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讲述一个从1840年至今著名的历史人物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们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以歌颂其英雄壮举,还有多处纪念馆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2、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勤奋好学,7岁开始读书,12岁就读于私塾“三味书屋”,后因家庭的一次变故,饱尝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视。
1902年东渡日本学医,当他目睹国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时,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文笔来唤醒国人的灵魂。回国后,先后在北京、杭州的几所大学任教。
1918年,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
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沿,并先后创作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著作。
3、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
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4、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5、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宣城市绩溪县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
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邓世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鲁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蔡元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陶行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胡适
『贰』 湖北广济历史名人
居正:湖北广济复人清光绪三十制一年留学日本,并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在日本发起共进会,第二年到南洋参加革命活动。宣统二年返回日本与宋教仁、谭人凤等人筹建中部同盟会,计划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于是很快回国。辛亥革命时期参与制定了都督府暂行组织条例,并亲自到前线督军。民国元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政府内任内务次长,代理部务。“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的时候任吴淞要塞司令,失败后逃亡日本。民国三年加入中华国民党,任党务部长兼《民国》杂志社总理。民国十一年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内务总长。民国十三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司法院院长兼最高法院院长、司法行政部部长等职务。民国37年,曾以国民党元老的身份与蒋介石竞选总统。民国38年任国民党政府国史馆馆。解放前夕随国民党去台湾。1951年11月23日逝世,终年75岁。著有《辛亥礼记》、《居觉生先生全集》等。
『叁』 武穴有什么特别出名的历史名人吗
金德嘉金德嘉(1630—1707),字会公,号豫斋,而德嘉是尼庵功德赐的名,广济(武穴)龙坪人。少时,父早逝家道日衰,常无米为炊,母十分疼爱,常省吃俭用,送他上学。他却每天五更起床,点亮菜油灯,看书看到天蒙蒙亮,就跑到学堂去。别人放学回家了,他还在学堂里埋头读书,要到家家点灯才回家。一年除夕,他对母亲说:“儿想,过年鱼肉可不吃,大门春联不可少。”娘高兴地回答:“我儿言之有理,有副红对子,穷人自有穷人的气派。”于是,他提笔挥洒了一副春联:“龙坪数千家富过我穷莫过我;鹏程九万里时让人志不让人。” 由于他勤奋好学志又坚,于清顺治17年(1660),31岁时经乡试中举人,授安陆府教授,任期g年。康熙21年(1682)会试考中第一名贡士,称会元。金会元即由此得名,是本埠有史以来第一位会元,原县城梅川北门就为他建了个会元门。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掌握国史。康熙26年(1687)充贵州乡试副考宫。奉命纂修明史,改翰林院庶吉土散馆,任编修。他在翰林院被人称为硕懦,与湖北学林名士刘子壮、熊伯龙齐名。又分修《大清一统志》及《礼记解义》、《通鉴讲章》等;对楚中府县史料考订尤为精细。与徐乾学过从甚密。康熙28年(1689),金乃以疾归,实则为掌院李光地欲借以倾徐乾学,对其提出弹劾。金还乡后闲住近20年,闭门著述,于康熙46年(1707)去世。为文宗法韩愈、欧阳修,诗力追唐风。