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哪些名人疯了
1、祢衡,他的狂妄已经算是疯或者神经了。祢衡年少时就有文采和辩才,但是性格刚直高傲,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
2、梵高
梵高一生中做出过很多古怪,很难让人理解的事情。梵高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早年的他还做过职员、商行经纪人和传教士,最终他却全心全意地投身于绘画。他一生的作品上千余幅,他从0基础到达如此成就,只用了短短8年的时间,令人可惜的是,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3、安徒生
他被誉为童话之王,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但谁也没想到,他竟然是一个极度自卑患有严重焦虑症的人。安徒生出生贫寒,童年时期十分困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或是正是出生在贫穷家庭的他,才能幻想出如此的想象力。在生活中,安徒生无时无刻都在焦虑当中,并且他还异常的自卑,他担心自己会生病,担心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担心丢失重要文件,甚至对于女性有着很严重的厌恶感,跟她们在一起甚至会发抖。
4、达尔文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他出版的《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这一重大的突出的理论,影响了整个世界。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天才,还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5、牛顿
迄今为止,无论是医学界还是生物学界,都无法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由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然而,因为牛顿、爱因斯坦等历史名人的案例,阿斯伯格时常被人称之为“天才病”。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那些被“天才病”病影笼罩的名人们!
② 收集古今名人的怪癖
http://..com/question/4987995.html
口吃的
国外名人:
1、伊索(Aesop)——古希腊寓言家,著名寓言集《伊索寓言》的作者;
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思想家,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著有《诗学》,提出学科分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3、德摩斯梯尼——古希腊演说家,因口含石子在海边练习演说终成演说家而闻名;
4、克劳迪亚斯——古罗马皇帝,著有《我,克劳迪亚斯》;
5、牛顿(Issac Newton)——现代科学奠基人,奠定力学研究的基础;
6、波义耳(Robert Boyle)——物理学家,波义耳定律的发现者;
7、达尔文(Charles Darwin)——自然学家,进化论提出者,著有《物种起源》一书;
8、图灵(Alan Turing)——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首先提出图灵机概念;
9、拿破仑一世(Napoleon The First)——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国皇帝;
10、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著名政治家、演说家、作家,英国首相,二战三巨头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1、列宁(Lenin)——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说家、政治家,十月革命领导人;
12、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政治家,美国第一任总统;
13、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政治家、经济学家,美国总统;
14、摩西(Moses)——古希伯来先知,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
15、莫洛托夫(Molotov)——前苏联斯大林时代的外交部长;
16、卡罗尔(Lewis Carroll)——作家,《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的作者;
17、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好莱坞电影明星,代表作《七年之痒》;
18、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好莱坞电影明星,代表作《纽约大劫案》;
19、罗文.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英国喜剧明星,主演《赣豆先生》;
20、哈伯(Ron Harper)——NBA巨星,公牛队主力;
中国名人:
1、韩非——思想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柳亚子——近代诗人;
3、鲁迅——文学家,新文化运动领袖;
4、詹天佑——铁路工程师,京张铁路总设计师;
韩非 ——思想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朱光亚 ——中国科协主席;
钱三强 ——著名力学家;
朱旭 ——著名表演艺术家;
崔健 ——摇滚歌星;
参考资料:http://www.stutter.cn/fluent/elites/
③ 关于贝多芬的名人事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题目为《月光曲》)。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五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已完全丧失。
