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夏津县志老金庄的历史人物

夏津县志老金庄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3-01 22:36:23

㈠ 七十二泉的名字各是什么

七十二泉
世人常以七十二泉描述济南泉水之多。七十二泉之说,始于760年前的金代内,有人立《名容泉碑》,元代于钦撰《齐乘》,将(名泉碑》中所列七十二泉的名称、位置转录书中。明代,山东按察司企事、诗人晏壁为济南七十二泉各咏诗一首,其中有13个不同于《名泉碑》中所列泉名,并将《名泉碑》中灵岩寺独孤泉、黉堂岭醴泉,移到了历城县天麻岭和康王山。清代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文中又有27个泉名别于《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所增13泉仅录3泉,而又新增了24个名泉,改名称1处。

历尽沧桑,名泉也时有增减,志书所载七十二泉的名称、位置及所在地名也随时代不同有不少变化。故3家所列七十二名泉也各有不同。

明代《七十二泉诗》中新列13个名泉中尚存的有鹿趵(跄)、白花、明水、南甘露、黑龙、道士泉。清代《七十二泉记》中新收录的24处名泉及更名者尚存的有天镜、琵琶、楚泉、腾蛟、窦姑(斗母)、枪杆、试茶、琴泉、锡杖、水帘(凉湾)、冰冰、避暑等泉12处。

㈡ 夏津有哪些历史名人

引用的资料 应该够了 崔光(449—522)北魏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世居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孝文帝赐名光。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482年(北魏孝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为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由崔光专任。后因谋略功,实授太子少傅,迁右光禄大夫。516年(孝明帝熙平元年)封为平恩县侯,加授太子太保。518年,崔光奏请修补《石经》。 郭四维(1533—1602)字汝张,号北野。今夏津县城南栾庄村(今属夏津镇)人,明隆庆进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使。 四维相貌伟岸,聪敏过人。少时就读于村塾,塾师与之对语常自叹不如。解元潘龙(夏津人)非常赏识郭四维的才华,遂收于自己门下,亲授举子业。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四维赴乡试中举。1568年(明隆庆二年)登进士第。先后实授内邱、紫阳、清苑三县知县。后补升刑部给事中,不久迁转兵部。曾出守池阳,在任清理刑事积案,劝课农桑,深得民众敬服。后擢为河南按察司副使,负责整饬霸州(今河北霸县一带)兵备道。在任多有建树,以“博大有谋,沉雄能断”升为都察院副都御使。曾出巡宣府(今河北宣化),并赞理军务。郭四维治军,恩威并济,将士无不感其德威而竭力用命。他勤于职事,驻守边塞,督理长城事务达十余年。终因积劳成疾,于天启年间卒于任所。 马仁瑀(约于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在世)夏津人。膂力过人,勇猛善射。被后周太祖郭威召为将军。高平(今山西晋城一带)之战周军失利,形势危急,马仁瑀跃马出阵,引弓搭箭,毙敌数十人,周军声势大振,遂大败后汉军。960年(宋建隆元年)宋太祖即位,马仁瑀被授为都指挥使,随太祖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后出任密州(今莒南,胶县一带)防御使。曾奉诏率师巡边。马仁瑀治边,恩威并济,契丹畏服,边事绥靖。后赴兖州之战,敌势悍猛,马仁瑀率骁卒十余骑,冲入敌阵,擒获敌首,大获全胜。马仁瑀为官清正,执法如山,其侄曾因杀人被判死罪,有人替他开脱罪责,马仁瑀不允,说:“我为长史,而兄子杀人,此怙势耳,岂敢以私亲乱国法哉!”,于是按律斩首。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以后,升为辽州知府,曾随宋太宗征太原,因军功擢迁为朔州观察使。 宋九嘉(?—1233)字飞卿,金夏津人。诗人。为人刚正豪迈。少时曾游太学,从李纯甫读书,才思敏捷,文章清奇,很得士人推重,与雷渊、李经齐名。1213年(金至宁元年)登进士第,历授蓝田、高陵、扶风、三水四县知县。为官清正廉明,百姓无不称颂。后擢迁翰林应奉文字。金哀宗正大年间,因病辞官,殁于癸巳之难。宋九嘉的诗多反映人民疾苦。其《途中述事》一诗真实地反映了在天灾人祸重压之下,饥民逃荒的悲惨情景。 朱应昌(约于明代中期在世)字会期,号敬斋。今夏津县城东南小朱庄(今属夏津镇)人。明成化丁未科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使。朱应昌天赋颖慧,黾勉好学,乡试名擢“经魁”。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登进士第,授元城(今河北大名)知县。到任后,劝农兴学,兴修水利;剖理狱案,明允无冤。以官绩卓著擢为浙江道监察御使,后逝世于南京,灵梓运葬故里,其墓在今县城东三里庄东。 栗祁(1537—1578)字子登,号东岩。城东栗庄村(今属夏津镇)人。明嘉靖壬戌科进士。致仕于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栗祁天资聪颖,幼年丧父,得其伯父栗科接济,抚育,母肖氏课其识字。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登进士第,授徽州推官。当时徽州民俗粗劣,狱讼叠积,有达十余年而不决者。栗祁到任,循循教化,积压狱案得以剖理,社会风尚日渐淳朴。同年严嵩坐罪,栗祁曾奉南京御使林润之命,缉拿严嵩党羽林龙文归案。1567年(明隆庆元年)迁南京户部主事,不久升为郎中,专管杭州税务。栗祁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吏民所称颂。后调湖州知府,到湖州上任临行时,差役欲将一铜盆拿到船上,准备路上用。栗祁坚执不允,言道:“衙中之物,并非私有,不可妄动”。到任后,“轻徭平赋,废除苛条,劝事农桑”,“郡饶谷钱”,后擢为山西按察司副使,专任整饬怀隆兵备。其“缮治亭障,秣马训兵,居三年,虏不敢进塞”,复拜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不久卒于任所。后其子扶柩回故里,葬于夏津县城东南,人称“栗兵备墓”。 许宗海(1861—1941)字潮升,号岱东,又号文珊,城西韩桥村(现属白马湖镇)人。自幼读书,18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科岁贡,授试用训导。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宣统三年(1911年)任长清县劝学员长,在职创修劝学所,创办官立初等小学、模范小学、女子小学、初届单级养成分所、城区公立初等小学、简字学塾、半日学塾各一处。此后,在夏津县二屯、韩桥、武城县闫庄、清平县马佛寺(现属临清市)等村执鞭任教,学生遍及四方。许宗海擅长书法,行草、楷书造诣颇深,墨迹流传于世颇丰。1942年,适值许宗海逝世一周年忌日,他的100多名学生集资为他立碑一通,记述他的治学业绩;碑额题字“一方泰斗”[2]。 范步瀛(1876—1960)原名煜坦,字蓬洲,号阆仙。城西李堂村(现属双庙镇)人。幼读村塾。清光绪年间,范赴童子试,中秀才。此后,读书益加刻苦,炎夏汗湿衣衫,隆冬手冻成疮,仍然秉烛达旦。1910年,入山东优级师范文史科,三年毕业,成绩优异,赏以举人资格,选任山东省会慈善公所秘书。他所拟文稿,意理明晰,言辞峭洁,为同僚所推崇。1919年,在临清筹建省立第十一中学,范步瀛受聘为该校第一任校长。他广聘饱学文士,到校任教,著名诗人臧克家当时曾在该校任教。他本人在主持校政期间,仍亲授文史课,博采古今,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趣谐,教学成绩卓然,颇受师生敬重。十一中学建校历史虽短,却成为省重点中学之一。1933年,编纂《夏津县志》,范应聘任总校,为续编县志成书,宵旰操劳。1938年,日军南侵,范誓死不任伪职,遂弃官闲居。 新中国成立后,范步瀛仍热心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1956年,应夏津县人民委员会的聘请,出任王堂完全小学名誉校长。1958年1月,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1957年至1958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二届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范步瀛一生酷爱收藏古籍,晚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兼习书法。曾著诗集二卷名《野老庵集》,惜均散佚

