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居易人物简史
(一)生平和思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租籍太原,祖父徙居新郑。以元和十年(875)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为界,白居易一生可分前后两期。
青少年时期,为避战乱求生计,白居易曾有五六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影响。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十八年,拔萃登科,次年授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任盩厔尉,后迁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这期间,他仕途顺利,自称“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人众耳,迹升清贵。”(《与元九书》)在儒家兼济思想主导下,他与元稹一起,闭户累月,揣摩时事,写成《策林》75篇,内容有关请降系囚、蠲租税、放宫人、绝进奉、谏宦官不当为制统将领等方面,谏议改革弊政,裨补时阙。并写了《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作为书启《策林》的补充。不料却遭致权豪势要的“扼腕”、“切齿”。元和十年,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力主削藩的宰相武元衡,已改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首先上疏,亟请究捕,以雪国耻。却被冠以宫官越职、先谏官而言事的罪名,贬江州司马。
这次贬谪成为白居易一生的重大转折点,他的主导思想由“兼济”转为“独善”。尽管后期他也曾多次上书言事,也还关心民生疾苦,在地方官任内,有修水利、灌农田等德政,但奉行的却是“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的处世哲学。见到朝中朋党倾轧,他便请放外任,先后出守杭州、苏州。晚年定居洛阳,历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世称白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卒于会昌六年(846)。这一期间,他以诗书琴酒自娱,栖心佛老,过着亦官亦隐、知足保和的“吏隐”生活,作了大量的感伤、闲适诗。有《白氏长庆集》。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白居易诗今存近3000首,他曾亲自整理编集,并分为讽谕、感伤、闲适、杂律四类。
所谓讽谕诗是他“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与元九书》)最为他自己所爱重。代表作即《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这些诗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痛苦,反映了中唐社会中许多重大的问题,如宦官的专横跋扈,宫市制度的掠夺实质、两税法的诛求、藩镇的拥兵自重、养寇谋身等,都是针砭时弊,并非泛泛批评。如《海漫漫》、《梦仙》等,讽刺统治者迷信神仙,妄求长生的虚妄愚昧。《伤宅》、《歌舞》等揭露达官豪贵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歌舞》)《缚戎人》、《西凉使》、《新丰折臂翁》等谴责统治阶级穷兵黩武,边将冒功邀赏,全不以边疆安危、军民生死为念:“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城盐州》)“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缚戎人》)《卖炭翁》、《轻肥》、《宿紫阁山北村》揭露宦官中尉的骄横跋扈,巧取豪夺:“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罇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桔,鲙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轻肥》)《红线毯》、《缭绫》揭露地方官借进奉制度,盘剥百姓,邀宠求赏:“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在《重赋》、《采地黄者》、《杜陵叟》等诗中,他愤怒抨击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残民以逞: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杜陵叟》)
诗中把贪官比作食人肉的豺狼,揭露了“皇恩浩荡”,蠲免租税的虚伪性。《上阳自发人》、《陵园妾》、《母别子》等控诉了在宫女制度和封建礼教束缚中的妇女的悲惨命运。可见白居易的讽谕诗继承并发展了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
所谓“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其中最享盛誉的是《长恨歌》、《琵琶行》。《长恨歌》作于盩厔县尉任上,根据史传和民间传说的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铺写而成。诗的前半部分讽刺玄宗耽于酒色,怠弛政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今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揭示了由于玄宗的腐败、荒淫,导致了“安史之乱”。诗的后半部分把史实、传说与想象交织一起,吟咏李杨的爱情和“长恨”:“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极力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悼念,触目伤心,刻骨萦怀,又用有如招魂的大段铺叙描绘,表现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和绵绵无绝的遗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早已超出了帝妃爱情的范围,成为对人间生死不渝的真挚爱情的讴歌,所以能久诵不衰。《琵琶行》写于贬谪江州的第二年。全诗通过一个曾在京城名噪一时的艺伎年老色衰,沦落江湖,被夫冷落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他对歌妓悲惨命运的同情,抒发了诗人蒙冤遭贬的苦闷和悲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中不仅同情琵琶女的凄凉遭遇,而且也有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白居易的闲适、杂律诗,多表现闲情逸致,抒发归隐田园、洁身自好的志向,虽也流露出对宫场的不满,但不少篇什宣扬安天乐命,省分自足的消极思想。其中也有些写景抒情的佳作,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寓意隽永,耐人寻味。其它如《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等,也都清新可诵。
