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阳的故事
◢◤饺子的来历◥◣(南阳的故事)
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辞去了太守官职,告老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
这时正值数九隆冬,他在回乡路上,看到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的穷苦百姓,衣不遮体,许多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更加难受。
他一到家,登门求医者便蜂拥而至。可是张仲景心里老惦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们。冬至到了,他让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了医棚,盘上大锅,专门舍药为穷人治冻伤。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治病的穷人,每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这药就叫“祛寒娇耳汤”。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从冬至起,张仲景天天舍药,直舍到大年三十。乡亲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从此以后,每到冬至,人们就想起张大夫为乡亲治病的情景,也模仿着做娇耳的办法,做起了食品。为了区别“娇耳汤”的药方,就改称为“饺耳”。因叫着别嘴,后来人们就叫它“饺子”了。天长日久,形成了习俗,每到冬至这天,家家都吃饺子。
伏牛山的来历
秦朝的时候,我国人多地少,有的地方只好在石板上堆土种庄稼,收获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穷人经常忍饥挨饿。而官府不是抓丁,就是搜刮钱粮,百姓没有活路,到处都是造反的人。
⑵ 南阳历史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
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著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也是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个地区之一。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 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000多年。 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还涌现出张衡、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从唐朝起,南阳设邓、唐二州。
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 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南阳(市、区)、新野、唐河、社旗、内乡、淅川成为水陆交通重镇。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
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筑业比较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召、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唐河、桐柏、泌阳、方城11个县属南阳专署管辖。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南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⑶ 有关南阳的历史故事
我告诉你了啊
血战南阳初显威:
何伦大怒,举起宣花斧,劈面砍来,云召把枪一架,叮当一响,何伦双手酸麻,虎口震开。复一枪,结果了性命。众将上前围住云召,云召一杆枪,神出鬼没,一连几枪,又挑死了隋朝十余员将官,众皆败走。云召又趁势把三军乱砍,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云召后面迫来,四将上前挡住,云召独战四将,不上二三合,二将中枪落马而死。另外那二将见势头不好,正待要走,被云召拔出青虹剑,俱斩落马下。
隋兵败走,云召追至长平冈,只听一声炮响,闪出埋伙四将,领了三千人马,拦住去路。后面那四员大将,听得炮声呐喊,连忙领兵从后面杀来。云召急引兵回时,韩擒虎又差二员大将,一员是陈州总兵吴烈,一员是曹州参将王明,各带兵马五千,四面围住。云召东冲西突,随兵愈加众多,云召手执长枪,杀上前面,四将来迎,云召大喊一声,竟冲四将。那四将抵敌不住,被云召刺死三将,一将往前逃走,又被云召一箭射死,前军四散逃生。云召从后追来,两胁下伏兵齐起,吴烈、王明,各执大刀,一齐杀来。云召在中央独战二将,全无惧怯,不上五个回合,吴烈中枪落马。王明要走,也被云召一枪,结果了性命。军士乱逃,被云召把青虹剑乱砍,如砍瓜切菜一般,不消半个时辰,四将皆丧在沙场。可怜麻叔谋帐下十二员将官,俱伤于伍云召之手。只逃走了麻叔谋。
后人有诗赞曰:
血染银袍透甲红,隋将莫敢与争锋。当今多少英雄将,尽丧南阳战泽中!
