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关于赵姓的历史名人简介

关于赵姓的历史名人简介

发布时间:2021-03-05 00:12:48

『壹』 关于赵姓的历史名人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内望达到容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 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 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园转遒丽,人称"赵体"。

『贰』 历史上姓赵的名人和事迹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君,改革赵军传统装束,实行“胡服骑射”,提高了赵军战斗力,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一度能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

赵奢、赵括父子:赵奢善用兵,因功被封马服君。赵括善于纸上谈兵,短于实践,被秦名将白起击败于长平,四十万赵军被活埋。

赵云: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蜀名将,勇武果敢,刘备曾赞誉他一身是胆。

赵匡胤:河北涿州人,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赵普:蓟(今北京市西南)人,北宋初期的贤相,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丧权辱国,被俘后禁于金国,艺术上却卓尔不群,曾创立宫厅院体画派,其书法被称为“瘦金体”。
赵孟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杰出书画家,其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对后世影响甚深,人称一代宗师。

赵之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三大画家之一,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影响甚深。

赵戴文:山西五台人,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民国时任国民党山西省主席。

赵登禹:山东菏泽人,国民党二十九军师长,长城抗战血战赤峰口,芦沟桥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壮烈捐躯,是抗战中最早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之一。

赵树理:山西沁水人,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其语言朴实生动,多反映当时新农村生活。

赵元任:天津人,当代语言学家,通晓中、英、德、法等多种语言,诸多领域,颇有建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著述颇丰,有《中国语入门》、《现代吴语的研究》、《语言问题》、《赵元任歌曲选》等。

赵尔陆(1905-1967)山西省崞(今原平)县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8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央苏区红一纵队教导队党代表、第二支队支队长,红四军第29团团长,红四军军需处处长,红一军团供给部部长,前敌指挥部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晋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第五小组中共代表,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二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7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赵镕(1899-1992)字伯陶,云南省宾川县彩凤村人。1919年在昆明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赴广州投身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1924年在拱卫军任参谋。1926年入朱德创办的南昌军官教育团任副官、书记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部军需员,红12军经理部会计科科长,红9军团供给部部长,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红32军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供给部副部长,冀热察挺进军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驻涞源办事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兵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后勤运输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顾问,中国老年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2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3 岁。

赵启民(1910-1997)陕西省蓝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西泾阳游击队第三中队队长,红26军第二团排长,三团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78师参谋主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科长,延安县军事部部长,红宜延军分区代司令员,独立第二团团长,独立师第三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参谋长,第五支队参谋长兼十团政治委员,新四军二师五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代政治委员,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4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2月7日因病逝世,终年87岁。

赵杰(1913- )又名赵东斌,河南省商城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34团营部书记,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25师25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江北指挥部作战参谋,第4支队司令部参谋、副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第5师13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参谋长,第6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7兵团兼浙江省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副主任、主任、副司令员,志愿军装甲兵第一指挥所副司令员、主任,坦克3师师长,志愿军坦克兵司令员。率部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赵俊(1915-1994)原名赵诗元,安徽省六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少年先锋队,参加了当地的打土豪劣绅活动和六霍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3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民族解放少先队分队长,六安县政治保卫局审讯科科员、副科长,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营部书记,第34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团作战参谋,红9军25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侦察科科长,第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参加了鄂豫皖、川□苏区的反“围剿”和苏家埠战役及长征。抗日战争初期,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历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作战参谋,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参谋、副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参谋处处长,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参谋长,新四军第5师13旅参谋长。参加了开辟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和挺进敌后反摩擦、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渤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10纵参谋长,第6纵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参谋长,参加了中原突围、泰安、孟良崮、济南、豫东和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历任浙江军区兼第七兵团副参谋长、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回国后又参与指挥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毕业,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1月因病逝世,终年79岁。