(三)诗歌的艺术成就
平易、通俗、浅近是白居易各类诗歌共同的风格特征。他的诗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娓娓道来,沁入心脾。他的不少佳作“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薛雪《一瓢诗话》)。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表现精警的思想,这种“用常得奇”(刘熙载《艺概·诗概》)的艺术境界“良非易到”(同上),他虽然“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工夫”却“锻炼至浩”(赵翼《瓯北诗话》卷4),而且重视向民歌的形式和口语学习,因而达到了意到笔随,物无遁情的境地。但“过犹不及”,过分追求浅近,也就产生了部分作品言太详、意太尽、情太露,略无余蕴的缺点。
由于内容不同,他的诗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白居易的讽谕诗“质直急切”,其主要特点:其一,主题专一,人物事件典型化。他的乐府诗采取每首集中一个题材,突出一个主题的方法,即便题材相同,各首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又多采用“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其二,善于用细节和心理描写塑造形象。杜甫的乐府如“三吏”、“三别”,往往侧重叙述和概括类型化的人物事件,而白居易的乐府,则汲取了唐传奇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外貌服饰、心理活动和动作等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缚戎人等等。其三,他灵活采用叙事为主,并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且善于变化:有的诗用第一人称以叙事,有的用“卒章显其志”以议论,有的则寓议论、抒情于叙事之中。其四,诗人为突出矛盾,深化主题,常采用贫富、苦乐、轻重、大小的对比手法。这些都是他对叙事诗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文学创作理论的偏颇,也导致他的部分讽谏诗理念先行,枯燥说教,或用形象印证某种政见,而使议论与形象的结合过于浅显,稚拙。
白居易的感伤诗,代表作是七言歌行体的《长恨歌》、《琵琶行》。它们在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创七古新调:全篇都用平仄协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押韵数句一换;较多地运用小说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心理刻划等手法;较少用典,语言流利自然。《长恨歌》前半写实,后半虚构,抒情气息浓郁。《琵琶行》在描写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和美妙多变的琴声时,除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外,更融入了弹者和听者的心情和感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琴声沟通了弹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的感情,融合了弹者和听者过去和现时的身世遭遇和感触,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丰富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蕴。
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杂律诗,多流连光景之作,恬淡闲适之趣,风格平淡自然,深受陶渊明、韦应物的影响,但意蕴单薄浅近,这在联韵、和韵的排律中尤为突出。
诗歌之外,白居易的散文也很有特色。他的《策林》75篇,追踪贾谊、晁错,纵论政事,发言搅直,析理深透,不乏政论的杰作。《与元九书》、边叙边论,洋洋洒洒,是唐代重要的文论。《庐山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荔枝图序》等杂记,写景清新,状物简洁,抒情隽永,是小品文的上乘之作。白居易虽不是韩柳古文运动的成员,但他的散文创作,推动了中唐的散文革新。
白居易还向民间曲子词学习,创作了《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等小令,为文人词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贰』 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人物
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叁』 历史上名人的书房被命名为什么
陋室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 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 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 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 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 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 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 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 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此外,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名流在钻研学问、攀登事业高峰之余,还喜欢集藏以怡情悦目,调剂精神。兴之所至,往往以所藏之物来命名居室、书斋,说来颇有情趣。
抱残守缺斋 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 清代文人李盛铎爱收集古墨,他的书斋里珍藏文物历朝尽有,各种各样齐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其室名之长,堪称历代之最。