小时读到这莫不为之震撼, 万军之中,枪挑、剑砍、弓射,隋军血流成河,真是英雄气盖世,城破后推墙掩井,怀幼子力退尚师徒,活脱脱隋唐时代赵子龙!!且云召生得也是异常漂亮,“银盔银甲,面如紫玉,目若朗星,三绺长髯,堂堂仪表,立于帐下。”
如果说元霸、成都、元庆、阔海无外都是以力大器沉的力量性选手,那伍云召就是隋朝第一全能型战将,标准的元帅型,枪与宝剑的配合使用堪称一绝,远者辅之以弓箭,连宇文成都也手中一箭败走,这在以力致胜的<说唐>前十条好汉中仅其一人。
伍云召的武艺究竟有多高,扬州夺魁中突厥老英王的大将铁木金,使一条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两枪即剌死铁木金,如果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伯当一合之内极可毙命,与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程咬金诸将也等同。
如以隋朝前十条好汉为对比:
伍云召VS李元霸 一合虎口震开,召大败而走。
伍云召VS宇文成都
“成都又是一铛,云召拿枪架住,两个战了十余合,云召料难敌他,回马便走。成都纵马追赶,看看相近,云召回马挺枪,又战了二十余台。云召气力不加,虚刺一枪,回马又走,成都纵马又赶。”
应该说伍云召与成都交手十几合内不会有任何问题,超过三十合就难支了,如联合雄阔海、伍天锡之力则能与成都恶斗一天。
裴元庆则与成都武力相当,云召、阔海、天锡三兄弟应在伯仲之间,书中有阔海、天锡杀了半月不肯住手之描写。
伍云召VS雄阔海
伍云召、雄阔海与麻叔谋都有过交手的战例,雄阔海占优,“杀出城来。遇着麻叔谋,也不说话,阔海把斧砍来,叔谋把枪架住,不知怎的,叔谋觉得两手酸麻,回马就走。阔海赶到,一斧砍作两段”麻叔谋能与猛将司马超大战四十余合,决非庸才,麻是使枪的技术型武将,遇同样使枪的云召还能纠缠两三合,遇雄阔海更多的是输在气力上,枪法还来不及展开就力怯了,或许开挖运河,吃小孩,整天寻欢作乐,久疏阵仗,才有不知怎的觉得两手酸麻之感。
对于雄阔海与伍云召来说,类型不同,如同许褚与马超,力量型的优势更突显在前几合,雄阔海虽气力上略胜云召,但云召武艺更强,长久缠斗下去,力量型的消耗会更大些,后期并不一定就能占优势,而技术性的久缠之下, 摸熟套路,往往寻个破绽,大喝一声,挑将于马下, 林冲就属此类,更何况伍云召力量技术兼有之。单纯以麻叔谋作参考来判断雄阔海应比伍云召强一些,但如两人交手我想几个月都不会有胜负,三英围攻无敌将那回中是恰恰是力量型的雄阔海料不能敌,率先第一个撤出合斗,说唐把力量型抬得过高,而《兴唐传》里李元霸空有一身力气,反成罗成枪下小丑。
伍云召VS罗成
隋唐中还有另一使枪的罗成,很遗憾,扬州会上伍云召死于没尾驹下,错过两大枪的较量,但究竟谁高一筹,也只能从双方战例进行对比,这方面的例子很少,可用排名第十的尚师徒为参照,
“云召无心恋战,提枪撞阵而走。尚师徒拍马道赶道:“反臣那里走?”照背后一枪刺来,云召回马,也是一枪刺去。大战八九合,尚师徒那里战得过。”尚师徒更得益于呼雷豹与提炉枪之威,特别是提炉枪,好不厉害,若撞着身上,见血就不活了。我想如果是打隋唐游戏,伍云召的运气应该设为C级,说唐中最精典的两匹怪马都让他遇上了。
伍云召怀幼子八九合战退排名第十的尚师徒,而罗成要想在八九合战退尚师徒恐怕就有一定难度了,因为罗成的有效战例是十余合战退刘黑闼。“罗成大怒,把枪刺来,刘黑闼举刀迎敌,大战十余合,黑闼渐渐招架不住。”隋朝中刘黑闼排名第几不太清楚,曾十合左右鞭击李建成之流,武艺肯定不会在尚师徒之上,对比下来伍云召武艺应在罗成之上,两人枪法都神出鬼没,但伍云召声如铜钟,力能举鼎,气力方面罗成应该是远不如的,否则也不会让尉迟恭给提了起来,书中伍云召的战例中有数次一合使敌力怯或虎口震开的情况,而罗成则不多,罗成应该是偏重技巧性的。
而现代评书《兴唐传》里伍云召被刘黑闼两回合就挑了,第六的伍天锡又被苏烈所杀,纯属莫名其妙。
伍云召VS杨林
至于第八的杨林与云召交手的可能结果,因无对比战例,只能另作分析了,南阳关上与伍云召交手过的还有齐国公韩擒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元老,出场只一次,但绝不可轻视,与杨林、罗艺齐名,十二岁打过老虎,十三岁出兵,曾破番兵数十万。南往北讨,不知会过多少英雄,并无敌手。虽未在隋唐好汉排名中,但年近七旬,须发苍白,竟能与云召大战十余合,方抵敌不住,武力应不低于尚师徒,与杨林、魏文通接近,估计伍云召与杨林交手胜负当在三十合之间,当然这只是个人推测。
杨林虽然被罗成回马枪所杀,但第七、第八好汉武力应该没有质的差距,罗成有两合剌败程咬金的战例,而杨林也有三合生擒程咬金的本事,“罗成遂提枪直刺,杨林举棍相迎,大战十余合。杨林只战得平手,却被瓦岗众好汉杀来,杨林心中一慌,被罗成正中左腿。”不能作为高下的依据。
“却有高丽国内来的一员大将,姓左名雄,使一柄板斧,坐下一匹异马,没有尾巴的,名为没尾驹。那左雄大叫道:‘留下状元,我来也!’将斧照云召劈来。云召把枪一架,当的一响。左雄叫声:‘好家伙!’回马便走。伍云召大喝一声:‘哪里走!’拍马赶来。左雄把没尾驹头上扑扑扑连打几下,那马蹄一低,后蹄一立,屁股内‘呼’一声响,撒出一根一丈长的尾巴来,‘光’地一扫,把伍云召的头都打得粉碎,死于马下。众将齐吃一惊。”
再次悼念心中的隋朝赵子龙,南阳地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伍云召同志,在扬州世锦赛上两拳击败土耳其选手铁木金,一脚踢跑韩国种子选手左雄,遭此毒手,实为不幸。
⑷ 南阳市雪枫桥的历史
早期历史
周宣王时为申伯封地,称申伯国。
春秋时楚灭申建宛邑,始称宛,战国属韩。
周报王四十三年(前272年)始置宛县,为南阳郡治所。
