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如东县历史名人

如东县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1-03-04 21:54:39

⑴ 南通的名人有哪些如东的也可以啊,谢谢啊

李金华(抄原审计署审计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如东人)
刘延东(国务委员)
徐守盛(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如东人)
范曾(当代著名学者,国画大师)
吴海军(深圳神舟电脑董事长。“神舟小本,人手一本”,如东人)
郁钧剑(著名歌唱家)
沈星(凤凰卫视美女主播)
保剑锋(著名影视演员)
体育名星几多了去了啊(林莉、赵剑、陈若林、仲满、葛菲、李菊、黄旭)

⑵ 如东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如东

如东县是中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县,为南通地区的北三县之一。

如东为“如皋东乡”(即如皋东部的地区的意思)之略。如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一直为原如皋县的一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东县人民政府成立。

和其他南通的中、东部地区一样,现今如东一带古时大都是长江口的沙洲或尚未成陆。

汉代,今如东中部一带有一块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时,这块沙洲与古扬州东部的沙咀的并接。这次并接使扬泰砂咀(旧称蓼角嘴)向东延伸了50多公里,达今长沙镇以东。西汉时,吴王刘濞领三郡五十城(如东在其境内),“东煮海水为盐”,开了淮区煎盐的先河,如东出现第一批“盐丁”。

三国时期,战祸频仍,北人避乱南徙,其中不少人来到如东。此后,外来人口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加上当地鱼盐之利,如东地方经济不断上升,后来又成为海防口岸。宋人孙觉《过掘港营寨》诗句“海口来屯数百兵”、“石炮声疑霹雳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随着唐宋时期范公堤等海岸工程的修筑,如东的陆地区域大致稳定下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防止和抵御倭寇入侵,在掘港建“备倭营”,设东营和西营,派重兵把守。掘港遂成扬州门户,海防要塞。外来人口及军士的增加,使交通便捷,商业兴旺,市井繁荣。不久,经营笔墨纸张与茶烟锅席的徽商、经营酿造业的晋商以及经营竹木、油漆的浙商纷至沓来,渐在市场独领风骚,形成流派。以海鲜为主料,具淮扬风味的餐饮业更为发达,有“十家三酒店,一日两潮鲜”之说。明朝中期以后掘港也因其商贾云集、百业兴旺而被誉为“小扬州”。

到了20世纪初,出身于南通地区的末代状元张謇实业兴国,组织了江浙一带士绅在长江口以北漫长的江苏海岸投资垦荒、围海造地,如东一带的沿海也在其中。围垦不仅给如东增加了新的土地,还带来了海门、启东一带的移民。围垦一直没有中断,如东的沿海目前仍有局部围垦活动。