著有《居业斋文集》20卷,《续纂元、明臣言行录》及别集10卷,行于世,清《国朝诗人征略》选有其作品。刘子壮(1609年-年),字克猷,号稚川, 明末清初湖北黄州府黄冈县。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为清朝第三位状元,于1649年(顺治六年)考获状元,授国史馆修撰。顺治九年(年)充会试同考官。告归,不久卒。熊伯龙帝师熊伯龙,一个无神论大家 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有熊伯龙墓。钟陵街是大集镇的南出口,南向延伸,可抵318国道。现在还谈不上繁华,显见是由一条铺上了柏油的“乡级公路”发展而来,但因武汉经济开发区拓展的势头强劲,这儿也逐渐“城市化”了,一排排住宅商品楼正“如雨后春笋般”拔起在路东。熊伯龙墓就像一颗翡翠,静静地镶嵌在钟陵街的西侧。这儿是一个名叫“新收堡”的土丘的南坡。其墓坐北朝南,墓院呈长方形,宽25米,长30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冢立于院落中央,冢高2.5米,直径约5米,冢围砌有四层青石。正碑高1.7米,底座高0.3米,上镌“熊伯龙之墓”五个行书大字,字迹飘逸;墓碑上款刻楷书两行,前为“皇清诰授中大夫谥学士前己丑科榜眼”,后为熊的生卒年“公元一六一六——一六六九年”;下款是重修年份;“一九九八年重立。”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建成。我是今年六月一日找到这儿来的。其墓地被青草遮护,“生机勃勃”。墓前有小道横通向一个村子,墓西紧邻民房,中间长满翠竹,丛竹中,最显眼的是一棵高大的合欢树,树影遮盖大半墓地,繁枝间缀满粉红色的合欢花,无数花瓣飘落在墓地里,给这里平添些许诗意。由于地处要道之冲,集镇之边,其墓虽野草深深,却也不觉那种墓地特有的沉寂荒凉。熊伯龙是什么人物?墓碑上透露着一点信息:“皇清诰授中大夫谥学士前己丑科榜眼”。这行字其实就是古人非常重视的所谓“功名”。“皇清”,这是清朝人的说法,咱们现在通常就说“清朝”;“诰授”,是指朝廷用诰命授予封号,有这两个字一是证明其合法性,二是带有一种“无上荣光”的自豪;“中大夫”是官名,明清的中大夫,是从三品;“谥”是帝王或大官死后朝廷评给他的称号,“谥学士”就是说他死后被国家授予“学士”的称号;“前己丑科”,是指顺治六年(1649)的科举考试,因为熊伯龙去世时是在康熙年间,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期间也有个“己丑”年,为了区别所以加一个“前”字;“榜眼”,这个就厉害了,就是科举考试的全国第二名。但综合墓碑上的信息,我们不难发现,熊伯龙只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官僚而已,为什么将他列入“武汉名人”行列?熊伯龙(1616—1669)字次侯,号塞斋,出生在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红焰村燕子咀。当地许多老人都看到过熊家的古宅,现已不存。熊伯龙晚年取号曰“钟陵”,以示对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即钟陵)祖籍的眷念。熊伯龙的一生,有两个闪光点,一是他的政治功名,二是他的学术成就。先说他的政治功名。熊伯龙的曾祖熊珙任职明朝楚王府典宝,就是专门掌管王府引信的小官,楚王府就设在武昌城中。他的祖父熊士章随侍曾祖来到湖北,曾祖去世后,熊士章便流寓汉阳一带,并最终在汉阳府的奓山堡定居下来。熊伯龙的父亲熊鸣盛,是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但他的个性似乎很强,不大适应京城官场的应酬,因与人政见不合,遂返回汉阳。娶妻任氏,育二女三男,长子伯龙,次子仲龙,三子叔龙。青年时代的熊伯龙生活坎坷,家中频遭变故。十六岁时他父亲去世,二十三岁时祖父去世。家中生活拮据,由任氏艰难支撑,熊伯龙在《哭大父示仲、叔两弟》一诗中说:“失父年十六,七年祖又离,父死有老祖,祖死无长儿。罹兹两大戚,闻者亦伤悲。忆昔吾父丧,男女五童痴,白发任拮据,男婚又结缡。三男旋抱子,负志颇能奇。”二十七岁时,正值张献忠起义军攻陷武昌,任氏在小女儿家避难,一日兵至,母女二人同死于乱军之中。(在熊伯龙进士及第之后,任氏被追赠为淑人,后晋赠一品。)尽管如此,但熊伯龙却并没有荒废学业。作为一个官宦世家子弟,他深知读书进仕的重要意义。据《奓山镇志》说,熊伯龙自幼聪明,能诗善文。少年时就学于汉阳的嵩阳寺,刻苦攻读,夜以继日,从不懈怠。由于他在学习上勤奋自励,9岁时,便可将六经子史和诸家诗文熟记背诵,具备了秀才的资格。11岁时,老师以“天下归仁”命题为文,他废寝忘食,几易其稿,连夜写成方才罢休。此后跟随名师求教儒学,潜心考究。世传熊伯龙“读书西山,静一月,恍然有悟,尔后文思沛然”。青年时期,他游学江汉,结集江汉地区诗文爱好者22人,组织“寻社”,朝夕磨砺,讲求经世致用之学,一时名噪江汉。 熊伯龙一生勤勉好学,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喝墨水”的故事。据说少年时的熊伯龙刻苦攻读,常至鸡鸣。他的母亲心疼儿子,恐怕他身体遭受饥寒,一天晚上给他送去一盘包子,一碟糖,并嘱咐他趁热吃下,说完就走出书房。过了一会他母亲又走进书房,看儿子吃了没有,一看包子吃完了,一碟糖却依然放在书桌上,再看她儿子满嘴黑糊糊的,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熊伯龙只顾看书,在吃包子的时候,不知不觉竞把砚池里的墨汁当作糖蘸着吃了。关于这件事的真伪无法考据,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较多,这也几乎就是陈毅元帅类似故事的翻版。