赵峰(1914- )原名赵世钦,河南省泌阳县人。1932年到国民党部队当兵,两年后回家。1936年为共产党做地下交通工作,1937年参加豫南红军游击队任卫生员。1938年任新四军第四支队8团队军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任第五支队10团卫生队队长,1940年任10团1营营长。1941年任第二师5旅司令部作战参谋,第14团参谋长,1942年任15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任东北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独立1团团长,独立2师1团团长,第四野战军49军145师433团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广西军区钦廉军分区副司令员,第48军146师师长。195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任越南军事顾问团顾问,1956年回国,任第26军副军长、军长。1978年到1983年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979年到1983年任山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赵鹤亭(1914-199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骑兵连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骑兵排长,八路军东进纵队骑兵大队政治教导员,特务营营长,冀南军区特务团团长,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第3军分区32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2纵5旅副旅长、鄂豫军区第4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50军148师副师长。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48师副师长、代师长、师长。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1951年50军第二次入朝作战,参加了朝鲜西海岸攻岛作战和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副军长,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2月5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76岁。

『叁』 历史上的赵姓名人

1、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肆』 赵姓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赵姓名人

一、赵姓的起源

1、源流一

汉族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2、源流二

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3、源流三

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4、源流四

源于冒姓。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的情况很多,这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冒姓”。其中多数为: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赵”姓。

二、赵姓的名人

1、赵奢 (生卒年不详),嬴姓马服氏,名奢,赵国邯郸人(今河北邯郸),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后埋在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地区。

2、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3、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4、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5、赵之琛(1781-1852),钱塘人。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斋号补罗迦室。蝶隐园书画杂缀作赵之瑛。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和书画家。

『伍』 赵姓历史名人

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赵括,纸上谈兵,赵高,指鹿为马,害死秦始皇的子孙,使秦二世而亡。赵飞燕,环肥燕瘦的主角。赵云,蜀汉大将。赵匡胤,大宋开国皇帝先列举这些吧!希望能够帮到您!

『陆』 赵姓的起源 赵姓的历史名人都有谁

赵姓是百家姓排名的第一大姓,历史上名人数不胜数。在这也有很多明星也姓赵,比如:赵丽颖,赵薇,赵又廷,赵雅芝等等。
汉族赵姓源出赢姓。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其后裔皋陶在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赢。伯益的后裔造父在周穆王时为驾车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之乱中立了大功,周穆王封造父在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造父子孙就以封邑名为氏。从此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赵姓,造父是天下赵姓立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

1、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后周殿前检点,在“陈桥兵变” 中被拥立为帝,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17年,病死,后人又怀疑为其弟赵匡义所害,终年50岁,葬于永昌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保)。涿州(治今河北 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宁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
2、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儒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3、赵括-战国时期名将

赵括(-前260),战国时赵将。别名马服子,马服君赵奢之子。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不会指挥作战。把国王赏赐金帛,买进上好宅田。赵孝成王六年(前260),赵中秦反间计,用他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包围,突围不成,被射死。赵军四十万都被俘坑死。
4、赵高(-前207),秦宦官。

赵高本是赵国人。以母受刑为官奴婢,兄弟数人亦被宫刑。秦始皇以他通狱法,任为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公元前210年,始皇死,与李斯伪造遗诏,逼使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任郎中令,居中用事,控制朝政,掌握大权。后杀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旋为子婴所杀。一说“赵高兄弟皆生隐宫”,即秦律的“隐官”,系在隐蔽处工作的工匠。

『柒』 历史上赵姓的名人

1、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捌』 赵姓的历史名人

1、赵武

赵武,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其名称“赵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正卿,执掌国政,力主和睦诸侯,终促成晋楚弭兵之盟。

赵武为政期间的作为为其赢得了良好的声望、赞誉和威信,赵氏也藉以提高了其影响力,这对赵氏的发展和壮大来说可谓遇到了良机。可以看出赵武的为政之路与其祖赵盾不同,他一反其祖之专制、狠辣、凌厉,表现出来的是温和、忠信、礼义、谨慎。

2、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

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3、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比如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4、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 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中与道教有关者有《洛神赋》、《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画作名品甚多,关于道教内容的有《玄真观图》、《三教图》、《轩辕问道图》、《松石老子图》、《溪山仙馆图》等。又有《玄元十子图》,画道教人物关尹子、文子等十人像,并旁书小传。

