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三晋古今历史名人大典

三晋古今历史名人大典

发布时间:2021-03-01 20:27:51

1. 山西有哪些名人

山西有武则天、卫青、霍去病、王昌龄 、王维。

1、武则天

武则天,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十四岁入宫后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

67岁时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4、王昌龄

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三十岁左右进士及第。最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后来被贬到岭南。

5、王维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山西是一个历史名人辈出的地方。悠久辉煌的历史,美丽富饶的山河,为山西造就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在山西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人才,同时又影响着山西乃至全国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山西大地上涌现的各种优秀人物,群星璀璨。

2. 山西的本土文化、历史名人、诗人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毕士安、王琼、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狄青,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也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纪 信 (?——公元前 204年),赵城(今洪洞县)人,秦末刘邦起义军的将领。
卫子夫(?——前90),汉武帝后,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霍 光 (?——前68),西汉政治家。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冯奉世(?——前39),西汉将领,字子明。上党潞(今山西潞城东北)人。
尹翁归(?——公元前62年),临汾人,西汉著名官吏,以刚正廉洁。
张 敞 (?——公元前48年),临汾人,西汉宣帝时大臣。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公元前 6年),西汉楼烦(今朔县)人。
郭 泰 ( 128—— 169年),东汉名士,字林宗,介休人。
王 允 (137——192年),东汉末大臣。字子师,太原祁(今祁县)人。
貂蝉,东汉并州郡(今忻州)人。
张 辽 (165——222年),字文远,三国时代雁门马邑(今朔县)人。
徐 晃 (?—— 227年),宇公明,平阳郡杨县(今洪洞县东南)人。
贾 逵 (173——228年),字梁道,河东襄陵(今襄汾县)人。
贾 充 (217——282),西晋大臣,字公闾,平阳襄陵(今襄汾)人。
贾南凤(256——300),西晋惠帝皇后。平阳襄陵(今襄汾)人。
刘 渊 (?—— 310年),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304——310年在位。字元海,出身新兴(今忻州市)匈奴贵族。
孙 盛,生卒年不详。太原中都(今平遥)人。
郭 璞 (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人。
温 峤 (288——329),东晋太原祁县(今祁县)人。
石 勒 (274——333),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319——333年在位。上党武乡(分榆社县北)人。
慧 远 (334一416),东晋名僧,雁门楼烦(今宁武)人。
法 显 (334——420),东晋名僧,平阳武阳(今临汾)人。
王僧辩(?—— 555),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人。
斛律光(515——572),北齐大臣。字明月,朔州人。
薛道衡(540——609),隋大臣、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王 通 (584——617),隋朝哲学家,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裴 矩 (?—— 627),隋末唐初大臣。河东闻喜人。
薛世雄(555——617年),字世英,一河东汾阳(今万荣县西)人。
裴行俭(619——682),唐朝官吏,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裴 寂 (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
温大雅(?—— 627),唐初大臣, 字彦弘,太原祁(山西祁县东南)人。
武 士 (577——635),唐朝大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王 绩 (585——644),唐朝文学家。字元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尉迟恭(585——658),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
柴 绍 (?—— 638),唐初将军。字嗣昌,临汾人。
薛仁贵(614——683),唐朝大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 勃 (650——678),唐朝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温彦博(573——637年),字大临,唐初并州文水(今文水县东南)人。
王 度 (585?——625年?),原籍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河津县),唐初著名小说家。
裴 炎 (?—— 684年),唐朝大臣,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宋之问(?—— 712年),唐朝诗人。字延清,一字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人。
张守圭(?—— 739年),陕州河北(今平陆县东北人)。
王 翰,唐朝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王 维 (701——760),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杨玉环(716——756),唐玄宗贵妃。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西南)人。
卢 纶 (748——约800),唐朝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人。
裴 度 (765——839),唐朝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人,德宗时进士,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
白行简(775——826年),字知退,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
郑 注 (?—— 835年),唐代绛州翼城人。唐代名臣。
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永济县)人。晚唐诗人、诗注家。
张彦远,唐末书画家。字爱宾,猗氏(今山西临猗)人。
郭崇韬(?—— 926年),五代时期后唐大将,字安时,代州雁门(今代县)人。
安重诲(?—— 931),五代时后唐大臣。应州人。
石敬瑭(892——942),五代时后晋建立者,936——942年在位。太原人,沙陀族。
刘知远(895——948),五代时后汉建立者,947——948年在位。太原人,沙陀族。
刘 崇(895——954),五代十国时北汉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太原人,刘知远从弟。
王全斌(908——976),北宋初将领。太原人。先后在后唐、后晋、后周任职。
慕容延钊(913——969),五代后周及北宋大将。太原人。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人,是北宋有胆有勇,性格刚强的著名武将。
毕士安( 938——1005),北宋大臣。字仁叟,代州云中(今大同)人。
杨延昭( 958——1014),北宋将领。本名延朗,杨业子,称杨六郎。
杨文广(?——1074),字仲容,太原人,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进士出身。
狄 青 (1008—— 1061),字汉臣。汾州西河(今汾阳县)人。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米 芾 (1051——1107),北宋书画家。字元章,祖籍太原,迁居襄阳。
王 彦 (1090—— 1139),北宋上党(今长治)人。
郭若虚,北宋画家,太原人。
元好问(1190——1257年),金末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忻州市)人。
乔 吉 (约1280——1345),也称乔吉甫,字梦符,冀宁路阳曲(今太原市)人。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
萨都剌(约1272——?),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并擅长书画,至今故宫还珍藏着他的两幅名画。
罗薛宣 (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明代平阳府河津人。
乔 宇 (1457——1524),明朝大臣,字希大,号白岩,乐平(今山西昔阳)人。
王 琼 (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太原人。
麻 贵,大同府右卫(今右玉县)人。明代守边抗倭将领之一。曾援助朝鲜抵抗日本侵扰,同朝鲜将领合力作战,将日寇全部驱逐出境。
王家屏(1538——1603),字忠伯,明大同府山阴(今山阴县)人。
傅 山 (1607——1684),清初学者。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忻州人。
于成龙(1617——1684),清初大臣,字北溟,号于山,汾州府永宁州(今离石县)人。
阎若璩(1636——1704),清朝考据学家。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晋城)人。清代大臣和著名学者。是我国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的总裁官。
孙嘉淦(1682——1753),字锡公,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入。清代大臣,敢于直言争辩,扶正祛邪,不畏权贵,处理多起冤案。
康基洲(?—— 1779),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人。清代地方官。他在任上“办官事如家事”,善于调查研究,权衡利弊,找出原因,定出措施。在引水灌田、兴学育人、拯救女婴等方面都有政绩。
徐继畲(1795——1873),字松龛,代州五台(令五台县)人,清代大臣。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派。本名毓秀,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
高君宇(1896——1925),“五四”运动领导人。原名尚德,山西静乐人。
石评梅(1901——1928),二十年代著名女作家。山西平定人,毕业于北京女高师。
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早年经营钱庄。毕业于耶鲁大学。
阎锡山(1886——1960),近代山西军阀、国民党官僚。字百川,山西五台人。

