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辽宁历史有什么名人
1、慕容皝(297年—348年10月25日),即前燕文明帝,字元真,小字万年, 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
慕容皝勇武刚毅且多有谋略,崇尚经学,熟悉天文。建武初年拜冠军将军、左贤王、封望平侯。
2、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自《刘宽碑阴》,《三国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孙瓒为刘宽门生,参与了刘宽的葬礼,碑阴为当时人甚至本人签名,故当从碑)其名与字的对应当是取自“圭瓒”一词,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3、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字宣英,鲜卑名贺赖跋 ,昌黎棘城(今辽宁锦州市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咸康七年(341年),东晋册封慕容皝为燕王,以慕容儁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燕王世子。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后,继袭燕王之位。
4、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原名慕容霸,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锦州市义县),鲜卑族。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军事家。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母为兰淑仪。
5、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 ,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
『贰』 辽宁朝阳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呢
通读历史,我们会发现,辽宁朝阳地区在历史上出过最出名的人,可能就是安禄山了吧?其实除了安禄山,但凡参与安史之乱的名人,几乎都是来自朝阳地区。
比如说安禄山的好拍档史思明,比如说镇压安史之乱的李光弼等人全都是来自辽宁朝阳。可见这个地方,见证了大唐王朝的兴衰,是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地区。
杀掉安庆绪以后,史思明便成为了叛军的手里,他建立了大燕国,自立为大燕皇帝。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儿子史朝义居然先下手为强,仿造安庆绪杀害安禄山的案例,把史思明也给杀了。
难道那个时代比较流行儿子杀老爸吗?正因为如此,所以安史之乱叛军内部相继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失败。
『叁』 现在的朝阳在三国时期出过什么人物
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内名。三国时,西部容属东部鲜
卑,东部属昌黎郡。
三国魏改辽东属国置,属幽州。治所在昌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包括今天辽宁省锦州市、阜新市
和朝阳市等地。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右北平:田畴、程普
辽西:公孙瓒、韩当
辽东:公孙度、
燕国:徐邈、
涿郡:刘放、卢毓、孙礼、刘备、刘禅、张飞、简雍、卢植。
渔阳:张纯、张举、鲜于辅、田豫
『肆』 介绍辽宁省朝阳的历史过程.
1、辽宁省朝阳市
朝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方文明的新曙光"升起的地方,也是辽西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朝阳市位于辽宁省的西部,辖境居东经118度50分至121度17分和北纬40度25分至42度22分之间,东西跨度约165公里,南北跨度约216公里,边界周长约980公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及哲里盟接壤,南与辽宁省葫芦岛市及河北省秦皇岛市毗邻,东与辽宁省阜新市、锦州市为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交界。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7万。境内有汉、蒙、满、回、朝鲜、锡伯族等27个民族。现辖5个县(市)、2个区,168镇。
朝阳是居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尽管东南部受海洋暖湿气影响,但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燥半湿润易干燥地区,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全年平均气温约在5.4度至8.7度之间,年均日照时数为2850~2950小时,年降水量450~580mm,无霜期122~155天,春秋两季多风、易旱,风力一般为2~3级,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强。
朝阳市土地面积广大,山川、平原,土地类型多样,且光照充足,太阳总辐射历年平均值居全国前列。这种优越的土地光热资源条件不仅使朝阳成为适宜北方农作物生长及繁育良种的天然基地,还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源优势,朝阳市已成为全省杂粮、油料、棉花、林果、畜牧等重点产区。