㈢ 布袋鸡的历史传说

始创于元。夏津曾为“元驸马都尉武毅王汤沐邑①”(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疆域志·沿革》)。王名孛要合,尚太祖成吉思汗女阿刺海别吉(见《二十五史·元史一0九·诸公主表》)。公主贤慧聪颖,除佐王府政事,夙重丈夫饮食起居,备极周洽,凡王餐必重摄生②。“夏津为武毅王汤沐邑非止一世,王之孙曰忽都纳,再传曰干朵忽都,再传曰沈温祥。”(见民国本《夏津县志·疆域志·沿革》)。王孙忽都纳袭位,颇有乃祖之风,尤重摄生之道,其与营养大师忽思慧③过从甚密。是以,思慧常随来夏津陪侍,文翰琴棋之外,共论饮膳摄生。一日,见王府所豢报晓鸡,毛羽似火,尾翎纷披,颔首称羡。乃谓王言:“此物味甘平,微温无毒,补中安五脏,最宜摄生”。王惊喜不已,即命宰烹。厨夫秃哈(又作图哈)为祖传世厨,久侍王府,主司厨馔,艺技精巧,乃挥刃而就。思慧又命辅以菇、笋、木耳、精肉诸料,共鸡入鼎而烹。比及食后,王颜大悦,言:“殊美,唯多骨耳”。翌日,秃哈即剔骨而烹。食竟,王言:“益美。第鸡与辅料相杂,味混浑不清”,思慧茫然扼腕。秃哈遂言:“此易耳。去脏而不剖,内剔骨可也。”乃于颈侧入手,除脏剔骨,而成袋囊。中充辅料,势若完鸡,即和羹而饪。入盘饰以青红菜蔬,整鸡若伏锦簇中。王朵颐大快,颊齿俱馨。食后咂舌吮唇,竖擘极誉:“外味嫩鲜,中馅丰华。妙品哉!”即题诗云:赭光灿灿如熔金,百珍中囊事事馨。天锡鄃城飞火凤,巧烹细馔味弥真。遂命搜购民间“丹牡鸡(红雄鸡)”,“日辄如法烹食”。嗣后,又改用牝鸡(母鸡),味尤肥美。年湮日久,此馔遂成王府佳肴之首。制作亦愈趋精纯,乃至主料选用当年生斤半至二斤牡、牝鸡。辅料又增填海米、海参、干贝等,其鲜嫩饫美,倍徙厥初。因主料为夏津土产鸡,故又得名“鄃饴珍味鸡”。 后馔制④之方传入宫廷,列入御膳,每当麦秋之季则征调“鄃地土鸡”,夏津则应时购取,奉发帝京。凡节日庆典,朝廷即以“鄃饴珍味鸡”分赐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获者皆以为荣。因之,诸王公卿多有效法,虽其技巧参差不侔⑤,味亦优劣有差,然终为各府第宴筵所必备。 清乾隆间夏津知县方学成,夙嗜此味,每命邑之名厨为饪。时方母随任,方知县为人至孝,每以此馔奉母。县丞、教谕、典史等属寮亦多效仿,各以布袋鸡奉敬父母。方知县卸任归里,宴客必为馔制。食者称赏,其则意为不佳,尝于笔记《日廪馔玉》中称:“馔制虽美,然犹不及鄃味”。 因制作工艺严谨,用料精纯,故民间烹制绝少,饭庄酒肆亦馔饪几稀。仅据《夏津魏氏族谱·序》载“十二世魏公从德为邑中名厨,馔制‘鄃饴珍味鸡’名扬遐迩。尝营店肆于济南、石家庄等地,名‘鸿熙居’。凡官商华筵莫不首推,缙绅大贾多所订取,皆备极褒美”。按其“谱系”推之,魏从德当为清乾隆初人。迄于民国传之于张浩,为第八代传人,继传纪尚忠,复传魏宪华,已是第十代传人。 斗转星移,璞玉成璋。方今“布袋鸡”名扬遐迩,身位陡增,日渐光大辉煌。德州鸿熙居布袋鸡有限公司,系夏津布袋鸡馔艺第十代传人、德州布袋鸡美食文化研究会长魏宪华创办。其以“传统为源,踵事增华。质量为本,科学发展”为理念,深入发掘传统工艺,利用现代科技研究分析营养成分配比。力求风味以适众口,务使产品尤利补益,以期食者摄生,而臻延年。 注: ①汤沐邑:古时供诸侯、大臣朝见天子前,住宿、斋戒、沐浴的地方。后来用做皇帝、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也叫汤沐邑。 ②摄生:保养身体。 ③忽思慧:又作和斯辉。元代蒙古族营养学家、医学家。元仁宗延佑年间(1314-1320)任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汤补益事项。曾撰有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 ④馔制:烹炒菜肴。 ⑤侔:mou,等,齐。 夏津县文牍研究会基本简介布袋鸡简介
清乾隆年间夏津知县方学成曾派人在夏津民间专学此艺,卸任后回安徽原籍,宴客多次仿制,食者无不叫绝。然方学成意味不佳,尝于笔记中叹曰:馔制虽美,然犹不及鄃味。
——《夏津县志》
据夏津县志记载:布袋鸡又名“海味什锦鸡”,源于元初,盛于乾隆,系夏津传统特色名吃,后为《满汉全席》主菜之一。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布袋鸡”。布袋鸡选料精良,制作别致,选用散养笨鸡,宰杀煺毛后,于咽下切寸许小口,剔除颈骨、翅骨、身骨、腿骨及内脏,使其成为“鸡布袋”。然后按其比例装入海参、鲍鱼、瑶柱、火腿、笋菇等十六种佐料,将口封住,入油炸至金黄色,上笼蒸制,并配以青、红、黄等色蔬菜拼成图案,放入盘上宛如整鸡伏于锦囊之中,上席后,划开背部,内陷露出,肉鲜馅美,香而不腻,清香四溢,营养均衡,独具风味,远近闻名,被国家列入《中国菜谱》。

