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读“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心得
读史可以让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忘记历史,就会在发展中迷失方向,引起混乱,就会在发展中出现倒退和冒进的错误、以致反复折腾,付出惨重的代价,得到血淋淋的教训。因此,作为一个民族,必须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历史,尤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必须进行客观公正的的评价,才能统一认识,明确发展方向,我想这一点应该没有人会反对的。
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必须抛弃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特别要抛弃意识形态的僵化思维,绝对不要掩饰错误,也不要夸大成绩;不要涂脂抹粉,也不要抹黑污蔑。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切记不可陷入不是高大全,就是假恶丑的惯性思维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一定要尊重历史事实,一定要抓大放小,要紧紧抓住主要的、关键的、重点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探讨,千万不能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一定理性平实,有理有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让人乐于接受,才能激励或警醒后人!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你都必须接受历史的检验和评价!毛左对现实很不满,在网上牢骚满腹,甚至破口大骂,这个其实很正常。本来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问题确实很多,对现实不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不能完全不顾历史事实,对毛时代歌功颂德,大肆鼓吹毛时代幸福的生活,重新把毛泽东推上神坛,搞的跟邪教一样,这样只会严重误导青少年,影响国家的发展、进步、繁荣与稳定,这就不对了。毛泽东真的是人民的大救星吗?蒋介石真的是反动透顶的人民公敌吗?根据现有的资料就知道这是多么荒谬的结论,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真相的,也是严重不符合我们的常识的。毛左们动不动就说谁谁谁,你们没资格评价毛泽东。只要谁对毛泽东稍有负面的评价,马上就会有毛左们跳出来,给你扣帽子、打棍子,上纲上线的进行批判。我想问问毛左们,你们毛左又有什么资格不让别人评价毛泽东呢?你们有什么资格肯定、歌颂、崇拜、鼓吹毛泽东呢?那不是搞邪教吗?毛左们的逻辑就是只许自己评价,不许别人评价,你毛左有什么资格这么蛮横和霸气呢?
实际上,我觉得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根本不是什么资格不资格的问题,也根本不存在什么资格不资格的问题。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也是由人来评价的。我们社会应该开创一个人人都敢于探索历史真相,人人都可以评价历史,人人都敢于评价历史的大好局面。我们绝对不能为尊者讳,绝不能让历史真相湮没无闻,绝不能用虚假的经过包装的伪历史来误导年轻一代,绝不能容许历史的悲剧重演,绝不能因无知而让社会陷入动荡和动乱。当然,人都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对历史的评价肯定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甚至会荒谬绝伦。这没什么可怕的,必须允许别人评价,不惧怕别人评价,通过大家一起研究,分析、讨论、争辩、验证,历史的真相必定会逐步浮出水面,历史的结论也会慢慢的逼近客观公正。
现在对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评价为什么争议不断,不同的群体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满足几个基本条件,首先是许多历史的资料未解密,历史的真相被人为掩盖,当然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其次就是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评价标准。不同的人出于各自的目的,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按自己的标准去进行评价,当然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样不但不能形成共识,反而造成矛盾对立,搞的水火不容,造成社会的分裂。
1.评价历史的必要性:
如果一个民族不熟悉历史,就会在发展中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甚至出现混乱和倒退,以致反复折腾,付出惨重的代价,得到血淋淋的教训。
2.评价历史的前提条件:
公开全部的历史资料,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抛弃意识形态的僵化思维,避免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抛弃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维。
3.评价历史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否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
4.评价历史的主体:
人民才是评价历史的主体。
必须全体公民参与,官方与民间互动,专家与草根合作,共同参与评价!
