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读了作者刘敬余这本中华美德,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
这本书讲了许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
从数不胜数的中华美德故事中精心挑选了近七十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故事,故事生动活泼、语言凝练优美,体现了爱国、自强、正直、勤学、仁爱、诚信、机智、重孝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故事有以下这些故事:
1、爱国篇:大禹治水、完璧归赵、屈原投江殉国、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相亲、毕资伦跳江殉国、精忠报国的岳飞、浩然正气的文天祥。
2、自强篇:卧薪尝胆、毛遂自荐、司马迁写《史记》、陶侃运砖励志。
3、正直篇:孙武练兵、不为五斗米折腰、公而忘私、子罕辞玉、宴罂辞赏、忠义之士宋弘、董宣宁死不认罪、魏徵直言进谏、贤相寇准。
7、机智篇:甘罗不辱使命、触龙妙谏太后、晏子使楚、西门豹诒邺、诸葛亮七擒孟获、望梅止渴、七步成诗、聪明善良的曹冲、智除强盗的区寄、杯洒释兵权、小包拯断案、司马光砸缸。
8、重孝篇:博亲一笑老莱子、阂子骞孝母、亲尝汤药的汉文帝、缇萦救父、辞官报恩、王祥卧冰、辞官寻母、跪父留母。
❷ 路温舒的轶事典故
编蒲抄书
西汉时期,钜鹿(今河北广宗 县)有一个叫路温舒的人,家里十分版贫穷,父亲没钱让他权读书,只好让他给人家放羊。失去学习的机会,路温舒虽然很难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他向别人借书,可这样不方便。
有一天他放羊的时候,发现河边有一种叶子很宽的蒲草,编成了一张席子,然后把借来的书抄下来。他从抄的书中得到了不少的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做了朝廷的大官。
(2)编蒲抄书是不是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路温舒信奉儒家学说。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
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路温舒“尚德缓刑”的主张受到重视,宣帝曾下诏在廷尉下面设置廷平四员,秩六百石,负责审理冤狱。
❸ 三字经中刻苦学习的事例有哪些,对应的人物是谁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在清朝末年又有人增加了少许内容),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久不衰。对于儿童来说,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
在此,仅选取其中关于刻苦学习的部分,比如:“头悬梁,锥刺骨”等经典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主人公,并加上简单明了的注释,以期对朋友以及朋友的子孙们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我愿足矣。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从前孔老夫子听说鲁国有一位七岁神童项橐,虽然只有七岁,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圣贤,还这样不耻下问,我们应该见贤思齐!
宋朝赵普(曾任中书令后任宰相)好读论语,虽然贵为宰相仍然勤奋的学习,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传为美谈。(赵普以半部《论语》协助宋太祖赵匡胤治天下,又以半部《论语》协助宋太宗治天下,辅佐两朝国君施政皆以《论语》,可见《论语》之可贵)。
彼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西汉时的温舒,家贫无力买书,于是利用牧羊时编织蒲草,将借来的书抄在蒲席上。
西汉时还有一位公孙弘,削竹子做成竹简,把借来的书,抄在上面。
他们虽然无钱买书,却能刻苦自励,终于成为大学问家,为国家成就一番事业。
晋朝人孙敬,非常勤奋向学,每天读书都读到很晚,为了避免打瞌睡,于是在头发上绑了绳子(古人无论男女,均为长发),悬挂在头顶的木梁上,当他打瞌睡时,绳子扯动头发,就会因此痛醒,再继续用功。
战国时的苏秦,发愤勤学,每当他疲倦昏昏欲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清醒,提醒自己不能懈怠,他们这样刻苦用功,都不是别人要求、教导的,全是自动自觉的,为的是奋发图强。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朝时的车胤,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他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
同时期还有一位名叫孙康,每到夜晚时,就利用雪地上的反光来读书,他们家虽穷苦,并没有停止学习。
汉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以砍柴为生,却常常利用砍柴的空档读书,每次背柴回家的路上,都是一路背诵回家。
隋朝的李密,平日为人放牛,却仍一心向学,常常把书挂在牛角上苦读。他们为了工作谋生虽然身体劳苦,依然艰苦卓绝的求学,奋发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法。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宋朝的文学家苏洵,号老泉,二十七岁时忽然觉悟,开始发愤读书。他因为年纪大了,才后悔读书太晚。你们这些年轻的学子,应该有所警惕,及早用功读书。
当然,我们要学的,不一定是他们具体的做法(甚至有的做法还有争议,比如,晋朝车胤的囊萤,为什么不抓紧白天的大好时光来读书,却浪费时间去抓萤火虫,再借用萤火虫那微弱的光晚上读书,基本属于不合常理的。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划分在“营销”的范畴,或者叫“炒作”、“做秀”),而是要学到他们那可钦佩的精神。
❹ 有关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韦编三绝、闻鸡起舞。
成语解释:
手不释卷:音:shǒu bù shì juàn释义: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悬梁刺股:读音xuán liáng cì gǔ。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韦编三绝: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4)编蒲抄书是不是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字[2]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❺ 郑钰琳:《弟子规》读后感
[郑钰琳:《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通过弟子规我明白了事亲行孝,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收获很多,郑钰琳:《弟子规》读后感。
读了《编蒲抄书
》的故事,我学会了有些东西看似微不足道,却可以使我们从生活小事开始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读了《孟母断机》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及时改正就行,可怕的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读了《刘庄敬师》的故事,我懂得了我们也应当做个有心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重视自身修养,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师长的教诲。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以后的生活里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将学到的应用到平时,不断进步,争取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因为有爱