西汉因秦旧制,新莽改南阳郡为“前队”(队音逆),改宛县为南阳县。
东汉复西汉旧制。称宛县,仍为南阳郡治所,北周并宛县于亡陌,称上宛。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上宛为南阳县,属邓州。
隋场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邓州为南阳郡,领有南阳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置宛州,领有南阳县,武德八年(625年)宛州废。复设邓州,仍属邓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邓州称南阳郡,仍辖南阳县。不久复邓州。
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置申州,南阳为治所。
元升申州为南阳府。
明、清仍设府,南阳县为府治。
近代时期
辛亥革命时,南阳县籍同盟会员徐万年、王鹤年在武昌起义中首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1913年,白朗(河南人,他领导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起义,在全国影响很大)起义时,南阳县人民响应义军攻克南阳。
现代时期
1919年,南阳青年学生积极响应“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掀起势如潮涌的革命浪潮,虽然遭到国民党反动分子南阳县镇守吴庆桐的镇压,但是爱国主义思想迅速在全县广泛传播。南阳县商会要求商号停止购销日货的决定,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1923年4月,河南省立五中(南阳市一中前身)、英资专修学校、县立一高小、学生联合会、教育会、商会等学校或团体冒雨集会游行,散发传单,并致电北京政府要求保我疆土。
1925年,南阳城内各校学生一致举行罢课,发动成立南阳沪案后援会。
宛城区建置较早.民国3年(1914年)废南阳府,改属南汝道。后道废属省。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至1948年11月南阳县解放。
1949年3月成立南阳县市人民民主政府,属河南省南阳地区专区辖。同年11月22日县、市分设,建立南阳市。
当代时期
1960年6月16日南阳县并入市。
1961年7月26日县、市重新分设。
1994年,南阳市新设宛城区和卧龙区。宛城区辖原南阳市的新华、东关2个街道办事处和环城乡,原南阳县的白河、瓦店、官庄3个镇和新店、红泥湾、高庙、茶庵、溧河、汉冢、黄家岗、金华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东关街道办事处建设路;卧龙区辖原南阳市的梅溪街道办事处和七一、靳岗、卧龙3个乡,原南阳县的蒲山、漳河、石桥3个镇和小寨、潦河坡、谢庄、安皋、王村、青华、陆营、英庄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梅溪街道办事处七一路。南阳市辖原南阳地区的桐柏县、方城县、淅川县、镇平县、唐河县、南召县、内乡县、新野县、旗社县、西峡县和新设的宛城区、卧龙区。原南阳地区的邓州市由省直辖。
⑸ 有谁知道有关发生在河南南阳的历史事件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 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著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也是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个地区之一。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000多年。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还涌现出张衡、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从唐朝起,南阳设邓、唐二州。 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南阳(市、区)、新野、唐河、社旗、内乡、淅川成为水陆交通重镇。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 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筑业比较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召、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唐河、桐柏、泌阳、方城11个县属南阳专署管辖。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南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⑹ 历史上,发生在南阳的战役有哪些
解放战争时期的南阳战役