5、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一说字依吉,号恕轩,钱塘人。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不仅纠正李时珍书中的几十条错误,而且大量增加了新的药物。

《本草纲目拾遗》中不见于《本草纲目》的药物达716种之多。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来自于民间经验。《本草纲目拾遗》为我国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该书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在中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玖』 历史上赵姓的名人有哪些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 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 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园转遒丽,人称"赵体"。
赵 云:三国时蜀国大将,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

『拾』 赵姓的来源及其发展,历史名人

赵姓简介
赵,疾行、超腾之义。汉族赵姓源出赢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赵氏之先出于颛顼帝,周穆王时造父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赵城,子孙因氏焉。造父是天下赵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另一支赵姓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赵姓的人口约2600万,为全国第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6%。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重庆、江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安徽、辽宁八省,又集中了大约12%的赵姓人群。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逐郡、下邳、南阳、金城、颍川、敦煌、酒泉、扶风、新安、平原等11个。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鹤、孝思、萃涣、敬彝、创基等。 赵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2.4%,A型占28.5%,B型占29.8%,AB型占9.3%。[1]
编辑本段寻根溯源
其起源有三: 1、出自嬴姓或姚姓,赵姓来自赢姓,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使用赢姓的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孙,被舜帝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 西王母与周穆王
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晋景公为了夺取赵氏家族控制的政权,默许智、韩、魏三卿联合诛赵氏,灭其族。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敬侯赵襄自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 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赵城赵氏(赵国)和犬丘赵氏(秦国)的祖先是蛮廉的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赵政是嬴姓赵氏,恶来那一支,而赵城那支的祖先是季胜。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2] 2、为匈奴、南蛮、女真、党项、满族改赵姓或赵宋王朝赐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犹太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唐末,首领拓跋思恭因协助唐朝镇压黄巢之乱有功,赐姓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建立了以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为中心的地方政权。自此以後,夏州党项政权日益壮大。赵宋立国,复赐夏州党项首领拓跋氏以赵姓。 少昊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郡望如下: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地。此支赵氏开基始祖为代王赵嘉。 涿郡:春秋战国时期初为燕国涿邑,秦朝时期属于上谷郡。西汉时期置涿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博野县、涿州市一带地区。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颖川郡:始设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东魏武定年间治所移至颖阴(今河南许昌),北齐时期改为长社,隋朝初曾废黜颖川郡,唐朝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颖川郡。此支赵氏开基始祖为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废除,唐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邓县)为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赵嘉。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 汉阳郡: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时期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到南朝北周时废黜。隋朝时期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时期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堂号如下: 天水堂:以其地望天水郡而立此堂。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抃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受贿,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清贫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祠堂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来削减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并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逝世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财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此外还有孝思堂、萃涣堂、爱日堂、顺和堂、忠恕堂、明宗堂、明德堂、庆源堂、积善堂、乐善堂、绵远堂、茂文斋、沐恩堂、孝义堂、著存堂、怀永堂、嘉会堂、清献堂、棣华堂、崇礼堂、文贤堂、沐思堂、谷诒堂、衍庆堂、双砚堂、敬彝堂、成文堂、永厚堂、忠恕堂、文杏堂、孝义堂、敬睦堂、永思堂、敦本堂等堂号。补充一堂号:江苏省沭阳县 赵氏 崇谊堂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秦、赵祖少昊氏,以少昊为白帝,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云。 [3]至汉唐宋明,则于立秋之日祀白帝 祖先赵父
于西郊。[4]明朝仍延续其祀,于少昊之虚曲阜祀少昊。[5]