朝阳市生物资源丰富,全年生长的植物有1500余种,占全省总数的68%;陆栖脊椎动物210种,占全省总数的44%。其中农作物、果树、畜禽等生产在全省占有一定优势。
朝阳正像他的名字那样,与太阳结下了不解之缘。亘古的太阳多孕育了这里多彩姿的万物生灵,得天独厚的积温条件、日照时数、日照率使他成为了东北的"青藏高原"。加之幅员广阔的2万平方公里土地、710万亩耕地以及山谷、平川、沟坡、河流相间,复杂多样的土地环境和昼夜温差大、雨期同热的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塞北的一座郁郁葱葱、繁华似锦的绿色植物王国。
在这片沃土上,生长着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木本植物220种,中草药材600多种,主要农产品资源产区小麦、棉花、油料、甜菜烟烤、干鲜果、是全省重点产区。棉花是朝阳的特产之一,素有"塞外银花"之称。冬季北票的棚菜特产--西红柿源源不断的销往内蒙古、黑龙江乃至俄罗斯市场。"春季,杏花飘香", "夏季,杏果金黄",闻名全国的四大山杏产地之一的朝阳将山杏、大扁枣、大枣耐干旱抗瘠落,适应性强的特点对350万亩宜林荒山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称作"两杏一枣"工程。年产200多万斤杏、300多万斤大枣的农民们说:"有个好枣园差不多赶上个好儿子"。朝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沙棘林地区之一,面积150万亩占全国百分之十一,世界百分之九,年产沙棘果5万吨。枝叶茂盛的沙棘林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动物乐园,沙棘以起级高的药用、健力价值十分惊人,很快沙棘消费风靡全球。朝阳还是驰名省内外的水果之乡,苹果、梨、葡萄、李子、杏、桃、山楂等林林总总。一位中科院教授在考察时惊叹:朝阳独特的温差和日照等自然条件,实可称为全国水果成长的最好的地区之一。
『伍』 出生在朝阳的名人
罗布桑却丹是中国近代蒙古族早期哲学家、杰出的反帝反封建进步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博学多闻的民俗学家、著名学者。
罗布桑却丹1875年(光绪元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阿日山乌苏(今凌源市万元店热水汤)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农民家庭,蒙古名叫宝音陶格陶,汉名为白云峰,字罗子珍。家中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又从小当喇嘛,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白三喇嘛”。1921年卒于沈阳。他幼年即聪慧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私塾就辍学了。为了生计,只好到乾隆年间修建的“江善寺下院”喇嘛庙里以看守汤泉为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也许就是那流淌了千百年的温泉“神水”赋予了他超凡脱俗的灵性,因此他很快就掌握了蒙、满、汉文,在家乡一带很有名气,刚满16岁就被喀喇沁左旗扎萨克任命为苏木章京,步入政界。从此,罗布桑却丹被无情地卷入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社会斗争之中。1891年(光绪十七年),在他17岁岁时,他的家乡遭受都会之乱,房屋家产全部被烧毁,母亲又染病去世,次年父亲也病故。
1894年(光绪二十年)春,罗布桑却丹被旗扎萨克派往哲里木盟所属各旗调查本旗人到外旗居住的男丁入册之事,历时3年,于光绪二十二年返回本旗。在此期间,他对蒙古地区社会状况进行了认真考察,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还目睹了蒙古地区封建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无法挽救的腐朽社会现象。他清醒地看到清朝政府在政治上对蒙古族格外提防,为防止蒙古族形成统一力量,实行“以旗为治”的分而治之的政策,还让蒙古诺彦娶满族的公主、格格为妻,“利用联姻关系控制蒙古的大权”;经济上,实行“借地养民”的政策,使蒙族人家产逐渐变少,“穷蒙古农民”;在文化教育及意识形态上,清政府明文规定“不准蒙学进入国学”,“不准蒙人参加用汉文进行的科举考试”,使蒙古族人认为学知识无用,以便对其进行愚化教育。最典型的就是清政府为蒙古人敞开了喇嘛教的大门,鼓励、诱使蒙古族人修寺庙、塑佛像、当喇嘛,使喇嘛教在意识形态上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改变了“古时以当英雄为主的家庭教育”的性质和内容,家庭教育变成了喇嘛的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和习俗趋于轻现实世界而重虚幻世界。
这一切的一切,使罗布桑却丹清醒地意识到,清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上的一系列政策,其罪恶目的就是要在精神和物质上削弱蒙古族实力,喇嘛教之所以在蒙古族地区盛行是清统治者力提倡的结果。因此他在《蒙古风俗鉴》中这样描述:“蒙古人是如梦似的生着,如醉似的活着,人人都向往成佛,对于别的什么读书的好处等均不相信,而且也听不进去,理解不了。观察蒙古人,对拜佛祈祷有特别本事,而其他方面就没什么本事了。喇嘛的发生和发展,把蒙古人的聪明智慧推回到几万年前去了,把人们引导到灵魂离开肉体的道路上去了。蒙古人的十分之七,盼望自己成佛。”同时,蒙古官员们为得到清朝皇帝的青睐,在自己管的旗大建甘珠尔庙,为皇上举办祝其万寿无疆的经会,各旗一个学一个也都建了寺庙。蒙古族统治者由于愚昧无知,目光短浅,为个人私利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对喇嘛教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时,每户若生有几个儿子,除一个留下来继承家业,其他几个都送到寺庙当喇嘛享福,在二百年中,形成了家家出喇嘛的习俗。如果娘家家境较好,就要为当喇嘛的人准备好一年全部生活用品,养活住庙的几个喇嘛。由于这种开销,出现了不少变穷的户。而且蒙古人深信,用黄金塑造佛像功德无量,可消除今生罪过,于是,人们把钱都用在给佛像塑金身上。因此,造成了蒙古各旗蒙古族户数大减,寺庙和佛像却越来越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日久天长,人们的思想和习俗转化成懒惰和软弱,只知一切皆空、人不永生之理,不知人口繁育和增加财富之道,明明活着却老想死后的事。