1948年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已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刘邓率中原野专战军突破黄河,属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依照毛泽东、朱德等为首的党中央的指导方针,刘邓、陈栗、陈谢采用三路大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挺进豫西,开辟豫陕鄂根据地,陈赓受命,准备解放南阳,打开这豫西南的大门户。另一方,蒋系心腹爱将王凌云奉命驻防南阳,建立十三绥靖区,妾图与信阳、襄阳相呼应,阻止共军南进,双方实力相当,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在我地下党的配合下,陈赓大军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屡屡调兵遣将,集中优势兵力,分开击破,经过三十天的浴血奋战,终于解放南阳,全歼蒋匪军。
古代战争三个
战国时,楚怀王被张仪所欺,用屈匄为将攻秦,被齐秦联军先败于蓝田,再败于丹淅之间,丹淅一战,楚军副帅战死,死伤八万,最后割地求和。
2.三国时,曹操和张绣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宛之战。
3.三国时,曹操和刘备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博望坡之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成起兵,发动反对王蟒的战争,创立后汉王朝也是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⑺ 历史上在南阳发生的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1.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成起兵,发动反对王蟒的战争,创立后汉王朝
2.夷陵之战内,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容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3.毛泽东的解放南阳
⑻ 写出历史上发生在南阳的三次重大战争
南阳之战(南齐讨伐桓天生之战)
487年(永明五年)正月,齐“荒人”桓天生自称是原篡晋称帝桓玄的宗族,与雍、司(今湖北、河南交界一带)二州蛮族联合起事,占据南阳(今属河南)故城,请魏发兵南攻。
齐武帝萧赜命代理丹阳尹萧景先总率步骑,直指义阳(今河南信阳一带),司州诸军皆受其节度。又命代理护军将军陈显达率征虏将军戴僧静等水军开赴宛、叶(今河南西南部),雍、司诸军均受陈显达节度,共同讨伐桓天生等。
桓天生引魏兵万余人至泌阳(今河南泌阳),陈显达遣戴僧静等与其战于深桥(今属河南泌阳),大破魏
军,杀获以万计。桓天生退保泌阳,戴僧静领兵围攻,不克而还。不久,桓天生又引魏兵攻齐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舞阴守将殷公愍拒而反击,杀其副手张麒麟,桓天生受伤退走。三月,齐武帝以陈显达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镇北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进据舞阳城。五月,桓天生与魏南部尚书公孙邃等复攻舞阴,遭败而逃。
3战役后记
488年(永明六年)四月,桓天生又引魏军出据隔城,齐武帝命游击将军曹虎督军讨伐。齐辅国将军朱公恩途遇桓天生游军,将其击破,进围隔城。桓天生引魏步骑万余人来战,被曹虎击败,损失2000余人。接著,齐军攻拔隔城,斩其襄城太守帛乌祝,俘杀2000余人。桓天生逃走。魏军筑城于醴阳(今河南桐柏西),陈显达攻拔后,再进攻批阳,十余日仍未下,又遭魏守将韦珍夜袭,乃领军南还。
南阳之战(北魏和南齐的战役)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齐建武四年,497年)至次年,北魏军进攻南朝齐宛城(今河南南阳)获胜的作战。
二十年,北魏迁都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东北)后,魏孝文帝元宏派荆州刺史薛真度等进攻南齐宛城,被齐太守房伯玉部击败。魏帝对攻宛战败十分恼怒,以为南阳(治宛城)小郡,志必灭之,遂于次年六月,征调冀、定、瀛、相、济等州兵20万准备南攻。九月,亲率大军直指雍州(治今湖北襄阳),魏彭城王元勰等36路兵马继进,号称百万,分路攻齐。魏帝遣诸将攻赭阳(今河南方城东),自领兵南攻至宛,是夜克外城。齐将房伯玉退内城坚守。魏帝派中书舍人劝房伯玉投降。房伯玉拒绝。随即,魏帝率军自宛城东南角一桥上经过,遭房伯玉事先埋伏于桥下的敢死队突然袭击。魏帝即令神射手救援,方免于难。在攻宛不克的情况下,魏帝决定留部分士卒继续攻宛,亲领兵向新野(今属河南)进攻。新野太守刘思忌登城拒守。至十月,魏军攻城不克,遂筑长围久困。北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率领一支部队驻防赭阳附近,击破齐军的进攻。齐将裴叔业为牵制魏军,攻克北魏虹城(今安徽五河西),俘4000余人。十二月,齐帝萧鸾诏度支尚书崔慧景领兵2万,骑兵1000救雍州,裴叔业等攻北魏楚王戍(今安徽临泉西南),遭伏击,大败,遁走。二十二年正月,北魏统军李佐率军攻克新野,擒守将刘思忌,后杀之。于是,沔水(即今汉江及其北源陕西留坝西沮水)以北地区大震,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赭阳、舞阳、南乡(今河南浙川西南)等戍主相继弃城南逃。二月,北魏军攻克宛北城,守将房伯玉出降。
