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石鼓书院杰出的历史人物

石鼓书院杰出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3-04 14:54:41

❶ 石鼓书院的史书记载

山长们(文史随笔)作者:甘建华(原载《蓝墨水的上游》,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海拔69米,相传山上有石鼓,高六尺,能发出鼓声,故得其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瘐阐《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已载于史册。
建于石鼓山上的石鼓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诸多史料显示,创建于唐元和初(806~810)的石鼓书院,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办学的书院,也是清代及以前中国南方文化学术中心。在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中,石鼓书院实际上又是首屈一指的。从创建历史渊源看,它比创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2)的白鹿洞书院早120多年;比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的岳麓书院早160多年;比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l009)的睢阳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早199年。
“石鼓名山始自唐,天开此处读书堂。”石鼓书院历唐、宋、元、明、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设石鼓高等学堂为止,延续了一千余年。期间,它始终以藏书之丰、学风之盛、设备之全、经费之足、管理之严、成就之大,在中国教育史和书院发展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的美誉。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李宽族裔李士真“援宽故事,请于郡守,愿以私财”,在李宽办学旧址上对石鼓书院进行首次重建。史载,宋朝皇帝曾两次给石鼓书院赐额。一次是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这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和朱熹的《石鼓书院记》中有录;一次是仁宗景祐二年(1035),仁宗允集贤殿校理刘沆之请,诏赐“石鼓书院”匾额及学田5顷,使石鼓书院声名大振,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三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石鼓书院首任山长李宽、后任山长李士真同祀石鼓七贤祠,与韩愈、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并称石鼓七贤。