罗布桑却丹一针见血地指出:“抱着好心做错事,灭亡蒙古族的乃是喇嘛们,蒙古人啊,喇嘛们啊,到这个地步岂不可怜!”他进一步指出:“满洲官员的政策大致为:对于蒙古官员,必使其成为住在门傍的房主人和只会消化食物的器具,此外没有其它用处。”他深刻揭露和抨击了清统治阶级利用喇嘛教对蒙古族人思想和灵魂进行腐蚀、麻醉的险恶用心,指出喇嘛教是清统治者进行统治、愚弄蒙古族人的思想工具和精神手段,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子,进而揭露了喇嘛教的反动性、欺骗性和腐朽性。他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兴教育必有益于蒙古民族”,他深知,文化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觉醒的先决条件,是民族兴衰的决定因素,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和灵魂。他认为,“世上的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长大后学会一种对于人类有益的本事去谋生,”试图用教育拯救蒙古民族。于是,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蒙古王公来北京,他为蒙古诺彦做翻译时,向喀喇沁公汗如扎卜和蒙古诺彦表达了这个想法,未被采纳。这一切使罗布桑却丹试图通过清政府振兴蒙古族的希望破灭,在思想上他深深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他只能对其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罗布桑却丹离家赴藏,途中因路费短缺而滞留北京,他决定先住在雍和宫学习经书,待挣钱后再去西藏。
从塞北蒙古来到北京,罗布桑却丹的视野大为开阔,意识到这里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于是他打消了去西藏的念头,在雍和宫拜僧为师。这期间,他虚心求教,在进一步提高蒙、汉、满文水平的同时,努力学习藏文。经过4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季仲月,在理藩院应试中获得了“四种语言固师”学位(喇嘛学位名称,专门从事喇嘛经翻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被清政府翰林院聘为北京满蒙高等学堂的教师。
罗布桑却丹在雍和宫期间,亲眼目睹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历史事件,使他原有的仅仅要挽救蒙古族的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他认识到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一体的。他的思想升华到了反帝爱国的阶段。因此,他以保卫祖国建筑艺术瑰宝、文物古迹和人民生命财产为己任,毅然带头与几位喇嘛一起与日本军官高桥、川岛、俄国军官亚可夫进行交涉,为保卫京城寺庙和市民安全做出了贡献。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冬至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他又穿梭于交战双方,奔波于木故敦(今沈阳)、昌图、八虎门等地;为维护民族利益,为保护蒙古寺庙和喇嘛们奔走呼号。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在华的疯狂角逐,深深地刺痛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罗布桑却丹。因而,他在《蒙古风俗鉴》中对沙俄吞噬我国领土,日俄的经济掠夺等罪行给予了揭露和讨伐,这又从反而更强化了他拯救民族必兴教育的信念。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至1914年(光绪四十年)间,罗布桑却丹两次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外国语学院和京都板原寺佛学院任教。他学识渊博,教学成绩卓著,在日本教育界、宗教界享有盛名。在日期间,他亲眼看见到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民族振兴的变化。为唤醒民族,振兴祖国,改变蒙古族的落后经济,他根据蒙古历来的生活习俗,结合蒙古地区经济实际情况,提出“用科学养牛、马、羊”的建议,奉天(今沈阳)巡按史张其元和哲里木盟的头领们都很赞成。因当时日本和中华民国议定,允许日本商人到内蒙东部各盟经商,汉族官员对他这个发展畜牧业的想法都不相信,怀疑是日本的阴谋,因此这一建议亦未被采纳,他教育兴国救民的热望也同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1914年他由日本回国,住在沈阳,经日本知名人士介绍,在南满铁路事务部门做蒙文翻译工作,后定居大连。
罗布桑却丹怀着救国救民振兴民族的爱国愿望多次上书,又都以失败告终,均未被采纳。他虽然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精通五种语言文字,但他报国无门,于是发愤著书立说,从1915年至1918年,青灯黄卷,埋头笔耕,呕心沥血,花费4年心血,写出珍贵的蒙古族志书《蒙古风俗鉴》这部蒙文长篇巨著。