⑶ 如东文史

如东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北侧,位于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26′之间,其东部、北部濒临黄海。史记春秋之前,长江河口的淤积,浅海沙洲逐步露出水面,形成河口沙洲,史称扶海洲。随着不断的淤积,沙洲与大陆并接,人类的活动区域地不断东移。至唐朝以前,如东地区已有移民。约至北宋,掘港、拼茶、马塘已形成集镇。如东的先民们为了生存抵御持续不断的海潮侵袭,开始围筑海堤。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构筑海堤受到地理条件、科学手段乃至地方官吏的割据等限制,围筑海堤只能是分段实施,抵御海潮的效果也较差。随着海岸线的推进,特别是在1128年黄河南迁至1855年黄河北归的700多年内,海势加速东移,地理环境、人口增长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对挡潮防汛的要求就更为提高。纵观古代、近代、现代如东海堤的变迁史,实际上就是如东的一个演变史。本文对如东海堤的历史作粗浅研究。 一、如东古海堤 1、关于范公堤——事实上范公堤建于盐城境内,是在李堤的基础上续建、改建而成。李堤是由唐代的淮南西道黜陡使李承主筑、后由北宋王文祜续筑,其主要堤段均在盐城地区,史称“常丰堰”《新唐书.李承传》及《光绪.盐城志》均有记载。约在公元780年筑成。北宋天禧五年,范仲淹来到东台西溪担任盐监官,将原有李堤改筑、维修,史称“捍海堰”,成堤时间在公元1024—1028年(唐天圣年间),起自大丰的白驹、草堰一带至富安、李堡一带《嘉庆.东台县志》。范公堤也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范仲淹主筑,第二阶段由泰州知州张伦主持,见《晏溪志》中记载。根据《中国海塘工程史》记,范公堤高一丈五尺,底脚厚三丈,顶宽一丈,堤顺水势,弯弯曲曲。为了对堤外波浪消能,堤外斜坡较大,同时种上草皮,这也是最早的生物防护吧。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堤线均在高潮带一线,不可能像现代技术可以在低潮滩筑堤。后范仲淹官至宰相,后人为称颂其功德,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又感人至深,于是苏北、苏中的古海堤惯称为范公堤。 2、如东的古海堤——如东古海堤与如东沙洲群并陆有关。如东是由几个沙洲并陆而成,扶海洲在掘港、丰利一带,南沙在拼茶一带,长沙在长沙镇一带。沙洲并陆时均遗留了古河汊潮汐河道和低地的地形,当时海堤很难修筑,因此在唐朝时期只能分段分区修筑散堤,当地群众称之为皇岸,也即是朝廷下令修筑的堤岸。皇岸是由当时的地方官吏主筑,主要是盐官。如泰州知州徐子寅议请盐场官吏分治其境。当时的皇岸堤走向从海安的海防—洋口—环港—长沙—掘港—胜利街—九总桥。之所以在长沙镇转弯,就是因为长沙洲后并到扶海洲上,海堤走其外缘,所以,苴镇是如东最低的地区。王家潭附近的李家河就是沙洲并陆的退化潮水河,当时该段海堤(掘苴闸至长沙镇)也是如东古海堤的险段,老堤1—2公里左右即有一凹形陡弯,堤内有一深塘遗迹,是历史上缺口处,当地称之龙潭,现已修海防公路,遗迹也难以找到。此外,在拼茶镇外,皇岸内侧约3—4里有一夹堤,史称嵇公堤,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总河嵇曾筠主筑,现已平整不复存在。 如东古皇岸目前在如环河西,环港海防公路南侧,尚有一段遗迹。有兴趣者不妨去现场察看一下古迹。 二、如东近代海堤的兴筑 1916年6月,清末实业家张謇集资150万银元,创办大豫垦殖公司,自遥望港北起,围垦大片滩涂,计划48万亩,后配套开垦13万亩,聘请荷兰水利工程师规划、设计,垦区内河道由干河、匡河、横河、明沟四级配套,形成匡田,分级控制,其遥望港、丁店河、兵房河、东凌港形成主要行洪排水河道,至今仍是现在的主干行洪河道,同时相继建造数十座控制闸。七十年代,笔者曾拆除、检修、改建这些建筑物,发现其结构的合理、钢筋比率、混凝土的强度、地基的处理,其精妙准确,令人叹服。 与张謇同时,浙江绍兴邵明华集资34万银元,兴建华丰垦殖公司;上海刘景德、如东丰利周柏英等人合资创办益昌复记公司。至此,如东沿海废灶兴垦,种粮种棉,在东部、北部沿海滩涂快速发展,自遥望港至刘家埠子也形成了近代一道海堤线,目前,沿海公路大都沿此线修筑。 三、如东现代海堤的构筑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老海堤的建设标准均达不到应有的强度、高度、厚度,没有科学的水文计算等分析。1949年7月台风海潮没堤决口,北坎镇5000多渔、盐民严重遭灾,海水倒灌。1951年,如东县人民政府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工代赈兴办老北坎围堤,围堤长度7公里,至此兴起了如东现代围垦筑堤高潮。据统计,自1951年至2007年的五十六年间,如东人民先后进行了18次大规模的围垦筑堤,这些堤防经过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捍卫了如东百万人民的安全,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载,一届届的老同志继承了先辈与海争地的光荣传统,一代代的科技工作者风里来、雨里去,与海争斗,不断总结先人的经验,提升围垦筑堤的水平。 四、洋口港海堤的兴建开创了高新技术筑堤的先河 2003年,作为江苏沿海新一轮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洋口港正式开工。为了与港口腹地配套,洋口港基础设施投资商——香港保华集团先后出资1.1 亿元人民币,在小洋口兴建洋北二期围堤,在长沙镇所属北坎外滩兴建8公里临港工业区海堤。为确保港口工业的安全, 建设单位在堤身的稳固、环境的保护等,进行了精心的论证、设计、施工,其建设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其防护的标准等都是筑堤史的一个飞跃。随着洋口港人工岛围堤的成功,我们相信,如东沿海围堤今后将进入更快、更高、更好的阶段。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 好:0 您已经评价过! 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 原创:0 您已经评价过! 非原创:0 ) ̄ 若不离 回答采纳率:11.1% 2010-08-20 08:35 我有更好的回答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 相关内容 •我想知道南通如东的一些历史09.04.29•有谁知道南通如东的 介绍一下10.03.21•如东什么时候能成为市?08.11.11•知道如东这个地方吗 ??08.12.29•现在如东的房子能买吗?谁能告诉我呀?08.11.12 --> 其他答案 历史 ◇公元838年(唐开成三年)七月,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大师(注:日本最澄法师弟子,最澄法师曾入唐师从行满大师,后回国创建日本天台宗)随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藤原常嗣来到中国,求法巡礼,在如东沿海搁浅,曾在如东一带辗转,途经掘港,拜谒国清寺,瞻礼道场,参拜祖师,在寺中住歇半月有余。回国后,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书中多处提及掘港及国清寺。 ◇公元1645年(清世祖顺治二年),如皋(当时如东属如皋)的民众反抗清朝的剃发令,陈君悦等人发动起义与清兵作战,后被镇压。 ◇公元1938年,中共江北特委到如皋(东)何家灶,建立淮南盐管地区第一支海上地方武装:盐民自卫队。1941年4月,新四军在何家灶创建海上武装部队:苏中军区海防大队。1942年11月,建立苏中军区海防团,团长陶勇兼,团部设在何家灶。1943年11月苏中海防团在何家灶发展壮大为苏中海防纵队,司令员陶勇兼。1945年10月海防纵队组建为华中海防纵队, 浙东海防大队北撤苏北后及苏北盐阜海防大队先后归华中海防纵队领导。是为共和国海军之发源。

