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革命历史故事
革命历史故事 辛亥革命与“辫子”
清廷以强迫男人留辫,彰显其专制淫威;辛亥革命则反其道而用之,以“辫子”激发民众的反清意识,将反清革命推向高潮,清王朝在轰轰烈烈的剪辫子运动中寿终正寝。辫子是清朝的象征;剪掉辫子则是辛亥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条辫子,注入了复杂的政治变数和特定的文化内涵,颇有考究的韵味。
剪辫与革命
20世纪初年,伴随着反清革命的高涨,出现了批判辫子的高潮,很多青年厌恶地把辫子称作“烦恼丝”。许多报刊都以辫子为题,揭露清政府的残暴和丧失人性。邹容在《革命军》中把辫子列为反清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斥责清廷强迫男人留辫子是“固我皇汉人种,为牛为马,为奴为隶”。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将辫子纳入反清革命,辫子的去留成了是否革命的标志。激进的革命党人为表示献身革命的决心,首先剪掉辫子,同时以剪辫相号召,呼吁投入革命。
1879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读书时就有不少人以辫子戏弄和欺负他,他异常苦闷和愤怒。后来有人劝他剪掉辫子,他却理智地解释道:“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是孙中山第一次以辫子相号召,鼓吹团结大多数民众奋起反清。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由于“兴中会”已经建立,反清的大旗已高高举起,所以孙中山在11月20日由日本横滨前往檀香山时,就在华侨冯镜如的文经书院剪掉了辫子,以示决心把反清革命进行到底。
1902年,17岁的邹容从四川来到了上海,为表示反清的决心,痛快剪掉辫子,乘船赴日留学。一到日本,邹容就投入方兴未艾的革命洪流,誓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陆军学生监督姚文甫行为不轨,发生奸情,他联合张继、王孝镇、陈独秀等人在晚上掌灯时分,闯入姚的住处,乘姚不备由张继抱腰,邹容按头,陈独秀挥剪,剪其辫子。一来抒发“割发代首之恨”,二则揭示剪辫的正义性,号召留学生革命反清。在邹容眼里,“区区一辫发”事小,关系“种族存亡”事大。在邹容等人的大力推进下,1903年拒俄运动的高潮中,黄兴、陈天华、蔡元培、吴玉章、张继、陈独秀、秦毓鎏、许寿裳、韩强士等人都剪掉了辫子,发誓与清朝一刀两断,革命到底。
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后,深深为邹容等革命党人的反清活动所感染,对辫子“深恶痛绝”,1903年他毅然决然剪掉了辫子。但一旦回国探亲,还得做一条假辫子蒙混过关。所以,清末做假辫子生意兴旺,颇能赚钱。鲁迅后来回忆道:“我的辫子留在日本,一半留给客店里的一位使女作假发,一半给了理发匠。人是在宣统初年回到故乡来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装假辫子。这时上海有一个专做假辫子的专家,定价每条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约那时留学生都知道。他也做得真巧妙。只要别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人知道你原来是留学生,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子,也不行;人堆里要防挤掉挤歪,也不行。装了一个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下来或者被人拉下来,不是比原来没有辫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装了。”
这段回忆清晰地透露出三点信息:1.假辫生意兴隆,反证了剪辫的人很多;2.在人们心目当中,留学生几乎都剪了辫子;3.鲁迅戴了一个月的假辫居然敢于去掉,说明基层社会对剪辫的控制很弱,剪辫有成风之可能。
新军与新式学堂中的剪辫风
新军虽然是清政府控制最严的部分,但由于受革命思想的感染,到1910年前后,也时有剪辫事件发生,尤其在新式军事学堂,屡见不鲜。
1910年,山西陆军学堂的学生集体剪辫,颇具气势。刘精三记云:“九月间,我们联系进步同学24人剪了辫子,一时风起云涌,剪辫运动形成高潮。到了冬季,200名同学,除少数旗人外,剪辫子的达到170余人之多。省城大专学生说:”陆军学堂变成了寺院,学生当了和尚,但也有带发修行的‘。“
1911年春天,武昌军事学堂新军学生也纷纷剪辫。陆军第三中学开始有200多人集体剪掉了辫子,遭到校方严厉斥责。但反而激起更多的人反抗,短短十几天,又有200多人剪辫。总共500多人的学校,400多人剪掉了辫子,校方长官也奈何不得,因为法不责众。在新军学生剪辫风的影响下,一些较开明的新军军官也开始支持。“湖北陆军四十一标二营学兵李佐清,以发辫一物于操作上大有妨碍,日前毅然剪辫。”黎元洪知道后,不但不予指责,反而赞扬李佐清说:“我国朝野上下,近因受外界之激刺,于剪发一事几乎风靡一时。余本欲先行雉去,以为军界同人倡,因明诏未颁,故尔中止。今尔毅然剪去,免豚尾之讪笑,导文化之先机,匪惟社会所欢迎,亦即余所崇拜也。”