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六记:“掌书院讲习者谓之山长,山长亦称院长,亦称山主。”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讲学,受业者称蒋为山长(见《荆湘近事》)。至宋相沿为习,书院益多。元代书院,亦置山长,讲学之外,并总领院务。清乾隆时改为院长,清末仍名山长。对其人选,明代多以品望为主,没有地域限制。清代虽强调品行、学问,然而多主张选择本地人士。自南宋以来,石鼓书院历代延聘了数十位山长,由于屡遭战乱,兵火连绵,未能查找。
南宋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大儒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在这篇带纲领性的历史文献中,朱熹对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育重点、教学方法作了具体阐述。尤其是他倡导的将义理之学、修身之道作为书院的办学宗旨,以达到“明道义正人心”教育目的,不仅为当时全国各书院所效法,而且对元、明、清历代办学都有深刻的影响。山长留名者有戴溪、程洵、李访。戴溪在孝宗淳熙五年(1178)中省试第一,累官至权工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淳熙十二年(1185),石鼓书院得以恢复重建,戴溪任山长,与诸生讲《论语》,有《石鼓论语问答》三卷。程洵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南宋开庆元年(1259),石鼓书院毁于兵火。景定元年(1260),提刑俞琰命山长李访“尽复旧观”,取明德新民文章,为诸生丕扬其义,绝响再闻,士风作振。宋王朝南迁后,较为著名的书院为石鼓、白鹿洞、岳麓、象山等,嵩阳因战乱宋末时废毁,及至明中期嘉靖年由登封知县候泰重建才得以恢复书院。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之一,统治者基本上不学无术,仇视汉族文化,书院基本上处于政府监控之下。例外的是,石鼓书院与全国其他书院遭际不一样,是少有的受统治者重视的书院,还获赠学田。历任石鼓书院山长有邓大任、王复、康庄、程敬直、李宥孙、金文海、朱仁仲、张珪等,但就跟元代本身一样,这些名士也只是客串了一把山长,未能有多大作为,因此,正史、野史中都很难查找到他们的资料
明清两代,衡阳地方官员对于石鼓书院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这也是石鼓书院得以兴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元末兵燹后,自明代永乐年间起,经过衡州知府史中、翁世资、何珣及湖广宪副沈庆等人70多年的努力,书院终于规制大备,沉寂多年的石鼓书院又再次兴盛起来。正德四年(1509),叶钊为山长,讲圣贤身心之学、道德之首,剖晰疑义,阐发幽微,“时学者翕然云从”。王大韶青少年时期求学于石鼓书院,致仕后“重返母校”,主讲石鼓书院,并参与编纂、重校首部《石鼓书院志》,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有关书院史料。其他知名山长有周诏、李明安等。到了清代,山长陈士雅、吴炯、宋蓟龄、旷敏本、林学易、李振南、罗廷彦、王光国、余廷灿、李继圣、刘高阁、谭鹏宵、张学尹、常大湘、刘祖焕、蒋琦龄、邹焌杰、冯俊、邓传密、李扬华、左斌、江昱、祝松云、莫重坤、曾熙等,基本上都是进士、举人出身,才高八斗,学贯古今,官场历练多年,卓然湖湘名士,主观上要为桑梓造福,客观上保证了教育质量,石鼓书院“宛然一邹鲁洙泗之夙也”。
比山长更牛的是山斗,也就是泰山、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邹守益是明代大儒王守仁的高足,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中讲学石鼓,著《教言》25篇(又称《语石鼓诸生二十五篇》),对识性、求实、时习、笃行、慎独、戒惧、格物、致知等作了精辟的阐述,成为诸生向学的至理名言。四方从游者踵至,被诸生尊为书院“山斗”。旷敏本和林学易都是衡山县人,都是进士出身,都是石鼓书院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山长。旷敏本乾隆十九年(1754)被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任职约三年,后出任石鼓书院山长,因学问精湛,出类拔萃,倍受时人称颂,士子争以出其门下为幸。林学易幼年受知于学使,有“国士”之称。乾隆二十六年(1761)聘为石鼓书院山长,连续执掌书院达15年之久。末代山长(1894~1902)曾熙是衡阳石市人,光绪进士,累任提学使,不久返湘,主讲石鼓书院,后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
石鼓书院素称人才荟萃之地,讲学风气甚浓。历代名师大儒,如宋代的朱熹、张栻、郑向、黄干,元代的偰玉立、奚汉伯颜、李处巽、陈淞年,明代的湛若水、蒋信、罗洪先、赵贞吉、茅坤、李渭、罗近溪、甘公亮、蔡汝楠、刘尧诲、王万善,清代的王敔、潘宗洛、吴时来、余廷灿、刘良弼、江恂等,都相继来这里登台传道,使石鼓成为远至京师近至衡永郴桂道士子们向往和云集的学府,成为湖湘地区引人瞩目的儒学传播基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讲学式”书院的楷模,对湖湘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中国一所最古老的书院,在长达千余年办学过程中,石鼓书院所造就的人才之多,实在是难以计数。清乾隆衡阳县令陶易写有《石鼓书院》一诗,描绘了“英才荟萃”的景象,诗曰:“旷代儒风喜未颜,一时讲院尽英才。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自今游履休嫌忧,绿竹西溪一经开。”
《国朝石鼓志》载,宋乾道八年(1172)殿试,石鼓书院登进士第的就有王居仁、邓友龙、邓友龄3人。明嘉靖三十年(1552)壬子乡试中,石鼓书院诸生李孟彰、王大韶、谭汝赓、徐应南、彭良臣、陶宾6人中举,史称“朱陵六凤”。明末王船山、李国相、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等高风亮节、博学多才者也出自石鼓书院。清光绪六年(1880)庚辰会试,石鼓书院的祝松云、谭鑫振、杨依斗、陈鼎4人同中进士,其中1人殿试点探花,1人朝考选庶常。像这样的栋梁之才,还有明代的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祝咏、廖汝恒、陈宗契等,大清中兴名臣彭玉麟、衡阳第一个传胪彭述等,他们都是从石鼓书院走向中国大舞台,“各领风骚数百年”。