所以你的生活就充满阳光
阳光洒在公路上,公车缓缓的靠站停下,读后感《郑钰琳:《弟子规》读后感》。被华丽的服饰裹着的人们,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拥上车。可怜的小妹妹却被挤得离车门一点一点远去,最后终于上了车,一个阿姨让了座埋头走了。接踵而来的大叔,满脸躺着汗水,略喘息着。行李没有空位放,无奈的一声轻叹。抱着孩子的妈妈靠着座位,身体伴随车的惯性倾斜着,然而抱着孩子的双手姿势还保持着,宝宝依旧在手中静静的睡着。车门正要关闭,最后上来的是那位可怜的老奶奶,佝偻的身体,伸出一只干瘪了的手拍着车门。门始终再次打开,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门的阶梯处。端详了一下双鬓,一直凝视着玻璃外面的世界~~~~~
车上座无虚席。连谈笑声也只存在过去。车开了,是那么缓慢而显得沉重。
冰凉的空气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是金钱蒙蔽了双眼,是欺骗历练出冰冷的心,还是社会的风气笼罩了灰蒙蒙的世界?
黑夜,被繁华的城市点缀得灿烂迷人,也许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东西却悄无声息的失去着。我们一起仰望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来交流彼此的心扉。我们需要那一抹温柔的微笑,来包容对方。我们需要伸出每一双手编织美丽了未来!让爱伫立在心中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郑钰琳:《弟子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❻ 《三字经》中有哪些勤奋好学的历史典故
负薪挂角:出自《三字经》“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说的是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❼ 西汉名臣路温舒抄书的故事有哪些
编蒲抄书的故事:
西汉时期,钜鹿(今河北宁晋县)有一个叫路温舒的人,家里十分内贫穷,容父亲没钱让他读书,只好让他给人家放羊。失去学习的机会,路温舒虽然很难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他向别人借书,可这样不方便。有一天他放羊的时候,发现河边有一种叶子很宽的蒲草,编成了一张席子,然后把借来的书抄下来。他从抄的书中得到了不少的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做了朝廷的大官。
注:路温舒(生卒年不详),字长君,钜鹿人 (钜鹿,在今河北南部,路温舒系河北广宗人)。信奉儒家学说。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 。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
❽ 关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故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增广贤文》亦收有此联
品味读书妙联
●韩士奇
读书人都爱书。自古以来,不少名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互勉。
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无书不读,便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经一老翁指点,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 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民族英雄郑成功酷爱读书,他的自勉读书联寓意深刻,颇有韵味:“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清代一些读书对联各道志趣,清新可读。咸丰年间学者王文韶手书一联:“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
学者孙星衍写有一副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曾有不少人书写此联,张贴于书房,以鞭策自己。
文学家王士祯爱好读书写作,曾自题书斋联:“书搜万卷,读书求实用;笔剩一枝,下笔尚真情”。
《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晓岚写有一副对联:“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联中把自己比喻成“蛀书虫”,热爱读书由此可见。
现代名人的读书对联独具情趣。蔡元培步入仕途仍不忘读书,曾撰写对联悬于书斋:“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
沈钧儒的书斋也有一联:“立志俯存千载想;闲淡无过五分钟”。他立戒清淡,惜时如金。
鲁迅在北京“老虎尾巴”书房西壁挂有一副集屈原《离骚》句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鸟之先鸣”。他在《彷徨》的题词也引了《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好是这一联的注脚。
周恩来读中学时,撰写一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把如何交友,怎样读书说得明朗透彻。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曾写一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把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说得透彻明了。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自己书斋中悬有一联,用以自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高雅美妙的读书对联不胜枚举,常被人们引用的一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一个年轻编辑王芸生之手。
当代作家柯灵,从小爱好读书,他的书房也挂一副趣联:“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
❾ 中国古人怎样读书
中国古代的读书理论肇自孔子。“读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显然,孔子认为“为学”是要“读书”的,他收集鲁、周、宋诸国的文献档案,先后整理、删订《六经》,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所教弟子达三千之众,他不仅教书不厌,诲人不倦,而且自己读书也异常勤奋,留下了“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的佳话。 读书主张“学而优则仕” 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即培养适合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君子”,这成为读书的出发点和归宿。儒家学说的主流是主张读“经”为“经世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入世建功勋的积极进取精神。孔子的许多弟子包括孔子本人都曾经到处求过官、践履“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开“读书做官”之先河。孟子进一步为“读书做官”作理论论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道义也。”