㈣ 夏津有几位将军

崔光(449—522)北魏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世居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孝文帝赐名光。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482年(北魏孝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为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由崔光专任。后因谋略功,实授太子少傅,迁右光禄大夫。516年(孝明帝熙平元年)封为平恩县侯,加授太子太保。518年,崔光奏请修补《石经》。 郭四维(1533—1602)字汝张,号北野。今夏津县城南栾庄村(今属夏津镇)人,明隆庆进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使。 四维相貌伟岸,聪敏过人。少时就读于村塾,塾师与之对语常自叹不如。解元潘龙(夏津人)非常赏识郭四维的才华,遂收于自己门下,亲授举子业。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四维赴乡试中举。1568年(明隆庆二年)登进士第。先后实授内邱、紫阳、清苑三县知县。后补升刑部给事中,不久迁转兵部。曾出守池阳,在任清理刑事积案,劝课农桑,深得民众敬服。后擢为河南按察司副使,负责整饬霸州(今河北霸县一带)兵备道。在任多有建树,以“博大有谋,沉雄能断”升为都察院副都御使。曾出巡宣府(今河北宣化),并赞理军务。郭四维治军,恩威并济,将士无不感其德威而竭力用命。他勤于职事,驻守边塞,督理长城事务达十余年。终因积劳成疾,于天启年间卒于任所。 马仁瑀(约于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在世)夏津人。膂力过人,勇猛善射。被后周太祖郭威召为将军。高平(今山西晋城一带)之战周军失利,形势危急,马仁瑀跃马出阵,引弓搭箭,毙敌数十人,周军声势大振,遂大败后汉军。960年(宋建隆元年)宋太祖即位,马仁瑀被授为都指挥使,随太祖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后出任密州(今莒南,胶县一带)防御使。曾奉诏率师巡边。马仁瑀治边,恩威并济,契丹畏服,边事绥靖。后赴兖州之战,敌势悍猛,马仁瑀率骁卒十余骑,冲入敌阵,擒获敌首,大获全胜。马仁瑀为官清正,执法如山,其侄曾因杀人被判死罪,有人替他开脱罪责,马仁瑀不允,说:“我为长史,而兄子杀人,此怙势耳,岂敢以私亲乱国法哉!”,于是按律斩首。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以后,升为辽州知府,曾随宋太宗征太原,因军功擢迁为朔州观察使。 宋九嘉(?—1233)字飞卿,金夏津人。诗人。为人刚正豪迈。少时曾游太学,从李纯甫读书,才思敏捷,文章清奇,很得士人推重,与雷渊、李经齐名。1213年(金至宁元年)登进士第,历授蓝田、高陵、扶风、三水四县知县。为官清正廉明,百姓无不称颂。后擢迁翰林应奉文字。金哀宗正大年间,因病辞官,殁于癸巳之难。宋九嘉的诗多反映人民疾苦。其《途中述事》一诗真实地反映了在天灾人祸重压之下,饥民逃荒的悲惨情景。 朱应昌(约于明代中期在世)字会期,号敬斋。今夏津县城东南小朱庄(今属夏津镇)人。明成化丁未科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使。朱应昌天赋颖慧,黾勉好学,乡试名擢“经魁”。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登进士第,授元城(今河北大名)知县。到任后,劝农兴学,兴修水利;剖理狱案,明允无冤。以官绩卓著擢为浙江道监察御使,后逝世于南京,灵梓运葬故里,其墓在今县城东三里庄东。 栗祁(1537—1578)字子登,号东岩。城东栗庄村(今属夏津镇)人。明嘉靖壬戌科进士。致仕于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栗祁天资聪颖,幼年丧父,得其伯父栗科接济,抚育,母肖氏课其识字。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登进士第,授徽州推官。当时徽州民俗粗劣,狱讼叠积,有达十余年而不决者。栗祁到任,循循教化,积压狱案得以剖理,社会风尚日渐淳朴。同年严嵩坐罪,栗祁曾奉南京御使林润之命,缉拿严嵩党羽林龙文归案。1567年(明隆庆元年)迁南京户部主事,不久升为郎中,专管杭州税务。栗祁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吏民所称颂。后调湖州知府,到湖州上任临行时,差役欲将一铜盆拿到船上,准备路上用。栗祁坚执不允,言道:“衙中之物,并非私有,不可妄动”。到任后,“轻徭平赋,废除苛条,劝事农桑”,“郡饶谷钱”,后擢为山西按察司副使,专任整饬怀隆兵备。其“缮治亭障,秣马训兵,居三年,虏不敢进塞”,复拜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不久卒于任所。后其子扶柩回故里,葬于夏津县城东南,人称“栗兵备墓”。 许宗海(1861—1941)字潮升,号岱东,又号文珊,城西韩桥村(现属白马湖镇)人。自幼读书,18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科岁贡,授试用训导。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宣统三年(1911年)任长清县劝学员长,在职创修劝学所,创办官立初等小学、模范小学、女子小学、初届单级养成分所、城区公立初等小学、简字学塾、半日学塾各一处。此后,在夏津县二屯、韩桥、武城县闫庄、清平县马佛寺(现属临清市)等村执鞭任教,学生遍及四方。许宗海擅长书法,行草、楷书造诣颇深,墨迹流传于世颇丰。1942年,适值许宗海逝世一周年忌日,他的100多名学生集资为他立碑一通,记述他的治学业绩;碑额题字“一方泰斗”[2]。 范步瀛(1876—1960)原名煜坦,字蓬洲,号阆仙。城西李堂村(现属双庙镇)人。幼读村塾。清光绪年间,范赴童子试,中秀才。此后,读书益加刻苦,炎夏汗湿衣衫,隆冬手冻成疮,仍然秉烛达旦。1910年,入山东优级师范文史科,三年毕业,成绩优异,赏以举人资格,选任山东省会慈善公所秘书。他所拟文稿,意理明晰,言辞峭洁,为同僚所推崇。1919年,在临清筹建省立第十一中学,范步瀛受聘为该校第一任校长。他广聘饱学文士,到校任教,著名诗人臧克家当时曾在该校任教。他本人在主持校政期间,仍亲授文史课,博采古今,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趣谐,教学成绩卓然,颇受师生敬重。十一中学建校历史虽短,却成为省重点中学之一。1933年,编纂《夏津县志》,范应聘任总校,为续编县志成书,宵旰操劳。1938年,日军南侵,范誓死不任伪职,遂弃官闲居。 新中国成立后,范步瀛仍热心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1956年,应夏津县人民委员会的聘请,出任王堂完全小学名誉校长。1958年1月,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1957年至1958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二届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范步瀛一生酷爱收藏古籍,晚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兼习书法。曾著诗集二卷名《野老庵集》,惜均散佚