百梅书屋 书法家陈叔通得到父亲所藏唐伯虎一幅墨梅,引为奇迹。为纪念他父亲的嗜梅之癖,以这幅唐画为基础,千方百计搜求,共购得历代名家画梅一百幅,最后又得到高澹游的《百梅书屋图》,珍爱非常,故取斋名“百梅书屋”。
平复堂 书法家张伯驹购得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手书的《平复堂》,当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法真迹,高兴万分,遂自题斋名曰“平复堂”。
梅花诗屋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30年代得到“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金农所绘《扫饭僧》真迹一帧,随后又得金农所书“梅花诗屋”斋额,均视为珍宝,并将此一书一画悬挂斋壁,朝夕临摹。后干脆将自己的书屋命名“梅花诗屋”。
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名画《富春山居图卷》(又称《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鸳鸯七志斋 书法巨匠于右任喜欢收藏墓志,他先后收藏北魏墓志300余方。在这些墓志中,有七种鸳鸯志,据此于老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鸳鸯七志斋”。
万卷书斋 以“万卷”命书斋,在古人书斋中并不少见,但不少是虚张声势,装潢门面的。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的“万卷书斋”却是名符其实,他积50多年的藏书,计有中外图书约两万卷。他说:“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读书,知识得不到;不读书,知识面不会广。行万里路,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感性知识。”因之,他称自己的书斋为“万卷书斋”。
无倦苦斋 当代著名书画家钱君淘因为收藏着清代书画名家赵之谦“无闷”、包世臣“倦翁”、吴昌硕“苦铁”等3人的数百方佳印,遂从3人中各取一字,组成“无倦苦斋”命其画室。“无倦苦”蕴含哲理,以此名室,既可表达敬慕前贤之意,又有勉励自己钻研学问之志。
与石居 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七代藏石的世家,一生与石交友,他在诗中写到:“掇恰满吾居,安然伴石眼。”可见他生活在一个石头的世界,即使朋友来往,亦以石为礼。现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块色泽深黑,一尺有余的石头,是沈老于1900年在老河口石滩捡拾的。他的室名为“与石居”,其内涵引人深悟。
百盂斋 上海著名收藏家陈玉堂室名为“百盂斋”,这是因为他以毕生精力藏有上至始皇之前,下迄民国之后的水盂300多个之故。陈玉堂曾在《藏盂小志》中说:昔日白石老人,以蓄石自号“三百石富翁”,我历经若干寒暑,藏盂竟逾三个百数,故戏谓友人曰:余则可称“三百盂小康”,因此以“百盂斋”而命之。
此外,如藏书家傅惜华先生的“碧蕖馆”,收藏有四方乾隆御题古砚的阎家宪先生的“四御砚斋”,以收藏筷子闻名的藏家蓝翔先生的“筷乐斋”,专门收藏古玉件的梨园名宿玉瑶卿先生的“古瑁轩”,百龄画师朱屺瞻先生的“三墨室”,收藏杂项的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纸帐铜瓶室”,专集紫砂壶的许四海先生的“壶天阁”等,都有美妙的故事隐于其中。
『肆』 “江水又东径石门滩,滩别岸有山”是什么历史的故事
历史故事: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当他率民开凿到黄牛峡石,有天神化为神牛前来相助。
一日,天刚刚麻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跃,忿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山崩石裂,响声如雷鸣。民女吓得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
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这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着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
江水又东径石门滩,滩别岸有山的意思是江水又东经黄牛山,山下有石滩,名叫“黄牛滩”。早上从黄牛山出发,晚上寄宿在黄牛山,三天三夜,黄牛山依然像以前那样。
出自——北魏晚期郦道元《水经注》。
(4)石滩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
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转河南尹,封永宁伯。
执法严峻,拜关右慰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郦道元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伍』 《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改编自中国的神话人物故事,哪些神话故事让你印象深刻
大圣归来和哪吒魔童都是令国人骄傲的国影动漫,更是国漫的崛起。无论是大圣归来还是哪吒魔童,无疑都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人物。中国的神话故事大家想必小时候就已经耳濡目染了,孙悟空和哪吒的故事更是熟悉,在这么多神话故事里面总会有这么几个让你印象深刻。
如今大圣归来还有哪吒魔童的国漫如此成功,我们对于后续神话故事的国漫会更加有信心。
『陆』 古今中外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的书以及作文语言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答了,楼上的已经很全面了……
第二个问题:首先说谈谈如何写出好文章……古代时节有科举制度,时任科举题目多为以一个题目写出一片文章…… 正所谓:十年寒窗苦,一举得功名!其实这些书生平时都干嘛?他们就是整天的读书,看书,读前人的作品,从中学习写文章的精髓。所以,想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多读文章!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抄的妙不妙!这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还有一个要素是“创意” 何谓创意? 古今多少名言警句流芳百世~~这些句子为什么会流传下来?其一,言词合理,符合时世~~ 其二、往往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者!如果你有什么创意的思维可以加入文章中,也许会一反昔日写作的特点,但是只要合情合理,也许这些话不久后就会成为新的名言!