大约某人一旦出人头地,往往别人就附会一些故事加以神秘化吧。清顺治五年(1648年),32岁的熊伯龙以秀才的资格直接参加顺天府(北京)举行的乡试,夺得第一名。顺治六年(1649年)他以《廷试策》一文,取得顺治己丑一甲二名,廷对第二名,中进士榜眼,特授翰林院编修。这是汉阳地区在明清时代出的第二名榜眼,第一个是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的榜眼萧良有,是前虽有古人,后却无来者的事。事实上熊伯龙能考中榜眼,除了他自身的能力超群之外,似乎还有点“运气”的成分。顺治乙丑科是清朝推翻明朝统治后所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民族矛盾还很尖锐,一批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往往隐遁而去,不为清朝统治者所用,这就无形中减少了竞争的压力。那些“隐遁”者,对熊伯龙这些参加清代科举考试的人多持反感甚至敌视的态度。熊伯龙之所以没有“隐遁”,可能是因为他生逢明末乱世,自己父亲也可算是明朝的“弃人”,所以对故明并无多少感情可言;而母亲死于“义军”之手,使他对“义军”应该也没有多大好感。作为一个虔诚的读书人,作为家里的长子,想重振家业,也唯有走科举之路了。熊伯龙的仕途应该是一帆风顺的。他历授国史院编修、国子监祭酒、侍读学士,最后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任上去世。清代《嘉庆汉阳府志》载:“帝深怜之,赐葬故里。”据说他曾担任康熙帝的老师,这也使得许多人在宣传熊伯龙时,给他安上了“帝师”的高冠。但熊伯龙在政治上最值得一说的,应该还是“一榜三状元”。所谓“一榜三状元”,指的是乡试一次开榜录取的举人里,在后来的殿试中陆续有三个人中了状元。这最能体现乡试主考官的眼光和能力,是乡试主考官的理想境界,也是千载难逢的佳话。清人福格所著《听雨丛谈》载:“(顺治)十一年甲午乡试。是科浙江正考官编修汉阳熊伯龙,副考官给事中新乡许作梅,一榜取中三状元:史大成、严我斯、蔡启僔。” 其中,史大成于顺治十二年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严我斯,生于崇祯二年(1629),卒年不详。字就思,号存庵。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康熙三年(1664)状元。蔡启僔(1619—1683),字硕公,号昆旸,浙江省德清县人。康熙九年(1670)状元。这三人陆续被点状元,给熊伯龙身前身后带来了相当的声誉。但这些声誉与几千年封建历史上的那些名臣名将比较起来,则有小巫大巫之比,不足以让其成为影响深远的“不朽”人物。让熊伯龙“不朽”的是他的学术成就。熊伯龙“尤精字母反切之学,知西洋天文算法,又通佛经,解翻译。其杂著似唐荆川,律诗类《中州集》(注:金诗总集,金代元好问编)。楷法篆隶,弓马琴棋,无一不工。对客挥尘,宋人理学,晋人清谈,兼而有之。”(《无何集·衡衡子书》)是明末清初时的博学多才之士。特别是八股文的写作,即所谓“制艺”,文字典丽,气势恢弘。清人翁方纲题黄鹤楼联云:“千古题诗到崔李,本朝制艺在熊刘。”崔李即崔颢、李白,刘是指与熊伯龙同科的状元刘子壮。《清史稿》也说:“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在顺治是十二年中,朝中制册诏诰多出自其手。清朝《嘉庆汉阳府志》有载:“其(熊伯龙)才学深得顺治、康熙二帝赏宠。著有《谷诒堂全集》(一名《熊学士诗文集》,均见录于《四库全书总目》和《清史稿·艺文志》),凡诗291首,文78篇。” 但这些“学术成就”的价值和影响都不及一本《无何集》。熊伯龙在《无何集》的自序和跋中说,他“自幼不信神仙鬼怪,祸福报应之说”,据说在他还是一个苦读的少年时,有人曾劝慰他:“熊伯龙呀熊伯龙,富贵不能强求,其奈命何!”他则回答说:“命奈我何!”入仕之后于公务之暇,研读东汉杰出无神论哲学家王充的《论衡》,并撰写《无何集》,其目的是“欲以醒世之惑于神怪祸福者”。《无何集》一书初步写成于顺治十七年初夏(1660年)。在他生前,这部书一直没有刊行,只有他的朋友何省斋、刘子壮等少数人读过手抄本。何省斋说:“读此数篇,则《无何集》一书,无怪乎当今之世无有称之者。虽日抉《论衡》之精华,又采辑群书以补仲任之不足,可谓千载之异书,书林之宝笈也;然生于今时,谁其肯信?”刘子壮说:“钟陵作《无何集》,千载而后,定当与仲任齐名。” 《无何集》全书14卷,前12卷,选辑《论衡》的“神怪祸福之说”,兼录其他古书中的有关资料,并加以自己的评论。原名《论衡精选》,又名《无何集》。“无何”语出《荀子·天论》:“云而雨,何也?无何也,犹不云而雨也。”第13卷,别题《委宛续貂集》,以选录诸家批佛之说为主,熊伯龙本人所辑。第14卷别题《勿广余言集》,是无神论言论的拾遗,熊伯龙儿子熊正笏编。该书可谓是自《论衡》后,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集大成之作。 熊伯龙编著《无何集》的宗旨在于劝世人不要受惑于神怪祸福。他认为自然界及其秩序是自然而然的,天是自然的,没有意志,不能干预人事,“灾异非天戒”,“祥瑞非天祐”。人的富贵贫贱、寿夭祸福不过是“偶然之遭遇”。他认为所谓圣王受命于天,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他肯定精神依附于形体,说“人老而血气自衰”,死则“精神升天,犹火灭随风散;骸骨归土,犹薪炭之灰在地”,否定人死为鬼的谬论。他还批判了佛教的彼岸世界说,认为佛教宣扬“来世”,“疏漏畔戾而无据”。所谓“天堂地狱”是不存在的。他否定道教的神仙方术,说“血肉之躯,安能长生不死?”熊伯龙揭示了有神论的认识根源,指出鬼神观念是“思念存想所致”或“疑心所生”。他依据天神天帝的图像状如古代帝王的事实,说明人们根据自己的形像塑造鬼神。