㈤ 三原清河的的历史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清河地处黄河下游,与华夏民族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据八十年代初在清河县杜村出土的新石器(石镰、石斧等)证实,在距今5000——7000年之间,就有上古人类活动于清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远在4000多年之前,禹王治水以后,华夏划分九州,今清河县境属于兖州。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今清河境属“甘泉”之地。 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前474年)清河先属齐,后属晋。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群雄角逐,诸侯割据。赵、韩、魏“三家分晋”,清河属赵。赵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邯郸(今邯郸)。 秦(公元前221年——207年)兼并诸侯国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清河县境始置厝县,属巨鹿郡所辖四县之一。清河作为行政区设置县,自此开始。厝县的城址,按《太平寰宇记》所载,当在今南宫市东家庙乡悬空村附近。 西汉高帝(刘邦)四年(公元前203年),划出巨鹿郡一部分地区,设置清河郡,辖清阳、东武城、莎题、东阳、信乡、鄃、枣强、复阳、缭十四个县。郡治清阳县。清河郡及清阳治所,在今河北省清河县油坊镇一带。 东汉章帝刘烜七年(公元82年)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清河郡随改清河国。汉安帝母左氏,即孝德皇后,死后葬于厝城东北角。汉安帝刘祜是刘庆之子,公元107年称帝,尊刘庆为孝德皇,母左氏为孝德皇后,改厝县为甘陵。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又改清河国为甘陵国。辖甘陵、贝丘、东武城、灵、绎幕、广川等七县。东汉清河国治甘陵县,其城址在今清河县辛集乡汉墓(冢子)南侧。 三国曹魏(公元220年——265年),因袭前朝旧制,清河仍为甘陵国治。后又改为清河郡,辖六县:清河、贝丘、灵、鄃、绎幕、东武城。清河郡治清河县,治所未变。 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复称清河国(因咸宁三年八月封司马遐为清河康王而复国),都清河县。晋清河国及清河县治所,在今清河县辛集乡洪河村南。 十六国时期,清河为郡治,先后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其治所与晋同。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清河为州郡治,州郡并存。清河郡属北魏,辖四县:清河、侯城、贝丘、武城。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移清河郡及武城治信城。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分相州清河郡置贝州,郡州不废,州、郡及武城县治所在今南宫市董家庙乡悬空村附近。 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置清河郡,辖清河、清阳、武城、历亭、漳南、鄃、临清、清泉、清平、高唐、经城、宗城、茌平、博平14个县。清河郡治所清河县,其治所仍在汉信城,即今南宫市董家庙乡悬空村附近。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行政区划仍袭隋制。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贝州,辖清河、武城、漳南、历亭、清阳、鄃、夏津七个县,州治所在清河县。六年移治所于历亭县,八年仍复旧治。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贝州改为清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贝州。辖清阳、清河、武城、宗城、临清、经城、漳南、历亭、夏津九个县。其治所在今清河县城关乡宋贝州城遗址处。 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因袭唐朝旧制贝州治所清河县,城址未变。 宋初仍为贝州,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平定王则起义后,宋仁宗为炫耀他“明察圣断有恩于民”,将贝州改为恩州。辖清河、武城、历亭三个县。今城关乡东关村北、西关村南断续可见的残垣,即宋贝州土城墙遗迹,为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监官赵荐之所修。 金(公元1115——1234年)时,恩州治所于1134年因水患移历亭。清河县为恩州所辖四县之一,其县治所未变。 元(公元1206——1368年)时,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清河县由恩州析出,隶属大名府,县治所未变。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清河县隶属北平布政司大名府。洪武六年改隶光平府,永乐后为直隶广平府,县城在清河老城里。为明正德七年修,城周三里,高二丈,阔一丈五尺。 清朝(公元1616——1911年),仍为直隶省广平府清河县,初属顺广道,后属大名道。清河县自金元降为县之后,其县境至今无大变化。清河县城址仍与前朝同。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废除州府制,实行中央、地方两级行政管理,中央辖省(市)及地方。清河县属河北省。当时全省132个县分15个区,清河是第12区所辖11个县之一,区署设在南宫县,清河为三等县。 抗日战争时初期,清河县属河北省四专署。县政府驻老城里。1940年7月,划出清河西、南部83个村与威县东南部建立清江县。1942年10月,清河县东南部4个村,清江县40个村(原属清河县)与今临西、威县部分村又建宏毅县。1939年日军占领清河县,此后县政府处于游击状态,无固定驻地。1945年4月,日军退出清河县,7月县政府迁驻戈仙庄。11月,清江、宏毅县撤销,原属清河县的村庄重归清河县管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清河县属邢台专区。1958年4月撤邢台专区,合并为邯郸专区,清河县改属邯郸专区。同年11月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1年5月,恢复邢台专区。同年七月清河县由南宫县分出,恢复清河县,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93年邢台撤地区建市,清河县属邢台市。

