轻人守岁。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福运。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炮仗”。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以后发展成挂历,祝颂完备:因“尘”与“陈”谐音,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墙壁上,拆洗被褥窗帘。按民间的说法。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开业等,称为“团拜”,暖带入春风”,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现在。每逢春节;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品质高、猪油,各具特色,广东佛山和东尧,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抒发美好愿望,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是清水煮熟,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图个吉利,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为正方菱形,五更分二天”、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年画;酒食相邀,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影壁中,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它以工整,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Ⅵ 干将莫邪的历史真实故事,谢谢

干将莫邪的历史真实故事:

《搜神记》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huò)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坠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译文:

楚国的能工巧匠干将和莫邪夫妻二人给楚王铸造宝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很生气,想要杀死他们。宝剑有雌剑雄剑。干将的妻子身怀有孕将要分娩,丈夫便对妻子诉说道:“我替楚王铸造宝剑,三年才铸成,楚王生气了,我一去他必定会杀死我。

你如果生下的孩子是男孩的话,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在树的背后。”随后就拿着一把雌剑前去进见楚王。楚王非常忿怒,命令人来察看宝剑,说:"剑原有两把,一把雄的,一把雌的,雌剑被送来了,而雄剑却没有送来。"

楚王发怒了,便把干将杀死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他后来长大成人了,就向自己的母亲询问道:“我的父亲究竟在哪里呀?”母亲说:“你的父亲给楚王制作宝剑,用了好几年才铸成,可是楚王却发怒,杀死了他。

一天,楚王在梦中恍惚看到一个男儿,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距离,相貌出奇不凡,并说道定要报仇。楚王立刻以千金悬赏捉拿他。男儿听到这种情况,逃亡而去,躲入深山唱歌。有一个侠客遇到他悲歌的,对他说:“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痛哭得如此悲伤呢?”

男儿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定要报这杀父之仇。”侠客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购买你的头,拿你的头和剑来,我为你报这冤仇。”

楚王依照侠客的话,烧煮头颅,三天三夜竟煮不烂。头忽然跳出热水锅中,瞪大眼睛非常愤怒的样子。侠客说:“这男儿的头煮不烂,希望楚王亲自前去靠近察看它,这样头必然会烂的。”楚王随即靠近那头。

侠客用雄剑砍楚王,楚王的头随着落在热水锅中;侠客也自己砍掉自己的头,头也落入热水锅中。三个头颅全都烂在一起,不能分开识别,人们就把那锅肉分成三份埋葬了,所以通称为“三王墓”,在现在的汝南北宜春县境内。

(6)宜春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搜神记》中“干将莫邪”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说思想内涵丰富。

想象奇特、大胆。莫邪之子赤为报父仇不惜杀身当山中侠客说可以利用他的头和剑设计替他报仇时,他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值得注意的是,莫邪子死后竟能将 自己的头和剑双手捧给侠客而不倒,待侠客接过头与剑向他作出承诺后,才跌倒在地上。

后来山中侠客将他的头献给楚王,置于汤镬之中,竟然煮三天三夜都不烂, 还从滚汤中跳出,嗔目怒视楚王:想象是多么的神奇和大胆。

历史人物故事50字左右

林则徐是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连头号鸦片贩子英国商人在如此清廉的钦差大臣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手从来没有被贿赂玷污。在中国政治家中,这种情形是闻所未闻的。”
林则徐官场40载,行迹踏遍14省,统兵40万,到头来仍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正如晚年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所述:“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实在令人可钦、可佩!所有这些,正如他故居厅堂悬挂的那幅亲笔所书的格言所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查看全部4个回答
高中历史人物都有哪些?北大学霸传授...
最近11分钟前有人申请相关服务
高中历史人物 高考怎么提分?想要高中成绩神速超越别人,北大学霸在线传授快..
tql.hquxhxjj.cn广告
宜春 历史,18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
最近6分钟前有人申请相关服务
掌门1对1历史,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
zhangmen.org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