❷ 石鼓书院的历史名录

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侧。宪宗元和年间,衡州人李宽筑屋山巅,读书其中。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赐“石鼓书院”匾额,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衡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这里建立了正式的书院,招收生徒讲学。宋仁宗景祐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时,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皇帝,被《文献通考》列为“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之首。仁宗时一度荒废,到南宋孝宗时,因旧址复院扩建,规模益增,迄宁末不废。朱熹曾为之作记。
中国创建最早的书院
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书院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自唐至清未存在了一千多年。唐时书院从《全唐诗》中考证有十一所,从地方史志中有记为十七所(以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和王镜第著《书院通证》及周书舲著《书院制度之研究》三文所列十七所为准)。两者都有载的仅三所:为衡阳李宽中秀书院(石鼓书院)、南溪的南溪书院、永济的费君书院。
《全唐诗》十一所书院:
李泌书院(南岳衡山邺侯书院),第四郎新修书,赵氏昆季书院,杜中丞书院,费君书院,李宽中秀才书院,南溪书院,李群玉书院,田将军书院,子侄书院,沈彬进士学院
地方史志注明为唐代设置十七所书院:
丽正书院,张九宗书院,石鼓书院,皇寮书院,松州书院,青山书院,瀛洲书院,景星书院,义门书院,鳌峰书院,韦宙书院(南岳衡山),卢潘书院(南岳衡山),杜陵书院(耒阳),明道书院,梧桐书院,桂岩书院。
从以上史实中证实,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中唯一一个在唐朝时就成为著名的书院,唐时,齐映、宇文炫、吕温、韩昌黎、邹君等名家都在石鼓留下诗词。而嵩山书院据地方志《开封县志》记创建时间为五代周时,比石鼓书院整整晚了二百多年时间。

❸ 湖南衡阳这边出过哪些历史人物

罗荣桓,毛泽东

还有很多啊,比如
湖南历史名人
蔡伦 (?-121)年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湖南耒阳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侯。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及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人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欧阳询(557-641)年
唐书法家。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工书法,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人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碑刻有正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诞碑》,隶书《房彦谦碑》等。行书有《张翰》、《卜商》、《楚奠》等帖,编有《艺文类聚》。

周敦颐(1017-1073)年
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旁,室名“濂溪书堂”,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无极图》,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理学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王夫之(1619-1692)年
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明亡后,曾举兵抗清,兵败。后辗转流亡,至顺治14年(公元1657年)回衡阳隐居,潜心读书著述,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文学等。重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等。后人编有《船山遗书》。

曾国藩(1811-1872)年
清末大臣、湘军首领。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1853年为对抗太平天国,奉命在湖南办团练,1月在长沙编练陆师,9月至衡阳创立水师,后称为“湘军”。兵员由将官招募,所募兵勇,需取保具结。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使“湘军”具有强战斗力。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及捻军作战十余年。1864年派曾国荃部攻陷天京(今南京)。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870年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有《曾文正公全集》。

齐白石(1864-1957)年
书画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习绘画、诗文、书法、篆刻,以卖画、刻印为生。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作,融合了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的技法,形成独特艺术风格。擅画花鸟鱼虾,亦画人物山水。论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篆刻单刀直下,苍劲有力。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曾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谭嗣同(1865-1898)年
中国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早年为新疆巡抚幕宾。中日甲午战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后遍游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设立财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维新救国之道。8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9月政变遇害,为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谭嗣同全集》。

黄兴(1874-1916)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长沙人。1902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回国后和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被推为会长。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未成。次年在日本协助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1907年起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对清军作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黄兴任江苏讨袁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回上海后病逝。有《黄兴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谭嗣同
(1865-1898)

戊戍维新志士,著名维新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1895年发起成立算学会。著《仁学》。1897后回湘创办新政,设时务学堂。后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1898年进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后遇害。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唐才常
(1867-1900)

自立军首领。湖南浏阳人。字伯平,号绂丞,后改佛尘。1887-1898年在 长沙编辑《湘报》、《湘学报 》,参与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旋回国组织正气会,筹建自立军。后被捕,就义武昌紫阳湖畔。