5.评价历史的作用:
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明确发展方向。
减少分歧,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少走弯路。
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B. 一个关于中国历史人物的感想
周恩来同志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周恩来同志毕生周恩来同志严以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说:“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应该宽一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经常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他对自己的工作,总是经常进行反思,自觉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总结、自我考察、自我完善,从不文过饰非。他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殊化,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他说:“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他睡的是普通木板床,他的衣服补了又补。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和邓颖超同志一生中的全部工资积蓄都交了党费,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他说:“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
C. 谈谈你对一个历史人物的感受和思考800字
一代名将邓艾的悲剧结局:
邓艾在伐蜀一战中,行险而成大功,灭掉蜀国,这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了。他作为一位军事将领,是合格的,但是在政治方面就显得迟钝弱智了。综合起来看,可以说邓艾的谋逆冤案除了钟会刻意构陷,和底下差点被他杀掉的部下举报有关外,自己灭蜀后的一些不恰当言行也有很大关系。
邓艾传记里谈到一些稳定蜀国局势举措,封拜刘禅父子,蜀国原来官员拜为王官,或领艾营官,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各郡。这些属于政治安排,邓艾在没有请示魏国带头大哥司马昭情况下作出的,实在是不妥,即使这些措施是恰当的,也不行,程序不合规矩。作为一位权臣的司马昭,对权力是很敏感的,邓艾明显的越权行为,司马昭是怎么反应的呢?他以皇帝的名义在给邓艾的诏书中,首先肯定了他的灭蜀功赫赫战功,并作出封赏决定:”封邓艾太尉(魏国三公之一),增邑两万户(就是两万户税赋作为俸禄),封子二人为亭侯,各食邑千户。应该说司马昭对邓艾父子封赏很丰厚了,算是对得起他了。
而邓艾给司马昭的汇报中写道,厚待刘禅父子,做个榜样给吴国看,同时一方面组织3万军队煮盐(筹措军事开支),同时作舟船,为伐吴作军事准备。同时派使臣出使东吴,告以利害,作政治宣传工作,同时开放广陵(扬州),城阳,接待投降的吴人。所谓"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
司马昭对此事很重视,专门派监军卫瓘去告诉邓艾:“事当虚报,不宜辄行”其实是明确告诉邓艾前面那些举措不经请示,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对的,后面那句是对他报告的答复,意思是现在施行不合适。
邓艾政治智商真让人捉急,司马昭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这个邓艾不知是没听懂,还是“一根筋”的毛病发作,又再次打报告给司马昭对前面的行事举措的原因进行解释,引经据典,”有以安社稷了,利国家,专之可也!“这句话太直了,这个国还是魏国,司马昭基本掌握了魏国朝局,但名义上还是曹家天下。伐吴不伐吴,更取决于政治需要。邓艾不明白司马昭的现在位置很微妙,像周易《乾卦》九四:”或跃在渊“,再进一步就是《乾》卦九五:”飞龙在天“。所以现在最优先考虑的是取代曹氏,建立新朝。
D. 历史人物评价的读后感
何为英雄(论项羽)
说到项羽,其人在我小时候的心目中就跟大侠似的,一个人就能杀掉上百人,骑着一匹骏马南征北战,力拔山兮气盖世,还拥有虞姬那样漂亮忠心的美人,就连死都那么有骨气,不肯苟全性命,这样的英雄一易得民心,据说当初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项羽死后,楚地除了鲁地外都归顺了汉王,因为鲁地人恪守礼仪,誓死为项王守节,所以汉王就拿来项王的头,给鲁地人看,鲁地百姓知道项王的确死了,才投降了汉王。
现在,我觉得项羽拥有的更多的是人格魅力,尤其是义和气,但它们不免掩盖了他性格的弱点,在“时”不利时,这弱点自然就显露出来了。