【历史名人】
赵宣子:(公元前653~前601年),谥号“宣孟”,又名赵孟、赵盾;狄国人。春秋时期著名晋国执政者。
赵盾与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赵婴齐为异母弟,父为赵衰。“骊姬之乱”中赵衰、狐堰保重耳奔狄.狄伐咎如,获叔隗、季隗。公子重耳娶季隗,生伯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赵盾。可知其生年在重耳至狄之初的公元前653年左右,卒年约在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至鲁宣公十年之间。《史记》记载:“晋景公时赵盾卒”,《左传》记载:“鲁宣公六年,晋赵盾侵陈”,可见此时在世。《左传》在鲁宣公八年记载:“隙缺为政,废胥克,使赵朔(盾子)佐下军”,由此知其约逝世于鲁宣公八年,终年约五十多岁。
赵鞅:(公元前?~前458年),即赵简子,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著名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其先祖姓秦,生年不详。《史记》记载,晋顷公九年(公元前817年),“赵简子在位……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假如他二十多岁执晋国政的话,其生年应在晋平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37年)左右,逝世于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终年七十余岁。
赵括:(公元前?~前260年),马服君赵奢之子,也叫马服子。著名战国时期赵国将领。
赵充国:(公元前137~前52年),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今甘肃天水),后移居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著名西汉军事家。
赵充国历经汉朝三位帝王,对汉朝中国经营西域居功至伟。赵充国为人沉勇有大略,纵观赵充国一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战役,都是以稳为主。无论敌人是强大还是弱小,赵充国都是一幅不动若山的形象,他非常懂得在战略方面来压制敌人,最后釜底抽薪,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赵婕妤:(公元前?~前1年),女,又名赵飞燕。著名汉成帝皇后。
赵婕妤善长歌舞,由于体态轻盈,据说能“掌上舞”,故称“飞燕”。汉嘉鸿三年汉成帝微服出巡,见歌女赵飞燕艳丽非常,便召她入宫,宠爱有加。不久汉成帝又召其妹赵合德入宫,封赵氏姊妹为婕妤,从此赵氏姊妹贵倾后宫。
为进一步巩固地位,赵飞燕诬告许皇后,又指班婕妤有邪媚之道,由是汉成帝遂废许皇后,另立赵飞燕为后,封赵合德为昭仪,二人极得恩宠。至汉平帝即位后,赵飞燕被贬为庶人,后自杀身亡。
后人称“燕瘦环肥”的“燕”就是赵飞燕,比喻体态瘦削轻盈的美女。
赵晔:(公元?~80年),字君伯;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著名东汉学者。
赵晔年青时为县吏,奉檄文迎接督邮,晔耻于人下,遂弃车马而去。到犍为资中(今四川资阳),从杜抚受《韩诗》,潜心探讨,历时二十年,和家人不通音信。家人认为他已死,并为之丧服举哀,直到杜抚逝世后,他才回到故里。州郡召补赵晔为从事,赵晔却辞而不就。后举为有道,卒于家中。
赵苞:(公元?~178年),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今河北清河)。著名汉朝将领。东汉时期,赵苞少年即勇武好义,孝顺父母,在乡里有盛誉。
赵岐:(公元108~201年),字卿,初名嘉,字台卿;京兆长陵人(今陕西咸阳)。东汉儒家学者、经学家。
赵歧一生经历颇为复杂,曾因得罪当时宦官而四处避难,在北海以卖饼为生。后又卷入“党锢之祸”而被免职,居家十几年。曾历任并州刺史、议郎、太常等职。去世时年九十四岁。
赵云:(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五虎上将”之一。
赵文渊:(生卒年待考),字德本;南阳宛人(今河南南阳)。著名北周书法家。
赵文渊曾任丞相府法曹参军,擅长楷、隶书,当时的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以题榜有功出任赵兴郡守。
赵胜:(公元前?~前251年),号平原君。著名战国四公子之一,惠周文王、孝成王时期的宰相。
赵胜一生善于举贤任能,广揽人才,拥有宾客三千,形成一个庞大的智囊团,毛遂便是其中之一。其佣人因抗税而被赵奢杀死九名,赵胜反以奉公守法而荐升赵奢。