他还概括了一条与有神论斗争的经验:“凡言神言鬼﹐姑勿辨其妄;就其说而诘之,其理必穷。” 同时,他还努力从神学产生的根源上揭露神学,说:“凡托鬼神敛民钱者,皆奸人射利也。” 从殷周至近代的统治者,无不宣扬天命论与君权神授,借神权来维护皇权,“假天以治人”。而熊伯龙的《无何集》明摆着就是在唱反调。而这,也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由今天看来,这又何尝不是熊伯龙的生命价值之所在?《无何集》在熊伯龙离世125年之后,他的六世孙熊培仁的挚友衡衡子看到这本书的手抄本,惊叹地说:“真千古异书也!”“急为开雕”。这样,这一部几遭淹没的无神论哲学著作,才于乾隆五十九年春(1794年)在湖北刊行。在《无何集》印就之前半年,熊培仁已去世了,他也没有看到这部书的出版。《无何集》问世131年后,湖北沔阳学者卢弼先生借得北京大学藏本,于1925年予以影印,这是《无何集》一书第二次刊行。《无何集》第三次刊行,是在全国人民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之后的1979年,由中华书局整理点校出版。以一部著作而名垂青史,代代不乏其人,熊伯龙无疑便是其中的幸运者。肖光际民间智星肖光际 肖光际(1781年—1864年)字流芳,号脂香,清湖广广济(武穴)梅川铜鼓寨肖家凹垸人,22岁中秀才,设馆教学,为境内名宿。肖光际的故事在鄂东传说很多,被称为民间机智幽默人物,但无文籍资料以佐证。《肖氏宗谱·肖光际传》仅载:“邑某氏势微弱,有悍族欲并其先祖墓地,诉之于官,不能胜,先生上书力争之,乃得直,吾邑无不帖服”。肖终年84岁,著有《四书训蒙节解》。吴亮嗣,字明仲,(?-1623年),明朝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初为南充县令,迁兵部给事中。当时万历怠政,不理政务,内阁只有朱赓一人,吏部没有“掌印”官,不能给牒,以致于数千人在京中等待赴任,动弹不得。吴亮嗣于万历末年的奏疏中说:“皇上每晚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后,左右近侍一言稍违,即毙杖下。”[1]。天启元年(1621年)升太常寺少卿转中宪大夫。吴亮嗣是楚党领袖人物,与东林党人有怨。天启三年(1623年),东林党人赵南星入主吏部,吴亮嗣被弹劾。天启三年(1623年)十二月卸任回籍,年底卒于家。张仁熙清代诗人。字表仁(一作长人)。广济人。 家居江滨藕湾,明东避乱于蕲州(今湖北蕲春)。十一岁时即能文,有奇气及长,与同邑刘醇骥、顾景星研讨诗学,在江汉间颇负才名。入清,山居谢客,不愿出仕,后受黄州知府宋荦之聘,在东斋说诗。曾组织“五经社”,同从兄致力诗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湖广通志》。著《藕湾全集》二十九卷(包括诗初集十卷、二集十卷,文集九卷)、《雪堂墨品》一卷及《日庵野录》、《雨湖庄论别录》、《草窗钚录》等,并行于世。宋关佑(1807~1894),亦名美中,字佐扶。广济(今武穴市)宋春垸人。幼年习武,技艺娴熟。又为医,善接骨推拿。 1853年3月,宋愤县衙强征民赋,逐走公差,入城与知县蔡润身论理,不期被辱,以“官逼民反”号召起事。4月初,率乡民占领县城开仓济贫,据城屡挫来犯清军,旋在两路口雀儿山战败。新任广济知县陈肖仪。大肆搜捕起义农民,宋二、三、七弟与胞侄及参加起义骨干均被杀害,宋只身潜往九江投太平军。9月,随太平军攻克梅川,斩知县陈肖仪,再次开仓济贫。太平天国失败后,末改名吴永寿,毁容为僧,光绪初年住蕲春桐梓乡慈云阁。1894年病卒于该庙,葬庙后,立有碑志。
『肆』 原广济县是谁官做大
广济县即今武穴市,公元1987年10月23日,撤销广济县,设立县级武穴市。
武穴籍著名专人物包括南属宋抗元将领余玠、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中华民国司法院前院长居正、杰出竹器工匠章水泉、新华通讯社前社长郭超人等。
『伍』 关于历史名人
王 诩:战国苏秦、张仪的老师,人称“鬼谷先生”。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山水帘洞箸《鬼谷子》书三卷, 流传于世。
王 翦:秦代名将,佐秦始皇扫平六国。频阳(今陕西省富平)人,为秦始皇平定赵、燕、苏、荆诸地,立下赫赫战功。
王 充: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一位无神论者。著有《论衡》。
王 勃: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著名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腾王阁序》露绝世才华,惜英年早逝。
王 维:太原祁(山西省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有《辋川集》问世。
王 冕:字元章(1310-1359),诸暨(今浙江省绍兴)人,元代诗人、画家。元末文坛有影响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统治的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余生。