{山西名将列表}
前秦:李牧
汉代:卫青、霍去病、关羽
北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代:尉迟恭、薛仁贵、张巡
宋代:李筠、王全斌、折从阮、呼延赞、杨家将、狄青、慕容延钊
清代:任举、宋世杰
近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山西文人列表}
荀子、董狐、法显、慧远、昙鸾、王通、薛道衡、司空图、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王翰、卢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白朴、郑光祖、罗贯中、傅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赵树理

{山西政治强人列表}
前秦:赵衰、赵盾、祁奚
汉代:郅都、霍光、王允、常惠、尔朱荣
唐代:温彦博、温大雅、裴炎、杨国忠、狄仁杰、裴度
宋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明清:王琼、王家屏、栗毓美、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近代:高君宇、阎锡山

{山西帝王列表}
春秋霸主晋文公、胡服骑射武灵王
简襄功烈赵简子、简襄功烈赵襄子
鲜卑骄子拓跋宏、汉国皇帝刘渊
汉国皇帝刘聪、前赵皇帝刘曜
后赵皇帝石勒、后赵皇帝石虎
后唐太祖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
北汉皇帝刘崇、北汉末帝刘继元

{山西美女列表}
汉代:卫子夫、貂婵
两晋:贾南风、卫夫人、娄昭君
隋唐:独孤后、王皇后、武则天、杨玉环、虢国夫人
宋代:李三娘
近代:石评梅
望采纳!