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并为博士置“弟子员”,为读书求官的儒者打开了朝廷的大门。唐朝沿袭隋制,完善地建立了科举取士的制度,为平民百姓设计了通过读书也可以入朝为官的道路,大大地激发了平民的读书热情。“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话几乎成了读书人的口头禅。 读书活动具有很强的伦理性和功利性,从“读书做官”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诸多有关古人阅读的史籍中,我们不难发现,“读书做官”可以说是古人读书的主要目的,这也是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分不开的。在古代史籍中,我们随处可见某人先是如何勤学,如何苦读,然后如何“博极经史”,如何高中进士,如何得为大官。他们认为读“经”就是要“经世致用”,达到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他们虽然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着想,有着一种入世建功勋的积极进取精神,其中也包含着某些有利于社会进步、有益于民生的积极因素,然而,他们是以谋一己之私利为目的,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要追求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名利双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作为取得高官厚禄的“敲门砖”。今天,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读书的伦理目的。 贫家子弟勤学苦读 然则许多贫家子弟虽然喜欢读书,但因家中贫穷,或读书无灯,或读书无书、无笔、无墨,但他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留下了许多令人击节叹赏的佳话。明代冯京第曾撰《读书灯》,列举了数十个古人夜间读书因家贫无灯而用他物替代以继日的事例。而在我国古代史籍中,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如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京杂记》)这就是千古流传的“凿壁借光”的故事。再如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晋书》)这就是成语“车胤囊萤”的典源出处。还有苏颋颁“每欲读书,又患无灯烛,常于马厩灶中旋吹火光照书诵焉。”(《开元天宝遗事》)其他诸如路温舒编蒲抄书、朱买臣负薪苦读,高风流麦、承宫放猪苦学、贾逵隔篱听讲、沈鳞士织帘诵书等等耳熟能详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克服困难,勤学苦读的精神,让人敬意油然而生。至于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沈峻“昼夜自课,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梁书》)这种刻苦砥砺,勤奋读书的事例,闻之无不使人动容。 传统读书方法种种 从古人的读书事迹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许多读书方法。如诵读、抄读、听读、速读、精读等等,这些读书方法至今对我们读书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国古代不仅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而且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日诵万言”被当作一种读书美德。古代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在诵读上下过苦功。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勤于诵读,以致“口舌生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同样,“诵读”、“读诵”、“讽诵”等词也经常在古代史籍中出现。如倪宽“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汉书》)朱买臣“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汉书》)范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读诵为业”。(《晋书》)等等,不胜枚举。古人之所以文思泉涌,妙语连珠,正是通过诵读,有无数篇文章烂熟于胸,才能有这种境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而这,正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抄读就是通过抄录书籍来达到对书籍的理解。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或印刷术不很发达而书少难得的时代,人们十分重视抄读。顾炎武谈到过抄读产生的“一变为三”的效应。他从11岁开始抄读约900万字的《资治通鉴》,经三年熟读抄写之后,就有了三本《资治通鉴》,即原本、抄本和心中的一本。古代史籍中还有许多同样的事例,如阚泽“居贫无资,常为人拥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三国志》)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以致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明外史》)他们既可解无书之窘,又可以练习书法,还可以在抄写中加深对书籍的印象,可谓一举数得。不过。现代人是很少去抄读了,因为抄书太费时间,而且也有抑制思考的副作用。然而,作读书笔记、摘录卡片等读书方式却依然有着古人抄读的痕迹。 对于因某些条件限制而不能阅读者来说,听读,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读书方法。如石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晋书》)王冕“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暮乃返,忘其牛”。(《明外史》)胡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儿听之不少辍”。(《宋史》)他们或因眼睛失明,或因无书可读,或因不识字而不能读,但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想方设法地读书,勤奋学习竟到这种程度。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就是说读书要精读。精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关于精读,古代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载。如田敏认为“读书不必多,十八章足矣”。(《宋史》)何涉“案上惟置一书,读之自首至尾,正错校字,以至读终。未终卷,誓不他读”。(《明道杂志》)苏轼“吾读《汉书》,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之类,每一过博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核矣”。(《田居乙记》)确实,对于一些名篇,学习价值高,内容精粹,言简意赅,非精读不能掌握全书的要点、难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 “耕读自守”的读书境界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陆游《剑南诗稿·寒夜读书》然则也有一些读书人不为名利,只求自乐。如马枢“博极经史,……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陈书》)阳城“好学,贫不能得书,求为吏隶集贤院,窃院书读之,昼夜不出户六年,无所不通,及进士第,乃去隐中条山”。(《唐书》)刘勉之“即邑近郊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宋史》)他们安贫乐道,澹然自守,耽于书籍,赏奇析疑,衣带渐宽,终老不悔。以一种隐逸和逍遥来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内在的、主观上的精神自由。他们抛开功利,在坎坎人生旅途上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建立起一种精致高雅并富有审美意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并陶醉其间,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自由境界。 由上可见我国历代名人的勤学事迹,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生活的道路、读书的目的、贡献的大小各不相同,但他们勤勉自励、刻苦攻读的成才之路却都是饱经风霜,身处逆境而毫不气馁,历尽艰辛却勇往直前,无不给我们以深深的震撼和启迪。