和新军军事学堂相比,地方新式学堂的剪辫风则更强劲。1905年,为了抗议日本歧视中国人的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许多留日生愤而归国。从培养新型人才的愿望出发,蔡元培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公学。蔡元培西装革履,不留辫子,学生也大都剪辫,俨然一个没有发辫的“独立王国”。很多人对他们投以惊异的目光,官吏和警察怒目而视,也毫无办法。
1910年,浙江的师范学堂和绍兴中学的学生突然都将辫子剪了。当道下令“蓄发”,但无人理睬,为息事宁人,只好不了了之。1911年暑假,浙江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又出现了一场剪辫风波。马叙伦回忆说:“那时求是书院有一位教员叫孙江东,也有革命思想,他偶然在暑假里出了一个题目,叫《罪辫文》,教学生做。学生里有史久光、李斐然,都大发议论,斥责清朝。孙江东还嫌他们文章里‘本朝’两个字不行,给他们改成‘贼清’。”由此可见,辫子和反清紧密相联。总之,由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剪辫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 所有的革命故事
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版维埃李主席的领权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qiang、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③ 邱隘镇的历史文化
横泾陈氏第八世的陈本深在陈氏后裔中虽然做过的官不算大,仅仅是江南吉安府的知府,就算后来明朝皇帝给他加官进阶,也只是近三品的中议大夫赞治尹,可是名望却很大。在《明史》中,他被列入循吏列传;《皇明统记》中对他有极高的评价,说他做官“治尚宽简未尝任知假威以驭民……一郡咸安之”;在清代《鄞县通志》 “文献志”中也载有他的事迹,称赞他“本深为郡十八年,家无余财……既归,吉安人思慕,家尸户祝。正德初,里贤候祠祀之”。他将一个全国出名的盗贼横行,民不聊生的吉安府治理得“一郡平安”,老百姓讲礼义耻,讼兴教育,修水利,生活安定富足。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陈本深当过京官,又做过18年知府,还是家无余财,确确实实是个非常能干的清官。陈本深自幼聪慧好学。13岁时就考得秀才第一名,在明朝永乐戊子(1408年)举人考试得“浙江书魁”。在朝廷选取新进士中,有学问的进秘阁纂修《永乐大典》时,他被选去修了4年,后在永乐壬辰(1412年)任刑事主事。当时京城有大盗韩广杀人,官府抓不到他,就抓了18位无辜百姓关进大牢以抵罪。陈本深设计捕获了韩广,使得受冤被抓的18位善良百姓得到无罪释放。陈本深的聪明能干得到了皇帝的赞赏,擢升他为刑部员外郎(从正七品升到正六品)。
明宣德年间,有吉安、苏州、常州、温州、琼州等九个郡府“繁剧难治”,境内盗贼横行,政务几近瘫痪。皇帝命大臣“慎举才吏”。当时的宰相杨式奇向朝廷推荐了陈本深,并擢升陈本深等人为知府(正四品),授以皇帝的玺书,让他们“便宜行事”,“走马上任”。这几个人中刑部员外郎陈本深升任江西吉安府知府,工部郎中莫愚升常州府知府,临安府知府何文渊升温州府知府,户部郎中徐?升为琼州府知府,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名宦。其时杨士奇还推荐了鄞县潘火桥蔡家第七世的蔡胄担任江西余干县的知县。蔡胄“在任吏治有声”,使得横泾陈氏的“昼锦堂”和潘火蔡氏的“?叙堂”在当时的宁波地区声望大增,成为“鄞之望族”、“郡东著姓”。明宣德庚戌(1430年),陈本深奉着皇帝敕书到江西吉安走马上任。敕书中允许陈本深对“藩臬以下不称职的官员可以劾奏,所属官员及郡中恶霸豪绅有罪即可抓捕处治”,给了他很大的权力。
陈本深到任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除匪安民”。因为他深知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其它一切都不可能进行。当时吉安有彭抟等19名巨匪,自号十人为龙九人为虎。他们横行乡里,烧杀抢掠,谁都不敢过问。陈本深上任后对这伙匪徒表面上不闻不问,以示宽大,私底下还派人和这帮匪徒相结交。时间一久,这帮匪徒逐渐消除了对官府的警惕。有一天,陈本深在后堂设酒宴请他们,事先已派人在土匪座席下面挖了深坑,填入生石灰,在上面铺上木板加以伪装。酒宴中突然抽去木板,众匪徒纷纷跌落深坑并被石灰弄瞎了双眼,陈本深擒获众匪之后立即把他们斩首,并将尸体拉出府门示众。先是“一郡大惊”,继而“百姓相互庆贺”。吉安的永丰附近的乐安大盘山,有大盗曾子良聚众万余为害百姓。陈本深先派伏兵埋伏,再设计诱匪入伏,大破匪众,将匪首曾子良捕获斩首。匪乱平定后使吉安全境的社会治安有了根本的好转。 局面稳定之后,陈本深一面抓教育、兴礼乐、起学舍、树正气、立忠节祠,恢复一些行之有效的久已废弃的政务措施;另一方面又大力兴修水利、筑堤捍水、发展农业生产。他为官“举大纲不屑苛细,疏阔法网与民休息”。老百姓遇有冤屈“虽三尺童子都可以向他倾诉”。经过几年的治理就不再坐堂审理了。百姓间遇有纠纷就叫到后堂塌前,为之辨讲曲直,说清是非,就让他们各自回去,也不用受状坐堂。时间久了,百姓都“自耻争讼”,一时“郡中大治”。陈本深在吉安知府任上过了9年,照例应进京入觐,向朝廷述职升官。吉安百姓知道后相率上京,要求朝廷让陈本深连任。丞相杨士奇也向皇帝请求,皇帝嘉奖了陈本深,在内廷宴请了他,赐予“上林春色”诗及“招隐歌”,晋升他为中议大夫赞治尹,正三品俸禄,仍回吉安任上。杨士奇还赠诗:“螺州城外人千万,争候神明太守归”。