3. 三晋名人有哪些

三晋名人
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慧远(334年——416年),东晋时名僧,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他是继著名高僧道安之后的佛教首领。
昙鸾,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圆寂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542年)。还有一说圆寂于北齐天保五年(554年)以后。昙鸾自号有魏玄简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魏孝静帝称他“神鸾”;梁武帝称他“肉身菩萨”。他一生弘扬净土思想,奠定了净土宗立宗的理论基础,是一位杰出的净土宗大师。
薛道衡,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卒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字玄卿,隋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历仕北齐、北周、隋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当时文坛领袖。
王通,字仲淹,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乡)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工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关于王维的生年,至今尚是一个谜。两《唐书》本传都载王维享年61岁,《新唐书》云上元初卒,《旧唐书》说他“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三也说王维卒于上元二年,清代王维研究专家赵殿成《右丞年谱》即断王维卒于上元二年七月。根据卒年61岁推算,则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与大诗人李白同年生。但王缙为王维胞弟,官至宰相,两《唐书·王缙传》皆载王缙卒于建中二年(781年),年82岁,推之则生于武后久视元年(700年),弟弟倒比哥哥早生一年。今暂从赵殿成《右丞年谱》与陈铁民《王维年谱》,定王维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卒于上元二年(761年)。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如此名流,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幸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的发现,提供了王之涣的一些情况。
吴昌龄大同人。元戏曲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观存《东坡梦》、《张天师》二种。
卢纶,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旧唐书·卢简辞传》说卢简辞(卢纶之子)原籍范阳,后来徙家于蒲,未可信。赵遴《因话录》卷三记其侄赵橹著《乡籍》一书,大夸河中人物之盛,以赵家为最著,说卢纶为赵家的女婿,卢纶的妻子为赵橹的姑姑,谈到外家敬氏,说“先世亦出自河中”。据此可知,卢纶祖上也居河中,不会为范阳人。而很可能因为范阳卢家为名族,便妄指范阳为卢纶祖籍。

4. 山西的历史文化、名人

三晋帝王
春秋霸主晋文公、胡服骑射武灵王
简襄功烈赵简子、简襄功烈赵襄子
鲜卑骄子拓跋宏、汉国皇帝刘渊
汉国皇帝刘聪、前赵皇帝刘曜
后赵皇帝石勒、后赵皇帝石虎
后唐太祖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
北汉皇帝刘崇、北汉末帝刘继元

政治强人
前秦:赵衰、赵盾、祁奚
汉代:郅都、霍光、王允
常惠、尔朱荣
唐代:温彦博、温大雅、裴炎
杨国忠、狄仁杰、裴度
宋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明清:王琼、王家屏、栗毓美
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近代:高君宇、阎锡山

文化名人
荀子、董狐
法显、慧远、昙鸾
王通、薛道衡、司空图
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
王翰、卢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
白朴、郑光祖、罗贯中
傅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
赵树理、太原画家

三晋良将
前秦:李牧
汉代:卫青、霍去病、关羽
北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代:尉迟恭、薛仁贵、张巡
宋代:李筠、王全斌、折从阮
呼延赞、杨家将、狄青
慕容延钊
清代:任举、宋世杰
近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赵国美人
汉代:卫子夫、貂婵
两晋:贾南风、卫夫人、娄昭君
隋唐:独孤后、王皇后、武则天
杨玉环、虢国夫人
宋代:李三娘、折太君
近代:石评梅

晋商名流
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
开明富商渠本翘、由商而官展玉泉
独辟蹊径范世逵、盐商祭酒杨继美
崇尚仁德李明性、远见卓识李宏龄
票号始祖雷履泰、雄才大略王海峰
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

5. 对山西历史有影响的山西历史名人,介绍影响

1、卫青

卫青,古河东平阳(今临汾境内)人。千古帝王汉武帝时期大将军,被封内长平侯,容此侯爵因他而立。一生征战无数少有败绩,为汉朝北部僵局的稳固打下坚实基础。

2、关羽

关羽,古河东解县(今运城境内)人。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斩颜良、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四海,一代武圣,“忠义”就是他的代名词。