(公元前221~1989年)秦始皇帝元年(前221年)全国划为三十六郡,在清河之地设厝县,属巨鹿郡。 西汉 高祖四年(前203年)析巨鹿郡,置清河郡,辖14县,厝县、清阳县属之。 景帝三年(前154年)三月,封景帝子刘乘为清河王。改郡为国。 元鼎二年(前115年)刘义由代王徙清河为刚王。 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决清河郡灵县呜犊口,屯氏别河塞绝。 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秋,黄河决,渤海、清河郡县受灾。 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河决魏郡,清河郡县受灾。 新莽地皇二年(21年)刘秀起兵反王莽,使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 更始二年(24年)刘秀起使耿弇、寇恂地蓟杀死王郎居将赵闳,沿途又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3万我,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乖郡县。 东汉 建武二年(26年)正月,檀乡农民起义军进攻魏郡、清河郡。 延平元年(106年)八月,殇帝死。太后定策迎立清河之子刘祜嗣位,是为安帝。十二月,清河王刘庆死,葬于清河。 永和四年(139年)清河郡县蝗虫为灾。 建和二年(148年)六月,改清河国为甘陵国,改厝县为甘陵县,信成、清阳二县并入甘陵。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巨鹿(今平乡县)张角率众起义,安平、甘陵民众群起响应。 中平四年,渔阳(今密云西南)人张纯与同乡张举联盟,举兵攻破清河、平原。 建安九年(204年)十月,曹操围邺时,袁谭背操,遣军攻甘陵。 建安十一年,改甘陵国为清河郡,甘陵县属之。 三国 青龙三年(235年)九月,遭水灾。 景初元年(237年)九月,遭水灾。 西晋 咸宁三年(277年)于厝城西南3.5公里置清河县,清河县名之始。 咸宁四年,七月,大水,庄稼被淹,房屋倒塌,人有死亡。 永嘉四年(310年)二月,石勒攻冀州之广宗、清河等郡县。 东晋 永和九年(353年)十一月,前燕慕容恪拥兵割据于乐陵,平原、清河、阳平诸地赵帮将朱秃、杜能、丁娆、孙元皆降前燕。 太元十一年(386年)清河国改为清河郡,清河县属之。 十月,后燕寺人吴深据清河(今清河东南)起义,燕王慕容垂遣兵镇压,攻之不克。十二月再攻而破,吴深单骑出走。十二年五月,吴深杀后燕清河太守丁了,再次占据清河。十四年五月,义军首领吴深被清河孔金杀害。 北魏 太和九年(485年)六月,清河大水。 武定四年(546年)二月,大雪寒,人畜冻死,同年冬大雾弥天,六昼夜不散。 北齐 天保七年(556年)改清河县为武城县,属清河郡。 天保八年蝗涝为害 天保九年遭旱灾。 河清二年(563年)二月,大雪。 河清三年。山东大水,饿死者不可胜计。河北境内司州之东郡阳平、清河等水涝最重。 天统三年(567年)大风,昼不见日,废房拔树。 隋 开皇八年(588年)废郡存州,武城县改称清河县。 大业三年(607年)改贝州为清河郡,清河县属之。 大业四年正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水济渠。 大业攻七年景县人高士达聚众于清河起义 大业九年三月,张金称等农民起义军在河北地区活动,队伍不断壮大。 十一月,隋炀帝派右卫将军冯孝慈前往清河镇压,张金称率起义军与之激战,义军大胜,冯孝慈战败而死。 大业十二年三月,张金称率众接连攻下平恩、武安、巨鹿、清河等县。 大业十四年清河县赵德君起义,不久为李密部下。 唐 至德元年(756年)十月,史思明陷河北清河、博平、信都、饶阳诸郡县。 至德三年安庆绪派蔡希德、安太清攻破清河。 乾元元年(785年)清河郡改称贝州,辖清河。 兴元元年(784年)李抱真、王武俊、大败朱滔军于贝州,斩万余人,滔遁归幽州。 光化二年(889年)刘仁恭屠贝州 五代 天福四年(939年)七朔,河决博平,清河大水。 天福八年大蝗害田,人食草木叶皆尽,百姓捕蝗一斗,官府给粟一斗,时蝗旱相继,百姓流移,饿殍载道。 天福九年正月,契丹占领贝州,所杀达万人。 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卫运河屡次决口,特立清河兵备二队,专司河防。 乾德二年(964年)清河(今清凉江)溢,淹民田。 开宝四年(971年)清河溢,漂溺民舍数百间。 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贝州宣毅卒王则据城起义,占兵库,擒知州,自称东平王,建国号安阳,改元得圣。八年一月,宋这军攻贝州城不下,挖地道夜入,城破,王则被捕遇害。同年,改贝州为恩州。 嘉祐三年(1058年)黄莘为清河令,与南宫令刘挚,信都令李冲皆以治行闻,时称为河朔三令。 熙宁元年(1068年)恩州河(黄河)决,清河遭水灾。 熙宁四年清阳县划入清河县。 元丰五年(1082年)御河(卫运河)决,清河遭水灾。 元祐六年(1091年)监官赵荐之监修恩州城(古贝州城)。 元符三年(1100年)恩州地震。 宣和元年六月,恩州河决清河堤。 宣和三年六月,恩州河决,清河伤禾。 南宋 端平三年(1236年)割恩州属大名路,清河属之。 元 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旱。 至元十八淫雨,庄稼受害。 至元十九年蝗虫遮天蔽日,达7天之久,禾稼俱尽。 至元二十八年八月,清河、南乐诸县霖雨,庄稼受害。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平阴河(卫河)决,清河遭水灾,民舍庄稼被淹。 明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明将徐达会兵于清河、临清一带,北逐元兵。 洪武六年改大名路为广平府,辖清河县。 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燕王起兵靖难,沿清河、临清驿道展开拉锯战,三年燕兵攻占广平府。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由山西移民,定居清河。 永乐四年临清至渡口驿卫运河7处决口。 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县移民清河,拨田耕耘,免田租一年。 成化八年(1472年)四月,卫运河水干涸,为多年所仅见。 成化十六年卫运河泛溢入清河,民房舍漂溺几尽,死者甚众。 弘治四年(1491年)县三老宗安等人,为排除县南部积水上书朝廷开疏水渠一道,长20公里。 弘治六年蝗虫遮天蔽日,庄稼被食。 弘治十五年九月,地震有声。 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杨虎起义军经清河,攻破县城。 正德七年诏改建新城于旧城之东南隅,同知何宋伊,知县张一鹏监修。 正德八年诏赐庆阳伯夏儒清河县庆田3300余项。 嘉靖九年(1530年)卫运河决自白庙口,泛清河,舟楫通于城门外,漂民庐舍,有系婴儿于树上者。 嘉靖十年大饥,升粟至百七十钱。 嘉靖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 嘉靖二十九年知县孟仲遴主持创修《清河县志》五卷。 嘉靖三十九年三月至八月不雨,遍地生蝗虫,升粟至百八十钱,民采草木根叶而食,多饿死者。 隆庆三年(1569年)六月,卫运河决,泛清河,毁禾苗庐舍。 隆庆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卫运河决,泛清河,田园舍被淹。 万历九年(1581年)知县向日红重修《清河县志》十二卷(今存七至十二卷)。 崇祯十三年(1640年) 四月至七月不雨,卫运河干涸,冬大饥,民始采食树叶、木皮、继则人相食。 崇祯十四年春,大疫,死尸枕藉。五月,飞蝗至,饥民取以代食。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清河占领县城置县衙。 清 顺治十年(年)卫运河决,洪河等村尽淹。十三年又决,淹没更甚,陆地行舟。 顺治十五年三月,蝗虫食禾苗。 顺治十七年四月,遭雹灾。 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二十一日夜,风霜并作,禾苗冻死过半。 康熙十六年春,风霾阴雾49余天。 康熙十七年知县卢士杰、夏琮纂修《清河县志》十八卷。 康熙五十七年知县钱启文纂修《清河县志》十八卷。 康熙五十八年大水,平地行舟。 雍正十年(1732年)秋,禾生虫,形如蛆。 雍正十一年二月,大雨庄稼被淹。 雍正十三年大旱,禾苗枯死。 乾隆二年(1737年)卫运河决尖庄,田禾淹没。四年复决。 乾隆八年夏旱,大饥。减免田租有差。 乾隆十二年七月,大风拔树。 乾隆四十四年卫运河决,民宅行舟。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岁大饥。 嘉庆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 道光三年(1823年)河决,平地水深丈余。 道光十年四月(闰)二十二日地震有声。 咸丰七年(1857年)蝗灾,大饥。 咸丰十一年四月七日,白莲教首张善继攻破清河城,知县陈大烈、典史赵维焕死。白莲教于洛体,由山东夏津率万人,进入油坊、谢炉,与官府团勇战于黄金庄,兵败南撤。 同治元年(1862年)瘟病流行。是年,成立民团30余团。 同治三年正月,白莲教杨蓬岭之侄招聚教徒万余人,屡攻清河,均被团勇击退。 同治六年知县熊存瀚莅任,成立民团三十三团。 同治七年卫运河决口,庄稼被淹。 同治十一年知县王镛续修《清河县志》十八卷。 光绪三年(1877年)岁大饥,人多有饿死者。 光绪四年大旱。 光绪八年地震。 光绪九年知县工黄汝香续修《清河县志》四卷。 光绪十八年卫运河决成灾。二十年河决复甚,全县尽成泽国。 光绪二十四年山东交界各州,乡民多习拳勇,名曰义和,继改称梅花拳,后沿用义和名目。直隶南宫、曲周、清河、威县、沧州等地拳民日益增多。 光绪二十五年河间、故城、吴桥、清河等县的义和团以景州为中心开展活动。 光绪二十六年酷旱,至七月始雨,大饥。 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景廷宾联合义和团余部赵三多等万余人,在巨鹿厦头寺正式起义,清河农民义和团纷纷响应。 光绪三十年县设立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县高,设立师范传习所,同年改秒初级师范学堂。