熊希龄
(1870-1937)

近代维新派人物。湖南凤凰人。字秉三。1897年任时务学堂提调,次年与谭嗣同等设延年会。戊戌维新后革职。民国初年,曾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1928年后任中华红十字会会长。今人辑有《熊希龄集》。


沈 荩
(1872-1903)

自立军统领。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字愚溪。 1899年与唐才常东渡日本。谋划起义。后回国建立自立军第七军,任右军统领。1903年撰文揭露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阴谋,震动留日学界,后在北京被捕,壮烈牺牲。黄 兴
(1874-1916)

辛亥革命领袖。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字克强。1903年与宋教仁等建立华兴会,任会长。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战时总司令。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1916年病逝于上海。有《黄兴集》行世。

蔡 锷
(1882-1916)

辛亥革命元勋,讨袁护国军首领。湖南邵阳人。原名艮寅,字松坡。1904年留日回国。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1915年发动护国军起义,任第一军总司令。后被任为四川都督。1916年病逝于日本。遗著有《蔡松坡先生集》。
陈天华
(1875-1905)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新化人。字星台,号思黄。早年留日。1904年与黄兴等创立华兴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民报》编辑。同年在日本参加反日斗争,留下绝命书,投海自尽。有《陈天华集》行世。
杨毓麟
(1872-1910)

反清蹈海烈士。湖南长沙人。字笃生,号叙壬,易名守仁。早年留日。回国参与自立军起义。后参与创立湖南编译社。1903年参与创立华兴会。后在英留学。广州起义失败,投大西洋以身殉国
宋教仁
(1882-1913)

辛亥革命元勋。湖南桃源人。字逐初,号渔父。1904年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1905年后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等刊物。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法制院院长,8月同盟会改为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1913年被刺于上海。等等等等 举不胜举啊

❹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180万年前-前21世纪
巢父 蚩尤 丹朱 帝俈 娥皇女英 伏羲氏 皋陶 共工氏 鲧 黄帝 嫘祖 盘古氏 神农氏 舜 燧人氏 羲和 炎帝 尧 有巢氏 禹 仲康 祝融 颛顼

前21世纪-前221年
1、政治家:鲍叔牙 比干 卞和 伯禽 蔡叔 触龙 春申君 范雎 范蠡 公孙鞅 共伯和 勾践 管宁 管叔 管仲 阖闾 狐偃 胡亥 姬辟方 姬昌 姬发 姬重耳 蔺相如 柳下惠 平原君 秦襄公 苏秦 伍子胥 萧何 晏婴 张仪 召公 周公旦 周穆王 纣 子产 子路 子驷 邹忌
2、军事家:白起 夫差 干将 公孙衍 廉颇 孟尝君 庞涓 孙膑 田忌 吴起 信陵君 赵括 跖
3、哲学家:公孙龙 韩非 孔子 孟子 墨子 孙子 荀子 颜回 庄子 子我 邹衍
4、经济学家: 白丹
5、文学家:屈原 子夏
6、科技专家:百里奚 扁鹊
7、其他类名人:伯乐 伯夷 妲己 古公 后稷 后羿 毛遂 叔齐 泰伯 西施 豫让 子贡