在国难当头时,赵胜不顾个人安危,出使楚国、魏国,签订联合抵抗秦国的协定。当邯郸危在旦夕之际,赵胜令其妻、妾、奴婢编,入士卒效力,并散其家产以慰劳士兵,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斗志。赵胜一生为赵国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史称“翩翩浊世佳公子也”。
赵歧:(公元108~201年),初名嘉,字邠卿、台卿;京兆长陵人(今陕西咸阳)。著名东汉经学家。
赵歧曾任并州刺史,因汉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党锢之祸”被免职。后任议郎、太常等职。撰有《孟子章句》传世。
赵奢:(生卒年待考),邯郸人(今河北邯郸)。战国时著名赵国将领。赵奢勇敢善战,被赵国国君封号为马服君。
他原为赵国的田部吏,因刚强正直,执法如山,被平原君赵胜举荐而受赵王重任。他曾率军取得了“阏与之战”的胜利,创造了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在数十年的军事生涯中,他率军抗秦、燕、齐等国,战功卓著。逝世后葬于邯郸城西紫山,后人改称马服山。
赵壹:(生卒年待考),字符叔;汉阳西县人(今甘肃天水)。著名东汉辞赋家。
赵壹为人耿直,狂傲不羁,因此受地方乡党所排斥,屡次得罪地方豪强,几乎被杀,后经友人救援方免。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任上计吏,见司徒袁逢,长揖不拜。司徒袁逢等人为他延誉,名动京师。后西归,公府十次征召皆不就,后逝世于家中。
赵高:(公元前?~前207年),赵国贵族,后入秦国为宦官。
赵高到秦国后曾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逝世后,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迫秦始皇长子嬴扶苏自杀,另立秦始皇次子嬴胡亥(嬴子婴)为帝,并自任郎中令。
赵高在任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7年赵高又设计杀害李斯,成为秦国丞相。不久被子婴杀掉,并诛灭三族。
赵汝愚:(公元1140~1196年),字子直,宋太宗长子赵德崇七世孙;饶州余干人(今江西余干),祖籍浙江嘉兴府崇德县。
赵汝愚宋乾道二年(公元1126年)二十六岁时应试进士科,一举夺魁。次年任宣义郎,不久派知信州,接着知台州,后又任江西转运判官、敷文阁侍制。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后任四川制署使兼成都知府、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等职。五十四岁时,因扶立宋宁宗有功,迁右丞相。不久,赵汝愚遭权臣韩佗胄忌恨排挤、陷害,左迁远东节度副使,贬谪至永州,后病逝于赴永州的途中。
赵葵:(公元1186~1266年),字南仲,号倍庵;衡山人。著名南宋政治家、书画家。
赵汝适:(公元1170~1231年),字伯可,出身于赵宋宗室,是岐王赵仲忽元孙,安康郡王赵士说曾孙,银青光禄大夫赵不柔之孙,赵善待之子;上距宋太宗八世,即赵炅的八世孙。浙江台州临海人。
赵之廉:(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书画家、篆刻家。
赵之堔:(公元1781~1860年),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书法家、金石篆刻家。
赵翼:(公元1727~1810年),字云菘,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著名清朝诗人、史学家。
赵延寿:(生卒年待考),常山人(今河北正定),原来姓刘,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
赵秉文:(公元1159~1232年),字周臣,号闲闲居士;磁州滏阳人(今河北磁县)。著名金朝文学家。
赵复:(生卒年待考),字仁甫,称江汉先生;元德安人(今湖北安陆)。著名元朝学者。
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中年曾名赵孟頫,宋室宗亲;湖州人(今浙江湖州)。著名元朝书画家、文学家。
赵普:(公元922~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今北京),徙居常山(今浙江常山),后迁洛阳。
赵抃:(公元1008~1084年),字阅道;衢州西安人(今浙江衢县)。著名北宋政治家。
赵鼎:(公元1085~1147年),河东闻喜人。著名南宋爱国首领之一。
赵光达:(公元1939~今),陕西西安人。著名核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柏林:(公元1929~今),辽宁辽中人。著名地球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阅读全文

与关于赵姓的历史名人简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