这里有件趣事儿,话说鸿门宴后,项羽率军屠戮咸阳,烧毁了秦宫室,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都没熄灭,有人劝导项王说:“关中地区有山河阻塞四方,土地肥沃,您可以在这里建立都城,肯定能称霸天下。”项王看见秦的宫室都已经被大火烧得一片狼籍,有加上心里怀念故土,只想东归,于是说:“富贵不归故乡,就像穿着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一样,怎么能让人看到我的荣华富贵呢?”那人听了,就私下嘲笑项王说:“很多人说,楚国人就像是沐猴戴了人的帽子,装人,果真如此。”项王听了这话,就把那人烹杀了。那人说的话后来被引申为一个成语,叫“沐猴而冠”按照项羽的性格是绝对受不了这样的嘲讽的。
同项羽比起来,刘邦在这方面就作得很好,不管是在鸿门宴偷偷溜走,还是在皋城的“我宁愿斗智,就是不跟你比力气!”等等的事,都体现了他“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性格优势。
由此看来,能称霸天下的英雄,不一定就是才气过人,举世无双的英雄。
从刘邦与项羽的成败看统帅人才素质
据《史记》记载,秦朝末年,刘邦、项羽都曾经亲眼目睹中华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尊容与威仪。可这两位差距颇大,两个人见到始皇帝也都说过一句好像发誓赌愿的话,话讲得很有意思。刘邦见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帝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好像只有秦始皇是大丈夫,其他人都是小丈夫了!羡慕之情隐在了话的里面。项羽更直率,他说:“我必取而代之!”。这厮胆子也忒大了,多亏其叔父掩其口逃走,也多亏人多杂乱,始皇帝没听见。否则,项羽就不可能演出那幕“霸王别姬”了,早就“尸、首相别”了。那时代也是一个竞争奶酪的时代,最大块的奶酪就是秦王朝的天下。秦王朝这块大奶酪真诱惑人呀!呵!这大块奶酪!馋得六国后裔以及那些有野心的人,都瞪着眼睛看着。刘邦、项羽也不例外。后来,天下归了刘邦那厮,后世很多人鸣不平。那意思就是说,大好天下归项羽还可以,还说得过去!你刘邦算什么呀?人们的不平影响不了刘邦这个流氓“痞子”做大汉的开国皇帝。
粗略分析,这俩位有共同的爱好,都是不愿意读书的人。要是真叫起真儿来,还真值得仔细推敲一番。刚才说了说你眼中的奶酪。下面再说一下奶酪时代的你。你——就是想得到奶酪的那个人。借用刘邦和项羽的成败,阐明其中的道理。
一、刘、项成败对创业和守成的人才观的启示
1、创业人才不必求全责备——项羽输在识人用人上创业和守成难度都很大,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因而重点任务也不一样,完成任务的方式也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创业阶段和守成阶段对人才的评价任用有很大差别:创业时期多倾向于重才轻德;守成时期往往要求德才兼备。
2、顺应时代潮流至关重要——项羽输在对天下形势判断上现在先比较一下刘邦、项羽。两个同一个奶酪时代的人,一个是奶酪时代的“流氓”,一个是奶酪时代的悲剧英雄。两个人的因果结局很能启发人。其个人素质与结局应验了一种因果关系,这结局验证了两句话:
第一句: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第二句:世界发展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这两句话要理性分析,别感情用事。这个“德”包含现在所说的能力和素养,但更突出体现在统帅人物的品质方面。秦亡,楚(项羽自称西楚霸王)汉(封刘邦为汉王)相争约四年。刘邦获胜。其实,在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被尊为亚父的范增,早就看出刘邦的行为与志向了。所以,在杀不了刘邦时,恨恨的剑斩玉斗,大呼“遂成竖子之名!”
二、两人相比较,刘邦得到秦王朝天下这块大奶酪,顺理成章。
主要原因有: 1、约束行为,以待天时。 刘邦志在获得大奶酪,收敛了自己流氓行为,“妇女无所幸”“观其志不在小……此天子气也”,攻下秦都,封咸阳府库,以待项羽。占天时,积蓄力量,主动作为。项羽则占有刘邦打下的咸阳,焚秦宫室,毁阿房宫,抢劫妇女,掠夺财宝,显示出志大才疏,不重视在百姓中树立形象,军队纪律涣散,逐渐失去人心。
2、约法三章,昭信天下。 汉王刘邦听萧何计策,约法三章,取信于民;项羽焚烧秦宫室,掠美人财物,成为刘氏大仁大义的反面陪衬。
3、屈尊揽才,接受忠谏。 大将韩信、谋士张良、相国萧何,像陈平、周勃、夏侯婴等人才济济,俱为所用。筑台拜将,亲授帅符。对有利于得到大奶酪的要求、计策,迅速决策;项羽则优柔寡断,终妇人之心,用人必亲近,不会用人,加上决策失误,最终失去大好机会。
4、用人以才,不论出身。 刘邦接受谋士的建议,用人不论身份和名声。韩信受辱胯下,陈平盗嫂,樊哙乃杀狗屠夫。至于文化人如郦生、陆贾、李左车、蒯彻等亦尽为之用,以展其才,这叫用人之长,容人之短;项羽任韩信为执戟郎,大材小用,不会用人,不会识人,贤愚不分,任人唯亲,项氏集团奸细内出,终坏大事。
5、能识大体、顾全大局。 刘邦能审时度势,伺机以待天时。这是刘邦认可的比较理性的思考。项羽则刚愎自用,感情处事,加之妇人之仁,不识大体,最终毁掉最可能获得大奶酪的大局。正是,“长城”非他毁,自毁也!