《蒙古风俗鉴》共10册,60章,计约20余万字,是这个时期内容繁富的一部网络全书式的蒙文著作。其内容包罗极广,从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以及风俗民情,到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地理、历史、医药、动植物、刑法、婚姻、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局长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被誉为蒙古族的“网络全书”,是蒙古学研究的珍贵历史文献。《蒙古风俗鉴》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论述了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喇嘛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提示了喇嘛教与封建剥削制度的关系,从而反映了他反对传统的宗教信仰的无神论思想。此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蒙古族人,一个中国人忧国忧民,振兴民族的全部主张,用他自己的话说,“依次列出了我的看法”以寄希望于后人。
罗布桑却丹的政治主张虽未能被采纳,但他一生的追求充分表明他不失为当时 蒙古族的先觉者,他爱国爱民,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有如暗夜中的烛光,闪出动人的光辉,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启迪。
『陆』 朝阳有什么名人
罗布桑却丹是中国近代蒙古族早期哲学家、杰出的反帝反封建进步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博学多闻的民俗学家、著名学者。
罗布桑却丹1875年(光绪元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阿日山乌苏(今凌源市万元店热水汤)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农民家庭,蒙古名叫宝音陶格陶,汉名为白云峰,字罗子珍。家中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又从小当喇嘛,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白三喇嘛”。1921年卒于沈阳。他幼年即聪慧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私塾就辍学了。为了生计,只好到乾隆年间修建的“江善寺下院”喇嘛庙里以看守汤泉为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也许就是那流淌了千百年的温泉“神水”赋予了他超凡脱俗的灵性,因此他很快就掌握了蒙、满、汉文,在家乡一带很有名气,刚满16岁就被喀喇沁左旗扎萨克任命为苏木章京,步入政界。从此,罗布桑却丹被无情地卷入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社会斗争之中。1891年(光绪十七年),在他17岁岁时,他的家乡遭受都会之乱,房屋家产全部被烧毁,母亲又染病去世,次年父亲也病故。
1894年(光绪二十年)春,罗布桑却丹被旗扎萨克派往哲里木盟所属各旗调查本旗人到外旗居住的男丁入册之事,历时3年,于光绪二十二年返回本旗。在此期间,他对蒙古地区社会状况进行了认真考察,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还目睹了蒙古地区封建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无法挽救的腐朽社会现象。他清醒地看到清朝政府在政治上对蒙古族格外提防,为防止蒙古族形成统一力量,实行“以旗为治”的分而治之的政策,还让蒙古诺彦娶满族的公主、格格为妻,“利用联姻关系控制蒙古的大权”;经济上,实行“借地养民”的政策,使蒙族人家产逐渐变少,“穷蒙古农民”;在文化教育及意识形态上,清政府明文规定“不准蒙学进入国学”,“不准蒙人参加用汉文进行的科举考试”,使蒙古族人认为学知识无用,以便对其进行愚化教育。最典型的就是清政府为蒙古人敞开了喇嘛教的大门,鼓励、诱使蒙古族人修寺庙、塑佛像、当喇嘛,使喇嘛教在意识形态上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改变了“古时以当英雄为主的家庭教育”的性质和内容,家庭教育变成了喇嘛的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和习俗趋于轻现实世界而重虚幻世界。
这一切的一切,使罗布桑却丹清醒地意识到,清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上的一系列政策,其罪恶目的就是要在精神和物质上削弱蒙古族实力,喇嘛教之所以在蒙古族地区盛行是清统治者力提倡的结果。因此他在《蒙古风俗鉴》中这样描述:“蒙古人是如梦似的生着,如醉似的活着,人人都向往成佛,对于别的什么读书的好处等均不相信,而且也听不进去,理解不了。观察蒙古人,对拜佛祈祷有特别本事,而其他方面就没什么本事了。喇嘛的发生和发展,把蒙古人的聪明智慧推回到几万年前去了,把人们引导到灵魂离开肉体的道路上去了。蒙古人的十分之七,盼望自己成佛。”同时,蒙古官员们为得到清朝皇帝的青睐,在自己管的旗大建甘珠尔庙,为皇上举办祝其万寿无疆的经会,各旗一个学一个也都建了寺庙。蒙古族统治者由于愚昧无知,目光短浅,为个人私利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对喇嘛教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时,每户若生有几个儿子,除一个留下来继承家业,其他几个都送到寺庙当喇嘛享福,在二百年中,形成了家家出喇嘛的习俗。如果娘家家境较好,就要为当喇嘛的人准备好一年全部生活用品,养活住庙的几个喇嘛。由于这种开销,出现了不少变穷的户。而且蒙古人深信,用黄金塑造佛像功德无量,可消除今生罪过,于是,人们把钱都用在给佛像塑金身上。因此,造成了蒙古各旗蒙古族户数大减,寺庙和佛像却越来越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日久天长,人们的思想和习俗转化成懒惰和软弱,只知一切皆空、人不永生之理,不知人口繁育和增加财富之道,明明活着却老想死后的事。