民国初中期 民国元年(1912年) 民国成立,设直隶京师,辖清河县。在油坊镇设二等乙级邮局。 民国3年东乡民团团长马全天(马双埠人),抗缴官府税,“马全天抗洋捐,要官府速豁免”的口号迅速传播,马率民团及乡民持土枪、刀剑、三眼枪、土炮等进攻清河到城,城内警卫开枪射击,死亡数人。 民国8年全县人口130066人。 民国9年大旱,未能播种,死亡外逃者甚多。 民国12年在廉冢集北街,借春晖书院筹立蚕桑学校。 民国15年食盐短涨价,每斤银5分9厘。 民国18年县高等学堂改名为完全小学校。春,县成立女子完全小学校。 民国19年10月12日4时,山东土匪王治岐率土匪200余人窜入清河,东北军及保卫团剿匪。 民国20年9月18日日军侵占沈阳后,县立高小学生王发武、刘铁之、杨波、牛寿君等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21年大雨成灾。 民国22年12月,张福谦及赵鼎铭等续修《清河县志》十七卷成。 民国23年春,东野庄宋春山经王福田(南宫和生店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清河县第一名党员。 3月,由中共南宫县委委员冯化宣主持建立清河县第一个党支部------东野庄党支部。 民国24年春,中共直南特委决定,建立中共南(宫)清(河)工作委员会(简称南清工委),书记冯化宣,委员郭松鹤、马建荣。 秋,东野庄党支部派宋春香去南宫苏村参加冀南党组织领导的分粮吃大户暴动。 民国25年3月,冀南暴动失败后,马国瑞、冯化宣等转移到东野庄,该成为冀南特委开展秘密工作的临时指挥部。 3月,刘铁之在戴家屯一带做宣传工作,发展党员。 3月,宁心力在大堤、峨二庄、王化庄做党的创建工作。 11月,王发武回清河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发展党员。

㈥ 夏津县有哪些名人呀

历史人物
夏津县是一片人杰地灵的热土,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古代的有版北魏台阁大臣崔先、史学权家《十六国春秋》的编者崔鸿,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张金称,北宋大将马仁禹,金朝诗人刘涛、宋九嘉,明代监察御史朱应昌、都御史郭四维,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栗祁,近代有举人李士奎、书法家李毓英,现代有画家张筑岩、书法家许宗海、古文字家范步瀛、革命志士李思孝、刘胡兰式的小英雄孙洪喜,当代有驾机回归祖国大陆的国民党空军教官黄纲存、作家刘真、晋驼,画家刘汝阳、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等。

夏津县地处鲁西北的冀鲁边陲,因西倚运河水运之利,交通便捷,所以历史曾发不少著名事件,诸如夏王窦建德的兵站、点将台、屯粮仓、以及义和团斗争、抗日战斗等。

㈦ 山东德州的名人有哪些从古至今!拜托各位了 3Q

廉颇 山东德州陵县人,汉族,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德州陵县神头镇人,一说山东惠民人,有误)人。性诙谐幽默,善辞赋,武帝时大臣、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程绍(明1557-1639),字公业,明工部尚书,德州市德城区人。程绍为人严峻耿直,沉静稳重,雄才大略,蔑视权贵,亢直敢言,不徇私情,遇事果断,不以难易而回避屈服。 田雯,一代文宗,字纶霞,济南府德州人(今德州市德城区吕家街人)。官至户部左侍郎,世称田侍郎。田雯居官职任心强,政绩卓著,关心民疾,兴利除弊,受到人们的敬仰。其居官从政的一生,也是著述的一生。他学识广博,著述丰富,《古欢堂集》十二卷、《黔书》上下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幼学编》四卷和《诗传全体备义》等。乾隆三十七年(1772)收入《四库全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管辂(公元210—256年),字公明,三国时期魏国术士平原郡(今德州平原县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观相的人奉为祖师。管辂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周易通灵诀》2卷、《周易通灵要诀》1卷、《破躁经》1卷、《占箕》1卷,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死后葬于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尚庙附近。旧志记载有墓,今已不存。 刘峻(462—521),字孝标,今德州平原县人。南朝梁学者,文学家。曾注《世说新语》,引证详确,为世所重,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辑有《刘户曹辑》。 祢衡(173-198)字正平,东汉末名士,文学家。平原郡人(今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幼聪敏好学;成年后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甚受北海太守孔融赏识,说他“其才十倍于我”有恃才傲物、善辩好胜、不畏权势的性格。祢衡著作原有两卷,已失传。后世见到的仅《吊张衡文》、《鲁夫子碑》、《颜子碑》、《鹦鹉赋》等四篇文章。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来禽济源山主,晚号方山道民,临邑镇邢柳行村人。幼颖慧,七岁能作擘窠大书。善书、诗、画。尤以书法名世。朝人购邢书,“与黄金同价”。其名与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同称明末四大书家。与董其昌又称南董北邢。墨迹为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及上海、苏州、西安、四川、沈阳、承德避暑山庄所收藏;日本也有收存。山东历史博物馆藏有其著作与画品;著作有《来禽馆集》29卷,《南官县志》,《武定州志》15卷,《临邑县志》16卷。其中《武定州志》被方志家誉为名志。刻有《来禽馆帖》,其中以《十七帖》《澄清堂帖》最著名。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德州临邑东北)。孟郊早年生活贫困,以他为“清奇僻苦主”。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游子吟》是其代表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葛守礼、明朝德州临邑县人。出身农家,自幼贫而好学。1558年,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时有长久未决冤狱,礼一审即破。世宗爱其才,授职镇守山海山。赴任后增补关法,力除积弊,不久迁兵部主事。后来,升迁为南京礼部尚书。隆庆元年,明穆宗重新起用葛守礼,任他为户部尚书。葛守礼洞察时局,针砭时弊,竭力反对当时的“一条鞭法”及“一串铃法”。万历三年(1575年),葛守礼告老还乡。明神宗下诏,加授葛守礼太子太保封号。万历六年(1578年),一代名臣葛守礼与世长辞,帝赠太子太保,谥号端肃。 历史古迹: 苏禄王墓、禹城禹王亭颜真卿书《东方先生画赞碑》、夏津点将台泰山奶奶庙、平原文昌阁、临邑邢侗公园、平原千佛塔、齐河时传祥纪念馆、庆云海岛金山寺。 历史故事: 刘关张桃园结义、东方朔智勇故事、颜真卿为官佚事等

㈧ 山东省有几个封钦光

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省名由来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二、济南市市名由来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 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 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 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 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 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 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称为章丘县。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 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