6、隐忍屈辱,不乱大谋。 一个人有野心或雄心谁都管不了,能在巨大的屈辱面前当孙子或装孙子,不是谁都能行!刘邦行!项羽不行!大丈夫能伸能屈,从这一点也可以预见出,谁最后可能获得胜利了!刘邦兵败,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兵败,认为“天亡我也”,不过乌江,自刎垓下。
7、大的气量,能容他人。 刘邦能容纳那些有个性的人才,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大将军韩信攻克齐地,自立假齐王,并奏报刘邦。刘邦接到奏报,正在犹豫。张良一捅他,刘邦马上反应,“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不做假齐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项羽则好大喜功,乱封诸王,引火烧身,四面树敌,成众怨之的。虽然,人们敢怒不敢言,但是义军内部已是貌合神离,只保留着一种可怕的团结局面。
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以说刘邦有用人的专长,加上那些谋士的策划与参谋,基本成功完成了关键的几件大事。刘邦也敢于在登基做皇帝后的大宴群臣的庆功会上公开讲,自己的能力不及“三杰”(韩信、张良、萧何),又很不谦虚但很实在地说道,“我能用之!”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刘邦则善于“将将”(统帅大将)。项羽不懂知人善任,气走了亚父范增,众叛亲离。
以上归纳虽然不完整、不全面。只是简单的一一作了些比较。但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取胜有因,项羽失败有果。你有什么想法?总之,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奶酪,还别说大奶酪,要有理性的头脑,如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反应能力、用人能力(能团结人抱团打天下)。在用人上不要绝对的在乎知识的多少(我本人不反对知识多)。但不能只局限在知识这一面,尤其是当代用人,不能唯学历。有学历没见识,知识是死的,没用。只要有见识,知识才是活的!
关于项羽的成语故事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一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取而代之——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刘邦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刘邦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此外,还有“坐不安席”、“秋毫无犯”、“不拘小节”、“暗渡陈仓”等成语与项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E. 写对历史的评价 对英雄人物的评价 和我的感想300字
清复明时节雨风风,路上行人欲断制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的节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英雄人物故事的书。上面记载着董存瑞、邱少云、雷锋、刘胡兰等等英雄人物事迹。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人。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受党的教育参加了革命,十四岁入党。1947年敌人突然袭击他们的村庄,刘胡兰镇静地站在敌人面前说:“只要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决不投降,她在敌人的铡刀下,宁死不屈,牺牲的时候只有十五岁。毛主席为他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了英雄的故事,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尊严,前仆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面对这些英雄们,我怎能不肃然起敬?我怎能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告慰英烈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懂得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爱祖国,要发奋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请想信我们吧!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榜样。”
F. 历史的人物分析与感想怎么写
首先得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然后重点举出一些事例来看看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好是该人物与众不同的性格,感想就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呀。从这个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他的那些生命特质最吸引你或者说引起你的共鸣
G. 介绍一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件并谈谈你的感受.最好是唐太宗!急急急,现在就要
你好,我介绍一个关于唐太宗的事件,完全手工打字,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的有为之君,创立了封建时代的有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史官都说这与唐太宗善于纳谏,谈到纳谏,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物——魏征。魏征是在玄武门之变之后,由敌方转为李世民手下的,正是这个善于纳谏的魏征,与李世民演绎了君臣一体的传说,有力地把李世民推上了历史明君之位。但好多人并不知道,李世民听取了魏征很多建议,但也有不听魏征进谏之言的历史记载。
侯君集受太宗之命攻打高昌,高昌国曾是唐的属国,国王鞠文泰在西突厥分裂后同唐朝反目,率兵攻打同是唐朝属国,唐朝交涉未果,发布檄文,以侯君集为帅,率二十万问罪之师讨伐不臣的高昌鞠文泰,鞠文泰连病带吓死掉了。其子鞠智盛即位抵挡不住,最后向唐朝投降。如何处置高昌国的善后,唐朝内部意见不一,魏征进谏:保留高昌国,鞠文泰的儿子继续当国王,这样可以减少国家费用,太宗没有听取魏征意见,改高昌为西州,设立安西都护府,留兵镇守。
事实证明,太宗的意见显然比魏征技高一筹,可见太宗善于纳谏,他是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而不能说唐太宗善于听取魏征的意见。这样的事例还有的,有兴趣的话再看贞观政要,研究下唐史还有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