罗布桑却丹一针见血地指出:“抱着好心做错事,灭亡蒙古族的乃是喇嘛们,蒙古人啊,喇嘛们啊,到这个地步岂不可怜!”他进一步指出:“满洲官员的政策大致为:对于蒙古官员,必使其成为住在门傍的房主人和只会消化食物的器具,此外没有其它用处。”他深刻揭露和抨击了清统治阶级利用喇嘛教对蒙古族人思想和灵魂进行腐蚀、麻醉的险恶用心,指出喇嘛教是清统治者进行统治、愚弄蒙古族人的思想工具和精神手段,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子,进而揭露了喇嘛教的反动性、欺骗性和腐朽性。他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兴教育必有益于蒙古民族”,他深知,文化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觉醒的先决条件,是民族兴衰的决定因素,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和灵魂。他认为,“世上的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长大后学会一种对于人类有益的本事去谋生,”试图用教育拯救蒙古民族。于是,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蒙古王公来北京,他为蒙古诺彦做翻译时,向喀喇沁公汗如扎卜和蒙古诺彦表达了这个想法,未被采纳。这一切使罗布桑却丹试图通过清政府振兴蒙古族的希望破灭,在思想上他深深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他只能对其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罗布桑却丹离家赴藏,途中因路费短缺而滞留北京,他决定先住在雍和宫学习经书,待挣钱后再去西藏。
从塞北蒙古来到北京,罗布桑却丹的视野大为开阔,意识到这里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于是他打消了去西藏的念头,在雍和宫拜僧为师。这期间,他虚心求教,在进一步提高蒙、汉、满文水平的同时,努力学习藏文。经过4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冬季仲月,在理藩院应试中获得了“四种语言固师”学位(喇嘛学位名称,专门从事喇嘛经翻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被清政府翰林院聘为北京满蒙高等学堂的教师。
罗布桑却丹在雍和宫期间,亲眼目睹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历史事件,使他原有的仅仅要挽救蒙古族的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他认识到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一体的。他的思想升华到了反帝爱国的阶段。因此,他以保卫祖国建筑艺术瑰宝、文物古迹和人民生命财产为己任,毅然带头与几位喇嘛一起与日本军官高桥、川岛、俄国军官亚可夫进行交涉,为保卫京城寺庙和市民安全做出了贡献。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冬至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他又穿梭于交战双方,奔波于木故敦(今沈阳)、昌图、八虎门等地;为维护民族利益,为保护蒙古寺庙和喇嘛们奔走呼号。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在华的疯狂角逐,深深地刺痛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罗布桑却丹。因而,他在《蒙古风俗鉴》中对沙俄吞噬我国领土,日俄的经济掠夺等罪行给予了揭露和讨伐,这又从反而更强化了他拯救民族必兴教育的信念。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至1914年(光绪四十年)间,罗布桑却丹两次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外国语学院和京都板原寺佛学院任教。他学识渊博,教学成绩卓著,在日本教育界、宗教界享有盛名。在日期间,他亲眼看见到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民族振兴的变化。为唤醒民族,振兴祖国,改变蒙古族的落后经济,他根据蒙古历来的生活习俗,结合蒙古地区经济实际情况,提出“用科学养牛、马、羊”的建议,奉天(今沈阳)巡按史张其元和哲里木盟的头领们都很赞成。因当时日本和中华民国议定,允许日本商人到内蒙东部各盟经商,汉族官员对他这个发展畜牧业的想法都不相信,怀疑是日本的阴谋,因此这一建议亦未被采纳,他教育兴国救民的热望也同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1914年他由日本回国,住在沈阳,经日本知名人士介绍,在南满铁路事务部门做蒙文翻译工作,后定居大连。
罗布桑却丹怀着救国救民振兴民族的爱国愿望多次上书,又都以失败告终,均未被采纳。他虽然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精通五种语言文字,但他报国无门,于是发愤著书立说,从1915年至1918年,青灯黄卷,埋头笔耕,呕心沥血,花费4年心血,写出珍贵的蒙古族志书《蒙古风俗鉴》这部蒙文长篇巨著。