④ 《名人传》里贝多芬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1)《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人物传记,全书分为《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分。
(2)罗曼罗兰于1902年写下了《贝多芬传》,那时候他正经历这一个痛苦时期,他离开了巴黎,来到了波恩——贝多芬的故乡和他童年的好伙伴贝多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日子。这时罗曼罗兰已经听过贝多芬的交响乐演奏会。在莱茵河畔罗曼罗兰即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勇气,也倾听了他的快乐、痛苦经历,他总是郁郁寡欢很悲哀的样子。但是贝多芬却多次鼓励、开导罗曼罗兰让他勇敢的面对人生。罗曼罗兰回到巴黎后就写下《贝多芬传》。
(3)《贝多芬传》不是学术著作,是唱给受伤的心灵、窒息的心灵的一支鼓励的歌,那时在法国有数百万被压迫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焦急地等待着一个解放的呐喊,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里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当时的人们在《贝多芬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同样经历了无数次挣扎。所以《贝多芬传》他们争相传送。
(4)贝多芬的性格特点::他喜欢深思,但是很忧虑他很少发出快乐的笑声,他的表情变化不定让人难以捉摸,这也许是他童年经历的无数苦难而形成的。他患有肺结核病病痛时时折磨他,更为严重的是从1796——1800年,也就是他26——30岁时他的耳朵的重听严重起来,昼夜不停作响,听力不断下降。所以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总是流露悲愁。感情和生活的苦难经历几乎让他绝望他甚至写下了遗嘱,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贝多芬的作品中,经常交织着爱情、痛苦、骄傲、秃废等悲伤因素。45岁时他全聋了。贝多芬是个不幸的人,他是“用苦难铸就欢乐。”
⑤ 古今中外,有哪些名人(政治家,音乐家,科学家等等都可以)怪癖比较多。
竹林七贤 国外的 天才离疯子只一步之遥,这是很早就有的一种说法。但要把每一个天才都称作疯子,也缺少些情理。然而,文明世界中许多声名显赫的人有自己不少鲜为人知的怪癖和习惯却是事实:
司汤达在每天早晨写作前,总要读几页《民法大全》;
果戈里习惯于站在斜面写字台前写作;
马克·吐温总是俯卧着写作;
安徒生喜欢在森林中构思童话;
埃米尔·左拉走到街上就要数灯柱;
美国作家海明威、英国童画家卡尔洛和英国女作家伍尔夫都喜欢站着写作;
英国诗人雪莱常在一个地方动也不动地读书长达16小时;
马可尼常常独自一人放声狂笑;
希腊演说家摩斯缔尼演说时,舌头下面总是要放置一些小石子。
福楼拜写书的时候别有一番情趣,他会同他塑造的主人翁一道呻吟或哀叹。他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要不就大步流星地在办公室来回地走和抑扬顿挫地朗读。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认为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是他的竞争死敌,他要把斯特林堡的像放在他的书案上,时时相对,才能写出好剧本来。
菲力普·贝松的要求未免有些过分:他认为写作就像怀孕,在作品完成之前决不能提起,否则就有可能“流产”。所以他在写作的时候,除了保姆和几个亲人之外,禁止任何人未经允许擅自闯进去。如果有人不经意地瞥了一眼他的稿纸,他就会大发雷霆;
最奇特的作家要数弗朗索瓦·韦耶冈了。他喜欢把切肉的小案板放在膝盖上写作,而且由于需要安静总是在夜里工作。他经常从晚上10点钟开始,喝着中国的绿茶,一连写上12个小时。这还不算,奇就奇在他非要有电灯光照在白色的稿纸上才能写作,所以早晨他也不打开百叶窗,不想知道太阳是否已经升起,以至于在冬季,他有时甚至整整一个星期都不见阳光,他认为这是写他那样的作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国的一些名作家也有自己的怪癖:
唐朝文学家王勃,每次写诗作文之前,先磨墨数次,饮酒数杯,然后用被子蒙头构思。起来后提笔挥洒,一气呵成。
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林逋,酷爱梅花和鹤,甚至终身未娶,人称“梅妻鹤子”。
清代诗人袁枚是个“食癖”,他有名作《随园诗话》,另有一本烹饪专著《随园食单》,收录了“食谱”几百种,大都亲自制作品尝过。
当代诗人艾青,自称“癖好”是收集海螺。他有时会在海边寻寻觅觅,有时会在地摊前徘徊,他搜集的海螺,大的像皇冠,小的像珍珠,黄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
作家孙犁的癖好——不倦地包书皮。为了包书皮,他四处寻找皮纸,甚至动员亲朋好友广为搜罗。
夏衍、王蒙都喜爱养猫,成为“猫癖”。夏衍的母亲徐绣笙,特别爱猫,从小培养了夏衍对猫的感情。猫成为夏衍一生的伙伴。王蒙自己的饮食由别人侍候,而猫的饭食则由他亲自下厨制作。
。。。。。
其实,拥有怪癖者自是不可胜数,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在政界、文艺界、军事界等等这诸多的领域,必然也有这无数的名人拥有怪癖的例子,而我这里虽举了很多例子但仍然不免是挂一漏万的。不过,我想说的是,之所以举这么多例子,我不是想要简单地论证历史上不乏有怪癖的名人,更不是仅仅想让大家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事实。
我想说的是,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这些名人的做法与其说是“怪癖”倒不如说“至情至性”来得贴切一点。的确,他们的行为也许有点与众不同,甚至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是个人认为,其实他们所谓的怪癖,甚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成功不无关系。