3结果
此战,北魏以大部队进攻南齐之南阳,先扫清外围,后攻主要目标,终获胜利。南齐因兵力不是,防守乏力而失败。
南阳之战(抗日战争中的战役)
1945年3月,日军又对第五战区发动了一次攻势,共集结五个师团并骑兵第4旅团共7万多人,战车百余辆,于21日分路向南阳、老河口、襄樊进犯。负责南阳守卫任务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上将。
第二集团军是抗日雄狮,在台儿庄战役中负责正面守卫的中国主力军,由孙连仲上将率领。后孙连仲调任第六战区,由副总司令刘汝明任总司令。刘汝明是原来全国闻名的29军副军长兼143师师长,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重创过日军。刘汝明深知此次战役的严重性,敌人气势汹汹集结这么多兵力是要一举摧毁第二集团军。为了避免重大伤亡,第二集团军决定避开敌人锋芒,保存实力以图争取有利时机予以还击。当敌人主力由南阳以北的大石桥渡过白河以后,刘汝明决定以自己的嫡系部队68军第143师固守南阳城,由119师和暂编36师掩护总司令部逐步向内乡、淅川一带后撤。
2战役过程
黄樵松此时已调任68军143师师长,受命固守南阳。他一面督促部队整修城防工事,一面屯积粮秣弹药,还备棺材一口,亲笔书写“黄樵松灵枢”,表示决心与南阳共存亡。战斗打响后,黄率部顽强抵御,当独山为日军占领时,黄樵松迁师部于一酱菜店的顶楼上,白天凭栏指挥,入夜亲临前沿阵地。日军集中火力攻打小西关,黄部连续打退敌人四次进攻;东关、北关的守军与日军展开了巷战。守卫马武冢、卧龙岗、元妙观的429团三个排,在战斗中歼敌近千人,直到弹尽援绝,全部壮烈殉国。经七昼夜激战,顶住了敌人的压力,我阵地巍然未动。
总司令刘汝明觉得南阳距我主力部队数百里,补给困难,无法久守,乃电令黄樵松率部突围,绕道撤回郧阳附近。这次战役,由于第二集团军采取了节节抵抗,逐步后撤的战术,所以损失不大,保存了实力。4月1日夜晚,士兵身穿棉衣涉水渡过白河。此时杏花初绽,河水仍寒。黄樵松回顾再三,依依不舍地告别战地:“别矣南阳城,回顾复回顾,红杏暗送香,白水牵衣诉。”这次突围后,有人写了一部名叫《铁打宛城》的历史小说,描写了黄樵松坚守南阳的悲壮场面。
⑼ 讲述南阳历史
多了,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范蠡:生于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我囯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一说今南阳)人,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于1945年9月29日吴汉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三。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舞阳侯。 邓禹 邓禹(2—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冯友兰 冯友兰(1895 -- 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冯景兰 矿床学家。河南唐河人。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北京地质学院教授。40年代曾参加川、康、滇三省铜矿勘探及滇缅铁路沿线矿产调查;50年代在豫西调查中对评价平顶山煤矿和河南巩县铝土矿作了指导工作,参加选定三门峡坝址建议书的编写工作。对两广、陕北以及沈海铁路、陇海铁路沿线的地质调查,为这些地区以后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对川、康、滇各省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次生富集作用发表了有开创性的意见。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 彭雪枫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姚雪垠 (1910.10.10)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县人。幼年在家乡读私塾和小学。1924年至信阳一所教会中学就读。1929年春考入河南大学预科。次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释放后被校方开除,离开河南至北平。1935年起,陆续在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发表短篇小说。1937年到开封,与嵇文甫、范文澜、王阑西等人创办《风雨》周刊。1938年春到武汉,在《文艺阵地》l卷3期发表著名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1939年,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开始在胡绳主编的重庆《读书月报》上连载。1943年初至重庆,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5年初至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同年夏返成都创作了取材于自身经历的长篇小说《长夜》。 