前221-220年
1、政治家:包拯 曹参 曹丕 晁错 陈胜 单超 董宣 董卓 杜密 冯唐 扶苏 汉成帝 汉景帝 汉文帝 汉武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桓宽 皇甫嵩 黄皓 霍光 贾谊 孔光 嫪毐 李斯 刘邦 郦食其 刘表 卢植 吕不韦 吕雉 马皇后 秦二世 秦宓 秦始皇 商鞅 司马相如 司马懿 苏武 孙权 田横 王莽 王允 王昭君 燕太子丹 张良 张骞 赵高 朱买臣
2、军事家: 班超 邓晨 窦固 樊哙 公孙瓒 关羽 韩信 黄巢 黄盖 黄忠 霍去病 寇恂 乐毅 李广 李陵 刘备 娄敬 鲁肃 吕布 吕蒙 马超 马谡 蒙恬 孟获 庞统 孙策 王翦
项伯 项梁 袁绍 袁术 张飞 赵云 周瑜 诸葛亮
3、哲学家:董仲舒 老子 刘向 王充 子思
4、文学家:班婕妤 班昭 蔡文姬 蔡邕 梁鸿 阮籍 宋玉 王粲 扬雄
5、科技专家: 蔡伦 华佗 华陀 李冰 鲁班 欧阳询
6、宗教家:安世高
7、艺术家:桓谭 钟繇 卓文君
8、历史学家: 班彪 班固 范晔 司马迁
9、其他名人:褒姒 陈圆圆 东方朔 甘罗 荆轲 孔融 吕后 孟姜 虞姬 赵飞燕

220-960年
1、政治家:安禄山 曹操 曹仁 长孙无忌 崔浩 董允 范长生 符坚 高力士 桓彝 蒋琬 李昂 李隆基 李世民 李林甫 司马绍 司马昭 松赞干布 隋炀帝 太平公主 陶侃 文成公主 武则天 萧衍 孝文帝 谢安 庾冰
2、军事家:柴荣 长孙晟 陈寿 邓艾 房玄龄 郭子仪 何晏 桓冲 桓温 姜维 李密 石冰 苏峻 翟让 钟会 周处 祖逖
文学家:白居易 曹植 杜甫 杜牧 冯延巳 韩愈 桓玄 嵇康 李白 李商隐 李煜 郦道元 刘勰 陆机 骆宾王 石崇 陶潜 王建 王维 虞世南 张九龄
3、科技专家:皇甫谧
4、宗教家: 道安 法藏 法显 佛图澄 佛陀禅师 寒山、拾得 弘忍 怀海 怀素 慧可 慧能 慧远 鉴真 寇谦之 神秀 释道安 陶弘景 玄奘 圆照
5、艺术家:杜夔 褚遂良 顾恺之 柳公权 王羲之 王献之 吴道子 颜真卿
6、其他类名人:介之推 杨玉环 周玘

960-1279年
1、政治家:蔡京 成吉思汗 范仲淹 寇准 梁太后 秦桧 文天祥 文彦博 宣仁太后 赵佶 赵匡胤
2、军事家:狄青 韩世忠 宋江 王小波 岳飞 钟相
3、哲学家:陆九渊 周敦颐 朱熹
4、文学家:李清照 陆游 苏轼 王安石 辛弃疾
5、科技专家:毕升 程颢 程颐 沈括
6、宗教家:丘处机 宗杲
7、艺术家:蔡襄 法常 黄庭坚 燕肃 赵芾
8、历史学家:司马光

1279年-1368年
1、政治家:忽必烈 拖雷 元明宗 元宪宗
2、军事家:伯颜 常遇春 陈友谅
3、文学家:关汉卿
4、科技专家:郭守敬 黄道婆
5、艺术家:王蒙

1368年-1644年
1、政治家:方孝孺 顾宪成 海瑞 黄子澄 李自成 宋濂 孙承宗 魏忠贤 严嵩 于谦 郑和 朱元璋
2、军事家:邓子龙 冯胜 戚继光 吴三桂 袁崇焕 张献忠
3、哲学家:王夫之
4、文学家:罗贯中 施耐庵 汤显祖 吴承恩 徐霞客 祝允明
5、科技专家:李时珍 徐光启
6、宗教家:班禅喇嘛 达赖喇嘛 达赖三世 宗喀巴
7、艺术家:董其昌 柳敬亭 沈周 宋珏 唐寅 文徵明
8、历史学家:谈迁