经过了9年的教育和治理,回任后诉讼官司更少。吉安百姓遇到婚庆喜宴都会邀请他参加。赴宴回府时陈本深常常让随从人员带回些宴会上的?饵,碰到途中有玩耍的小孩就将这些?饵散发,争抢?饵的孩子经常围满官轿,而陈本深也因此倍感快乐。平静的生活不知不觉地又过了9年。直到有一天听到官衙附近有嫁女的喜乐声,陈本深十分感叹说:“我上任时这个姑娘还在吃奶,现在可以嫁人了,我也应该回乡了。”吉安百姓得知陈本深要告老还乡了,都拥在马前哭留。陈本深十分感动,对大家说:“我就是告老还乡了,还是会回来和大家道别的。”上京后皇帝敕赐他告老还乡。想到与吉安父老的约定,陈本深重又回到吉安与吉安父老“日饮叙别”,一直过了一年才得回乡。临离开吉安时送行的舟楫帆橹相接数十里,有个路过的御史见此情景表示万分惊叹。陈本深离开吉安后,吉安百姓“家尸户祝”,后来还专门建造了“贤候祠”来纪念他,直到百十年后仍有人在祭祀他。
陈本深在回到故乡横泾后,就在他居住路边建造石头敕亭以供奉皇帝给他的“敕旨”。所以过去一切文武官员在经过横泾的“敕亭”时都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十分荣光。回乡后的陈本深十分关心家乡父老的生活,关心农业收成。因年老不便,特在居处建一楼房,常常“登楼观稼”。为了不挡住这位老人的视线,大家把他居处前面的房子造得低一点。这也是现在横泾大厢前面河边一排房子要比其它地方低矮的缘故。 陈本深居官清廉。史书、县志都称赞他告老还乡后“家无余财”。每天他都和附近的几个乡老荐绅徜徉山水间吟诗论画,人称“五老”。后来又深感横泾陈氏几百年来没有一本完整的“家谱”,就仿照四川眉山苏东坡家谱格式创修了“鄞县陈氏家谱”,使横泾陈氏自南宋建炎年间以来近900年的历史有了完整的文字记载。
陈本深还在他居处庭前修建了一个高一米六左右,长二十近左右的花坛,正中用雕花石栏杆围着种了株从江西吉安带回的名贵牡丹,牡丹两边种了二株开外紫里白花的“玉堂花”,东边是一株树干要两人合抱的金桂,西边是一株老枝疏横的腊梅,这些花合起来寓有“玉堂富贵”的意思。每当花期,几百多牡丹齐齐向着祖堂怒放;秋季金桂飘香,很远都可闻到花香;严冬腊梅傲雪,清香袭人。几百年来都是甬上一景,文人学士纷纷加以吟咏,流传至今的尚有著名学者全祖望写的“甬上牡丹谁最寿,吉安太守擅名家”的咏牡丹诗和甬籍文人周容写的《吉安太守陈公牡丹记》。十分可惜的是这些名贵花木、整个花坛、石建的供奉“敕旨”的“敕亭”都被后人毁损拆除,盖起了自己的房屋了。
陈本深告老还乡后,在横泾又生活了12年,到明英宗的天顺庚辰(1460年)享寿八十一岁终老于家。他有一子陈希寿、二女、三孙、二个孙女,原配周氏继配李氏。墓葬于原石池庙北,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建专署农坊将墓地和石池庙一起拆毁。因世代相传陈本深的大墓是“金钩吊穴”,后代子孙满以为一定是墓葬丰厚,结果拆开墓穴后只见一穴清水,拆出圹志石一块。据《鄞县通志》记载,系明人黄润玉所撰,此圹志现存横泾渔郎岸石池庙中。
④ 宁波红色革命故事
远的丰碑:为党日夜战斗——陈寿昌
陈寿昌,1906年10月出生于浙江镇海。1922年,陈寿昌离开家乡先后来到武汉、郑州,进入郑州电报局做工。1923年二七大罢工开始后,陈寿昌积极参加组织郑州电报局职工声援铁路工人的斗争。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陈寿昌从郑州转到武汉电报局从事工人运动,坚持革命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陈寿昌从武汉辗转来到上海,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机关秘书、中共上海市政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28年秋,陈寿昌调到中共中央特科做情报和党的地下组织联络工作,为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和党组织的安全作出了贡献。