王永民 王永民,汉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43年12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南召县贫农家庭。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通诗文、书法、篆刻和音乐。 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以多学科最新成果之运用、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了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并获美、英、中三国专利。
⑽ 南阳的名人有哪些,关於南阳的故事传说也行,
西周时期政治家军事家申伯
申伯(西周厉王至宣王时期人),西周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申国(今河南省南阳市)开国君主。
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时,为了遏制“南土”楚国势力的崛起,又能“封建亲戚以蕃屏国”,宣王于公元前827年或稍后改封其舅申伯于南阳,建立申国。
南阳,原为西周谢国封地。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从淮夷前线调至南阳,“于邑(城垣)于谢”,“定申伯之宅(宫室)”,营建先王“寝庙”,划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国的时候,宣王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诗歌咏其事,此篇后收入《诗经》。
申伯就国南阳后,改进石、陶生活用具,发展金属生产工具,扩大黄牛饲养,鼓励国人垦荒。同时调整防御思想,加强战车与水军建设,有效地阻止了楚国势力的北进,为南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宣王中兴”作出了贡献。
西周末年,幽王废申后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满。申侯与缯、西戎联合伐周,导致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为周王(周平王),迁都洛邑,再次充当了扭转乾坤、开辟新时代的角色。
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
百里奚(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姓百里,字子明,春秋时期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统一天下的奠基丞相。
百里奚早年家境贫困,在妻子杜氏支持下出游列国求仕,历经宋国、齐国等诸侯国。后在其好友蹇叔的举荐下,做了虞国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晋国(献公)灭掉虞国。百里奚拒绝在晋国做官,被充作媵人(奴隶),后逃回楚国牧牛。秦穆公闻奚贤,后派人以五张黑公羊皮将百里奚换回,拜为上大夫,故世人称之为“五(公羊)大夫”。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百里奚身为秦国大夫,勤理政务,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深受百姓爱戴,“及卒,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百里奚故宅及墓冢在今南阳市中心城区西百里奚村一带。《水经注》记载:“梅溪水出(宛)县北紫山,南经百里奚故宅。”《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在百里奚村东,高约七米,称百里大夫墓。墓前摆放七块巨石,俗呼七星冢。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郑琏书五大夫碣铭,后佚。”墓左侧有碑,碑阴刻唐韩赏诗。我国著名秦史学家马非百先生所著《秦集史》否定“虞国说”,对百里奚为南阳人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春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范蠡
范蠡(约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45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后世尊称为“商圣”。