三、青岛市市名由来 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 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市北区 清属即墨县仁化乡,为青岛市辖区之一。境域变化多次,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四方区 四方区建于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 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黄岛区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为黄岛区。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崂山区 1988年改设崂山区,因境内崂山而得名。
城阳区 1994年5月设城阳区,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胶州市 1987年撤县设立胶州市,因境内有胶水而得名。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为县。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设立即墨市、
平度市 据《重修平度县志·叙》载,"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顾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明始称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县,1989年10月撤县设市。
胶南市 胶南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
莱西市 1941年,莱阳县先后析出莱东、莱西和莱西南县。1950年,莱西南与莱西县合并为莱西县。1958年,莱西、莱阳两县合并为莱阳县。1962年两县分立。1991年撤莱西县设莱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来 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区专员公署,1955年3月9日设立淄博市。
张店区 张店城区,古称黄桑店。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闻名。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至元代,称之为张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张店区。
临淄区 临淄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改称临淄区。
淄川区 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1956年称淄川区。
博山区 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县名。1955年3月改为博山区。
周村区 战国前,因此地位于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为昼,曾因人少聚居而名为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1955年4月设周村区。
桓台县 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易名耏水县,旋改桓台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高青县 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沂源县 1944年5月建沂源县,因境内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五、枣庄市市名由来 枣庄唐宋时期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明代属峄县,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县级枣庄市,辖原峄城县行政区域,1961年升格为省辖市。
市中区 1976年成立枣庄市市中区,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位居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而得名。
山亭区 山亭区是1983年新建区。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山亭镇的双山北麓而得名。
台儿庄区 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1962年6月建区,始称台儿庄区。
峄城区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峄县,1962年改名为峄城区。峄之名,一说源于南葛峄山,一说因境内多山、众山联络为绎, 古"绎"与峄同。
薛城区 薛城夏商时期称薛国,春秋战国时期,田文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得名薛城;抗日战争后期建临城县,1952年改称薛城,1956年撤销,1962年始建枣庄市薛城区。
滕州市 滕,取泉水腾涌之意。秦置滕县,1988年改名滕州市

六、东营市市名由来 原为村名,1964年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设在该村。翌年,惠民地区东营办事处在此成立,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即以"东营"为名。
东营区 1984年,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1987年两区合并为东营区。因系东营市政府驻地,故名。
河口区 1982年11月设立河口区。因黄河自1855年起先后7次改道在境内入渤海,建区时境域仍有黄河入海口而得名。
垦利县 此地原有垦区和利津洼两个名称,取其首字而得名。1941年9月,垦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建置之始。1943年4月,垦区正式称垦利县。
利津县 在周秦时代属齐国。隋代建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因邑内有东津码头,取永利、东津之字得名利津。
广饶县 西汉初置广饶县,隋移置千乘县,金改乐安县。1914年,全国改定重复县名,乐安县复称广饶县。广饶县名之由来,概取"海滨广斥,饶于鱼盐"之吉祥义。

七、烟台市市名由来 烟台之名源于"兵事"。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烟台地区改建为地级烟台市。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0日动工兴建。1992年5月4日升格为副地级。
芝罘区 因境内有芝罘岛而得名。秦始皇三次东巡此岛,始有"之罘"之称,后改为"芝罘"。1983年11月改为芝罘区。
福山区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故名。
莱山区 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牟平区 牟平因处牟山之阳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县,1994年12月撤县设区。
龙口市 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
莱阳市 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1987年4月改名莱阳市。

八、潍坊市市名由来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
潍城区 潍城区以旧潍县城得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潍州为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4年,潍坊市组建为地级省辖市后,设立潍城区。
坊子区 因潍坊市1984年在坊子设立县级区而得名。
寒亭区 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后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区。
奎文区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潍城区以境内白浪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区,白浪河以东因建有"奎文阁",故名奎文区。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较早,是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
诸城市 原名东武,西汉初年置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诸城,取汉故诸县城为名。1987年7月撤县建市。
寿光市 寿光因闾邱长老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西汉(前148年)置县,1993年设立寿光市。
安丘市 因安丘侯国而得名。安丘春秋时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纵横,在山水环抱之中,故称渠丘。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户,国名"安丘"。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县。1994年撤县设市。
高密市 因境内有密水,"其源言之谓高",故有高密之名。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
昌邑市 古称邑、都昌。春秋时设城邑,为齐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称昌邑,为县治所。1994年6月撤县设市。
昌乐县 昌乐县古称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
临朐县 西汉始设临朐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九、济宁市市名由来 秦置任城县;因地濒济水,五代时又设济州,初治巨野;但金时巨野一带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势高亢,遂迁之。元时则取安宁意,更名为济宁府,后升为济宁路。明代,济宁路降为州。清初,改为直隶州。民国初年,改为济宁县。1946年设济宁市。1953年设济宁专区,1976年专区改称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省辖地级市。
市中区 秦置任城县,1913年改济宁县,1946年划济宁县城关设立济宁市,1983年改市中区。
任城区 1993年12月设任城区,因境内自秦至明代先后设置任城县、任城国而得名。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礼记》一书中就已出现,因"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更名为曲阜。1986年设立县级曲阜市。
兖州市 充州之名由来已久,《禹贡》记载:"河惟兖州"。言此州东南据济水,西北据河。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兖州即为九州之一,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的"水"而得名。""与"兖"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
邹城市 公元前221年设驺县,唐初改驺县为邹县,1992年10月改名邹城市。
汶上县 1208年始称汶上县,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泗水县 秦置卞县,南朝宋初,卞县废,466年复置。591年更名为泗水县,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得名。
微山县 1953年8月,建立微山县,因境内微山湖而得名。
鱼台县 秦置方与县,唐宝应元年(762年)改为鱼台县,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金乡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金乡县,因境内金山而得名。
嘉祥县 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县。因春秋鲁哀公时西狩获麟的故事发生在境内,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梁山县 梁山县始建于1949年8月,因境内梁山而得名。

十、泰安市市名由来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军,"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设地级泰安市。
泰山区 1985年5月设泰山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
岱岳区 岱岳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时亦称岱岳。(哈哈,俺家乡)
新泰市 西晋泰始年间,大臣羊祜表奏晋武帝,取新甫山(境内山名)、泰山首字为县名。1983年成立新泰市。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国而得名。1992年9月撤县建市,称肥城市。
宁阳县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于宁山之南置县,故名宁阳。
东平县 东平,古称东原。《尚书·禹贡》载: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东原底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十一、威海市市名的由来 为加强海防,抵御外来侵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政府"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取"威震东海"之义。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
环翠区 1987年成立地级威海市时,以境内名胜环翠楼将原县级威海市命名为环翠区。
荣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卫设县。雍正帝钦赐嘉名,"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县设市。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于文登山。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而名。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置文登县。1988年撤县设市。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于大乳山。山在今市境南部海滨,山势浑圆丰满,顶峰挺拔突出,状如乳房,故名。1941年2月建县,1993年8月改为乳山市

十二、日照市市名的由来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设日照县。1989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设区带县。
东港区 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区域设立县级东港区。以李鹏总理题词"黄河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五莲县 1947年建五莲县,因境内五莲山而得名。
莒县 莒地多产芋,时人称"芋"为莒,并食之,故以莒为部落名。商属姑幕,周称莒国,秦置莒县,隋设莒州,1913年改州为县。

十三、莱芜市市名由来 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子国,部分莱民流落于今淄川西南一带,因此地荒芜故名。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升为地级市。
莱城区 莱城区是1992年11月因县级莱芜市升为地级市而设立的县级区。
钢城区 1992年11月,莱芜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设立钢城区。因为境内有省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莱钢,故名