1644年-1911年
1、政治家:慈禧太后 多铎 多尔衮 额尔金 福临 光绪皇帝 和珅 皇太极 黄宗汉 黄遵宪 康熙 廖仲恺 林觉民 林则徐 努尔哈赤 乾隆 清太宗 秋瑾 沈葆桢 宋教仁 索额图 谭嗣同 陶成章 同治 翁同龢 雍正 喻培伦 曾国藩 张百熙 张之洞 邹容 左宗棠
2、军事家:噶尔丹 洪秀全 黎元洪 李鸿章 林凤祥 石达开
3、哲学家:龚自珍 顾炎武 黄宗羲 章学诚
4、文学家:曹雪芹 曹寅 高鹗 纪昀 金圣叹 林纾 蒲松龄 沈德潜 袁枚 章士钊
5、宗教家:吕留良
6、艺术家:弘仁 华岩 孔尚任 李渔 茅以升 虚谷 徐白斋
7、历史家:毕沅
8、其他类名人:董鄂妃

1912年 ---
1、政治家:包惠僧 蔡元培 陈伯坚 陈独秀 陈少白 邓小平 董建华 何香凝 胡汉民 黄复生 黄兴 蒋介石 孔祥熙 李大钊 梁启超 毛泽东 溥仪 乔冠华 沈铸 宋庆龄 孙武 孙中山 陶百川 叶公超 于右任 袁世凯 张道藩 章炳麟 章孝严 赵一荻 周恩来
2、军事家: 白崇禧 蔡锷 陈伯钧 陈诚 陈赓 董其武 郭化若 何应钦 贺炳炎 贺龙 梁从学 刘伯承 罗盛教 彭德怀 彭绍辉 王震 徐向前 叶剑英 张学良 郑成功 朱德
哲学家:冯友兰 康有为 楼宇烈 庞朴 任继愈 严复 叶朗 张岱年 周国平
3、经济家:董辅礽 辜振甫 郭炳湘 李宝田 李嘉诚 厉以宁 柳传志 龙永图 容显 吴敬琏 徐柏园 徐光前
4、文学家:柏杨 曹禺 岑凯伦 查良镛 丁玲 洪升 胡适 季羡林 老舍 李敖 梁实秋 刘半农 刘梦溪 龙应台 龙瑛宗 鲁迅 茅盾 三毛 王国维 王朔 西西 席慕蓉 夏衍 许地山 许广平 余光中 郁达夫 袁晓园 袁行霈 张晓风 赵树理 周汝昌 周作人
5、科技专家: 何祚庥 华罗庚 李四光 梁思成 钱学森 苏步青 谢希德 严济慈 袁隆平 詹天佑 招显 竺可桢
宗教家:达赖活佛 班禅·确吉坚赞 弘一 太虚 虚云 圆瑛
6、艺术家:白杨 卞祖善 才旦卓玛 蔡志忠 常香玉 陈道明 陈强 程砚秋 崔健 达式常 邓丽筠 耿其昌 巩俐 关山月 韩非 胡蝶 华君武 华彦钧 黄健中 李默然 李小龙 李媛媛 利智 梁朝伟 刘宝瑞 刘德华 梅兰芳 聂耳 齐白石 启功 乔羽 秦汉 阮玲玉 尚小云 盛中国 施光南 王洛宾 魏明伦 奚秀兰 冼星海 萧珩 新凤霞 徐悲鸿 徐小凤 严凤英 杨丽萍 英若诚 于魁智 于是之 张大千 张国荣 张笑天 张学友 赵丽蓉 郑小瑛 周润发 周小燕 周信芳 周璇 朱家溍
7、历史学家:陈寅恪 贾兰坡 王晓波 徐邦达
8、其他类名人:章孝慈 邹韬奋

❺ 石鼓书院名字的来历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中南重要城市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❻ 宋代石鼓书院的历史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