⑷ 如东有哪些名人

蔡美峰、黄磊、康平、马伊琍、管惟炎等。

1、蔡美峰

蔡美峰,岩土工程专家,中国矿山地应力测量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8年蔡美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81年获北京钢铁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矿山岩石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蔡美峰首次开发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应力测量技术,提出了以地应力为基础的采矿设计优化的技术体系、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和矿山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控技术。

2、黄磊

黄磊,1971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国大陆男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歌手、教师、作家。1990年黄磊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年出演陈凯歌执导电影《边走边唱》。

1996年凭借电影《夜半歌声》获得第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1997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发行第一张音乐专辑《边走边唱》。

1999年出演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饰演徐志摩。

3、康平

康平(1922.6—2007.9)江苏南通如东人。曾名贻俊,字汉杰。当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上世纪五十年代与陈之佛、傅抱石、杨建候、陈大羽等常相往来,相互切磋,受益良多,人物山水花鸟皆擅,有“田园雅士”之誉。

历任江苏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南通书画院院长、如东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南通市花鸟画名誉会长。

4、马伊琍

马伊琍(Ma Yili),1976年6月29日出生于上海市虹口区,祖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国大陆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4级表演系本科班。

1996年,凭借电视剧《真空爱情记录》出道。2003年,因出演古装剧《还珠格格第三部》而崭露头角。2007年,凭借电视剧《奋斗》而获得广泛的关注。2008年,凭借电影《江北好人》获得第9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15年,主演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获得2015年国剧盛典年度十大影响力电视剧。2017年,凭借电视剧《中国式关系》提名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2018年,凭借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

5、管惟炎

管惟炎,男,1928年8月生,江苏如东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三任校长。

1985年4月至1987年1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三任校长(1984年9月至1985年4月为代理校长)。1957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同年拨推荐为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研究生。

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中国大网络全书固体物理卷主编,《低温物理》杂志主编等职。2003年3月20日,在台湾台中市因车祸去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如东县

⑸ 如东 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张謇
1894年,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当上翰林院修撰,鉴于甲午战败,国事日非,为了实现“救贫”“ 塞漏”的抱负,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1895年,张謇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

2 沈寿
二十世纪初叶,我国有一位苏绣女子,以精美的绣品名震京华,载誉世界。她就是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沈寿。...