十四、临沂市市名的由来 临沂,以临近沂河而得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沂州府,1913年撤沂州府设兰山县;1914年兰山县改称临沂县。1994年12月设地级临沂市。
兰山区 因现境域历史上属兰山县而得名。1994年县级临沂市撤消设兰山区。
罗庄区 1994年设立罗庄区,以区政府驻地村得名。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罗姓人在此定居成村,因地面多泉,遂命村名为罗泉庄,后更为罗家庄,今简称罗庄。
河东区 1994年12月设立县级行政区,隶属临沂市。因位于沂河东岸故称河东区。
沂南县 因在沂水县之南而得名。1939年置南沂蒙县,1940年改称沂南县。
沂水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因沂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莒南县 1941年1月,析原莒县南部地域成县,故名莒南县。
临沭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县,因辖区地跨沭河,故以濒临沭河而得名。
郯城县 郯城,因郯国都邑古城而得名。秦置郯县,汉代因之。后并入临沂,元末复置。
苍山县 1947年3月,赵博县东部析置为县,为纪念1933年中国共产党员领导的"苍山暴动"而得名。
费县 费县,史称古,因春秋时为鲁国大夫季友的私邑——邑,公元前201年建县,故得名费县。
平邑县 1946年4月19日,费县改称平邑县(温河县改称费县),因县政府驻地平邑而得名。
蒙阴县 西汉初设蒙阴县,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

十五、德州市市名由来 德州之名源于安德县,安德县之名源于德水,秦更黄河名为德水,因德水流经县内,故以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德州卫。1950年6月建立德州专区,1964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94年12月改设地级德州市。
德城区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于今城区,始名德州。民国元年改称德县。1946年6月德县解放后,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县级德州市更名为德州市德城区。
乐陵市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乐陵县。大阜曰陵,乐则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1988年9月1日,撤县设市。
禹城市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县为禹城县。1933年10月18日,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
陵县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今陵县城置安德县。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设定安公国,治所安德(今陵县县城),元宪宗二年(1252年),升将陵县为州,称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陵县。洪武七年(1374年),将陵县、安德县合并称德州,州治所在陵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安德县,称陵县,今陵县之名称始于此。
宁津县 公元1128年,因临鬲津河而得名的临津城毁于大水,迁至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庆云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庆云县。城东有一卧龙岗。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云雾笼罩。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是谓卿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
临邑县 秦时置漯阴县。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称临邑县。
齐河县 金天会八年(1130年)撤齐河镇设县,始称齐河县。另,齐河县,因城临济水,济水又名齐水故名。
平原县 平原县因周围地形平坦而得名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县。
夏津县 夏津县原称县(汉置),隋大业间改县置夏津县。以华夏民族及地处古黄河大渡口而得名。
武城县 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部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入侵,岁饬武备,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西汉初年,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改称武城县

十六、聊城市市名由来 聊城市因史称聊摄国故名。明代称东昌府,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1914年改为东临道,1949年8月改设聊城专区,1967年改称聊城地区,1997年8月撤地设市。
东昌府区 1998年3月设东昌府区,因明代称东昌府,境内有东昌湖故名。
临清市 卫河古称清河,临清因傍清河而得名。西汉初始置清渊县,330年改清渊县置临清县。1958年建县级市,1963年撤市复县,1983年撤县复市。
高唐县 高唐因地处沼泽之丘而得名。汉朝置县,元、明、清升县为州,1912年复改县。
茌平县 秦置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
东阿县 因济、二水沿今东平湖两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称"阿"。东阿置邑,始见《春秋》,名柯。战国改称阿,秦始称东阿,属东郡。汉置县相沿至今。
阳谷县 隋朝设县时取东阿、阳谷县界"阳谷亭"为名。
莘县 春秋为卫国莘邑,秦置阳平县,606年称莘县。
冠县 因春秋时曾在此设冠氏邑而得名。隋(586年)置冠氏县,1269年升州改称冠州,1370年降州为县,定名冠县。

十七、滨州市市名由来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区行署驻地滨州市,惠民地区改为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滨州市。
滨城区 2000年6月10日,设立滨州市滨城区,因辖区为滨州市城区所以命名滨城区。
沾化县 1042年置招安县。1195年更名为沾化县,县名取义于汉代龚遂治渤海"海滨之民"复沾圣化。
博兴县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邹平县 西汉以前,夏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立邹侯国。公元前201年置邹平县。
惠民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为武定府,置惠民县为附郭,因有明代开凿的排水渠惠民沟而得名。
阳信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阳信县,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驻地,又居古笃马河之阳,县名由此而得。
无棣县 春秋设无棣邑,因北界"无棣水"而得名。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置县,袭称无棣县。

十八、菏泽市市名由来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始以菏泽作为地方名称。1949年设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设地级菏泽市。
牡丹区 2000年,设立菏泽市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因境内牡丹园而名。
鄄城县 春秋时期为卫国鄄邑,秦时改鄄邑为鄄城,西汉初置鄄城县,因境内鄄邑、鄄城而得名。
郓城县 春秋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鲁在此驻军并筑城名郓,郓城自此而得名。
巨野县 西汉始建巨野县,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
成武县 秦置成武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将县名"成"作"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城"改"成",复为成武县。
单县 古称单父,春秋为鲁国单父邑,秦置单父县,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唐末置辉州,宋置单州,明初改称单县。
定陶县 定陶之名缘于陶丘。《说文》"陶丘再成丘也,在济阴",这里有丘双层,像陶灶,故名。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出海至齐,辗转至陶,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曹县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盘石镇(今县城),至四年降州为县,始有曹县之名。
据我所知卖家都会选择在 gude

㈨ 山东德州有那些历史名人,历史古迹,流传着那些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的故乡。“自荐”而名传后世的毛遂,“凿壁偷光”的大经学家、西汉丞相匡衡,明代“博学宏词”的大文学家贾三近\孟尝君父子田文、田婴和明永乐皇帝妃子权妃

薛国故城
薛国故城在滕州市南部的官桥镇,距滕州市区约17公里。它东依沂蒙余脉,西傍微山湖畔,南连苏淮平原,北望龙峄两山,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拥有六万余家”的大都会了。薛国故城是我国地面上最长、当今保存最好的古代城池。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周长为10615米,城墙逶迤起伏,现存城垣高出地面4—7米,底部宽20至30米。夯层厚19—22厘米,夯窝直径6—7厘米。有城门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于战国时期。居住遗址9处,制陶、冶铁、冶铜、制骨作坊10余处。内城在大城的东南隅,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2750米。墙宽10米左右,城壕宽8米,内城门即西周、春秋的薛城,并一直延续到汉代。
滕国故城
“滕”作为“国”见于史籍,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时期。西周初年,武王克商后,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爵为侯,立为滕国。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于薛城区原南常乡南常村村北,坐落在凤凰山之阳的一片平原地带上。凤凰山又名朝阳山,山势连绵数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错,其间杂有参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鹏,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凤凰山北麓有玉华泉,南麓有凉泉,二泉之水合流环绕故城,最后西流入漕河。东峰下有朝阳洞。故城东有老鸪山,山西侧有元代广威将军同知峄州军事周忠及其子武节将军兼邳州节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440米略呈长方形。故城东北隅,沿东墙基向北延伸出一个南北约100米的突出部分,俗传为“北门”,亦称“瓮上”。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经常有画像石刻出土。曾发现距今两千年而完整无锈的汉代环首铁刀、汉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运河支队的英烈,鲁南战役的辉煌,更有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的雄风,枣庄因此博取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乡”的美称

阅读全文

与夏津县志老金庄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