❿ 中国古人怎样读书求答案
然则许多贫家子弟虽然喜欢读书,但因家中贫穷,或读书无灯,或读书无书、无笔、无墨,但他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留下了许多令人击节叹赏的佳话。明代冯京第曾撰《读书灯》,列举了数十个古人夜间读书因家贫无灯而用他物替代以继日的事例。而在我国古代史籍中,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如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西京杂记》)这就是千古流传的“凿壁借光”的故事。再如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书》)这就是成语“车胤囊萤”的典源出处。还有苏颋颁“每欲读书,又患无灯烛,常于马厩灶中旋吹火光照书诵焉。”(《开元天宝遗事》)其他诸如路温舒编蒲抄书、朱买臣负薪苦读,高风流麦、承宫放猪苦学、贾逵隔篱听讲、沈鳞士织帘诵书等等耳熟能详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克服困难,勤学苦读的精神,让人敬意油然而生。至于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战国策》)沈峻“昼夜自课,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
。(《梁书》)这种刻苦砥砺,勤奋读书的事例,闻之无不使人动容。
二、传统读书方法种种
从古人的读书事迹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许多读书方法。如诵读、抄读、听读、速读、精读等等,这些读书方法至今对我们读书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国古代不仅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而且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日诵万言”被当作一种读书美德。古代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在诵读上下过苦功。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勤于诵读,以致“口舌生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
。同样,“诵读”、“读诵”、“讽诵”等词也经常在古代史籍中出现。如倪宽“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
。(《汉书》)朱买臣“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汉书》)范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读诵为业”
。(《晋书》)等等,不胜枚举。古人之所以文思泉涌,妙语连珠,正是通过诵读,有无数篇文章烂熟于胸,才能有这种境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而这,正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抄读就是通过抄录书籍来达到对书籍的理解。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或印刷术不很发达而书少难得的时代,人们十分重视抄读。顾炎武谈到过抄读产生的“一变为三”的效应。他从11岁开始抄读约900万字的《资治通鉴》,经三年熟读抄写之后,就有了三本《资治通鉴》,即原本、抄本和心中的一本。古代史籍中还有许多同样的事例,如阚泽“居贫无资,常为人拥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三国志》)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以致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明外史》)他们既可解无书之窘,又可以练习书法,还可以在抄写中加深对书籍的印象,可谓一举数得。不过。现代人是很少去抄读了,因为抄书太费时间,而且也有抑制思考的副作用。然而,作读书笔记、摘录卡片等读书方式却依然有着古人抄读的痕迹。
对于因某些条件限制而不能阅读者来说,听读,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读书方法。如石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
。(《晋书》)王冕“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暮乃返,忘其牛”
。(《明外史》)胡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儿听之不少辍”
。(《宋史》)他们或因眼睛失明,或因无书可读,或因不识字而不能读,但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想方设法地读书,勤奋学习竟到这种程度。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就是说读书要精读。精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关于精读,古代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载。如田敏认为“读书不必多,十八章足矣”
。(《宋史》)何涉“案上惟置一书,读之自首至尾,正错校字,以至读终。未终卷,誓不他读”
。(《明道杂志》)苏轼“吾读《汉书》,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之类,每一过博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核矣”
。(《田居乙记》)确实,对于一些名篇,学习价值高,内容精粹,言简意赅,非精读不能掌握全书的要点、难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三、“耕读自守”的读书境界“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陆游《剑南诗稿·寒夜读书》然则也有一些读书人不为名利,只求自乐。如马枢“博极经史,
……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
。(《陈书》)阳城“好学,贫不能得书,求为吏隶集贤院,窃院书读之,昼夜不出户六年,无所不通,及进士第,乃去隐中条山”
。(《唐书》)刘勉之“即邑近郊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
。(《宋史》)他们安贫乐道,澹然自守,耽于书籍,赏奇析疑,衣带渐宽,终老不悔。以一种隐逸和逍遥来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内在的、主观上的精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