3 李方膺
南通籍著名画家李方膺(一六九六--一七五五),字虬仲,一字秋池,号睛江,乳名龙角,他既不是扬州人,又未如黄慎,金农等久住扬州卖画,何以得侧身于“扬州八怪”之列?...

4 韩紫石
韩紫石先生(公元一八五七--一九四二年)名国钧、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省海安镇(原隶泰县)人,因其排行第三,生平业绩颇丰,家乡群众均以“韩三爹”,“紫石”称之,表示尊敬。在北洋军阀时期,他与南通的张謇,位高望重,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

5 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 沈寿
二十世纪初叶,我国有一位苏绣女子,以精美的绣品名震京华,载誉世界。她就是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沈寿。...

7 刘瑞龙
刘瑞龙——(1910-1988),南通市人。民国13年(1924年)至17 年秋在南通师 范读书期间,经常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蒙教育,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多次深入到工人、农民、市民中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8 曹顶
曹顶(1514-1557),明代通州余西场人。盐民出身,有膂力,胆略过人,曾受雇作船工运盐,后于通州城内一面店干活。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愤于倭寇骚扰虏掠,毅然应募入伍,随即参加江上阻击,大败倭寇,首立战功。...

9 白毓昆
白毓昆(1868-1911),号铣玉,字雅雨。南通市人。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 18岁中秀才后,入江阴南菁书院,专攻地理学。...

10 顾民元
顾民元(1912-1941),字弥愚,南通市城区人。顾民元在南通中学求学期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受其影响,在恽代英弟恽子强的帮助下,与通州师范学生刘瑞龙等组织“革命青年社”,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渐抛弃曾一度接受过的无政府主义,转而信仰科学社会主义。

⑹ 江苏南通市海安县的名人

韩国钧(年—1942年),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海安人。
出生商人家庭。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
乔林(1731一?),字翰园,号西墅,晚号墨庄,海安丁所人,清代乾隆年间篆刻家。
乔林酷爱读书,家无长物,但蓄书颇多。晨夕揣摩,孜孜不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刻有“人事多所不能,惟酷好学问文章”印。工六书篆籀之学,悉心精研数十年而从不间断,其篆刻师法许容,善刻晶、玉、瓷、竹等印,各臻其妙。侧款作行草,间或亦刻隶书,其所作篆隶淳古浑劲,得秦汉遗法,后人曾误为宋、元人所作。清代翰林院侍读学士、上书房行走钱大昕在《乔墨庄先生传》中赞其“用刀如用笔,试以玉、铜,铁,竹根无不如意”。他的篆刻风格,对当时江浙印坛以至后世均有相当影响。