王 晕:字石谷,号耕烟山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江苏省常熟人,著名画家,王鉴弟子。与工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 “四王”,加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初六家”。在清初画坛上居主流地 位。所作以仿古为多,功力深厚, 熔铸南北画派于一炉。弟子很多, 称“虞山派”,以杨晋较著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的山水画。 传世作品有《仿曹云西山水图》、 《平林散牧、桃花源图》、《重江叠 嶂图》、《元人高韵图》和《康熙南 巡图》等。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为人正直贤贞,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入宫数年不见帝,竟宁元年请嫁出塞,与匈奴和亲。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山东省琅琊临沂人,独创圆转流利的书法风格,人称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中国书法史被后人奉为“书圣”,与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过州主簿、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称。现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残卷等。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剧作家,作有杂剧十四种,除《西厢记》外,现存《丽春堂》、《破窑记》二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各一折曲文。其最杰出的作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中叶后七子之一,著述颇丰,其中作品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著有诗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读书后》等。
王夫之:字而农(1619-1692),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湖南省衡阳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崇祯十五年中乡举。清军下湖南,与管嗣裘等于衡山起兵抗击,事败逃亡肇庆,任南明桂王政权行人司行人。因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又赴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落,式耜死,乃隐遁山林。从此,勤奋著述凡四十年。对天文、历法、数学、舆地诸学均有研究,尤精经史、文学。其主要贡献是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黄书》、《读通鉴论》等。邓显鹤等集刊为《船山遗书》。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省海宁人,近代国学大师,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人间词话》等作品影响深远。
王若飞:贵州省安顺人,他是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1946年因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失事而逝世。
『陆』 姓饶的历史名人有谁
1、饶节
饶节(10651129-),字德操,号倚松老人,北宋抚州临川人。江西诗派人物。
师从三司使曾布,徽宗崇宁二年正月,因变法事与曾布意见不合,剃发为僧,更名如璧。与祖可、善权合称“三僧”。
2、饶鲁
饶鲁,又称“双峰先生”,江西余干人,是宋代学者。
饶鲁品端学粹,潜心圣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者相踵相接,曾建“朋来馆”以居学者,春风化雨,遍及天下。
3、饶天民
饶天民(?-?),字明先,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十四年(1535年)第三甲进士。曾任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弹劾郭勋,议论河套事,后巡按苏州松江等地,官至中书舍人。曾为黄训所编的《皇明名臣经济录》作序。
4、饶钦
饶钦(1416年-?),字克恭,直隶徽州府祁门县(今安徽祁门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天顺庚辰进士。官至知府。
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名。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出知澄江府,不受土官贿赂。有清名。觐归不仕。
5、饶介
饶介是元代书法家,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
活动于元‧至正(1341- 1368)年间。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居吴时,曾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能诗工书,书法宗张旭、怀素,上追“二王”,飘逸奔放,圆转畅 朗,秀媚多姿。明代书家宋克出其门下。
『柒』 湖北历史名人有哪些呀