史载:“文种为宛令”,闻其贤“得蠡而悦”,后同至越国出仕,共同辅佐越王勾践,俱为著名越国大夫。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发生战争。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偕妻入吴为奴,范蠡伴越王赴吴为人质。范蠡用计取得吴王信任,使勾践得以顺利归国。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以图强雪耻。经过十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公元前479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发奇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终于灭吴兴越。
在功成名就之后,范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海滨,改称鸱夷子皮,在海滨耕作,围海煮盐,捕鱼养殖。经过苦心经营,终积资达数十万,名声远扬。这时,齐人发现了他的才能,又请他出任齐相三年。范蠡具有“富好行德”思想,曾对人说:“治家能置千金之产,做官能至卿相之位,这已达到极限了,长期享受这样的荣华,是不吉利的。”于是,他归还相印,散尽家财,赠送亲友和乡邻,又悄悄离开了海滨,到陶地定居,重新经商,又拥资产千万,成了远近闻名的陶朱公。
范蠡在经营上“夏则资皮,冬则资纟希(细葛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等朴素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千百年来被历朝历代的商贾所尊崇、效法,一直在影响着后人,被中外经济学家奉为圭臬。
张骞,字子文(?~公元前114年),西汉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因军功被封为博望侯,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阳方城县博望镇。
汉初,匈奴屡犯中原,为联合大月氏夹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率百余人前往西域。西行途中,为匈奴人俘虏,拘禁达十年之久。十年中,他为匈奴人牧羊、放马、做苦工,并精心保管使者节杖,牢记着使命。后择机逃脱,西行数十日到达大月氏。当时,生活已获安定的大月氏人,不愿东返与匈奴作战,张骞只好东返归国。归途中又被匈奴俘虏,被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将西域的山川地理,风土民情记录下来,使汉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实情况。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
公元前123年,张骞以校尉之职随卫青出击匈奴,因军功被封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张骞受命为中郎将,率将士300人,携牛羊万头,币帛数千万,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返抵长安,官拜太行。公元前114年,张骞因病去世。随后,被张骞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国的副使,也陆续偕同各国使者来到长安。从此,汉王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长期的友好交往关系。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鄂(今卧龙区石桥镇)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学家,后世尊其为“科圣”。国际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1977年又将太阳系中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2003年,为了彰显生养他的家乡南阳,又将国际永久编号为9092的小行星,命名为“南阳星”。
张衡自幼勤学,十六七岁时游历了峡西、洛阳,并入太学读书。公元100年,张衡出任南阳主簿。公元111年,他应召入京,先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公元136年出任河间相,后又拜尚书。
张衡是一位网络全书式的人物。在天文学方面,张衡创造的“漏水转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演示恒星和太阳周日运行的仪器。是我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之一———浑天说的代表人物。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仪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与3.1622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另外,他还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独飞木鸢”、“瑞轮荚”等令人惊叹的奇巧装置。文学方面,张衡所撰《二京赋》,为汉赋“长篇之极轨”。《南都赋》以饱满热烈的感情,抒发了一个家乡赤子热爱南阳、赞美南阳的拳拳之心,时人争相传阅。艺术方面,他曾被列为后汉六大名画家之首。
为纪念张衡,南阳市在石桥镇建有张衡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