还有一点补充:比如我有些朋友他们最头痛的就是文言文、古语系列~~ 一篇文章需要很久才能读懂其中的意思,更别说深入意境了!对于这点我采取的是培养相关爱好,渐渐深入……比如古语很难学,我首先由看电视开始~~我喜欢三国、喜欢春秋、看原版的电视剧渐渐了解一些古语的大概含义,说此话的环境等……其次慢慢发展到看古代著作典籍!一些英雄人物自传等(对你描写人物特点有很大的帮助)~~相对肯定要比看什么四书五经容易的多,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东西。
以上为个人心得,希望能对LZ有所帮助~~~(本人热衷于古代文学、更对描写人物有着独到见解,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欢迎回信)
『柒』 石滩镇的历史沿革
元朝复僧人严约庵为首制筹建之横跨富水河床石桥一座,河畔、卵石成滩故名“石滩”。南北朝至唐,故县曾为广丰、丰城县治所在地。1949年为石滩、故县等8乡,属第三区。1958年合设石滩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设镇。1997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石滩居委会及石滩、港塘、故县、巷里、徐洲、陈家、蛟塘、鸟岗、里城、巷口、南湖、大屋、湖山、塘东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石滩街。
『捌』 江西省丰城市石滩镇港塘村朱家历史人物
港塘村居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石滩镇。人勤物丰,风景宜人,历史悠久,依山傍水
港塘内村与周容边地点:朱家圩,旧塘,洲上,赤郭咀饶村,下圩,尧巷,塔前,草溪林场,故县村
主要农产品:青豆,奇异果,草莓,杏子,芹菜梗,茅菜,葱,大白菜
『玖』 长江合江县白米乡连石滩历史最高洪位或设计洪水位多少
中文名称
合江县
别 名
少岷、符阳、荔城
行政区类内别
县级
所容属地区
中国四川省泸州市
下辖地区
27个乡镇(25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
合江镇少岷南路252号
电话区号
0830
邮政区码
646200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与赤水河交界处
面 积
2414平方公里
『拾』 白姓的由来历史上出现过哪些白姓名人
一、由来:
白姓最早源自嬴姓。秦武公死后,公子白未能继立,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歧山、噤县一带),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
二、名人
1、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2、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3、白起
白起,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4、白敏中
白敏中(792年-861年),字用晦,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祖籍同州韩城(今陕西韩城),郡望太原阳谷(今山西太谷),唐朝宰相,刑部尚书白居易从弟。
咸通二年(861年),南蛮作乱。唐懿宗召白敏中入朝议事,并命人扶他上殿。白敏中坚持请辞,遂以中书令之职出任凤翔节度使。不久,白敏中再次上表,请求辞官归乡,守护祖墓。唐懿宗又任命他为东都留守,但他却极力推辞。唐懿宗无奈,只得让他以太傅之职退休。
5、白行简
白行简(776年-826年)唐代文学家,字知退,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著名文学家白居易之弟。公元805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著有文集10卷,文辞简易,有其兄风格。
元和十四年春,白行简随其兄白居易前往忠州,第二年又随兄回到京城长安,授职左拾遗,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长庆末年,振武水运营田使贺拔志岁终结课失实,朝廷诏命白行简复核,他把情况查实后,揭露了贺的舞弊行为,贺畏罪自杀。宝历二年冬,白行简病卒,时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