余少春(1894—1945),著名扬州评话艺人,家居海安镇。自幼家贫,18岁拜著名评话艺人张少南为师。初学时,余少春先后听过丁寿庭,陈月秋、张捷山等前辈的《清风闸》,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具有里下河风格的余派(清风闸)。这部书,以喜剧形式反映人间悲剧,将旧时代的杨州社会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一览无遗,后人称之为一部“奇书”。他还剔除原话本中淫秽语言,并言明糟粕语言不传弟子。民国30年(1941年)海安沦陷,余少春去如东县栟茶镇演出,在味园茶馆献艺时,有新四军干部前来听书,对余少春的技艺很为赞赏,后在数次群众大会上都邀他说上一段书,藉以鼓舞群众士气。并请余少春联络海安、角斜一带的艺人前往栟茶演出。
张符骧(1663-1727),字良御,号海房,海安镇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圣祖玄烨南巡,张符骧于扬州塔湾进献《迎銮诗》十二章,陈述治国方略,甚得康熙帝嘉许。康熙五十三年,张符骧中顺天举人。康熙六十年,张符骧通过会试,被录为进士,时已58岁。因他在殿试时对答方策言词激烈,被贬为三甲第34名。是年五月,康熙帝于澹宁居召见张符骧等人,因张符骧学识渊博,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张符骧即告老还乡。
陆儋辰(1777—1842),字莞泉,别号耳乡。清代郡廪生,海安镇人。为清代提学使陆舜之从曾孙。他勤奋好学,尤致力于医。喜研金石。搜古碑数百通。蓄铜雀瓦、古砚及印章合数百件,印证掌故,一一题识,而手自镌之。擅书法、工琴、好诗,喜博弈,著有《弈谱》四册。
王叶衢,海安镇人,祖籍安徽滁县。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前后,卒于同治初年。王叶衢于生不乐仕进,矢志于海安故里的自然、历史资料的搜集、研究,“专力搜辑一镇遗事。凡嘉言懿行,文章碑碣,靡不求其本源,考其始终”,“凡有见闻,即书片纸弃箧中,日久成帙”。先后用10多年时间搜集、考订、整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编成《海安考古录》。
仲鹤庆,字品崇,号松岚,海安西场镇人。生卒年不详,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举,乾隆十九年登进士,任四川大邑县知县,因为人刚直,被罢官归里.
石重光(1889—1933),字又新,海安李堡镇人。曾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弘文学院。一生长于古诗文、书画、古琴,精通日、英两国语言。留学日本后,石重光接触到民主革命的思想,毅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筹办枪械奔走,事发后避逃回乡。不久如皋清末进士沙元炳推荐他去江苏省立第七中学(即现南通中学)任教。后李堡潘树声先生任如皋师范学校校长时,又荐他去如皋师范任教,并一度担任教务主任。
朱南金(1863一1940),字葆逵,号蛰翁,晚清秀才,祖居海安南莫镇朱楼村,后移居海安胡集乡。
朱南阜(1867—1942),字叔才,号葆莲,又培风道人,里人尊称其为“朱三爹”。少年时,朱南阜就读私塾,尤爱书法、金石。他的书法从临摹秦汉魏晋唐碑贴入手,又吸取清代吴让之书法之字见长,篆字亦常见于条幅。金石以篆字为主,有阳文、阴文、双线等多种体例,至今朱氏后代仍保存其印章近百枚。1988年国庆,海安县文化馆,海安县书法协会将朱南阜印章作品编印展出两个月之久。
谭德钟(1876—1949),字组云,号高谭,晚号海陵老人,海安镇人。为中国近代杰出书法家之一。

⑺ 张謇铜像为什么在如东县大豫镇

如东:张謇仕途的出发地

咸丰三年 (公元1853年),张謇出生在海门常乐镇。乳名长泰,取号吴起元。五岁入塾,15岁已修完《五经》、《四书》。

张謇的父母,都是饱尝过生活辛酸的平民百姓,在那个时代,要想改换门庭,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只有指望儿子读书做官。当张謇16岁时,父母就积极为他参加科举考试而张罗。

我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以来,且不说它在束缚人才、挑选方法上有许多弊端,就其本身的许多规定,也是赤裸裸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冷籍不得入试”就是其中的一条。所谓“冷籍”,在清代,即指三代以内没有做过官或三代以内不曾有人中过秀才、举人之类的家族。张家已是数世清贫,张謇的祖父张朝彦笆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平日以耕种为业,兼以摇鼓卖糖聊助生计,后来入赘金沙镇上开瓷货店的吴家为婿,虽是衣食渐丰,但哪能入仕做官?其父张彭年继承祖业,除了耕种20多亩薄田而外,也只能兼及瓷业,虽是初通文墨,可哪可能迈进官宦之途?这实实在在 的“冷籍”之家,怎能进入科场考试?眼看一年一度的“县试” 将近,急得张彭年坐 卧不宁。他东奔西走,到处打听筹划,总算探得一个补救的办法:按官场世俗的惯例,在同族中请一个做官的人出来“认保”,再请同县几个廪生连环“派保”,才可以去应试。张彭年别无他法,就去与儿子的老师宋璞斋计议。

宋先生也早就想到这一点,他介绍张氏父子与如皋东乡丰利张某相识。

张是当地的大户,有籍在册,子弟可以应考。

时值张某侄儿新丧,张謇就作为他的侄孙挽丁成礼,将吴起元改名张育才,取字树人,加入了如皋籍。次年2月,县学开考,张育才如期参加。临试之前,许多纨绔子弟华服翩翩,雄视古今,高谈阔论。唯有他还穿青布旧袍,站在大门旁的石鼓后面闷声不响。一连五场考了下来,张育才的成绩都不错,为他日后的仕途精进带来了希望与动力。但吉人未必天相,仕途的坎坷、世情的险恶像一个个巨浪向他扑来,他立定脚跟,从容以对,抱着“不与世间腐败之人争闲气,而力求与古今上下圣贤豪杰争志气”的心态,以“唯受人轻侮一次,则努力自克一次”的积极行动,于21岁时,经礼部核批,于南通直隶州注册入籍。25岁时,改名为“謇”,取字“季直”。42岁时,得中甲午科状元,并被光绪帝钦授翰林院修撰。