石鼓书院立有高约两米石鼓。晋时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❼ 石鼓书院的历史评价

《石鼓书院》
宋 范成大
古磴浮沧渚,新篁锁碧萝。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弥天肃,衣冠盛事多。
地灵钟俊杰,宁但拾懦科.
《石鼓动书院怀古》
清 刘正心
郁葱青翠护层阴,仙洞危楼半出林。
万户晓烟明夹岸,两江流水抱孤岑。
夏王未剖金泥迹,蜀相坚依玉垒心。
千顷波澜谁作砥,苍茫入望古犹今。
《舟夜过石鼓书院》
清李稳
石鼓空清似镜中,亭台涟漪画桥东。
一团山影江边绿,几处灯光树里红。
卖酒船逢前度雨,读书声送隔楼风。
孤篷日夕天涯内,高咏帆樯起夜龙。
《石鼓山》
清 旷大中
揽胜到衡州,应输石鼓幽。
鼍梁悬七隧,虎踞瞰双流。
北望长安远,南来吾道悠。
会偕仙洞侣,联步入瀛洲。
《游石鼓书院谒七贤祠》
清 岳宏誉
山形如鼓峙江边,旧有朱陵洞口仙。
胜地蒸湘山水合,真儒唐宋七贤传。
云中雁寺国青嶂,村里虹桥隐画船。
千载渊源勤仰止,登楼一望意悠然。
《石鼓书院》
清 陶易
旷代儒风喜未颓,一时讲院尽英才。
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
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
自今游屐休嫌扰,绿竹西溪一径开
七律·游石鼓书院登大观楼远眺
李祚忠
迈步石桥过禹亭,大观楼上感秋清。
山分半嶂来衡岳,水汇三江去洞庭。
广厦高阁争耸起,华车锦舫竞通行。
重修书院传文化,呼唤科学创太平!
七律·生态衡阳
李祚忠
石鼓楼观三水洪,岳屏回雁两峰葱。
西湖夏放莲花粉,东岛春开桃瓣红。
青草桥头银杏茂,黄茶岭上玉兰荣。
长街树绿荫遮地,广场葩妍馥漫空!
七绝·题石鼓书院
李祚忠

山如石鼓响千年,书院门开国内先。
今日名家欣又至,犹传文化壮人间!

形如石鼓行如舰,威起蒸湘震世间。
书院讲学今又继,千年文脉永通连!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开百粤,看群贤事业名山。
【左宗棠题石鼓书院 】
此真净绿唾不可;
我实薄才歌奈何。
【阮元题衡州石鼓书院联 】
不许岳云封古洞;
但愿江月认残碑。
【范研云 题石鼓书院合江亭】
修名千佛上;
至味五经中。
【石鼓书院二门宋至道年间重建】
愿分华山一半席;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李镐题衡州石鼓书院留待轩】
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 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祝澹溪 题石鼓书院】
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
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
【范鹤年题衡州石鼓书院武侯祠】
是七二峰雄峻所钟,看砥柱中流,但莫赏青草烟痕,朱陵石迹;
溯卅六湾波涛而上,听鼓角午夜,应不减船山灯影,岳麓书声。
【周延俊题衡州石鼓书院大门】 四大书院、六大书院、八大书院说
1、宋末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学校考》宋初四大书院说:
石鼓书院,金山书院,岳麓书院,徂徕书院。
此说法没有争议。范成大《骖鸾录》和清代全祖望均赞同,朱熹《石鼓书院记》:“若此山,若岳麓、若白鹿洞之类是也”。天下四大书院的来源最早是宋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47,并指出嵩阳后来无闻,后来的历史学家皆以《文献通考》为据。
2、北宋六大书院说:
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中华民国时期盛朗西、陈登原《中国书院制度》
3、北宋八大书院说:
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
南宋诗人范成大推举,民国陈登原《国史旧闻》