1931年12月,陈寿昌按党中央的安排,与聂荣臻等同志一起,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1932年1月,陈寿昌参与组建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苏区执行局,任党团书记、主任。1933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3年7月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政委,1934年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6月兼任红十六师政委。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寿昌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在反动派到处悬赏捉拿他的极其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中,陈寿昌带领红十六师在湘鄂赣边界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兵力,配合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11月,陈寿昌率部在湖北崇阳、通城之间的老虎洞与国民党军遭遇,不幸重伤牺牲。
⑤ 我国革命历史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⑥ 革命历史的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姜墨林
1937年中秋刚过,黑龙江大地上就下了一场半人深的大雪。侵华日军趁天寒地冻,调动10多万大军,切断了东北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部和在外作战部队的联系,想把缺少过冬棉衣和粮食的抗日战士冻死饿死在山上。
总指挥部决定派一支小部队到依兰县城去,找地下党和抗日救国会,筹划些粮食、棉花和布匹,运回根据地;可是,这样重要和危险的任务由谁来领导完成呢?首长把眼光落在了16岁的姜墨林身上。
姜墨林出生在牡丹江西岸一户贫农家里,十一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十三岁就进抗日联军部队,成为一名正式的抗联战士。他人虽小,却十分机灵、胆大,组织上经常派他到敌人眼皮底下传书送信,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任务,连日本鬼子和汉奸都知道他的名字,可就是没抓到他。因为他肯动脑子,作战勇敢,很快就担任了小队长。这次首长又把任务交给了他,他心里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姜墨林带着一小队骑兵来到依兰县城外,他让大家把马和爬犁隐藏好,自己换了一身脏衣服,然后背起一条破麻袋,里面装上又脏又臭的黄豆,把两万块买货的钱藏在里面,大摇大摆地朝城门走去。
把守城门的日本兵见来了个小孩,上前盘查。姜墨林抓一把黄豆给他们看,说:“马料的卖!”日本兵闻到一股酸臭味,赶忙捂着鼻子,甩手让他过去了。
姜墨林进城后顺利地找到了地下党的同志,说明了来意。地下党组织决定通过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购买物品。姜墨林留下钱就出城等候。
城里的群众很快把物品置办齐了,他们用各种办法,偷偷把物品运出城外,交给姜墨林小分队。地下党还派出游击队护送运输小分队赶回驻地。
运输小分队装好爬犁刚出发不久,敌人就发现了,立刻派出马队追击。姜墨林打发其他运输队员争分夺秒赶回营地,自己留下来和游击队一起伏击敌人。
不一会儿,敌人的几百名骑兵迫上来了。姜墨林嘱咐大家:“沉住气!我们要缠住敌人,保证运输队返回营地!”
敌人在埋伏圈里遭到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一下子就乱了阵脚。姜墨林率领战士激战了两个多小时,为运输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天黑以后,他下令撤出战斗,去追赶运输队。第二天,运输队满载着越冬物品,与总指挥部派来的接应部队汇合了。
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同志拉着姜墨林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得胜归来,这是一个奇迹!全军的同志们感谢你们!”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⑦ 革命历史小故事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内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容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⑧ 革命烈士故事 简短的
1、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对方军队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左腿负伤,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紧急时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牺牲时,未满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