如东为张謇迈向仕途的第一步助了一臂之力,尽管丰利张氏又一时糊涂伤害过张謇, 但他皆以博大的胸怀将往事抛进了爪哇国,在他实业救国的一生中,仍然对如东情感深厚,与如东教育界、宗教界交往频频,并与其兄张詧创办了大豫垦植公司,对沿海规模性大开发擂开了首场锣鼓。特别令人感动的是,2004年春,丰利小学一百周年校庆时,张謇的嫡孙张绪武还偕同二姐张柔武与夫人孟广珍及儿子、儿媳同来参加庆典,足见如东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

张謇与如东血脉相连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而又令如东人感到欣慰的事:如东吴氏女延续了张謇的血脉。

张謇22岁时即同冶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公元1875年1月28日),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妻徐氏。迎亲路上,西风阵阵,花轿颠簸难行,似乎有什么不祥的预示。成婚后,夫妻恩爱,上下和睦,可徐夫人就是不见怀孕生子。在那个时代,俗话 “ 一十二十望人家妻,三十四十望人家子,五十六十望人家死”,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 ,张謇年已42岁,算来成婚也已20年,就是送子观音没有垂情。他的父母及徐氏夫人都很着急,尤其是徐夫人深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暗中留心物色身边及交往中的女子,选定梁、吴二女,意欲为夫君纳妾,并向老太爷禀告,张父也表示同意,并且“内定”下来。可这一年适逢大考,张謇于考前固然心无二用,考后立身朝廷,更是无暇顾及家室,这件事也就淡然处之。

这个吴氏,即吴道愔,曾一度于林梓沈祀先生家中帮工,虽是身份低微,但生得端庄美丽,贤淑和悦,凡与她相识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张謇到沈祀家作客也见过几次,对她印象不错,还特地选了个“愔” 字为她取了个大名。张謇的好友陈君梅积极从中撮合,不抱门户之见的张謇也就顺应众人之意娶为侧室。婚后,张謇对她爱怜有加,她对张謇敬重体贴,于光绪二十四年( 公元1898年) 正月十八酉时生下一个白胖胖的儿子,这就是后来品貌超群、才华出众,号称 “四公子”之一,并出任过智利公使的 张孝若。一子单传的张孝若,生下子女四人:长女张融武,现居台湾 ;二女张柔武,一直生活在南通;三子张绪武,学生时代就参加地下党,后曾任江苏省副省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等职;四女张聪武,上学时就参加了新四军,于黄桥战斗中光荣牺牲。这位唯一延续张家血脉的吴夫人,就是我县( 当时为如皋县)双甸镇北乡五公里处的吴家庄人。吴家庄三里长街商铺林立,东西村口办有私塾学堂,是明末反清义士许元博的家乡,因而在大江南北很早就有名气。2004年 4月7日,张绪武怀着深厚的情谊去吴家庄探亲访友时,还欣然命笔,作了“访血缘故里,祝早日腾飞 ”的题辞。

⑻ 如东县历史查询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历史上开始设立如皋县,它曾包括今天的如东县及海安县的部分地区(古代的如东县地域原属泰州如皋县东乡)。据现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载:东晋义熙七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五县。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605年改为江都郡)。唐朝大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泰州。北宋初,如皋县隶属于淮南东路泰州军。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到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
如东县古为海洋,唐代时逐渐成为陆地,唐将薛仁贵在此驻兵,是马塘镇得名的由来。北宋始设栟茶、丰利二镇,范仲淹所修“范公堤”贯穿全境,至明代逐渐繁荣,掘港有“十里小扬州”之称,佛教兴盛,庙宇众多,至满清始废。
1940年冬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挺进通(南通)、如(如皋)、海(海门)、启(启东),同时将原如皋县分设如西县和如皋县(如皋东乡)。1941年起,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1945年秋,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皋县易名如东县,隶属南通市管辖。

⑼ 如东县的著名人物

张謇,曾入籍如东以参加科举。 徐述夔,满清四大文字狱之一。 缪文功,魏建功院士国文老师。

阅读全文

与如东县历史名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