3、武则天

武则天,古并州文水(今文水县东)人。一代女皇,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性皇帝。十四岁入宫后被选为才人,高宗过世后,以皇太后身份掌握朝政,六十七岁登基称帝。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4、狄仁杰

狄仁杰,古并州(今太原狄村)人。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伟大的政治家。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任职一地便造福一方。封相之后,辅国安邦,可谓承上启下的国之栋梁。

5、司马光

司马光,古陕州(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及史学家。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司马光幼年“砸缸救友”的故事,他最大的成就便是主持和编纂了我国历史上最早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成为史学界不朽的传世佳作。

6. 山西历史十大名人

恩,很多啊,为什么10个,所谓数字式排名么?不是很明白。先随便说10个吧~
1.武则天
2.狄仁杰
3.司马光
3.荀 子
4.王 勃
5.王 维
6.王之涣
7.王昌龄
8.柳宗元
9.白居易
10.罗贯中

7. 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有哪些

1、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3、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

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4、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5、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8. 古今历史上五大名宴

经典名宴篇:
一、歌舞之宴——楚庄王绝缨会
二、礼仪之宴——秦赵渑池会
三、饯行之宴——荆轲白衣别易水
四、座次之宴——刘邦、项羽鸿门宴
五、斗殴之宴——一场宴会引发的血案
六、野游之宴——盛行于唐朝的曲江宴
七、升官之宴——杨再思、韦巨源的烧尾宴
八、垂钓之宴——唐宋赏花宴
九、夺权之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十、宴中之宴——康乾二帝的千叟宴与满汉全席
十一、官府之宴——地位非凡的孔府家宴
十二、好客之宴——热闹非凡的侗族合拢宴

中国的十大名宴:欢庆宴、婚喜宴、祭祀宴、孔府宴、满汉宴、全鸭宴、烧尾宴、文会宴、迎宾宴和祝寿宴。
欢庆宴一般是为了表示庆贺而设的宴席,宴席的目的在于同欢共庆。设宴场面壮观气氛活跃热烈。
婚庆宴是为庆祝新婚而举行的宴席,设宴要求气氛欢乐祥和热烈,场面排场用料要丰盛多采,处处紧扣喜庆。
祭祀宴一般是为了祭祀神灵,祖先和亡者而设置的宴席。祭祀宴气氛严肃虔诚庄重。
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
满汉席是满汉两族风味佳肴兼用的盛大筵席。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
全鸭席首创于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特点是宴席全部以北京填鸭为主的各类鸭菜肴组成,一共有一百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
烧尾宴是古代名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
文会宴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丰富多采,追求雅致的环境和情趣。
迎宾宴是为了迎接亲朋好友和贵宾设置的宴席。宴饮气氛热烈而庄重。
祝寿宴则是每逢老人寿辰,家人子女和亲朋为其祝寿的一种宴席。祝寿宴应视寿星的健康情况、口味等设菜,宜多用鲜蔬佳果,名贵补品也能入菜,能去病延年又烘托寿宴气氛。

名人名宴:
一、晏婴二桃杀三士
二、冯驩弹铗客孟尝君
三、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
四、三国同瑜群英会
五、曹操大宴铜雀台
六、王导的新亭会
七、王羲之的兰亭会
八、王勃扬名滕王阁盛宴
九、盛唐“饮中八仙”会长安
十、韩熙载夜宴
十一、阿骨打崛起头鱼宴

名宴名菜:
一、闻名中外的全聚德全鸭席
二、风味独特的饺子宴
三、因鱼肠宴而闻名的“鱼藏剑”
四、洛阳水席与“牡丹燕菜”
五、制作精细、美味可口的太湖船宴
六、螃蟹宴与大闸蟹
七、集大成的长陵园全驴宴
八、东坡肘子与东坡宴
九、儒雅超逸的板桥宴

9.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有: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10. 写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或者古代事件的书籍有哪些

可以看看各朝史书。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阅读全文

与三晋古今历史名人大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