Ⅷ 十则历史故事,不是那种小故事。详细一点的。作业需要。

楚国干将、莫邪夫妇二人,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很生气,想杀他。剑有雌雄二柄。当时妻子怀孕快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了,我去一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长大后,告诉他:‘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拿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非常生气,叫人去仔细查看。验剑人说:“剑有两把,一把雌一把雄,雌剑带来了,雄剑没有带来。”楚王发怒了,把干将给杀了。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后来长大了,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走时嘱咐我:‘告诉你儿子,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走出门来向南望去,没有看见山,只看见堂前有一根松木檐柱立在石础上面。儿子便用斧头劈破松柱的背,得到了雄剑,他日夜考虑要向楚王报仇。楚王梦见一个男孩,两条眉毛之间宽一尺,说要报仇。楚王悬千金重赏捉拿他。赤听说了这件事了,赶紧逃走,躲进深山,他一边走着,一边悲哀地唱着歌。有一个侠客遇见他,问他:“你年纪还小,怎么哭得这样悲伤?”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要向他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要你的脑袋,把你的脑袋和剑拿来,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头,两只手捧着头和宝剑交给侠客,身子僵硬地站立着。侠客说:“我不会辜负你!”这时候男孩的尸体才倒下。侠客带着人头去见楚王。楚王很高兴。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用大汤锅来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话去做。男孩的头煮了三天三夜,没有煮烂,头在滚水中跳出水面,瞪着眼充满愤怒。侠客说:“这小孩的头煮不烂,请大王亲自到汤锅那里去察看它,这样一定能煮烂。”楚王就走到汤锅边上去看。侠客用剑向楚王的头砍去,楚王的头随着宝剑掉进滚水中。侠客也挥剑砍断自己的头,他的头也掉进滚水中。三颗人头都煮地稀烂,没法分辨。于是把肉汤分成三份埋葬了,所以笼统称为“三王墓”。如今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县境内。

Ⅸ 即六个历史故事并且人物

1.柳絮才高(谢道韫)东晋时期,尚书仆射谢安把儿女辈召集在一起谈论诗文,突然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飘舞,要求子侄们用诗形容此时的大雪,侄儿谢朗作诗“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听后淡淡一笑,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欣赏侄女的诗才,后来谢道韫成为了著名女诗人2.人琴俱亡(王献之)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坐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床铺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3.程门立雪(杨时)。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Ⅹ 宜春曾发生过什么有意义的历史故事,谢谢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遣大将陈婴平定江南(旧说平江南者为灌婴,据宋人赵与时考证,平江南者为堂邑侯陈婴,非颍阴侯灌婴)。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在。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创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设时的宜春县管辖今袁河流域城区,包括今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一部和樟树市一部。晋大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以宜春之名与宣穆皇太后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同名,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宜春市区的宜阳大道、宜阳大桥就是这样得名而来的)。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宜春。初设时的建成县管辖今锦江流域地区,包括今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万载县及樟树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县名与太子李建成同名,为避讳,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刘成兄弟刘拾为建成侯。刘成于宜春城中筑宜春台,刘拾亦在建成城东南二里筑金沙台,均为一方名胜。今金沙台已废,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刘拾免,建成侯国除。元鼎五年(前112),刘成免,宜春侯国除。

今宜春市境域,汉代属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国孙吴宝鼎二年(267),设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区归安成管辖。隋王朝统一天下,废安成郡。开皇十八年(598)设袁州,治所设于宜春县。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隐居于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设时,袁州辖宜春、萍乡、新喻三县。宋开宝八年(975),万载县由筠州划入。淳化三年(992),划新喻入临江军。此后九百余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乡、万载、分宜四县。宜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州府级行政机构是袁州,其次为靖州,再次为临江军。靖州设于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几,以米岭产米改名"米州",继而又以羊山产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废。南唐保大十年(952)复置筠州。宋宝庆元年(1225),理宗赵昀登基,因州名与皇帝之名同音,为避讳,须改名,此时恰好州衙后山碧落堂长出灵芝一株,视为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辖高安、上高、新昌(今宜丰)三县。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两县之地田置清江县于萧滩镇(今临江镇)。宋淳化三年(992),于清江县置临江军(元改临江路,明改临江府)。其辖境相当于今樟树市、新干县、峡江县与新余市渝水区。明清时,奉新县、靖安县、丰城县、铜鼓县(其时为义宁州属地)为南昌府管辖。今宜春市境域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亚洲锂都香港国威、深圳福斯特、赣锋锂业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的锂电项目已花落宜春并破土动工;韩国LG、日本三洋、美国通用等世界著名企业也纷纷向宜春伸出“榄橄枝”……一年多来,多批国内外锂电产业投资商到宜春考察,他们都想在宜春这方锂矿“处女地”争得优先发展权。具有丰富锂资源的宜春钽铌矿,承载着宜春人的“亚洲锂都”梦。而如今,江西省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的顺利开园,则将加速推动宜春人“亚洲锂都”梦的进程。 “我们发展锂电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是: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力争在2020年前将锂电新能源产业建设成为江西省千亿元工程之一,把宜春打造成‘亚洲锂都’。”市委书记谢亦森的话语掷地有声,且分外自信。

阅读全文

与宜春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