❽ 石鼓书院的发展史

石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发祥地,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阳岳震南天”!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阳市人民政府重修石鼓书院。 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赐“石鼓书院”匾额,宋至道3年(997),衡州郡人李士真在石鼓书院内开堂讲学、广招弟子,使石鼓书院成为正式的书院。宋仁宗景祐2年(1035),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给皇帝,宋仁宗赐额“石鼓书院”。石鼓书院两度被宋朝皇帝“赐额”,而步入石鼓书院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与睢阳(又名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齐名的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当时全国许多名流都至此讲学;如文学家苏轼、理学鼻祖周敦颐等……。孝宗淳熙14年(1187)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在此讲学,朱熹作《石鼓书院记》;张栻在亭中立碑,亲书韩愈《合江亭》诗和《石鼓书院记》,后人将此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名曰“三绝碑”。
宋仁宗庆历4年(1044)石鼓书院成为衡州路的官办学府,有正式教授1人,主要“以经术教导”学生。度宗咸淳10年(1274年)正月,湖南提刑使、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驻衡州时,作诗《合江亭》:“天上名鹑尾,人间说虎头。春风千万曲,合水两三洲。……”;谆照十二年(1185),部使者潘田青(作畴)就原址建屋数间,南宋开庆元年(1259),书院毁于兵火。景定元年(1260)提刑使俞琰(一作俞炎)命山长李访“扫地更新”,“尽复旧观”,增辟园圃,仰高楼,取明德新民文章,为诸生丕扬其义,绝响再闻,士风作振”。提刑黄斡又置田35亩,“以赡生徒”。宋末著名音乐家郭沔曾寄居住石鼓山上,泛舟于湘江上,创作出“潇湘水云(雾)”这首著名的琴曲。 清顺治14年(1657)经略大臣洪承畴,将石鼓书院作为大清军事指挥所。同年偏沅巡抚袁廓宇上奏清庭,申请重建石鼓书院,衡阳县知县余天溥具体负责修复工程。此时,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石鼓书院为清政府允许恢复的第一家书院,这一时期,书院科举化,石鼓书院成为传授举业、培养科举人才的基地。
康熙七年(1668),衡州知府张奇勋扩建号舍20余间,“拔衡士之隽者肄业其中,……每月试之,士风最盛”。二十八年,知府崔鸣捐俸“增其所未备”。时七贤祠、仰高、大观二楼,敬业堂、留待轩、浩然台、合江亭及东西斋房等“焕然巨观”。山长多一时之选,如陈士雅、余廷松、林学易皆湖南名进士,然所援多为科举之业。
咸丰3年(1853)9月~咸丰4年正月(1854),曾国藩、彭玉麟在衡州创建湘军水师,驻石鼓,石鼓书院附近的水面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中学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民国时期,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后由于石鼓山无法满足新型学校要求,学校被迁移至金鳌山;此时,石鼓书院便成为供人游览、祈祀的风景文化名胜。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衡阳视察时,要求恢复衡阳的名胜古迹,诸如石鼓书院、回雁峰等。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限于历史条件,仅培植了树木花圃,建以亭榭,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无法恢复当时的建筑和陈列。
1998年,国家邮政部发行“古代书院”即宋代四大书院邮票时,事先曾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终因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以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代之。
2006年6月,衡阳市人民政府重修石鼓书院。按修旧如旧的原则 ,恢复了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整个建筑群为白墙黛瓦深色柱,庄重、古朴、典雅。布局为中轴对称,院内布置了禹碑亭、山门、书舍、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并举办“千年学府,石鼓胜迹”陈列,展示石鼓书院 的历史风貌、文化沉淀和骄人业绩,再现千年学府雄姿。
2009年11月15日,中国邮政集团在衡阳市石鼓广场向全国发行《古代书院》特种邮票,石鼓书院登上“国家名片” 。
2013年12月12日,国际战略学和国家安全学专家罗援少将做客石鼓书院大讲堂。
2014年4月21日,两岸作家湖湘文化行采风团来到了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石鼓书院 ,细细地品读了千年学府所积淀下的历史文化。
2014年5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考察石鼓书院 时,盛赞衡阳文化厚重,“三水汇流”得天独厚。
2014年5月22日,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率领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研室主任方立,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龙新民等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踏访石鼓书院,触摸湖湘底蕴,盛赞衡阳文化厚重。

阅读全文

与石鼓书院杰出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