比如说,如果司汤达不是认真研究《民法大全》的话,他的文章语言有如此精妙吗?如果海明威、卡尔洛、伍尔夫不是坚持站着写作,他们的作品能如此精要吗?如果雪莱不是坚持一动不动的读书16个小时,他能够成为如此著名的诗人吗?如果演说家摩斯缔尼不是坚持在演说时在舌头下放一块石子,他的演说能如此鼓动人心吗?如果福楼拜写作之时不是如此地忘我,他的作品能如此著名吗?如果易卜生不是将他的竞争死敌斯特林堡的像放在他的书案上,时时相对,他能写出如此好的作品来吗?如果菲力普·贝松不是潜心写作,不受世俗打扰,他的作品能如此之好吗?如果朗索瓦·韦耶冈不是夜以继日的写作,他能写出如此好的作品吗?如果林逋不是一心远离世俗,他能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吗?如果袁枚、艾青、孙犁、夏衍、王蒙对于文学没有像热爱他们所谓的怪癖一样的热情,他们能取得如此成就吗?
的确,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你可以说说作家们的成功与怪癖是没有必然关系的,但是,我却坚信,这其中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不敢说,是这些怪癖造就了这些名人,但是我敢说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怪癖”,这些名人是否也有现在的成就那肯定是一个未知数。或者准确地来说,不是这些怪癖造就了这些名人,而是这些怪癖体现的一种精神造就了他们。那就是,对于自己的事业,那种至情至性地热爱并且为之而不懈努力的勇气与恒心。
而于常人而言,我们自然不是要模仿他们的“怪癖”,因为那是很浅显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透过“怪癖”现象的本身,直入“怪癖精神”的本质,并且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全力地去贯彻,如此,方能从中受益。
极端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所做之事并且为之而付出不懈努力,也许这就是名人怪癖给我的启示。
⑥ 名人传里的贝多芬的性格特点
1、在名人传中,贝多芬是一个成长环境恶劣,但十分坚强,以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动力,以及他对音乐真理的坚定追求与热爱的伟大的中世纪音乐家。可以说贝多芬一生经历坎坷曲折,晚年又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悲哀与不幸,但是他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最终战胜命运,成为一代伟大的音乐作曲家。
2、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两首弥撒曲,还有不胜列举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深深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等已是家喻户晓。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3、贝多芬故居博物馆毗邻波恩老城区中心市集广场,是贝多芬从1770年出生,直到1792年搬往维也纳之前一直居住的地方。此处保存有贝多芬曾经弹奏过的钢琴、十几岁时演奏过的大风琴键盘、晚年使用的喇叭形助听器以及大量贝多芬的乐谱手稿。
(6)历史名人怪癖贝多芬扩展阅读:
1、贝多芬的主要作品: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
2、贝多芬作品的创作特点: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
⑦ 名人传里贝多芬的性格100字左右!!!
贝多芬: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版乐给予世权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誓言:“由痛苦换来欢乐。”他“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不屈不挠,我行我素,逆来顺受,严肃傲然,自卑,倔强,暴躁。
⑧ <<名人传>>--[贝多芬传]里有所有人物的性格特点!!!!
《名人传》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和称。
本书中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以下则是《名人传》的相关资料:
内容概述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阅读指导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于罗曼·罗兰之手。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托尔斯泰的故事既没有《贝多芬传》里的叛逆情绪,也没有《米开朗琪罗传》里的强烈的悲剧性,而整个故事比较平稳,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对社会的忧虑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一篇。
⑨ 名人故事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
“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
“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么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子。”父亲在一边高兴的说。
一晃几年过去了,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维也纳艺术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正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后来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⑩ 《名人传》结合情节,分析贝多芬人物性格。详细有根据!
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内娱乐的时间,而容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