《蒙古风俗鉴》共10册,60章,计约20余万字,是这个时期内容繁富的一部网络全书式的蒙文著作。其内容包罗极广,从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以及风俗民情,到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地理、历史、医药、动植物、刑法、婚姻、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局长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被誉为蒙古族的“网络全书”,是蒙古学研究的珍贵历史文献。《蒙古风俗鉴》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论述了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喇嘛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提示了喇嘛教与封建剥削制度的关系,从而反映了他反对传统的宗教信仰的无神论思想。此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蒙古族人,一个中国人忧国忧民,振兴民族的全部主张,用他自己的话说,“依次列出了我的看法”以寄希望于后人。
罗布桑却丹的政治主张虽未能被采纳,但他一生的追求充分表明他不失为当时 蒙古族的先觉者,他爱国爱民,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有如暗夜中的烛光,闪出动人的光辉,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启迪。
『柒』 辽宁朝阳市建平县的历史人物
陈镜湖烈抄士
陈镜湖是中共早期党员,也是热察绥地区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与李大钊在一起工作过。陈镜湖于1901年出生于建平县富山乡哈巴沁南井村,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月,以双重党员身份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到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部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10月,陈镜湖当选为内蒙古特委书记。1933年初,热河失守,陈镜湖受我党派遣,帮助冯玉祥组建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5月12日,陈镜湖奉命到河北,途中遭遇反动民团的伏击,不幸牺牲,年仅32岁。
陈镜湖烈士纪念馆位于建平县博物馆一楼大厅,展厅面积300多平方米。展厅里以介绍陈镜湖生平经历的图片和资料为主,其中展出各类图片100多幅。与纪念馆同时落成的还有位于叶百寿镇勿台沟村北山上的陈镜湖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据建平县博物馆盖恩存馆长向记者介绍,在十六大期间,虽然纪念馆因在建设中尚未对外开放,但已破例接待了大批参观的各界群众。
『捌』 朝阳的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人物生卒事迹国冬礼1997-历史沙龙创办人赵尚志1908-1942无产阶级革命家专,东北抗日联属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郭俊卿1930~1983战斗英雄尹湛纳希1837—1892蒙古族小说家李光弼708-764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安禄山703—757平卢军节度使、安史之乱发起人史思明703—761安史之乱发起人
『玖』 辽宁英雄人物有哪些
1、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2、郭松龄
郭松龄(1883-1925),字茂宸,汉族,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奉系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3、孙西林
孙西林 (1910-1946),原名孙锡麟,化名孙山、孙昌克,1910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户山屯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少年时在八面城高小学就读。1924年秋,孙西林考入奉天省立第一高级中学(省立一中)预科第八级读书。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孙西林在学联领导下,积极参加了示威活动,抗议帝国主义屠杀我爱国同胞的罪行。
4、郑桂林
郑桂林,原名郑国兴,字香庭。1889年12月生于吉林省双阳县。祖籍辽宁建昌县杨树湾子乡郑家沟屯。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28岁时参加奉军,于东北讲武堂学习后,任团作战参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郑弃职出关,组建义军万余众,报号“郑天狗”。
历任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司令、第五路军总司令职。率部参加保卫凌南、辽西、长城等战役。
5、李兆麟
李兆麟,男,汉族,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小荣官屯人。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
『拾』 辽宁朝阳抗日英雄都有谁呀
郭俊来卿
郭俊卿是全源国特等女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