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上宽容的故事
一、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齐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正因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
之后,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鲍叔牙出面制止别人的耻笑,说管仲之因此这样做,是正因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
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此刻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
二、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它们发挥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正因你比我先到办公室。"之后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正因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三、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之后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四、"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联,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五、郑板桥与小偷
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件,床头金银无半分。
出门休惹黄尾狗,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因当潍县县令时擅自开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但他身心释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随身只带黄狗一只,书卷几箱,兰花一盆,悠悠然来到扬州定居。
一夜,天色阴沉,下起了毛毛细雨。劳作的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郑板桥却辗转难眠,忽听房门响动,只见一小偷闪进屋内,板桥心神有些慌乱,想呼救,又怕惹恼小偷,自讨苦吃。转念一想,计上心来。便喃喃低吟;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忙着搜寻物件的小偷一听,心想,坏了,让主人发现了。刚刚转身要走,又听吟道;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分。小偷听明白了,是个只会读书的穷光蛋,还是赶快逃走吧,转身出门,有听提醒道;出门休惹黄尾犬。
小偷心想,院门不能走了。还是跳墙跑吧。此时又听房内警告;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抬头发现墙头上果然放着一盆兰花。于是避开兰花盆纵身跃上墙头。刚要缩身跳下,又听屋内高声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小偷一听乐了。真是一个好心肠的诗书君子。
(1)有容人之量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我们要提倡宽容精神,因为宽容待人有着积极的健康意义。近几年,在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突起一门叫“宽容学”的新学科,专门从身心健康的角度,对人宽容心态与自身健康的联系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目前证据确凿的是,人的宽容品格对自身健康有良好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不宽容”状态对身心产生不良压力,这种“不宽容”交织着苦恼、愤怒、敌意、不满、仇恨和恐惧,还有强烈的自卑和自弃,使人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和激素紊乱等,从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减退,甚至可能会伤害神经功能和记忆力。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宽容是如何具体调理身心健康的,但好处却显而易见,如宽容者更快乐和更健康长寿。
据推测,人类的“情感宽容”可能是一种“接受和宽厚的本性”,使人类不会在一些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上纠缠不休或没完没了,而是向前看,对未来充满希望。宽容应该融合于人格和品质之中,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常态,而不仅是对某事的简单回应。
宽容的品格是需要后天培育和修养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和媒体的引导,社会形成风气,非常重要。例如,现代的人应过着一种多元和平衡的生活,而教育应该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把幸福只寄托在一种追求上,往往最终是痛苦的。而社会对幸福和成功的认同只有一个标准,如挣大钱发大财或出人头地,结果只能是不宽容。
我们要强调,日复一日“心不宽”对个人身心健康微小危害的“积聚效应”;更要警惕,全社会“心不宽”的“爆发效应”。如此,提倡宽容,也就是“多个态度多条路”,为社会和自个拓宽畅快呼吸的空间。
2. 从哪些事看出武则天有容人之量和识人之智
毛泽东接着说:“你说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仅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说到这里,孟锦云记起毛泽东给她讲过的关于武则天的故事:一位大臣对武则天说:“你这样杀人,谁还敢当官呀?”武则天听后不急不恼,只是让那大臣晚上再来一次。那大臣吓得不知所措,天威莫测呀。当天晚上,武则天让人在殿台上点一把大火,黑暗中的飞蛾见火便纷纷扑来,结果飞来多少就烧死多少,可还是不断地有飞蛾扑来。武则天笑着对大臣说:“这叫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本性难移啊!”大臣立刻明白了武则天的用意。看来,只要有高官厚禄,要当官的人就会源源不断,哪里会杀得尽呢?
毛泽东还谈武则天立碑的事: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是由后人去评论。
毛泽东表达了他对武则天基本肯定的态度,他欣赏武则天是个有作为、敢作敢为的女皇帝,他赞扬武则天的智慧和自知之明。
3. 古代哪位历史人物会宽容别人的故事
蔺相如,宽容廉颇,将相和。
鲍叔牙宽容管仲。
4. 历史上的宽容之人
1.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贞观之治”的辉煌,与他的宽容大度,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版,有直接关系。著名的权大臣魏征,原来是李世民的兄长太子建的臣属,在王室争权斗争中,曾鼓动太子建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已之主,竭其力用”,忠心耿耿地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2.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所以说,学会宽容,于人于已都有益处。
3.周瑜是个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当他得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虽自知不如,但却不甘落败,于是整天心中盘算着如何打赢诸葛亮,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叹后,最终落得个吐血身亡的结局,唉,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蔺相如那样宽容大量,我想,他的结局肯定不会是这样!
5. 历史上具有从容,刚毅的名人故事
凭借一份从容,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谈笑自若;凭借一份从容,关云长单刀赴会豪气干云。 从容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镇定自若,从容是“运筹帷幄之中
6. 历史名人有哪些宽容的故事
最典型的是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都是宽容的人
7. 历史人物有宽容之心的有哪些人举一个事例
三国时期的蜀国来,在诸葛亮源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8. 宽容的历史故事
负荆请罪!
9. 中国历史上有宽容、仁爱之心的人有哪些
蒋琬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内言语.蒋琬与他说容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宽容的故事二:六尺巷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10. 关于“宽容”的历史典故有哪些呀
恕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宽心丸
天津作家冯骥才是个很会为自己宽心的人。有一次,家中失窃,很多贵重物品被洗劫而去。冯骥才检查过后,发现自己所藏的字画还是“漏网之鱼”。于是他坦然一笑,说:“那贼并非行家。”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