古代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
毕升(?-1051),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北宋著名发明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
庞统(179—214)三国时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陆羽(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员。襄樊谷城冷集沈湾(原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
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
马谡(190—228)三国蜀国人士。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领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家世业渔。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
近、现代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华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
徐海东(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徐家窑人,出身于窑工之家。9岁,入乡塾读书,13岁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师斥责,愤然退学,进窑场学艺,跟随父兄,以窑工为职业。
项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恽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江苏武进县人,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军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许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将。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
聂凤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属黄安,今黄冈市红安县)。上将。
陈锡联(1915-1999),原名锡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高桥区陡山彭家村,军事家、上将。陈锡联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关区郭受九村。军事家、上将。郭天民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和军事教育家。是红安籍开国将领中唯一上过黄埔军校的将军。
国防部长上将——秦基伟同志191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区秦罗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见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军事家、上将。
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县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
周纯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八里区雷家田,曾在八里湾小学堂当校工,后到武汉参加并组织“二七后援会”和汉口惠工织布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周纯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杰出的高级将领。军事家、上将。
郭锡章(1933--)花桥镇刘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员。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县彭店乡)人。民国总统。
陈潭秋(198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黄冈县(含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钱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湖北潜江周家矶。女革命家、国家监察部部长。
李书城(1882—1965),潜江县袁桥村人。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向忠发(1880—1931)又名仲发。湖北汉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谢富治(1909-1972),黄安(今红安)县丰岗谢家人。
吴仪,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